ขนาดวิดีโอ: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แสดงแผงควบคุม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ล่น
เล่นอัตโนมัติ
เล่นใหม่
早年台灣高中生打靶還很少人打到M1步槍,因為是半自動的老槍,常常會因為擊槌鉤與第二阻鐵滑脫變成全自動射擊!這個問題到M-14或57步槍時依然會發生。成功嶺打靶時,我隔壁靶位同學的57步槍就發生了全自動擊發!所以高中打靶還是使用一拉一打的栓動美國M1903春田步槍;或是從日軍繳獲留下來的38步槍。後來高中打靶淘汰M1903與38步槍後,直接採用65K2步槍(仿M16)步槍。
M14就是台灣曾經用了很長時間的57步槍除了對亞洲人來說重量偏重之外也問題不大
57除了沒有槍榴彈發射器,整體較長及彈藥尺寸略大造成單兵攜行量較少以外,幾乎沒有什麼大缺點
@@刁品缘應該有只是不用,在槍管下有個凸出
@@kevintzang192 槍管下突出是用來上刺刀,槍榴彈是塞在防火帽,要發射槍榴彈,需把原彈匣退下來清空,裝填上空包彈後才能射擊槍榴彈
它適合米國大兵的身形,卡賓還是比較適合亞洲人…
我當兵就是用57步槍
這把槍的槍機設計的不錯,後繼的57,比起16或是65等系列,不容易發生膛炸,因為槍機沒有瓦斯缸管,而16及衍生版本的65等,容易發生膛炸就是因為瓦斯缸管積碳會造成膛炸
Garand 上彈時,八顆一夾,將這匣壓進槍倉内,要趕快縮手,槍機馬上跳前上彈。如果手慢,手指會被槍機夾傷。此槍子彈比較大,單兵携帶不多,10夾到15夾,已很重。
亂講一通,美海陸開戰初期一樣拿1903是因為海陸高層對半自動步槍的戰場可靠性仍存有疑慮,海陸的戰場環境是登陸作戰及島嶼、港口守衛,環境是高濕高鹽對槍械的機件來說是極為苛刻的條件,所以海陸才沒有第一時間換裝。
服兵役時,單位曾經接收到M-14,槍柄護殼都是塑鋼的;國造的是木質的。
1974年上成功嶺受暑訓, 用的就是 M1.1978年在衛武營受新兵訓, 用的是57式 (M14).下部隊用的是 M1 卡賓.
怎麼感覺文案都是東拼西湊過來的,很多在別的地方都聽過...像0:35 是一把值得信賴的步槍,這一聽就是那種直接複製粘貼來的說詞...
士兵最想要的是STG44 跨時代的產物現代步槍之祖放到現在也不差 .
可惜造价太贵了。
德軍才有,美軍要羨慕敵軍?
太大太沉了
@@santiagoH-vo6so 重量差不多啊?算上载弹5.13kg vs 4.3kg。 但stg44有30发弹匣。虽然后面的AKM比这两把都轻,3.5kg。
葛蘭特步槍是我在榮譽勳章裡最愛用的步槍👍👍👍
一下子春田,一下子斯普林菲尔德,你不知道这两个是同一个词吗?
大陆中文里面用得多的应该还是春田吧
史普林菲爾德 (Springfield )大多譯作“春田”。
我覺得跟大兵直接反應會比較快,他們家最近有種人手不足的感覺...?
高中時打靶就是用這把,很準,第一次射擊就滿靶😊
幾年前啊
@@阿輝-k8k 90年代
@@阿輝-k8k三十多
這把步槍的性能雖然優秀,但裝彈方式對於新手以及在緊張狀態的人來說實在不太友善
主要是戰爭太過激烈,新兵沒有時間訓練,不然其實上彈時,手掌很自然就會擋在拉柄上而不會讓槍機回彈不使用可拆彈匣很可能也是後勤和成本考慮,畢竟那一小片金屬比一個內裝彈弓的盒子易生產得多,倒是很奇怪他沒學英國Lee enfield的玩法,可以靠裝兩次彈夾來讓總容量更高(Lee enfield可以5+5,緊急時也可先上5發馬上開槍,有空再裝)
我自己有一把M1A(M14的民用半自動版), 真的十分可靠
弱弱的請教各位軍事專家!!二戰時衝鋒槍跟機槍都已有連發的技術唯獨步槍還維持在需打一發拉一發 是哪方面的技術無法突破??
印鈔票的能力
自動化武器很吃資源 再來是手動步槍確實打的比較準
我當兵的時候還用這把步槍民國81年到83年後勤單位
真的據說當時一名手持G43步槍的德軍抵擋過2~3名加蘭德步槍的美軍
勇士們電視劇裡貝克拿的就是伯尼昂寧自動步槍,咚咚咚⋯⋯
和晚几年出生的AK47自动步枪相比呢?有懂哥介绍下没
不能比。可能和SKS有得比。这就是为啥后来美军换M16了。
节目做的不错,声音也可以。给你一个小建议,您真的不用频繁露您的脸,很消耗好感度。
我觉得视频里对比德军小队的单兵火力和美军火力不恰当。二战德军的小队战术和美军都不一样。德军的单兵小队的火力输出恰恰就是靠的MG34/42机枪,其余小队成员都是作为机枪手的辅助,携带机枪弹药和保护机枪手。所以说1个美军小队相当于1.5个德军小队就很扯,没可比性。
對西線可能是 但東線就不是這樣了
5 7有點長,後作力真不小,就外型挺好看的°
玩過PC game Ja2的,對M1肯定熟悉❤
第一次看到大兵的脸,感觉与心里的想法有很大出入😢
胡說八道!製作視頻,希望考證清楚。11:46;電影《拯救雷恩大兵》中,狙擊手Jackson 用的步槍是M1903 Springfield,不是 M1 Garand。
如果我是美軍 我也會選這把 8發子彈 半自動 子彈威力不錯
太平洋戰爭日本主要的陸戰對手是美海陸,當時用的是M1903,而且士兵也沒有選擇步槍的權利,發給你甚麼就拿甚麼,這個標題根本是亂講。
63年成功嶺寒訓, 配M1, 真是把好槍, 教範大不同, 持槍臥倒2動, (57式要3動), 槍重, 故刺槍術有用(八卦一下, 換57式因M1老舊, 國造價昂, 故仿M14為57, 但改塑膠槍托為木製, 並取消連發單發轉扭, 刺槍術時真不舒服)
取消連發單發轉扭的原因, 應該是當年國造步槍, 槍管質量不夠, 連發時槍管過熱膨脹, 子彈射擊距離失效.69年金門服役時, 就有禁令, 57式步槍不得連發.
春田和斯普林菲尔德串着用…………
收音有一點奇怪
0:10 他的手指 就是因為被夾了 ???
但是同样是步兵班,M1的射速优势又不能导致碾压德军步兵班组的结果,直接机枪一项就被压制下去了,没有后面的了
德軍沒有配置突擊步槍和機槍班掩護的情況下 基本上會被使用BAR和M1步槍的美軍班壓下去 更不提還有使用湯普森的班長和副班長在
枪上的机构是枪机不是机枪。
怎么说呢,玩过hell let loose就知道M1和kar98的差距了。
哥你别突然出镜了,吓我一跳。
我去😢
哇操無情
因為米國是戰勝國有資格提自己國產歩槍的優秀…
二战最强步枪应该是德国的stg44
加兰德+BAR对上越南战场上的AK47一样完败;丛林战对小口径和地射速枪械一样不友好;二战美军跳岛作战的优势其实是制海权,在射界清空的地方,日军的作战系统及武器更好用;而且除特殊部队如特种兵,使馆卫队,日军最小正式编制是小队;小队以下的“组”是灵活编制,且因为伍长“上等兵”而存在,也就是说日军的"伍“可以是一到六人,第六个是作训士官;一个小队通常是两挺机枪,三具掷弹筒;但是小队因为作战和熟练程度予以加强,最多加强到六个机枪伍,六个攻击伍,主要战斗员不增加,增加补充兵和运输单位;机枪精度较高(甚至有瞄准镜),正射手永远是上等兵(伍长),掷弹筒手则是上等兵和作训军曹,因此日军小队满员是39到45人,正常一挺机枪分不到两个人,一个进攻伍(步枪)也分不到五个人;四个上等兵,一个作训军曹,一个小队长就是小队骨架,有时候台湾的高小毕业生会由日本老师带队,作训军曹就是当地学区的派出所/武装部军训教官,小学五、六年级,初中一年级都是日本军训年龄,然后初二初三直接现役,毕业后中专、高中及入日本籍(台湾和朝鲜)。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日伪混编的小队就是这样:日军是/战斗员,伪军是运输员;日本鬼子不是傻子,他们的混编队伍攻击力只强不弱;日军开始上战场多半都是这种小队骨架,它实际上只有五个半”伍“,而它的目的是以战代练升级成十二个”伍“;这需要训练出八个有良好距离感,枪法、及小组战略的”伍长“上等兵;如果只看骨架,一个小队只有四个上等兵(由上面派发),一个作训军曹(前上等兵,转治安/宪兵/警察/武装部),一个小队长(可以是军校毕业生/精锐部队,小学/初中老师/殖民地部队),小队长有威信和做记录及公关工作。一进入以战代练的状态,新兵小队立刻分成五到六个小组,这就是某些人口中的”班“;然而真正的老兵/精锐日军姿态,是随时能够征发不可靠的殖民地民夫加强运输单位并且发挥出攻防最大威力的混编小队,它拥有十二个伍;战斗减员到战斗伍只剩两个人,机枪伍只剩一个人,战斗力依然在80%左右。这样的”老鬼子“,小队人员只有二十人(小队长,勤务/火头,没有军曹),抓队骡马或者挎斗摩托都还有正常新兵伍以上的攻防战力。人数只有一半,但是单位还是那个小队;这才是二战日军小队的”最终形态“;整编补充的时候,如果塞上二十名新兵,以老带新战力立刻回到新兵小队的125%;它也可以一分为三,小队长回去教书,十二个伍长分入三个新兵小队,六个老兵退役或者转入精锐部队。
你拿個二戰的配置跟越戰比什麼😅 那麼美軍也可以用m60壓回去啊
@@YihYih 二战武器美军在越战初期依然使用;他们的班排单位在越战初期武器配置还是二战的一套;我没有拿真实战场上没较量的东西说事;其实美军的M2老干妈一直是碾压型的,就是整体太重,没有美军那么多越野车辆的根本玩不转。日军的三八是二战货;美军的M2老干妈干脆是一战货,但是美国的福特把老干妈架上了快腿;AK47是丛林地道战之王,装甲森林里的鬼怪;M16是开阔地里的精灵。5.7x28mm的手枪和生存枪更是轻战一搏的毒蜂尾针。三八式2万发的作战寿命和2.3千米的开阔地杀伤记录都证明这是一把二战最好的步枪;日军三八对美军M1加兰德在抵抗美军的岛屿作战当中只要射界清理得当及坑道能够抵御美军炮火日军就能打个有来有往。它甚至能怼美军包括老干妈在内的任何机枪,前提是鬼子枪法好加上不要命。日军的掷弹筒被美国人称赞是因为这货有着最没天理的燃烧弹;苦味酸燃烧弹加上铝热剂能烧半分钟,并且烧熔钢铁,那东西打到包括坦克在内的器材上,三十秒过后结果就是中弹的地方焊上了,又或者装甲开了个洞,你什么表情?
现在都M15了!
二战最强步枪肯定是StG44啊,M1只是半自动的。
STG產能沒有人手一把 M1幾乎是美國大兵人手一把
0:12 春田步枪
拇指終結者
STG44才是最強,這把在二戰初期火力很強。
唔使錢就喺😅
是二戰末期,由單發全威力子彈躍進到全自動步槍
個人認為兩者都能稱為最強,stg44單論性能確實是最強,而m1能裝備到美軍大部分部隊,令美軍在單兵方面面對大部分還使用栓動式步槍的敵人有火力優勢,案這點來說m1稱為最強步槍沒毛病,而stg44到了二戰末期也只有駐紮在中央附近的黨衛軍才有機會用上,它的產量注定了它沒法給德軍提供多少優勢。
要是這樣的話美國早就被德國碾壓了
那是末期..美軍的bar口徑比較大1918年 也就是一戰的時候發明的....
Big-fei datang.....
M14??不是M1A1
遊戲玩太多
可是現實也是真的有M1A1不是嗎
M1a1是M1卡賓槍的傘兵版
@@n123983880有啊 不過不是同一把槍啊出產年份差了至少10年一把半自動一把全自動
@@n123983880 有 但是不是m1A1兩把槍年份差了至少10年一把半自動一把全自動
死沉死沉的,没把子力气玩不来
嗨嗨
记得减肥
M1算卡賓槍吧
卡賓是中文譯名呢!那你說什麼是'來福'呀?dummy😊
如果M1是卡賓槍 那M1A1呢
M1有兩種,一種是全威力彈.30-06裝載8發,另一種是卡賓彈7.62*25裝載15發
M1卡宾枪版一般是给伞兵用的,普通步兵还是用普通长管M1
伞兵也会用加兰德的@@kaichang2059
左撇子用這步槍,才容易夾手!
相當可靠
博主咋长的那么像毛新宇呢
化化妆,开美颜吧。谢谢
这根 烧火🔥棍 还没问世之时 苏联的半自动步枪早已使用了 !
問題是你蘇聯動員兵不會用也不會保養~~~比燒火棍還不如阿
鲁格居然念成格鲁😂😂😂哪找的念稿儿的?
早年台灣高中生打靶還很少人打到M1步槍,因為是半自動的老槍,常常會因為擊槌鉤與第二阻鐵滑脫變成全自動射擊!這個問題到M-14或57步槍時依然會發生。成功嶺打靶時,我隔壁靶位同學的57步槍就發生了全自動擊發!
所以高中打靶還是使用一拉一打的栓動美國M1903春田步槍;或是從日軍繳獲留下來的38步槍。後來高中打靶淘汰M1903與38步槍後,直接採用65K2步槍(仿M16)步槍。
M14就是台灣曾經用了很長時間的57步槍
除了對亞洲人來說重量偏重之外也問題不大
57除了沒有槍榴彈發射器,整體較長及彈藥尺寸略大造成單兵攜行量較少以外,幾乎沒有什麼大缺點
@@刁品缘應該有只是不用,在槍管下有個凸出
@@kevintzang192 槍管下突出是用來上刺刀,槍榴彈是塞在防火帽,要發射槍榴彈,需把原彈匣退下來清空,裝填上空包彈後才能射擊槍榴彈
它適合米國大兵的身形,卡賓還是比較適合亞洲人…
我當兵就是用57步槍
這把槍的槍機設計的不錯,後繼的57,比起16或是65等系列,不容易發生膛炸,因為槍機沒有瓦斯缸管,而16及衍生版本的65等,容易發生膛炸就是因為瓦斯缸管積碳會造成膛炸
Garand 上彈時,八顆一夾,將這匣壓進槍倉内,要趕快縮手,槍機馬上跳前上彈。如果手慢,手指會被槍機夾傷。此槍子彈比較大,單兵携帶不多,10夾到15夾,已很重。
亂講一通,美海陸開戰初期一樣拿1903是因為海陸高層對半自動步槍的戰場可靠性仍存有疑慮,海陸的戰場環境是登陸作戰及島嶼、港口守衛,環境是高濕高鹽對槍械的機件來說是極為苛刻的條件,所以海陸才沒有第一時間換裝。
服兵役時,單位曾經接收到M-14,槍柄護殼都是塑鋼的;國造的是木質的。
1974年上成功嶺受暑訓, 用的就是 M1.
1978年在衛武營受新兵訓, 用的是57式 (M14).
下部隊用的是 M1 卡賓.
怎麼感覺文案都是東拼西湊過來的,很多在別的地方都聽過...像0:35 是一把值得信賴的步槍,這一聽就是那種直接複製粘貼來的說詞...
士兵最想要的是STG44 跨時代的產物現代步槍之祖放到現在也不差 .
可惜造价太贵了。
德軍才有,美軍要羨慕敵軍?
太大太沉了
@@santiagoH-vo6so 重量差不多啊?算上载弹5.13kg vs 4.3kg。 但stg44有30发弹匣。虽然后面的AKM比这两把都轻,3.5kg。
葛蘭特步槍是我在榮譽勳章裡最愛用的步槍👍👍👍
一下子春田,一下子斯普林菲尔德,你不知道这两个是同一个词吗?
大陆中文里面用得多的应该还是春田吧
史普林菲爾德 (Springfield )大多譯作“春田”。
我覺得跟大兵直接反應會比較快,他們家最近有種人手不足的感覺...?
高中時打靶就是用這把,很準,第一次射擊就滿靶😊
幾年前啊
@@阿輝-k8k 90年代
@@阿輝-k8k三十多
這把步槍的性能雖然優秀,但裝彈方式對於新手以及在緊張狀態的人來說實在不太友善
主要是戰爭太過激烈,新兵沒有時間訓練,不然其實上彈時,手掌很自然就會擋在拉柄上而不會讓槍機回彈
不使用可拆彈匣很可能也是後勤和成本考慮,畢竟那一小片金屬比一個內裝彈弓的盒子易生產得多,倒是很奇怪他沒學英國Lee enfield的玩法,可以靠裝兩次彈夾來讓總容量更高(Lee enfield可以5+5,緊急時也可先上5發馬上開槍,有空再裝)
我自己有一把M1A(M14的民用半自動版), 真的十分可靠
弱弱的請教各位軍事專家!!
二戰時衝鋒槍跟機槍都已有連發的技術
唯獨步槍還維持在需打一發拉一發 是哪方面的技術無法突破??
印鈔票的能力
自動化武器很吃資源 再來是手動步槍確實打的比較準
我當兵的時候還用這把步槍民國81年到83年後勤單位
真的據說當時一名手持G43步槍的德軍抵擋過2~3名加蘭德步槍的美軍
勇士們電視劇裡貝克拿的就是伯尼昂寧自動步槍,咚咚咚⋯⋯
和晚几年出生的AK47自动步枪相比呢?有懂哥介绍下没
不能比。可能和SKS有得比。这就是为啥后来美军换M16了。
节目做的不错,声音也可以。
给你一个小建议,您真的不用频繁露您的脸,很消耗好感度。
我觉得视频里对比德军小队的单兵火力和美军火力不恰当。二战德军的小队战术和美军都不一样。德军的单兵小队的火力输出恰恰就是靠的MG34/42机枪,其余小队成员都是作为机枪手的辅助,携带机枪弹药和保护机枪手。所以说1个美军小队相当于1.5个德军小队就很扯,没可比性。
對西線可能是 但東線就不是這樣了
5 7有點長,後作力真不小,就外型挺好看的°
玩過PC game Ja2的,對M1肯定熟悉❤
第一次看到大兵的脸,感觉与心里的想法有很大出入😢
胡說八道!製作視頻,希望考證清楚。11:46;電影《拯救雷恩大兵》中,狙擊手Jackson 用的步槍是M1903 Springfield,不是 M1 Garand。
如果我是美軍 我也會選這把 8發子彈 半自動 子彈威力不錯
太平洋戰爭日本主要的陸戰對手是美海陸,當時用的是M1903,而且士兵也沒有選擇步槍的權利,發給你甚麼就拿甚麼,這個標題根本是亂講。
63年成功嶺寒訓, 配M1, 真是把好槍, 教範大不同, 持槍臥倒2動, (57式要3動), 槍重, 故刺槍術有用
(八卦一下, 換57式因M1老舊, 國造價昂, 故仿M14為57, 但改塑膠槍托為木製, 並取消連發單發轉扭, 刺槍術時真不舒服)
取消連發單發轉扭的原因, 應該是當年國造步槍, 槍管質量不夠, 連發時槍管過熱膨脹, 子彈射擊距離失效.
69年金門服役時, 就有禁令, 57式步槍不得連發.
春田和斯普林菲尔德串着用…………
收音有一點奇怪
0:10 他的手指 就是因為被夾了 ???
但是同样是步兵班,M1的射速优势又不能导致碾压德军步兵班组的结果,直接机枪一项就被压制下去了,没有后面的了
德軍沒有配置突擊步槍和機槍班掩護的情況下 基本上會被使用BAR和M1步槍的美軍班壓下去 更不提還有使用湯普森的班長和副班長在
枪上的机构是枪机不是机枪。
怎么说呢,玩过hell let loose就知道M1和kar98的差距了。
哥你别突然出镜了,吓我一跳。
我去😢
哇操無情
因為米國是戰勝國有資格提自己國產歩槍的優秀…
二战最强步枪应该是德国的stg44
加兰德+BAR对上越南战场上的AK47一样完败;丛林战对小口径和地射速枪械一样不友好;二战美军跳岛作战的优势其实是制海权,在射界清空的地方,日军的作战系统及武器更好用;而且除特殊部队如特种兵,使馆卫队,日军最小正式编制是小队;小队以下的“组”是灵活编制,且因为伍长“上等兵”而存在,也就是说日军的"伍“可以是一到六人,第六个是作训士官;一个小队通常是两挺机枪,三具掷弹筒;但是小队因为作战和熟练程度予以加强,最多加强到六个机枪伍,六个攻击伍,主要战斗员不增加,增加补充兵和运输单位;机枪精度较高(甚至有瞄准镜),正射手永远是上等兵(伍长),掷弹筒手则是上等兵和作训军曹,因此日军小队满员是39到45人,正常一挺机枪分不到两个人,一个进攻伍(步枪)也分不到五个人;四个上等兵,一个作训军曹,一个小队长就是小队骨架,有时候台湾的高小毕业生会由日本老师带队,作训军曹就是当地学区的派出所/武装部军训教官,小学五、六年级,初中一年级都是日本军训年龄,然后初二初三直接现役,毕业后中专、高中及入日本籍(台湾和朝鲜)。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日伪混编的小队就是这样:日军是/战斗员,伪军是运输员;日本鬼子不是傻子,他们的混编队伍攻击力只强不弱;日军开始上战场多半都是这种小队骨架,它实际上只有五个半”伍“,而它的目的是以战代练升级成十二个”伍“;这需要训练出八个有良好距离感,枪法、及小组战略的”伍长“上等兵;如果只看骨架,一个小队只有四个上等兵(由上面派发),一个作训军曹(前上等兵,转治安/宪兵/警察/武装部),一个小队长(可以是军校毕业生/精锐部队,小学/初中老师/殖民地部队),小队长有威信和做记录及公关工作。
一进入以战代练的状态,新兵小队立刻分成五到六个小组,这就是某些人口中的”班“;然而真正的老兵/精锐日军姿态,是随时能够征发不可靠的殖民地民夫加强运输单位并且发挥出攻防最大威力的混编小队,它拥有十二个伍;战斗减员到战斗伍只剩两个人,机枪伍只剩一个人,战斗力依然在80%左右。这样的”老鬼子“,小队人员只有二十人(小队长,勤务/火头,没有军曹),抓队骡马或者挎斗摩托都还有正常新兵伍以上的攻防战力。人数只有一半,但是单位还是那个小队;这才是二战日军小队的”最终形态“;整编补充的时候,如果塞上二十名新兵,以老带新战力立刻回到新兵小队的125%;它也可以一分为三,小队长回去教书,十二个伍长分入三个新兵小队,六个老兵退役或者转入精锐部队。
你拿個二戰的配置跟越戰比什麼😅 那麼美軍也可以用m60壓回去啊
@@YihYih 二战武器美军在越战初期依然使用;他们的班排单位在越战初期武器配置还是二战的一套;我没有拿真实战场上没较量的东西说事;其实美军的M2老干妈一直是碾压型的,就是整体太重,没有美军那么多越野车辆的根本玩不转。
日军的三八是二战货;美军的M2老干妈干脆是一战货,但是美国的福特把老干妈架上了快腿;AK47是丛林地道战之王,装甲森林里的鬼怪;M16是开阔地里的精灵。5.7x28mm的手枪和生存枪更是轻战一搏的毒蜂尾针。
三八式2万发的作战寿命和2.3千米的开阔地杀伤记录都证明这是一把二战最好的步枪;日军三八对美军M1加兰德在抵抗美军的岛屿作战当中只要射界清理得当及坑道能够抵御美军炮火日军就能打个有来有往。它甚至能怼美军包括老干妈在内的任何机枪,前提是鬼子枪法好加上不要命。
日军的掷弹筒被美国人称赞是因为这货有着最没天理的燃烧弹;苦味酸燃烧弹加上铝热剂能烧半分钟,并且烧熔钢铁,那东西打到包括坦克在内的器材上,三十秒过后结果就是中弹的地方焊上了,又或者装甲开了个洞,你什么表情?
现在都M15了!
二战最强步枪肯定是StG44啊,M1只是半自动的。
STG產能沒有人手一把 M1幾乎是美國大兵人手一把
0:12 春田步枪
拇指終結者
STG44才是最強,這把在二戰初期火力很強。
唔使錢就喺😅
是二戰末期,由單發全威力子彈躍進到全自動步槍
個人認為兩者都能稱為最強,stg44單論性能確實是最強,而m1能裝備到美軍大部分部隊,令美軍在單兵方面面對大部分還使用栓動式步槍的敵人有火力優勢,案這點來說m1
稱為最強步槍沒毛病,而stg44到了二戰末期也只有駐紮在中央附近的黨衛軍才有機會用上,它的產量注定了它沒法給德軍提供多少優勢。
要是這樣的話美國早就被德國碾壓了
那是末期..
美軍的bar口徑比較大
1918年
也就是一戰的時候發明的....
Big-fei datang.....
M14??
不是M1A1
遊戲玩太多
可是現實也是真的有M1A1不是嗎
M1a1是M1卡賓槍的傘兵版
@@n123983880有啊 不過不是同一把槍啊
出產年份差了至少10年
一把半自動一把全自動
@@n123983880 有 但是不是m1A1
兩把槍年份差了至少10年
一把半自動一把全自動
死沉死沉的,没把子力气玩不来
嗨嗨
记得减肥
M1算卡賓槍吧
卡賓是中文譯名呢!
那你說什麼是'來福'呀?dummy😊
如果M1是卡賓槍 那M1A1呢
M1有兩種,一種是全威力彈.30-06裝載8發,另一種是卡賓彈7.62*25裝載15發
M1卡宾枪版一般是给伞兵用的,普通步兵还是用普通长管M1
伞兵也会用加兰德的@@kaichang2059
左撇子用這步槍,才容易夾手!
相當可靠
博主咋长的那么像毛新宇呢
化化妆,开美颜吧。谢谢
这根 烧火🔥棍 还没问世之时 苏联的半自动步枪早已使用了 !
問題是你蘇聯動員兵不會用也不會保養~~~比燒火棍還不如阿
鲁格居然念成格鲁😂😂😂
哪找的念稿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