ขนาดวิดีโอ: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แสดงแผงควบคุม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ล่น
เล่นอัตโนมัติ
เล่นใหม่
📍你覺得哪個服務小費給多了?給少了呢?🚀這次選擇的信用卡「CRYPTO.COM」:crypto.onelink.me/J9Lg/CryptoComOffer
我在美国生活多年,一下是我的一些建议:餐饮服务餐厅堂食服务员:18% - 25%高档餐厅:最低 20%,甚至高达 30%自助餐:12% - 15%咖啡店/外卖:10% - 15%(不少店默认会在支付屏幕上推荐小费选项)酒店与住宿行李员:每件行李 $2 - $5房间清洁服务员:每晚 $5 - $10门卫帮忙叫车:$3 - $5交通服务出租车/网约车:18% - 25%代客泊车员:$5 - $10美容与护理美发师/理发师:18% - 25%按摩师:18% - 25%美甲师:20%送货服务外卖员:18% - 25%杂货配送员:15% - 20%其他服务导游:$10 - $20 每人每天搬家工人:每人 $30 - $100(视复杂程度和时间而定)总体来看,大部分服务的高标准小费已经接近或超过 20%。由于近年来通胀和劳动短缺问题,小费文化在美国很普遍,尤其是服务行业,小费通常是从业人员的重要收入来源。如果服务特别好,可以适当提高小费百分比,反之则可减少。
長時間住美國,多年前收銀開始出現小費選項時也傻眼(最開始應該是某些知名咖啡廳,自己需要到櫃檯點餐付錢,但拿完飲料後可以內用,所以介於有服務和沒服務中間?)總覺得大家盯著就會亂按一通付了小費。但疫情後是誇張到沒任何內用的商店,手搖飲,都會出現小費選項,經過長期訓練後,本地人根本都訓練出,一定會慢慢找出0或取消小費的選項。我的邏輯就是如果點完餐,有坐下來喝飲料吃東西我就付小費,如果to go就什麼都不付,除非一次性外帶點很多那可能付個1-3塊小費。我覺得這應該算是目前的全民共識,櫃台也不會覺得怎麼樣(他們應該都是有20以上的時薪),如果大家都沒給小費,老闆自然知道櫃檯需要更高的薪資才請得到員工,如果大家都給了小費,老闆自然就不給薪了,另一種惡性循環。 感覺那種介面目前就是用來繼續騙害怕按錯的遊客,以後to go不要懷疑,零以上的選項都是多給的!
感謝分享!!
現在在北美餐廳小費大多18-25%,有一次在餐廳吃飯時,看到有服務人員追客人出去說小費給太少。現在給小費是強迫性的,真的很不合理。薪水少是老闆的問題,不是客人的問題,餐費已夠貴了,老闆已賺很多了,還加上很多餐廳加了政府的稅金,又沒繳稅給政府,根本就是變項的再加價。
因為你得到他服務。美國是很資本主義的地方賣服務或產品。
使用者付費,其實很合理
我不介意付小費,但只有waiter or deliverman
非常同意
自助式的不需要小費,按No Tips. 如果真的要給,可以給現金。電子支付的小費不一定到員工手上,可能最後也是老闆賺走。還有要注意有些店把稅金也拿去算小費,例如吃$100/稅$10%/小費10%=$10 ,有些店($100+$10)x10%小費=$11,完全是騙錢的。
我以前也是照加了稅的總額給小費,現在用稅前給,畢竟現在餐館的小費從10%起到15%起跳了
外帶或自助付款時跳出小費的頁面,剛開始不會操作只好乖乖選項,後來直接用退後鍵將其取消,給現金ㄧ到三元放入櫃檯上的錢桶。
这里你给的很多小费都是多余的,比如到你家医疗服务打点滴,客气一点的话就给二十美金钱就不错了,这种服务没有必要按比例给。在美国,比如上门维修电器,还有水电工,他们服务费本身就很高,一般都不需要给小费,当然如果有些其他原因,比如天气比较恶劣,或者你家里面的工作环境给他造成很大的不便等,那你要根据情况给一点,一点不给也无可厚非。这里还要明确一点给小费,主要是给那些靠小费吃饭的人的,像这种医疗服务,他不是靠小费吃饭,他是拿全额工资的。
蠻同意~不過點滴的APP上default就是20%,我是先取消了APP的小費直接給現金,就照default給了~
@@BonnieBlockchain 医疗服务打点滴通常不需要给。Bonnie太大方啦🥰
在可選的情況下,每次在給小費之前思考熬過對方的鄙視容易還是我自己賺這些錢容易再做決定
台灣餐廳強迫收10%是進老闆口袋,這才是不合理的🙃
+1
不能同意更多
哦是嗎,好久沒回台灣了不太了解,以前是 6人以上聚餐才被加 10% 現在是 單人食也會被加 10% 這麼狠 嗎😢
@2ndlife-ql1hc 大部份是,少部份店家不會
唉,我實在不習慣小费文化,给多,給少,都痛苦😢
你敢说你美爹的坏话,你是中共的同路人吗?
是的。消费者累
我在美國讀書住了也有5年了,超級討厭小費文化服務好就算了,沒服務的也問要不要給小費真的傻眼😅
这几年的确是越来越过份了!前几天去一家华人店买了个外卖她都好意思想收我Tips,我都想爆粗口了,反正我没给。纽约真的需要大改变了。
打點滴那個給$20 應該就很夠意思了。 希望以後不會演變成看醫生護士都要給小費 。 買外賣的我一律不給, 🤣
覺得泰國小費才是最平衡的 按摩美容美髮或是特別需求或打動你心 才需要特別多給
基本上我都是, 午餐 15% 晚餐 18%, 計算小費時我會用稅前金額.
住加拿大,自助付費的根本可以不用給,餐廳給可以,到府服務可以,唯獨外帶付費不需要,可以大膽的點不給小費,北美濫用疫情期間給店家的小費文化持續到現在,溫哥華已經有人抵制外帶不給了。還有超市會問要不要Donation,強烈建議不要給,Donation根本都是進店家口袋裡,沒有進慈善捐款的單位
Donation只有他們特別說捐給誰的時候我才給,捐給店家太好笑了啦~
我還在Subway三明治店被要求tip tip tip,根本瘋狂。
感謝邦妮持續更新❤
單純櫃檯收銀我選 No tip.不要迫於壓力
作为T人真的受不了小费,我不需要陌生人的情绪价值,也不会为情绪价值买单。你只要告诉我收多少钱好了,你可以把想要的小费加进去,明码标价,我想要就买了,嫌贵我就不会买。弄这种模棱两可的真的很讨厌。。
香港有部份餐廳有加一服務費(10%),但不是小費來的。(加一服務費是餐廳收取的,小費也不一定是服務你的服務員收,可能是全部服務員分的)
收銀的小費真的太哭了,然後後面的人都在看…後來我都勇敢的按下No tips
反正沒人認識,勇敢按下去~~
為了自己辛苦賺來的錢要勇敢拒絕💪
放心,你后面的人要是看到你按no tip,他一定也放心了。因为他之后也会有勇气按no tip。
都給20%真的佛心
7:07 貓貓起身❤
哈士奇😆
新年快乐❤🎉
妳就是聰明的正妹啦!
到美國長住很多人廚藝都會變好
加拿大也是呢,在加拿大做餐廳時其實一半的收入都是來自小費,不過餐廳還有另外一種小費方式是按小時算,就是每個小時基本工資加上1-3塊小費,所以還得問服務生,不然如果遇到很好的服務品質可是沒有進到他們口袋挺可惜的
Bonnie: 妳好!❤ 我是一名餐厅服务員。在美国,大部份上餐厅的都是中产或以上的美国人,他或她们从來都沒把小費文化觉得是扭曲的。因为,他或她们都体谅或知道我們养妻活兒的話,底薪是不足的。当然,我們服务不好,他或她們也不會留小費。温馨提示:很多美国餐飲业是不收小費的。例如: McDonald.
Hey thanks for the comment. 抱歉標題因為簡短可能讓人誤解了,我100%理解餐飲的小費!我來想想標題怎麼改,thanks again
有機會試試直播說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美國小費是我各國旅行裡最跨張的收費,灣區最近更是扯的,18 %起跳.
每次给小费都很纠结, 一方面不想助长这种行为, 另一方面又不想让大家把吝啬不给小费和亚洲脸画等号, 所以最后都是选择一个中位值, 服务特别好的例外。
As of January 1, 2025, Florida's minimum wage is $14 per hour for non-tipped workers and $10.98 per hour for tipped workers.
小費文化被他們玩出了一個新高度真的超扯
好奇衣服哪裡買的?滿好看的~
餐廳那個是最不合理的,你要當老闆要養員工你家的事,憑什麼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他有服務到你啊。
小費如果是店家該給的轉嫁到客人身上,那我覺得很不錯。因為這樣會激勵員工做更好的服務爭取小費。但如果是店家已給,還要再給,我就覺得不行~
小費幾乎是強制性,不能不給。
疫情后,大陆去美国旅行的整体开销大了不少,本来疫情后很多航班就没恢复,加上俄乌冲突造成航班改线,成本升高,导致航班进一步减少,美国境内的住宿和航班似乎也涨价了,去年暑期去玩了 20 天,主要玩各大国家公园,买了通票,去了七八个公园,三个人花了将近 20 万人民币😢😢
😢😢😲這數字真可怕
確定不是匯率問題?現在拿人民幣去美國花貴了不是一點二點
@@cici3466 跟汇率也有点关系,上次去虽没有现在高,但也是 7 出头。不过旅行的大头主要是交通和住宿,所以这两项的价格上涨也不容忽视。
你大概住很好的飯店
Bonnie你这件卫衣在哪能买到呀?
台灣的服務費比較好笑,不會進服務生口袋
以前紅字才收 現在全都收~.~ 真的很少會分到大概只有10% 補貼老闆90%....
台灣的服務生不用小費也能生存阿,美國那個底薪是會妥妥餓死的,是純粹靠小費在賺錢。
CRO卡我最感興趣的是,銀行和股票服務,但股票只有歐美有,希望銀行服務包含台灣
支持Bonnie 🌹🧧
我只注意這衣服好好看怎麼拿得到😂
小費,紅包,彩禮都是貪文化,但又不好意思講😅😅😅
取消小费,所有工资都得老板出,因为老板已经挣到钱了,不能把小费加在客人身上。以前有小费是因为一美元都可以吃到饭,现在的物价暴涨,老板是批发市场拿的🍲比市场便宜,老板自己发工资请员工,支持取消小费
還有其他成本不會只有這個。
我來加拿大留學一個月遇到自助結帳還要給小費的
我其實覺得這種小費文化很鳥 導致我去歐美很不習慣.... 誠信交易 就該明碼標價 額外付費部分也應著明 不然感覺像是突襲勒索 而不是任我選擇🥲
入乡随俗很难吗? 若很难就不要来嘛!
@@jinnabeauchemin2086 你開店的 別人嫌你幾句你就要人別來喔? 阿不就好棒棒好高情商?😅
由傳送門crypto進入,但一直無法順利登入?
hated the tipping culture. They should have added bill with that amount to be paid. Save us a lot of stress to calculate.
我觉得这个跟在 church 的风气很像
Bonnie, 妳说的所有的小费, 在美国一般是正常的. 妳的行为就如生活在美国人拥有的风度. 这就是美国的文化!是美国人的天堂或地狱见仁见智 0:02 😅
现在到哪里旅游都贵。因为旅游工业互相学习终极目标是从游客身上马上挂钱。
我原来以为你在美国。英语发音超“美语”.我在San Diego, California. 你付的小费,稍高了。原因,1国人,面子;你不缺钱。有钱。😂
台灣很多地方不能使用Crypto card,例如7-11
邦妮好適合穿深色的衣服!
Bunny英文太好我已經妳住美國😂😂
不是有點誇張,是瘋狂了。到速食外帶也要小費15%。這二年連Uber也要給小費。6年前去時有些餐廳的訂單總價就有10%tips. 結帳時還要再給15%,我問為什麼要給二次?服務人員說這15%才是他們拿的到的。小費還不能少給,輕則被罵,重則被揍,還有被殺的。
美國給小費這文化存在很多年,有時想要好的服務多給點,不過物價還是有點高
好多里面都是不要给
不太喜歡小費文化,因為還要花時間拿捏
早日康復 照顧好自己 我下星期飛矽谷 希望有不錯的收穫^^
很不喜欢小费,现在居然强行加在账单了
哇,邦尼的卫衣很好看哎,当然本人更好看啦!
F1是賽車..ufc是格鬥😂不是足球活動啦
F1、UFC‘和’足球~
那種收銀台翻過來要你簽小費的最討厭,我都站著點餐還要在櫃台附近等著領出餐,根本沒有被服務到還敢要小費?這種一定給0%的,還碰過把0%藏在「其他%」選項裡的,那家餐廳絕對會被列入拒絕往來戶。
很有畫面XD
會不會廚師也變成靠服務費生活 ? 這樣 0% 就可能會被"加料"
@linalex7833 不會。廚師都是拿薪水
邦尼姊說說HSK!!!!
自助便利店还要给实在不理解😂那我去旅游去超市买速食搭公交地铁总不要给小费了吧🎉
CRYPTO卡的回饋上限是每天嗎?
Yes. 玫瑰金&冰晶白跟以上就沒有上限了
@@BonnieBlockchain 謝謝,我一直以為是每個月的回饋上限
小費等於合理搶劫
好久以前去過美國,當時小tip是10%消費,現在要20%🤣🤣🤣
可以學金牌講師 使用老佛爺支付
你終於換衣服了
Five guys 收銀也是有小費選項,東西自己拿自己丟垃圾,怎麼好意思拿小費?😂
邦妮 新年快樂 過年還有影片可以看 感恩 美國消費太驚人了 我覺得超過3% 都不叫小費了 叫搶劫😂
@比特豬BitPig 我也覺得。尤其是如果吃飯吃了比較多的錢,小費加上去很肉痛
消费实在是太高了,btc不涨到100万美金都不能解决美国人的生活问题
👍🔥
不會去美國旅遊的 首選還是日本 南韓 新加坡
此輪不會再吃CRO的大餅,單純用卡領領錢就好了
上輪被拐進來 直接套到爛掉
我也是被套好多年了,用卡領錢手續費和匯率也都不好呀!CRO 真的很坑
我是在美国做餐饮业的,底薪低到直接拿去抵税了, 所以客人给的小费就等同于我的薪水。 客人给多少小费我们记得的。如果你给的多25%+ , 下次你再来一定会招待的比较好。 如果客人给的很不好只有10%,下次再来的话,可能就不想理你了。
我呸😡 真是无耻之极🥵😡😡😡
期待客人給25%才給好服務真是搶錢!
@@andoverlin1539 我不用期待,这边的人都这么给,我没有要求他们的
@@starluo3113 真的很不要脸😡
@@starluo3113 真的很不要lian
感覺除了弄頭髮跟餐廳是真的要照趴數給 其他大部分是不用 然後外帶結帳點 no tips 很正常 沒人會說什麼在這邊遇到大部分有給小費他們都是心存感激 像是外送平台都已經收一筆外送費了 是真的不用再給20% 除非像是餐廳不給才真的會被追出門哈哈
很多弄頭髮的本身就是老闆,還要再給小費覺得很不合理
能說HSK了嗎?!
光一天ETH就噴了20%小費!!!
收银员和Uber司机我从来不给小费
小費文化超不合理
邦尼小姐姐,在大陆的没办法加群耶😂
我也加不了大陸的cs炒貨群😭
這也太好賺xd
太不合理了。员工的工资也要转嫁到客人身上。
邦妮姐, 最近FTX说通过BitGo还钱,是否真的? 要不要来个视频教我们这班韭菜?
真的~BitGo或Kraken~但是很多詐騙信喔,開信請確定一下不是詐騙再點連結
@@BonnieBlockchain 如何区别是否诈骗
@@jian99413 好問題,這裡有個群可以看資訊:t.me/ftxvictimnews
美國去過一次,之後完全不想再去
有真实服务的给小费可以接受,就像超市结个帐还要什么小费就接受不了,这不跟礼貌打劫差不多了,雁过拔毛
六月要去美國騎腳踏車旅行有點擔心這個小費文化 會讓我旅費增加不少負擔
只有在餐館吃飯要給,10%- 18%即可。飯店每天的清潔服務不用給
邦邦🥺
除非強制列在帳單上, 不然要我用選的全部都不給, 小費文化很糟糕
真的很煩。小費文化在疫情後更誇張了,所以一些人開始抵制。例如費用加了稅總額$20,有人會在tips一欄寫下-20,total寫上0
同用CRO卡,真的挺好用,就是币本身太弱太弱😂
謎之業配...至少切入的方法不大吸引人...算是挺硬派的做法....我不大喜歡....不過這是個人意見就是...給你當參考至於小費部分...先說我沒有去過美國...但有去過其他要給小費的國家,對小費的也是稍有概念小費本身的用意就是為了獎勵用心服務的服務生....現在搞到這樣...真的有點扭曲然後這片給的付小費觀念很好....真的想付小費請用現金...不然結帳刷進去的...很難讓人信任會進到服務生口袋裡理論上來說二跟七都很微妙(外送&uber)...平台跟你收錢一定內含給服務人員的錢...至少我覺得好像也不需要給到那麼多...真覺得不錯幾塊意思意思即可四六兩樣 (導遊、住宿) 已經是約定俗成的東西...付出去完全沒有問題一三 (打點滴&做頭髮) 相對就是買專程甚至到府服務的...給小費也沒問題五(餐廳) 原來餐廳服務生是近乎完全靠小費來過生活的阿....又學到了新奇的知識 雖說文化本身如此....應當入境隨俗....但還是希望能改一改阿....當然直接進結帳金额確實能保證沒糾紛,但實際上營收進去的錢是否能確實分毫不差的進到服務生口袋真的讓人充滿疑慮就我來看...根本店家卯贏....不但開店的人事成本直接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變相扒了兩層皮 並且該金额還沒人知道是否如實轉交(也就是根據老闆尿性...大概會東扣西扣再交出去....) (當然就算有東扣西扣再給好歹有給....台灣餐飲業....我從來沒聽說有店員吃到10%服務費的分成....)八(結帳) 看了一下下面的留言...結論是我挺同意內用or外帶單比較大的時候加減給, 小量外帶/自助結帳就不必給了...畢竟沒有"服務"阿
完全就是一集業配
@changyz2005 是誰逼你進來看的?
整整快半片的長度...不能同意更多
@@sanaekon7911 沒人需要你的意見
吃飽撐著勤於散發怨氣....可憐哪
帮妮这次在小费上确实花的太多了。 我在美国住了很久,感觉有的时候小费真是rip off。但我知道任何医疗服务有关的都不用付小费的,虽然服务好,也不应该收客户的小费。 另外结账的小费也是optional, 虽然打印在屏幕上,即使有十双眼睛盯着你,你也不需要付的。总而言之,凡是take out,包括买咖啡or 快餐厅像麦当劳之类的都不需要付小费。 自助餐厅看情况,随便你给,不需要20%,几块钱意思一下就可以。 我住的州,最低工资是15到17美金一小时,有些中国人的自助海鲜餐厅,蛮高级的还写明不收小费。但是到圣诞节我们这边会额外给小费,比如说经常给你送信的送包裹的,还有我们公司免费食堂里的chefs, 虽然他们拿很高工资,我们也会大家凑钱,送个很大的小费以示谢意。
感謝分享!!明寫不收小費真的很佛心~
@@BonnieBlockchain是哦!而且在这餐厅里,只要你结账时在前台盖个章,就连parking fee的十几块钱都给免去了。😊
這種硬要給小費的地方我是不會去的。去日本旅遊最省心的是不需要操心小費的事情,服務態度還很好。去旅遊為什麼要難為自己。
最後小費問號那段讓我想到台灣的春水堂...
美国消费有点过分,
入乡随俗很难吗各位? 既然知道美国历史悠久的小费文化,能来旅游就应该有支付小费的能力和心理准备。 不是要你多给,快餐外带都不需要给,但该给小费的时候你不给是很粗鲁无礼的行为,是对服务人员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好比“大家看啊, 这里是一个超级loser!”
應該是說有些服務要求小費不合理正常該給的正常人都會給足
笑话😢
📍你覺得哪個服務小費給多了?給少了呢?
🚀這次選擇的信用卡「CRYPTO.COM」:crypto.onelink.me/J9Lg/CryptoComOffer
我在美国生活多年,一下是我的一些建议:餐饮服务
餐厅堂食服务员:18% - 25%
高档餐厅:最低 20%,甚至高达 30%
自助餐:12% - 15%
咖啡店/外卖:10% - 15%(不少店默认会在支付屏幕上推荐小费选项)
酒店与住宿
行李员:每件行李 $2 - $5
房间清洁服务员:每晚 $5 - $10
门卫帮忙叫车:$3 - $5
交通服务
出租车/网约车:18% - 25%
代客泊车员:$5 - $10
美容与护理
美发师/理发师:18% - 25%
按摩师:18% - 25%
美甲师:20%
送货服务
外卖员:18% - 25%
杂货配送员:15% - 20%
其他服务
导游:$10 - $20 每人每天
搬家工人:每人 $30 - $100(视复杂程度和时间而定)
总体来看,大部分服务的高标准小费已经接近或超过 20%。由于近年来通胀和劳动短缺问题,小费文化在美国很普遍,尤其是服务行业,小费通常是从业人员的重要收入来源。如果服务特别好,可以适当提高小费百分比,反之则可减少。
長時間住美國,多年前收銀開始出現小費選項時也傻眼(最開始應該是某些知名咖啡廳,自己需要到櫃檯點餐付錢,但拿完飲料後可以內用,所以介於有服務和沒服務中間?)總覺得大家盯著就會亂按一通付了小費。但疫情後是誇張到沒任何內用的商店,手搖飲,都會出現小費選項,經過長期訓練後,本地人根本都訓練出,一定會慢慢找出0或取消小費的選項。我的邏輯就是如果點完餐,有坐下來喝飲料吃東西我就付小費,如果to go就什麼都不付,除非一次性外帶點很多那可能付個1-3塊小費。我覺得這應該算是目前的全民共識,櫃台也不會覺得怎麼樣(他們應該都是有20以上的時薪),如果大家都沒給小費,老闆自然知道櫃檯需要更高的薪資才請得到員工,如果大家都給了小費,老闆自然就不給薪了,另一種惡性循環。 感覺那種介面目前就是用來繼續騙害怕按錯的遊客,以後to go不要懷疑,零以上的選項都是多給的!
感謝分享!!
現在在北美餐廳小費大多18-25%,有一次在餐廳吃飯時,看到有服務人員追客人出去說小費給太少。現在給小費是強迫性的,真的很不合理。薪水少是老闆的問題,不是客人的問題,餐費已夠貴了,老闆已賺很多了,還加上很多餐廳加了政府的稅金,又沒繳稅給政府,根本就是變項的再加價。
因為你得到他服務。美國是很資本主義的地方賣服務或產品。
使用者付費,其實很合理
我不介意付小費,但只有waiter or deliverman
非常同意
自助式的不需要小費,按No Tips.
如果真的要給,可以給現金。
電子支付的小費不一定到員工手上,可能最後也是老闆賺走。
還有要注意有些店把稅金也拿去算小費,例如吃$100/稅$10%/小費10%=$10 ,有些店($100+$10)x10%小費=$11,完全是騙錢的。
我以前也是照加了稅的總額給小費,現在用稅前給,畢竟現在餐館的小費從10%起到15%起跳了
外帶或自助付款時跳出小費的頁面,剛開始不會操作只好乖乖選項,後來直接用退後鍵將其取消,給現金ㄧ到三元放入櫃檯上的錢桶。
这里你给的很多小费都是多余的,比如到你家医疗服务打点滴,客气一点的话就给二十美金钱就不错了,这种服务没有必要按比例给。在美国,比如上门维修电器,还有水电工,他们服务费本身就很高,一般都不需要给小费,当然如果有些其他原因,比如天气比较恶劣,或者你家里面的工作环境给他造成很大的不便等,那你要根据情况给一点,一点不给也无可厚非。这里还要明确一点给小费,主要是给那些靠小费吃饭的人的,像这种医疗服务,他不是靠小费吃饭,他是拿全额工资的。
蠻同意~不過點滴的APP上default就是20%,我是先取消了APP的小費直接給現金,就照default給了~
@@BonnieBlockchain 医疗服务打点滴通常不需要给。Bonnie太大方啦🥰
在可選的情況下,每次在給小費之前思考熬過對方的鄙視容易還是我自己賺這些錢容易再做決定
台灣餐廳強迫收10%是進老闆口袋,這才是不合理的🙃
+1
+1
不能同意更多
哦是嗎,好久沒回台灣了不太了解,以前是 6人以上聚餐才被加 10% 現在是 單人食也會被加 10% 這麼狠 嗎😢
@2ndlife-ql1hc 大部份是,少部份店家不會
唉,我實在不習慣小费文化,给多,給少,都痛苦😢
你敢说你美爹的坏话,你是中共的同路人吗?
是的。消费者累
我在美國讀書住了也有5年了,超級討厭小費文化
服務好就算了,沒服務的也問要不要給小費真的傻眼😅
这几年的确是越来越过份了!前几天去一家华人店买了个外卖她都好意思想收我Tips,我都想爆粗口了,反正我没给。纽约真的需要大改变了。
打點滴那個給$20 應該就很夠意思了。 希望以後不會演變成看醫生護士都要給小費 。 買外賣的我一律不給, 🤣
覺得泰國小費才是最平衡的 按摩美容美髮或是特別需求或打動你心 才需要特別多給
基本上我都是, 午餐 15% 晚餐 18%, 計算小費時我會用稅前金額.
住加拿大,自助付費的根本可以不用給,餐廳給可以,到府服務可以,唯獨外帶付費不需要,可以大膽的點不給小費,北美濫用疫情期間給店家的小費文化持續到現在,溫哥華已經有人抵制外帶不給了。還有超市會問要不要Donation,強烈建議不要給,Donation根本都是進店家口袋裡,沒有進慈善捐款的單位
Donation只有他們特別說捐給誰的時候我才給,捐給店家太好笑了啦~
我還在Subway三明治店被要求tip tip tip,根本瘋狂。
感謝邦妮持續更新❤
單純櫃檯收銀
我選 No tip.
不要迫於壓力
作为T人真的受不了小费,我不需要陌生人的情绪价值,也不会为情绪价值买单。你只要告诉我收多少钱好了,你可以把想要的小费加进去,明码标价,我想要就买了,嫌贵我就不会买。弄这种模棱两可的真的很讨厌。。
香港有部份餐廳有加一服務費(10%),但不是小費來的。(加一服務費是餐廳收取的,小費也不一定是服務你的服務員收,可能是全部服務員分的)
收銀的小費真的太哭了,然後後面的人都在看…後來我都勇敢的按下No tips
反正沒人認識,勇敢按下去~~
為了自己辛苦賺來的錢要勇敢拒絕💪
放心,你后面的人要是看到你按no tip,他一定也放心了。因为他之后也会有勇气按no tip。
都給20%真的佛心
7:07 貓貓起身❤
哈士奇😆
新年快乐❤🎉
妳就是聰明的正妹啦!
到美國長住
很多人廚藝都會變好
加拿大也是呢,在加拿大做餐廳時其實一半的收入都是來自小費,不過餐廳還有另外一種小費方式是按小時算,就是每個小時基本工資加上1-3塊小費,所以還得問服務生,不然如果遇到很好的服務品質可是沒有進到他們口袋挺可惜的
Bonnie: 妳好!❤ 我是一名餐厅服务員。在美国,大部份上餐厅的都是中产或以上的美国人,他或她们从來都沒把小費文化觉得是扭曲的。因为,他或她们都体谅或知道我們养妻活兒的話,底薪是不足的。当然,我們服务不好,他或她們也不會留小費。温馨提示:很多美国餐飲业是不收小費的。例如: McDonald.
Hey thanks for the comment. 抱歉標題因為簡短可能讓人誤解了,我100%理解餐飲的小費!我來想想標題怎麼改,thanks again
有機會試試直播
說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美國小費是我各國旅行裡最跨張的收費,灣區最近更是扯的,18 %起跳.
每次给小费都很纠结, 一方面不想助长这种行为, 另一方面又不想让大家把吝啬不给小费和亚洲脸画等号, 所以最后都是选择一个中位值, 服务特别好的例外。
As of January 1, 2025, Florida's minimum wage is $14 per hour for non-tipped workers and $10.98 per hour for tipped workers.
小費文化被他們玩出了一個新高度
真的超扯
好奇衣服哪裡買的?
滿好看的~
餐廳那個是最不合理的,你要當老闆要養員工你家的事,憑什麼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他有服務到你啊。
小費如果是店家該給的轉嫁到客人身上,那我覺得很不錯。因為這樣會激勵員工做更好的服務爭取小費。但如果是店家已給,還要再給,我就覺得不行~
小費幾乎是強制性,不能不給。
疫情后,大陆去美国旅行的整体开销大了不少,本来疫情后很多航班就没恢复,加上俄乌冲突造成航班改线,成本升高,导致航班进一步减少,美国境内的住宿和航班似乎也涨价了,去年暑期去玩了 20 天,主要玩各大国家公园,买了通票,去了七八个公园,三个人花了将近 20 万人民币😢😢
😢😢😲這數字真可怕
確定不是匯率問題?現在拿人民幣去美國花貴了不是一點二點
@@cici3466 跟汇率也有点关系,上次去虽没有现在高,但也是 7 出头。不过旅行的大头主要是交通和住宿,所以这两项的价格上涨也不容忽视。
你大概住很好的飯店
Bonnie你这件卫衣在哪能买到呀?
台灣的服務費比較好笑,不會進服務生口袋
以前紅字才收 現在全都收~.~
真的很少會分到大概只有10% 補貼老闆90%....
台灣的服務生不用小費也能生存阿,美國那個底薪是會妥妥餓死的,是純粹靠小費在賺錢。
CRO卡我最感興趣的是,銀行和股票服務,但股票只有歐美有,希望銀行服務包含台灣
支持Bonnie 🌹🧧
我只注意這衣服好好看怎麼拿得到😂
小費,紅包,彩禮都是貪文化,但又不好意思講😅😅😅
取消小费,所有工资都得老板出,因为老板已经挣到钱了,不能把小费加在客人身上。以前有小费是因为一美元都可以吃到饭,现在的物价暴涨,老板是批发市场拿的🍲比市场便宜,老板自己发工资请员工,支持取消小费
還有其他成本不會只有這個。
我來加拿大留學一個月遇到自助結帳還要給小費的
我其實覺得這種小費文化很鳥 導致我去歐美很不習慣.... 誠信交易 就該明碼標價 額外付費部分也應著明 不然感覺像是突襲勒索 而不是任我選擇🥲
入乡随俗很难吗? 若很难就不要来嘛!
@@jinnabeauchemin2086 你開店的 別人嫌你幾句你就要人別來喔? 阿不就好棒棒好高情商?😅
由傳送門crypto進入,但一直無法順利登入?
hated the tipping culture. They should have added bill with that amount to be paid.
Save us a lot of stress to calculate.
我觉得这个跟在 church 的风气很像
Bonnie, 妳说的所有的小费, 在美国一般是正常的. 妳的行为就如生活在美国人拥有的风度. 这就是美国的文化!是美国人的天堂或地狱见仁见智 0:02
😅
现在到哪里旅游都贵。因为旅游工业互相学习终极目标是从游客身上马上挂钱。
我原来以为你在美国。英语发音超“美语”.
我在San Diego, California. 你付的小费,稍高了。原因,1国人,面子;你不缺钱。有钱。😂
台灣很多地方不能使用Crypto card,例如7-11
邦妮好適合穿深色的衣服!
Bunny英文太好我已經妳住美國😂😂
不是有點誇張,是瘋狂了。到速食外帶也要小費15%。這二年連Uber也要給小費。
6年前去時有些餐廳的訂單總價就有10%tips. 結帳時還要再給15%,我問為什麼要給二次?服務人員說這15%才是他們拿的到的。
小費還不能少給,輕則被罵,重則被揍,還有被殺的。
美國給小費這文化存在很多年,有時想要好的服務多給點,不過物價還是有點高
好多里面都是不要给
不太喜歡小費文化,因為還要花時間拿捏
早日康復 照顧好自己 我下星期飛矽谷 希望有不錯的收穫^^
很不喜欢小费,现在居然强行加在账单了
哇,邦尼的卫衣很好看哎,当然本人更好看啦!
F1是賽車..ufc是格鬥😂
不是足球活動啦
F1、UFC‘和’足球~
那種收銀台翻過來要你簽小費的最討厭,我都站著點餐還要在櫃台附近等著領出餐,根本沒有被服務到還敢要小費?這種一定給0%的,還碰過把0%藏在「其他%」選項裡的,那家餐廳絕對會被列入拒絕往來戶。
很有畫面XD
會不會廚師也變成靠服務費生活 ? 這樣 0% 就可能會被"加料"
@linalex7833 不會。廚師都是拿薪水
邦尼姊說說HSK!!!!
自助便利店还要给实在不理解😂那我去旅游去超市买速食搭公交地铁总不要给小费了吧🎉
CRYPTO卡的回饋上限是每天嗎?
Yes. 玫瑰金&冰晶白跟以上就沒有上限了
@@BonnieBlockchain 謝謝,我一直以為是每個月的回饋上限
小費等於合理搶劫
好久以前去過美國,當時小tip是10%消費,現在要20%🤣🤣🤣
可以學金牌講師 使用老佛爺支付
你終於換衣服了
Five guys 收銀也是有小費選項,東西自己拿自己丟垃圾,怎麼好意思拿小費?😂
邦妮 新年快樂 過年還有影片可以看 感恩
美國消費太驚人了 我覺得超過3% 都不叫小費了 叫搶劫😂
@比特豬BitPig 我也覺得。尤其是如果吃飯吃了比較多的錢,小費加上去很肉痛
消费实在是太高了,btc不涨到100万美金都不能解决美国人的生活问题
👍🔥
不會去美國旅遊的 首選還是日本 南韓 新加坡
此輪不會再吃CRO的大餅,單純用卡領領錢就好了
上輪被拐進來 直接套到爛掉
我也是被套好多年了,用卡領錢手續費和匯率也都不好呀!CRO 真的很坑
我是在美国做餐饮业的,底薪低到直接拿去抵税了, 所以客人给的小费就等同于我的薪水。 客人给多少小费我们记得的。如果你给的多25%+ , 下次你再来一定会招待的比较好。 如果客人给的很不好只有10%,下次再来的话,可能就不想理你了。
我呸😡 真是无耻之极🥵😡😡😡
期待客人給25%才給好服務真是搶錢!
@@andoverlin1539 我不用期待,这边的人都这么给,我没有要求他们的
@@starluo3113 真的很不要脸😡
@@starluo3113 真的很不要lian
感覺除了弄頭髮跟餐廳是真的要照趴數給 其他大部分是不用 然後外帶結帳點 no tips 很正常 沒人會說什麼
在這邊遇到大部分有給小費他們都是心存感激 像是外送平台都已經收一筆外送費了 是真的不用再給20% 除非像是餐廳不給才真的會被追出門哈哈
很多弄頭髮的本身就是老闆,還要再給小費覺得很不合理
能說HSK了嗎?!
光一天ETH就噴了20%小費!!!
收银员和Uber司机我从来不给小费
小費文化超不合理
邦尼小姐姐,在大陆的没办法加群耶😂
我也加不了大陸的cs炒貨群😭
這也太好賺xd
太不合理了。员工的工资也要转嫁到客人身上。
邦妮姐, 最近FTX说通过BitGo还钱,是否真的? 要不要来个视频教我们这班韭菜?
真的~BitGo或Kraken~但是很多詐騙信喔,開信請確定一下不是詐騙再點連結
@@BonnieBlockchain 如何区别是否诈骗
@@jian99413 好問題,這裡有個群可以看資訊:t.me/ftxvictimnews
美國去過一次,之後完全不想再去
有真实服务的给小费可以接受,就像超市结个帐还要什么小费就接受不了,这不跟礼貌打劫差不多了,雁过拔毛
六月要去美國騎腳踏車旅行
有點擔心這個小費文化 會讓我旅費增加不少負擔
只有在餐館吃飯要給,10%- 18%即可。飯店每天的清潔服務不用給
邦邦🥺
除非強制列在帳單上, 不然要我用選的全部都不給, 小費文化很糟糕
真的很煩。小費文化在疫情後更誇張了,所以一些人開始抵制。例如費用加了稅總額$20,有人會在tips一欄寫下-20,total寫上0
同用CRO卡,真的挺好用,就是币本身太弱太弱😂
謎之業配...至少切入的方法不大吸引人...算是挺硬派的做法....我不大喜歡....不過這是個人意見就是...給你當參考
至於小費部分...先說我沒有去過美國...但有去過其他要給小費的國家,對小費的也是稍有概念
小費本身的用意就是為了獎勵用心服務的服務生....現在搞到這樣...真的有點扭曲
然後這片給的付小費觀念很好....真的想付小費請用現金...不然結帳刷進去的...很難讓人信任會進到服務生口袋裡
理論上來說二跟七都很微妙(外送&uber)
...平台跟你收錢一定內含給服務人員的錢...至少我覺得好像也不需要給到那麼多...真覺得不錯幾塊意思意思即可
四六兩樣 (導遊、住宿) 已經是約定俗成的東西...付出去完全沒有問題
一三 (打點滴&做頭髮) 相對就是買專程甚至到府服務的...給小費也沒問題
五(餐廳) 原來餐廳服務生是近乎完全靠小費來過生活的阿....又學到了新奇的知識
雖說文化本身如此....應當入境隨俗....但還是希望能改一改阿....當然直接進結帳金额確實能保證沒糾紛,但實際上營收進去的錢是否能確實分毫不差的進到服務生口袋真的讓人充滿疑慮
就我來看...根本店家卯贏....不但開店的人事成本直接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變相扒了兩層皮 並且該金额還沒人知道是否如實轉交(也就是根據老闆尿性...大概會東扣西扣再交出去....) (當然就算有東扣西扣再給好歹有給....台灣餐飲業....我從來沒聽說有店員吃到10%服務費的分成....)
八(結帳) 看了一下下面的留言...結論是我挺同意內用or外帶單比較大的時候加減給, 小量外帶/自助結帳就不必給了...畢竟沒有"服務"阿
完全就是一集業配
@changyz2005 是誰逼你進來看的?
整整快半片的長度...不能同意更多
@@sanaekon7911 沒人需要你的意見
吃飽撐著勤於散發怨氣....可憐哪
帮妮这次在小费上确实花的太多了。 我在美国住了很久,感觉有的时候小费真是rip off。但我知道任何医疗服务有关的都不用付小费的,虽然服务好,也不应该收客户的小费。 另外结账的小费也是optional, 虽然打印在屏幕上,即使有十双眼睛盯着你,你也不需要付的。总而言之,凡是take out,包括买咖啡or 快餐厅像麦当劳之类的都不需要付小费。 自助餐厅看情况,随便你给,不需要20%,几块钱意思一下就可以。 我住的州,最低工资是15到17美金一小时,有些中国人的自助海鲜餐厅,蛮高级的还写明不收小费。但是到圣诞节我们这边会额外给小费,比如说经常给你送信的送包裹的,还有我们公司免费食堂里的chefs, 虽然他们拿很高工资,我们也会大家凑钱,送个很大的小费以示谢意。
感謝分享!!明寫不收小費真的很佛心~
@@BonnieBlockchain是哦!而且在这餐厅里,只要你结账时在前台盖个章,就连parking fee的十几块钱都给免去了。😊
這種硬要給小費的地方我是不會去的。去日本旅遊最省心的是不需要操心小費的事情,服務態度還很好。去旅遊為什麼要難為自己。
最後小費問號那段讓我想到台灣的春水堂...
美国消费有点过分,
入乡随俗很难吗各位? 既然知道美国历史悠久的小费文化,能来旅游就应该有支付小费的能力和心理准备。 不是要你多给,快餐外带都不需要给,但该给小费的时候你不给是很粗鲁无礼的行为,是对服务人员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好比“大家看啊, 这里是一个超级loser!”
應該是說有些服務要求小費不合理
正常該給的正常人都會給足
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