ขนาดวิดีโอ: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แสดงแผงควบคุม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ล่น
เล่นอัตโนมัติ
เล่นใหม่
我們IG每天都分享各種小知識,歡迎大家追蹤~instagram.com/withmoney_official/?igshid=spfv0ag9s8qx
你这些消息有点滞后了,现在韩国的就业市场早就变暖了,而且我不知道台湾怎么样,在韩国你只要肯用身体那工资肯定不低。你不能直接拿支那国的问题嫁接到韩国社会,毕竟韩国是发达国家,在韩国你要是干工地你最低时薪也有10美元,若你要是再有点技术(焊接,贴瓷砖等)时薪是18~22美元不等。我不知道在台湾怎么样。 还有很多人为了体面宁愿去干白领都不去工地,这在支那国可能还有点道理,但在韩国你真不能小瞧体力工人,他们挣的钱比白领高了不少,体力工人你要是没有技术一周干五天,年薪能有6000万韩元(45200美元),你要是有点技术那直接就7000~7800万韩元(58720美元)。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用身体了,你只要肯吃苦就能得到回报。而且,你说他们和自己的前辈过上了完全不同的生活,这就是你对韩国社会压根不了解导致的。他们的前辈混的也不怎么样。而且,韩国年轻人最痛苦的时期是文在寅政权的19~21年,这时候韩国的失业率是最高的,公务员报考人数说明了一切。现在的失业率算是在亚洲国家最低的失业率了,而且很多人选择0支出的原因并不是为了吃饭而是省钱。不要夸大和造假。但必须承认韩国人病态般在意别人的目光😂。还有你在文中提到的许多issue 并不是最近的,大多都是2年前的。如0支出挑战真的是很久之前的issue了。
不用怪貧富差距太高全世界都是如此,台灣已經是相當的不錯了。差距沒那麼大當你常常在跑夜店夜唱KTV的時候,我在苦讀在實驗室,當然出社會就有重大的變化了、不同,即使是出生於貧窮的家庭,我也忍耐下去你笑著放著沒什麼風雨的颱風假,我還是進公司完成工作,這就是差異
回歸務實、極簡不是壞事,過度消費本來就不是一般人的活,只是幫有錢人增加財富而已。解釋一下,不過度消費跟不消費是兩回事,簡單說100萬的車已經很好開了,該有的配備都有,但資本會用一堆理由洗你買貴一點車,譬如比較安全、做生意要派頭......叭啦叭啦,然後等你買了200萬的車,負擔高額車貸跟維修保養支出,就開始幫銀行跟車廠賺錢了,就算最後你因為負擔不起想脫手,二手車商也會便宜收購再高價賣出,這就是資本剝削普通人的套路,其他消費邏輯大同小異,手段略有不同。
你的想法和我很相似,但以經濟學角度好像相反不過度消費也是另一種環保
沒錯 從小到大都覺得奢侈品根本就是一種騙局 爽到的根本就是商人 還在那邊比誰送名牌廠商的錢比較多 講了還會被說酸葡萄心理 誰要眼紅你們 打從心底覺得傻
從經濟學角度來説,當人民開始不消費的時候,企業收入減少,造成更多裁員,提高失業率,然後就更少人消費,形成惡性循環
務實,連吃住都成問題時…
以經濟學來講 這樣就陷入通縮了哪裡好
相較於南韓,我覺得日本做得更徹底,日本綜藝在幾十年前就搞出了每個月花最少錢、或是每餐最省錢的企劃,後來網路興盛,也是一堆人在頻道上教大家去哪裡買菜、家裡電器要怎麼開、跟同事要怎麼拼車才能省錢,我覺得最令我吃驚的是,竟然有人能僅憑折價券+店內優惠+時段優惠買到好多東西。
但是日本物價過去三十年來都處於通縮狀態,這跟韓國通膨不一樣而且即使日本物價通縮,薪水還是比我們高
台灣科技業已經贏過日本了 非科技業目前還是遠輸
@@AZ-zk6fr表示日本政府跟企業實力強,體質硬,泡沫30年還能維持這樣,全球也只有日本能維持這樣
黃金傳說算嗎
我記得有一個中年大叔積攢到超多優惠券,各種餐廳電影理髮通通都有,每次優惠券期限快到的時候就是在各家商店之間狂奔趕場😅
有些人沒能了解躺平的真正意思躺平不是為了不工作去當媽寶 也不是不去爭取任何權益躺平是不買房不買車不跟人比較 , 剪掉你的信用卡 去和朋友聚聚追求精神快樂。你還會正常工作 , 把錢留下來只用作維持基本開支 也可以支持一下小店鋪。 對不公發聲 , 拒絕大財團的消費
躺平也有正面的意義
這種躺平我覺得可以
所以媒體才會抹黑躺平,因為給媒體下廣告的都是大財團
因為上層會怕割不到韭菜 所以才要派人一直抹黑啊
不是媽寶是啃老
他們之前過度虛華了。我念大學的時候很多人一條土司吃一個禮拜(雖然不太健康,但偶而為之還好),便利商店已經算奢侈消費了。年輕的時候節儉一些還算合理。現在工作一段時間算是相對財富自由,但還是保留自己剪頭髮,自己煮飯,不亂買不需要東西的習慣。人本來就不需要靠過度消費買快樂。
過簡單的生活,是不簡單的事,要有智慧才能過得簡單又快樂。
不用智慧,是要懂得知足才會常樂
@@deepdrop7400 懂得和知足就是一種智慧,現實不是隨便一句知足就可以過日子,如何用錢作為最大效益真是不簡單的智慧。
@@tinydecem4929 给你一个月2000块,你就知足了,不管你怎么努力都没用,你不知足还能干嘛呢
每天都去超市的打折区,今天还买了不错的樱桃。自己做饭健康还好吃。偶尔奖励自己一个真正喜欢的东西,也能过的很快乐。主要还是身体健康最重要。其他都是身外之物
非常好的,認清事實,接受現況,是找回人生主導權的第一步,豪車豪宅那些都是別人的人生,過得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
很好啊!我還是很懷念台灣早年媒體常常在鼓吹「勤儉持家」、「勤儉建國」的口號。在這個鼓勵消費的時代裡,我都覺得自己是古代人!雖然我也離勤儉愈來愈遠了!
問題在於“貧富差距”
@user-py1ru7yf6x全世界每個人都得到800萬不就是直接通膨八百萬嗎?
@user-py1ru7yf6x 恭殺小
將來戴超票去吃滷肉飯
@@wangkuotsan 貧富差距大是目前資本主義國家的普遍問題,恐怕需要針對資本主義社會好好治療,特別房地產價格過高的問題,實在太嚴重!不解決恐怕會讓人看不到希望。只是與原本勒緊腰帶還要買名牌、讓自己看起來很有面子的狀況比起來,勤儉生活比較實在。
剛從韓國回來, 除了明洞,弘大還有以往的人流和消費外, 在別的地方都很蕭條, 三清洞, 新沙, 狎歐亭那些所謂的旅遊區, 富人區, 林蔭大道就已經是有一定數量的空置店鋪, 人流也很少, 很多以往的名店也關閉, 到一些普通餐廳用餐, 下午茶, 也基本就一,兩張桌子有別的人坐. 很多以前的商圈也很破落, 例如梨大, 那邊已經是有一半以上是空置.而且韓國物價真的升很多了, 雖然韓幣跌了一成多, 但物價感覺升了一倍多(我是有找回以前拍下的照片來對比消費). 這情況在本地人裡, 應該只會更嚴重, 因為他們手裡的錢貶值了, 但物價升了這麼多. (這幾年應該也不會再想去韓國了, 沒了中文, 但還能用英文溝通, 但物價真的不便宜, 以往想去的店都關了.重點是宰客宰得比以前更凶).而且也充分感受到韓國新生人口真的很少. 富人區或者是高級餐廳, 遊樂園等還是能看到小孩, 但其他地方基本成了稀有物種.所以我是滿讚同影片所說的, 不是年輕人不再愛面子, 而是根本打腫面也充不了胖子了. 連生活也成問題.
中國也是這樣。
經濟再不改善,大家都不生孩子了,沒未來人口國家難以為繼啊
台灣也是不生孩子啊 生了真的好痛苦
@@cccccz986 好像不生就不痛苦一樣,根本就是掉入價值觀陷阱
資本主義快要轉不動了,人性本來就是為了自己,都吃不飽了,還會想炫富?
這才是回歸正常的現象 沒有買奢侈品不會死 但卡債會死
社會扭曲問題 卡數爆會好大問題排面不夠 慘過死
其實台灣也逐漸這個現象 只是沒有韓國嚴重而已
飽了商人的口袋
大家一起不还嘛,让银行集体被挤兑就有机会从新开始了
@@piahkelvin2252 你怎麼會有這種想法 跟別人借錢買東西 東西拿到了有甚麼理由不還錢呢 還是你要說借的到是我的本事憑什麼還??
自己也是屬於不太愛出遊玩或是買名牌的人,若有去玩也是走免費的路線,像爬山或是免門票的風景區,很多服裝或是包包也都是買NET或蝦皮的,頭髮都是自己染跟剪的😂指甲油也是自己擦~雖說不到很省錢,但是該有的治裝費都還是有3C產品也都買二手的爲主,洗髮沐浴也都買基本款吃飯的話能吃飽就行,咖哩跟肉燥都是很好的配菜,很下飯也很好吃有朋友教我做蔥油餅,買麵粉做也很方便!
學會自己做簡單的食物 真的省很多
N ET真的不錯
這種心態很健康 開心最重要
感覺妳好賢慧 0.0
自己剪也太強了吧😂我都給100元剪反正也很省
看他們的文化作品就知道了,幾乎都是關於富人的故事,這樣的文化氛圍下,年輕人很容易產生虛榮和攀比,看的時候很爽,精神離開電視劇就會內耗憂慮。我就很喜歡看日本和大陸的動畫,關於普通人的友情愛情,關於廢柴窮人得到機緣逆天改命,多看這些作品,心裡就踏實多了。
後者看完一樣內耗吧😢都是虛假的人不如投個好胎,或者下輩子不當人了
南韓的電視劇不是太夢幻就是太寫實,我倒是會看南韓電影。
你中国的b影视不也这样😅
關於廢柴窮人得到機緣逆天改命,這哪裡踏實了= = 不就幹片內容
不是吧,中国动画还能跟日本的相提并论呢?😂
國中還是高中時候看過一句話 你必須了解流行 但是不必跟隨流行 這句話到現在依舊記得 所以不管流行什麼或者快時尚基本上都賺不到我的錢 唯一買過一次巴黎世家襪套鞋對精品名牌也無感 目前唯二兩個名牌包包人生第一個名牌包包也是媽媽送的 第二個是想要買一個可以耐用耐操容量大又可以折起來那種 而買 反正消費的條件就是這麼不買對生活不會造成什麼困擾就不買了
推薦宅式生活法(我個人對未來的夢想生活):食衣住行上不需要太多心力,只要能吃飽、衣服能穿就行,沒有任何虛榮心,生活重心全在另一個次元,而且相對廉價,具體來說就是一台60000塊的電腦可以用十年,一款1500的3A大作平均可以玩500小時,不課金主義,活下去的動力是每季新番,賺錢的目的是新的遊戲和DLC,快樂而毫無煩惱的生活
做新番的人也是辛苦拉
我會笑死 跟我想法差不多 但是我電腦買二手 1萬初而已 玩NS的遊戲通常二手價很保值 玩完馬上賣 基本只花50 100元 很划算 吃飯吃員工餐 代步騎腳踏車 看電影除了網路就是二輪影城,平日看電影還會再送免費卷 盡量不喝飲料 除非有人請 不然就偶爾麥香
@@啊鵝-v3m 視情況,在家附近工作就住家裡(我家還好),如果在外頭的話,一間小小的套房只要網路訊號夠強就不是問題,有沒有陽光或者過於潮濕什麼的對我沒太大差別(跟基隆人講潮濕?)
60000的電腦 可以組三次電腦 ~~ 每五年換零件 最後用15年以上
@@許哲嘉-w1s佩服!
南韓這個民族就是不斷在各個極端與極端之間擺盪折騰
朝鮮地獄最明顯一點是天價的房屋租賃押金和財團控制的無所不在。年輕人的出路小,壓榨與物質的比較無所不在...是亞洲生存壓力最高的國家。
@@cloudxi398你很了解韩国,在这种环境下韩国社会大多人心理都极度扭曲。
台灣人不是也一樣嗎?
升息引起的通膨連鎖反應, 全球富有國家的中下階層都措手不及, 跟南韓民族性無關。日本反而脫離通縮,是處於相對較好的狀態。台灣是因為外匯存底極高及政府拼命補貼, 是少數通膨不高的幸運兒。窮奢極欲的分析其實不到位。南韓那麼容易翻身, nominal GDP per capita 還會輸台灣?
@@yanglee1404 窮奢極欲很多題材的結論感覺都是先射箭再畫靶,似乎背後編輯團隊良莠不齊
內卷到極限的真理是躺平
要比誰平嗎?那就是佛了
@@q767976 都躺平了還比甚麼= = 佛也沒再比較的 比較的永遠是那些愛比較的人
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躺好
寧可躺平也不願意去街頭抗議嗎
@@yunli2915你去抗议就能解决了?那世界还有穷人么
我也是,每個月只花3000台幣,我發現台灣人經常攝取過多糖分、納、脂肪、澱粉等等,其實只要吃少少的就好了,然後手機沒必要升到5G,4G就夠用而且比較便宜,然後很多家電換新的能省很多電,娛樂我都不去看電影或課金等,買個Arma和未來的Cities skyline 2 裝模組和遊戲更新就能一直玩到新內容了
CSL2的電腦配備要不少錢欸哈哈哈
當大家都一樣的時候 你就不會尷尬
戰後嬰兒潮就是這樣但我們這一代 出現明顯階級化導致生活壓力很大😔
天龍國的投對胎效應 讓窮人看起來更是格格不入 😂
@@veve5171 北美也差不多,很多都沒房屋,只能住公園或者露營區裡的租房. (兩者都便宜/不要錢且有就近的洗手間可以洗漱). 但北美溫差大,冬天會凍死人.
@@janemyfoodandflowers7726 沒有差不多喔,人家的乞丐是因為沒動力去做普通的工作才至此,亞洲的奴才是做到死還是窮光蛋,不然亞洲勞力怎麼都往歐美國家流動?
@@janemyfoodandflowers7726 韓國也會凍死人
在這個媒體亂象的時代,不從眾的價值觀很需要有個互相支持的社群👍🏻
人家韓國還老實公布台灣明明雞蛋 這種很民生的物資 都給你漲個2-3成通膨還跟你說僅2%造假到好笑 ~~ 呵呵
是不是要成立於一個會跟一個黨,讓大家一起來想辦法,有平台,😮😮😮😮這樣也能有互助合作的會
@@wangdd5048看來台灣還是過得太好了!澳洲漲50%我們都沒吵鬧了!台灣人真愛抱怨
@@wangdd5048 台湾还好啦,你可以骂当局,中国这边,当局讲假话你还不能戳穿,要不然轻则封号重则抓人
不用吧... 我打小特立獨行朋友們也沒說啥..
我17歲也過著這樣的日子 出去玩要花錢都拒絕 都去免費的地方玩食物都是吃便宜的乾麵炒飯咖喱飯 10年過去了 買了房跟車 投資股票領股息 雖然日子跟以前差不多,但是成就感讓自己生活品質比以前更好。
年紀輕輕就會想那麼多不簡單哦!現年輕人較少會這麼做都是先花掉再說
這樣多少也要付出健康的代價,只是不是現在。
+1 現在有房和股息收入, 養成了儲蓄習慣後根本不會亂花錢, 工作+股息收入的總收入比同年齡的人收入大慨多1.5~2倍, 倒是以前一直在玩的人現在就開始要贖罪省錢
@@NLEER2124 年輕時雖然賺的不多 但是省的比別人多 ,經過了數年 差距會擴大數十倍 ,他們得還債開始省錢、但是我們的生活只會越過越好、出去玩 、吃東西、買商品 根本不用看價格 花下去了也無關痛癢,20-30歲這段期間至關重要
我學生時代也很省(現在也蠻省的就是了),不一定會以犧牲健康為代價。少了奢侈的大餐、下午茶,便利超商的雞胸茶葉蛋或全聯的特價水果也是可以吃得很健康,或乾脆吃兩餐168還能保持血糖穩定;不想花錢去夜店、夜唱,早睡早起也比較健康,不想花錢去娛樂場所,就去做不用錢的運動,跑步、打籃球等等,其他時間最省錢的就是待在圖書館唸書,還有免費冷氣吹...這些都為日後的健康、體力與就業優勢打下很好的基礎。
幾年前,一個韓國人告訴我,有些人是多麼可憐,他們需要賣血才能買得起ipad。我很震驚。 ipad有那麼重要嗎?後來另一個人也告訴我一個女孩很窮,我什至給了她一些錢,後來她戴了蘋果手錶。開始懷疑那些人心裡到底在想什麼。我不窮,最近也在努力減少開支為其他計劃準備。不吃外食很久了,帶著自備的食物和朋友出去爬山。我們還去農場採摘蔬菜和水果。有趣,健康又省錢。
越是貧乏的人 越是希望有樣東西可以說服自己人生還有希望所以社會狀況越差時越多窮人喜歡買低價奢侈品
我還在用S5 媽的換個電池跟新機一樣超爽 低能才往上繼續買
@@Dr_Chill 很認同你說的
我也是😂加油,我也不穷但是很节俭,还自己打工,反而我的穷堂兄妹很物质。我一直以来就对奢侈品不是特别感兴趣,我对质量和款式感兴趣。
国外的有钱孩子从初中开始都必须学会自己打工
雖然是最壞的情況,也是重拾內心知足與了解人生重點的好機會
這節目中內容真到位很真實的感受。
台灣物價也飛漲,前2年池上排骨便當才90,現在一個已經120元漲幅30%加薪,投資獲利都未必有30%😅
沒錯,薪資沒有加30%以上,等於越來越窮
約 10 年前我就過上這種日子了,極限模式時自己煮一餐可以 25 元內(雲林物價)。沒車、不出去玩、不打扮,不算房租一個月 3000 夠付飯錢 + 電費。
這樣人生有什麼樂趣?...
這樣人生有什麼樂趣?…
我半工半讀時也是這樣生活在台北市 一個月花費總計五千省錢大法就是維力炸醬與香鬆一餐應該十元台幣都不到
樓上管別人這麼多他覺得這就是他的樂趣不行喔?
南韓人的自殺率世界排名第四,亞洲第一。真的很使人心痛。
我老婆(韓國人)的一個女生朋友住在首爾也是白天在復健中心上班、下班跑去兼差打工一周幾乎都休不到一天的程度真的很厲害
厉害个鬼,你以为她想这样?搞不懂你们这些人的心里
@@wuwih-dp7gb 你又知道她怎麼想?你認識她?我跟她也見過幾次面,她是我老婆從小到大的朋友,她的事我聽過很多次了不要在那邊小劇場,拜託
@@johnhung1602 能好好生活 誰想這樣過日子= =
最可怕的反而是歷盡千辛萬苦省吃儉用、努力斜槓人生一段時間後發覺僧多粥少看不到盡頭;依然改變不了貧富差距、階級貧窮世襲、和通膨物價高漲~取而代之將是心死、躺平
僧多粥多,分配問題而已。生產力早就過剩。從資本主義誕生的那一刻開始貧富分化一直在進行,不改革我們這一代窮人就只有被社會淘汰的份。必須要把政府逼向福利型半共產社會才行,像北歐那種高福利社會。
經歷過努力後,至少你可以存一筆錢,安度晚年,這非常重要。我的工作可以看到一些沒錢的”下流老人”,我可以告訴你,老了沒存款,真的很可怕,鬼都嫌你 😟
每次看到這種影片都會幸好自己生在台灣,花錢攀比沒有像南韓這麼厲害😂
現在台灣很多年輕人也很愛比較啊!手機就非蘋果不用,台灣年輕人價值觀愈來愈糟!
蘋果可以用的更久啊
先不論其他的手機其實就是好不好用的問題而已
老實說蘋果真的很耐拿我i6拿了10年😂😂😂今年才換i15目前我還是覺得cp值挺高的
自從我效法韓國青年全拋後我最大的人生目標只剩玩Minecraft,在裡面都市規劃交通規劃
我早就过上极简生活,零社交,不购物,但我不在吃饭上亏待自己,一日三餐亲手做,都是质量好的食材,而非无脑补品,比如意大利面,我会特意去菜市场买手工面,果酱会是很多水果在里面的,水果都是当季最新鲜最甜的,偶尔也会买一些垃圾零食吃吃,但每顿都吃得好好的,饱饱的。其他一律不买。
我也由購物狂變成不喜歡去商場購物。由市中心搬去遠離市區。感覺是舒服多了。也學習家居斷捨離。
我真的覺得這些名牌奢侈品根本沒必要,例如各種包包,這種價格早就超出這包包該有的價值,名牌就是建立在你買這個東西的" 優越感" {我買得起,你買不起這樣},個人觀點是無聊至極,滿足心靈需求有許多選擇,沒必要再將辛苦賺的錢再還給那些貴族。
過度極簡會影響健康及心靈,過度鋪張又會養成糜爛的性格與品格,都不是好事。很慶幸自己是出生台灣的年輕世代,擁有獨自經濟能力,雖然無法過所謂奢侈的生活,但我自己的心靈及樂趣非常充實,人生價值本就不是在過度的虛榮權利上,我很慶幸我讓自我活的很快樂❤
正确的,爱自己才是正道
恭喜妳❤
五十年後,現在的年輕人終於熬過艱苦的年份成為社會中堅分子。然後他們開始說著,未來的年輕人每個都像草莓一樣,吃不了苦。哪像他們在現在這個時代,每天只能吃一餐,刻苦就學,還要兼差打工。
現在的年輕人五十年後都至少六十歲了吧...還什麼社會中堅份子...
@@Barcelona0804 少子化,没養老金,七十還要工作
只會越來越苦而已20年以後就會是全球經濟疲軟期了只有高科技半導體的企業可以存活
對於生活痛苦指數和生活水平來說,奢華消費和幾乎無消費差別在於一個是短時間享受"奢侈",而後長時間忍受龐大債務壓力一個是長時間"極省"而極緩步調的積累儲蓄,同樣都是需要忍受長時間極低的生活水平也許後者較前者帶有"希望",用享受儲蓄帶來的成就感,替代奢靡帶來的愉悅感。
我覺得過度消費(買一堆能力範圍外的奢侈品)或過度節省(什麼都捨不得花)其實都不太好,重要的是學會投資理財,規劃好未來,讓自己健康且活得有意義
他們哪有多餘的錢投資😂
+1
問題根本不是這個過度只是少數,重點是薪資少的可憐連活都活不了當然每個人都過度🙄
當大家都是乞丐時 就無所謂面子問題了😂
就算是乞丐,還是會有搶當丐幫幫主的問題,畢竟手上拿著翠玉打狗棒,走路還是蠻有風的!😅😊
我覺得都是風向和氣氛,不論是奢華還是簡約可能都不是這些人真正喜歡的
节俭是美德,但是省钱来买奢侈品就是本末倒置。
應該說他們買了什麼價值的物品!這標準因人而異
@@Mars.-yh8dp 奢侈品的價值是品牌炒作出來的,經常有名牌包品牌成千上萬的銷毀剛剛過潮流的全新包包,就這種東西,價值與付出荒繆地不成比例。我都覺得會買的人是被洗腦了沒自己主見來告訴自己什麼東西值甚麼價,同溫層還很厚整天抱團取暖,挺可憐的後記:最好不要有人跟我扯甚麼擺著可能升值,基本不可能。普通人勒緊褲帶買得起的那種名牌消費產品除了放幾十年變“真正”稀缺古董以外不可能以更高價轉售,比汽車還不保值
從 2022 年開始,很多國家都陷入可怕的高度通貨膨脹,各國的年輕人都在想辦法省錢,目前看來這波風暴還沒有平息的跡象🙄
1929經濟大蕭條即將重演,所以才需要俄烏戰爭和台海危機。
世界大洗牌😆 資源重新分配 不過美國永遠是贏家
@@jis2775历史的重演
@@jis2775這次反了,大蕭條的通膨生出二戰,這次則是烏俄戰爭催生通膨。
@@userMK-Ultra 分析一下本质的话,俄乌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粮食/能源出口国,打起来之后,那自然就会催生膨胀。当然,美国的加息也助长了世界的通胀
臺灣所有商品中,只剩汽油有回跌過,電價已經差不多快要漲到歷史高價,因此不多說了,但是油價要漲到歷史天價還要2-3年,自從臺灣汽油漲到歷史高價後,有十年沒遇到這種高價,也成為臺灣唯一下跌後還沒漲回去的商品。
廢核改用燒燃媒、火力發電,電價當然高漲。火力發電嚴重汙染環境,台灣企業從2024年就要被國際大廠與歐盟貿易國課碳排汙染稅,到時台灣更低薪、電價更高漲
然而即使如此 台灣的電價依舊屬於便宜的範疇
@@王威樺 唉!緩慢上漲,虧損全民買單大負債,溫水煮青蛙
@@globalworld9999但是核能發電一直都只佔總發電的一小部分而已 甚至可以用綠電取代火力發電一直都是大宗 好多人不知道這些事 以為台灣是核能為主力 並不是😅
@@bear6536 核電全開也占台灣發電15%,黑金時代核電一直是發電副手,直到千禧年後,才轉為備用。到現在還是有再用核電,比率不高,但是也占5%以上。
奢侈品本來就是可以捨去的東西,一般人的生活圈根本用不上⋯
南韓前兩年很多人背超重的貸款來買房或投資,這兩年股市虛擬貨幣大跌,升息,他們要還的利息也大漲,最近應該要開始連本金一起還了,想想就可怕
我也是有能力可以買奢侈品的,但是從小就知道這種東西跟鑽石一樣,都是給人洗腦。人只要食衣住行滿足了。其實育樂也有省錢方式太多人追求現在的生活,吃要吃一餐1000-3000元、一年出國幾次;衣服包包一定要跟隨流行品牌。殊不知這是讓你們透支未來收入。錢要多存,才不會沒錢了,就降低自己的底線去做違法行為。目前看能大量購買愛馬仕不心疼的,都是身價上億的。那些利息本來就可以買這些東西了,人家都住豪宅開名車,也都是利息支付各位覺得一般百姓適合買嗎?當然也有看到身價上億的,只注重飲食而已,但要他們每天吃一餐1000~1萬的也不可能越有錢吃的反而更簡單
不只是韩国,全世界的年轻人已经开始趋向省钱模式。省钱是最有效,最短期看到成果的方法。没钱的人精明消费,有钱的人也是精明消费。真期待未来的经济会是怎样。
就少子化, 人口減少, 地球的人口負載降低, 可喜可賀
你这是全世界穷困的年轻人好吗
@@huangdx6345 深層政府大喜,減少人口就是這些撒旦的目標。
@@willli684 有钱的富二代比穷的更精明消费。大肆挥霍导致落魄街头的我们不算在里面,因为他们是穷人思想最终结局已经注定。
省自己錢花別人錢
很幸運可以經歷時代由極物質世代到回歸簡樸的思考起碼都體驗過,由自己選擇才最合心,而且看到當中慢慢變化很有趣雖然我感覺這種模式會像經濟一樣有週期但應該簡儉風會走得更長一點才轉變,因為這種風氣少了許多的偽裝,更真實面對別人和自己人們會活得更自在
自從2023年初,各項食品都出現近20%的調漲,於是我決定嚴格奉行「八分飽」原則。這半年來不但飲食支出持平沒增加,還減掉近10公斤的體重。找不到裝八成滿的便當或自助餐嗎?開什麼玩笑,我不吃外食很久了,這半年都吃自煮的「黑暗料理」。
我是自己種蔬果. 乾淨新鮮又好吃,多的吃不完還可以賣. 結果吃得比以前好!
說的很好聽,那下次再漲的時候要怎麼辦?自煮不過是逃避漲價議題而已,更別提漲價前自煮更便宜...我也是習慣自煮的,但實際上近一年的漲價十分可怕傳統市場與量販店都是如此,單雞肉就漲了20%有
我今年二月底開始都自己煮自己帶飯,加上不買Starbucks, 一年粗估可以少花$7000鎂.
自己煮簡單又好吃.一點都不黑暗.上網搜一下簡單食譜吧
好喔
在南韓只有三條路1.進入大企業(LG 三星...2.當偶像明星 3.中小企業的平民上班族 這視頻就是講解最普羅大眾的上班族只探討年輕人 但少數富人還是過著奢華的生活品質不變
无论如何,不管他们的选择会带来什么后果,但至少能够停止交奢侈税、炫耀税、智商税给已经富可敌国的奢侈品资本家。
過與不及都是最致命的 之前花過頭 現在省過頭希望之後大家能記取已以往的教訓 慢慢回歸原點
讓自己少子化是現在全世界任何國家的年輕人都要認真思考的事情。如果連自己都認為生活的很辛苦,那麼要不要讓自己的後代也過自己生活的很辛苦這樣地生活就變成是每個人的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思考問題...
我已選擇了不婚不育,省下的錢,可以養老😂
購買名牌、這是要看一個人的個性&虛榮心、 大部分的人是沒有虛榮心理、是腳踏實地認清現實在生活的人⋯
這未必是壞事,年輕的時候學習節儉,將來開銷比較踏實。年輕就亂消費,到了中年習慣大手開銷卻收入不佳會很幸苦,搞不好還會欠一大筆債。
這一集很厲害,有百萬點閱率
是人都無法預測自己未來會發生什麼,平時有儲蓄的觀念很重要,未來想買房結婚就有基金,生病或離職或者照顧父母需要用錢也不擔心
大家好,這裏是韓奢極窮,一個離不開窮的頻道!🎉
未來10年,窮 會是地球的常態!因為經濟大蕭條要開始了。
87人類自作自受
會觀看這類頻道的人應該不會太窮吧!至少比看購物網的人好一點😅
@@jis2775 這件事很怪,一直喊經濟大蕭條,可是台灣股市卻一直往上走但最近看到中國大陸.美國.澳洲視頻都是餐廳經營慘淡,台灣是熱鬧滾滾,難道台灣與世界脫鉤或世界跟不上台灣?!
@@芳品呂 大陆的餐饮业其实还好耶,虽然无论内网外网都在传经济不行,但是我都没有什么感触,感觉跟以往差不多,也没听说周围有谁失业了或者降薪了
這種改變是好事至少可以改變他們追求利欲熏心錯誤的價值
在韓國 唯一成功之道就是能夠與財閥們打好關係
在台灣則是要跟執政的民進黨掛勾!
資本主義下必然的結果,總有些世代會承受到最辛苦的時刻,台灣也一樣年輕人一樣不好過...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生命的出路
很多人省錢都省錯方向 便利商店的東西其實是最貴的 要省就要一次大量購買 去大賣場或是參加團購才是真正省錢的方式 再來其實很多忙碌有錢的科技創業家也是一天只吃一餐 一天三餐刺激胰島素一直分泌 消化系統一直運作 對人體並不健康 只吃一餐但是吃得營養更養生 實際上算起來既省時又比吃三餐還要省錢 一天吃一餐絕對不是甚麼窮人專利 吃三餐才是一種過時的觀念
品質好的一餐可能比品質差的三餐貴,但這錢花的值得,因為健康無價。
實際去過就知道,大賣場大概就肉奶類比較便宜== 傳統市場的菜價才是省爆
對於疲憊的勞工,一天三餐是必要的,不然沒體力撐不下去。坐辦公室養尊處優的白領,才有餘力玩168那些減肥遊戲。離大賣場遠的,只能去便利商店和便當店買便當。不然大賣場的平價便當是最好的選擇。
是呀,電冰箱發明前,人類從動物百萬年演化以來,就是能吃就吃很飽,餓就餓很久。人類身體演化就是適合這樣。三餐的預算累積到一餐,就能吃高蛋白高營養的食物,不用屈就便宜的大量碳水化合物。習慣要慢慢養成,而且養成後也不要太潔癖,才能持久。
古代人吃兩餐
我覺得比起省錢去買奢侈品不如拿去維持一項嗜好,那可以是運動或者什麼的,但至少讓人感覺自己還活著
嗜好:存钱😂
嗜好:賺錢😊
嗜好:存房
對的,有自己的興趣嗜好真的很重要,或是規劃想完成的目標
我覺得一定程度的省錢是個好習慣。
@@veve5171聽你在鬼扯。
當一大票的人同時省錢會對經濟活動不利
其實記帳才是好習慣
@@白鯨之星-x2v複讀機。
大家都辛苦了
真的
一天只吃一餐沒有不對,健康、省時又省錢,問題是你那餐怎麼吃如果只吃一餐,我推薦吃下午(大概14-16)鐵板燒,100+灌到飽,再配個茶類壓抑食慾、提神
吃三媽臭臭鍋150😂飯吃到飽還有飲料跟冰,本來110現在漲到150了還是最便宜的麻辣鍋就要170,或是麵店可以無限續麵的例如清一色拉麵最便宜150
@@楊幽星 你說的也沒錯😅,但唯一可惜的是我討厭吃小火鍋(可能是曾吃到不乾淨的店家),每次吃都會反胃想吐,否則真的是個好選擇😃
從小到大都是這樣省錢過活的啊,省錢才是正常狀態吧
韓國年輕人奢侈消費多經濟上主要是因爲整體收入水平比較高,韓國的稅后人均薪資折合美元已經接近日本的水平,比台灣高出不少,所以對進口奢侈品的消費能力比較强,這個核心原因沒提到很失敗,國際熱錢進入只是很短暫的時代背景。貧富差距部分使用净資產對比也不太合適,這幾年韓國房地產市場上漲勢頭不可阻擋,净資產基尼係數增長主要都在這上面,而房地產本來也不是阻礙年輕族群進行奢侈消費的主要因素,奢侈消費盛行的時候年輕人大多也選擇不購置房產。
為了生活而改變生活方式,而不是選擇躺平,這樣的年輕人們非常值得尊敬啊,反觀韓劇演出的內容,真是極大的諷刺啊
不知道是怎樣,我是覺得南韓跟日本都有今天講的財富極端現象😂而且他們國家都剛好有共同點就是1大男人主義(類似叫老婆在家顧小孩他上班,回到家只要躺著看電視不用看小孩,而老婆像是傭人)2超看重長輩制度重點這些習慣都沒什麼好處😅都是滿不平等的,只對某些人有利
其實台灣也完全一樣啊...只是通常會被媒體拿其他國家當擋箭牌轉移焦點而已
@@AllIn-ik9tm沒 台灣人通常會說日本多好 韓國多好 台灣最爛執政黨下台
美國60年代的core family也是這兩個特徵,只是程度不同,這基本上可以説是一個經濟現象,亞洲國家裏日韓比較早承接產業,在生活成本不高的年代能夠實現一人工作養活全家。關鍵在於亞洲文化對社會經濟變化的反應很緩慢,美國文化就很快接納了夫妻都出門工作的現象,這是農業社會和商業社會的底層邏輯有區別。亞洲各國其實都一樣,互相打嘴仗毫無意義
@@AllIn-ik9tm 你媽哪裡一樣?造謠是不是
第二點有同感,第一點看人吧⋯⋯每個人不一樣
化繁為簡斷,捨,離回歸自己最需要的而不是想要的
慣老闆:給你3萬薪水已經很多了。同樣是慣老闆:今個月只是賺了30萬,我日子怎麼過?
1. 換個好老闆2. 自己當老闆3. 繼續抱怨社會不公自己選擇自己負責好嗎
1老闆一定賺的比員工多,不爽你也可以當2老闆要承擔風險,怕承擔風險,你還是當員工好了3 公司賠錢是賠老闆的錢,你不用賠,你拍拍屁股就走了4 公司賺錢你覺得分得不夠,你可以找別家分得多公司5 你找不了更好的公司那是你的問題
跑外送都不止3萬了 自己選擇3萬的工作怪不了別人 不是傻就是怕苦
9up當真數🤣🤣
老闆要背負的風險差10倍其實算合理吧,現在社會差距都是百倍千倍
節流不如開源,投資自己讓未來有機會領高薪,才能過上越來越好的生活品質。(我12年前領2.8萬月薪,後來不僅去上課且在工作上爭取表現,現已領12.8萬月薪,生活唯一改變的是外食不再是點最便宜的餐點,也讓自己能多點選擇)
請別把少數的標準 放到多數人😐
@@aristotle1372他說的是正確的
我也是!以前大學根本沒有額外的錢可以買想要的東西,但現在父母開始給我錢+每年合法贈與,買奢侈品也不用考慮了❤
大概1975年,我和韓國人共事過,同樣帶著泰國工人工作,我帶的泰國工人對伙食不滿,可是韓國人帶的泰國人,卻不會。於是我去了韓國人的餐廳看看,發現他們的伙食每人一片薄薄的肉片,薄到透明的薄,和幾個泡菜。終於明白了!
是因為韓國技師吃的一樣爛,所以泰國工人就不抱怨?
@@maxhsu3972 沒錯!
韩国人几片泡菜,可以送2碗米饭下肚。而他们一整个冬季,就可以靠一坛泡菜活下去。
一樣爛。沒抱怨空間。但也有見不得人好。
真是最平價又省錢的減肥餐 😂
現在很多製造業都生產過剩了,也代表勞工的消費力逐年下滑,根本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人在韩国打工已经五年,物价上升确实是切身感受到的,19年刚来的时候一只炸鸡16000-17000韩元,啤酒一瓶4000。现在24年炸鸡普遍23000,一瓶啤酒在餐馆里已经5000-7000
你在韩国哪里
@@LinkChen-n4f 首都圈里面
韓國的最低時薪和他們的經濟發展相比太高了,可以參考韓國強行拉漲勞工薪資有哪些的負面影響和正面影響以及他們的老闆是怎麼應對的。他們很多找打工的都是約聘人員,較少會是工讀生,可以研究看看
每個人的家庭經濟狀況有所不同高職1年級~大學4年畢業,這段期間半工半讀~就學貸款-高職三年總學費20萬就學貸款-大學四年總學費45萬(包含住宿費)總計學貸65萬元整+出社會上薪資所得43,000元-46,000元43,000元-學貸15,000元=28,000元28,000元-孝親費7,000元=21,000元21,000元-家裡固定電費4,000元=17,000元17,000元...剩餘的金錢能花用...有時到月底5,000元以下都有可能QQ這都還沒繼續扣除手機費+家裡網路費+機車分期付款+信用卡分期付款...能剩下多少呢?伙食費基本上都刷信用卡......邁向37歲的我存款能有3萬元該偷笑QQ
辛苦了,原生家庭很爛的話其實你該自私一點,長期被吸光成長資源你會很難翻身的,你才37歲代表長輩也還沒多老,別把他們當廢物在供,只有你有能力投資與成長未來才能給與家人更多,不然早晚一起老一起窮。
高职和大学不是选一个吗
呃,不能先商量延遲時間給孝親費嗎?家裡固定電費是平均人數支付的?好奇信用卡分期付款到底買了什麼?我個人是不用信用卡的 😂是說學貸應該還完了? 😅你的存款來說,...很難結婚吧?
這集完全符合這個頻道的名稱
韓國人民真的充滿熱血啊~只是有志伸不得,加油加油🎉
各位大大。目前的經濟漸漸地走下坡,房價真的太高,少消費。抗通膨,為下一代多存點錢。
這代不是最後一代嗎?
說個笑話 下一代
我為了達成一天只吃1~2餐,我通常半夜三點也會吃食物。美祿(或麵茶粉或阿華田)粉末2湯匙吞咽後,喝冰水+一小塊5公分長的蜂蜜蛋糕(或八寶粥一罐或冰豆花一碗或水果果凍一個或糖酥牛角麵包一個或茶葉蛋2個~以上擇一)
查實816節食便可😅
注意健康啊
這一定會中年糖尿病
我也吃1~2餐,但盡量不吃碳水化合物與糖,常吃各種青菜、肉、茶葉蛋、無糖豆漿
有几段视频是我喜欢看的喜剧频道,这让您的总结站不住脚。
辛苦一點存到一筆錢才有辦法錢滾錢,習慣之後看到帳戶會很有感
我自己15歲打工 20歲開始投資股市 24歲買房 剩下投資長期ETF 我覺得勤儉主要是看必要 需要 想要
看來以後整個東亞,都在比誰少子,誰躺平,誰內捲,誰房物價高,誰低薪高工時,根本痛苦大比拼直到誰先滅絕完🥴
這一切是為了經濟大蕭條做準備。一切源自於 地球第六次生態大滅絕 和 1979年喬治亞引導石計畫。一切為了被毀滅而設計!
歐美在生活,東亞在生存
@@andyho6647 可能不是,從俄烏戰爭牽動全球來看,歐美過的是備戰。
少子化的原因就是年輕人不想負責 而問為什麼他們不想負責唯一的回答就是買了愛瘋之後就沒錢生小孩了哈哈哈哈哈
@@andyho6647 东亚已经沦为“西方打工人”,产业上游的高额利润被西方人拿走,东亚国家人口又多,而产业利润又相对少,只能互相卷
孔雀只能活在舒適圈,放非洲鴕鳥旁,不是被踩踏(缺實力內才)。就是被鬣狗叼走(體弱、再團結也那樣子,鬣狗更團結努力,猛貓敬三分)顏質、身材好,有孔雀優勢,孔雀也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原來你這是在介紹韓國 我以為是在說明台灣現況欸 哈哈
不爽去移民
財富是積聚下來、節儉才是正道。早前看到一個韓國少女的經驗,從開始工作已經非常節儉,雖然是普通工作,她也可以買完第一間房後,再買下第二間,韓國年輕人努力吧!
做韮菜買空中閣間暫租權 替loan mortgage 財務銀行 正虎 地產 狼商 白送自己奴錢去養他們奴自己, 算什麼積聚財富 節儉正道? 不是反過來被當韮菜劏全家大花筒還貨冤大頭?🏧
中国烂尾楼怕哭死他
那是’早前‘…. 請不要啥都回顧過去,阿我家附近的地皮很久以前一坪10萬,那時工作幾年就可以支付頭期了,按照你這個理論,那現在年輕人工作幾年是不是也可以支付頭期呢? 講他媽幹話
你一定沒出來工作過不知道世界局勢
世界的革命有兩種。一種像林肯、孫文一樣,強勢改變制度,推倒既得利益。一種像甘地一樣,不在忙忙碌碌為既得利益打工,不合作的讓制度改變。躺平也有可能是一種革命。
這才是正常社會體系、奢侈品是破壞人際的物品。
这样不错呀! 我开始进入这阶段反而活得轻松一些
我只知道Pixiv上AI色圖一出來,幾乎九成是韓國臉,到底有多饑渴,或者該佩服他們對新事物學習能力很強
看到日本色圖的韓人:嗯,學廢了🥴
猛为Ai 提供 泡菜合成元素~ 自然合出来的成果就离不开泡菜了,合成成果 基本上让人看得“脸盲”因为“合成来源”全部动刀都动一个样😂
留言在那邊崇尚簡樸,但問題就不是奢不奢侈的問題耶,是對生活沒有嚮往只剩下活著。而這群只能勉強活著的人是整個社會裡還要再支撐社會40年以上的支柱,這個問題很嚴重,消費疲軟整個國家的經濟會完全沒拖垮。
我從來不買奢侈品….但還是很窮😭😭😭
用大陆的话来说,这叫“穷的很稳定”,😂
@@达凯胡 哈哈哈哈哈🤣🤣🤣
大家都知道,身心健康的重要,營養、睡眠、運動休閒、清潔衛生…。錢少物貴命無常,清楚需要與想要,如何價廉物美實惠,是生意也是生活智慧。買了好床、好家電,自己雖沒時間睡飽,至少照顧到家人。
活在世上,要保持清醒,要独立思考,不要随波逐流。
看清事實😂你才不會負債😂面對現實😂你才能真正的看到自己的問題。
那些省錢團購根本不是省錢,只是給自己消費的藉口,真的省錢是不買外食,自己做飯,不買名牌,戒斷任何非必須開支
省錢團購會不知不覺花更多錢買不必要的東西
台灣的年輕人也是😂我不買車,因為不開車也要繳稅(2萬),我不是不買房子🏠,是房子太貴了!我寧願租房子🏠。
全球年輕世代 共同的苦痛 前人超抽地下水 後人吃土
我們IG每天都分享各種小知識,歡迎大家追蹤~
instagram.com/withmoney_official/?igshid=spfv0ag9s8qx
你这些消息有点滞后了,现在韩国的就业市场早就变暖了,而且我不知道台湾怎么样,在韩国你只要肯用身体那工资肯定不低。你不能直接拿支那国的问题嫁接到韩国社会,毕竟韩国是发达国家,在韩国你要是干工地你最低时薪也有10美元,若你要是再有点技术(焊接,贴瓷砖等)时薪是18~22美元不等。我不知道在台湾怎么样。
还有很多人为了体面宁愿去干白领都不去工地,这在支那国可能还有点道理,但在韩国你真不能小瞧体力工人,他们挣的钱比白领高了不少,体力工人你要是没有技术一周干五天,年薪能有6000万韩元(45200美元),你要是有点技术那直接就7000~7800万韩元(58720美元)。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用身体了,你只要肯吃苦就能得到回报。
而且,你说他们和自己的前辈过上了完全不同的生活,这就是你对韩国社会压根不了解导致的。他们的前辈混的也不怎么样。而且,韩国年轻人最痛苦的时期是文在寅政权的19~21年,这时候韩国的失业率是最高的,公务员报考人数说明了一切。现在的失业率算是在亚洲国家最低的失业率了,而且很多人选择0支出的原因并不是为了吃饭而是省钱。不要夸大和造假。
但必须承认韩国人病态般在意别人的目光😂。还有你在文中提到的许多issue 并不是最近的,大多都是2年前的。如0支出挑战真的是很久之前的issue了。
不用怪貧富差距太高全世界都是如此,台灣已經是相當的不錯了。差距沒那麼大
當你常常在跑夜店夜唱KTV的時候,我在苦讀在實驗室,當然出社會就有重大的變化了、不同,即使是出生於貧窮的家庭,我也忍耐下去
你笑著放著
沒什麼風雨的颱風假,我還是進公司完成工作,這就是差異
回歸務實、極簡不是壞事,過度消費本來就不是一般人的活,只是幫有錢人增加財富而已。解釋一下,不過度消費跟不消費是兩回事,簡單說100萬的車已經很好開了,該有的配備都有,但資本會用一堆理由洗你買貴一點車,譬如比較安全、做生意要派頭......叭啦叭啦,然後等你買了200萬的車,負擔高額車貸跟維修保養支出,就開始幫銀行跟車廠賺錢了,就算最後你因為負擔不起想脫手,二手車商也會便宜收購再高價賣出,這就是資本剝削普通人的套路,其他消費邏輯大同小異,手段略有不同。
你的想法和我很相似,但以經濟學角度好像相反
不過度消費也是另一種環保
沒錯 從小到大都覺得奢侈品根本就是一種騙局 爽到的根本就是商人 還在那邊比誰送名牌廠商的錢比較多 講了還會被說酸葡萄心理 誰要眼紅你們 打從心底覺得傻
從經濟學角度來説,當人民開始不消費的時候,企業收入減少,造成更多裁員,提高失業率,然後就更少人消費,形成惡性循環
務實,連吃住都成問題時…
以經濟學來講 這樣就陷入通縮了
哪裡好
相較於南韓,我覺得日本做得更徹底,日本綜藝在幾十年前就搞出了每個月花最少錢、或是每餐最省錢的企劃,後來網路興盛,也是一堆人在頻道上教大家去哪裡買菜、家裡電器要怎麼開、跟同事要怎麼拼車才能省錢,我覺得最令我吃驚的是,竟然有人能僅憑折價券+店內優惠+時段優惠買到好多東西。
但是日本物價過去三十年來都處於通縮狀態,這跟韓國通膨不一樣
而且即使日本物價通縮,薪水還是比我們高
台灣科技業已經贏過日本了 非科技業目前還是遠輸
@@AZ-zk6fr表示日本政府跟企業實力強,體質硬,泡沫30年還能維持這樣,全球也只有日本能維持這樣
黃金傳說算嗎
我記得有一個中年大叔積攢到超多優惠券,各種餐廳電影理髮通通都有,每次優惠券期限快到的時候就是在各家商店之間狂奔趕場😅
有些人沒能了解躺平的真正意思
躺平不是為了不工作去當媽寶 也不是不去爭取任何權益
躺平是不買房不買車不跟人比較 , 剪掉你的信用卡 去和朋友聚聚追求精神快樂。
你還會正常工作 , 把錢留下來只用作維持基本開支 也可以支持一下小店鋪。
對不公發聲 , 拒絕大財團的消費
躺平也有正面的意義
這種躺平我覺得可以
所以媒體才會抹黑躺平,因為給媒體下廣告的都是大財團
因為上層會怕割不到韭菜 所以才要派人一直抹黑啊
不是媽寶是啃老
他們之前過度虛華了。我念大學的時候很多人一條土司吃一個禮拜(雖然不太健康,但偶而為之還好),便利商店已經算奢侈消費了。年輕的時候節儉一些還算合理。現在工作一段時間算是相對財富自由,但還是保留自己剪頭髮,自己煮飯,不亂買不需要東西的習慣。人本來就不需要靠過度消費買快樂。
過簡單的生活,是不簡單的事,要有智慧才能過得簡單又快樂。
不用智慧,是要懂得知足才會常樂
@@deepdrop7400 懂得和知足就是一種智慧,現實不是隨便一句知足就可以過日子,如何用錢作為最大效益真是不簡單的智慧。
@@tinydecem4929 给你一个月2000块,你就知足了,不管你怎么努力都没用,你不知足还能干嘛呢
每天都去超市的打折区,今天还买了不错的樱桃。自己做饭健康还好吃。偶尔奖励自己一个真正喜欢的东西,也能过的很快乐。主要还是身体健康最重要。其他都是身外之物
非常好的,認清事實,接受現況,是找回人生主導權的第一步,豪車豪宅那些都是別人的人生,過得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
很好啊!我還是很懷念台灣早年媒體常常在鼓吹「勤儉持家」、「勤儉建國」的口號。在這個鼓勵消費的時代裡,我都覺得自己是古代人!雖然我也離勤儉愈來愈遠了!
問題在於“貧富差距”
@user-py1ru7yf6x全世界每個人都得到800萬不就是直接通膨八百萬嗎?
@user-py1ru7yf6x 恭殺小
將來戴超票去吃滷肉飯
@@wangkuotsan 貧富差距大是目前資本主義國家的普遍問題,恐怕需要針對資本主義社會好好治療,特別房地產價格過高的問題,實在太嚴重!不解決恐怕會讓人看不到希望。
只是與原本勒緊腰帶還要買名牌、讓自己看起來很有面子的狀況比起來,勤儉生活比較實在。
剛從韓國回來, 除了明洞,弘大還有以往的人流和消費外, 在別的地方都很蕭條, 三清洞, 新沙, 狎歐亭那些所謂的旅遊區, 富人區, 林蔭大道就已經是有一定數量的空置店鋪, 人流也很少, 很多以往的名店也關閉, 到一些普通餐廳用餐, 下午茶, 也基本就一,兩張桌子有別的人坐. 很多以前的商圈也很破落, 例如梨大, 那邊已經是有一半以上是空置.
而且韓國物價真的升很多了, 雖然韓幣跌了一成多, 但物價感覺升了一倍多(我是有找回以前拍下的照片來對比消費). 這情況在本地人裡, 應該只會更嚴重, 因為他們手裡的錢貶值了, 但物價升了這麼多. (這幾年應該也不會再想去韓國了, 沒了中文, 但還能用英文溝通, 但物價真的不便宜, 以往想去的店都關了.重點是宰客宰得比以前更凶).
而且也充分感受到韓國新生人口真的很少. 富人區或者是高級餐廳, 遊樂園等還是能看到小孩, 但其他地方基本成了稀有物種.
所以我是滿讚同影片所說的, 不是年輕人不再愛面子, 而是根本打腫面也充不了胖子了. 連生活也成問題.
中國也是這樣。
經濟再不改善,大家都不生孩子了,沒未來人口國家難以為繼啊
台灣也是不生孩子啊 生了真的好痛苦
@@cccccz986 好像不生就不痛苦一樣,根本就是掉入價值觀陷阱
資本主義快要轉不動了,人性本來就是為了自己,都吃不飽了,還會想炫富?
這才是回歸正常的現象 沒有買奢侈品不會死 但卡債會死
社會扭曲問題
卡數爆會好大問題
排面不夠 慘過死
其實台灣也逐漸這個現象 只是沒有韓國嚴重而已
飽了商人的口袋
大家一起不还嘛,让银行集体被挤兑就有机会从新开始了
@@piahkelvin2252 你怎麼會有這種想法 跟別人借錢買東西 東西拿到了有甚麼理由不還錢呢 還是你要說借的到是我的本事憑什麼還??
自己也是屬於不太愛出遊玩或是買名牌的人,若有去玩也是走免費的路線,像爬山或是免門票的風景區,很多服裝或是包包也都是買NET或蝦皮的,頭髮都是自己染跟剪的😂指甲油也是自己擦~雖說不到很省錢,但是該有的治裝費都還是有
3C產品也都買二手的爲主,洗髮沐浴也都買基本款
吃飯的話能吃飽就行,咖哩跟肉燥都是很好的配菜,很下飯也很好吃
有朋友教我做蔥油餅,買麵粉做也很方便!
學會自己做簡單的食物 真的省很多
N ET真的不錯
這種心態很健康 開心最重要
感覺妳好賢慧 0.0
自己剪也太強了吧😂我都給100元剪反正也很省
看他們的文化作品就知道了,幾乎都是關於富人的故事,這樣的文化氛圍下,年輕人很容易產生虛榮和攀比,看的時候很爽,精神離開電視劇就會內耗憂慮。我就很喜歡看日本和大陸的動畫,關於普通人的友情愛情,關於廢柴窮人得到機緣逆天改命,多看這些作品,心裡就踏實多了。
後者看完一樣內耗吧😢都是虛假的人不如投個好胎,或者下輩子不當人了
南韓的電視劇不是太夢幻就是太寫實,我倒是會看南韓電影。
你中国的b影视不也这样😅
關於廢柴窮人得到機緣逆天改命,這哪裡踏實了= = 不就幹片內容
不是吧,中国动画还能跟日本的相提并论呢?😂
國中還是高中時候看過一句話
你必須了解流行 但是不必跟隨流行
這句話到現在依舊記得 所以不管流行什麼或者快時尚基本上都賺不到我的錢
唯一買過一次巴黎世家襪套鞋
對精品名牌也無感 目前唯二兩個名牌包包人生第一個名牌包包也是媽媽送的
第二個是想要買一個可以耐用耐操容量大又可以折起來那種 而買
反正消費的條件就是這麼不買對生活不會造成什麼困擾就不買了
推薦宅式生活法(我個人對未來的夢想生活):食衣住行上不需要太多心力,只要能吃飽、衣服能穿就行,沒有任何虛榮心,生活重心全在另一個次元,而且相對廉價,具體來說就是一台60000塊的電腦可以用十年,一款1500的3A大作平均可以玩500小時,不課金主義,活下去的動力是每季新番,賺錢的目的是新的遊戲和DLC,快樂而毫無煩惱的生活
做新番的人也是辛苦拉
我會笑死 跟我想法差不多 但是我電腦買二手 1萬初而已 玩NS的遊戲通常二手價很保值 玩完馬上賣 基本只花50 100元 很划算 吃飯吃員工餐 代步騎腳踏車 看電影除了網路就是二輪影城,平日看電影還會再送免費卷 盡量不喝飲料 除非有人請 不然就偶爾麥香
@@啊鵝-v3m 視情況,在家附近工作就住家裡(我家還好),如果在外頭的話,一間小小的套房只要網路訊號夠強就不是問題,有沒有陽光或者過於潮濕什麼的對我沒太大差別(跟基隆人講潮濕?)
60000的電腦
可以組三次電腦 ~~
每五年換零件
最後用15年以上
@@許哲嘉-w1s佩服!
南韓這個民族就是不斷在各個極端與極端之間擺盪折騰
朝鮮地獄最明顯一點是天價的房屋租賃押金和財團控制的無所不在。
年輕人的出路小,壓榨與物質的比較無所不在...是亞洲生存壓力最高的國家。
@@cloudxi398你很了解韩国,在这种环境下韩国社会大多人心理都极度扭曲。
台灣人不是也一樣嗎?
升息引起的通膨連鎖反應, 全球富有國家的中下階層都措手不及, 跟南韓民族性無關。
日本反而脫離通縮,是處於相對較好的狀態。台灣是因為外匯存底極高及政府拼命補貼, 是少數通膨不高的幸運兒。
窮奢極欲的分析其實不到位。南韓那麼容易翻身, nominal GDP per capita 還會輸台灣?
@@yanglee1404 窮奢極欲很多題材的結論感覺都是先射箭再畫靶,似乎背後編輯團隊良莠不齊
內卷到極限的真理是躺平
要比誰平嗎?那就是佛了
@@q767976 都躺平了還比甚麼= = 佛也沒再比較的 比較的永遠是那些愛比較的人
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躺好
寧可躺平也不願意去街頭抗議嗎
@@yunli2915你去抗议就能解决了?那世界还有穷人么
我也是,每個月只花3000台幣,我發現台灣人經常攝取過多糖分、納、脂肪、澱粉等等,其實只要吃少少的就好了,然後手機沒必要升到5G,4G就夠用而且比較便宜,然後很多家電換新的能省很多電,娛樂我都不去看電影或課金等,買個Arma和未來的Cities skyline 2 裝模組和遊戲更新就能一直玩到新內容了
CSL2的電腦配備要不少錢欸哈哈哈
當大家都一樣的時候 你就不會尷尬
戰後嬰兒潮就是這樣
但我們這一代 出現明顯階級化
導致生活壓力很大😔
天龍國的投對胎效應 讓窮人看起來更是格格不入 😂
@@veve5171 北美也差不多,很多都沒房屋,只能住公園或者露營區裡的租房. (兩者都便宜/不要錢且有就近的洗手間可以洗漱). 但北美溫差大,冬天會凍死人.
@@janemyfoodandflowers7726 沒有差不多喔,人家的乞丐是因為沒動力去做普通的工作才至此,亞洲的奴才是做到死還是窮光蛋,不然亞洲勞力怎麼都往歐美國家流動?
@@janemyfoodandflowers7726 韓國也會凍死人
在這個媒體亂象的時代,不從眾的價值觀很需要有個互相支持的社群👍🏻
人家韓國還老實公布
台灣明明雞蛋 這種很民生的物資 都給你漲個2-3成
通膨還跟你說僅2%
造假到好笑 ~~ 呵呵
是不是要成立於一個會跟一個黨,讓大家一起來想辦法,有平台,😮😮😮😮這樣也能有互助合作的會
@@wangdd5048
看來台灣還是過得太好了!澳洲漲50%我們都沒吵鬧了!台灣人真愛抱怨
@@wangdd5048 台湾还好啦,你可以骂当局,中国这边,当局讲假话你还不能戳穿,要不然轻则封号重则抓人
不用吧... 我打小特立獨行朋友們也沒說啥..
我17歲也過著這樣的日子 出去玩要花錢都拒絕 都去免費的地方玩
食物都是吃便宜的乾麵炒飯咖喱飯
10年過去了 買了房跟車 投資股票領股息 雖然日子跟以前差不多,但是成就感讓自己生活品質比以前更好。
年紀輕輕就會想那麼多不簡單哦!現年輕人較少會這麼做都是先花掉再說
這樣多少也要付出健康的代價,只是不是現在。
+1 現在有房和股息收入, 養成了儲蓄習慣後根本不會亂花錢, 工作+股息收入的總收入比同年齡的人收入大慨多1.5~2倍, 倒是以前一直在玩的人現在就開始要贖罪省錢
@@NLEER2124 年輕時雖然賺的不多 但是省的比別人多 ,經過了數年 差距會擴大數十倍 ,他們得還債開始省錢、但是我們的生活只會越過越好、出去玩 、吃東西、買商品 根本不用看價格 花下去了也無關痛癢,20-30歲這段期間至關重要
我學生時代也很省(現在也蠻省的就是了),不一定會以犧牲健康為代價。少了奢侈的大餐、下午茶,便利超商的雞胸茶葉蛋或全聯的特價水果也是可以吃得很健康,或乾脆吃兩餐168還能保持血糖穩定;不想花錢去夜店、夜唱,早睡早起也比較健康,不想花錢去娛樂場所,就去做不用錢的運動,跑步、打籃球等等,其他時間最省錢的就是待在圖書館唸書,還有免費冷氣吹...這些都為日後的健康、體力與就業優勢打下很好的基礎。
幾年前,一個韓國人告訴我,有些人是多麼可憐,他們需要賣血才能買得起ipad。我很震驚。 ipad有那麼重要嗎?後來另一個人也告訴我一個女孩很窮,我什至給了她一些錢,後來她戴了蘋果手錶。開始懷疑那些人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我不窮,最近也在努力減少開支為其他計劃準備。不吃外食很久了,帶著自備的食物和朋友出去爬山。我們還去農場採摘蔬菜和水果。有趣,健康又省錢。
越是貧乏的人 越是希望有樣東西
可以說服自己人生還有希望
所以社會狀況越差時
越多窮人喜歡買低價奢侈品
我還在用S5 媽的換個電池跟新機一樣超爽 低能才往上繼續買
@@Dr_Chill 很認同你說的
我也是😂加油,我也不穷但是很节俭,还自己打工,反而我的穷堂兄妹很物质。我一直以来就对奢侈品不是特别感兴趣,我对质量和款式感兴趣。
国外的有钱孩子从初中开始都必须学会自己打工
雖然是最壞的情況,也是重拾內心知足與了解人生重點的好機會
這節目中內容真到位
很真實的感受。
台灣物價也飛漲,前2年池上排骨便當才90,
現在一個已經120元
漲幅30%
加薪,投資獲利都未必有30%😅
沒錯,薪資沒有加30%以上,等於越來越窮
約 10 年前我就過上這種日子了,極限模式時自己煮一餐可以 25 元內(雲林物價)。
沒車、不出去玩、不打扮,不算房租一個月 3000 夠付飯錢 + 電費。
這樣人生有什麼樂趣?...
這樣人生有什麼樂趣?...
這樣人生有什麼樂趣?…
我半工半讀時也是這樣生活
在台北市 一個月花費總計五千
省錢大法就是維力炸醬與香鬆
一餐應該十元台幣都不到
樓上管別人這麼多
他覺得這就是他的樂趣不行喔?
南韓人的自殺率世界排名第四,亞洲第一。
真的很使人心痛。
我老婆(韓國人)的一個女生朋友
住在首爾也是白天在復健中心上班、下班跑去兼差打工
一周幾乎都休不到一天的程度
真的很厲害
厉害个鬼,你以为她想这样?搞不懂你们这些人的心里
@@wuwih-dp7gb 你又知道她怎麼想?你認識她?
我跟她也見過幾次面,她是我老婆從小到大的朋友,她的事我聽過很多次了
不要在那邊小劇場,拜託
@@johnhung1602 能好好生活 誰想這樣過日子= =
最可怕的反而是歷盡千辛萬苦省吃儉用、努力斜槓人生一段時間後發覺僧多粥少看不到盡頭;依然改變不了貧富差距、階級貧窮世襲、和通膨物價高漲~取而代之將是心死、躺平
僧多粥多,分配問題而已。生產力早就過剩。從資本主義誕生的那一刻開始貧富分化一直在進行,不改革我們這一代窮人就只有被社會淘汰的份。必須要把政府逼向福利型半共產社會才行,像北歐那種高福利社會。
經歷過努力後,至少你可以存一筆錢,安度晚年,這非常重要。我的工作可以看到一些沒錢的”下流老人”,我可以告訴你,老了沒存款,真的很可怕,鬼都嫌你 😟
每次看到這種影片都會幸好自己生在台灣,花錢攀比沒有像南韓這麼厲害😂
現在台灣很多年輕人也很愛比較啊!手機就非蘋果不用,台灣年輕人價值觀愈來愈糟!
蘋果可以用的更久啊
先不論其他的手機其實就是好不好用的問題而已
老實說蘋果真的很耐拿
我i6拿了10年😂😂😂
今年才換i15
目前我還是覺得cp值挺高的
自從我效法韓國青年全拋後我最大的人生目標只剩玩Minecraft,在裡面都市規劃交通規劃
我早就过上极简生活,零社交,不购物,但我不在吃饭上亏待自己,一日三餐亲手做,都是质量好的食材,而非无脑补品,比如意大利面,我会特意去菜市场买手工面,果酱会是很多水果在里面的,水果都是当季最新鲜最甜的,偶尔也会买一些垃圾零食吃吃,但每顿都吃得好好的,饱饱的。其他一律不买。
我也由購物狂變成不喜歡去商場購物。由市中心搬去遠離市區。感覺是舒服多了。也學習家居斷捨離。
我真的覺得這些名牌奢侈品根本沒必要,例如各種包包,這種價格早就超出這包包該有的價值,名牌就是建立在你買這個東西的" 優越感" {我買得起,你買不起這樣},個人觀點是無聊至極,
滿足心靈需求有許多選擇,沒必要再將辛苦賺的錢再還給那些貴族。
過度極簡會影響健康及心靈,過度鋪張又會養成糜爛的性格與品格,都不是好事。
很慶幸自己是出生台灣的年輕世代,擁有獨自經濟能力,雖然無法過所謂奢侈的生活,但我自己的心靈及樂趣非常充實,人生價值本就不是在過度的虛榮權利上,我很慶幸我讓自我活的很快樂❤
正确的,爱自己才是正道
恭喜妳❤
五十年後,現在的年輕人終於熬過艱苦的年份成為社會中堅分子。然後他們開始說著,未來的年輕人每個都像草莓一樣,吃不了苦。哪像他們在現在這個時代,每天只能吃一餐,刻苦就學,還要兼差打工。
現在的年輕人五十年後都至少六十歲了吧...還什麼社會中堅份子...
@@Barcelona0804 少子化,没養老金,七十還要工作
只會越來越苦而已
20年以後就會是全球經濟疲軟期了
只有高科技半導體的企業可以存活
對於生活痛苦指數和生活水平來說,奢華消費和幾乎無消費差別在於
一個是短時間享受"奢侈",而後長時間忍受龐大債務壓力
一個是長時間"極省"而極緩步調的積累儲蓄,同樣都是需要忍受長時間極低的生活水平
也許後者較前者帶有"希望",用享受儲蓄帶來的成就感,替代奢靡帶來的愉悅感。
我覺得過度消費(買一堆能力範圍外的奢侈品)或過度節省(什麼都捨不得花)其實都不太好,重要的是學會投資理財,規劃好未來,讓自己健康且活得有意義
他們哪有多餘的錢投資😂
+1
問題根本不是這個過度只是少數,重點是薪資少的可憐連活都活不了當然每個人都過度🙄
當大家都是乞丐時 就無所謂面子問題了😂
就算是乞丐,還是會有搶當丐幫幫主的問題,
畢竟手上拿著翠玉打狗棒,走路還是蠻有風的!😅😊
我覺得都是風向和氣氛,不論是奢華還是簡約可能都不是這些人真正喜歡的
节俭是美德,但是省钱来买奢侈品就是本末倒置。
應該說他們買了什麼價值的物品!這標準因人而異
@@Mars.-yh8dp 奢侈品的價值是品牌炒作出來的,經常有名牌包品牌成千上萬的銷毀剛剛過潮流的全新包包,就這種東西,價值與付出荒繆地不成比例。我都覺得會買的人是被洗腦了沒自己主見來告訴自己什麼東西值甚麼價,同溫層還很厚整天抱團取暖,挺可憐的
後記:最好不要有人跟我扯甚麼擺著可能升值,基本不可能。普通人勒緊褲帶買得起的那種名牌消費產品除了放幾十年變“真正”稀缺古董以外不可能以更高價轉售,比汽車還不保值
從 2022 年開始,很多國家都陷入可怕的高度通貨膨脹,各國的年輕人都在想辦法省錢,目前看來這波風暴還沒有平息的跡象🙄
1929經濟大蕭條即將重演,所以才需要俄烏戰爭和台海危機。
世界大洗牌😆 資源重新分配 不過美國永遠是贏家
@@jis2775历史的重演
@@jis2775這次反了,大蕭條的通膨生出二戰,這次則是烏俄戰爭催生通膨。
@@userMK-Ultra 分析一下本质的话,俄乌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粮食/能源出口国,打起来之后,那自然就会催生膨胀。当然,美国的加息也助长了世界的通胀
臺灣所有商品中,只剩汽油有回跌過,電價已經差不多快要漲到歷史高價,因此不多說了,但是油價要漲到歷史天價還要2-3年,自從臺灣汽油漲到歷史高價後,有十年沒遇到這種高價,也成為臺灣唯一下跌後還沒漲回去的商品。
廢核改用燒燃媒、火力發電,電價當然高漲。火力發電嚴重汙染環境,台灣企業從2024年就要被國際大廠與歐盟貿易國課碳排汙染稅,到時台灣更低薪、電價更高漲
然而即使如此 台灣的電價依舊屬於便宜的範疇
@@王威樺 唉!緩慢上漲,虧損全民買單大負債,溫水煮青蛙
@@globalworld9999但是核能發電一直都只佔總發電的一小部分而已 甚至可以用綠電取代
火力發電一直都是大宗 好多人不知道這些事 以為台灣是核能為主力 並不是😅
@@bear6536 核電全開也占台灣發電15%,黑金時代核電一直是發電副手,直到千禧年後,才轉為備用。到現在還是有再用核電,比率不高,但是也占5%以上。
奢侈品本來就是可以捨去的東西,一般人的生活圈根本用不上⋯
南韓前兩年很多人背超重的貸款來買房或投資,這兩年股市虛擬貨幣大跌,升息,他們要還的利息也大漲,最近應該要開始連本金一起還了,想想就可怕
我也是有能力可以買奢侈品的,但是從小就知道這種東西跟鑽石一樣,都是給人洗腦。
人只要食衣住行滿足了。其實育樂也有省錢方式
太多人追求現在的生活,吃要吃一餐1000-3000元、一年出國幾次;衣服包包一定要跟隨流行品牌。殊不知這是讓你們透支未來收入。
錢要多存,才不會沒錢了,就降低自己的底線去做違法行為。
目前看能大量購買愛馬仕不心疼的,都是身價上億的。
那些利息本來就可以買這些東西了,
人家都住豪宅開名車,也都是利息支付
各位覺得一般百姓適合買嗎?
當然也有看到身價上億的,只注重飲食而已,但要他們每天吃一餐1000~1萬的也不可能
越有錢吃的反而更簡單
不只是韩国,全世界的年轻人已经开始趋向省钱模式。省钱是最有效,最短期看到成果的方法。没钱的人精明消费,有钱的人也是精明消费。真期待未来的经济会是怎样。
就少子化, 人口減少, 地球的人口負載降低, 可喜可賀
你这是全世界穷困的年轻人好吗
@@huangdx6345 深層政府大喜,減少人口就是這些撒旦的目標。
@@willli684 有钱的富二代比穷的更精明消费。大肆挥霍导致落魄街头的我们不算在里面,因为他们是穷人思想最终结局已经注定。
省自己錢花別人錢
很幸運可以經歷時代由極物質世代到回歸簡樸的思考
起碼都體驗過,由自己選擇才最合心,而且看到當中慢慢變化很有趣
雖然我感覺這種模式會像經濟一樣有週期
但應該簡儉風會走得更長一點才轉變,因為這種風氣少了許多的偽裝,更真實面對別人和自己
人們會活得更自在
自從2023年初,各項食品都出現近20%的調漲,於是我決定嚴格奉行「八分飽」原則。這半年來不但飲食支出持平沒增加,還減掉近10公斤的體重。
找不到裝八成滿的便當或自助餐嗎?開什麼玩笑,我不吃外食很久了,這半年都吃自煮的「黑暗料理」。
我是自己種蔬果. 乾淨新鮮又好吃,多的吃不完還可以賣. 結果吃得比以前好!
說的很好聽,那下次再漲的時候要怎麼辦?
自煮不過是逃避漲價議題而已,更別提漲價前自煮更便宜...
我也是習慣自煮的,但實際上近一年的漲價十分可怕
傳統市場與量販店都是如此,單雞肉就漲了20%有
我今年二月底開始都自己煮自己帶飯,加上不買Starbucks, 一年粗估可以少花$7000鎂.
自己煮簡單又好吃.一點都不黑暗.上網搜一下簡單食譜吧
好喔
在南韓只有三條路1.進入大企業(LG 三星...2.當偶像明星 3.中小企業的平民上班族 這視頻就是講解最普羅大眾的上班族只探討年輕人 但少數富人還是過著奢華的生活品質不變
无论如何,不管他们的选择会带来什么后果,但至少能够停止交奢侈税、炫耀税、智商税给已经富可敌国的奢侈品资本家。
過與不及都是最致命的 之前花過頭 現在省過頭
希望之後大家能記取已以往的教訓 慢慢回歸原點
讓自己少子化是現在全世界任何國家的年輕人都要認真思考的事情。如果連自己都認為生活的很辛苦,那麼要不要讓自己的後代也過自己生活的很辛苦這樣地生活就變成是每個人的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思考問題...
我已選擇了不婚不育,省下的錢,可以養老😂
購買名牌、這是要看一個人的個性&虛榮心、 大部分的人是沒有虛榮心理、是腳踏實地認清現實在生活的人⋯
這未必是壞事,年輕的時候學習節儉,將來開銷比較踏實。年輕就亂消費,到了中年習慣大手開銷卻收入不佳會很幸苦,搞不好還會欠一大筆債。
這一集很厲害,有百萬點閱率
是人都無法預測自己未來會發生什麼,平時有儲蓄的觀念很重要,未來想買房結婚就有基金,生病或離職或者照顧父母需要用錢也不擔心
大家好,這裏是韓奢極窮,一個離不開窮的頻道!🎉
未來10年,窮 會是地球的常態!因為經濟大蕭條要開始了。
87人類自作自受
會觀看這類頻道的人應該不會太窮吧!
至少比看購物網的人好一點😅
@@jis2775 這件事很怪,一直喊經濟大蕭條,可是台灣股市卻一直往上走
但最近看到中國大陸.美國.澳洲視頻都是餐廳經營慘淡,台灣是熱鬧滾滾,難道台灣與世界脫鉤
或世界跟不上台灣?!
@@芳品呂 大陆的餐饮业其实还好耶,虽然无论内网外网都在传经济不行,但是我都没有什么感触,感觉跟以往差不多,也没听说周围有谁失业了或者降薪了
這種改變是好事
至少可以改變他們追求利欲熏心錯誤的價值
在韓國 唯一成功之道就是能夠與財閥們打好關係
在台灣則是要跟執政的民進黨掛勾!
資本主義下必然的結果,總有些世代會承受到最辛苦的時刻,台灣也一樣年輕人一樣不好過...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生命的出路
很多人省錢都省錯方向 便利商店的東西其實是最貴的 要省就要一次大量購買 去大賣場或是參加團購才是真正省錢的方式 再來其實很多忙碌有錢的科技創業家也是一天只吃一餐 一天三餐刺激胰島素一直分泌 消化系統一直運作 對人體並不健康 只吃一餐但是吃得營養更養生 實際上算起來既省時又比吃三餐還要省錢 一天吃一餐絕對不是甚麼窮人專利 吃三餐才是一種過時的觀念
品質好的一餐可能比品質差的三餐貴,但這錢花的值得,因為健康無價。
實際去過就知道,大賣場大概就肉奶類比較便宜== 傳統市場的菜價才是省爆
對於疲憊的勞工,一天三餐是必要的,不然沒體力撐不下去。坐辦公室養尊處優的白領,才有餘力玩168那些減肥遊戲。離大賣場遠的,只能去便利商店和便當店買便當。不然大賣場的平價便當是最好的選擇。
是呀,電冰箱發明前,人類從動物百萬年演化以來,就是能吃就吃很飽,餓就餓很久。人類身體演化就是適合這樣。
三餐的預算累積到一餐,就能吃高蛋白高營養的食物,不用屈就便宜的大量碳水化合物。
習慣要慢慢養成,而且養成後也不要太潔癖,才能持久。
古代人吃兩餐
我覺得比起省錢去買奢侈品不如拿去維持一項嗜好,那可以是運動或者什麼的,但至少讓人感覺自己還活著
嗜好:存钱😂
嗜好:賺錢😊
嗜好:存房
對的,有自己的興趣嗜好真的很重要,或是規劃想完成的目標
我覺得一定程度的省錢是個好習慣。
@@veve5171聽你在鬼扯。
當一大票的人同時省錢會對經濟活動不利
其實記帳才是好習慣
@@白鯨之星-x2v複讀機。
大家都辛苦了
真的
一天只吃一餐沒有不對,健康、省時又省錢,問題是你那餐怎麼吃
如果只吃一餐,我推薦吃下午(大概14-16)鐵板燒,100+灌到飽,再配個茶類壓抑食慾、提神
吃三媽臭臭鍋150😂飯吃到飽還有飲料跟冰,本來110現在漲到150了還是最便宜的麻辣鍋就要170,或是麵店可以無限續麵的例如清一色拉麵最便宜150
@@楊幽星 你說的也沒錯😅,但唯一可惜的是我討厭吃小火鍋(可能是曾吃到不乾淨的店家),每次吃都會反胃想吐,否則真的是個好選擇😃
從小到大都是這樣省錢過活的啊,省錢才是正常狀態吧
韓國年輕人奢侈消費多經濟上主要是因爲整體收入水平比較高,韓國的稅后人均薪資折合美元已經接近日本的水平,比台灣高出不少,所以對進口奢侈品的消費能力比較强,這個核心原因沒提到很失敗,國際熱錢進入只是很短暫的時代背景。貧富差距部分使用净資產對比也不太合適,這幾年韓國房地產市場上漲勢頭不可阻擋,净資產基尼係數增長主要都在這上面,而房地產本來也不是阻礙年輕族群進行奢侈消費的主要因素,奢侈消費盛行的時候年輕人大多也選擇不購置房產。
為了生活而改變生活方式,而不是選擇躺平,這樣的年輕人們非常值得尊敬啊,反觀韓劇演出的內容,真是極大的諷刺啊
不知道是怎樣,我是覺得南韓跟日本都有今天講的財富極端現象😂
而且他們國家都剛好有共同點就是
1大男人主義(類似叫老婆在家顧小孩他上班,回到家只要躺著看電視不用看小孩,而老婆像是傭人)
2超看重長輩制度
重點這些習慣都沒什麼好處😅都是滿不平等的,只對某些人有利
其實台灣也完全一樣啊...只是通常會被媒體拿其他國家當擋箭牌轉移焦點而已
@@AllIn-ik9tm
沒 台灣人通常會說
日本多好 韓國多好 台灣最爛
執政黨下台
美國60年代的core family也是這兩個特徵,只是程度不同,這基本上可以説是一個經濟現象,亞洲國家裏日韓比較早承接產業,在生活成本不高的年代能夠實現一人工作養活全家。關鍵在於亞洲文化對社會經濟變化的反應很緩慢,美國文化就很快接納了夫妻都出門工作的現象,這是農業社會和商業社會的底層邏輯有區別。亞洲各國其實都一樣,互相打嘴仗毫無意義
@@AllIn-ik9tm 你媽哪裡一樣?造謠是不是
第二點有同感,第一點看人吧⋯⋯每個人不一樣
化繁為簡
斷,捨,離
回歸自己最需要的而不是想要的
慣老闆:給你3萬薪水已經很多了。
同樣是慣老闆:今個月只是賺了30萬,我日子怎麼過?
1. 換個好老闆
2. 自己當老闆
3. 繼續抱怨社會不公
自己選擇自己負責好嗎
1老闆一定賺的比員工多,不爽你也可以當
2老闆要承擔風險,怕承擔風險,你還是當員工好了
3 公司賠錢是賠老闆的錢,你不用賠,你拍拍屁股就走了
4 公司賺錢你覺得分得不夠,你可以找別家分得多公司
5 你找不了更好的公司那是你的問題
跑外送都不止3萬了 自己選擇3萬的工作怪不了別人 不是傻就是怕苦
9up當真數🤣🤣
老闆要背負的風險差10倍其實算合理吧,現在社會差距都是百倍千倍
節流不如開源,投資自己讓未來有機會領高薪,才能過上越來越好的生活品質。(我12年前領2.8萬月薪,後來不僅去上課且在工作上爭取表現,現已領12.8萬月薪,生活唯一改變的是外食不再是點最便宜的餐點,也讓自己能多點選擇)
請別把少數的標準 放到多數人😐
@@aristotle1372他說的是正確的
我也是!以前大學根本沒有額外的錢可以買想要的東西,但現在父母開始給我錢+每年合法贈與,買奢侈品也不用考慮了❤
大概1975年,我和韓國人共事過,同樣帶著泰國工人工作,我帶的泰國工人對伙食不滿,可是韓國人帶的泰國人,卻不會。於是我去了韓國人的餐廳看看,發現他們的伙食每人一片薄薄的肉片,薄到透明的薄,和幾個泡菜。終於明白了!
是因為韓國技師吃的一樣爛,所以泰國工人就不抱怨?
@@maxhsu3972 沒錯!
韩国人几片泡菜,可以送2碗米饭下肚。而他们一整个冬季,就可以靠一坛泡菜活下去。
一樣爛。沒抱怨空間。但也有見不得人好。
真是最平價又省錢的減肥餐 😂
現在很多製造業都生產過剩了,也代表勞工的消費力逐年下滑,根本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人在韩国打工已经五年,物价上升确实是切身感受到的,19年刚来的时候一只炸鸡16000-17000韩元,啤酒一瓶4000。现在24年炸鸡普遍23000,一瓶啤酒在餐馆里已经5000-7000
你在韩国哪里
@@LinkChen-n4f 首都圈里面
韓國的最低時薪和他們的經濟發展相比太高了,可以參考韓國強行拉漲勞工薪資有哪些的負面影響和正面影響以及他們的老闆是怎麼應對的。他們很多找打工的都是約聘人員,較少會是工讀生,可以研究看看
每個人的家庭經濟狀況有所不同
高職1年級~大學4年畢業,這段期間半工半讀~
就學貸款-高職三年總學費20萬
就學貸款-大學四年總學費45萬(包含住宿費)
總計學貸65萬元整+出社會上薪資所得43,000元-46,000元
43,000元-學貸15,000元=28,000元
28,000元-孝親費7,000元=21,000元
21,000元-家裡固定電費4,000元=17,000元
17,000元...剩餘的金錢能花用...有時到月底5,000元以下都有可能QQ
這都還沒繼續扣除手機費+家裡網路費+機車分期付款+信用卡分期付款...
能剩下多少呢?伙食費基本上都刷信用卡......
邁向37歲的我存款能有3萬元該偷笑QQ
辛苦了,原生家庭很爛的話其實你該自私一點,長期被吸光成長資源你會很難翻身的,你才37歲代表長輩也還沒多老,別把他們當廢物在供,只有你有能力投資與成長未來才能給與家人更多,不然早晚一起老一起窮。
高职和大学不是选一个吗
呃,不能先商量延遲時間給孝親費嗎?家裡固定電費是平均人數支付的?
好奇信用卡分期付款到底買了什麼?我個人是不用信用卡的 😂
是說學貸應該還完了? 😅
你的存款來說,...很難結婚吧?
這集完全符合這個頻道的名稱
韓國人民真的充滿熱血啊~只是有志伸不得,加油加油🎉
各位大大。目前的經濟漸漸地走下坡,房價真的太高,少消費。抗通膨,為下一代多存點錢。
這代不是最後一代嗎?
說個笑話 下一代
我為了達成一天只吃1~2餐,我通常半夜三點也會吃食物。美祿(或麵茶粉或阿華田)粉末2湯匙吞咽後,喝冰水+一小塊5公分長的蜂蜜蛋糕(或八寶粥一罐或冰豆花一碗或水果果凍一個或糖酥牛角麵包一個或茶葉蛋2個~以上擇一)
查實816節食便可😅
注意健康啊
這一定會中年糖尿病
我也吃1~2餐,但盡量不吃碳水化合物與糖,常吃各種青菜、肉、茶葉蛋、無糖豆漿
有几段视频是我喜欢看的喜剧频道,这让您的总结站不住脚。
辛苦一點存到一筆錢才有辦法錢滾錢,習慣之後看到帳戶會很有感
我自己15歲打工 20歲開始投資股市 24歲買房 剩下投資長期ETF 我覺得勤儉主要是看必要 需要 想要
看來以後整個東亞,都在比誰少子,誰躺平,誰內捲,誰房物價高,誰低薪高工時,根本痛苦大比拼直到誰先滅絕完🥴
這一切是為了經濟大蕭條做準備。一切源自於 地球第六次生態大滅絕 和 1979年喬治亞引導石計畫。一切為了被毀滅而設計!
歐美在生活,東亞在生存
@@andyho6647 可能不是,從俄烏戰爭牽動全球來看,歐美過的是備戰。
少子化的原因就是年輕人不想負責
而問為什麼他們不想負責
唯一的回答就是買了愛瘋之後就沒錢生小孩了
哈哈哈哈哈
@@andyho6647 东亚已经沦为“西方打工人”,产业上游的高额利润被西方人拿走,东亚国家人口又多,而产业利润又相对少,只能互相卷
孔雀只能活在舒適圈,放非洲鴕鳥旁,不是被踩踏(缺實力內才)。
就是被鬣狗叼走(體弱、再團結也那樣子,鬣狗更團結努力,猛貓敬三分)
顏質、身材好,有孔雀優勢,孔雀也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原來你這是在介紹韓國 我以為是在說明台灣現況欸 哈哈
不爽去移民
財富是積聚下來、節儉才是正道。早前看到一個韓國少女的經驗,從開始工作已經非常節儉,雖然是普通工作,她也可以買完第一間房後,再買下第二間,韓國年輕人努力吧!
做韮菜買空中閣間暫租權 替loan mortgage 財務銀行 正虎 地產 狼商 白送自己奴錢去養他們奴自己, 算什麼積聚財富 節儉正道? 不是反過來被當韮菜劏全家大花筒還貨冤大頭?🏧
中国烂尾楼怕哭死他
那是’早前‘…. 請不要啥都回顧過去,阿我家附近的地皮很久以前一坪10萬,那時工作幾年就可以支付頭期了,按照你這個理論,那現在年輕人工作幾年是不是也可以支付頭期呢? 講他媽幹話
你一定沒出來工作過不知道世界局勢
世界的革命有兩種。
一種像林肯、孫文一樣,強勢改變制度,推倒既得利益。
一種像甘地一樣,不在忙忙碌碌為既得利益打工,不合作的讓制度改變。
躺平也有可能是一種革命。
這才是正常社會體系、奢侈品是破壞人際的物品。
这样不错呀! 我开始进入这阶段反而活得轻松一些
我只知道Pixiv上AI色圖一出來,幾乎九成是韓國臉,到底有多饑渴,或者該佩服他們對新事物學習能力很強
看到日本色圖的韓人:嗯,學廢了🥴
猛为Ai 提供 泡菜合成元素~ 自然合出来的成果就离不开泡菜了,合成成果 基本上让人看得“脸盲”因为“合成来源”全部动刀都动一个样😂
留言在那邊崇尚簡樸,但問題就不是奢不奢侈的問題耶,是對生活沒有嚮往只剩下活著。
而這群只能勉強活著的人是整個社會裡還要再支撐社會40年以上的支柱,這個問題很嚴重,消費疲軟整個國家的經濟會完全沒拖垮。
我從來不買奢侈品….但還是很窮😭😭😭
用大陆的话来说,这叫“穷的很稳定”,😂
@@达凯胡 哈哈哈哈哈🤣🤣🤣
大家都知道,身心健康的重要,營養、睡眠、運動休閒、清潔衛生…。
錢少物貴命無常,清楚需要與想要,如何價廉物美實惠,是生意也是生活智慧。
買了好床、好家電,自己雖沒時間睡飽,至少照顧到家人。
活在世上,要保持清醒,要独立思考,不要随波逐流。
看清事實😂你才不會負債😂面對現實😂你才能真正的看到自己的問題。
那些省錢團購根本不是省錢,只是給自己消費的藉口,真的省錢是不買外食,自己做飯,不買名牌,戒斷任何非必須開支
省錢團購會不知不覺花更多錢買不必要的東西
台灣的年輕人也是😂我不買車,因為不開車也要繳稅(2萬),我不是不買房子🏠,是房子太貴了!我寧願租房子🏠。
全球年輕世代 共同的苦痛 前人超抽地下水 後人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