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樓大學 | 如何分辨玻璃和水晶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7 เม.ย. 2021
  • #读楼大学​​#读楼​​​#施华洛世奇#古罗马#威尼斯
    施华洛世奇是玻璃还是水晶?
    本期“读楼大学”带您了解玻璃与水晶的区别
    Is Swarovski glass or crystal?
    This issue of "University of Reading" takes you throug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lass and crystal
    喜欢我们的频道欢迎订阅:bit.ly/3qnMzLK
    更多读楼大学精彩视频:bit.ly/3lZL3xx
    关于施华洛世奇的问题,实际上是个普世的疑问。因为人们在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下,混淆了我们本来就贫瘠的物理认知。所以当把玻璃、琉璃、水晶、钻石这几种样貌差不多但价格天差地别的东西摆在眼前,你确实很难做出定性式的分辨。您要是最近打算买钻戒或者施华洛世奇,就别走开,听我科普一番“玻璃”。
    我最喜欢的一部美剧是《权力的游戏》,其中夜王大军兵临冬临城下,为了能打败那些蓝乎乎的不死异鬼,雪诺带领着人类,准备了一样秘密的大杀器,那就是专杀异鬼的龙晶。用龙晶做成的箭头、手斧,一旦插入异鬼的身体,那如野生威震天的异鬼便会轰然到底,碎成一堆冰雪粉末。
    尽管《权游》带有一定的玄幻色彩,但这龙晶却是真实的存在,它,就是对人类历史起过重大作用的“黑曜石”。
    我们经常说,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是能够使用和掌握工具,而最初的工具不过是一些石刀、石斧这类敲打、切割器。在考古发现中,最精巧的切割器就是采用黑曜石做成,远比其它材料来得锋利。吉林和龙市崇善镇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遗址,其中石制工具99%都是用黑曜石制成,而黑龙江一带的先民们,在公元前1000年时用的石弩也是用黑曜石做箭头。
    除此之外,黑曜石还作为镶嵌类宝石,广受先民的追捧,埃及法老图坦卡蒙金像的眼睛就是黑曜石镶嵌而成。在美国亚利桑那,传说印第安人阿帕奇部落的一众战士,因遭遇埋伏而全军覆没,部落家人痛哭的眼泪落在地上,变成了一颗一颗的黑曜石,所以它又被称为“阿帕奇之泪”。
    人们一直拿黑曜石当成宝石的一种,认为它有辟邪、护身的功效,所以市面上有不少黑曜石做成的项链首饰之类,价格不菲。我们科考一下就得知,黑曜石的化学成分主要是非晶体二氧化硅,主要产自火山喷发区域。而作为化学课代表的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黑曜石就是在火山熔岩中天然形成的--玻璃。
    玻璃是如今最常见的一种物质,尽管它有千千万万的变化和形态,而基本的成份就是二氧化硅。从物理的角度说,用高温将二氧化硅融化后快速淬火冷却,所以也有学者认为玻璃是一种被冻结的液态物体,内部的分子没有时间形成晶体,冻结在液态分子的排布方式上。
    黑曜石作为人们喜爱的宝石家族中的一员,受到人们的热爱和追捧情有可原,不过,让很多女子如醉如痴的施华洛世奇水晶,我必须狠狠地吐槽一下:施华洛世奇这种BlingBling的东西,现在已经广泛地应用在时尚行业,施华洛世奇在他自己的官网上绝口不提材料是啥,只是也借助各种路边社媒体宣传水钻、水晶的名号。不过我要郑重告诉你:施华洛世奇的材料就是一种高级的玻璃,用它自家的加工工艺,加了铅并且镀了膜,所以才有那么BlingBling的闪光。
    吐槽施华洛世奇绝不是恶意诋毁,实际上我本人的车上就挂着它家的冰花吊坠。我认为施华洛世奇的设计和工艺,绝对是一线的珠宝级标准,只是材质上……它确实是一块玻璃。
    玻璃的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而大家都很喜欢的水晶,很遗憾的告诉大家,它的成分也是二氧化硅。二者之间只是分子排列结构不同,晶体是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列,如同我们习以为常的雪花,就是一种晶体结构。水晶是二氧化硅历经千万年自然结晶,而玻璃是二氧化硅被迅速冻住的液态结构。
    此时肯定有朋友会问:那和玻璃长得很像的钻石,是不是也是二氧化硅?咳咳,我必须严肃地纠正您:钻石之所以昂贵,其理由之一是钻石是世界上极其罕见的单分子组成的物质,他的化学成分是碳,与玻璃的二氧化硅完全不同!钻石的每个碳原子都与另外4个相邻的碳原子形成共价键,所有的价电子都参与了共价键的形成,没有自由电子,所以金刚石硬度非常高,莫氏硬度为10。
    上完化学课,现在我们继续回到历史课。古罗马时期有位博物学者叫普林尼,他将一生中对世界的观察都写入了他的著作《自然史》,其中他记录道:一艘腓尼基商船遭遇飓风,被吹上一座小岛。又冷又饿的水手们准备支起炉灶开火,但是沙滩上没有石头架锅,于是水手搬来船上的一种货物--大块的苏打。第二天水手离开的时候,发现炉灰中有闪闪发亮的小东西, “这种新发现的东西,实际上就是玻璃,是苏打和岸边的沙粒化合而成。”
    很多科学成果,人们往往都会归结于一次偶然的灵光乍现,普林尼也是如此。后世有好奇的科学家在沙滩上重复做了这个实验,却一无所获,因为做饭的炉火根本无法融化苏打和沙粒。
    那么人工玻璃到底源自何处呢?经后世考古发现,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古代埃及。古埃及王国有位唯一女法老叫哈特谢普苏特,人们发现了她的木乃伊上戴着一大串玻璃珠子的项链,而且上面还刻有女王的名字。所以玻璃的起源一下被指向了3500年前。
    到了罗马帝国时期,玻璃的加工工艺已经非常高超,很多罗马人家都有玻璃器皿了,但普通人家的玻璃器皿还大多是不透明的玻璃,只有贵族们才能用得起那些透明质地的玻璃杯。据说曾经有一种叫“夜光杯”的,据说是工匠们在熔化的石英液体中加入了一些细微的五彩玻璃碎末,所以成型后杯子能够发出反射各种颜色的火星。罗马暴君尼禄曾经为了一只夜光杯花费了70个塔兰,这笔钱在当时足够买进300名奴隶了。
    在亚得里亚海的蔚蓝色海湾里,有个不起眼的小岛。岛上有个地图上都难以标注的小城市叫木兰诺,在600年前,它却闻名于西方世界,因为这里就生产最好的玻璃器皿。
    木兰诺本来是威尼斯共和国的一部分,后来就自己独立了。这里的25000居民有着自己的议会、货币和法律,还有着当时冠绝全球的玻璃烧制工艺。当年木兰诺的玻璃有多贵?我举一个例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要找一位公爵借十万金卢布,公爵答应了,但是需要有个抵押物。马克西米连就送去了一支木兰诺生产的黄色玻璃瓶,公爵看到这个抵押物,二话不说就借出了这笔巨款。
    木兰诺的玻璃工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论是生产工艺还是艺术水平,都让西方世界的土鳖们趋之如骛。据说当年木兰诺曾经有一种网纹瓶,就是瓶子的玻璃壁上有一层美妙的网纹,但外表确摸不出来。西方土鳖们开动了上百年的脑筋也没琢磨出来其中的门道,后来一位从木兰诺逃出来的叛逃者才解开了这个谜团。原来是在金属模具的内壁上先做好网纹图案,之后将玻璃溶液浇灌进去形成有网纹的单侧瓶壁,之后拆掉模具从另一侧再浇一遍玻璃溶液,而每一层都非常的纤薄。
    这种工艺在当时是绝密,严格不许外传的,所以木兰诺的人也被秘密警察严密监视起来。16世纪中期,有一位叫巴列林诺的工匠带着烧制五彩玻璃的配方,趁着风雨交加的夜晚逃出了木兰诺。为了抓捕他,威尼斯共和国的最高议会下了一道命令,派出杀手在全欧洲展开了一场追杀大戏。终于在两年后的德国找到了他。于是在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巴列林诺的玻璃作坊着起了大火,而他的尸首上插着一把明晃晃的尖刀。
  • แนวปฏิบัติและการใช้ชีวิต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10

  • @Yeah0101
    @Yeah0101 ปีที่แล้ว

    這位老師講故事講得真好

  • @user-gl3cx2zq7v
    @user-gl3cx2zq7v ปีที่แล้ว +1

    如果将雪花比之水晶,那么玻璃就相当于冰块,而施华洛世奇就是一片雕琢成雪花状的干净冰块。

  • @lizlin5195
    @lizlin5195 2 ปีที่แล้ว +1

    感谢老师分享🙏

  • @luzhaoming
    @luzhaoming 3 ปีที่แล้ว +2

    这一期揭了施华洛世奇的老底

  • @aurorawxy541
    @aurorawxy541 2 ปีที่แล้ว

    没有下一集?

  • @yiyilai344
    @yiyilai344 ปีที่แล้ว

    玻璃是二氧化矽 鑽石是碳

  • @renhang8925
    @renhang8925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不喜欢的那黑!

  • @user-wg8zd4jt5n
    @user-wg8zd4jt5n 2 ปีที่แล้ว +5

    废话太多

    • @wang968968
      @wang968968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