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港香科武陣拳術|2018戊戌香科/春桃鶴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18 ก.พ. 2019
  • 【源流與發展】
    「南極仙翁一聲令,白鶴童子採春桃。出洞入洞也守洞,飛肢散肢春桃鶴」春桃鶴一系套路,係以蔡玉臨(玉師)為其祖師爺。歷經先後傳播,傳有溪北/溪南兩脈、新吉里吳石排等。其中,尤以溪北/溪南兩脈之傳承最被討論。溪北黃熙煌一脈,主要傳有黃煌彥、南勢九龍殿(林坤炎、黃士記)、竹仔港德安宮(黃金水)等。溪南許老礢一脈,乃許老礢與鄭寶珠換拳。許老礢之徒弟習鄭寶珠的太祖拳,鄭寶珠習許老礢的春桃鶴。其後,此脈即許老礢傳於外塭仔一帶(許明和、許育書、王枝雄等)、翔安武術舘(王惠民);鄭寶珠傳董瑞同後傳於溪南寮金獅學會等。春桃鶴流傳於溪北/溪南地區一帶之風格,有其差異性。
    由於玉師在傳承套路過程中,後期經由花園「阿有師」習扯力,故在風格上有轉變。現今春桃鶴系列之套路,在相互交流下或有綜合,並且套路隨交流而有改變。然而,由於此兩脈演練的風格有所不同,又演練風格會轉化在套路架構之故,因此,兩脈之差異尚有區別。
    【拳術套路介紹】
    據黃煌彥師傅說明,春桃鶴拳是白鶴童子去採春桃的過程,並將此寓言故事,以羅漢拳為基礎,編作一套春桃鶴的鶴拳。其套路按照程序走,分別為:拳母、請翅、出洞、飛肢、散肢、返洞(失傳)、入洞(失傳)、守洞、春桃鶴。伴隨套路流傳與演變,溪南與溪北兩脈之春桃鶴拳術,或有失傳與新編。現今流傳說法中,溪南一脈主要流傳三套,分別為輪肢、請翅及出洞,然而,戊戌香科中尚可見到
    溪南一脈傳有白鶴童子之套路。溪北一脈之流傳套路,則有輪肢、輪肢八卦、輪肢尾、請翅、出洞、飛肢、散肢、守洞、春桃鶴、白鶴出林、桃林返洞(戊戌科開館未見此套路)等。戊戌科演練套路如下:
    .請翅:亦有因其發音繕寫成「清翅」。
    .出洞:亦稱白鶴出洞。
    .輪肢:拳母為輪肢。
    .白鶴童子
    .輪肢八卦:拳母為輪肢,並由一套輪肢拆成兩套,分別為輪肢頭、輪肢尾。訪談中曾有教練提及輪肢八卦為輪肢頭。
    .輪肢尾
    .飛肢:亦稱飛肢鶴。
    .散肢:亦稱散肢鶴,為師父拳。
    .守洞:亦稱白鶴守洞。
    .春桃鶴:亦稱輪肢鶴,為師父拳。
    .白鶴出林:為黃煌彥師傅依多年心得新編之套路。
    ----------------
    西港香科武陣經過歷史累積與淬鍊後,在拳術套路方面儼然形成一大特色。武陣拳術套路具在地性、武陣拳種發展具脈絡性與交織化、武陣拳術傳播與在地文化發展具相關性。期盼透過此部影片,能夠讓更多人深入瞭解拳術套路,進而重視這獨具在地特色的文化。謹以本片,獻給對這塊土地,「拳心拳藝」,付出的同好們。
    ----------------
    .特別感謝(排列順序依姓名筆劃)
    協福堂武館︱王枝雄教練
    竹仔港麻豆寮德安宮金獅陣︱王順榮教練
    中港廣興宮/新市榮安宮宋江陣︱何國昭師傅、黃名宏老師、王君照教練、黃文忠教練
    檨仔林鳳安宮宋江陣︱周士高教練
    南勢九龍殿宋江陣︱林坤炎師傅
    七股樹仔腳寶安宮白鶴陣︱高紫茵教練
    溪南寮興安宮金獅陣︱黃登圍主委、黃瑞同教練、黃水樹教練
    塭仔內蚶寮永昌宮金獅陣︱黃煌彥師傅
    翔安武術館︱鄭安寶師傅、王惠民師傅
    烏竹林廣慈宮金獅陣︱謝孟勳教練
    西港慶安宮︱謝武昌老師
    .參考資料
    吳嫣珉,〈建構台灣拳的兩種典型-以西港香科春桃鶴與羅漢鶴、柳營劉家食鶴拳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7。
    蔡俊宜,〈西港香科武陣拳術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7。
    .影片來源
    西港玉敕慶安宮
    .音樂來源
    西港慶安宮主題曲-千歲爺
    主唱:郭怡荌 詞:王明凱 曲:莊名豪
    .剪輯製作
    蔡俊宜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