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76543210able套一句最近我喜歡rapper的一句話「everybodys lives matter」我的意思是,不要有任何的區別對待,人也沒那麼容易受傷。 各位曾有過被歧視的朋友,無論是原住民,客家人,天龍人,黑人,你在看到不熟悉不一樣的他人的時候,產生偏見是一件極度正常的事情,大家都會。 再細細解釋,我不care任何人對我心中有偏見,只要你跟我的交流中是禮貌的,你在對話過程中講偏見的內容我也只是笑笑而已,因為我也一樣,而且我會靠北回去。 而且我一直認為尼哥對非白人講「尼哥」的反應超級不理智。 首先,dude,我們華人當奴隸的時間比你們長太多了,也沒有奴役過黑人,華人在早期美國的待遇比黑人還慘,why are you so mad?而且你們如果認為個詞是蔑稱而且超級討厭,就不要在日常語言中使用他,本來就很容易讓非母語者很混亂好嗎?
剛看到某個影片下面有這樣的留言 He is literally what japanese basketball looks like. Fearless and not afraid of playing real defense. 請問這是不是也微歧視了 所有日本打球的人都該fearless, not afraid of playing real defense嗎
其實這主題可以拿先前控訴台虎面試有歧視同志情況的詹庭琪的例子來做說明。當面試者認為自己出櫃的經驗被小看了,所以主觀認定面試官有歧視整個同志族群。這時到底是歧視還是玻璃心。個人覺得17:50 這位小姐(不敢說是個媽媽,因為怕被說歧視LOL)提到了一個和心理層面相關的重點,那就是主觀認知其實很大一部分會根植於自身的經驗與創傷。主觀認知缺乏標準,所以與其說去case by case地判斷哪個是真歧視,哪個是玻璃心,社會更該建立一套健全與完善的溝通模式。這種模式做得好的話,可以在法律以外懲罰歧視者的作為,也可能做到表面沒有歧視的社會;若做得不好,那麼就很容易造成不同群體間的對抗,以及政治正確議題對於合理言論的壓制。
這期節目真的很用心,感謝公視願意去碰觸少數族群的議題,許多歧視就是來自於不理解與不知道,但卻會造成很多傷害,但社會與政府又不重視宣導正確的觀念,光從課本上根本無法認知這些,希望可以多製作類似的節目,很感謝
謝謝您的鼓勵,節目秉持促進開放討論跟多元意見的精神,會繼續找出生活中被忽略的議題,跟大家一起關心還有了解的!未來的節目也期待能繼續見到您喔!
之前看了一本在講阿德勒心理學的書『被討厭的勇氣』,裡面有提到一個觀點,
那就是不要讚美別人,認為讚美別人往往都是用一種高高在上、瞧不起人的觀點在看待人事物。
當喬瑟夫分享了小時候社會考了100分,老師跟大家說 : 大家看,他雖然是〝原住民〞但卻考了100分。
我馬上就想到了這本書裡提到的這個觀點,雖然那位老師是在稱讚,但他是因為沒想到原住民也是可以考到100分,才說出這樣的讚美。
或許那位老師本意並不是如此,但在他內心深處,不就是因為〝原住民教育程度通常不高〞,這種刻板印象。
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才在潛意識中產生了瞧不起原住民的想法嗎?
說話是門藝術,文字也可以是武器。
雖然我並不完全認同阿德勒心理學裡面倡導的,不要讚美別人。
畢竟只要是發自內心的讚美,大家都是可以感覺出來的。
但我現在發表意見或是讚美別人前,都會好好斟酌措辭,也會在事後提醒檢討自己說出的話。
期許自己可以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分享給大家,共勉之。
11:34 重點是「態度」吧!
要出自內心真誠的讚美
統計
謝謝!
鄧惠文真的很會主持,讓來賓自由地講出自己的想法。
我覺得,我不會管你內心怎麼想我
你心裡想又不犯罪
成見每個人都有
我也沒那麼脆弱
但你他媽不要給我表現出來
我只需要你能正常的交流
這道理明明很簡單
但只要有歧視事件上公眾版面時,就會有裝傻的人用「不喜歡不行嗎」、「誠實錯了嗎」來護航。
好像這些人平常都會開誠佈公地將自己對上司的不滿說出來似的。
@@michaelli7469 欸...你這邊有點離題
因為這個主題是講偏見本身的「存在」需不需要教育糾正和某種程度上視為正常存在。
我只是表示偏見本身是非常正常的,我的例子來說:我在認識中國人的過程中,每個中國人都會讓我建立一套對待中國人最成功率最高的社交習慣,和預設他們心裡的想法。這些找尋共性建檔的方法幫助我跟這群人相處。
至於如果你是特別的中國人,不好意思我心裡誤會你了,但沒辦法這很正常,但我絕對不會對你不禮貌。
@@GAVIN760101
可能是我表達的不夠清楚。
我想說的是,明明每個人都知道什麼是基本尊重。並且清楚有些話只能是內心話,說出來就會冒犯人。
但只要歧視事件變成公眾議題,這些人就又紛紛跳出來指責被歧視者是「思想審查」,用以合理化自己的無禮。
我認同你說的可以存在偏見,但不要表現出來冒犯他人。
像是黑人的命也是命嗎?
@@frank76543210able套一句最近我喜歡rapper的一句話「everybodys lives matter」我的意思是,不要有任何的區別對待,人也沒那麼容易受傷。
各位曾有過被歧視的朋友,無論是原住民,客家人,天龍人,黑人,你在看到不熟悉不一樣的他人的時候,產生偏見是一件極度正常的事情,大家都會。
再細細解釋,我不care任何人對我心中有偏見,只要你跟我的交流中是禮貌的,你在對話過程中講偏見的內容我也只是笑笑而已,因為我也一樣,而且我會靠北回去。
而且我一直認為尼哥對非白人講「尼哥」的反應超級不理智。
首先,dude,我們華人當奴隸的時間比你們長太多了,也沒有奴役過黑人,華人在早期美國的待遇比黑人還慘,why are you so mad?而且你們如果認為個詞是蔑稱而且超級討厭,就不要在日常語言中使用他,本來就很容易讓非母語者很混亂好嗎?
主題之夜總是特別容易讓我想留言,這是第三次留言了。活到今年四十歲,不短不長,在社會上普遍看到的歧視不在於族群,在於"個性" 說白一點,某些"個性"的人很容易遭受到歧視,這個要分很多方面來討論,言行舉止、心理素質、從裡到外,有一種人的個性會讓人很想欺負他們,你關懷他們,他們也不見好轉,反而更加沒信心,你激勵他們他們又退到後方,我打從心裡的想要提拔他們他們卻又不敢向前,跟族群沒有太大的關係。我們不能每一次都去檢視每一個族群過去悲慘的歷史來看這個群體或是去資助他們,在每個環境都可以聽到"人助自助者,天助自助者"等詞,那其實把它套到族群也適用,你認識的原住民一定有很強大的很強勢的你根本動搖不了他的自信,當然你也會遇到一直覺得自己備受歧視的原住民。我是半個客家人直到現在也還會被冠上小氣鬼的名號,但我總是心態正常,這個有甚麼很大的問題嗎? 但我相信有些客家人就會很不爽這些言論進而出來發表為何要這樣扣我們帽子,但這些人為什麼沒有想過說要怎麼去將自己的"心態正常化"
我們總是想去減少社會上的歧視行為,但我們幾乎沒有加強自己的"太極能力",以上面我是客家人的例子,他這樣肯定我們小氣,我根本不會去反抗,我就回答是是是,好像大家都這麼認為齁XD,無形當中你也沒有否定他,你也沒有降低自己的地位,你得到了歧視者的認同,你就是兩邊族群溝通的橋樑,你也得到兩邊族群的信任。
好像可以回饋一點,我的工作性質會遇到很多助人工作者。他們聊天時,若將提到一些比較容易引起不適的詞或敏感話題時,會習慣性地用中性的語氣及請教的口吻,先和對方確認若這麼說、若用這個詞,合不合宜、適不適當、會不會不舒服。這樣子一來,從態度上對方可以感受到說話的人的態度有沒有惡意,二來也能關照到每一個不同的人的心理強度這樣子。
然後還有就是若覺得有點受傷了,其實可以進一步和對方釐清,或許是自己誤解了對方的意思,釐清了反而更靠近也心情舒坦。若是沒有誤解對方的意思,那也多了一次機會讓對方了解這樣的言語/想法其實是會傷害到一些人的。
畢竟,即使同一族群,每個人都是個體,不能期待說今天有一位人他能承受我這麼說話,那就代表這個族群的人都能接受我這樣說話
謝謝公視這麼用心籌備這個節目和映後座談 謝謝主持人與談人和現場觀眾的回饋
很謝謝您的回饋,是很有幫助的建議指導!也謝謝您支持跟喜愛我們的節目,我們會繼續用心製作每一集的不同主題與討論的,再多多分享給身邊的人一起看節目喔!
這個留言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好示範,希望可以上熱門
看到許多說「顧慮這麼多真麻煩」「被歧視的人要自己懂得說出來」的留言,就覺得他們很需要看看實際執行這些的例子,才能理解做這些事情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困難
對喬瑟夫說的名字那段好有同感!!
總結,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歧視
每個人心中也都有玻璃心
只是每個人所在意的點不一樣而已
有人介意就會認為對方歧視你
但如果對方其實真的沒有惡意
那是否其實是我們玻璃心了呢?
或許同樣的事情 放在不同人的身上 就會有不同結果
所以溝通彼此了解 真的很重要喔
對於老女人的歧視
在某些程度上也是一種對年輕的男性的一種自我壓迫,社會壓力,這是相輔相成的
一些人要的是由衷的尊重 一些人要的是實際的禮遇 所以 社會大眾怎麼看待也是有多種面向 都很正常 心理強的人自然會調適 心裡不健康的 自然怨天尤人
意外被演算法帶來這裡 真的是個很棒的頻道 讓我深刻體會到每一句「自認為無心」的話 都有可能造成歧視的立場 !值得讓人省思
與其說是微歧視 (些微惡意)
不如說是偏見或刻板印象(中性)
當遇到這些時應該跟導演一樣 表達你被冒犯的不舒服
這樣才能正常的交流(雖然對方不一定願意)
因為談話時你不可能政治正確到不冒犯到人
如果所有非惡意的言論都要小心翼翼的
在建立交流上會變得很難
有很多地雷 並不是表面上可見的
比方說 單親家庭 失婚人士 母胎單身 LGBT等等
你無法得知每個人真實的情形
所以身為接收方也應該要知道自己忌諱的點
學習導演的做法 清楚表達自己的不滿
如果對方非惡意 自然而然的會學習到如何與之互動
而不是別人一講就當他是攻擊自己(這樣就變成玻璃心的表現了)
微歧視 應該是從 "Microaggression" 這個詞來的。
正如你所說的,講的人不一定真心帶有惡意,比較像是結構性、或是不經意地使別人被冒犯到。
也真的要提出來,表達自己不舒服。
說話的人,其實只要認知 "族群內的差異性",對 "生理上/社會上" 的現象有所區別,就比較能夠避免 Microaggression
像是:"哇,你長得好高,籃球一定打得很好,之前參加過哪個校隊?" 其實 "長的好"(生理上) 不見得 "籃球打得好"(社會上)
我是覺得一般人開話題會從表面所見資訊開頭
如果這樣的連結就會冒犯到人
不會讓人覺得聊天很難嗎?
最後就只能聊天氣了
不過我的話這類的問法會說
哇,你長得好高,籃球打得怎麼樣呢
把問題拋回給對方 而不是直接蓋章
@@bombmamma964 以往對歧視的定義是「出於惡意或負面的描述」,但是許多出於善意或無心的話語其實也是一種「微歧視」,用這個詞就是提醒大家也許話語初衷不帶惡意,但是是一種對少數族群無意、隱性的歧視。
在這個前提之下,希望的不是動輒得咎,而是能夠更願意敞開心胸跟他人溝通,不舒服的一方不要因為覺得對方就是惡意,就把不滿默默放在心裡不提出來;說話的一方知道對方不舒服了,也要了解自己可能真的沒留意到話中的冒犯。
雙方的溝通,才能讓彼此更加了解,人與人間的相處才能逐漸更加友善。
延伸閱讀:(報導者)刻板「原」罪從哪來?研究「微歧視」的台大學者盼修復族人創傷
www.twreporter.org/a/urban-indigenous-peoples-microaggression
@江俠 因為並不是只有惡意才會造成聽的人不舒服喔。 一方在不舒服的同時可以體諒對方不是故意的,另一方在被點出來的時候可以坦率接受「雖然我不帶惡意,但我造成你不舒服了,我以後會避免」。
就像你說的,心胸寬大很重要,雙方都是在往這個方向去前進的。
@@thethemenightshow
你似乎都認為在接觸陌生人時,抱持刻板印象,就是對他人造成微歧視,是不好的行為。
我想提出另一個觀點讓大家想想。假如今天我們對所有人都不抱持刻板印象,那麼這個世界會變得如何?首先你在看到陌生人的時候,你會完全不知道用怎樣的態度去面對他。
看到對方擁有一個「刻板印象中生理男性的外表」,所以你稱呼他「先生」,「太糟糕了!微歧視!你怎麼可以認定長這樣的人就是男性,你怎麼可以認定長這樣的人希望被稱呼為先生?」
在台灣你看到一個黑髮、黑眼、黃皮膚,看起來像「刻板印象的台灣人」的陌生人,你開口向對方問路「不好意思~請問...」,「天啊!你怎麼可以先入為主認為長這樣的人就是台灣人,或著說你怎麼會認為他一定要會說華語?太糟糕了!」
在公車上,你決定讓座給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結果卻遭到對方一陣怒斥:「縱使我需要這個座位,但你的做法就是微歧視!你怎麼可以因為我頭髮花白就認定我是老人,更進一步認定老人就一定需要座位?你這人真的很差勁!」
接著你又遇到了一個有各種案底的更生人,你決定拋開一切刻板印象,從零開始認識對方,不把對方當潛在犯罪者來防,結果...慘了,這次陰溝裡翻了船,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對你做出了非常不好的事...
有沒有發現刻板印象無所不在,有這些刻板印象,我們才能夠快速的認識世界,否則每次認識陌生人事物時,都不抱持刻板印象從零開始,那個人的生活將非常的跌跌撞撞。
這是一個很不容易的議題,但是鄧惠文醫師整體流程帶的很好,真的很喜歡他的談話~
我覺得刻板印象固然有,但對於刻板印象的刻板印象是更難自覺的東西。有時候人家真的不是歧視,而是因未知而驚訝,因不同而好奇。
這其實就是重點,我們要認清自己的無知,不要把無知當成理所當然,當成免死金牌。而是要承認自己的無知,小心翼翼的去與每個人互動。
就好像,我不知道怎麼野外求生,突然被丟到野外,對於不知道的果實當然不會直接吃下肚。
簡單說,不管你有心無心,只有對方覺得被冒犯,那就是事實。
@@星-v5c 同意!! 不能用自己的好意,合理化自己的無知!
就好像長輩問:"都幾歲了,怎麼還沒結婚,要不要幫你找相親阿"
@江俠
你知道為什麼年輕人會和長輩對立嗎?就是因為你這種心態。不要說你有沒有把影片看完,你看有10分鐘嗎?
人家講了特定的一種狀況,你的回應卻是「年輕人處處自以為是」
如果他是對的,長輩是錯的,那希望長輩變成對的有何問題?
合理化暴力?我實在看不出上面哪句有暴力成分
不要讓長輩處處讓著他?他沒這麼說吧?他沒這麼做吧?他字裡行間透漏的不就是對長輩自以為的好意有所不滿而已嗎?哪裡要求長輩讓著他了?
長輩沒欠他,他又欠長輩了嗎?不要說什麼父母生他養他之類的,決定生他的不是他自己,不是每個人都想過自己的人生。更何況,長輩不單指直系尊親屬,根本沒什麼聯繫的也多的是,廣義而言,甚至社會上的某個陌生人他可能都能稱之為長輩
相親一下,或者不去?恕我冒昧,不然呢?有其他選項嗎?再說,去不去根本不是這裡探討的問題,而是這個所謂長輩說出這種話讓人感到不舒服。他說的是「不要再提了」,跟他去不去一點關聯都沒有。
重點來了,「不用小題大作」,這就是我懷疑你根本沒看影片的最大原因。是不是小事究竟是誰決定的?憑什麼讓他不舒服是件「小事」?長輩的言語讓晚輩覺得不舒服了,但因為長輩是一番好意,所以只是件小事,是嗎?
「你怎麼住在這種地方啊,住大城市比較方便啊,來啦我可以幫你物色房子」
「唉你年紀大了,我幫請個看護幫你洗澡好不好?有人顧著比較安全」
「年紀到了還是去住養老院吧,有人幫你打理生活,平常也有伴。你看,我幫你找了幾間,你看看比較喜歡哪一間」
「你就聽聽看或去看看啊,又不會少塊肉」
以上全部都是好意,卻也全部都是讓人不舒服的話語,全部帶著本人或許沒有意識到的輕蔑意涵。沒有意識到自己帶有這種想法,就是這些人的無知。如果你覺得講無知太過苛刻,我也可以說成「敏感度不夠」,但這並不會改變什麼。
年輕人三個字是聖旨嗎?不是,而「長輩」兩個字也不是。他要的是尊重,不是以年輕人為尊。
他不是針對「長輩」,是針對「說出那種話的長輩」。你呢?你是針對所有年輕人嗎?
最後,又回到「一點小事」了呢
你覺得他說的話讓你不舒服了嗎?
他就表達一下他的不滿而已,也沒什麼。而你針對「年輕人」,也不是就是有多正直,你不需要因為一點小事,去批判「年輕人」
如何?是不是似曾相識?
想到之前看一部美國人去拍攝北韓的影片,有一群小孩在練打靶,一邊叫著要打死美國佬,但他們很開心的和美國人交流。完全不知道他們面前的人就是那個惡魔“美國佬“。
進擊的巨人也是一大軸心在體現這種成長無形過程中,被洗腦的三觀。
很喜歡影片的結論,需要認知自己的“認為“是有彈性空間。
每次看到進擊的巨人都好有感
天啊,😱公視怎麼會有這麼好的節目👍
從現在開始用心覺察,你我都獨特
公視果然沒讓我失望~
老實說,幾乎大家的論點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 講主觀的話,例如 問原住民 你的原住民名字,這件事 我自己就是會因為想知道對方原住民名字才會問對方,不是一種消遣,記得住或記不住對方名字,是看我記憶力,即便是漢人的名字,我要記得住也是需要時間,也會歐爾記不住新朋友的名字,需要再三確認。
鄧惠文 主持果然還是很厲害!!!
那个40多岁老板的分享很令人触动,永远不要因为年龄和职级而去排斥他人。
同事們也許因為覺得理所當然就沒有多想,也很謝謝來賓願意分享自己的經驗,讓有類似經驗的人可以想一下自己的情況,更勇敢的和身邊的人溝通自己的感受~
有些人真的是高傲自大而歧視他人
好棒的節目
覺得需提升的是體諒他人感受的心,以及表達自身感受的藝術
無論何種辭語,大家在意的其實是背後的情緒與態度,因此何必糾結在政治正確的詞語上呢?
主持人很正頭髮很棒,另外覺得這個是教育的問題,師長因為自己也不知道嚴重性和背後的意義,所以造就連綿的下一代歧視。
我小時候真的有碰過原住民同學說不喜歡被問名字
我們費了很大的勁才問出一點點原因
後來我們都叫他原住民名字了,現在也已經忘記他的漢名是什麼
問他也是不是分姓名這樣的結構? 我們叫你前面名 還是後面名好 還是完整的名字?
都有問他的感受
現在回頭看覺得我們小朋友自己做得不錯
反而是師長很失職
政府命令下來,我民住民同學的考卷、或其他生活的地方,到底要寫哪個名字,搞的那時候他很頭痛
政府 拜託啦 教育
有料的人民,才是支撐國家的棟樑
你可能不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和嚴重性,它影響到每個人的人生、每個人會接觸到的生活各面八方,都是奠基在這個上面,為你準備的世界
老師這個職業演化出來,是人類的基礎需求
國家制度叫大家受國民教育,就是要依賴老師,它不會是一個終點,老師也可以是學生,也可受公評
為什麼不能監督老師的勤務
除了教育之外,一切系統都以成為好的循環為目標,才會長久的運作下去
照你的邏輯,人民自己這麼好,為什麼要國家
突然提紅衛兵又是哪招
那個時代紅衛兵的確可以直接當老師啊
他們國家時空背景認定大家要的是紅色思想為優先
他們不是敗在社會主義耶? 是敗在社會主義容易產生出貪腐專制,只要有人性就很難遵守純淨的社會主義
受到歧視與否、受到性騷擾與否是看當事人感受,所以不要被指控歧視或性騷擾,對方不要「玻璃心」,不要有感受,自己做的事情就沒問題,因為我也沒有要傷人的意思。
這個議題已經有不少討論度,但每次能見的大部分留言都還是在抱怨「顧慮這麼多我很難社交」、「為什麼這些被歧視的人不好好溝通」,真的覺得世界很無望。
15:09 一群男的說「老女人走路比較慢」不算歧視XD……自己的原住民身分被歧視不舒服,但女性遭受歧視就沒問題,小鈴鐺不會響,唉
因為不了解,歧視
但世界是很廣很大,人太小。
要每件事情都了解太困難
小時候在外國待過,也常被歧視也很受傷。
在不過度冒犯的前提下,我選擇一笑置之。
因為我知道我一定也有在某個地方"歧視"到其他人,
但每個點都要追根究理憤世忌俗,
那身心想必非常健全或非常扭曲。
我想說的是,歧視偏見這些東西每個人心裡都有,
被歧視的人往往也會不經意歧視到別人,這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但求不過度與惡意冒犯與在被點出問題時能禮貌得道個歉
被歧視時如被冒犯可以展現出強硬的態度,但適可而止,
畢竟,此一時彼一時。
在加拿大,我住的這個地方屬於草原區。 你說歧視的問題,是有的。 還有很多的白人從來沒有到過保留區過。 那影片拍片的地區是一個比較好的住宅區,他們並沒有進入到普遍性的原住民區,那裡是有很多,酒精,毒品,及暴力等等的這些問題。 每次在領政府補助金的日子,在當天就是警察,還有煙酒店,毒品商最忙的時候。 所以很多政府對他們的補助,都不是給孩子們用,而是很多都流到煙酒店,毒品商,長期下來就引起加拿大付稅人的不滿。 還有的人藉助,生一堆的孩子,領取更多的救濟金來供她自己和男朋友取用。还有保留區的孩子,如果要读书,求職訓練,他們都是可以申请到钱的。
當年這些被迫離開原生家庭送到學校去的孩子,目前得到加拿大的賠償金,雖然不大但是並不是她說的小金額,想比起被強迫家庭分離的這些痛苦。 还Stephanie她說她每1年只有得到5塊錢的賠償金額。 這讓我很不可思議她竟然這樣子說。 我不知道她的薪水,她的收入是怎麼樣的。 如果你有你有正常的收入當然政府不會給你錢。但是政府會付給她被迫與家人分離賠償金,她的賠償金一定不少我可以告訴你
錢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却由新一代的加拿大負稅人買单,負擔前任的原罪,也造成下一代的极大負擔,這也是加拿大人和政府面臨的一個挑戰。 這些就是加拿大社會的活生生的現實。 那我怎麼會知道,因為我的房客90%是原住民。 我精心挑選的房客80%家中還出現酒精,藥品,和暴力的問題。 他們跟我的關係,遠比比他們跟白人的關係更融洽。 但是我的天真不設防,也讓我吃了很多次的虧。那就不说了。 畢竟他們的生活邏輯意識形態是和我不一樣的。
我的原住民朋友有些是高學歷的,在政府機關上班,也有醫生,但是大部份他們的生活是趨向所謂的白人的生活。 我一個朋友他告訴我,在小時候住在保留區時,受過教育有主見的父親,不準他們隨便到其他親戚的家去過夜,因為幾乎家家都有酒精,藥物的問題,他都父親不要他孩子們受影響,因為他們的祖先不是這樣子的,所以他們家就比較被孤立。 連我的朋友他自己是原住民對自己的族人都有看法,自己都很糾結。
還有現在,大家有承受過去受白人不公的對待,一代傳一代,在心理都承受某些是受害者的信念,對自己目前的生活趕到空洞,沒未來,只好借用酒精毒品還過日子,進來青少年自殺率越來越高。 這些過去的陰影產生對白人的懷恨還有排斥。所以我原住民朋友,也努力的在做一些療癒的工作,让他的族人往前看,而不是一直把过去的傷痛扛在肩上,無止境的傳遞給下一代。
謝謝您的分享~讀完後,心情也替原住民感到難受...有些事的發生,其實不是只是單一的原因,它是有深遠而多面的脈絡才形成現在的問題的~有時,我也覺得我好像逐漸明白,為什麼平埔原住民的老人家,會說我們的傷很深,深的不仔細看是看不出來的...而且,一個族群,語言文化的消失,真的不是用錢可以換的回來的...我的語言文化名字,甚至是我應該會有的服裝,至今是什麼也不知道了...😭只剩我外婆告訴過我的,一個故事一個母語單詞...希望我們可以一起努力的透過一些討論一些對話,了解彼此,讓每個美麗的族群都能被看見被了解被欣賞被珍視~或許從過程中,就能將所謂的偏見歧視或微歧視降低了~
@@王巧俐 "希望我們可以一起努力的透過一些討論一些對話,了解彼此,讓每個美麗的族群都能被看見被了解被欣賞被珍視~或許從過程中,就能將所謂的偏見歧視或微歧視降低了~" Lovely! ❤️
每個人不同,要說出自己的在意,會覺得歧視或微歧視就是你也沒有完全接受自己特質(實際待遇不同那是另一個話題),不管是身材、種族、膚色等,他們沒也這麼背景要如何比你了解?真的能遇到不歧視的人就像在職場遇到真心幫助自己的人,且珍惜之。真正的接受與自信不是要攻擊別人或是要別人小心翼翼,不是大家都有義務要去了解你,也不是沒被揪團或是怎麼樣就借題發揮,那也太方便。
影片中讚嘆老婦人健步如飛也有人覺得有一點歧視,反正現場無老人,或發言的人不是女性,他們又怎麼會覺得有微歧視?
人透過歸納進行學習,有既定印象是永遠不會改變,重申你在意要自己去表明,我完全不介意別人說我年紀變大或幾歲阿姨叔叔那些,我仍繼續保養,繼續努力學習,反而期待別人知道年齡後的那個經驗更證明我的努力,誠實承認我在意自己升職成功,職稱的不同認為別人待我的眼光有異,反過來說也是我先入為主的部分。
其實就是要拿捏好人與人之間的界線、分際,話說出口之前為對方設身處地的想想此話偶沒有可能傷到對方。懂得話說得巧的人,令人尊敬、看作成熟人;講話未經思考、容易不經意傷人者,乃歷練不足或心直口快;明知為對方傷處卻仍要惡言中傷他人者,乃幼稚之人。
這樣的節目可以繼續,也可以來一下和加拿大一樣的實境節目😊
不知道欸,當聽到馬躍・比吼說「有些時候原住民的幽默感是比較高的,那阿美族相對幽默」的時候,就覺得這樣不是也是一種刻板印象嗎?
當統計數據接近刻板印象的時候(例如原住民的體育能力或是唱歌能力平均起來比漢族更為優秀),感覺微歧視的言喻只有講完以後在後面附上一個但書「統計上來說啦」,你也不能怎樣,最後還是回到對方心態到底有沒有惡意吧。
我覺得有些東西是介於微歧視和個人經驗之間,馬耀可能認識很多幽默的阿美族,或是類似來賓說的越南新住民問題
那個導演就是全世界欠他
@@李維元 認識很多又怎樣,有大數據考究嗎,更別說幽默感這東西要怎麼量化.說到底也就是另一種主觀而已,也可以說成微歧視或刻板印象,這跟他在爭取的事情其實互相矛盾.
這節目真的蠻有趣的
偏見 跟 刻板印象 本來就是人類的天性,無法消除,但 還是可以討論一下,減少 彼此相處的尷尬
鄧惠文主持讚
既然要保持文化差異性,我認為歧視的產生會是必然的結果,我是指字面意義上的歧視,並非負面的輕視。 我認為除了透過教育之外,人人都必須抱持著一顆彈性的心態,判斷的關鍵點應該是在於對方言語上的態度、意圖,而非純粹文字意義上的解讀。
歷史要是講的很清楚
就會很對不起原住民
可惜........
對歷史上心的原住民
真的有 但是不多
身為部落的媳婦
深刻體會 所謂的“文化洗腦”
在某個年齡層段 真的非常成功
請問第一次接觸的紀錄片 何處可以購買呢 謝謝
哈囉,小編找了一下,台灣本地應該沒辦法購買,下方加拿大連結有提供相關購買方式,給你參考,謝謝。
www.mcintyre.ca/titles/FCC000
我在工廠經歷來說,對外勞印象是很重的香水味,除此之外大家都是在同個場所做同樣的工作,吃飯也是一起吃本該不會有太多區別想法,結果多少還是會對他們有些歧視出現,追根究底還是員工差別待遇造成,論薪水和工時,他們絕對不會和我們完全平起平坐,公司訂的規則也有些許差異,所以同樣是員工做一樣的事卻還是有明顯區別,我承認有歧視過他們也對歧視的理由反省過,只是那個根源,身為一個小員工小老百姓我真的無能為力,只能用體諒的心來看他們...
@江俠 別把這種事當作理所當然,制度都是能改進的
27:50的時候主持人介紹喬瑟夫是「自稱」喜劇演員,他的職業就是喜劇演員阿,前面加自稱是意義何在?聽了感覺不是很舒服
雖然沒惡意,但感覺上很嘲諷
我以為他是藍鑽講師兼秋鳳兼cill嘎大師呢?
那說不定是腳本上面寫的 你要先問問看是不是寫腳本的人
覺得 時間是太短嗎..... 有種隔靴搔癢~
節目每周會放映一部紀錄片、搭配一小時主題論壇,雖然因為時間限制無法在每個面向都深入討論,但節目初衷即是喚醒大家注意生活中與我們密切相關的議題,開啟討論的話題,一個問題要找到答案可能需要一輩子的時間,但是主題之夜SHOW會陪大家走出第一步。也希望您繼續跟著每一周的節目,探索各個討論議題喔!
其實那有那麼多問題,管他歧不歧視,自己開心過日子比較重要!
28:34
這主題很棒,兩位來賓也分享了很多自身經驗,但似乎礙於時間,讓來賓的發表機會大幅縮短
真的很難拿捏
謝謝您的鼓勵。
雖然因為時間限制無法在每個面向都深入討論,但節目初衷即是喚醒大家留意生活中一個又一個與我們密切相關的議題、開啟討論的話題,一個問題要找到答案可能需要一輩子的時間,但是主題之夜SHOW會陪大家走出第一步。
每一集的分享和討論也都是很真實的意見交換,就像大家生活中和朋友聊天那樣,接下來每周會繼續「放映一部紀錄片、搭配一小時主題論壇」,也希望您繼續跟著每一周的節目,探索各個討論議題喔!
希望公視可以跟鄧惠文醫師做一集或是一系列關於LGBTQ的議題
有喔!歡迎收看以下兩集:
th-cam.com/video/6DmNWS3qOC8/w-d-xo.html
th-cam.com/video/xMoT_pXMPjg/w-d-xo.html
我覺得攝影棚的座位應該要再安排一下
我知道前面兩個來賓比較知名
但特意把主持人+來賓+民眾隔開,感覺不是很適合
而且也很怪,當民眾講話時,來賓得回頭才能看到他們講話這樣也太累了
但是不回頭感覺又很失禮
感覺位子應該可以再安排一下
這種類型的影片真的不用考慮攝影機會不會互相入鏡的問題
因為沒有人在意,所以把位子擺得更合適聊天應該比較重要
謝謝您的建議,座位的安排也是我們一直在嘗試調整,希望能夠保有特色又有利討論,之後節目的製作會議上我們會提出討論,也感謝您對節目的支持。
或許用成一個圓桌的感覺去討論 會更有平等對話 然後攝影機可以可能藏在一個裝置裡 不去破壞畫面平衡
我是國際貿易科系畢業的,但是我寫程式已經20年了;老闆或是主管常常會把數學相關的程式功能交給我寫,而且會講:你是讀商的,數學應該很好,所以交給你處理。
我就會說早就全都還給老師了阿;但是他們還是會交給我處理,其實不是很喜歡寫這類統計與數值分析的程式。這樣算歧視嗎?
就像很常聽到,【說者無意,聽著有意】說話是學問,
不同文化本來就是要互相包容尊重,而不是單一文化強行的成為主流,去消滅其他文化,那種情形就變成了文化滅絕&屠殺。台灣在文化滅絕上,因國民黨的中國化文化滅絕政策,導致現在台語、客語、原住民語都有滅絕的危機,在文化方面年輕一代也越來越認不清自己族群的文化了。而這當中客家族群是最危險的,客家文化和語言已經是達到準滅絕的程度了。
所以對於台灣的去中國化這點,只希望政府能快點完成,將國民黨當初強行進行在台灣實施的中國化文化滅絕政策的遺毒給去掉,讓台灣真正的展現自己原本就多元且包容的各色文化,讓台灣人清楚知道自己是誰。現在去中國化的進度實在是太慢了。
現在中國對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的文化滅絕政策就是離我們最近的日子。
中國政黨流亡來台真的是台灣最慘的下場
剛看到某個影片下面有這樣的留言
He is literally what japanese basketball looks like. Fearless and not afraid of playing real defense.
請問這是不是也微歧視了
所有日本打球的人都該fearless, not afraid of playing real defense嗎
上臺的皆是精英,以少數的看法,論斷普遍的現像,也是偏差 ,補助應限於成長教育階段,成年後同階,
當什麼都被無限上綱,沒歧視也會變有歧視。此後人擔心被貼“歧視”標籤,就會少溝通,那人跟人之間的距離只會更遙遠。
所以才要加強溝通,並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接納他人的意見。當自己不舒服的時候,一定要說出來。當別人跟你說不舒服時,也要體諒。
提出 "微歧視" 的目的,在於要認知到 "自己的行為可能無意間造成他人的困擾" 或 "他人無意的行為,可能對自己產生困擾",並勇於面對。
概念大概就像過年時,長輩們問 "適婚年齡,甚麼時候要結婚啊?" ,其實無意間造成晚輩困擾,如果晚輩因為怕 "無限上綱" 而都不提自己不舒服,那恐怕只能不斷的被同樣的問句騷擾
@江俠 您不是我長輩 ,我的長輩們也沒跟我說不舒服。倒是您,不知道從哪裡來,以長輩自居,對陌生人指指點點,請問您哪位啊?
我的年紀搞不好還比您大呢
所以比起被歧視,被貼標籤更難以忍受,更應該被體諒嗎XD
也許這種遙遠正是被歧視的人寧可要的結果,多注意點如果會要你的命,那你可以不用說話。
新版的主題之夜!?
喬瑟夫是優秀的喜劇演員~~
特別來看他~
覺得他一直都很有想法
很可惜談話的部分比較少~~
請問已經過了紀錄片免費觀看的時間,還有什麼地方可以看到嗎?
我們需要原住民節慶的國定假日
感覺這次的節奏好像有比較進步,不過最好奇的是...似乎在裡面偷偷藏了翻譯,只是翻譯的部分都沒播出來?
我記得有一集主持人有提到說,連線時是有即時口譯的,因為我們不能假設所有人都聽得懂對方的語言。
公視小編有回過別人,這個節目只有經過最精簡的剪輯,大概就是把這部分剪掉而已吧? 因為我們有字幕可以看
我認為討論刻板印象是沒有實質意義的,因為只要是人都會對別人抱持某種刻板印象,重點是雙方在都沒有惡意或貶意的情況下,對於貼標籤與被貼標籤這件事,能不能共同維持一個暢通的溝通對話吧?假設今天B是原住民,A說你唱歌一定很好聽,B向A說我唱歌很還好而且我也不喜歡這個刻板印象時,A向B道歉或是不再把這個標籤繼續貼在B身上(但A之後面對同樣是原住民的C的時候還是有可能繼續貼唱歌好聽的標籤)的話,我自己是覺得那A倒也不用默默打開心中的小本本記上一筆啦~
「阿美族幽默感尺度 寬容度比較大」
這就是前面自己在講的歧視啊!別雙標了…
轉
#這就是加拿大可怕的
#原住民寄宿學校
#新疆
兒子的學校,在今天6月1號的時候降半旗。事情的經過是在我居住的省(BC省)發現一間原住民寄宿學校遺址底下有215名孩童的遺骸。
加拿大有很多的地方都將降下半旗來致哀那些一去不返的學童、及背後無數個遭逢變故的家庭。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google查一下Kamloops Indian Residential School。
原住民的寄宿學校是種很不人道的做法。把小孩從父母那邊帶走,逼迫他們學習不屬於原住民的語言、文化、生活習慣。有的小孩受不了,就逃了出來。有的生存下去,有的在逃離中死亡。更有的是被虐待致死。
願死者安息。也希望撫慰受傷的家庭。
聚餐不被揪比較像是排擠⋯這跟歧視微妙的不同,他的舉例也是自己玻璃心居多⋯
是的,他混為一談。~下班是自己的時間,可以決定要跟誰往來,沒有人有責任要約你。大家都是二十歲,可以理解不想約一個40~50歲的玻璃心同事。
我自己的經驗是,所謂歧視一個對能辨別出差異的群體內,習慣或文化不同的一群人,ex 許多被歧視的族群都有一個特色"貧窮",貧窮的原因常常源自於他們過去的家庭習慣或族群文化,而對於這些族群現在政府會給予補助,過去是直接把他們文化抹去,像貧窮的族群容易大量使用酒精、甚至毒品等,很多傳統文化就有這樣的習慣,大量酒精會造成會造成工作效率、情緒管理、花費過多資源購買酒精飲料等問題,結果就是階級複製,這個族群就被貼上標籤,歧視=標籤,但是那個標籤常常是該族群自己幫自己貼上的。
咦?有翻譯嗎?
好奇這個節目中提到的「歧視」,是泛指所有的分別對待嗎?
一般的「歧視」應該是比較負面的用法,如果是有脈絡的既定印象也算「歧視」嗎?
當說出:「七十八歲的老婆婆走路慢是正常的吧?」都會被當作在「歧視」,是老婆婆感受到被歧視,還是社會價值認為這是歧視呢?
「女生數學就是比較差」「政治人物本來就比較少女生」也是事實啊XD
重點是背後的隱台詞,你說他走路慢是為了體諒,還是為了嘲笑或替自己沒耐心的事實開脫?或是你是為了強調「老人」就是走路慢,所以我們對「所有老人」都這樣沒問題?
年紀大走路慢是個常識,這位先生這不是常識好嗎?也有很多年輕人走路慢吞吞的,應該說有些老年人走路比較慢,完全是體能及習慣問題,用常識來形容等於是老年人=走路慢以偏概全啦!這位先生很偏執也是微歧視。
微歧視是在培養歧視警察嗎
跟支語警察一樣
即使沒有那個文化侵略的意圖也要被抓出來鞭
老 女人 這些條件也可以替換成所有其他
所以當你讚嘆一個人克服逆境達到某個不是常理預期的成就時
都是在微歧視嗎
這麼難講話的大家以後講話都交換訊息就好了
不要做什麼情緒交流比較安全
對啊不要交流最安全,連為什麼歧視都不瞭解就喊冤
看到喬瑟夫才點進來的WWW
微歧視其實界線還是頗為模糊,以喬瑟夫的「原住民名字、族語單詞翻譯」而言,如果今天是跟一個法國人聊天,想學幾個法文單詞以後拿來秀,那還會被認定是微歧視嗎?
雖然這確實常被當作一種找樂子、開話題的方法,但今天如果是弱勢文化對強勢文化的人做出相同的行為,而不會被認為是微歧視,那是否意味著這種行為本質上就不是微歧視呢?
覺得節目主持的結構、節奏不明確。可惜了有趣的議題。感覺沒有在激發、溝通,希望製作團隊可以再努力。
覺得節目主持的結構、節奏不明確。→我也有這樣的感覺
感覺沒有在激發、溝通→好像這系列的參與者互相之間的激發溝通都比較少,感覺這系列節目是要跟觀眾做對話
可以理解是想跟觀眾對話,不過企圖在短時間內塞很多複雜的議題,很容易變成同溫層的懶人包,不一定對於觀眾的有幫助。反而只是吸引與標題相同意識型態的人認同而已。
之前節目的誰 好像有解釋是 因為主要是啟發大家這類議題的思考
所以只輕描帶過 真的深入討論的話一集二集也講不完
@@五歲能抬頭一生不-s6q 啊......節目設定上並沒有限定任何意識形態偏向,只要是對議題有想法都很歡迎來節目分享,如果願意的話,您可以關注我們的臉書:
facebook.com/themenightshow
我們會在上面招募公民來賓,一起參與節目錄影,都是非常歡迎的。也謝謝您提出您的感想喔!
@@星-v5c 您的意見回饋我們收到了,跟觀眾做對話還有參與者互相的溝通我們都會努力精進,節目主要是要搭配紀錄片一起提出各面向的討論,讓大家注意到原來還有這些事情在身邊而我們也許沒有留意,整體的節奏我們會繼續優化,也謝謝您願意分享您的想法。
5.:40
美國的言論審查、思想控制、政治正確,就是從習慣指控別人歧視、冒犯開始的。
但 歧視、冒犯 真的就不存在嗎?
@@MrWangMichael 左派很了解這種輕易、隨意去指控別人歧視、冒犯,會帶給一些人自我道德上的滿足感、優越感。
@@MrWangMichael 有些只是禮貌問題及刻板印象,但政治正確已經走火入魔到隨意扣人歧視罪名。
冒犯以對方的主觀認為為主,更是一種動輒得咎的手法。
@江俠 那你是從講這句話產生優越感?
嗯所以可以隨便說什麼就說什麼,歧視別人或對別人開槍才是自由
其實這主題可以拿先前控訴台虎面試有歧視同志情況的詹庭琪的例子來做說明。當面試者認為自己出櫃的經驗被小看了,所以主觀認定面試官有歧視整個同志族群。這時到底是歧視還是玻璃心。個人覺得17:50 這位小姐(不敢說是個媽媽,因為怕被說歧視LOL)提到了一個和心理層面相關的重點,那就是主觀認知其實很大一部分會根植於自身的經驗與創傷。主觀認知缺乏標準,所以與其說去case by case地判斷哪個是真歧視,哪個是玻璃心,社會更該建立一套健全與完善的溝通模式。這種模式做得好的話,可以在法律以外懲罰歧視者的作為,也可能做到表面沒有歧視的社會;若做得不好,那麼就很容易造成不同群體間的對抗,以及政治正確議題對於合理言論的壓制。
台灣歧視最嚴重的是客家人吧~MT賺的錢也沒加成1.5倍啊!
可是我進客家莊被客家人歧視耶,客家人是最排外的族群,不講客家話他們根本不理你。
@@c12193 不講客家話他們不理你應該有其他原因
客家人不是最排外的族群
你若是來找我 我不會歧視你
@@c12193 像現在客家族群年輕一代都已經完全不會說客家話了,怎麼可能溝通的時候,只是因為不會講客家話就不理你。這根本是兩回事吧⋯⋯很明顯就是其他原因。
@@c12193 還是單純你討人厭?
@江俠 是沒遇過啦
不過或許你可以先檢討自己
有人跟我一樣無法認真嚴肅的看瑟夫嗎
德國的難民拿補助也住大房子有更好生活,比起好多努力工作的德國人。
所以是嫉妒是羨慕是不滿是恭喜,可以是好多正負面情緒,大家去分析是歧視或微歧視前,請先簡單處理:
這、就、是、個、事、實、而、已。
雖然有很優秀很上進的難民,如同雖然也有不喝酒不唱歌原住民。
覺得約瑟夫需要有更強的民族榮譽感做後盾。
雖同為漢族,眾所皆知 外省族群曾經歧視本省籍人,但是本省人卻個個以自己擁有本土文化為傲。
生於任何族群都是既定的事實,不要輕易逃入歧視的藉口來拒絕既定的與眾不同,看待你的特別 讓它成為你驕傲的理由!
你大大岐视不是微
喜歡喬瑟夫
品德烂没修养才岐视别人。真爱根本不会。证明张特别多坏品没修养所以拿不到好男人爱人好人不是那样。玻璃心代表重感情有情有义代表好心善心,总比张黑狠绝毒辣坏铁冷心好的多。别以为我不懂张对我做什么?
實在應該找蒟蒻講幹話來尬聊一下:th-cam.com/video/AWDAvEabCd8/w-d-xo.html
我自己是客家人,我前女友(閩南人)剛開始跟我交往的時候,也會問我某些物品或客家語怎麼說?? 我都不會覺得是歧視或啥的阿,我個人覺得 自信 也是一個因素之一。
説中國人吃地溝油食物算不算是岐視?
座位 放得很奇怪
與談人想要回頭專注看人發表,還要回頭看....
還不小心投影在來賓身上.... 19:43
包括主持人,怎麼一堆人舉的例子這麼奇怪???
不是說這是對的,但是成見是人類學習的方法之一,誰有辦法沒有成見,原住民對漢人沒有成見嗎?人類就是會主動去劃分族群,那麼在意自己是哪個族群很重要嗎?當你努力在捍衛自己的文化時也代表你在畫一條分界線,在我看來堅持是自己甚麼種族一點都沒意義,更何況這是分化的起源,當你堅持自己是不同文化的人,又要別人不要把你當最不一樣的人就是一件矛盾的事,(你的文化是甚麼?那跟我的有甚麼不一樣?然後成見就出來了。)漢人?現在哪有甚麼純漢人,原住民?時間拉長一點根本就沒有甚麼清楚的族群界線。怎麼這個時候又開始在意血統了呢?說穿了就是當你被其他你認為或認為你是不同族群的人排斥過,心理上想找到自己的族群取暖,然後就沒完沒了。
我覺得你的意思是要超脫種族,回到個人,因為每個人的組成都很複雜,所以用某種維度來劃分反而會造成分化。
但我慢慢覺得「個人身份」這件事情,是去認同和拼湊自己的某些部分,可能包括種族或是長輩的文化和習慣,也可以純粹是思想或是價值觀。我小時候也覺得去想種族和文化跟生活沒關係,但後來發現自己是外省本省客家日本大混血後,開始發現有很多文化深植在我身上,而且我喜歡他們,也覺得對我很重要。但學校都把探索自己的部分排除,直到跟長輩和他們的故鄉有更深的接觸,才發現那些事對我很重要,是一種心靈上的完整。
我想對原住民來說,他們只是希望他們所在乎的「文化」和「認同」,那些構成他們的事物,可以舒服和不被剝奪的存在,就跟那些我們已經理所當然的資本主義和工業.都市化生活習慣一樣。
所以這些討論是追求「多元」之下的「平等」,而不是一種刪除掉多元,把線都塗掉,大家一樣的那種平等。
@@eva350053 不好意思,你說的是很理想的情形,並不是我不認同你,只是我不認為人性是可以做到如此,也不是說我覺得人性多壞多惡劣,而是我們的基因讓我們很難如此。而且如果要龜毛一點,文化這種東西一直都是流動變化的,最算在封閉的文化也不可能千年來都一成不變,現在原住民的服飾跟一百年前根本完全不同,那堅持這樣的服飾就真的等於堅守屬於自己的文化嗎?說穿了文化就是個非常主觀的東西,堅持到最後就發現這個文化框架根本就是因人而異,我們要的只是一個屬於自己的標籤,沒有了就會覺得很不安沒有歸屬感。
@@hsuehwen 統一成同一個族群才是詭異的理想情況吧
而且這樣跟中國很像耶
@@李冠興-q8o 隨然這樣聽起來很極端,但是把人類歷史攤開來看,一直都是強勢文化在併吞弱勢文化,族群數目一直都是呈現越來越少的趨勢。起碼人類大歷史這本書裡面是這樣說的。所以我對台灣面對中國的狀況是絕對悲觀的
@@hsuehwen 歷史是這樣演,但還是有很多人努力用教育和媒體改變這樣的觀點!
我是教育家,也許在我們同溫層的圈子就是保持著這樣的理想在努力,希望文化可以平等尊重,並且每個人能為認同的文化感到安全和驕傲。其實尊重、願意傾聽和自省,人都會慢慢改變,只是要怎麼營造環境,創作資訊對等的世界,會遇到很多困難和阻擾。
但人生的樂趣就是盡自己所能達成困難的事吧!能影響多少便是多少,不要太在意成敗就可以繼續實踐理想
補助跟加分真的是歧視,很多原住民很會賺錢,你給補助對他們反而是種羞辱,不如給需要的窮人
加分就更誇張,原住民因為加分進入更好的學校,結果跟不上群體反而會被邊緣化,這種加分機會不只羞辱原住民也剝奪平地人的機會
教育部發行的課本寫了一堆原住民優點,看在原住民眼中變成標籤化的歧視,政府應該讓台灣人全體平等化
原住民應該要站出來反對補助跟加分,台灣這麼小應該要不分彼此
主持人太正,我覺得啊啊啊啊啊啊啊喔
鄧醫師漂亮
看了一整集節目竟然只懂評論女性外貌
@@wuerhyueh 都看這節目了居然連別人的評論都想干涉
過一段時間、你不稍微歧視一下~別人會認為你在歧視
那個玻璃心的大哥是在講蝦小?!有人可以翻譯一下嗎?
有時候說者無心 聽者有意
又或者有時候反而對方的體貼 反而造成傷害
像是他舉的例子 都知道你痛風了 還問你要不要去喝酒?
那這不也是很尷尬嗎? 問了感覺很白目或是多此一舉 還是負面一點想...阿是希望去幫忙出酒錢的啊?
但是選擇不問 又會讓人覺得"阿怎麼都不問我?"
這就是人和人相處最難的事情
就算有時候明知道對方沒有惡意 但是心裡還是會有疙瘩
真的玻璃心 我絕對不約他
來看喬瑟夫的,但留言區也太多玻璃心了,感覺一堆人刻意抓著語病不放,這節目不就是打開一個交流思考的機會嗎?
似乎許多人都認為在接觸陌生人時,抱持刻板印象,就是對他人造成微歧視,是不好的行為。
我想提出另一個觀點讓大家想想。假如今天我們對所有人都不抱持刻板印象,那麼這個世界會變得如何?首先你在看到陌生人的時候,你會完全不知道用怎樣的態度去面對他。
看到對方擁有一個「刻板印象中生理男性的外表」,所以你稱呼他「先生」,「太糟糕了!微歧視!你怎麼可以認定長這樣的人就是男性,你怎麼可以認定長這樣的人希望被稱呼為先生?」
在台灣你看到一個黑髮、黑眼、黃皮膚,看起來像「刻板印象的台灣人」的陌生人,你開口向對方問路「不好意思~請問...」,「天啊!你怎麼可以先入為主認為長這樣的人就是台灣人,或著說你怎麼會認為他一定要會說華語?太糟糕了!」
在公車上,你決定讓座給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結果卻遭到對方一陣怒斥:「縱使我需要這個座位,但你的做法就是微歧視!你怎麼可以因為我頭髮花白就認定我是老人,更進一步認定老人就一定需要座位?你這人真的很差勁!」
接著你又遇到了一個有各種案底的更生人,你決定拋開一切刻板印象,從零開始認識對方,不把對方當潛在犯罪者來防,結果...慘了,這次陰溝裡翻了船,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對你做出了非常不好的事...
有沒有發現刻板印象無所不在,有這些刻板印象,我們才能夠快速的認識世界,否則每次認識陌生人事物時,都不抱持刻板印象從零開始,那個人的生活將非常的跌跌撞撞。
別想太多別太敏感,專注在個人的正向學習成長,就不會感受到負面情緒
給你吃屎,別想太多別太敏感,專注在吸收營養,就不會覺得屎難吃
謝謝你唷!你自己吃吧!
鄧惠文真的好正阿天那
喬瑟夫那段 問名子其實也想得太負面
就以任何外國人來說 你想認識他肯定也會問他原本的名子叫甚麼阿
他所指的是 問你名字只是為了好笑的那種人
而這種人是真的滿討厭的XD”
雖然可能惡意不是衝著你來 可是有種把你當小丑的感覺
我小時候真的有碰過原住民同學說不喜歡被問名字
我們費了很大的勁才問出一點點原因
後來我們都叫他原住民名字了,現在也已經忘記他的漢名是什麼
問他也是不是分姓名這樣的結構? 我們叫你前面名 還是後面名好 還是完整的名字?
都有問他的感受
現在回頭看覺得我們小朋友自己做得不錯
反而是師長很失職
政府命令下來,我民住民同學的考卷、或其他生活的地方,到底要寫哪個名字,搞的那時候他很頭痛
沒經歷過的,不大能理解是正常的。
他的例子是同學想聽他講原住民語然後笑他們語言怎麼那麼奇怪,完全不是想記住他的族語或名字,如果都知道說出來是要讓別人笑的話,為什麽還要講?
絕對是你玻璃心
母語在家講
公開場合請說國語
你一句母語
我一句母語
你說我不懂
到底怎溝通?
誤會易造成
到底堅持什麼
要教回家教
個人多學一堆母語有何用
沒有加強競爭力
還造成學童語言學習壓力
怎麼不去問問學童想不想學?
無形語言暴力
那為什麼人要有競爭力,不就是為了多賺錢,但為什麼人必須要多賺錢?只是為了更好的生活還是只要生活就不得不賺錢?
被資本馴化只能汪汪叫,真的是可惜你那還能思考的腦
為何台灣沒有歧視黑人? 因為會來台灣的黑人都是高學歷的
有些歧視非常的踏實
我住國外20年,以前的時代是真有歧視,但我感覺很快就沒有了。但現在身邊的人還是會說被外國人歧視。我真的覺得,是自己歧視自己,比如,裡面幾個原住民討厭人家說話套上原住民,你們以自己為恥所以不讓人說?這樣久了,誰敢跟你們聊天親近?我發現那些覺得被歧視的,是不太能融入社會的人。你們過度敏感把人往外推,然後大家敬而遠之後再給人扣上歧視的帽子。能不能融入多文化的群組,就是要在各種文化衝突中,在堅毅跟柔和中找平衡點。有,絕對有沒教養歧視他人的人,但每個問我,"你的中文名字是什麼"的我都要說你是歧視?那我絕對心裡有病。
那我們來算帳一下如何?
莫名其妙一堆漢白人罵原住民尼哥跟生番是啥小意思?
很多漢白人,根本比你想得還誇張,因為你不是有色人種,你很難體會那種感覺。
再來啦!
我們不是以自己為恥,恥你媽啦。
而是如果想好好了解我們文化!
例如拍刺、南太平洋髒辮、圖騰。
為什麼無法正常討論?
為什麼要表現得就是找樂子?
為什麼要學原住民口音?
你的概念就跟。
有女性反對歧視,你在那邊幹話:是女生物化自己。
女生討厭男性物化女性,女性卻要自己搞物化,還要怪男性不尊重,那這樣誰敢交女友一樣。
你知道多少漢白人,看到原住民就尼哥來尼哥去。
看到原住民就說:有豬肉吃嗎?蕃人。
你覺得這些問題,跟你被外國人問的問題,哪個才叫歧視?
你知道多少跟我一樣的原住民被歧視過嗎?
……台灣很多都公開歧視了,還在意微歧視哦,好好翹……
蔡英文本身就有原住民血統,講加分是為漢化蠻奇怪的
侵略者的補償 這樣講會太直接嗎
@@李冠興-q8o 蔡英文一是代表台獨,二是以半原住民的身份在施行這政策,事實上不少原住民也有後殖民情結,這點跟台獨者是相同的
@@SnowMannism 加分又不是從蔡英文執政後才開始的,莫名其妙。
@@hirohayashi7935 查了一下真如此,不過這制度也不限原住民,漢人也有適用例,而且蔡英文也沒去取消意思
主持人在幹嘛... 一直刻意引導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