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学教职招聘广告,竟然不需要强制 PUBLIC!!!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19 ก.ย. 2024
  • 我发现了一个国内🆚北美教职申请的惊人不同!
    山楂Evergreen频道【北美教职系列】视频的索引:【海外/北美教职申请终极指南:看这一篇就够了!(油管版)】🔗 zhuanlan.zhihu...
    《北美教职干货合集》课程,包括11个干货视频:
    1. 教职申请文书有哪些|重要程度|要不要多提交材料|教职文书写作核心
    2. 如何搞定Cover letter?
    3. 如何搞定CV?
    4. 如何搞定Teaching philosophy?
    5. 如何搞定Teaching portfolio?
    6. 如何搞定Diversity statement?
    7. 如何搞定Teaching demo?
    8. Teaching demo保姆级教程:一个惊艳search committee的teaching demo是如何完成的?(30张slides逐张讲解)
    9. 从Faculty角度看校园面试:3条Overarching Rules
    10. 从Faculty角度看校园面试:7条实操tips
    11. 从Faculty角度看校园面试:Research Presentation该怎么做?
    购买🔗 weike.fm/51TM2...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16

  • @ssevergreen22
    @ssevergreen22  ปีที่แล้ว

    ***山楂Evergreen频道【北美教职系列】视频的索引:【海外/北美教职申请终极指南:看这一篇就够了!(油管版)】docs.google.com/document/d/1i8vk4DVwEXdFO-Cbz-J_AhkRINmxfFKyFPhaqaBaK1Y/edit?usp=sharing
    ***【北美教职】免费资料分享(一轮面试问题,Excel模版,文书写作资料):weike.fm/fp1Kk67ef
    ***《北美教职干货合集》课程,包括文书写作/teaching demo/research presentation/校园面试的详细讲解,是我对北美教职系列最核心的输出。 weike.fm/HOwSq1752b

  • @yimuwood
    @yimuwood ปีที่แล้ว +1

    終於又等到山楂姐姐的更新了。希望近來你在忙碌,但一切都好。大陸的教職環境足夠超越我們的想像,無可奈何也無能為力。我不同意上一位網友的評論,因為那些並不是稀鬆平常的事,即使做了很多年,也仍然不是稀鬆平常。內心要有堅持和信念,不是一件不合理的事,執行了很多年後,就變得合理。

  • @donation0
    @donation0 ปีที่แล้ว

    很高興看到山楂更新影片。教職或研究職位招聘人才可能有許多考量,例如系所或研究室需要某領域專門人才,但已有屬意的人(內定)並私下接洽過,礙於法規公平性必須走公開徵才程序,這時就會用上一些行政技巧,像公佈與收件截止日期特別短,讓其它有意投聘者難以備齊資料,或徵才公告在細項要求上就能看出是指定要誰,學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看的出來也就別浪費時間自取其辱。在某些情況,聘任某某是派系間鬥爭與妥協的結果,可能是主事者相熟的知名學者推薦旗下弟子因而決定聘用,或投聘者因背後人脈資源與主事者不合決定不聘用,聘任標準很難以研究成果、教學資歷的量化、質化做出最後裁決,在有宗教背景的單位,信仰也是一個參考項目。曾私下聽聞匿名審查人語氣輕浮嘲笑投聘者不自量力,學歷鄙視鏈的觀點表露無遺,算權力結構的一種現象。在國外,種族、性別、年齡乃至外觀等因素,不應作為聘任條件可能是常識,在某些地方就不好說,學界也是一種江湖。

  • @yangxiao5205
    @yangxiao5205 ปีที่แล้ว

    工科也是如此,国内应聘看广告有时反倒是会被看做另类。有关系的通过关系联系学校, 没关系的自己直接找所在学校的院长。如果招聘单位把广告发的太多,裙带关系太多,领导反倒不好处理

  • @danguo1421
    @danguo1421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难道我们在的不是同一个美国吗?在学术会议上面试应聘人员的事情我也听说过,但是从未在现实生活中见到过。我自己以及身边的朋友在找教职的时候也从来没人在学术会议上去应聘过的(也没法应聘,因为大学不会在学术会议上招聘呀)。感觉你这个高中同学说得非常奇怪,简直有点匪夷所思。
    本人在美国,身边也有很多朋友在美国找教职,从未听说过还内在会议上应聘或者招聘的。估计你这个同学说得是商科的情况吧,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科都是那样的,请不要以偏概全,误导听众。

  • @zhongtimothy3208
    @zhongtimothy3208 ปีที่แล้ว

    从我个人跟国内高校接触获得的信息来看,好学校在招聘人的时候分两种。人才计划这种,是通过自己学校的公开渠道来招聘,例如通过人才论坛等。如果不是人才计划这种,就普通类型的,一般是熟人内部分享信息,然后再内部走个招聘流程。

  • @ranqi9297
    @ranqi9297 ปีที่แล้ว +1

    有找国内高校教职的经验。后来放弃了实在不习惯。填写申请表时候,居然要求填写身高,体重,配偶工作单位,配偶年收入。。。。请问这跟我要找的教职有关系吗😹

    • @ssevergreen22
      @ssevergreen22  ปีที่แล้ว +1

      每一条都是雷点,每一条都不想填

    • @lepetitqi2409
      @lepetitqi2409 ปีที่แล้ว +1

      @@ssevergreen22 用我妈的话话说我们就是在国外被惯坏了。在国内人看来这些都是很正常的问题🤣

    • @xiaoq8329
      @xiaoq8329 ปีที่แล้ว +1

      还有非常公开且野蛮的年龄歧视,35岁是个门槛。甚至户口都会是问题

  • @xiaoq8329
    @xiaoq8329 ปีที่แล้ว +1

    两位被访者是不知道有人才信息网之类的网站吗?一大堆。我前两年在美国看国内的工作基本都是在那些网站看的招聘广告。非常多非常全面。按省分,然后找学校,再按专业找。不过相较而言,信息在美国更加更开透明。 information is power.

    • @ssevergreen22
      @ssevergreen22  ปีที่แล้ว

      我是这么理解的。Dr. Snoopy去年在job market上,他的target replacement的学校在国内大概只有20所。在这些学校里,他获得的招聘信息很多都是私下渠道获取的,而非public information,就是这些学校即使招人,也未必向公众,到人才网发布他们的招聘信息。

  • @xiguangxu242
    @xiguangxu242 ปีที่แล้ว

    请教一下,在美国这边找教职,一般在哪些网站上可以查到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