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板議題介紹「污名化」|2024來義起學:vuvu都是科學家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6 ก.พ. 2025
- 【來義起學:vuvu 都是科學家!「鄉」遇排灣族文化與科普 】
本計畫執行者為國立成功大學Ljegay Rupeljengan(樂鍇.祿璞崚岸)老師。計畫宗旨是結合排灣族文化與科學知識,透過「科普展覽」和「兒童科學實作」,提升參與民眾對族群文化與科學的興趣與理解。科普展覽與「屏東縣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合作舉辦,由成功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培訓的講師帶領學童進行實作學習,讓學生親身體驗科學樂趣。
|計畫粉專:來義起學:vuvu 都是科學家!「鄉」遇排灣族文化與科普
/ vuvuscientist
|「污名化」議題展板製作
Lanihu Soqluman全睿軍(國立成功大學法律所研究生)
鍾宜庭(國立成功大學法律所研究生)
|研究動機:
污名化現象於社會中不同族群之認同與權益影響甚巨,從台灣原住民族觀之,其文化價值常因主流社會的誤解與偏見而被扭曲甚至邊緣化。
本展板內容希望聚焦於污名化對原住民族多面向議題的影響,透過分析原住民族傳統食物、釀酒文化、升學政策並結合傳統知識等面向,探討社會如何透過語言與結構性問題形塑污名,並進一步尋求如何破除這些偏見和迷思。
此外,針對媒體報導中對原住民族傳統食物的刻板印象進行剖析,檢視報導用詞是否強化既有偏見。其次,原住民族釀酒文化常被簡化為酗酒行為,實則反映社會結構性問題,展覽內容旨在還原「酒」在原住民族文化中之重要角色。
最後,透過排灣族傳統知識角度切入,彰顯內部解決紛爭的公平與正義精神,呼籲大眾對原住民族文化的理解與尊重。
|影片中有推薦的Pocast單集
Umav如何了!
/ @umavwork
EP40 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釐清原住民升學制度問題、迷思與歧視 feat. 成功大學原形必錄 王毓正教授、樂鍇教授
solink.soundon...
|附註:
「sikakudangan」來自學生訪問之排灣族人所提供。該名族人表示,主要還是需要看說話的情境,從第二點來看,使用上會結合像是身分、特殊情境、功能而使用到這個詞語,該用語亦會因家族性還是區域性之使用習慣不同而有不一樣的解釋。
從族語字典上的資料來看,kakudangan也有被記錄在中排族語使用上(說明從過去到現在的現象,可能是行為等等)
舉例:
1.Kakudan (n)習慣
例句:kakudan ni kina 媽媽的習慣
2.kakudanan (n)做事方式或模式
例句: kakudanan nua mamazangiljan a pa kivadis
分配祭品予勇士是部落領袖的做事的方式
3.si kakudakudanan(adj)
用於強調個人的行為、行為模式或地區民族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