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就是有说不完的废话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20 ส.ค. 2024
  • 品味世间百态,感悟智慧人生。
    欢迎订阅我的频道:www.youtube.co...
    《两地书》: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就是有说不完的废话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木心的《从前慢》绵密悠长,款款道出从前日子的“慢”之美,那个慢慢悠悠的年代里,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最常用的联系方式便是书信。
    缓慢而又古老的书信,成就了一个个业已泛黄的故事。
    那些因书信成就的人间佳话,来时平淡蕴藉,去也刻骨绵长。
    他和她,从一封书信开始,谈时事、谈生活、谈工作,灵魂越嵌越深,再难分离。
    他们尺牍千里,慢慢变成了彼此眼中的小白象、小刺猬……
    他说:“我可以爱!”
    她说:“我不寂寞。”
    他是鲁迅,她是许广平。
    4年相恋,4座城市辗转,135封书信,汇成了这本《两地书》。
    那些互为知己、倾心陪伴的只言片语,在寒冷的冬夜,带给我们丝丝暖意。
    读完《两地书》,我们才明白,鲁迅为何会深深地爱上许广平。
    1、对方的废话正在输入中
    鲁迅和朱安的婚姻,从头到尾都是写满了无奈和不幸。
    鲁迅尚在日本求学的时候,有一天突然收到一封家书,上书母病速归。
    孝顺的鲁迅不敢耽误立即回国,岂料迎接他的是一场骗局。母亲安排给了他一位素未谋面的妻子--朱安。
    朱安端庄贤惠,然而裹着三寸金莲、大字不识几个的她,跟日本留学、有着进步思想的新青年鲁迅站在一起,显得那样的格格不入。
    洞房花烛夜,鲁迅躲到旁边屋子里读书,留给朱安的是无尽的泪水和蚀骨的悲凉。
    婚后四天,鲁迅便离开了家。
    鲁迅是一贯反对旧式包办婚姻的,但面对这份母亲的“礼物”,他违背内心,却终究无力反抗。
    为着朱安的未来着想,鲁迅一直把朱安带在身边。而他们的婚姻,早在新婚夜就已经名存实亡了。
    鲁迅在北平任教的时候,有位学生许广平对他颇有敬慕。
    许广平家世深厚,颇有胆识,青年时代她曾有桩父母做主的包办婚姻,她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来到男方家中果断回绝,亲自解除了这门亲事。
    在当时,许广平是一名思想追求进步的激进青年,也是一位独立自主的新时代女性,在北京女师的反对校长杨荫榆的风潮中,她便是积极分子之一。
    出于对老师的敬慕,和对时事、人生的困惑,1925年3月11日,许广平大着胆子给鲁迅先生写了一封信。
    信中有疑惑,有敬重,还有一股子青春的俏皮。
    对于老师来说,答疑解惑是职责,鲁迅回了信。从此以后,两人鱼来雁往,思想和灵魂在尺牍之间碰撞。
    他们在信中谈时局,谈人生,谈政治,谈生活,两颗灵魂在字里行间如泅了水的褶纸,尽情舒展。
    “我想,苦痛是总与人生联带的,但也有离开的时候,就是当熟睡之际。醒的时候要免去若干苦痛,中国的老法子是‘骄傲’与‘玩世不恭’,我觉得我自己就有这毛病,不大好。”
    “这回演剧,每人分到二十余元,我以为结果并不算坏,前年世界语学校演剧筹款,却赔了几十元。但这几个钱,自然不够旅行,要旅行只好到天津。”
    鲁迅有时会暗暗惊叹,这个二十来岁的女孩子竟有如此高的思想觉悟,有如此深透的对时事的认知。
    一直自感在荒原上荷戟独立的鲁迅,渐渐感到不寂寞。
    他内心冰封的某一处,正在慢慢消融,而他内心的苦闷,也在鸿雁传书中渐渐消散。脉脉情义,静静流转。
    人生难得是知己,乍见之欢,久处不厌,彼此之间有说不完的废话,恨不得把自己的前世今生都讲给对方听,人生得遇如此良伴,该有多么幸运?
    2、世事如书,我只爱你这一句
    由于各自事业的发展,一度,鲁迅生活在厦门,许广平生活在广州。
    天方地远,思念愈切,纸短情长,那一份绵长的念想,尽数在来往书信中展现。
    彼时,在厦大,鲁迅先生并不得志,生活不如意,工作也不顺心,尤其是与顾颉刚先生发生的矛盾,让他心绪颇不平静。
    幸亏,有个“广平兄”,可以一叙心怀。
    有时候一个称呼,往往可以道破天机,那一份亲密怎么也遮掩不住。
    书信里,他们互相给对方取着绰号,“害马”啦,“小白象”啦,“小刺猬”啦,疯狂撒着糖。
    两个人变成了天真小孩,在专属于两个人的粉红色泡泡世界里自由游弋:
    “这一星期以来,我对于本地更加习惯了,饭量照旧,这几天而且更能睡觉,每晚总可以睡九至十小时;但还有点懒,未曾理发,只在前晚用安全剃刀刮了一回髭须而已。”
    “我去邮政代办处的路,大约有八十步,再加八十步,才到便所,所以我一天总要走过三四回,因为我须去小解,而它就在中途,只要伸首一窥,毫不费事。天一黑,就不到那里去了,就在楼下的草地上了事。”
    这便是恋爱时期,最让人迷醉的时光吧。
    任何琐碎小事,甚至尴尬事、隐秘事,即便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我都想第一时间与你分享,因为这才是我们了解彼此的最快乐的方式。
    跟徐志摩浓情蜜意到齁甜齁甜的《爱眉小札》相比,鲁迅先生的情书显得絮絮叨叨,朴实无华。
    但相爱不就是这样吗?
    相爱的时候,我们总会急不可耐地想要把关于自己的一切过去、现在和未来倾诉给对方,也总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对方所有的所有。
    世事如书,我只爱你这一句。
    因为,只有依靠这种依赖和缠绕的感觉,我们才能真切体会到唇齿相依的温暖,感受到爱情纵情燃烧的快感,体验到我们彼此了解来时路,并想对对方未来负责的真诚。
    真正相爱了,便天真地只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真切地祈愿这样的幸福能一直绵延千里。
    即便尘世的碎片,已经飘满我们一生,也可以被我们想象成是秒速5厘米的樱花。
    1925年10月20日晚,鲁迅坐在藤椅上,许广平握住了鲁迅的手,鲁迅报以轻柔的回握,他禁不住对许广平说:“你战胜了!”
    鲁迅一气呵成,写成了一篇以婚恋为题材的小说《伤逝》。
    沉稳如他,自然明白,恋爱意味着什么,而婚姻又意味着什么,那是另一份沉甸甸的勇气、责任和担当。
    1927年初,鲁迅终于摆脱了犹豫,顶住了重重压力,坚定地表示了与许广平结合的决心。
    1927年10月30日,鲁迅和许广平在上海开始了他们的同居生活。
    3、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就是有说不完的废话
    在上海的这十年,两人相濡以沫,携手共进。在此期间,鲁迅的写作成就,也远远超过了之前的二十年。
    他大力扶植文学青年,领导左翼文化,在写作方面,更是达到了创作生涯的巅峰状态,让后来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这中间,断断离不开许广平的鼎力支持。
    独立能干的许广平毅然放弃工作,牺牲自我的事业发展,在家精心照料鲁迅的饮食起居,并替他抄写稿件、校对译著等。
    海婴的出生,又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限的生机。老年捧得掌中珠,鲁迅感到无比幸福。
    那个阶段留存下来的照片中,鲁迅的眼神是那样柔和和快乐。
    分别也是有的,有段时间,两人一个在北平,一个留在上海。
    两人的信件中依旧倾诉着衷肠,所谈之事以生活琐事居多,嘘寒问暖,询问着彼此有没有按时吃饭,穿的衣服够不够保暖等等。
    那份思念依旧温厚深切:“我记着你那几句话,所以虽是一个人,也不寂寞。但这两天天快亮时都醒,这是你要睡的时候,所以我仍照常的醒来,宛如你在旁豫备着要睡,又明知你是离开了,这古怪的心情,教我如何描写得出来呢?”
    “当走去送信的时候,我又记起了曾经有一个人,在夜里跑到楼下房外的信筒那里去,我相信天下痴呆盖无过于此君了,现在距邮局远,夜行不便,此风万不可长,宜切戒之!!!!”
    简单笔墨堆砌出来的文字,朴素无华,却尽情展现了鲁迅柔情的一面,和与许广平之间绵长的爱恋。纵使两地分离,他们的感情也从未降温。
    好的婚姻中,总是有说不完的废话。
    杨绛曾在《隐身衣》中写过她和钱钟书“说废话玩儿”的场景:“给你一件仙家法宝,想要什么?”
    “我们都要隐身衣,各披一件,同出遨游。我们只求摆脱羁束,到处阅历,并不想为非作歹。可是玩得高兴,不免放肆淘气,于是惊动了人,隐身不住,得赶紧逃跑。”
    “啊呀,还得有缩地法。”
    “还有护身法!”
    让人忍俊不禁。
    恋爱的时候有说不完的废话并不稀奇,难的是说一辈子。
    多少夫妻结婚多年之后,家里仿佛都被按下了消音键,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孤独,彼此之间也越来越厌弃。
    可无论结婚多少年,钱钟书和杨绛依旧是天真的孩童,可以随时随地地说废话。
    鲁迅与许广平亦是。
    婚姻不只是两个一起搭伙过日子的人,更需要两颗互相理解、彼此包容的灵魂。
    珍惜愿意跟你说废话的爱人吧,在这些看似废话的话语里,藏着的,都是世间难寻的挚爱与真情。
    在编辑《两地书》的时候,鲁迅曾说:我们以这一本书为自己记念,并以感谢好意的朋友,并且留赠我们的孩子,给将来知道我们所经历的真相,其实大致是如此的。
    读完这本书,我们才明白,鲁迅为何会深深爱上许广平。
    他们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更没有后人可作戏看的点,但那份刻骨铭心却是平淡且真切的。
    他们是彼此的唯一,也是彼此的永恒。
    人与人之间相处最舒服的关系,就是如他们这般吧,在一起时,有说不完的废话。
    其实,亲情、爱情、友情大抵也是如此。
    彼此在一起,不必在意成年人的分寸感和界限感,不用费尽心思斟酌字句
    👇🏽歡迎嘗試我頻道裡的其他影片👇🏽
    唐浩明《曾国藩》 • 唐浩明《曾国藩》
    阿耐《余生》 • 阿耐《余生》
    感悟:
    • 感悟
    读书:
    • 读书
    社会:
    • 社会
    轶事:
    • 轶事
    育儿:
    • 育儿
    家庭
    • 家庭
    明星:
    • 明星
    影视:
    • 影视
    真人秀:
    • 真人秀
    红楼梦:
    • 红楼梦
    人到中年:
    • 人到中年
    大江大河:
    • 大江大河
    苏童: • 苏童
    【英】阿瑟·克拉克《“太空漫游”四部曲》 • 【英】阿瑟·克拉克《“太空漫游”四部曲》
    #podcast
    #经典
    #好书
    #解读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