ขนาดวิดีโอ: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แสดงแผงควบคุม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ล่น
เล่นอัตโนมัติ
เล่นใหม่
講解簡單易懂,很棒
Jason演示的非常好👍。前幾天也有朋友問我這個問題。手打,要不是動作鈍鈍的就是有用手在甩桿的感覺,下半身幾乎不動或完全被動,而且幾乎沒辦法收桿,反而搖晃比較多。身體打,也就是身體下盤先動來帶動手,再來是肩的旋轉加上手的慣性速度一起來發力。
终于找到北京的发音啦:)👍🌹🙏
兄弟,你手打的都比我身体打的远🤭
加油…我建議攝像頭角度多加一支在你正後方,這樣看起來比較容易分析,keep up the good work
是动力链, 手和身体没有绝对的分离, 越协调越打的远
下次回国去你们店看看
用手打的飘过……杆头89………稳定carry 190,哈哈。
想打的好 去練深蹲 用身體轉動用力甩 手稱住角度 身體能轉多快就有多快 小弟練完深蹲後可以到120
練深蹲增加速度->距離。請問原理? 謝謝。
Lee Simon 力由地起 未來你會感謝我的
@@ice300tw 我平常就有做深蹲,只是固定量,沒有往上加。看來要多一些負重,多蹲幾下,多蹲一两組。謝謝。
Lee Simon 像羅伊一樣 先下蹲 然後轉跨蹬起
@@ice300tw 麥克羅依?
手打配合身打等同艦載機由航行中的航母起飛 關鍵還在延遲釋放擊球
我的速度95/96, 看来这问题了
✔
用手和用身體打球相差只是20碼.差别很小.沒有必有去刻意改變.短桿才重要
lam lam 👍👍👍👍
lam lam 因为发力方式不对,会造成肌肉过早疲劳,不能完成18洞的挥杆,而且容易受伤。
個人覺得不能說只差20不用改。木桿用手,鐵桿用身體,两套系統,多麻煩,沒有一致性,不穩定。如果鐵,木桿全部用手那更不穩定,年輕一個距離,几年後同一支桿距離差很大,而且也不安全容易受傷
不只距離 穩定度差很多
講解簡單易懂,很棒
Jason演示的非常好👍。前幾天也有朋友問我這個問題。
手打,要不是動作鈍鈍的就是有用手在甩桿的感覺,下半身幾乎不動或完全被動,而且幾乎沒辦法收桿,反而搖晃比較多。
身體打,也就是身體下盤先動來帶動手,再來是肩的旋轉加上手的慣性速度一起來發力。
终于找到北京的发音啦:)👍🌹🙏
兄弟,你手打的都比我身体打的远🤭
加油…我建議攝像頭角度多加一支在你正後方,這樣看起來比較容易分析,keep up the good work
是动力链, 手和身体没有绝对的分离, 越协调越打的远
下次回国去你们店看看
用手打的飘过……杆头89………稳定carry 190,哈哈。
想打的好 去練深蹲 用身體轉動用力甩 手稱住角度 身體能轉多快就有多快 小弟練完深蹲後可以到120
練深蹲增加速度->距離。請問原理? 謝謝。
Lee Simon 力由地起 未來你會感謝我的
@@ice300tw 我平常就有做深蹲,只是固定量,沒有往上加。看來要多一些負重,多蹲幾下,多蹲一两組。謝謝。
Lee Simon 像羅伊一樣 先下蹲 然後轉跨蹬起
@@ice300tw 麥克羅依?
手打配合身打等同艦載機由航行中的航母起飛 關鍵還在延遲釋放擊球
我的速度95/96, 看来这问题了
✔
用手和用身體打球相差只是20碼.差别很小.沒有必有去刻意改變.短桿才重要
lam lam 👍👍👍👍
lam lam 因为发力方式不对,会造成肌肉过早疲劳,不能完成18洞的挥杆,而且容易受伤。
個人覺得不能說只差20不用改。木桿用手,鐵桿用身體,两套系統,多麻煩,沒有一致性,不穩定。如果鐵,木桿全部用手那更不穩定,年輕一個距離,几年後同一支桿距離差很大,而且也不安全容易受傷
不只距離 穩定度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