ขนาดวิดีโอ: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แสดงแผงควบคุม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ล่น
เล่นอัตโนมัติ
เล่นใหม่
香夭的調妝台秋思是一首古箏彈奏的名曲,不是唐滌生發掘出來的。是當年仙鳳鳴劇團的音樂領導(林兆鎏)選編的,他就是先父。先父學貫中西樂器,亦有色士風王的別號,是粵劇改革年代的先軀,將西方樂器融入粵劇音樂,所以為當時粵劇大老倌爭相專聘的頭駕樂師(領導),負責編撰一些小曲在傳統幫王之間穿插,耳目一新,非常提神悦耳。大部分都是原創的,先有曲,後填詞。而香夭的原曲妝台秋思是先父學彈古箏的入門曲,引入劇本內,由唐滌生先生填上詞,便成了當代流傳至今的名曲。
原來如此,我也知蕭生講得不對,但一向以為《妝台秋思》是王粵生先生從古曲發掘出來。
對!林兆鎏是令尊.真不說不知.粤楽名宿林兆鎏.吹弹打唱撰楽器件件階能.也有色士風王粤胡王之稱👍30年代上海時期.46年至49年於廣洲(中華樂隊)先施百货天台(東亚遊樂场).林兆鎏.吕文成.何浪萍.高榕陞.何大㣭.林浩然.沈偉.粱以忠.譚沛鋆等同台演出(廣東音樂)(精神音楽).歌林唱片錄有多輯唱片發行。
@@kitkwok9049 這些以前粤樂界舊资料.我是知道不少.因為67拾年代我常到歌壇聽歌.後來也在曲社玩音樂.故此認識不少粤樂界老前輩.例如呂文成.林兆鎏.趙芝雲.冯華.盧家熾.司徒邵.生鬼七(梁七).高國華.趙元.何嘉.何儀.郭倫等。這些粤樂界舊史.今乙很少人提啦.真可惜!
我都以為喺王粵生、咁你有機會再揚出嚟呀🎉
穩世高手,而家你喺也邊度玩嘢呀🎉
蕭生,我都係細細個4、5歲開始就跟姑媽去戲院、戲棚睇大戲,啲戲服閃爍耀眼,而家諗返就像昨天發生的事情一樣🤩🤩🙇🏼🙇🏼
我非常欣赏萧生对很多粤语文化的造诣。实在太难得,您的学识和解说真的非常宝贵。
我唔係粵劇迷,但仍喜歡唐滌生先生編寫嘅粵劇,曲詞綺麗,將廣東文化發揮得淋漓盡致!
同意粵劇、粵語歌、粵語電影、粵語電視劇係香港嘅文化大旗!甚至關乎到粵語嘅存亡。
《胡不歸》並不是來自《釵頭鳳》,它改編自日本小說,德富蘆花的《不如歸》。
粵劇在香港發揚光大,好戲,好歌之人很多,任白,芳艷芬,紅線女,鳳凰女,吳君麗,麥炳榮,林家聲,多不勝數。還有廣東四大平喉,小明星,徐柳仙,張月兒,張惠芳。蕭生有空搜尋一吓,聽出耳油。
3:30 馬上去看邱淑貞唱😂6:40 跟著再去聽韋小寶😂原來還是蕭生的戲😂
非常精彩, 希望繼續有這類型的講解分享。其實每次講詩詞歌賦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題目。
尾嗰隻係前程萬里
黃燮清(字韻珊):《帝女花》傳奇(即崑劇) 黃燮清是清朝宮員及文人。是詩人、詞人兼傳奇作家。作有七部傳奇作品。《帝女花》作於道光十二年(1832)。《帝女花》與其他六部傳奇合輯在黃的女婿所編的《倚晴樓七種曲》(光緒七年,1881)內。香港大學圖書館藏有一套。
"畢竟身降志未降,權將妙計复家邦,志士豪懷心自壯,美人恩義未能忘" 出自薛覺先、上海妹合唱的《前程萬里》,
,。
胡不歸不是钗頭鳳,釵頭鳳講陆游与唐婉的夢斷香銷四十年的故事
我的同齡人一般對粵劇缺少了解和興趣,我父母(跟蕭生算同一代人)也沒有興趣聽粵劇,我爺爺才是經常聽粵劇的那代人。不過我家的有線廣播被當作鬧鐘和背景音使用(早上六點開台,晚上好像八點左右收台),放暑假時我每天在家浸在有線廣播的節目裡,每天下午都是粵曲節目,反而讓我對粵曲有了相當了解,包括粵曲發展史和粵劇行話的由來。本人最熟悉的粵劇也是《帝女花之香夭》,可以記住全部歌詞一人獨唱子喉平喉。不過我也覺得大部分粵劇節奏對現代人而言太慢了,所以我比較喜歡聽小曲(廣東音樂),《魚游春水》、《賽龍奪錦》、《步步高》、《彩雲追月》、《分飛燕》、《雙飛燕》等等。印象中紅線女的《昭君出塞》和小曲《荔枝頌》也是非常經典。可憐女姐文革時被剃陰陽頭受批鬥,她女兒後來好像「叛逃台灣」了。早期的粵語流行曲脫胎於粵劇,張德蘭有些歌都是調寄廣東音樂,比如《相識也是緣分》調寄《明月千里寄相思》。許冠傑早期作品從曲風到填詞也是明顯帶有脫胎於粵劇的痕跡,比如《雙星情歌》、《梨渦淺笑》,都是類似粵劇風格的填詞,與後來通俗化的鬼馬歌詞大異其趣。張國榮的唱腔更是類似粵劇唱腔,吐字清晰聲音立體。於是我成了一個比我父母都更了解粵曲的奇葩,在學校也沒人像我一樣對粵曲及其對粵語流行曲的影響有如此了解。我爸爸也覺得粵劇少人問津,遲早要消亡。現在廣東下一代的小朋友,很多都不能用流利粵語自如表達。中央推普政策遲早要消滅地方語言文化,以瓦解地域文化群體的自我身份認同。
我童年中意聽粵劇錄音帶,口味-樣,我父母都並不熱衷,祖父母較中意,之後大了冇時間聽,口味多元化,而家又愛上廣東小綢
我睇過香港電台訪問許冠傑講粵語流行曲。許冠傑講明自己填廣東歌詞時係揭大戲的字韻表,對住尋找適合岩音又岩意思的字詞。
希望整多一個下集 太好聽啦!
❤再世紅梅記,詞藻最美😊
多谢老萧咁精彩既分享!学识佐好多关于粤剧既历史同埋知识。多谢嗮!
使鬼佢講咩!🙄
向一代粵曲編戲致敬、唐滌生先生和各位在生去世的伶人。還有南海十三郎先生等。我兒子曾拜文千歲先生、文先生已回美國定居。
好中意粵曲啲歌詞,寫的好有詩意!以前發現啲老一輩的歌聲唱的歌咁好聽,又夠氣,基本都有粵曲底
好多謝蕭生嘅講解、因為要照顧外婆的關係最近開始接觸粵曲粵劇。外婆記性比較差但係一播粵劇嘅時候佢都可以憑記憶跟著音樂唱出。特別係再折長亭柳、頭幾句都識背。小時候會覺得粵劇係一啲好嘈嘅聲音、聽到都覺得煩。😅依家聽聽下覺得都可以接受😌。期待蕭生再講多啲粵劇嘅topic 🙏🏻
粵劇的寫詞似乎也影響了70~90年代的香港古裝/武俠劇等電視劇歌曲寫詞,諸如"夢裡幾番哀""書劍恩仇錄",燒山倒是可以從這個大本行裡開始考證與講述。
紅線女的昭君出塞 。早幾年 search in TH-cam 有好幾个版本,我反而 prefer 較年輕時的。晩年可能技巧好D,但經歷文革,某方面總有點影响。
唐滌生真係編劇大師
最後薛馬都回到廣州,但是下場都不好。就猶如香港所謂回歸中國的下場一樣。
《帝女花.香刧》中 周世顯 這段獨白,亦很精彩!(沉痛悲咽白)傳……傳……傳長平…宮主。(世顯白)且慢(夾反線中板下句)一聞宮主賜紅羅,天下斷腸誰似我,飄飄鸞鳳帶,盡變喚魂幡。無常此刻降乾清,傳語一聲喚長平,駙馬未乘龍,帝女先罹難,常言死別總難逃,最慘者香夭才十五,昨宵樓臺鳳,今夕豔屍橫,賊寇難污帝女香,我已榮封駙馬銜,宮主是吾妻,生死同憂患,千拜百拜拜岳皇,瀝血陳情金階上,且容我攜鳳,上華山。(催快)骨肉親情難丟淡,香銷難以喚魂還,掌上明珠難毀爛,抽刀猶怕斷情難(滾花)唉,既是慣養嬌生十五年(二才)何忍三尺紅羅毀盡恩千萬。(崇禎重一才叻叻古內心悲痛介)(先鋒鈸開泣執世顯白)唉呀駙馬。(世顯哭應白)岳皇。(崇禎沉痛白)周世顯。(世顯更切應白)主上!(崇禎禿頭乙反滾花下句)你…你…你,你休怨爲王心太狠。(二才)(悲咽)只怨你書生無力護紅顏(憤然)你既無干斤力(二才)都枉有萬縷情(一才)恩不斷時還須斬。(暍白)人來,將他差了下去。(二禦監拈棍將世顯叉出介)(世顯狂叫白)岳皇,岳皇,(快滾花下句)書生縱短還魂力,尚可瘋狂把柱攀,但求乞見鳳來儀,俯伏哀哀求鈞鑒。(崇禎搖頭歎息沉痛白)內侍臣,傳長平宮主。(承恩白)聖上有旨,傳長平宮主上殿。
唔中意粵劇嘅我因帝女花而愛上,而家蕭生生動講解令我再次喜愛👍🥰
鳳閣恩仇未了情都好好聽呀!
1963年時期,大龍鳳好紅,也好流行好多人都識唱。
本人每晚都有粤剧来陪睡,像摇篮曲,最常聽的是任白戲宝!
唐滌生是薛覺仙的妹夫、唐滌生的成就是因為鄭漫霞的啓發、她是學京劇出生
鄭曼霞、薜覺先是否兩兄妹?
鄭孟霞
@@luckyhappy4981 不是, 唐滌生先娶薛覺先妹薛覺清, 離婚後娶鄭孟霞.
因為薜太唐雪卿乃滌生哥之堂姐
新馬師曾籌款義唱真是後無來者無人可及👍👍👍👍👍👍👍👍👍👍👍👍
多謝蕭生 ! 我鍾意聽 梁醒波 釣魚郎。
Thank you guys !
蕭生講到馬師曾,竟然不唱佢嘅“我呀....姓呀呀呀余,我個老豆又係姓呀呀呀...余”!😂😂
仲有輝哥,阮兆輝也好值得講下,佢幫手培養新人,不遗餘力!!太少了,就算多一集也不夠,因為太多好嘢同勁人要講了!
佢叫做神童輝
客途秋恨的歌詞很美,詩詞ㄧ般!
@ceo 豪华版。正。有同感。
@helenchan3388 認同!
小明星唱風流夢歌詞亦不一般
谢谢分享。
香港是粵劇的繁榮盛放之地,粵劇的故鄉發源之地係佛山市。
多謝報導 🙏💪 加油 💪💪💪
越來越喜歡你啦,蕭老師
刚刚看了李孝悌教授讲无处不在的中国戏曲。今日就见到老萧讲粤剧,正啊
白雪仙嘅悲劇演譯真係聽聲都令人流淚。
白雪仙是非常投入角色,本人以前不是粤戲迷,喜看粤語長片,十多歲已觉此人十分投入,比其他巳較為突出。「即使是任姐,他的表情亦有规定的ABCD...等,意謂喜怒哀痴等等的表情,已有既定模式,可能她當時片约實在太多了,聽聞她常要在片場瞓😊
電影《八星報喜》裡演出的《紫釵記》為了電影的台灣區國語市場,特別配成閩南語歌仔戲版本來唱
蕭生多謝你仲想聽多D粵劇歷史人物因為好多歷史將成陳積比人掩蓋🤣
蕭生。追本朔源。多謝你的講解 ! 尤今時今日。粵曲早衰微。鮮見論述。帝女花和䔝釵記的曲舆詞。百遍不能掩卷。其中更有不少優默曲段。唐迪生神筆 ! 不抔 !
唐滌生粤劇百年难得一遇之奇才👍👍👍👍👍👍👍👍👍👍👍👍👍👍👍👍👍
今日係「落街有錢無麵包」
帝女花59年電影版本音樂拍和林兆鎏楽隊掌板文全。60年帝女花唱片版本音樂拍和尹自重樂隊。
鍾意聽,鍾意聽,簫生講多啲吖!🤩
(鳳閣恩仇未了情)都好流行!
慈善伶王-新马师曾
多謝蕭生。香港元宇宙、希望不要漏了粵劇‘因為它是香港的,因政治緣因廣州的不傳統。
仲有好多猛人未提,好似何非凡,狗仔腔!👏👏👏 “碧海狂僧”!!
帝女花,淒美之絕
蕭生各方面都表現大師級評論,是否也可以談談 小明星的粵曲,有說新馬師曾也師丞她的腔韻,因為兩個都是N,R音互換,小明星音韻好聽,很多人為她寫曲。
粧台秋思~早在1950年代己聞麗的呼声~我也共鳴瀟才子的見地!的確香夭與劍合釵圓極具藝術品質!白雪仙做功登峯造極!南海十三郎乃奇才~遺憾家道中落而精神分裂!其侄女梅琦舌癌也遺憾!客途秋恨~白駒榮前輩一絕!🙏👍❤️👏💯😂
新馬仔唱(萬惡滛為首)主题曲唱片.尹自重樂隊.尹自重梵玲.馮少毅洞蕭.羅正庭琵琶.陳文達洋琴.王者師.冯少堅.黄其浩掌板(板王)等拍和。新馬仔唱此曲.不論唱啌声韻造型.至今也無人可及.一代玲王實至名歸也。
湯顯祖最初寫的是紫簫記,後改為紫釵記
" 一呀... 呀葉.... .輕呀舟去咯.... 人呀隔..... 万呀万重山 ...吔吔.... 哎哎....鳥南飛,.... 鳥南返... 鳥...兒比翼... 何日歸呀呀還? 哀我... 何啊....孤..單....." 彷忽正在欣賞麥炳 ( 牛 ) 荣和鳳凰女高歌 -- 鳳閣恩仇未了情. 唐滌生寫的歌詞, 藝文古雅. 如今安在?
我睇過亞視嘅電視劇<<南海十三郎>>,好鍾意。希望蕭生有機會都講下依一位傳奇人物。
仲有琵琶巷口故人來。
“ 感恩知有地,不上望京樓”
聽過蕭生提及南海十三郎後我一口氣看筆- 舞台劇,謝君豪主演電影,阮兆輝與朱少璋博士講十三郎生平内中提及無線之一位姓江女演員亦係十三郎親戚~ 江殷燕係嗎?
Thank you Mr. Shiu////
多謝蕭生
蕭生講粵語文化真是引人入勝,愈聽愈過㽼,其他KOL實在沒有這種功力及感染力……!
老蕭請不要亂講!請問你對粵劇有幾多認識對湯、唐、兩位大師背景所知多小?
粵劇泰斗千里駒 ,佢可以演花旦, 又可以做文武生。
蕭生好叻👍
支持👍🏻
唐滌生作品除了音詞相濟,亦借用不了不少詩詞會意,盡在不言中,長平公主同周世顯飲完砒霜説:「在天願作比翼鳥,到死應如花平頭。」早的版本是在地願為連理枝,完全用上長恨歌最尾的前兩句,在電影中兩人化蝶回天庭,好像一切前麈進化煙,但長恨歌最尾的四句是:「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即使回到天庭也是恨綿綿且是永恆而無期!sad!
在詩詞方面,年代/朝代較晚的創作難免或多或少會致敬/參考/雷同於前朝的佳作,分別有"奪胎"跟"換骨"的形容法,到了戲曲則因為各地方言音韻差異跟唱段需要順口,有些改寫也是合理的。
懂粤劇的人都喜歡帝女花之上表,大多人喜歡帝女花因內容多由小曲凑成,容易唱及上口
对的。唔懂粤劇的人,都唔喜欢"上表"。佢地唔喜欢"上表",原因何在?因为佢地唔懂粤劇。懂粤劇的人,太少了,所以都唔喜欢"上表"相反,喜欢"上表"的人,一定懂粤劇。用"上表" 作分界,可以便別出懂粤劇者和非懂粤劇者。一开始,唔喜欢"上表"果D人,就知佢地唔懂粤劇,当喜欢后,便知佢地懂粤劇。过后,再唔钟意"上表",就是又开始唔懂粤劇。钟意,不钟意,"上表",懂粤劇,不懂粤劇,就是这样的。
电影"帝女花",内容是沒有 " 上表"。所以,当时幾十万电影观众,都係不懂粤劇
@Gary Chen 一个人唔懂,你讲乜佢都唔懂,当佢懂的时候,就会懂,你不是懂的这類人,当然唔懂,找出不懂原因的原因,就会开始懂,懂不是很複習,时间可以改变由不懂变成懂,你现在也会开始学会去懂。
@@johnstonlo3803 in
妝台秋恩、喺王粵生(頭架)從古曲中找出(再編排)、唐哥只喺填詞也!(周忠喺臣子,世顯稱他為世伯)🎉
謝謝蕭生~分析((帝女花原來日本搵到))~~~~~萬惡淫為首~真係有警醒人生~~我做工場時成日都聽~~真係聽落有味道~~新馬司曾~~贏得慈善伶王之名~~可惜他大仔~不懂~~
@ceo 咁樣不如叫~大慈善家~~
广东电视台有戏曲专业频道,以粤剧为主,长年有组织民间比赛;广东粤剧学校已有70年历史,每年数百人毕业。老萧知啲唔知啲,竟然说广东好少人识粤剧?
现在的粤剧,香港比不上广东
WOW//// BRAVO 👏 🙌 😳 👌 👍 😍 👏 🙌 😳 👌 👍
So wonderful
黃霑 許氏兄弟 我間中聽下Walkman錄音帶 對比以前d老歌 2000年代打後嘅流行曲 堵字問題的確係多咗好多 唱出嚟好怪😂
好想聽簫先多些講粵劇或者電影🎬。
抖音上有年轻人唱粤曲,一直有人在传承
南海十三郎是江太史江孔殷的兒子-太史蛇羮名聞天下👍👍👍👍👍
還有何非凡的雙仙拜月亭
新馬镜头前,誰的歌聲比我好聽,跟著唱起來,吓,果個,把鬼,女人聲,(說的是何非凡)。唱哥仔靚成名的李燕萍也說过同樣話,那有我這麼好聲……哥仔……呀呀……靚呀靚得妙……
Wow your pa so 👍😊👍😊👍😊
真係了得!精通一切!任何嘢都难不到簫先生👍👍👍
廣東省的學生不準在學校期間講廣東話,新一代都講滿洲官話粵劇很難再傳承現在省內的粵曲演唱會,司儀都用滿洲官話做主持搞到不倫不類,當局欲除廣東話而後快!!
Many thanks for the great talk, i learned a lot from it, brilliant
南海十三郎是唐滌生的師傅!
睇完魔戒梗係一條龍跟手睇埋哈比啦!🤙🏻
蕭先生你沒有提名花旦有幾人?
👍蕭先生係才子
地水南音跟粵曲是不同境界。
新馬司曾最紅時期還有何非凡,佢都好紅㗎!
蕭生不如講吓「唐滌生」。唔該。
其中《帝女花》最為傳頌!
蕭sir 呢集: 水過鴨背😂
仲記得80s麗的電視時代「武俠帝女花」主題曲頭一句:落花那可敝月光…,一絶
精彩!讲埋红线女啦烧山
好中意聼你講古仔
想聽肅先生唱番一曲。
係《望京樓》呀
香港電影中也有不少粵劇詞曲,不過"飛哥跌落坑渠"這句應該不算
蕭生:請问可以解說一吓鳳阁恩仇未了情這名曲的典故呢?
I only know Princess Sacrifice ( Tai Louie Far )
黄衫客果段梁醒波先唱得好
波叔做黃衫客無人可及相信後無來者矣👍👍👍👍👍👍👍👍👍👍👍👍
香夭的調妝台秋思是一首古箏彈奏的名曲,不是唐滌生發掘出來的。是當年仙鳳鳴劇團的音樂領導(林兆鎏)選編的,他就是先父。先父學貫中西樂器,亦有色士風王的別號,是粵劇改革年代的先軀,將西方樂器融入粵劇音樂,所以為當時粵劇大老倌爭相專聘的頭駕樂師(領導),負責編撰一些小曲在傳統幫王之間穿插,耳目一新,非常提神悦耳。大部分都是原創的,先有曲,後填詞。而香夭的原曲妝台秋思是先父學彈古箏的入門曲,引入劇本內,由唐滌生先生填上詞,便成了當代流傳至今的名曲。
原來如此,我也知蕭生講得不對,但一向以為《妝台秋思》是王粵生先生從古曲發掘出來。
對!林兆鎏是令尊.真不說不知.
粤楽名宿林兆鎏.吹弹打唱撰楽器件件階能.也有色士風王粤胡王之稱👍
30年代上海時期.46年至49年於廣洲
(中華樂隊)先施百货天台(東亚遊樂场).林兆鎏.吕文成.何浪萍.高榕陞.何大㣭.林浩然.沈偉.粱以忠.譚沛鋆等同台演出(廣東音樂)(精神音楽).
歌林唱片錄有多輯唱片發行。
@@kitkwok9049 這些以前粤樂界舊资料.
我是知道不少.因為67拾年代我常到歌壇聽歌.後來也在曲社玩音樂.
故此認識不少粤樂界老前輩.
例如呂文成.林兆鎏.趙芝雲.冯華.
盧家熾.司徒邵.生鬼七(梁七).
高國華.趙元.何嘉.何儀.郭倫等。
這些粤樂界舊史.今乙很少人提啦.
真可惜!
我都以為喺王粵生、咁你有機會再揚出嚟呀🎉
穩世高手,而家你喺也邊度玩嘢呀🎉
蕭生,我都係細細個4、5歲開始就跟姑媽去戲院、戲棚睇大戲,啲戲服閃爍耀眼,而家諗返就像昨天發生的事情一樣🤩🤩🙇🏼🙇🏼
我非常欣赏萧生对很多粤语文化的造诣。实在太难得,您的学识和解说真的非常宝贵。
我唔係粵劇迷,但仍喜歡唐滌生先生編寫嘅粵劇,曲詞綺麗,將廣東文化發揮得淋漓盡致!
同意粵劇、粵語歌、粵語電影、粵語電視劇係香港嘅文化大旗!甚至關乎到粵語嘅存亡。
《胡不歸》並不是來自《釵頭鳳》,它改編自日本小說,德富蘆花的《不如歸》。
粵劇在香港發揚光大,好戲,好歌之人很多,任白,芳艷芬,紅線女,鳳凰女,吳君麗,麥炳榮,林家聲,多不勝數。還有廣東四大平喉,小明星,徐柳仙,張月兒,張惠芳。蕭生有空搜尋一吓,聽出耳油。
3:30 馬上去看邱淑貞唱😂
6:40 跟著再去聽韋小寶😂
原來還是蕭生的戲😂
非常精彩, 希望繼續有這類型的講解分享。其實每次講詩詞歌賦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題目。
尾嗰隻係前程萬里
黃燮清(字韻珊):《帝女花》傳奇(即崑劇) 黃燮清是清朝宮員及文人。是詩人、詞人兼傳奇作家。作有七部傳奇作品。《帝女花》作於道光十二年(1832)。《帝女花》與其他六部傳奇合輯在黃的女婿所編的《倚晴樓七種曲》(光緒七年,1881)內。香港大學圖書館藏有一套。
"畢竟身降志未降,權將妙計复家邦,志士豪懷心自壯,美人恩義未能忘" 出自薛覺先、上海妹合唱的《前程萬里》,
,。
胡不歸不是钗頭鳳,釵頭鳳講陆游与唐婉的夢斷香銷四十年的故事
我的同齡人一般對粵劇缺少了解和興趣,我父母(跟蕭生算同一代人)也沒有興趣聽粵劇,我爺爺才是經常聽粵劇的那代人。不過我家的有線廣播被當作鬧鐘和背景音使用(早上六點開台,晚上好像八點左右收台),放暑假時我每天在家浸在有線廣播的節目裡,每天下午都是粵曲節目,反而讓我對粵曲有了相當了解,包括粵曲發展史和粵劇行話的由來。本人最熟悉的粵劇也是《帝女花之香夭》,可以記住全部歌詞一人獨唱子喉平喉。
不過我也覺得大部分粵劇節奏對現代人而言太慢了,所以我比較喜歡聽小曲(廣東音樂),《魚游春水》、《賽龍奪錦》、《步步高》、《彩雲追月》、《分飛燕》、《雙飛燕》等等。
印象中紅線女的《昭君出塞》和小曲《荔枝頌》也是非常經典。可憐女姐文革時被剃陰陽頭受批鬥,她女兒後來好像「叛逃台灣」了。
早期的粵語流行曲脫胎於粵劇,張德蘭有些歌都是調寄廣東音樂,比如《相識也是緣分》調寄《明月千里寄相思》。許冠傑早期作品從曲風到填詞也是明顯帶有脫胎於粵劇的痕跡,比如《雙星情歌》、《梨渦淺笑》,都是類似粵劇風格的填詞,與後來通俗化的鬼馬歌詞大異其趣。
張國榮的唱腔更是類似粵劇唱腔,吐字清晰聲音立體。
於是我成了一個比我父母都更了解粵曲的奇葩,在學校也沒人像我一樣對粵曲及其對粵語流行曲的影響有如此了解。我爸爸也覺得粵劇少人問津,遲早要消亡。現在廣東下一代的小朋友,很多都不能用流利粵語自如表達。中央推普政策遲早要消滅地方語言文化,以瓦解地域文化群體的自我身份認同。
我童年中意聽粵劇錄音帶,口味-樣,我父母都並不熱衷,祖父母較中意,之後大了冇時間聽,口味多元化,而家又愛上廣東小綢
我睇過香港電台訪問許冠傑講粵語流行曲。許冠傑講明自己填廣東歌詞時係揭大戲的字韻表,對住尋找適合岩音又岩意思的字詞。
希望整多一個下集 太好聽啦!
❤再世紅梅記,詞藻最美😊
多谢老萧咁精彩既分享!学识佐好多关于粤剧既历史同埋知识。多谢嗮!
使鬼佢講咩!🙄
向一代粵曲編戲致敬、唐滌生先生和各位在生去世的伶人。還有南海十三郎先生等。我兒子曾拜文千歲先生、文先生已回美國定居。
好中意粵曲啲歌詞,寫的好有詩意!
以前發現啲老一輩的歌聲唱的歌咁好聽,又夠氣,基本都有粵曲底
好多謝蕭生嘅講解、因為要照顧外婆的關係最近開始接觸粵曲粵劇。外婆記性比較差但係一播粵劇嘅時候佢都可以憑記憶跟著音樂唱出。特別係再折長亭柳、頭幾句都識背。小時候會覺得粵劇係一啲好嘈嘅聲音、聽到都覺得煩。😅依家聽聽下覺得都可以接受😌。期待蕭生再講多啲粵劇嘅topic 🙏🏻
粵劇的寫詞似乎也影響了70~90年代的香港古裝/武俠劇等電視劇歌曲寫詞,諸如"夢裡幾番哀""書劍恩仇錄",燒山倒是可以從這個大本行裡開始考證與講述。
紅線女的昭君出塞 。早幾年 search in TH-cam 有好幾个版本,我反而 prefer 較年輕時的。晩年可能技巧好D,但經歷文革,某方面總有點影响。
唐滌生真係編劇大師
最後薛馬都回到廣州,但是下場都不好。就猶如香港所謂回歸中國的下場一樣。
《帝女花.香刧》中 周世顯 這段獨白,亦很精彩!
(沉痛悲咽白)傳……傳……傳長平…宮主。
(世顯白)且慢(夾反線中板下句)
一聞宮主賜紅羅,天下斷腸誰似我,
飄飄鸞鳳帶,盡變喚魂幡。
無常此刻降乾清,傳語一聲喚長平,
駙馬未乘龍,帝女先罹難,
常言死別總難逃,最慘者香夭才十五,
昨宵樓臺鳳,今夕豔屍橫,
賊寇難污帝女香,我已榮封駙馬銜,
宮主是吾妻,生死同憂患,
千拜百拜拜岳皇,瀝血陳情金階上,
且容我攜鳳,上華山。
(催快)骨肉親情難丟淡,香銷難以喚魂還,
掌上明珠難毀爛,抽刀猶怕斷情難
(滾花)唉,既是慣養嬌生十五年(二才)何忍三尺紅羅毀盡恩千萬。
(崇禎重一才叻叻古內心悲痛介)(先鋒鈸開泣執世顯白)唉呀駙馬。
(世顯哭應白)岳皇。
(崇禎沉痛白)周世顯。
(世顯更切應白)主上!
(崇禎禿頭乙反滾花下句)你…你…你,你休怨爲王心太狠。
(二才)(悲咽)只怨你書生無力護紅顏
(憤然)你既無干斤力(二才)都枉有萬縷情
(一才)恩不斷時還須斬。(暍白)人來,將他差了下去。
(二禦監拈棍將世顯叉出介)(世顯狂叫白)岳皇,岳皇,
(快滾花下句)書生縱短還魂力,尚可瘋狂把柱攀,
但求乞見鳳來儀,俯伏哀哀求鈞鑒。
(崇禎搖頭歎息沉痛白)內侍臣,傳長平宮主。(承恩白)聖上有旨,傳長平宮主上殿。
唔中意粵劇嘅我因帝女花而愛上,而家蕭生生動講解令我再次喜愛👍🥰
鳳閣恩仇未了情都好好聽呀!
1963年時期,大龍鳳好紅,也好流行好多人都識唱。
本人每晚都有粤剧来陪睡,像摇篮曲,最常聽的是任白戲宝!
唐滌生是薛覺仙的妹夫、唐滌生的成就是因為鄭漫霞的啓發、她是學京劇出生
鄭曼霞、薜覺先是否兩兄妹?
鄭孟霞
@@luckyhappy4981 不是, 唐滌生先娶薛覺先妹薛覺清, 離婚後娶鄭孟霞.
因為薜太唐雪卿乃滌生哥之堂姐
新馬師曾籌款義唱真是後無來者無人可及👍👍👍👍👍👍👍👍👍👍👍👍
多謝蕭生 ! 我鍾意聽 梁醒波 釣魚郎。
Thank you guys !
蕭生講到馬師曾,竟然不唱佢嘅“我呀....姓呀呀呀余,我個老豆又係姓呀呀呀...余”!😂😂
仲有輝哥,阮兆輝也好值得講下,佢幫手培養新人,不遗餘力!!
太少了,就算多一集也不夠,因為太多好嘢同勁人要講了!
佢叫做神童輝
客途秋恨的歌詞很美,詩詞ㄧ般!
@ceo 豪华版。正。有同感。
@helenchan3388 認同!
小明星唱風流夢歌詞亦不一般
谢谢分享。
香港是粵劇的繁榮盛放之地,粵劇的故鄉發源之地係佛山市。
多謝報導 🙏💪 加油 💪💪💪
越來越喜歡你啦,蕭老師
刚刚看了李孝悌教授讲无处不在的中国戏曲。今日就见到老萧讲粤剧,正啊
白雪仙嘅悲劇演譯真係聽聲都令人流淚。
白雪仙是非常投入角色,本人以前不是粤戲迷,喜看粤語長片,十多歲已觉此人十分投入,比其他巳較為突出。「即使是任姐,他的表情亦有规定的ABCD...等,意謂喜怒哀痴等等的表情,已有既定模式,可能她當時片约實在太多了,聽聞她常要在片場瞓😊
電影《八星報喜》裡演出的《紫釵記》為了電影的台灣區國語市場,特別配成閩南語歌仔戲版本來唱
蕭生多謝你仲想聽多D粵劇歷史人物因為好多歷史將成陳積比人掩蓋🤣
蕭生。追本朔源。多謝你的講解 ! 尤今時今日。粵曲早衰微。鮮見論述。帝女花和䔝釵記的曲舆詞。百遍不能掩卷。其中更有不少優默曲段。唐迪生神筆 ! 不抔 !
唐滌生粤劇百年难得一遇之奇才👍👍👍👍👍👍👍👍👍👍👍👍👍👍👍👍👍
今日係「落街有錢無麵包」
帝女花59年電影版本音樂拍和
林兆鎏楽隊掌板文全。
60年帝女花唱片版本音樂拍和尹自重樂隊。
鍾意聽,鍾意聽,簫生講多啲吖!🤩
(鳳閣恩仇未了情)都好流行!
慈善伶王-新马师曾
多謝蕭生。香港元宇宙、希望不要漏了粵劇‘因為它是香港的,因政治緣因廣州的不傳統。
仲有好多猛人未提,好似何非凡,狗仔腔!👏👏👏 “碧海狂僧”!!
帝女花,淒美之絕
蕭生各方面都表現大師級評論,是否也可以談談 小明星的粵曲,有說新馬師曾也師丞她的腔韻,因為兩個都是N,R音互換,小明星音韻好聽,很多人為她寫曲。
粧台秋思~早在1950年代己聞麗的呼声~我也共鳴瀟才子的見地!的確香夭與劍合釵圓極具藝術品質!白雪仙做功登峯造極!南海十三郎乃奇才~遺憾家道中落而精神分裂!其侄女梅琦舌癌也遺憾!客途秋恨~白駒榮前輩一絕!🙏👍❤️👏💯😂
新馬仔唱(萬惡滛為首)主题曲唱片.
尹自重樂隊.尹自重梵玲.馮少毅洞蕭.羅正庭琵琶.陳文達洋琴.王者師.冯少堅.黄其浩掌板(板王)等拍和。
新馬仔唱此曲.不論唱啌声韻造型.
至今也無人可及.一代玲王實至名歸也。
湯顯祖最初寫的是紫簫記,後改為紫釵記
" 一呀... 呀葉.... .輕呀舟去咯.... 人呀隔..... 万呀万重山 ...吔吔.... 哎哎....鳥南飛,.... 鳥南返... 鳥...兒比翼... 何日歸呀呀還? 哀我... 何啊....孤..單....." 彷忽正在欣賞麥炳 ( 牛 ) 荣和鳳凰女高歌 --
鳳閣恩仇未了情. 唐滌生寫的歌詞, 藝文古雅. 如今安在?
我睇過亞視嘅電視劇<<南海十三郎>>,好鍾意。希望蕭生有機會都講下依一位傳奇人物。
仲有琵琶巷口故人來。
“ 感恩知有地,不上望京樓”
聽過蕭生提及南海十三郎後我一口氣看筆- 舞台劇,謝君豪主演電影,阮兆輝與朱少璋博士講十三郎生平内中提及無線之一位姓江女演員亦係十三郎親戚~ 江殷燕係嗎?
Thank you Mr. Shiu////
多謝蕭生
蕭生講粵語文化真是引人入勝,愈聽愈過㽼,其他KOL實在沒有這種功力及感染力……!
老蕭請不要亂講!請問你對粵劇有幾多認識對湯、唐、兩位大師背景所知多小?
粵劇泰斗千里駒 ,佢可以演花旦, 又可以做文武生。
蕭生好叻👍
支持👍🏻
唐滌生作品除了音詞相濟,亦借用不了不少詩詞會意,盡在不言中,長平公主同周世顯飲完砒霜説:「在天願作比翼鳥,到死應如花平頭。」早的版本是在地願為連理枝,完全用上長恨歌最尾的前兩句,在電影中兩人化蝶回天庭,好像一切前麈進化煙,但長恨歌最尾的四句是:「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即使回到天庭也是恨綿綿且是永恆而無期!sad!
在詩詞方面,年代/朝代較晚的創作難免或多或少會致敬/參考/雷同於前朝的佳作,分別有"奪胎"跟"換骨"的形容法,到了戲曲則因為各地方言音韻差異跟唱段需要順口,有些改寫也是合理的。
懂粤劇的人都喜歡帝女花之上表,大多人喜歡帝女花因內容多由小曲凑成,容易唱及上口
对的。
唔懂粤劇的人,都唔喜欢"上表"。
佢地唔喜欢"上表",原因何在?因为佢地唔懂粤劇。
懂粤劇的人,太少了,所以都唔喜欢"上表"
相反,喜欢"上表"的人,一定懂粤劇。
用"上表" 作分界,可以便別出懂粤劇者和非懂粤劇者。
一开始,唔喜欢"上表"果D人,就知佢地唔懂粤劇,当喜欢后,便知佢地懂粤劇。
过后,再唔钟意"上表",就是又开始唔懂粤劇。
钟意,不钟意,"上表",
懂粤劇,不懂粤劇,就是这样的。
电影"帝女花",内容是沒有 " 上表"。
所以,当时幾十万电影观众,都係不懂粤劇
@Gary Chen
一个人唔懂,你讲乜佢都唔懂,当佢懂的时候,就会懂,你不是懂的这類人,当然唔懂,找出不懂原因的原因,就会开始懂,懂不是很複習,时间可以改变由不懂变成懂,你现在也会开始学会去懂。
@@johnstonlo3803 in
妝台秋恩、喺王粵生(頭架)從古曲中找出(再編排)、唐哥只喺填詞也!(周忠喺臣子,世顯稱他為世伯)🎉
謝謝蕭生~分析((帝女花原來日本搵到))~~~~~萬惡淫為首~真係有警醒人生~~我做工場時成日都聽~~真係聽落有味道~~新馬司曾~~贏得慈善伶王之名~~可惜他大仔~不懂~~
@ceo 咁樣不如叫~大慈善家~~
广东电视台有戏曲专业频道,以粤剧为主,长年有组织民间比赛;广东粤剧学校已有70年历史,每年数百人毕业。老萧知啲唔知啲,竟然说广东好少人识粤剧?
现在的粤剧,香港比不上广东
WOW//// BRAVO 👏 🙌 😳 👌 👍 😍 👏 🙌 😳 👌 👍
So wonderful
黃霑 許氏兄弟 我間中聽下Walkman錄音帶 對比以前d老歌 2000年代打後嘅流行曲 堵字問題的確係多咗好多 唱出嚟好怪😂
好想聽簫先多些講粵劇或者電影🎬。
抖音上有年轻人唱粤曲,一直有人在传承
南海十三郎是江太史江孔殷的兒子-太史蛇羮名聞天下👍👍👍👍👍
還有何非凡的雙仙拜月亭
新馬镜头前,誰的歌聲比我好聽,跟著唱起來,吓,果個,把鬼,女人聲,(說的是何非凡)。唱哥仔靚成名的李燕萍也說过同樣話,那有我這麼好聲……哥仔……呀呀……靚呀靚得妙……
Wow your pa so 👍😊👍😊👍😊
真係了得!
精通一切!
任何嘢都难不到簫先生👍👍👍
廣東省的學生不準在學校期間講廣東話,新一代都講滿洲官話粵劇很難再傳承現在省內的粵曲演唱會,司儀都用滿洲官話做主持搞到不倫不類,當局欲除廣東話而後快!!
Many thanks for the great talk, i learned a lot from it, brilliant
南海十三郎是唐滌生的師傅!
睇完魔戒梗係一條龍跟手睇埋哈比啦!🤙🏻
蕭先生你沒有提名花旦有幾人?
👍蕭先生係才子
地水南音跟粵曲是不同境界。
新馬司曾最紅時期還有何非凡,佢都好紅㗎!
蕭生不如講吓「唐滌生」。唔該。
其中《帝女花》最為傳頌!
蕭sir 呢集: 水過鴨背😂
仲記得80s麗的電視時代「武俠帝女花」主題曲頭一句:落花那可敝月光…,一絶
精彩!讲埋红线女啦烧山
好中意聼你講古仔
想聽肅先生唱番一曲。
係《望京樓》呀
香港電影中也有不少粵劇詞曲,不過"飛哥跌落坑渠"這句應該不算
蕭生:請问可以解說一吓鳳阁恩仇未了情這名曲的典故呢?
I only know Princess Sacrifice
( Tai Louie Far )
黄衫客果段梁醒波先唱得好
波叔做黃衫客無人可及相信後無來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