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程猛:讀書的料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31 พ.ค. 2021
  • 程猛,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講師。
    「 這樣一些農家子弟,他們的求學經歷可以被形容為一種苦讀。可是在這種苦讀背後,有怎樣一個沒有被看見的內心世界呢? 」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324

  • @anananlyjlyj
    @anananlyjlyj 2 ปีที่แล้ว +67

    近两年才意识到我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的压抑、苦痛、孤独,一部分是由于我正在经历的阶级流动(不知道该不该把父母角色的不称职归咎于他们所在的阶级,还是纯粹他们个人性格问题)。我家虽然不在农村而是城市的低层,但父辈的思维行为习惯几乎与农村背景的祖辈别无二致,家庭的中心永远在钱;小学初中同学家庭背景混杂没有意识到差异,考上重点高中后就融不入普遍家庭条件优渥的班集体,如今在留学生活里接触到的能坚持学业到硕士博士的德国同学大部分是中产阶级背景。对于更加舒适的物质生活当然会有羡慕,但真正让我嫉妒的是我费劲所有力气也不可能企及的精神生活,德国的中产阶级比起国内一部分只是财富富裕的家庭多了太多文化知识和涵养素质,德国同学从家庭获得的经验、安全感和纯粹的快乐,是我只能艳羡的表达自由、无处可敛的精神财富。我通过教育摆脱了家族赋予我的命运,代价是,我背负着原生的惯性思维在学业工作和生活里摸爬滚打着重塑思想,我是孤独的,而从中上阶级学习到的三观逐渐变得与家里长辈甚至很多同辈的三观毫无交集,我也是孤独的;因为喜好和野心本来就为学业事业选择了一条孤独的路,只是哪怕如今成长到已经能坦然面对很多艰难,偶尔还是会被贯彻生命的孤独压倒。因为正在流动,所以没有归属,所以不敢也不愿停歇。

    • @raas-ai
      @raas-ai ปีที่แล้ว +2

      相似的经历 相似的孤独感,祝越努力越幸运,心想事成!

    • @guohangma7202
      @guohangma7202 ปีที่แล้ว +1

      从农村读出来的985深有同感,一路走来却荒芜了心灵。

    • @jaxbirdman
      @jaxbirdman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感觉父辈的阶层和背景不是主要原因,而是年代(时代),以及文化(以地域或种族为界)。
      我家是你口中的“家境优渥”类型,我从未感觉到有阶层流动(或跃迁)的需要和压力;但演讲中的绝大部分(还有你的阐述),我仍然有很多很多感受和触动。说明你我之间没有根本性的不同。
      我是笃定,中国这块土地上的文化有绝大的问题,我的形容是“腐朽”,起因就是刘彻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 @user-zy8mf6jc5k
      @user-zy8mf6jc5k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德国学校的一个秘书笑着说他们像是spiled children,只能说经历决定了性格和内心。如果让他们经历我们的经历,他们也难有如今的从容和纯粹。同样的,如果将他们扔进国内复杂的圈子中,他们不见得仍能继续从容和纯粹。

    • @Shadowchan182
      @Shadowchan182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看你写的内容感觉是另一个人总结了我自己。但是庆幸的是,我用爱和支持让我的孩子成为了一个自信,幸福,笃定,勇于表达和拥有涵养的人。我不会让下一代走我走过的路

  • @growupincanada3907
    @growupincanada3907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8

    这个我听得哭死了,我就是这样一个农家子弟,和这位演讲者来自同一所大学,目前在加拿大,听这些发生在受访者身上的故事,每一个都深切感受过。感谢一席邀请到这样一位演讲者,这么精准地表达出农家子弟的心路历程

    • @drwuxiaoq
      @drwuxiaoq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他们真不容易。我母亲就是贫困农家女一路靠苦读在北京的高校毕业留校,她的求学之路很不易。但是我就容易多了,一路啥玩拿到悉尼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财务自由。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了。觉得读书工作都很开心,也很容易。

  • @lemeilin6031
    @lemeilin6031 2 ปีที่แล้ว +48

    好感動,一邊看一邊哭😭
    我就是這樣一個從農村出來的女生,現在住在香港,雖然39歲,依然在努力,不敢鬆懈,很珍惜所有的機會。聽了老師的分享更了解自己,更理解父母,謝謝老師

    • @ytian90
      @ytian90 2 ปีที่แล้ว +2

      加油

    • @user-gc5kv3cd7j
      @user-gc5kv3cd7j ปีที่แล้ว

      不要那么拼,对自己好一点

    • @tonysonglalala
      @tonysonglalala ปีที่แล้ว +1

      可以尝试放松甚至放纵,和自己和解

    • @cunqifeng3917
      @cunqifeng3917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By

    • @drwuxiaoq
      @drwuxiaoq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政府应该尽力给孩子们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加油!

  • @chenrui333
    @chenrui333 3 ปีที่แล้ว +44

    "最极致的懂事就会带来最压抑的自我 也会有更大的风险"

  • @user-jj6hz3fv8o
    @user-jj6hz3fv8o 3 ปีที่แล้ว +76

    同为农村子弟,戳中了好多痛处,尤其是和父母的关系

  • @eggcom
    @eggcom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我也是一个农家子弟,大学四年没有照过一张照片,没有旅游过一次。但是我知道我需要什么,我拿一年的学费购买了一台二手电脑,并用这个电脑学习到了足够的技能,支撑我毕业时找到了最好的工作。那是20多年前的事情,我只用了3年零2个月,从不会坐公交车,到超越了全班的同学,获得了让人羡慕不已的HW的工作。升级打怪的历程一直没有完成,离开HW,到外企,移民,。。。每一次升级清零再出发,再超越,我享受我的人生。

  • @MAKEUP5631
    @MAKEUP5631 2 ปีที่แล้ว +19

    Storyteller的角度,我觉得这个演讲是成功的,语气平稳,用词幅度合适,讲出了很多情感。观点的角度,我觉得很多观点混杂了。有些是农村问题,物质差别带来的成长中的阻碍甚至是大的挫折等等,农村小孩的心理成长更加艰难。但有些和父母的问题,父母在小孩成人后无法在情感上支持小孩并不只是农村的问题。作为一个社科工作者,我认为作者还可以继续提炼观点,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广泛阅读,有更犀利深刻的认识。加油。

    • @jlh5892
      @jlh5892 2 ปีที่แล้ว +3

      对,像分享,不像学术研究,观点很杂,而且观点都是同情同理心疼,缺乏社会调研的具体意义。而且可能因为作者自己的出身,稍微有些美化了,我感觉稍微缺了些客观。我个人不算农村出身吧但也是小县城早早出去一个人读书的,所以感觉作者的观点都在我意料之内,少了些惊喜。

    • @evanzhang445
      @evanzhang445 2 ปีที่แล้ว +6

      @@jlh5892 一席什么时候变成学术研究报告了?

    • @WilliamChen61
      @WilliamChen61 2 ปีที่แล้ว

      @@evanzhang445 :!,,卜

    • @drwuxiaoq
      @drwuxiaoq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是。做qualitative research需要更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更深入的思考,他太年轻了。演讲颇为紧张,自信不够,也许是出身农村的原因?

  • @ericchang9329
    @ericchang9329 2 ปีที่แล้ว +10

    I never listen such honest speech, so touching and full of understanding and love.

  • @Schubbbbbb
    @Schubbbbbb 3 ปีที่แล้ว +24

    考虑问题时理性却又不失温度,这位先生的书一定值得一读。

  • @fangna9074
    @fangna9074 ปีที่แล้ว +9

    你激活了我的很多记忆,原以为都忘记了,原来早已融入到了性格里。人是环境的产物,农村出生和贫困的家庭真的会埋下自卑的根,在学校里 工作岗位不敢争,在喜欢的人面逃避,真的是自卑在作祟。模糊了几次眼睛,也算是一种疗愈吧。感谢你的研究,希望你能继续深挖,如果需要更多的素材,我愿意助你一臂之力。35岁 以后才开启在国外读研读博 工作,一路上见到了无数的精英和我一样逆流而上不屈服命运的人,希望大家都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出生 能力 资源 优势和劣势,每一次选择都遵从内心,不要压抑自己。不要怕,勇敢一些,咬着牙走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打开自己,何人没受过伤。

    • @linliu-ky8jo
      @linliu-ky8jo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你好有勇气!我今年28岁,工作快两年,也深感从小到大的恐惧感、自卑感让我错失了很多机会;你是为何到国外读博呢?求学的动力,还是想要开始新的生活?我也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方向不明。

  • @peixunguo7260
    @peixunguo7260 3 ปีที่แล้ว +21

    农村出身,一路求学路坎坷,一路工作路坎坷,一次次被打倒,一次次爬起来,原生家庭的很多经历,影响至今(年近40),依然依然的在拼搏,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相信明天会更好。也感谢苍天,给我的很多小幸却,因为,我只能前行,为了我那日夜操劳,用不言累的爹娘,为了我那喝着劣性酒,劣性烟,五十九岁即离世的父亲,他们一直一直是我奋斗的原动力。

  • @Datouguaiwu
    @Datouguaiwu 3 ปีที่แล้ว +22

    我农村的,从小跟父母进大城市打工,为高考初三回到老家,然后考上一本,之后来美国读博士,其中曲折辛酸,我不能更理解这种感觉了。现在博士要毕业了,出国时就带了三千美金。一路走来,身边优秀的人太多了,家境背景也是千差万别,这种差距让人充满了无力感。关于身份、背景这些先天不足的条件,我曾经并没有太在意,我追求的是自我的提升、自我的追求,也因为不关注才没有阻挡我追求自我的脚步。但是每当跟家里人聊家里情况的时候,我并不能提供任何的实质性帮助,我像极了生活在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也许哪天遇到什么无法解决的现实困难,回到现实吧,但在那之前还是坚持坚持走自己想走的路。

    • @Datouguaiwu
      @Datouguaiwu 3 ปีที่แล้ว

      提三千这个事儿,是因为现在攒到了五千🥲

    • @canpek545
      @canpek545 3 ปีที่แล้ว +2

      @@Datouguaiwu 牛逼啊哥们,你不知道大把国人砸了几百万也听不出一个响来。 这样看来你赚了几百万至少。

    • @bobojelly4024
      @bobojelly4024 2 ปีที่แล้ว +5

      等工作了你的无力感就会慢慢消失,等你工作十年了再来看看现在的你是那么优秀,有力量。你一定会靠自己努力带给家人实质性的帮助。

    • @Datouguaiwu
      @Datouguaiwu 2 ปีที่แล้ว +1

      @@bobojelly4024 突然收到这样的鼓励,莫名感动🥲

    • @mebillionaire9061
      @mebillionaire9061 2 ปีที่แล้ว

      加油兄弟!

  • @tianyangzhang4727
    @tianyangzhang4727 2 ปีที่แล้ว +6

    世界上需要多一些这样的研究者。

  • @aikaiyang
    @aikaiyang 3 ปีที่แล้ว +21

    非常感动和深有体会。谢谢发声!向上流动之旅充实而艰难,愿城乡差异早日被弥合,教育机会更加公平。

  • @scarletwinter_3399
    @scarletwinter_3399 3 ปีที่แล้ว +15

    含着泪水看完这篇演讲

  • @sunnigh3855
    @sunnigh3855 2 ปีที่แล้ว +24

    牛逼!他讲的没有一个是我的故事,但是个个都有我的影子。

  • @kanmenlaohan
    @kanmenlaohan 2 ปีที่แล้ว +4

    在情感上我们是失语的,我们只能用幼稚的语言表达感情,所以父母对孩子小的时候可以表现的很有感情,一旦某一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他们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不知道如何对一个成年人表达情感,这种平等的表达,在整个文化中是缺失的。同样可以体现在夫妻,同事,朋友,各种社会关系中。希望这本书只是一个开始,希望程猛老师能继续深度挖掘下去。谢谢!

  • @n.j8622
    @n.j8622 3 ปีที่แล้ว +34

    很有同感。感到生在农村,来到城市,离开祖国,对于农村出生的我而言,有时感到距离家乡越来越远,远到回不去,有时又感到生活原来真的有奇迹。

    • @user-ot2lp9gl9i
      @user-ot2lp9gl9i 3 ปีที่แล้ว +4

      其实中国的农民就是非国民,由于要进行大计划,政府把农村的资源掠夺后投入城市,在政策上歧视农民,导致农村的长期贫困,我们农民就像是印度的低种姓,美国的黑人,是制度的不平等,可这些事没有人提出来。

    • @n.j8622
      @n.j8622 3 ปีที่แล้ว +4

      @@user-ot2lp9gl9i 没那么极端吧。。。中国的农民也要看哪里,华东地区生活还是很好的。按照你这逻辑反过来,制度好了,农民生活就更好了吗?那你想过什么是好的制度吗?这是个非常深而大的话题,有思考的意义,但无实践的开始,你需要组织自己的思考和语言更加的precise and sharp

    • @user-ot2lp9gl9i
      @user-ot2lp9gl9i 3 ปีที่แล้ว +7

      N. J 建国后想搞社会主义工业化,按苏联模式对农村进行剪刀差,掠夺农村财富搞城市工业化,搞城乡隔离,建立户口制度禁止农民迁徙,控制农村生产模式,最后都穷得活不下去了,农民签血书搞单干,这竟然是改革开放的起点,改革开放后城市发展起飞,什么资源都在城市,农民自生自灭,还是靠农民吃苦在工厂里当血汗奴隶才改善了生活,而城市也没给我们农民什么回报,而这打工的权利还是农民靠血的反抗才争取来的,(孙志刚),城市人有福利保障,农民劳动一生连养老的基本保障都没有什么,近几年也才有一点点,城市人和农村人其实是两个国家的人,而这些事没什么人提出来,农民也不会发声,这种极大的不公平造成城乡的仇恨,我就是农民,我经历过这些事情,但说这些也没什么用,世道如此,那些什么读书的料,认清现实,不读书就是农民的孩子,一辈子都和父辈一样,受苦受累,因为作为农民,没什么选择,不过比起父辈来,情况好多了,选择也比那时多多了,但是制度的不公平依然存在。

    • @kaixingod4351
      @kaixingod4351 2 ปีที่แล้ว +6

      @@n.j8622 真的很极端的。我家里农村户口,父母在我小时候去沈阳打工,不忍心把我放在河南老家就带我一起,我在沈阳上小学需要缴纳高额的借读费。城市的政策是只欢迎农民工进城打工,不欢迎他们落户,大量农民工进城,留下海量的留守老人和儿童,我后来没法在沈阳读高中,只好回老家,半大孩子,一年见父母两次,真的悲惨,楼上说的都是真的,你没在农村待过你不知道

    • @n.j8622
      @n.j8622 2 ปีที่แล้ว +1

      @@kaixingod4351 我也是农村长大的,12岁之后就没有和我们在一起生活了,所以你说的我都理解,但人要跨越自己的经历,而非停留在那边

  • @august3612
    @august3612 3 ปีที่แล้ว +45

    哭了好几次,忍不住。所有人类该有的美好和爱,都压抑在极度的物质匮乏中,内心的那个小孩的最低需求都无处安放,默默的压制住,用一种懂事的冷漠的稚嫩肉体,去勇敢的面对外面的世界。

    • @ooxxx
      @ooxxx 2 ปีที่แล้ว

      😭😭😭

    • @drwuxiaoq
      @drwuxiaoq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所有的苦难都是财富

  • @kei6254
    @kei6254 3 ปีที่แล้ว +24

    感觉很多问题并不是「农村」专属的问题,大部分中国父母就是不会跟孩子有情感交流,教育也是只看分数。
    当然农村家庭经济压力普遍会更大,教育资源也更匮乏,所以把问题放大了。

    • @jiminding7464
      @jiminding7464 2 ปีที่แล้ว

      阶级流动的共性问题

    • @alvin3835
      @alvin3835 2 ปีที่แล้ว

      没错 对于情感的交流与父母心理的残缺 还有残缺的心理带来的补偿机制与心理投射 这些问题更像是所有人共享的

    • @yizhang3491
      @yizhang3491 2 ปีที่แล้ว

      非常认同

  • @hnyylilu
    @hnyylilu 3 ปีที่แล้ว +15

    同为农村孩子,同样是踩线上的一本大学,非常相似的经历,很有共鸣。

  • @zEng141983
    @zEng141983 2 ปีที่แล้ว +7

    听得泪流满面…… 人生不易,好自为之

  • @littleplant8288
    @littleplant8288 3 ปีที่แล้ว +5

    城市里的孩子,也会有类似的瓶颈和痛苦。我是一个八零后,家乡是沈阳市,在国内读完大学本科,在我二十九岁那年移民澳大利亚。对于我而言,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生活都会有不同的思考角度。不惑之年以后,我也偶尔会反思和审视自己过去的生活。我觉得阶级在任何时代和任何地域都客观存在。生活一定是越过越好!放松一些,打开自己的心,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内容,生活一定是越来越好!

    • @user-gd4lt4sq1n
      @user-gd4lt4sq1n 3 ปีที่แล้ว

      走是对的

    • @user-lr7os5yn5s
      @user-lr7os5yn5s 2 ปีที่แล้ว

      慈善成為事業
      是已經有的時候
      可以有的可給
      沒有的時候只有善意和拮据

  • @dingwenjing1572
    @dingwenjing1572 2 ปีที่แล้ว +5

    好感动,他的研究非常有意义。农民为中国革命的成功,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做出巨大的牺牲。

  • @befele2086
    @befele2086 3 ปีที่แล้ว +28

    農村的聲音能夠登上一席,
    足見大陸的兼容與進步!
    農村視角所帶來的省思,或可為國家帶來更多的人才生力軍!
    農村人的親身經歷,那些苦痛與酸楚、摩擦與調適,更使我們重新檢視自身、並有更深的同理心!

    • @canpek545
      @canpek545 3 ปีที่แล้ว +5

      我接触过的国人,最聪明最有毅力都是来自农村的,我的同桌是我们那一届的高考状元,关键是他从来不开夜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后来去美国留学,回国在美企工作,一步步升到中国区总裁,最新消息是他拉了队伍出来自己创业并顺利获得风投,企业做得蒸蒸日上。

    • @driftwood3582
      @driftwood3582 3 ปีที่แล้ว +2

      在你印象中大陆是有多恐怖…已经2021了

    • @user-xd4po9kq5l
      @user-xd4po9kq5l 3 ปีที่แล้ว

      @Wish hu 翻墙已经不管了,你可以看下最新的视频,基本不管了。这个视频下面及大部分都是简体字

    • @JH-qn8bg
      @JH-qn8bg 2 ปีที่แล้ว +1

      @@user-xd4po9kq5l 只是看看,不发过于激进的言语,一般不管…… 这不等于不管,而且还有很多人不便或不会,不能翻墙……

    • @yuanyuanshen8422
      @yuanyuanshen8422 2 ปีที่แล้ว +4

      这个话题不影响中共的执政啊。但是你不会在这里看到:对文革的反思,对大饥荒的讨论,对当前政策的评论,对政府应对灾难的评价和问责…… 以前还也许会零星触及,现在封堵得更严了。

  • @user-sp1yv7xc5s
    @user-sp1yv7xc5s 3 ปีที่แล้ว +9

    这位仁兄水平很高!

  • @lkhwang2711
    @lkhwang2711 3 ปีที่แล้ว +12

    這個講演把我帶回了60 年前, 太真實了, 也太現實了!

  • @skyone834
    @skyone834 2 ปีที่แล้ว +3

    就我个人从平时的生活中来看,父母的态度很重要。有些人的父母思想水平很高,虽然自己身处农村,但他们会把自己的能提供的一切提供给自己的子女,让他们努力学习,他们是赞成和支持的,而有些父母的想法就是希望孩子早当家,早抱孙子,早点赚钱,在这种思想的情况下何谈教育呢。

  • @mandyli2551
    @mandyli2551 2 ปีที่แล้ว +4

    那个叫溪若的女孩子,我真的很想告诉她,她很好,没必要这么想呀,何必觉得自己无法加入话题被家乡人边缘化?她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到一定年纪的时候,不是只有公公婆婆老公孩子各种家务可以谈。所谓的冲出大山,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摆脱,也摆脱了各种桎梏的无营养伦理琐碎。这样就很好啊。

  • @supingli5250
    @supingli5250 2 ปีที่แล้ว +1

    说得真好;小时候的生活就是这样。

  • @polycoteelondra7123
    @polycoteelondra7123 3 ปีที่แล้ว

    谢谢你!程老师

  • @apolloyang1036
    @apolloyang1036 3 ปีที่แล้ว +5

    我也是农村出来的,现在二线城市也有了自己的小窝,算是扎下了根。结合嘉宾的演讲,我想到了一个点,那就是:教育对于农村孩子的重要性。纵然现在的高考有很多饱受诟病的地方,但说到底,它还是我们农村娃为数不多的可以不需要拼爹,通过自己付出可以取得大致公平结果的一种突围的方式。 所以,还是得心怀感激!另外,嘉宾说到很多农村孩子儿时记忆的关键词我也都感同身受,无他,因为小时候就是这么经历过来的。 一言以蔽之,感谢所有父母的辛勤付出,其次,感谢国家创造的稳定的大环境。最后,感谢承袭古代科举取仕这种文化传统而来的高考制度!

    • @yizhang3491
      @yizhang3491 2 ปีที่แล้ว

      很有共鸣

    • @drwuxiaoq
      @drwuxiaoq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一个农村出来的师叔就不满现在的考试制度,说不如古代科举,他这样一路读到博士,却不能当官😂

  • @user-me5np1qz7e
    @user-me5np1qz7e 3 ปีที่แล้ว +2

    我能为他们的成长感同身受,在那些隐忍不发的懂事之中太过沉重

  • @zhanibraeb6298
    @zhanibraeb6298 ปีที่แล้ว +2

    我们都是顶着懂事的光环,一步步被迫成为了家人情绪和家庭生计的照料者。培育出虚假自我,敏感而又克制的夹着尾巴做人,最极致的懂事造就最极致的压抑。

  • @RenaXKXu
    @RenaXKXu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感谢你的非常感人的演讲和你的调查数据报告!我个人感觉 very interesting! 我相信有许多人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梦想而不懈的努力和奋斗!过去30多年,国内的经济增长相当可观!城乡差距应该是缩小了很多吧?希望国家会给农民的孩子上大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 @user-mb3ln6wn3s
    @user-mb3ln6wn3s 3 ปีที่แล้ว +7

    贫穷家庭的孩子不仅仅是知道家里的经济能不能付得起什么,更在意的是即使能付得起,家长会不会因为付出而为难,正是因为害怕家长这种“为难”的情绪,才慢慢的开始报喜不报忧,即使是很小的困难,也会因为怕父母为难而不愿意说,我的亲身体会。

  • @user-ug6ux8vx6q
    @user-ug6ux8vx6q 2 ปีที่แล้ว +1

    说的真好

  • @user-vf4hy8gk3m
    @user-vf4hy8gk3m 3 ปีที่แล้ว +4

    很多年前,北京某重点大学毕业的朋友讲过一个故事:每一年他们都有同学聚会,有一位同学从来就不参加。终于毕业后第十八年的聚会上见到了这个同学。于是,同学们纷纷质问他,这么多年去哪儿了,为什么不参加聚会。这个同学道出真情:他来自贫困家庭,从上大学的那一天,就非常自卑。所以一直回避同学聚会。现在他当上了局长,终于在同学面前不自卑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一直心里为这个同学鸣不平:出身贫寒并不是他的错误。假如他没有当上局长是不是还要自卑下去?现在当局长了,他以后真的不自卑了吗?

    • @user-zf8hm3em6b
      @user-zf8hm3em6b 3 ปีที่แล้ว +1

      不自信的思维哪来的自信的人生。

  • @user-hy5un8zm3v
    @user-hy5un8zm3v 3 ปีที่แล้ว

    謝謝你.

  • @yanpingli2929
    @yanpingli2929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穷有穷的苦,富有富的难,学会独立是每个人的必修课。独处才有思考的时间。学会享受成长的过程,自我鼓励

  • @MrHighway2000
    @MrHighway2000 ปีที่แล้ว

    讲得很好,为你点赞👍

  • @jinjianzhang7050
    @jinjianzhang7050 3 ปีที่แล้ว +32

    物质的弱势 会影响自尊,然而当自尊破土而出,往往比那些花园里孕育的尊严 更加的强大

  • @minliao3652
    @minliao3652 3 ปีที่แล้ว +11

    人生来就不是平等的,社会也是分层的,每个板块都有专属的痛苦,每个人因教育打开眼界,看见差别,带来痛苦也产生动力,但是欲望和能力要相配,阶层的上升需要稳稳的来,甚至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努力,否则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终有一天看到自己能力的边界,设定好自己欲望的边界,感受自己内心平静的幸福。

  • @user-jj2ek6sg9g
    @user-jj2ek6sg9g 3 ปีที่แล้ว +7

    倒是有一张很应景的音乐专辑,李剑青的《仍是异乡人》。

  • @Sinigelng
    @Sinigelng 3 ปีที่แล้ว +3

    聽得幾度淚眼婆娑

  • @ooze4883
    @ooze4883 3 ปีที่แล้ว +2

    向上流动的痛苦,很准确啊

  • @mingao1922
    @mingao1922 2 ปีที่แล้ว +1

    谢谢,我好像更理解我自己了

  • @XYZ-lu4tr
    @XYZ-lu4tr 2 ปีที่แล้ว +2

    看了一半实在泪目,想起母亲

  • @david_china
    @david_china 3 ปีที่แล้ว +1

    讲的太好了

  • @moremonday3960
    @moremonday3960 2 ปีที่แล้ว

    勾起很多成长回忆

  • @annati7232
    @annati7232 3 ปีที่แล้ว +14

    很相似,在美国留学,疫情回国机票太贵,三年没回家了,难受。不过都是资本刀下的蝼蚁罢了

    • @zilongzhao3274
      @zilongzhao3274 2 ปีที่แล้ว

      也许我太悲观了 其实如果走不出农村 连被资本收割的机会都没有 因为一点资本都没有。。。。。。

    • @tony608
      @tony608 2 ปีที่แล้ว +2

      资本无罪,没有资本你都去不了美帝

  • @aichopstickspig2223
    @aichopstickspig2223 2 ปีที่แล้ว +2

    往上數三代,大家都是農民,總要一代代人努力才能向上提升。我們這些出國打拼的也一樣啊,啥都沒有,唯有提高能力,做到人有我優才能立足。其實還是公平的,只是時段不一樣而已。

  • @chuandongxie9148
    @chuandongxie9148 ปีที่แล้ว +1

    “没有退路”,是对自己说过的最多的话。

  • @michealknight9005
    @michealknight9005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我是农村出来的,小镇做题家,现在在国外,学业没有你们这么优秀,但是仍然是学习改变了我的命运......

  • @jingfan3155
    @jingfan3155 2 ปีที่แล้ว

    喜欢这个演讲

  • @yywnicole7
    @yywnicole7 ปีที่แล้ว +1

    很有同感。其实大城市底层人民出生的孩子虽然比农村生活条件微微好一点,但这种孤独感是很类似的,总觉得自己和周围环境有一种隔阂,哪怕跑出了国也找到工作,总觉得自己和周围同事有点融不进去。当然,这可能和个人性格也有关系。

  • @jeannewang900
    @jeannewang900 3 ปีที่แล้ว

    很棒

  • @liugrace5333
    @liugrace5333 3 ปีที่แล้ว +4

    这位讲师好温柔哦

    • @user-fy1tp4cn4i
      @user-fy1tp4cn4i 3 ปีที่แล้ว +1

      哈哈,你竟然关注的焦点是讲师

    • @peterjin7799
      @peterjin7799 2 ปีที่แล้ว

      和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很像,不过他是一个非常温柔、靠谱、勤勉、踏实的程序员 : )

  • @kuantang1074
    @kuantang1074 2 ปีที่แล้ว +3

    听了许久,这个视频给个人的思考是:
    1. 理论层面,中国精英大学的“农家子弟”的学业表现是否是对西方教育体系中“文化资产”的反驳?中国“农家子弟”的学业表现是否有特殊性?这与讲者所关注的“教育人类学”/“教育社会学”的普遍性能否产生关联?这能否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比如印度“低种姓”的学生,或者东亚其他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如“韩国”的进入SKY名牌大学的普通学生,有哪些相似或不同。
    大学时也修过心理学教育学等社会科学,个人体会是,对这类社会问题既不能只局限在对现象的描绘动之以情,也不能过分拘泥于人本身。这跟女性主义/性少数群体等群体会比较容易代入自身叙事一样,本质上需要研究者从自身叙事出发而最终超越自身局限,这样的研究才能参与国际对话。
    2. 方法层面,如果只通过书面叙述和口头采访,只能了解当下某一阶段的切面,这项研究是否有持续跟进的可能?这些中国精英大学的“农家子弟”在毕业之后进入社会的发展,与那些家境良好的同年人相比的生存状况有何差异?或许才是这项研究之后的预测以及最重要的价值吧。
    非同专业,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user-dk2fz9rq7u
      @user-dk2fz9rq7u 2 ปีที่แล้ว

      同意你的看法。这演讲也让我感觉到了局限性

  • @user-qk1cj5ro8g
    @user-qk1cj5ro8g 3 ปีที่แล้ว

    深有感触。

  • @user-li6hz1wn6f
    @user-li6hz1wn6f 2 ปีที่แล้ว

    每一只都是瓦砾中绽放的花朵!格外清新,美丽!

  • @leelong2020
    @leelong2020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同样农村出身,对其中故事的经历很多片段感同身受

  • @yoyobee5987
    @yoyobee5987 3 ปีที่แล้ว +21

    其实城市的孩子也有许多有与农村孩子相似的感受,比如钱的烦劳,学会懂事,为家里省钱;为了避免责骂,藏起伤痛(据我父母说这是我三岁就有的行为);家里没人脉有些老师就不爱搭理你;教育和金钱挂钩,上好的高中不是数一数二的成绩就需要家里大出血,然后心存愧疚,被数落;长久离家和家乡的亲戚朋友聊不到一起去的问题也存在,但我想比起自怨自艾,打开心扉主动去了解他们的话题才比较积极吧。我家境应该属于城市中等水平了,但这些都亲身经历过的。农村的背景造成的影响确实存在,但也非完全独特的,所有不用有啥焦虑甚至自卑的。

    • @user-zx5xb4eb6m
      @user-zx5xb4eb6m 3 ปีที่แล้ว +1

      说到底还是人均资源不足,我们这一代算是到了矛盾爆发点,要么走老美路线收割全球,要么想办法把蛋糕做大,唉

    • @feiyaya7002
      @feiyaya7002 3 ปีที่แล้ว

      说起来容易啊

  • @wenhaoshi2905
    @wenhaoshi2905 2 ปีที่แล้ว +2

    结合我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想说一句,视频最后说社会的公平正义可以缓解这种痛苦,我是认同的,但是这样有点不接地气了,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路,但是那些寒门子弟的当下的痛苦不能指望着这个远大的目标解决,我的意见是参加工作后可以找心里咨询师,或者多接触一些心理学的知识,相关书籍或者视频都可以,对于当下的个人问题能有更好的应对措施。

    • @michaelhao1431
      @michaelhao1431 2 ปีที่แล้ว

      是的,self esteem是一生的任务

  • @techleang8814
    @techleang8814 2 ปีที่แล้ว

    谢谢你

  • @likeming5795
    @likeming5795 3 ปีที่แล้ว

    听完对父辈多了一份理解

  • @kongbeizi
    @kongbeizi 3 ปีที่แล้ว +1

    戳心!同为农家子弟!

  • @chefk.3511
    @chefk.3511 2 ปีที่แล้ว +3

    这位小伙子精神上是富足而又高大的,他们这样的人连接了农村和城市,是中国社会往上提升的坚实力量

  • @bobbyy7151
    @bobbyy7151 2 ปีที่แล้ว

    一席精品满满

  • @relafeng2413
    @relafeng241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贫穷又优秀的孩子往往都非常懂事,非常压抑自己替父母着想,长大后就彻底迷失了自己

  • @user-gi6gx5bf2b
    @user-gi6gx5bf2b 3 ปีที่แล้ว +5

    不有些故事能给人启发和改变,有些故事说完只是一些苦难和艰难。这断演讲属于后者。

    • @ooze4883
      @ooze4883 3 ปีที่แล้ว

      如果可以再深入研究一下或许更好,解释一下这些感受的成因,背景,但讲述的故事我挺喜欢

    • @feiyaya7002
      @feiyaya7002 3 ปีที่แล้ว

      仁者见仁,你能体会到多少取决于你。

    • @mebillionaire9061
      @mebillionaire9061 2 ปีที่แล้ว

      是的

  • @chinglish-teacher
    @chinglish-teacher 3 ปีที่แล้ว +8

    别人家的楼高,我们家的文化高!
    我一直想关闭视频,因为太压抑了,但是手点不下去啊……

  • @cezhu1360
    @cezhu1360 3 ปีที่แล้ว +1

    要靠自己走出来,真是太艰难了。。。

  • @joyz4484
    @joyz4484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其实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出身的烙印。农村和城市之间,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还有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之间。带着这些烙印在你现在所处的社会中积极生活就很好了,不需要他们消失,他们也永远不会消失。

  • @ykl8679
    @ykl8679 2 ปีที่แล้ว +1

    我大学的好朋友是农村寒门,重男轻女,哥哥很不争气,她考上了精英大学,只能助学贷款上学,可是在她身上我从来没有看到讲者的情况。我和她相处非常亲密,她家庭的苦恼,婚姻的苦恼,很多非常私人的事情,所以我不认为,这样的“苦人”完全是社会的问题。也是个人“不认命”导致的,不接纳自己的起点,所以才会痛苦。因为个体对自己出身的解读,认为不公平,也会让ta痛苦。
    当然,她的内心不会一点没有,但是,总体来说几乎没有。她是很自信自爱的,包括追她的男孩也是远超过她阶层的。但并不是因为她看起来和“我们”没有差别,她的衣食住行都有她的限制,而是从人格上,她对自我的认知、自爱和自信,让我我完全不会产生同情。生活中给予她哪怕经济上的帮助、照顾和倾斜,她能很好地接受,她不会因此自卑,这是很关键的。当她自己不同情自己,不觉得自己苦,别人就不会觉得她可怜,只会给她提供不带“居高临下”感的帮助。

    • @ykl8679
      @ykl8679 2 ปีที่แล้ว

      但不可否认,讲者的内容仍是观察细致,引人深思的。

  • @user-oq9po4bu1i
    @user-oq9po4bu1i 2 ปีที่แล้ว

    很感动,我是一个城市孩子都听哭

  • @xinshu6358
    @xinshu6358 2 ปีที่แล้ว

    二刷这个视频,本周买了《“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当代农家子弟成长叙事研究》,刷完视频后看一下书。

  • @highapple6313
    @highapple6313 ปีที่แล้ว +1

    很有意义的社会研究

  • @kaylaliu7040
    @kaylaliu7040 2 ปีที่แล้ว

    最后说出了我对社会的期许,公平正义

  • @user-dk2fz9rq7u
    @user-dk2fz9rq7u 2 ปีที่แล้ว

    好复杂的议题啊,感觉能拓展的东西太多了

  • @foret_program_ape
    @foret_program_ape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青阳的诗真是催人泪下😭

  • @user-iu6rt2fr8s
    @user-iu6rt2fr8s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别太执这执那,慈悲为怀,阿弥陀佛。

  • @vvlau6133
    @vvlau6133 3 ปีที่แล้ว +1

    越是小地方,城鄉差距越大,生活方式和態度都不同。記得以前中學時去同學家吃飯,都是小心翼翼的,吃一點就說飽⋯⋯反而越向大城市,越是分別小,農村生活的經歷反而成為朋友羨慕的地方,只有見識越多,發覺人類渺小和平等,內心就越強越少自卑啦!

  • @caijustin0918
    @caijustin0918 3 ปีที่แล้ว +2

    竟然听哭了 ….

  • @user-tb3lv6rf2k
    @user-tb3lv6rf2k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过了四十岁,我开始信命了😂,一个人作为一个体,虽然有独立自主的一部分,但你还是犹如一棵树,生长于现实这片土地,现实的贫瘠或丰腴与否确实会影响着甚至决定着你的生长发育,但愿我们能都克服阻碍我们的困难,成为更好的自己😊,

  • @user-ld6ob4sd3s
    @user-ld6ob4sd3s 3 ปีที่แล้ว

    了不起!

  • @marsho7778
    @marsho7778 3 ปีที่แล้ว

    很感动,令我想起好多的回忆,想到很多农村的伙伴,很多人其实有点轮回父辈的经历,读书普通没能读大学,在城市里干着普通的工作,日复一日的工作代替了曾经父辈的劳作,还好他们绝大部分人总体上的生活比以前好很多。

  • @Tuna_Sandwitch
    @Tuna_Sandwitch 3 ปีที่แล้ว

    但我個人還是認為在這階段,問題並非出在社會流動遲緩上,而是打工人之所以是打工人上

  • @ppliu5804
    @ppliu5804 ปีที่แล้ว

    很好的演讲类节目,为什么现在不做了呢

    • @yixi2028
      @yixi2028  ปีที่แล้ว

      一直在做的

  • @ptajai5250
    @ptajai5250 3 ปีที่แล้ว +5

    已阅,"最极致的懂事就会带来最压抑的自我 也会有更大的风险"

  • @user-kh4rz3rn7y
    @user-kh4rz3rn7y 2 ปีที่แล้ว +4

    聪明和自卑使他们拥有天生的模仿力和超强的适应力,在执行准确、做事严密的同时失去了创造力,存在着上升瓶颈和飞越障碍。

  • @qunyinggao6731
    @qunyinggao6731 2 ปีที่แล้ว

    听了这些故事我哭了......,

  • @junchen1811
    @junchen1811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 @Fuzzytoys
    @Fuzzytoys 2 ปีที่แล้ว +1

    这点国内真应该向美国学习。美国各领域很早就开始研究公平。教育公平和健康公平引起了很多关注。大学排名有social mobility这一项,就是看有多少低社会阶层孩子通过教育向中产甚至更高阶层转移。虽然教育不平等也很严重,但是政府资助很多这方面的研究,而且在美国成为中产真的不是很难。现在国内内卷这么严重,寒门子弟没有关系门路,即使大学毕业想找个还差不多的工作也是很不容易的。

  • @Arendt-Foucault
    @Arendt-Foucault ปีที่แล้ว +1

    農村變成這樣,都拜1949所賜。資源的過度集中,導致農村和城市之間產生了巨大鴻溝,加之拜金主義的甚囂塵上,農家子弟在制度機會上完全沒有任何平等的可能性。(雖然在這個社會很多領域都不具備機會均等)

    • @zhongbencong
      @zhongbencong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這麼真誠的演講 依然會被你聯繫到意識形態的對立 也許你錯了呢

  • @user-bj9uh5ob2o
    @user-bj9uh5ob2o 3 ปีที่แล้ว +7

    我没有避风港 只有我自己

  • @user-vk3ly3gh6h
    @user-vk3ly3gh6h 3 ปีที่แล้ว +5

    地瘠栽松柏,家贫子读书。

  • @Jackzhou242
    @Jackzhou242 3 ปีที่แล้ว

    为什么一代代的苦是传递的

  • @wen6199
    @wen6199 3 ปีที่แล้ว +1

    我来给师兄占个楼!

  • @user-bh6dq4tr9z
    @user-bh6dq4tr9z 3 ปีที่แล้ว +1

    楼下有个人脑子很通透,一敲头有响声那种,说的话有道理,不推翻就无法结束苦逼命。因为推翻了不但苦逼命运没了,而且连命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