ขนาดวิดีโอ: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แสดงแผงควบคุม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ล่น
เล่นอัตโนมัติ
เล่นใหม่
我童年正是住此地方,10:03 樓梯落小小是分叉路,直落是一群木屋區,兩條路,一落一上,一平走,最後都匯合同一路落山,廁所當年用的人不多,很多人都在家中大小解完,倒落溪間。當時有兩間士多,10:32 傍邊正是其中一間士多。 公廁位置,可以叫是整個木屋居群的中心位。 木屋區上山車路,當年經歷一次颱風嚴重破壞,很大部份人被徒置往黃竹坑村,此木屋區從此成歷史。
好高興能夠喚起你的回憶,小弟嘅童年都曾經喺度住過一段短時間,但由當時於年紀太細,記憶已經好模糊😅。呢條片嘅內容,好多係由親人提供,同不斷上網搜尋。可惜而家網上能夠搜尋倒嘅香港歴史已愈嚟愈少,好多都係互相轉載嘅相同內容😑。我係記得區內有個位置叫大石鼓;有好似豬籠車咁嘅交通工具,叫做街坊車,接載村民上落山。依稀記得木屋區差唔多遍佈成個山頭。當中應該有幾條村,有條叫歌賦村;有條叫和平村,但而家已經完全搵唔番資料啦🤷♂️。而家木屋區嘅遺跡已完全淹沒喺山林中,果度嘅歷史,就好似只殘留喺現在仍然在世人士嘅回憶之中,一點一滴咁樣消逝😥。我地能夠做到嘅,就係有時間就重遊吓舊地,回顧懷緬一下。或者將呢條片多啲廣傳開去,若能遇到更多好似閣下咁,有親身經歴嘅朋友,可以多啲分享仲記得嘅片段,將回憶拼圖不斷擴大,畀更多人有機會了解呢啲快將消失嘅香港發展歴史丫🙏。呢個,亦都係在下製作呢條片嘅目的🙂
@@OneWalker 對啊,此木屋區 系有 幾條村咁,一群一群 分佈山頭。我當年是幾歲,當年每到星期六日,與木屋區一群小孩自動約會 通山跑,所以記得多 dd.我住了木屋區 2 年就 徙置 黃竹坑,最難忘是 颱風。現 黃竹坑邨 已拆,聽聞很多 轉遷往 石排灣。
得到徙置算幸運了👍我童年都是在西環成長,所以對西區和摩星嶺一帶,都有一份特別的感情😊
@@OneWalker 咁巧我都是在西區成長我在紫薇街爹核士街高陞街至於 黃竹坑邨童年很少回去住17歲左右才回去住住了數年
我童年住過吉席街和荷蘭街,後來差不多中學時搬咗入華富邨😁
行人兄,好欣賞您除了詳盡行山路線外,還有很多歷史資訊,令我有更深的體會,這點沒有很多片可以做到,佩服!👍🏻
多謝欣賞🙏🙏🙏感激你發現本頻道影片特色😊希望你可多多向朋友分享本頻道影片,等多啲人可以行山之餘,接收多啲真實歴史資訊。🙇♂️🙇♂️🙇♂️
professional, thank you so much for sharing
Thanks for your compliment!😊
像上了一堂歷史課,對早期英治歷史及近代摩星嶺演變了解更多,片中有新舊同一地點比對才知海邊全是寮屋現巳變回樹林,影片製作及資料認真甚有職業水準。
非常感激支持同欣賞🙏製作呢幾集摩星嶺影片時,的確花咗好多時間同精神去搜集資料。本人兒時曾居住過摩星嶺山上啲木屋區,對嗰度特別有感情。可惜當時年紀太細,記憶有限,祗有盡量喺網上揾資料。但發覺所能夠揾倒嘅(或者係我揾得唔夠專業啦😅),有好多都係唔同網頁互相傳載,差唔多一模一樣嘅表面資訊。因此都花幾多時間揾更多唔同來源去比對籂選內容。更加插咗從兄姐口述得來嘅珍貴記憶。唔敢講係完美同冇錯漏,但應該都比好多網頁所載嘅有誠意同真確😜。本人對呢幾條影片都算滿意,無奈收視率卻偏低...,可能係唔啱大眾口味啦😔。有睇開呢個頻道影片嘅,都應該知我係幾著重知訊提供同真實性。我分享嘅路線,如果唔係有危險性,都會盡量畀足資料等大家好容易去倒;而沿途物事,亦會盡力附上正確資料,唔知嘅唔會肯定話係乜,亦唔係斷估求其作;事後發現有錯嘅,一定會喺影片說明度更正番。因為以一人之力,包辦哂拍攝、前期資料搜集核實、同後期製作,所以頻道出片係比較慢😅,真係唔好意思。如果覺得一個行人頻道影片係值得睇嘅,希望能夠幫忙分享推薦畀更多人捧吓場啦🙏🙏🙏。咁樣我會有更大鼓勵繼續製作,有時努力過後,見倒啲不如期望嘅收看率,真係幾灰吓㗎😥。再一次多謝你嘅支持同讚賞🙇♂️
很多住堅尼地城的居民都不清楚摩星嶺的歷史,多數人知道的是有公民村,和海旁村。也不知道曾經有個金銀泳棚和鐘聲泳棚,近幾年多人喜歡到木橋拍結婚照片而廣為人知。現時泳棚名為金鐘泳棚,有很多人都誤會是以前的鐘聲泳棚, 金鐘泳棚取名是來自「金銀」和「鐘聲」兩個泳棚的名字。
歷史資料,地方介紹和前往方法都講解得十分詳細,航拍影得幾出色!夏天一個人行山記得要帶夠水,小心為上!
感謝讚賞和訂閱🙏🏻🙏🏻🙏🏻記得睇埋第二、三集呀😊🙇♂️
介紹好好👍
多謝欣賞🙏😊
拍攝得好詳細精采,加油💪
多謝讚賞!請多分享同訂閱🙏🏻有你哋支持,會繼續努力🙇♂️
第一次睇你嘅片, 我覺得你拍片撰稿都寫得好好,支持你!
感激欣賞🙏🙏🙏希望你都喜歡頻道內其他影片😊,都係好用心製作㗎😁。覺得好嘅,請幫忙分享開去丫🙏🙏🙏。
精彩
多謝欣賞🙏有時間睇埋第二第三集丫😊頻道內仲有其他唔同題材影片,請慢慢欣賞😁。最好分享埋畀喜歡呢啲片嘅朋友,幫忙爭加訂閱。感激支持🙇♂️
行山路線介紹仔細,又可以認識香港歷史,好正。
謝謝欣賞🙏🏻,希望即將被遺忘嘅歴史可以傳承落去。請多分享及訂閱支持🙇♂️
一定會推介俾朋友
🙏🏻🙏🏻🙏🏻🙇♂️
真心欣賞佩服閣下製作的影片,心機之作👍,在係摩星嶺標高柱大約十多廿米附近有枝舊式方形標高柱,閣下有冇睇過,我覺得都幾有觀賞性,未看過可以去看看呀!
多謝支持同讚賞🙏🙏🙏一直希望盡量做好,將真實史訊傳承下去。應該未去過方形標高柱,下次一定要去睇吓😊
謝謝提供資料.....
謝謝欣賞🙏!有時間可一邊行山一邊了解多啲香港歴史😊希望可分享條片畀多啲人丫
先生的資料蒐集非常豐富,十分感謝你既付出。先生,我想推薦你介紹鹿頸碉堡建築群,雖然鹿頸碉堡建築群冇魔星嶺砲台咁宏偉,促它是少數保留完整既日本戰時的防衛設施,好值得介紹,希望你會考慮啦。
多謝欣賞!🙏🏻你嘅提議好好。等我搜集多啲資料先😉
制作------------捧!讚!謝!
感謝讚賞!🙏🏻請多分享及訂閱支持🙇♂️
雖然我去年已經去過摩星嶺,但為左支持你都要睇晒,欣賞你的認真同誠意,而且十分詳細,謝謝分享。
感激不已🙏🏻!會繼續努力造好片以謝支持🙇♂️
非常詳盡!
有好風景睇之餘,仲有海量資訊感謝分享
希望大家唔會因為太多資訊會覺得煩啦😅旨在盡量讓歴史事實傳承落去,減少遺失或誤傳情況。
@@OneWalker 正宗歷史必須傳承
我住喺呢區,但呢啲地方我都從來未去過,多謝介紹👍🙏!
多謝支持🙇♂️,請繼續留意我頻度影片🙏🏻
👍
小時候都住係芝校下方,那時後印象位置係軍營,以前有圍欄欄住唔比人入,印像中試過係圍櫚下爬返屋企,好懷念,好想返去睇下,請問樓主知唔知圍欄內能入去嗎???
Sorry,你指嘅圍欄係邊個位置呢?😊
應該係鐡絲網,但舊有白屋仔既時候了,芝校內有沒有路可落到海皮位置,但不是觀日出的地方
如果唔係去日落觀瀾亭嗰邊,大學校園堅尼地城方向嗰邊,應該有路落海邊嘅。不過一則要跨欄,二則啲路已荒廢,雜草叢生,好多垃圾,較崎嶇難行。其實嗰個位嘅斜坡上以前係有路嘅,即係片入面所行,由3號炮位通去1號炮位嗰條路。後來炮台廢置後,就變咗木屋區。喺1號炮位繼續向堅尼地城方向行,係可以去到一個好似而家用嚟棄置廢物嘅地方。而沿途都係一啲以前荒廢咗木屋區嘅遺跡。不過嗰度幾難行吓,又多棄置工業同裝修廢物,有危險性㗎。
請問由芝加哥大學上摩星嶺「來回」大約多少時間?
單以移動時間嚟講,來回需時大約60分鐘左右😊其餘不同路段所需時間,可參考在影片16:34中的列表。
@@OneWalker 謝謝!很有用的資訊👍🏻🙏🏻
開心享受行山樂趣啦😊天氣熱,記得帶夠水,做好防曬防蚊準備呀😉
我童年正是住此地方,10:03 樓梯落小小是分叉路,直落是一群木屋區,兩條路,一落一上,一平走,最後都匯合同一路落山,廁所當年用的人不多,很多人都在家中大小解完,倒落溪間。當時有兩間士多,10:32 傍邊正是其中一間士多。 公廁位置,可以叫是整個木屋居群的中心位。 木屋區上山車路,當年經歷一次颱風嚴重破壞,很大部份人被徒置往黃竹坑村,此木屋區從此成歷史。
好高興能夠喚起你的回憶,小弟嘅童年都曾經喺度住過一段短時間,但由當時於年紀太細,記憶已經好模糊😅。
呢條片嘅內容,好多係由親人提供,同不斷上網搜尋。可惜而家網上能夠搜尋倒嘅香港歴史已愈嚟愈少,好多都係互相轉載嘅相同內容😑。
我係記得區內有個位置叫大石鼓;有好似豬籠車咁嘅交通工具,叫做街坊車,接載村民上落山。依稀記得木屋區差唔多遍佈成個山頭。當中應該有幾條村,有條叫歌賦村;有條叫和平村,但而家已經完全搵唔番資料啦🤷♂️。
而家木屋區嘅遺跡已完全淹沒喺山林中,果度嘅歷史,就好似只殘留喺現在仍然在世人士嘅回憶之中,一點一滴咁樣消逝😥。我地能夠做到嘅,就係有時間就重遊吓舊地,回顧懷緬一下。
或者將呢條片多啲廣傳開去,若能遇到更多好似閣下咁,有親身經歴嘅朋友,可以多啲分享仲記得嘅片段,將回憶拼圖不斷擴大,畀更多人有機會了解呢啲快將消失嘅香港發展歴史丫🙏。呢個,亦都係在下製作呢條片嘅目的🙂
@@OneWalker
對啊,此木屋區 系有 幾條村咁,一群一群 分佈山頭。
我當年是幾歲,當年每到星期六日,與木屋區一群小孩自動約會 通山跑,所以記得多 dd.
我住了木屋區 2 年就 徙置 黃竹坑,最難忘是 颱風。
現 黃竹坑邨 已拆,聽聞很多 轉遷往 石排灣。
得到徙置算幸運了👍我童年都是在西環成長,所以對西區和摩星嶺一帶,都有一份特別的感情😊
@@OneWalker 咁巧
我都是在西區成長
我在
紫薇街
爹核士街
高陞街
至於 黃竹坑邨
童年很少回去住
17歲左右才回去住
住了數年
我童年住過吉席街和荷蘭街,後來差不多中學時搬咗入華富邨😁
行人兄,好欣賞您除了詳盡行山路線外,還有很多歷史資訊,令我有更深的體會,這點沒有很多片可以做到,佩服!👍🏻
多謝欣賞🙏🙏🙏
感激你發現本頻道影片特色😊
希望你可多多向朋友分享本頻道影片,等多啲人可以行山之餘,接收多啲真實歴史資訊。🙇♂️🙇♂️🙇♂️
professional, thank you so much for sharing
Thanks for your compliment!😊
像上了一堂歷史課,對早期英治歷史及近代摩星嶺演變了解更多,片中有新舊同一地點比對才知海邊全是寮屋現巳變回樹林,影片製作及資料認真甚有職業水準。
非常感激支持同欣賞🙏
製作呢幾集摩星嶺影片時,的確花咗好多時間同精神去搜集資料。本人兒時曾居住過摩星嶺山上啲木屋區,對嗰度特別有感情。可惜當時年紀太細,記憶有限,祗有盡量喺網上揾資料。但發覺所能夠揾倒嘅(或者係我揾得唔夠專業啦😅),有好多都係唔同網頁互相傳載,差唔多一模一樣嘅表面資訊。因此都花幾多時間揾更多唔同來源去比對籂選內容。更加插咗從兄姐口述得來嘅珍貴記憶。唔敢講係完美同冇錯漏,但應該都比好多網頁所載嘅有誠意同真確😜。本人對呢幾條影片都算滿意,無奈收視率卻偏低...,可能係唔啱大眾口味啦😔。
有睇開呢個頻道影片嘅,都應該知我係幾著重知訊提供同真實性。我分享嘅路線,如果唔係有危險性,都會盡量畀足資料等大家好容易去倒;而沿途物事,亦會盡力附上正確資料,唔知嘅唔會肯定話係乜,亦唔係斷估求其作;事後發現有錯嘅,一定會喺影片說明度更正番。
因為以一人之力,包辦哂拍攝、前期資料搜集核實、同後期製作,所以頻道出片係比較慢😅,真係唔好意思。
如果覺得一個行人頻道影片係值得睇嘅,希望能夠幫忙分享推薦畀更多人捧吓場啦🙏🙏🙏。
咁樣我會有更大鼓勵繼續製作,有時努力過後,見倒啲不如期望嘅收看率,真係幾灰吓㗎😥。
再一次多謝你嘅支持同讚賞🙇♂️
很多住堅尼地城的居民都不清楚摩星嶺的歷史,多數人知道的是有公民村,和海旁村。
也不知道曾經有個金銀泳棚和鐘聲泳棚,近幾年多人喜歡到木橋拍結婚照片而廣為人知。
現時泳棚名為金鐘泳棚,有很多人都誤會是以前的鐘聲泳棚, 金鐘泳棚取名是來自「金銀」和「鐘聲」兩個泳棚的名字。
歷史資料,地方介紹和前往方法都講解得十分詳細,航拍影得幾出色!夏天一個人行山記得要帶夠水,小心為上!
感謝讚賞和訂閱🙏🏻🙏🏻🙏🏻
記得睇埋第二、三集呀😊🙇♂️
介紹好好👍
多謝欣賞🙏😊
拍攝得好詳細精采,加油💪
多謝讚賞!請多分享同訂閱🙏🏻有你哋支持,會繼續努力🙇♂️
第一次睇你嘅片, 我覺得你拍片撰稿都寫得好好,支持你!
感激欣賞🙏🙏🙏
希望你都喜歡頻道內其他影片😊,都係好用心製作㗎😁。覺得好嘅,請幫忙分享開去丫🙏🙏🙏。
精彩
多謝欣賞🙏有時間睇埋第二第三集丫😊
頻道內仲有其他唔同題材影片,請慢慢欣賞😁。最好分享埋畀喜歡呢啲片嘅朋友,幫忙爭加訂閱。感激支持🙇♂️
行山路線介紹仔細,又可以認識香港歷史,好正。
謝謝欣賞🙏🏻,希望即將被遺忘嘅歴史可以傳承落去。請多分享及訂閱支持🙇♂️
一定會推介俾朋友
🙏🏻🙏🏻🙏🏻🙇♂️
真心欣賞佩服閣下製作的影片,心機之作👍,在係摩星嶺標高柱大約十多廿米附近有枝舊式方形標高柱,閣下有冇睇過,我覺得都幾有觀賞性,未看過可以去看看呀!
多謝支持同讚賞🙏🙏🙏
一直希望盡量做好,將真實史訊傳承下去。
應該未去過方形標高柱,下次一定要去睇吓😊
謝謝提供資料.....
謝謝欣賞🙏!有時間可一邊行山一邊了解多啲香港歴史😊希望可分享條片畀多啲人丫
先生的資料蒐集非常豐富,十分感謝你既付出。先生,我想推薦你介紹鹿頸碉堡建築群,雖然鹿頸碉堡建築群冇魔星嶺砲台咁宏偉,促它是少數保留完整既日本戰時的防衛設施,好值得介紹,希望你會考慮啦。
多謝欣賞!🙏🏻你嘅提議好好。等我搜集多啲資料先😉
制作------------捧!讚!謝!
感謝讚賞!🙏🏻請多分享及訂閱支持🙇♂️
雖然我去年已經去過摩星嶺,但為左支持你都要睇晒,欣賞你的認真同誠意,而且十分詳細,謝謝分享。
感激不已🙏🏻!會繼續努力造好片以謝支持🙇♂️
非常詳盡!
有好風景睇之餘,仲有海量資訊感謝分享
希望大家唔會因為太多資訊會覺得煩啦😅
旨在盡量讓歴史事實傳承落去,減少遺失或誤傳情況。
@@OneWalker 正宗歷史必須傳承
我住喺呢區,但呢啲地方我都從來未去過,多謝介紹👍🙏!
多謝支持🙇♂️,請繼續留意我頻度影片🙏🏻
👍
小時候都住係芝校下方,那時後印象位置係軍營,以前有圍欄欄住唔比人入,印像中試過係圍櫚下爬返屋企,好懷念,好想返去睇下,請問樓主知唔知圍欄內能入去嗎???
Sorry,你指嘅圍欄係邊個位置呢?😊
應該係鐡絲網,但舊有白屋仔既時候了,芝校內有沒有路可落到海皮位置,但不是觀日出的地方
如果唔係去日落觀瀾亭嗰邊,大學校園堅尼地城方向嗰邊,應該有路落海邊嘅。不過一則要跨欄,二則啲路已荒廢,雜草叢生,好多垃圾,較崎嶇難行。
其實嗰個位嘅斜坡上以前係有路嘅,即係片入面所行,由3號炮位通去1號炮位嗰條路。後來炮台廢置後,就變咗木屋區。
喺1號炮位繼續向堅尼地城方向行,係可以去到一個好似而家用嚟棄置廢物嘅地方。而沿途都係一啲以前荒廢咗木屋區嘅遺跡。
不過嗰度幾難行吓,又多棄置工業同裝修廢物,有危險性㗎。
請問由芝加哥大學上摩星嶺「來回」大約多少時間?
單以移動時間嚟講,來回需時大約60分鐘左右😊
其餘不同路段所需時間,可參考在影片16:34中的列表。
@@OneWalker 謝謝!很有用的資訊👍🏻🙏🏻
開心享受行山樂趣啦😊
天氣熱,記得帶夠水,做好防曬防蚊準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