ขนาดวิดีโอ: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แสดงแผงควบคุม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ล่น
เล่นอัตโนมัติ
เล่นใหม่
老孙每一期的视频足足都有10min的长度,但是当我一点进去的时候我会不经意地全部看完。虽然我不是老孙的那一代人(00生),但是我相信喜欢游戏的那份热情是跨越年代可以感受到了。看到这些杂志,我也会想起我年少的时候在邻居家大哥家看到过的像是口袋妖怪的攻略的杂志,亦或者是自己从零花钱里面攒下来的前去买盗版游戏光碟。这些都是童年和少年时的一份记忆,这也就是我认为老孙的视频做得最让人产生共情的地方。
確實是跨越時代的共鳴,我是90後。
@@vanillakun21180在此😊
真的很喜歡老孫的影片阿! 不僅是有料,還有很多回憶,還有很多很真誠的電玩回憶,很喜歡,請持續更新。
对电软我只想说一句话:谢谢你给了我童年,少年和青年
居然没有介绍到「大众软件」
@@julianchu1451 对啊,最火
你要是想,老年的快乐也靠它了
我也是南通人,最近一直看老孙的视频。感觉里面有太多和我一样童年的影子了。就比方说这期的电软,我也是一直订,到现在也还保存在家里。还有家里也有包括掌机在内十个游戏机。可能和老孙比有点小巫见大巫。我正因为喜欢游戏,现在也在游戏公司的原画行业努力打拼着。希望老孙加油,把视频做得更好!
原来你也是搞游戏原画的!我也是,我们一起加油吧!
有石器時代呢!第一款在我手中結束營運的網路遊戲,當時我爭取把公司倉庫裡的沒賣掉的紅暴、藍暴恐龍蛋產品包,全部免費寄給玩家們,同時還附上我的簽名信,簽到手都快斷掉...滿滿的回憶啊!.
也太厉害了吧!!!!
狗日的华义😂
我們台灣現在的遊戲雜誌實在是不怎麼樣了因為現在手游氾濫 所以遊戲雜誌基本都等於手游雜誌但是手游太多大同小異 所以整本翻下來 感覺可看性只有1~3頁不等價格也要100塊甚至更高想當年小學的時候 遊戲雜誌是多麼良心有像是軟體世界 遊戲世界 新遊戲時代 電遊人等等介紹單機遊戲的雜誌裡面除了像老孫說的有附一些遊戲的試玩光碟之外還有的有雜誌專屬漫畫而且厚厚的一大本可以反反覆覆看很久 而且價格也跟現在的雜誌差不多(記得是最貴是兩百塊左右 但是厚度是現在那些爛雜誌的兩三倍)
我們台灣這邊比較有名的應該是疾風快報了吧後來電腦開始普及,巴哈也慢慢的聚起一群人之後,電玩雜誌就勢微了...現在無聊還是會偶爾拿起就雜制胡亂翻一翻
哪都一样吧 手游赚钱容易
@@巨魔工厂0024 我覺得問題是相比於單機遊戲 手機遊戲可以介紹的東西很少又大多數都類似 還需要持續更新才有更多內容 所以買手游雜誌真得很划不來
鐵拳無敵烏梅子 软件与光盘 还有电攻 真的是非常好的杂志👍 当年基本每期都买
最主要還是有啥新消息還是攻略網上查就有,新消息還是第一手的.誰還買一本50%頁面都是廣告的舊聞雜誌呀.....就像今天MHW新DLC的影片新資料釋出馬上就看的到,還等下禮拜等你雜誌刊出來?
大眾軟件十本好雜誌,又有軟體介紹又有遊戲攻略,真的是愛玩遊戲的兒時的我最喜歡的雜誌,雖然那時候我其實也就只玩魔力寶貝...
看到老孫這一集的影片 不得不佩服你們早期電玩雜誌的用心程度 台灣在當時雖然也有遊戲雜誌 但寫的講究的真心不多,真的要講究的都是比較專門的攻略書了但又貴的可以一本要價三四百台幣 對當時的我來說其實負擔不太起來只能拜托遊戲行幫我用影印的。
真的很懷念當年那個手捧遊戲雜誌上廁所的日子……
這樣的回憶好贊好有趣。不禁令我想起以往收集的雜誌在搬家時竟然被沒過問過我的親戚意外丟掉了,傷心至今。
谢谢!
好怀念电软啊,曾经期期必买,看了好几年,记得当时有个叫叶子的女编辑,很喜欢她的文风,幽默有趣,后来干了两年就走了。还有龙哥热线,各种侃侃而谈,其实后来看电软已经不是看游戏了,只是单纯的喜欢这些编辑,感觉成了老朋友了。
进来习惯先点个赞,再看内容😎
电软,UCG,掌机王SP,掌机迷都是童年美好回忆。。。今年过年回国发现好多书报亭都没了,想买本UCG都没之前那么容易了
掌机王SP Good。当年就是根据掌机王,我买了第一个psp游戏--天地之门。
听老孙说话感觉特别亲切,一下拉回上初高中那会的时光!
這集有情懷,讓我想翻翻旮旯那一大堆的電軟。
从gamer 集中营开始接触到游戏杂志,电软也收藏过创刊到2005年,之后因为搬家才送人。这些都是满满的回忆。确实陪伴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老孙没有玩物丧志绝对是非常有自制力的人。希望你的频道越做越好!
小时候没有多的娱乐活动,就经常在家翻杂志看,看的最多的是《故事会》,我爸妈以前好像有订阅。有时候还能借到同学的大众软件,虽然上面的游戏玩不到,看看介绍也是大饱眼福。初中的时候,我妈当时在学校图书馆上班,我每个星期六下午就会跟我妈到图书馆,各种各样的杂志随便看。现在三十多了,也好久没看杂志了,貌似很多杂志都停了,怀念以前的时光啊。
對我來說 童年雜誌是從ps2開始接觸(早期有大補帖但是年紀太小)印象中有法米通跟電玩通ps2當時看到期待的遊戲開發資訊或是發售後的密技介紹 整個人超興奮可以反覆看好幾遍而且第二天去學校一定跟同學交流真懷念~
封面上的那隻狐狸讓我想起台灣的疾風之狼
我看到的第一本电软是我那当时已有老年痴呆征兆的爷爷从地摊上买的,而且是在2000年买到的94年创刊伊始的两期。我看了那两期电软之后念念不忘,到现在都清楚地记得讲三国志、讲诸葛孔明传、讲魔幻模拟战的那几篇文章,还有什么“笔者的日本朋友指着满大街的日本原装游戏机说‘中国没有游戏机’”;小公司暴雪去年凭一个魔兽争霸一跃成为欧美一流厂商;用游戏表现政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PCE上的“心跳纪念品”有精美的画面。。。等等这些想起来都让人苦笑心酸的片段。但可能由于我家那里信息比较闭塞,2000年时并没有看到有任何游戏杂志在卖(我爷爷买到那两本真是奇迹)。直到2002年我才发现家门口的报亭里竟然有电子游戏软件卖了,而且封面还是个泳装3D少女,我去。赶紧买回来去厕所撸了一发。。但是并不怎么好看。。结果只买了那一期。
精訊電腦1986~1988軟體世界1987~2005 尖端 Super Gamer 勝利小子1987~2001電腦玩家徐人強1991~2001 智冠 遊戲世界1991~2004後期電腦樂園 電玩雙週刊新遊戲時代1993~2003 飛訊電玩 疾風快報1998~2001電遊人2000~2005華義 遊戲人間2001~2003銘顯 電玩e世代2002~2004
後面都是看的電腦樂園遊戲攻略
龍二 厉害了
Dos win3.1的遊戲看軟體世界,後來win98以後都是看電腦玩家
其實尖端發行了一大堆遊戲主機的雜誌,從FC橫跨到PS2
1997年我進入疾風之狼擔任攻略作家,隔年剛好碰上公司股東內閧,主管攻略部門、美編和文編部門的兩個主要股東,把疾風之狼的所有攻略、美編、文編全部挖到新公司,自立門戶成立飛訊。後來我在飛訊一直待到2003年(後來改為銘顯,銘顯就是老闆自己的名字)。
7:16 看到RO的舉手
太怀旧了,这是所有80后的青春。这些书都不能扔!
我的人生最精華的時段(27到34歲),就是在家用電玩遊戲雜誌社裡寫遊戲攻略。
让人羡慕的工作
@@eddydrif6184 其實做久了就不稀奇了,反而開始失去了對遊戲的熱情。為興趣而玩遊戲和為工作而玩遊戲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為興趣而玩,你不會玩你沒興趣的遊戲,但為工作而玩遊戲,你是不能挑遊戲的。我最痛恨的兩個系列,一個是機器人大戰,另一個則是神奇寶貝,因為都不是我的菜(覺得年齡層偏低,尤其是神奇寶貝,劇情都很白痴)。但我卻為了機器人大戰前後寫了三本像辭海一樣厚,可以當殺人兇器的劇情攻略,也攻略過三款神奇寶貝,這個過程真的超級蛋疼。
当年还有个杂志你没买过,叫“网友”,虽然名字有点酸,但是里面也是介绍大量游戏,也配光盘,每期都会有原创flash动画,也正是因为这个板块,当年自学了flash,再加上多年绘画的功底,做了很多创意小动画,现在感慨书那时的杂志对人的影响真的很大,现在获取信息简单了,反倒觉得看到的都很没意思,喜欢你的怀旧视频,很真实,很有代入感!
大部分都看过,好怀念,小时候逛书市还能买两本年刊的游戏杂志
你买的早期的书我都买过,作为买过game集中营第一期的80后玩家,看了你的视频回忆满满
大众软件。。。当年从高一开始到高三,几乎每个月必买😂 家里大软攒了好几摞… 每个月出的时候早上上学路上买一本,然后那一天就是全班男生的杂志日
"真是太適合上廁所時看了"這句超實在...小時候買一堆電玩雜誌也是都放在廁所看
如今的時代不像以前,什麼事情都必須買本書才知道,所以存活的週刊月刊,並不是為了讓所有老玩家看得開心為首要目的,能不能讓讀者購買才是重點。因為我們吃過甜頭,所以有比較心態,新一代的玩家並不會感受這麼深刻,也就是說、一切只是咱們老玩家在話當年而已~我小時候不知道去哪買海報,所以都撕月刊上的!!或是剪下喜歡的人物貼成剪貼本因為月刊本身會被我媽丟掉>"
護備加壓摺頁海報,貼紙冊
敖厂长是游戏考古界的珍品大师 老孙是游戏考古界的亲民大师
游戏精灵那本书我也有,印象最深的是他把异域镇魂曲和破碎虚空的攻略按小说方式写的。简直写的太好了!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游戏的文学性魅力。
台灣好像沒有什麼遊戲雜誌 至少我沒看過 有些網咖(網吧)門口會放個雜誌架 可能有吧台灣很早期就有巴哈姆特 內容比任何雜誌還厲害
以前看電玩雜誌就喜歡看最後面的H GAME介紹... 雖然圖片都遮得他媽都認不出 還是很興奮 實用
軟件與光盤真的是滿滿的回憶~多少年沒看到阿軟了
都是回忆,我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买家用电脑与游戏, 书柜里面堆了好多,舍不得扔也不可能卖
想起以前每期都要买的掌机王sp
我从小学开始买电软,每一期都从开头到结尾反复玩味。虽然很多游戏没有机会去玩,但看介绍都觉得如此有趣。点软是很有心在挖掘电子游戏作为一门艺术的文化内涵,尤其到后来推出的“游戏批评”杂志更是完全走向了文化研究。对电软的爱如此深以至于我买过几期UCG却完全喜欢不起来。其实电软自从改版成视频里这个钢劲的标题风格之后我就已经有点看不进去了。最怀念的还是以前红色水晶似的封面标题,还有那些精美2D插画的杂志封面。
看到大众软件了,当时09介绍比特币,没买阿
错过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游戏杂志我最怀念的还是当初成都的游戏日,买不起主机也看得很开心,攻略也详尽。可惜08年底终究抵不过雪灾地震奥运三座大山,倒了
我大概97年开始买游戏杂志的。一开始是电软,大众软件什么的,后来慢慢的基本就只买游戏机实用技术了。而且印象里也是游戏机的各种号外刊比较好看。10年左右的时候回国还能在报刊亭买到,现在回国连报刊亭都比较难找到了。以前那种骑自行车放学后,在家门口的报刊亭站着看着眼花缭乱的杂志的感觉已经荡然无存了。其实现在想想,以前的杂志其实内容真心不算太好,一个是因为杂志编辑本身的素质和水平就不是非常高,再有就是投稿的普通人可能也很少有牛人,有些文章虽然不错,但一看就是从外刊翻译过来的。说实话很多人都怀旧,但其实更多怀的是小时候的感觉,而不是实际的东西。比如游戏机杂志,现在想想,如果让我放弃现在的互联网而回到那个买杂志的年代,我肯定是不干的。
小的年輕時, 喜歡看香港的電腦廣場, 內容比較追新潮, 讀書時, 喜歡看台灣的電腦廣場, 有教寫程式的, 小時, 有想過, 成年後, 在大學讀電腦有關, 也讀過networking diploma, 但人大了, 大學讀衛生學, 碩士也是讀衛生學, 途中也讀了土木工程高級文憑, 大多和電腦有關的是, 衛生學當中要用到電腦statistic , 土木工程要用到autocad
看到很多老游戲,很懷念,有點後悔我把以前的電玩雜志都丟了
作为90后,我那时候都喜欢买大众网络报,主要是便宜,2块5一本,即使后来涨价也只是3块钱,家里原本存了好多,搬家的时候扔了很多,现在也停刊了。
以前一本遊戲攻略都能看好久小時候買過一本寶可夢 綠寶石的攻略一本臺幣300多,整本厚的跟字典一樣還是全彩印刷,裡面資料寫的超詳盡,沒事時拿起來能看一整個下午
看老孙的视频感觉很轻松,我喜欢
台灣雜誌賣那價有幾個因素1.太多莫名其妙的遊戲雜誌賣NT.30(當時價格)2.買的都是小朋友 家長不可能願意買給小孩看台灣人普遍認為玩遊戲都會變壞孩子所以只能主攻小朋友能買的價格3.賣太貴 會變成大家合資買一本一起看雖然最後都變 會買的人給大家看還是只賣出幾本而已予就是當時買給大家看的4.價格壓到成本價 想辦法衝發行量來穿插廣告現在想想當時零用錢跟時間都用在遊戲上到底是好還是壞實在說不透所以看到高分少女時那個主角根本就是年輕的自己產生莫名的投入感只是予當時沒有那麼可愛的女友現在還是沒有女友
啊。。。我曾经也买过好多杂志,电软UCG就不用说了,还有什么掌机王,掌机迷,掌机EX,口袋迷等等一大堆,但是我最喜欢的就是在旧书摊上淘的两本02年的UCG,比起现在,我对老游戏更有感情,总觉得以前的游戏更纯粹,更能让人感受到快乐,我还一直计划着要在网上淘一些老杂志来看来着
我以前买的最多的是电功,电脑游戏攻略。很怀念那些小编啊,大笨熊,肥狼,夜猫,小时候特别崇拜他们。
都听过,不过这些书流行的时候已经是90年代的事情了,那个年代我正忙着中高考,没怎么关注这些书。记得印象比较深的杂志就是 大众软件。
电视游戏一点通这本书简直是神书,早个15年甚至可以直接拿来当游戏开发攻略用了。
UCG和电软是最常买的游戏杂志,我记得UCG出过一个叫游小说的系列,把游戏剧情都整理成小说,真的是好看,可惜出了十几期就停刊了,真的是回忆呀
画着八神举着锤子那本我也有,后来搬家时候好多都扔了,可惜了,那段岁月太美好了,太怀旧了
当年拿着格斗天书在家练习搓招,现在回想起来简直就是梦一样的幸福生活。。可惜回不去了
台灣以前在我國中時期,有家叫疾風之狼的遊戲雜誌,我很常看,很多秘技不是口耳相傳,就是看雜誌或電玩節目
看到雜誌封面想起NEC CD ROM 的天外魔境 和未來少年很經典 老孫先生也許會喜歡的RPG遊戲 故事內容和結構也很精彩 希望能有機會在這個頻道出現
過去資訊不發達需要看秘笈反而令人更是享受破解的過程
資訊不發達+語言不通然而翻祕笈卻翻出了劇情概要...盡管祕笈只是純攻略導向...完家還是能將劇情猜出個七七八八
我很少看這些遊戲雜誌,不過這影片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看到有介紹SS的遊戲,公主之冕,個人認為是SS遊戲中最好的遊戲之一了
大众软件买过很多,当时没钱全年订还是挺贵的。最开始是一半电脑一半游戏,后来拆分了,大众软件主要讲计算机软件相关,大众游戏,单独全做游戏。我有过大软的最后一期,是大家众筹的。。
1:19每天蹲坑看书,老孙和我一样都有这个好习惯。🤣🤣🤣
看到老孙晒的一堆杂志,真是感慨万千,尤其是当年有限的零花钱预算面对UCG和电软两者的时候,好难取舍。当然电软的质量后来江河日下,最后一期停刊的杂志买入收藏后都不知道去了哪里。而每次有机会路过日益稀少的报刊零售亭时,依旧还是会来一本UCG。另外老孙不知道有没有买UCG的游戏人季刊,早期的时候里面的内容和游人小说看完爱不释手,若干年过去了,依然记得第十一期登载的游人小说 “沉重的鸿毛”,推荐一读。 LEVELUP的关停和后来以VGTIME的重生,在网上也找到了些内容,可以看看artori.us/farewell-levelup-cn/, UCG的老主编们,你们还好吗?曾在2010年的美国E3邂逅到独自一人做专栏的多边形,在推广斧子项目之后,不知道多哥现在何处
那本电视游戏一点通我也有,当时买不起游戏机,就攒钱买点游戏书来YY解馋。另外电软上最经典的栏目一定是厕上极品《电刑室手记》啊,那一个个小故事我当时真是都能背下来。电软自从改名叫电软后其实就差不多已经入土半截了,反正我心中的电软就是指《game集中营》。
一看到电软,我顺便拿出很久都不用的光盘包,里面还有一堆电软的光盘,当年都是跑去报刊亭买,每一期都买
记得当年玩日版FF7卡关特地去找本攻略书(英文),看了看决定还是自己慢慢摸索好了
太会讲故事了,我听的津津有味
難得有父母不會丟掉這些東西真開明的父母
以前打仙劍1 卡關 水靈珠, 完全是靠電軟裡面的攻略才通關, 當時那本書對我來說簡直是發現寶藏一樣, 蹲茅廁的時候必帶
电脑游戏一点通,两年前偶然见到,印象深刻😀
SS、PS最瘋電玩的時代都是買日文原版雜誌,在那之前是買尖端出版社系列、不太瘋之後是買青文出版社系列,老了才驚覺SSPS時代我的錢到底從哪來??
唉,零几年上高中时候连续买了三年的电软,也寄过不少此回执,青春啊。。。
电软从集中营开始就是每期必买的,印象最深的是个典藏版,像字典一样,厚厚的砖头,梦幻模拟战2就是捧着它玩了一遍又一遍的
还记得小学的时候学校鼓励学生订大众软件,结果全班算我就两个人订了,记得还挺贵的。这本杂志基本前半部分都是电脑知识,后面的一小部分是游戏相关的,我每次都只看游戏那部分。。。杂志还附送光盘(坑爹的邮递员好几次都坑走了我的光盘)光盘里各种实用软件,小游戏,还有游戏视频,也是我第一次看到FF8王菲的那首eyes on me的游戏mv,从此深陷FF系列无法自拔
哇你们竟然还有学校鼓励,我小时候似乎全班只有我一个人知道大众软件,而且还不是订阅,只是每期去书报摊买而已,而且总是见不到传说中的光盘……
原版的遊戲機上面是有招式表的,在台灣有些原裝機上面可以看到
不過那個字體小到只能拿來忘記的時候惡補一下而已
果然有《Game集中营》,哈哈哈,好多都看过,真让人怀念
法米通我也是如數家珍根本捨不得丟.結果還是在2014年的時候結束了...時代的眼淚啊
感謝青文 電擊王 法米通
杂志带光盘是因为杂志的审批流程比较繁琐而光盘等音像制品比较宽松。所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 实际上是买光盘送书
當年我買的雜誌也都還在老家沒丟, 以前這些也都是我上廁所時的聖典啊
當年疾風之狼的攻略小說本也是出名的厚又有誠意詳盡,例如那本傳說中的FF7.....看完這本你能不能破關我不確定,但我拿這本敲你頭你一定得暈下去。
白字典 白聖經
片尾的沙罗曼蛇音乐 真是很配合这期的主题 怀念。。。
我小时候没有任何游戏机,但是电软和掌机王我是每期都会买,真的很喜欢看,现在长大成人了ps4和ns都有了但是都没怎么玩,可能只是为了补上小时候没有游戏机的缺憾
收藏的杂志真多,太骨灰级了😂,我现在也就ucg春节期刊订阅看看,没有小时候那种精力翻阅杂志了,毕竟现在媒体太发达,纸媒快要被逼到淘汰边缘。可也是曾经的回忆,电软确实值得怀念,就连ucg都做过一期电软怀旧请了好多电软编辑采访,很有纪念意义
37秒 電子專業書。很強很專業。但對於一個玩遊戲打發時間的小朋友,有一點太硬,且有點不必要(又不是要進遊戲公司,某些知識就算不懂也能玩遊戲)。倒是真的,早年網路不發達,遊戲資訊真的要靠雜誌來獲得。而且當時遊戲很多很雜(偶爾還是日文,對於當時還是小孩的我,根本是天書),不知道該選擇什麼。此時好的遊戲雜誌幫助很大。只是到了現在,遊戲雜誌幾乎都消失了。時代的演替,正常流程,只是有點不勝唏噓。消失的也不泛起漣漪,漸漸變成歷史。對了老孫,現在台灣也沒什麼遊戲雜誌。不只遊戲雜誌,漫畫雜誌、卡通雜誌、甚至八卦雜誌等,也因為網路崛起,導致大家習慣改變,逐漸轉成網路版或是畫下句點停刊。現在書店雜誌比小時候少很多。
老孙是真的热爱游戏
純推"舊遊戲時代"除了情懷也值得你擁有
想当年从电软的第四期开始买,期期不断,但是就跟视频所说的,电软后期做的实在是太差了,就转而去买别的杂志,直到游戏机实用技术的出现!
以前很多遊戲會出試玩版雜誌附的光碟通常會塞好幾個試玩遊戲小時候沒錢買完整版遊戲只好看哪一本雜誌附的光碟比較好玩就挑哪一本雜誌
後來還有送正版遊戲,不過都蠻low的
那本賊厚的金色枕頭書日版,我現在還留著。已忘記是那本月刊的附錄,是PC-E的雜誌還是甚麼呢? 只記得肯定不是FAMI通的附錄。不知為何,小時候一次都沒有買過FAMI通(明明我覺得佢地獨有封面的插圖是很漂亮的)。還是FAMI通當年有中文版所以我就不買日版的(可是我中文版的FAMI通,也是一本也沒有買過呀!!)。
UCG是我以前在大陸上學的時候必買的遊戲雜誌,跟書店的老闆買熟以後還囑咐老闆每期一定都要留一本給我,手頭鬆還會先給下一期的錢XDD好懷念啊
我也是,买到04年底就没买了。都网络时代了,上网查更快。后来发现ucg抄袭饭米桶的。。。。
@@yang62696 我是因為畢業回台灣才沒買的,因為台灣沒有賣
@@heibaibojue 我05年底移民美国,但04年底就没买了,真的,都上网找攻略了,好像叫gbacn。。。
@@yang62696 那个论坛叫CNGBA,09-11年那会因为PSP破解风潮算是它的顶峰了,后来也没落并最终关停了,国内也就剩A9VG还算坚挺(但是被完美世界收购了),没事会去怀旧游戏区逛逛。
@@l4cheetah599 对cngba 那时候都去哪下模拟器。但我是买烧录卡,游戏都从那里下载的。还记得很多人不懂怎么下载游戏和导入游戏,便宜了游戏店,5rmb导入一个psp游戏🤣
小时候买不起游戏机,家人也不给买,看那些杂志解馋!
最近也在整理遊戲雜誌 我是台灣在10年前左右在超商都可以買到的法米通(電玩通)我從2010-2012幾乎每期都有買 一開始是為了魔物獵人買的後來逐漸在意其他主機的遊戲 後來也因爲看了這個才買了好幾台不同主機跟他們平台的遊戲
差不多 法米通撐到2014
真的,我以前國小開始玩超任到後來的PS,新遊戲都是由雜誌中聊解到的。滿滿的懷念XD
这些彩页成功的沟起我的童年记忆 龙虎豹
你收藏的很多書我也擁有過 不過搬家都扔了 印象最深刻是格鬥天書 那時候有書沒遊戲也翻了好多次
看着热泪盈眶,青春不再
老孙咱是同龄,怎么没有游戏机实用技术?这可是我当年的宝啊。
感覺老孫就像朋友一樣
你这个比喻真的太贴切了。
手指破烂终不悔那个当时给我很大震撼
那一期合金装备20周年的时候我正在上小学六年级,我看过这一期,印象特别深。而真的羡慕你,我那个时候只能攒零花钱偷偷买,被父母发现就是一顿打,哈哈哈
我还记得那本书隆重介绍snake的光学迷彩,酷炫到爆炸
你说的太对了。我就是在一边上厕所一边看你的视频😂
老孙每一期的视频足足都有10min的长度,但是当我一点进去的时候我会不经意地全部看完。虽然我不是老孙的那一代人(00生),但是我相信喜欢游戏的那份热情是跨越年代可以感受到了。看到这些杂志,我也会想起我年少的时候在邻居家大哥家看到过的像是口袋妖怪的攻略的杂志,亦或者是自己从零花钱里面攒下来的前去买盗版游戏光碟。这些都是童年和少年时的一份记忆,这也就是我认为老孙的视频做得最让人产生共情的地方。
確實是跨越時代的共鳴,我是90後。
@@vanillakun21180在此😊
真的很喜歡老孫的影片阿!
不僅是有料,還有很多回憶,還有很多很真誠的電玩回憶,
很喜歡,請持續更新。
对电软我只想说一句话:谢谢你给了我童年,少年和青年
居然没有介绍到「大众软件」
@@julianchu1451 对啊,最火
你要是想,老年的快乐也靠它了
我也是南通人,最近一直看老孙的视频。感觉里面有太多和我一样童年的影子了。就比方说这期的电软,我也是一直订,到现在也还保存在家里。还有家里也有包括掌机在内十个游戏机。可能和老孙比有点小巫见大巫。我正因为喜欢游戏,现在也在游戏公司的原画行业努力打拼着。希望老孙加油,把视频做得更好!
原来你也是搞游戏原画的!我也是,我们一起加油吧!
有石器時代呢!第一款在我手中結束營運的網路遊戲,當時我爭取把公司倉庫裡的沒賣掉的紅暴、藍暴恐龍蛋產品包,全部免費寄給玩家們,同時還附上我的簽名信,簽到手都快斷掉...滿滿的回憶啊!.
也太厉害了吧!!!!
狗日的华义😂
我們台灣現在的遊戲雜誌實在是不怎麼樣了
因為現在手游氾濫 所以遊戲雜誌基本都等於手游雜誌
但是手游太多大同小異 所以整本翻下來 感覺可看性只有1~3頁不等
價格也要100塊甚至更高
想當年小學的時候 遊戲雜誌是多麼良心
有像是軟體世界 遊戲世界 新遊戲時代 電遊人等等介紹單機遊戲的雜誌
裡面除了像老孫說的有附一些遊戲的試玩光碟之外
還有的有雜誌專屬漫畫
而且厚厚的一大本可以反反覆覆看很久
而且價格也跟現在的雜誌差不多(記得是最貴是兩百塊左右 但是厚度是現在那些爛雜誌的兩三倍)
我們台灣這邊比較有名的應該是疾風快報了吧
後來電腦開始普及,巴哈也慢慢的聚起一群人之後,電玩雜誌就勢微了...
現在無聊還是會偶爾拿起就雜制胡亂翻一翻
哪都一样吧 手游赚钱容易
@@巨魔工厂0024 我覺得問題是相比於單機遊戲 手機遊戲可以介紹的東西很少
又大多數都類似 還需要持續更新才有更多內容 所以買手游雜誌真得很划不來
鐵拳無敵烏梅子 软件与光盘 还有电攻 真的是非常好的杂志👍 当年基本每期都买
最主要還是有啥新消息還是攻略網上查就有,新消息還是第一手的.
誰還買一本50%頁面都是廣告的舊聞雜誌呀.....
就像今天MHW新DLC的影片新資料釋出馬上就看的到,還等下禮拜等你雜誌刊出來?
大眾軟件十本好雜誌,又有軟體介紹又有遊戲攻略,真的是愛玩遊戲的兒時的我最喜歡的雜誌,雖然那時候我其實也就只玩魔力寶貝...
看到老孫這一集的影片 不得不佩服你們早期電玩雜誌的用心程度 台灣在當時雖然也有遊戲雜誌 但寫的講究的真心不多,真的要講究的都是比較專門的攻略書了但又貴的可以一本要價三四百台幣 對當時的我來說其實負擔不太起來只能拜托遊戲行幫我用影印的。
真的很懷念當年那個手捧遊戲雜誌上廁所的日子……
這樣的回憶好贊好有趣。不禁令我想起以往收集的雜誌在搬家時竟然被沒過問過我的親戚意外丟掉了,傷心至今。
谢谢!
好怀念电软啊,曾经期期必买,看了好几年,记得当时有个叫叶子的女编辑,很喜欢她的文风,幽默有趣,后来干了两年就走了。还有龙哥热线,各种侃侃而谈,其实后来看电软已经不是看游戏了,只是单纯的喜欢这些编辑,感觉成了老朋友了。
进来习惯先点个赞,再看内容😎
电软,UCG,掌机王SP,掌机迷都是童年美好回忆。。。今年过年回国发现好多书报亭都没了,想买本UCG都没之前那么容易了
掌机王SP Good。当年就是根据掌机王,我买了第一个psp游戏--天地之门。
听老孙说话感觉特别亲切,一下拉回上初高中那会的时光!
這集有情懷,讓我想翻翻旮旯那一大堆的電軟。
从gamer 集中营开始接触到游戏杂志,电软也收藏过创刊到2005年,之后因为搬家才送人。这些都是满满的回忆。确实陪伴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老孙没有玩物丧志绝对是非常有自制力的人。希望你的频道越做越好!
小时候没有多的娱乐活动,就经常在家翻杂志看,看的最多的是《故事会》,我爸妈以前好像有订阅。
有时候还能借到同学的大众软件,虽然上面的游戏玩不到,看看介绍也是大饱眼福。
初中的时候,我妈当时在学校图书馆上班,我每个星期六下午就会跟我妈到图书馆,各种各样的杂志随便看。
现在三十多了,也好久没看杂志了,貌似很多杂志都停了,怀念以前的时光啊。
對我來說 童年雜誌是從ps2開始接觸
(早期有大補帖但是年紀太小)
印象中有法米通跟電玩通ps2
當時看到期待的遊戲開發資訊或是發售後的密技介紹 整個人超興奮
可以反覆看好幾遍
而且第二天去學校一定跟同學交流
真懷念~
封面上的那隻狐狸讓我想起台灣的疾風之狼
我看到的第一本电软是我那当时已有老年痴呆征兆的爷爷从地摊上买的,而且是在2000年买到的94年创刊伊始的两期。
我看了那两期电软之后念念不忘,到现在都清楚地记得讲三国志、讲诸葛孔明传、讲魔幻模拟战的那几篇文章,还有什么“笔者的日本朋友指着满大街的日本原装游戏机说‘中国没有游戏机’”;小公司暴雪去年凭一个魔兽争霸一跃成为欧美一流厂商;用游戏表现政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PCE上的“心跳纪念品”有精美的画面。。。等等这些想起来都让人苦笑心酸的片段。
但可能由于我家那里信息比较闭塞,2000年时并没有看到有任何游戏杂志在卖(我爷爷买到那两本真是奇迹)。直到2002年我才发现家门口的报亭里竟然有电子游戏软件卖了,而且封面还是个泳装3D少女,我去。赶紧买回来去厕所撸了一发。。
但是并不怎么好看。。结果只买了那一期。
精訊電腦1986~1988
軟體世界1987~2005
尖端 Super Gamer 勝利小子1987~2001
電腦玩家徐人強1991~2001
智冠 遊戲世界1991~2004
後期電腦樂園 電玩雙週刊
新遊戲時代1993~2003
飛訊電玩 疾風快報1998~2001
電遊人2000~2005
華義 遊戲人間2001~2003
銘顯 電玩e世代2002~2004
後面都是看的電腦樂園遊戲攻略
龍二 厉害了
Dos win3.1的遊戲看軟體世界,後來win98以後都是看電腦玩家
其實尖端發行了一大堆遊戲主機的雜誌,從FC橫跨到PS2
1997年我進入疾風之狼擔任攻略作家,隔年剛好碰上公司股東內閧,主管攻略部門、美編和文編部門的兩個主要股東,把疾風之狼的所有攻略、美編、文編全部挖到新公司,自立門戶成立飛訊。後來我在飛訊一直待到2003年(後來改為銘顯,銘顯就是老闆自己的名字)。
7:16 看到RO的舉手
太怀旧了,这是所有80后的青春。这些书都不能扔!
我的人生最精華的時段(27到34歲),就是在家用電玩遊戲雜誌社裡寫遊戲攻略。
让人羡慕的工作
@@eddydrif6184 其實做久了就不稀奇了,反而開始失去了對遊戲的熱情。為興趣而玩遊戲和為工作而玩遊戲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為興趣而玩,你不會玩你沒興趣的遊戲,但為工作而玩遊戲,你是不能挑遊戲的。
我最痛恨的兩個系列,一個是機器人大戰,另一個則是神奇寶貝,因為都不是我的菜(覺得年齡層偏低,尤其是神奇寶貝,劇情都很白痴)。但我卻為了機器人大戰前後寫了三本像辭海一樣厚,可以當殺人兇器的劇情攻略,也攻略過三款神奇寶貝,這個過程真的超級蛋疼。
当年还有个杂志你没买过,叫“网友”,虽然名字有点酸,但是里面也是介绍大量游戏,也配光盘,每期都会有原创flash动画,也正是因为这个板块,当年自学了flash,再加上多年绘画的功底,做了很多创意小动画,现在感慨书那时的杂志对人的影响真的很大,现在获取信息简单了,反倒觉得看到的都很没意思,喜欢你的怀旧视频,很真实,很有代入感!
大部分都看过,好怀念,小时候逛书市还能买两本年刊的游戏杂志
你买的早期的书我都买过,作为买过game集中营第一期的80后玩家,看了你的视频回忆满满
大众软件。。。当年从高一开始到高三,几乎每个月必买😂 家里大软攒了好几摞… 每个月出的时候早上上学路上买一本,然后那一天就是全班男生的杂志日
"真是太適合上廁所時看了"
這句超實在...小時候買一堆電玩雜誌也是都放在廁所看
如今的時代不像以前,什麼事情都必須買本書才知道,
所以存活的週刊月刊,並不是為了讓所有老玩家看得開心為首要目的,
能不能讓讀者購買才是重點。
因為我們吃過甜頭,所以有比較心態,
新一代的玩家並不會感受這麼深刻,
也就是說、一切只是咱們老玩家在話當年而已~
我小時候不知道去哪買海報,所以都撕月刊上的!!
或是剪下喜歡的人物貼成剪貼本
因為月刊本身會被我媽丟掉>"
護備加壓摺頁海報,貼紙冊
敖厂长是游戏考古界的珍品大师 老孙是游戏考古界的亲民大师
游戏精灵那本书我也有,印象最深的是他把异域镇魂曲和破碎虚空的攻略按小说方式写的。简直写的太好了!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游戏的文学性魅力。
台灣好像沒有什麼遊戲雜誌 至少我沒看過 有些網咖(網吧)門口會放個雜誌架 可能有吧
台灣很早期就有巴哈姆特 內容比任何雜誌還厲害
以前看電玩雜誌就喜歡看最後面的H GAME介紹... 雖然圖片都遮得他媽都認不出 還是很興奮 實用
軟件與光盤真的是滿滿的回憶~多少年沒看到阿軟了
都是回忆,我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买家用电脑与游戏, 书柜里面堆了好多,舍不得扔也不可能卖
想起以前每期都要买的掌机王sp
我从小学开始买电软,每一期都从开头到结尾反复玩味。虽然很多游戏没有机会去玩,但看介绍都觉得如此有趣。点软是很有心在挖掘电子游戏作为一门艺术的文化内涵,尤其到后来推出的“游戏批评”杂志更是完全走向了文化研究。对电软的爱如此深以至于我买过几期UCG却完全喜欢不起来。其实电软自从改版成视频里这个钢劲的标题风格之后我就已经有点看不进去了。最怀念的还是以前红色水晶似的封面标题,还有那些精美2D插画的杂志封面。
看到大众软件了,当时09介绍比特币,没买阿
错过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游戏杂志我最怀念的还是当初成都的游戏日,买不起主机也看得很开心,攻略也详尽。可惜08年底终究抵不过雪灾地震奥运三座大山,倒了
我大概97年开始买游戏杂志的。一开始是电软,大众软件什么的,后来慢慢的基本就只买游戏机实用技术了。而且印象里也是游戏机的各种号外刊比较好看。10年左右的时候回国还能在报刊亭买到,现在回国连报刊亭都比较难找到了。以前那种骑自行车放学后,在家门口的报刊亭站着看着眼花缭乱的杂志的感觉已经荡然无存了。其实现在想想,以前的杂志其实内容真心不算太好,一个是因为杂志编辑本身的素质和水平就不是非常高,再有就是投稿的普通人可能也很少有牛人,有些文章虽然不错,但一看就是从外刊翻译过来的。
说实话很多人都怀旧,但其实更多怀的是小时候的感觉,而不是实际的东西。比如游戏机杂志,现在想想,如果让我放弃现在的互联网而回到那个买杂志的年代,我肯定是不干的。
小的年輕時, 喜歡看香港的電腦廣場, 內容比較追新潮, 讀書時, 喜歡看台灣的電腦廣場, 有教寫程式的, 小時, 有想過, 成年後, 在大學讀電腦有關, 也讀過networking diploma, 但人大了, 大學讀衛生學, 碩士也是讀衛生學, 途中也讀了土木工程高級文憑, 大多和電腦有關的是, 衛生學當中要用到電腦statistic , 土木工程要用到autocad
看到很多老游戲,很懷念,有點後悔我把以前的電玩雜志都丟了
作为90后,我那时候都喜欢买大众网络报,主要是便宜,2块5一本,即使后来涨价也只是3块钱,家里原本存了好多,搬家的时候扔了很多,现在也停刊了。
以前一本遊戲攻略都能看好久
小時候買過一本寶可夢 綠寶石的攻略
一本臺幣300多,整本厚的跟字典一樣
還是全彩印刷,裡面資料寫的超詳盡,沒事時拿起來能看一整個下午
看老孙的视频感觉很轻松,我喜欢
台灣雜誌賣那價有幾個因素
1.太多莫名其妙的遊戲雜誌賣NT.30(當時價格)
2.買的都是小朋友 家長不可能願意買給小孩看
台灣人普遍認為玩遊戲都會變壞孩子
所以只能主攻小朋友能買的價格
3.賣太貴 會變成大家合資買一本一起看
雖然最後都變 會買的人給大家看
還是只賣出幾本而已
予就是當時買給大家看的
4.價格壓到成本價 想辦法衝發行量
來穿插廣告
現在想想
當時零用錢跟時間都用在遊戲上
到底是好還是壞
實在說不透
所以看到高分少女時
那個主角根本就是年輕的自己
產生莫名的投入感
只是予當時沒有那麼可愛的女友
現在還是沒有女友
啊。。。我曾经也买过好多杂志,电软UCG就不用说了,还有什么掌机王,掌机迷,掌机EX,口袋迷等等一大堆,但是我最喜欢的就是在旧书摊上淘的两本02年的UCG,比起现在,我对老游戏更有感情,总觉得以前的游戏更纯粹,更能让人感受到快乐,我还一直计划着要在网上淘一些老杂志来看来着
我以前买的最多的是电功,电脑游戏攻略。很怀念那些小编啊,大笨熊,肥狼,夜猫,小时候特别崇拜他们。
都听过,不过这些书流行的时候已经是90年代的事情了,那个年代我正忙着中高考,没怎么关注这些书。记得印象比较深的杂志就是 大众软件。
电视游戏一点通这本书简直是神书,早个15年甚至可以直接拿来当游戏开发攻略用了。
UCG和电软是最常买的游戏杂志,我记得UCG出过一个叫游小说的系列,把游戏剧情都整理成小说,真的是好看,可惜出了十几期就停刊了,真的是回忆呀
画着八神举着锤子那本我也有,后来搬家时候好多都扔了,可惜了,那段岁月太美好了,太怀旧了
当年拿着格斗天书在家练习搓招,现在回想起来简直就是梦一样的幸福生活。。
可惜回不去了
台灣以前在我國中時期,有家叫疾風之狼的遊戲雜誌,我很常看,很多秘技不是口耳相傳,就是看雜誌或電玩節目
看到雜誌封面想起NEC CD ROM 的天外魔境 和未來少年很經典 老孫先生也許會喜歡的RPG遊戲 故事內容和結構也很精彩 希望能有機會在這個頻道出現
過去資訊不發達需要看秘笈反而令人更是享受破解的過程
資訊不發達+語言不通
然而翻祕笈卻翻出了劇情概要...盡管祕笈只是純攻略導向...完家還是能將劇情猜出個七七八八
我很少看這些遊戲雜誌,不過這影片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看到有介紹SS的遊戲,公主之冕,個人認為是SS遊戲中最好的遊戲之一了
大众软件买过很多,当时没钱全年订还是挺贵的。最开始是一半电脑一半游戏,后来拆分了,大众软件主要讲计算机软件相关,大众游戏,单独全做游戏。我有过大软的最后一期,是大家众筹的。。
1:19每天蹲坑看书,老孙和我一样都有这个好习惯。🤣🤣🤣
看到老孙晒的一堆杂志,真是感慨万千,尤其是当年有限的零花钱预算面对UCG和电软两者的时候,好难取舍。当然电软的质量后来江河日下,最后一期停刊的杂志买入收藏后都不知道去了哪里。而每次有机会路过日益稀少的报刊零售亭时,依旧还是会来一本UCG。另外老孙不知道有没有买UCG的游戏人季刊,早期的时候里面的内容和游人小说看完爱不释手,若干年过去了,依然记得第十一期登载的游人小说 “沉重的鸿毛”,推荐一读。 LEVELUP的关停和后来以VGTIME的重生,在网上也找到了些内容,可以看看artori.us/farewell-levelup-cn/, UCG的老主编们,你们还好吗?曾在2010年的美国E3邂逅到独自一人做专栏的多边形,在推广斧子项目之后,不知道多哥现在何处
那本电视游戏一点通我也有,当时买不起游戏机,就攒钱买点游戏书来YY解馋。另外电软上最经典的栏目一定是厕上极品《电刑室手记》啊,那一个个小故事我当时真是都能背下来。电软自从改名叫电软后其实就差不多已经入土半截了,反正我心中的电软就是指《game集中营》。
一看到电软,我顺便拿出很久都不用的光盘包,里面还有一堆电软的光盘,当年都是跑去报刊亭买,每一期都买
记得当年玩日版FF7卡关特地去找本攻略书(英文),看了看决定还是自己慢慢摸索好了
太会讲故事了,我听的津津有味
難得有父母不會丟掉這些東西
真開明的父母
以前打仙劍1 卡關 水靈珠, 完全是靠電軟裡面的攻略才通關, 當時那本書對我來說簡直是發現寶藏一樣, 蹲茅廁的時候必帶
电脑游戏一点通,两年前偶然见到,印象深刻😀
SS、PS最瘋電玩的時代都是買日文原版雜誌,在那之前是買尖端出版社系列、不太瘋之後是買青文出版社系列,老了才驚覺SSPS時代我的錢到底從哪來??
唉,零几年上高中时候连续买了三年的电软,也寄过不少此回执,青春啊。。。
电软从集中营开始就是每期必买的,印象最深的是个典藏版,像字典一样,厚厚的砖头,梦幻模拟战2就是捧着它玩了一遍又一遍的
还记得小学的时候学校鼓励学生订大众软件,结果全班算我就两个人订了,记得还挺贵的。这本杂志基本前半部分都是电脑知识,后面的一小部分是游戏相关的,我每次都只看游戏那部分。。。杂志还附送光盘(坑爹的邮递员好几次都坑走了我的光盘)光盘里各种实用软件,小游戏,还有游戏视频,也是我第一次看到FF8王菲的那首eyes on me的游戏mv,从此深陷FF系列无法自拔
哇你们竟然还有学校鼓励,我小时候似乎全班只有我一个人知道大众软件,而且还不是订阅,只是每期去书报摊买而已,而且总是见不到传说中的光盘……
原版的遊戲機上面是有招式表的,在台灣有些原裝機上面可以看到
不過那個字體小到只能拿來忘記的時候惡補一下而已
果然有《Game集中营》,哈哈哈,好多都看过,真让人怀念
法米通我也是如數家珍根本捨不得丟.結果還是在2014年的時候結束了...時代的眼淚啊
感謝青文 電擊王 法米通
杂志带光盘是因为杂志的审批流程比较繁琐而光盘等音像制品比较宽松。所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 实际上是买光盘送书
當年我買的雜誌也都還在老家沒丟, 以前這些也都是我上廁所時的聖典啊
當年疾風之狼的攻略小說本也是出名的厚又有誠意詳盡,例如那本傳說中的FF7.....
看完這本你能不能破關我不確定,但我拿這本敲你頭你一定得暈下去。
白字典 白聖經
片尾的沙罗曼蛇音乐 真是很配合这期的主题 怀念。。。
我小时候没有任何游戏机,但是电软和掌机王我是每期都会买,真的很喜欢看,现在长大成人了ps4和ns都有了但是都没怎么玩,可能只是为了补上小时候没有游戏机的缺憾
收藏的杂志真多,太骨灰级了😂,我现在也就ucg春节期刊订阅看看,没有小时候那种精力翻阅杂志了,毕竟现在媒体太发达,纸媒快要被逼到淘汰边缘。可也是曾经的回忆,电软确实值得怀念,就连ucg都做过一期电软怀旧请了好多电软编辑采访,很有纪念意义
37秒 電子專業書。很強很專業。但對於一個玩遊戲打發時間的小朋友,有一點太硬,且有點不必要(又不是要進遊戲公司,某些知識就算不懂也能玩遊戲)。
倒是真的,早年網路不發達,遊戲資訊真的要靠雜誌來獲得。而且當時遊戲很多很雜(偶爾還是日文,對於當時還是小孩的我,根本是天書),不知道該選擇什麼。此時好的遊戲雜誌幫助很大。只是到了現在,遊戲雜誌幾乎都消失了。時代的演替,正常流程,只是有點不勝唏噓。消失的也不泛起漣漪,漸漸變成歷史。
對了老孫,現在台灣也沒什麼遊戲雜誌。不只遊戲雜誌,漫畫雜誌、卡通雜誌、甚至八卦雜誌等,也因為網路崛起,導致大家習慣改變,逐漸轉成網路版或是畫下句點停刊。現在書店雜誌比小時候少很多。
老孙是真的热爱游戏
純推"舊遊戲時代"除了情懷也值得你擁有
想当年从电软的第四期开始买,期期不断,但是就跟视频所说的,电软后期做的实在是太差了,就转而去买别的杂志,直到游戏机实用技术的出现!
以前很多遊戲會出試玩版
雜誌附的光碟通常會塞好幾個試玩遊戲
小時候沒錢買完整版遊戲
只好看哪一本雜誌附的光碟比較好玩就挑哪一本雜誌
後來還有送正版遊戲,不過都蠻low的
那本賊厚的金色枕頭書日版,我現在還留著。
已忘記是那本月刊的附錄,是PC-E的雜誌還是甚麼呢? 只記得肯定不是FAMI通的附錄。
不知為何,小時候一次都沒有買過FAMI通(明明我覺得佢地獨有封面的插圖是很漂亮的)。
還是FAMI通當年有中文版所以我就不買日版的(可是我中文版的FAMI通,也是一本也沒有買過呀!!)。
UCG是我以前在大陸上學的時候必買的遊戲雜誌,跟書店的老闆買熟以後還囑咐老闆每期一定都要留一本給我,手頭鬆還會先給下一期的錢XDD好懷念啊
我也是,买到04年底就没买了。都网络时代了,上网查更快。后来发现ucg抄袭饭米桶的。。。。
@@yang62696 我是因為畢業回台灣才沒買的,因為台灣沒有賣
@@heibaibojue 我05年底移民美国,但04年底就没买了,真的,都上网找攻略了,好像叫gbacn。。。
@@yang62696 那个论坛叫CNGBA,09-11年那会因为PSP破解风潮算是它的顶峰了,后来也没落并最终关停了,国内也就剩A9VG还算坚挺(但是被完美世界收购了),没事会去怀旧游戏区逛逛。
@@l4cheetah599 对cngba 那时候都去哪下模拟器。但我是买烧录卡,游戏都从那里下载的。还记得很多人不懂怎么下载游戏和导入游戏,便宜了游戏店,5rmb导入一个psp游戏🤣
小时候买不起游戏机,家人也不给买,看那些杂志解馋!
最近也在整理遊戲雜誌 我是台灣在10年前左右在超商都可以買到的法米通(電玩通)我從2010-2012幾乎每期都有買 一開始是為了魔物獵人買的後來逐漸在意其他主機的遊戲 後來也因爲看了這個才買了好幾台不同主機跟他們平台的遊戲
差不多 法米通撐到2014
真的,我以前國小開始玩超任到後來的PS,新遊戲都是由雜誌中聊解到的。滿滿的懷念XD
这些彩页成功的沟起我的童年记忆 龙虎豹
你收藏的很多書我也擁有過 不過搬家都扔了 印象最深刻是格鬥天書 那時候有書沒遊戲也翻了好多次
看着热泪盈眶,青春不再
老孙咱是同龄,怎么没有游戏机实用技术?这可是我当年的宝啊。
感覺老孫就像朋友一樣
你这个比喻真的太贴切了。
手指破烂终不悔那个当时给我很大震撼
那一期合金装备20周年的时候我正在上小学六年级,我看过这一期,印象特别深。而真的羡慕你,我那个时候只能攒零花钱偷偷买,被父母发现就是一顿打,哈哈哈
我还记得那本书隆重介绍snake的光学迷彩,酷炫到爆炸
你说的太对了。我就是在一边上厕所一边看你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