ขนาดวิดีโอ: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แสดงแผงควบคุม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ล่น
เล่นอัตโนมัติ
เล่นใหม่
牛逼我爷爷叫我学科学,长大之后要超英赶美,现在我老了,都忘记了,看到你的视频,我又重新想起了这个任务,但我觉得只有靠你了😂
我曾经也了解过这样的存储器。在那个年代,这玩意儿都是应用在航天领域的高级货了。这些三极管换成模拟开关的话可能让您的电路会简洁一些
太猛了.... 而且嘉立創這種平台真的造福很多人,可謂讓人人都有機會DIY
你真的好強,非常佩服你這種硬核的技術大佬
为那个时代的电子先驱们致敬!
磁芯存储,这是阿波罗登月等级的太空科技。😂!
你是识货的!!!
所以,美国现在无法登月,就是是因为这个磁芯存储器生产不了。🤣🤣🤣
挖賽
@@tissueculture博主领先全球
磁性非揮發性記憶體是王安發明的,這個專利令他賺了一大筆錢.
用亞克力板給編好的存貯器陣列罩一下吧 😂 這玩意兒要是摔斷了線,人生立刻失去意義
無聊查一下容量大小定義,發現這東西實在太雞助了~1 byte = 8 bits1 KB = 1,024 bytes1 MB = 1024 KB1 GB = 1024 MB16byte=128比特天啊!居然連1KB都不到。打子幾個字容量就用光了~【忘了電腦定義,每個字元占多少存處空間了】
unicode/繁體Big5都是一個字2個Byte簡體GB2312 前128之後也都佔2Byte所以up主這大概只能存8個中文字😅
对的…存储汉字真的不容易
所以你應該要感歎科技的進步以及未來的趨勢
@@mechanicalredpanda743 沒事雖然8個中文字不能存什麼但也比16個英文字母多了🤣
@@mechanicalredpanda743 設計電子電路 真是不簡單!
天啊 骨董級手工記憶體
如果有一个磁环不只是有偏差,而是彻底无磁,那就真的完蛋了😂
不叫无磁,你可以说有残缺,可能会大幅度改变磁芯磁化特性
可能性不大。这毕竟是成批量生产的,有可能有个体差异,但不会出现失效的情况。
這個可以做puf ,用來做晶片加密用的😂
以前上學時迷上真空管燈也是自己畫電路板,查資料研究arduino都很費勁,大概十年前那時候,到最後找台灣這邊代工電路板一次都要求生產十一整片pcb價格不便宜. 現在有3D列印跟GTP之後,手作門檻真的降低很多,但您還是很厲害順便又上了一課,也感謝當年那些工程師為了科技的努力
没有那个过程,今天的3D打印和GTP可能也不会出现,因为那是基石。就像盖房子,肯定从地基打起,一点一点往上盖。万丈高楼平地起,便是这个道理。
太牛了,上古时代计算机真是科技前沿
這是七十年代由 王安 所發明,後來賣了給 IBM 的磁圈存儲嗎器?
我看见TH-cam上有个NASA的雇员,自己用分离式双极三极管搭了一个4位的CPU。这工作量很大,虽然他的那个CPU很低级,但用晶体管去做,一个简单的4位寄存器都是一堆三极管。我准备,我也作一个。用晶体管太累了,我用74HC 做,简单得多,但我估算了一下,也是不小的工作量,手上器件数目不够,还需要买些器件。
一个4位的CPU,估计做起来也是很大一个家伙了,占用空间可能今天一台各人计算机都放不下。
博主真厲害
😂 喔 我的 老天爺 你把歷史中的電腦復活了. 剛好可以藏個 IPV6 地址了。要裝下差不多 20kb 的話 要用到156 張磁圈卡了。 弱點是遇到強的磁場 數據會被破壞掉
真是大写的牛
除了你手戳的那个阵列 其他都是作弊
貨真價實的DDR......在柏林時經常會看到的一個詞,還真的有人把它搞成記憶體了。
10:19 哪都有鳴式的身影啊~🫠
當年阿波羅就是用大概這種等級的電腦上月球的
UP 说不定你可以和科学管 合作! 卖内存历史的 故事!!!
如果你能介紹過程中用到設計電路版那些功能實現,或許我們會懂一點如何設計電路版,真的很想像設計異星工廠那樣玩設計
以前的磁環可大了 所以編好之後會佔一個房間大小
下次可以用三极管再搭一个双稳态触发器组成的内存条试试
什么时候制作1TB内存条
你是魔鬼嗎
不可能完成,这种磁环有个技术上限,电信号在导线中是会衰减的(除非超导),1TB至少需要几百公里的导线吧?那么初始电压就不能是几伏特,而可能是几千伏才能保证远端最后一个磁环有足够的电流,首先漆包线承受不了,其次要让最后一个磁环达到有效电压,那么初始电压已经足够烧坏排在前面的磁环。即使上面的技术问题都能解决,又如何让感应线同时感应几千伏和零点几伏的波动?前面的磁环产生的电磁噪音都比末尾磁环产生的数据要大几千倍了
引入二极管的话,可以用更少的三极管来控制,布线如点阵LED屏幕,每个LED对应一根线。当时应该没有这玩意,用继电器,数量和视频中的设计一样
当时已经有晶体管了
液晶顯示屏在等待著你 😊
用手搓,一年能搓出多少?精密度能到多少?
辛苦你了
我见过我见过,火力发电厂设备库,2002年的时候,有几个大砖头一样的铁盒子写着IBM,尺寸比砖头稍微厚点,一个能有7-8斤,上面英语写着磁芯存储器,像PC电源一样带着几根巨粗的线,上古的巨大矩形接头,实际上有一个摔破了,里面磁芯都漏出来了,有些都散了,大学时只见过照片,这回见到真的了,我问了一下,好家伙80年代从美国进口的,那时候七万多美元一个(80年代的7万美元,我的妈,即使在美国当时也能买好几辆BMW了),只有不到5MB,实际是有5MB的磁芯的,但是本身系统管理和操作程序也要占用一部分(那时候可没有什么单片机,这砖头还要配上一恒温恒湿屋子里好几个铁皮柜的继电器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甚至真空管,因为真空管功率能做很大)。运行的时候那个屋子不能有人,只能在隔壁(怕人身上有静电产生电磁场噪音,怕人体肉身和设备以及空气形成耦合电容产生空间电势,反正进人必须要关机,还要穿防静电服怕手一碰哪个静电火花再击穿个啥)那一屋子设备花的钱就能再盖一个小电厂,那时候老美工程师来三天账单够电厂一个热力控制部门20来人全年工资的。早就被淘汰了,可是账上折旧还有4000~7000美元价值不等,国营单位,所以没人敢扔,就一次次设备升级中留成了古董,然后还在那里放着,都是听几个老班长吹牛逼说的。NND,山姆当年没少割咱们韭菜。
这话说的。人家肯卖给你,都算是善良了。先进的东西,给钱都不卖,你也不能奈何啊。这哪能说割韭菜?人家也没逼着你买啊,对吧?
@@heoliang8175 扯蛋,,八十年代以前,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生产国之一,,每年也是大量出口,日本主要就是从中国高价进口,也是这价,八十年代后有国产的不用,宁可国企破产,也要天价进口,,,这是后话了
@@风筝-k7b 那就牵涉到另一个话题了。
現在,川建國同志不割強國韭菜了。
@@poir345 然后,又撒泼打滚说人家歧视制裁自己。
我看其他 youtuber 不是有接一个 pcbway 的广告,那家做 pcb 行不行的呀
沒記錯有人手製8085等同性能的CPU....
❤若編織時增加第Z軸的信號線你快一得到立體式存儲矩陣恆定電流小一點美國的那個磁環也適用了!❤加油打氣。
華為中芯需要您,報效國家。
作者因为过多讨论“走线”内容,已经上了黑名单。
1:41 是512字節(byte),還是512位元(bit) ?
是Byte~ 它有4096 bits
我觉得,应该做一个自动穿线装置,这样更有意义
可以想象,早期可能真有这样的穿线的机器。只是他只是为了复刻一个,没必要再去做一个穿线的装置罢了。
夢回登月年代
一看就想到Dr.Stone漫画里手搓储存器的剧情
這是一通很好睡的影片~ 我用它睡過3個晚上
就是阿波罗导航计算机的做法
突然想到 如果用磁極觀察片靠近磁環是不是能"透視"到裡面的數據
一个闭路磁环,可能从外面很难观察到里面的数据吧?
我去哪裡可以買到東德磁環
ebay有啊,卖家说他有2000万个,每盒有45000个,整盒卖100$左右(这个价,如果量大,估计中国会有人复刻了),排量可议价,这也可以看出,当年社会主义阵营的产能惊人,不过美帝的制造工艺确实比东德要精至。这个东西当年需要手工纺织,造价是1$/Bit。
Thx
有網址嗎
@@宗桓李-e5z 就是eBay啊。
我就是ebay买的,买了整整一盒,好几万个😂
为什么三根导线都相交了但不会互相影响电路?
漆包线,线之间是绝缘的
虽然定时器只在2.5微秒后触发可以无视掉不在出发时间内的噪声,但是仍然有概率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受到噪声干扰
利害!!
驱动线三极管数量最终应该是36个,而不是32个吧
為什麼是36?最終驅動線 X:8條、Y:8條H橋電路需要 16 * 4 = 64 個三極管再將驅動線每四個湊為一組則需要 64 / 2 = 32 個三極管
现在方向是计算存储一体设计了
太强了
如果为每个磁芯通更多的控制线,理论上可以进一步减少控制管子,缺点主要是误差问题吗?
光是設計成兩條控制線都給同向的電才能磁化就已經很困難了,三條以上更容易發生意外寫入。而且考慮到要能夠兩條電流反向就達到不寫入,那麼三條穿過一個環還不行,必須是偶數,所以超過2條控制線的最低數量不是三條而是四條,這要怎麼堆成矩陣形狀實在有困難。
实际使用的是3根控制线构成的立体结构,再增加的话其他复杂程度就会增加了。同一个感应线能穿过的磁环也是有限的
想請教您所使用的Python GUI控制軟體是使用PYQT還是別的方式完成的呢?
自带的tk就行
我用的是tk,让chatgpt帮我写的😂
@@mechanicalredpanda743 感謝回復,謝謝!
DDR 原來是東德的意思
酷!
真牛!可不可以全用分立元件搓一个啊?😂😂😂
Ttl逻辑门的话太多了😂
點錯科技樹的產物
i dont understand but, nice memory👍
阿波罗登月就用过这个玩意儿吧
对,因为怕空间磁场影响,磁芯特别大,加了屏蔽层,只是火箭姿态控制就400多公斤重,3重备份,阿波罗登月返回部分是七台备份
@@jamesz2436 感觉在那个年代,计算机相关的设备都贵的无法想象,而且笨重得出奇。
想知道这些知识应该从哪里学 我真的很感兴趣 希望各位大大指条明路😊
基本都是网上找的😂
@@mechanicalredpanda743 请问你在网上的关键词是什么呀
4:46 相当于近年热议的35nm,15nm,3nm 吧。😂😂😂
电路图的软件是啥
EasyEDA pro,一个免费软件
看起來像 EasyEDA
有意思。。。
Give credit to WANG lab.
视频没有分段?怎么跳😂
啊这,忘记在这边加了…
🎉👍
大佬
牛逼
牛
@千空老师来看
石纪元
忽然覺得我收藏的8086CPU不香了( ̄O ̄;)
8086真的很香,那可是第一代的16位CPU啊,作爲古董保存沒啥不好。我還收藏過一臺286的計算機,後來搬家沒地方,無奈和一臺手搖計算機一起丟了。
優質視頻
厘米级。。
手搓CPU
这玩意看起来傻大黑粗,看起来很笨的样子,但其实是很伟大的发明。没有这一个过程,可能也不会有今天的计算机。就像走路一样,每一步都是必须的,你不太可能突然从一个地方瞬间跳到下一个很遥远的目标。基本都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过去。
那么问题来了 你做这个有什么用呢? 什么没用? 哪你做鸡毛
我总是觉得你在考古😂😂😂这种基础科学只能是怀旧,除非现代科学走偏了再从原来的出发点讨论。
建议看完视频
没多少高科技,纯粹就是力气活。
高科技的背後,都是體力活。別懷疑IC晶片也沒啥好高級的,都是層層堆疊同樣的工作一直做一直做。
哈哈,笑死,你以為你現在用的都是什麼??憑空生出來的麼?
太浪費人力了~
nb
这个视频讨论“走线”,不符合新时代核心价值观。作者应该被列为网上逃犯。
殠莎碧
在美国玩DIY 就是噩梦……😂
DDR 0代内存。
牛逼
我爷爷叫我学科学,长大之后要超英赶美,现在我老了,都忘记了,看到你的视频,我又重新想起了这个任务,但我觉得只有靠你了😂
我曾经也了解过这样的存储器。在那个年代,这玩意儿都是应用在航天领域的高级货了。这些三极管换成模拟开关的话可能让您的电路会简洁一些
太猛了.... 而且嘉立創這種平台真的造福很多人,可謂讓人人都有機會DIY
你真的好強,非常佩服你這種硬核的技術大佬
为那个时代的电子先驱们致敬!
磁芯存储,这是阿波罗登月等级的太空科技。😂!
你是识货的!!!
所以,美国现在无法登月,就是是因为这个磁芯存储器生产不了。🤣🤣🤣
挖賽
@@tissueculture博主领先全球
磁性非揮發性記憶體是王安發明的,這個專利令他賺了一大筆錢.
用亞克力板給編好的存貯器陣列罩一下吧 😂 這玩意兒要是摔斷了線,人生立刻失去意義
無聊查一下容量大小定義,發現這東西實在太雞助了~
1 byte = 8 bits
1 KB = 1,024 bytes
1 MB = 1024 KB
1 GB = 1024 MB
16byte=128比特
天啊!居然連1KB都不到。
打子幾個字容量就用光了~【忘了電腦定義,每個字元占多少存處空間了】
unicode/繁體Big5都是一個字2個Byte
簡體GB2312 前128之後也都佔2Byte
所以up主這大概只能存8個中文字😅
对的…存储汉字真的不容易
所以你應該要感歎科技的進步以及未來的趨勢
@@mechanicalredpanda743
沒事
雖然8個中文字不能存什麼
但也比16個英文字母多了🤣
@@mechanicalredpanda743 設計電子電路 真是不簡單!
天啊 骨董級手工記憶體
如果有一个磁环不只是有偏差,而是彻底无磁,那就真的完蛋了😂
不叫无磁,你可以说有残缺,可能会大幅度改变磁芯磁化特性
可能性不大。这毕竟是成批量生产的,有可能有个体差异,但不会出现失效的情况。
這個可以做puf ,用來做晶片加密用的😂
以前上學時迷上真空管燈也是自己畫電路板,查資料研究arduino都很費勁,大概十年前那時候,到最後找台灣這邊代工電路板一次都要求生產十一整片pcb價格不便宜. 現在有3D列印跟GTP之後,手作門檻真的降低很多,但您還是很厲害順便又上了一課,也感謝當年那些工程師為了科技的努力
没有那个过程,今天的3D打印和GTP可能也不会出现,因为那是基石。就像盖房子,肯定从地基打起,一点一点往上盖。万丈高楼平地起,便是这个道理。
太牛了,上古时代计算机真是科技前沿
這是七十年代由 王安 所發明,後來賣了給 IBM 的磁圈存儲嗎器?
我看见TH-cam上有个NASA的雇员,自己用分离式双极三极管搭了一个4位的CPU。这工作量很大,虽然他的那个CPU很低级,但用晶体管去做,一个简单的4位寄存器都是一堆三极管。我准备,我也作一个。用晶体管太累了,我用74HC 做,简单得多,但我估算了一下,也是不小的工作量,手上器件数目不够,还需要买些器件。
一个4位的CPU,估计做起来也是很大一个家伙了,占用空间可能今天一台各人计算机都放不下。
博主真厲害
😂 喔 我的 老天爺 你把歷史中的電腦復活了. 剛好可以藏個 IPV6 地址了。要裝下差不多 20kb 的話 要用到156 張磁圈卡了。 弱點是遇到強的磁場 數據會被破壞掉
真是大写的牛
除了你手戳的那个阵列 其他都是作弊
貨真價實的DDR......在柏林時經常會看到的一個詞,還真的有人把它搞成記憶體了。
10:19 哪都有鳴式的身影啊~🫠
當年阿波羅就是用大概這種等級的電腦上月球的
UP 说不定你可以和科学管 合作! 卖内存历史的 故事!!!
如果你能介紹過程中用到設計電路版那些功能實現,或許我們會懂一點如何設計電路版,真的很想像設計異星工廠那樣玩設計
以前的磁環可大了 所以編好之後會佔一個房間大小
下次可以用三极管再搭一个双稳态触发器组成的内存条试试
什么时候制作1TB内存条
你是魔鬼嗎
不可能完成,这种磁环有个技术上限,电信号在导线中是会衰减的(除非超导),1TB至少需要几百公里的导线吧?那么初始电压就不能是几伏特,而可能是几千伏才能保证远端最后一个磁环有足够的电流,首先漆包线承受不了,其次要让最后一个磁环达到有效电压,那么初始电压已经足够烧坏排在前面的磁环。即使上面的技术问题都能解决,又如何让感应线同时感应几千伏和零点几伏的波动?前面的磁环产生的电磁噪音都比末尾磁环产生的数据要大几千倍了
引入二极管的话,可以用更少的三极管来控制,布线如点阵LED屏幕,每个LED对应一根线。
当时应该没有这玩意,用继电器,数量和视频中的设计一样
当时已经有晶体管了
液晶顯示屏在等待著你 😊
用手搓,一年能搓出多少?精密度能到多少?
辛苦你了
我见过我见过,火力发电厂设备库,2002年的时候,有几个大砖头一样的铁盒子写着IBM,尺寸比砖头稍微厚点,一个能有7-8斤,上面英语写着磁芯存储器,像PC电源一样带着几根巨粗的线,上古的巨大矩形接头,实际上有一个摔破了,里面磁芯都漏出来了,有些都散了,大学时只见过照片,这回见到真的了,我问了一下,好家伙80年代从美国进口的,那时候七万多美元一个(80年代的7万美元,我的妈,即使在美国当时也能买好几辆BMW了),只有不到5MB,实际是有5MB的磁芯的,但是本身系统管理和操作程序也要占用一部分(那时候可没有什么单片机,这砖头还要配上一恒温恒湿屋子里好几个铁皮柜的继电器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甚至真空管,因为真空管功率能做很大)。运行的时候那个屋子不能有人,只能在隔壁(怕人身上有静电产生电磁场噪音,怕人体肉身和设备以及空气形成耦合电容产生空间电势,反正进人必须要关机,还要穿防静电服怕手一碰哪个静电火花再击穿个啥)那一屋子设备花的钱就能再盖一个小电厂,那时候老美工程师来三天账单够电厂一个热力控制部门20来人全年工资的。
早就被淘汰了,可是账上折旧还有4000~7000美元价值不等,国营单位,所以没人敢扔,就一次次设备升级中留成了古董,然后还在那里放着,都是听几个老班长吹牛逼说的。
NND,山姆当年没少割咱们韭菜。
这话说的。人家肯卖给你,都算是善良了。先进的东西,给钱都不卖,你也不能奈何啊。这哪能说割韭菜?人家也没逼着你买啊,对吧?
@@heoliang8175 扯蛋,,八十年代以前,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生产国之一,,每年也是大量出口,日本主要就是从中国高价进口,也是这价,八十年代后有国产的不用,宁可国企破产,也要天价进口,,,这是后话了
@@风筝-k7b 那就牵涉到另一个话题了。
現在,川建國同志不割強國韭菜了。
@@poir345 然后,又撒泼打滚说人家歧视制裁自己。
我看其他 youtuber 不是有接一个 pcbway 的广告,那家做 pcb 行不行的呀
沒記錯有人手製8085等同性能的CPU....
❤若編織時增加第Z軸的信號線你快一得到立體式存儲矩陣
恆定電流小一點美國的那個磁環也適用了!
❤加油打氣。
華為中芯需要您,報效國家。
作者因为过多讨论“走线”内容,已经上了黑名单。
1:41 是512字節(byte),還是512位元(bit) ?
是Byte~ 它有4096 bits
我觉得,应该做一个自动穿线装置,这样更有意义
可以想象,早期可能真有这样的穿线的机器。只是他只是为了复刻一个,没必要再去做一个穿线的装置罢了。
夢回登月年代
一看就想到Dr.Stone漫画里手搓储存器的剧情
這是一通很好睡的影片~ 我用它睡過3個晚上
就是阿波罗导航计算机的做法
突然想到 如果用磁極觀察片靠近磁環
是不是能"透視"到裡面的數據
一个闭路磁环,可能从外面很难观察到里面的数据吧?
我去哪裡可以買到東德磁環
ebay有啊,卖家说他有2000万个,每盒有45000个,整盒卖100$左右(这个价,如果量大,估计中国会有人复刻了),排量可议价,这也可以看出,当年社会主义阵营的产能惊人,不过美帝的制造工艺确实比东德要精至。这个东西当年需要手工纺织,造价是1$/Bit。
Thx
有網址嗎
@@宗桓李-e5z 就是eBay啊。
我就是ebay买的,买了整整一盒,好几万个😂
为什么三根导线都相交了但不会互相影响电路?
漆包线,线之间是绝缘的
虽然定时器只在2.5微秒后触发可以无视掉不在出发时间内的噪声,但是仍然有概率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受到噪声干扰
利害!!
驱动线三极管数量最终应该是36个,而不是32个吧
為什麼是36?
最終驅動線 X:8條、Y:8條
H橋電路需要 16 * 4 = 64 個三極管
再將驅動線每四個湊為一組則需要 64 / 2 = 32 個三極管
现在方向是计算存储一体设计了
太强了
如果为每个磁芯通更多的控制线,理论上可以进一步减少控制管子,缺点主要是误差问题吗?
光是設計成兩條控制線都給同向的電才能磁化就已經很困難了,三條以上更容易發生意外寫入。而且考慮到要能夠兩條電流反向就達到不寫入,那麼三條穿過一個環還不行,必須是偶數,所以超過2條控制線的最低數量不是三條而是四條,這要怎麼堆成矩陣形狀實在有困難。
实际使用的是3根控制线构成的立体结构,再增加的话其他复杂程度就会增加了。同一个感应线能穿过的磁环也是有限的
想請教您所使用的Python GUI控制軟體是使用PYQT還是別的方式完成的呢?
自带的tk就行
我用的是tk,让chatgpt帮我写的😂
@@mechanicalredpanda743 感謝回復,謝謝!
DDR 原來是東德的意思
酷!
真牛!
可不可以全用分立元件搓一个啊?
😂😂😂
Ttl逻辑门的话太多了😂
點錯科技樹的產物
i dont understand but, nice memory👍
阿波罗登月就用过这个玩意儿吧
对,因为怕空间磁场影响,磁芯特别大,加了屏蔽层,只是火箭姿态控制就400多公斤重,3重备份,阿波罗登月返回部分是七台备份
@@jamesz2436 感觉在那个年代,计算机相关的设备都贵的无法想象,而且笨重得出奇。
想知道这些知识应该从哪里学 我真的很感兴趣 希望各位大大指条明路😊
基本都是网上找的😂
@@mechanicalredpanda743 请问你在网上的关键词是什么呀
4:46 相当于近年热议的35nm,15nm,3nm 吧。😂😂😂
电路图的软件是啥
EasyEDA pro,一个免费软件
看起來像 EasyEDA
有意思。。。
Give credit to WANG lab.
视频没有分段?怎么跳😂
啊这,忘记在这边加了…
🎉👍
大佬
牛逼
牛
@千空老师来看
石纪元
忽然覺得我收藏的8086CPU不香了( ̄O ̄;)
8086真的很香,那可是第一代的16位CPU啊,作爲古董保存沒啥不好。我還收藏過一臺286的計算機,後來搬家沒地方,無奈和一臺手搖計算機一起丟了。
優質視頻
厘米级。。
手搓CPU
这玩意看起来傻大黑粗,看起来很笨的样子,但其实是很伟大的发明。没有这一个过程,可能也不会有今天的计算机。就像走路一样,每一步都是必须的,你不太可能突然从一个地方瞬间跳到下一个很遥远的目标。基本都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过去。
那么问题来了 你做这个有什么用呢? 什么没用? 哪你做鸡毛
我总是觉得你在考古😂😂😂这种基础科学只能是怀旧,除非现代科学走偏了再从原来的出发点讨论。
建议看完视频
没多少高科技,纯粹就是力气活。
高科技的背後,都是體力活。
別懷疑IC晶片也沒啥好高級的,都是層層堆疊同樣的工作一直做一直做。
建议看完视频
哈哈,笑死,你以為你現在用的都是什麼??憑空生出來的麼?
太浪費人力了~
nb
这个视频讨论“走线”,不符合新时代核心价值观。作者应该被列为网上逃犯。
殠莎碧
在美国玩DIY 就是噩梦……😂
DDR 0代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