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朋友問:為什麼你的小孩不去大陸讀書?我的回答是……蛤??不在台灣讀不然要在哪?我完全沒想過帶去中國大陸讀書【圓臉麥麥】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2 ก.พ. 2025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939

  • @likelikeman
    @likelikeman ปีที่แล้ว +65

    媽媽的想法思維是正確,做法也是正確,尊重小孩子在台灣的民主教育的成長,可以讓小孩子當下擁有更好的成長良好發展!❤️🇹🇼👍

  • @mdishdidjdjsh3636
    @mdishdidjdjsh3636 ปีที่แล้ว +2

    沒錯👍~就是要讓孩子快樂學習成長,我對自己的孩子們說:成績只要跟自己比就好,最重要的是品格教育、有公德心,如今孩子依然都大學畢業、都有工作了!

  • @jackon0983
    @jackon0983 ปีที่แล้ว +103

    你教育很好 小孩自己到一個歲數就會自己去讀書 你越逼迫他越會想遠離 所以自然就好 看一次西方小孩也是從小就是玩 玩累了自然會自己努力 我欣賞你的教育

  • @李子昕-z3f
    @李子昕-z3f ปีที่แล้ว +214

    [為什麼你的小孩不去大陸讀書?!]麥麥應該不必客氣回他:為什麼你的小孩‘’還‘’在大陸讀書?!一堆大陸有錢人早把小孩送出國啦]~~~

    • @強化香蕉
      @強化香蕉 ปีที่แล้ว +31

      這確實是事實😂

    • @kisilan
      @kisilan ปีที่แล้ว +24

      完全同意,+10000😊

    • @chenyida5846
      @chenyida5846 ปีที่แล้ว +7

      殺人誅心😂😂

    • @jamesyang5726
      @jamesyang5726 ปีที่แล้ว +9

      同意+100

    • @weiwen4191
      @weiwen4191 ปีที่แล้ว +7

      這太狠了

  • @superior8805
    @superior8805 ปีที่แล้ว +159

    都已2023年還有朋友問是否要把小孩送去中國唸書?這真讓人哭笑不得啼笑皆非!

    • @saintslow2023
      @saintslow2023 ปีที่แล้ว +1

      有阿 我家旁賣飯的 還有 成都小辣椒 那是因為 他們覺得自在 小孩送回去隔代教養 所以說要找中國人 要承受點額外的壓力 兩邊就這樣弄著 主要是東南亞人現在太多了 我們也要顧他們 敵方國家的人 娶起來麻煩 但種族又跟他們很相近

    • @user-4264L
      @user-4264L ปีที่แล้ว

      因為他朋友是中國人 全世界也只有中國人 底層韭菜還認真的認為中國好 習明澤去了美國就不願意回中國 不過這事中國人都不敢談論

    • @Ken-S-i3p
      @Ken-S-i3p ปีที่แล้ว +26

      孩子在台灣讀書,擔心到大陸沒有競爭力,這是現在身處在大陸的中國人說的嗎?還不知道現在中國經濟不行了嗎?失業人口幾千萬了,去大陸競爭啥?和人競爭1小時9~13塊的工作?

    • @陳新利-l5h
      @陳新利-l5h ปีที่แล้ว +2

      @@Ken-S-i3p 照這講法美國不是也快完蛋了...所有白領都跑去和藍領搶工作.美國夢碎了?!
      當然不是這麼解釋
      只能說不是中國經濟不行.而是全球經濟都不行.當全球都不行一定會影響出口導向性國家
      美國之所以沒完全垮....很大部分還是金融業和軍火業....扣掉這兩個.也是死一大片
      甚至比中國還慘.....
      再加上年初大陸才剛解封因為內需終於被帶動了.有短暫時間表現超出多個投行預期
      所以以此證明客觀分析現況來說只要全球經濟正常化是不可能真的衰退的.不能分析事情倒因為果.
      再者客觀來說美中對抗.不是只會中方受害.美國也將受到不小傷害
      很多時候不能只看西方媒體和綠媒這會太片面
      就以近期事件來說
      西方媒體針對鎵鍺管制說.我們不怕自己造就可以
      同時看中方媒體說你造不出來因為以下等等原因
      在看西方媒體有說中方提出來西方造不出來得原因是假新聞??(原因你自己去查)
      抱歉啊我至少沒看到反批中方的理由是假的....但我看到的新聞是說
      西方可以透過其他原料代替((迴避問題
      是得沒錯是可以有東西代替.但是品質與效果如何??和以前產品相比有市場競爭力嗎??
      你要花更貴的錢買比以前更重更爛更耗電的產品???
      所以??
      真的沒影響??還是半夜吹口哨壯膽??
      所以什麼叫獨立思維??
      不是讀懂電視台想暗示你的東西叫獨立思維
      那東西只叫做猜謎!!
      而是你要懂得多找資料多方分析判斷這才叫真的獨立思維
      當你有真的獨立思維再去分析問題才能有正確答案

    • @冰焰-i7z
      @冰焰-i7z ปีที่แล้ว

      ​@@Ken-S-i3p
      沒必要理了!
      不肯看清自己國家
      是哪國再找國家麻煩
      自己看的新聞是否真的還不知道
      自國被新聞報出外國放毒飲餵食試喝可能還不知道呢!

  • @Tung1125
    @Tung1125 ปีที่แล้ว +27

    最近看到一對爸媽做美團外賣辛苦20年供兒子上大學,結果一樣兒子一樣選美團做外賣😂! 真的沒必要花那麼多錢⋯小孩快樂就好!這年代機會不多了!台灣要工作都有

  • @shanedearanya1645
    @shanedearanya1645 ปีที่แล้ว +59

    尊重小朋友的選擇,也是一種生活教育。妳是對的😂😂😂

  • @aq01234567a
    @aq01234567a ปีที่แล้ว +77

    小孩只要有禮貌 品行比學識重要多了,純屬個人認為😂

    • @YunMin
      @YunMin ปีที่แล้ว

      實際上到社會都是考驗做人跟品德,會做事單純只有在完成一定需求的時候要當不需要的時候就甚麼都不是。

  • @吉仔-y1s
    @吉仔-y1s ปีที่แล้ว +39

    強迫小孩去學不愛的興趣,這個想法就是不把小孩當人,根本已經快變成工具,小孩也是人,應該要培養的是他們自動自發

  • @fuhao16888
    @fuhao16888 ปีที่แล้ว +22

    34年前我為了小孩從台北市搬遷到新竹縣的一個小鄉,我的孩子在那裏成長(離家最近的幼稚園到高中),當時親戚朋友大都不贊同 ! 鄉鎮的小學一個年級只有兩個班,每班學生只有20~23個學生,女兒和兒子度過了最快樂的童年到青少年,小學的老師和校長對學生及家長都很熟悉互動很好 ! 在沒有壓力下他們也都上了他們喜歡的科系大學,現在也從事有興趣和喜歡的工作及事業,和在台北的親朋孩子表現上也沒比較差 ! 反而他們更有自信心 ! 更樂觀 !
    這段留言曾經發言於村花的視頻,堤供您夫妻參考 !

  • @鍾萬金-w4q
    @鍾萬金-w4q ปีที่แล้ว +31

    麥麥是對的,小孩本是邊玩邊學習邊長大了,快樂的童年值得珍惜
    記得前一陣子,在YT影片中~看到有大陸學生因為內卷壓力太大而跳樓身亡,父母傷心+後悔不已
    內卷+攀比的風氣,實在不鼓勵。

    • @maimai168
      @maimai168  ปีที่แล้ว +4

      真的 我看過很多這樣的新聞

  • @jiahsieh4252
    @jiahsieh4252 ปีที่แล้ว +16

    只想告知麥麥的朋友,請尊重孩子的興趣、夢想及個性,不要太干涉孩子,他們不是你的奴隸,他們擁有自己的夢想及人格,請尊重他,讓他可以恣意生長、插上夢想的翅膀,勇敢面對未來

  • @louissun3898
    @louissun3898 ปีที่แล้ว +59

    很奇怪,台灣的中小學生在世界的大大小小專利發明展場上,常年都拿到無數的奬項,台灣在亞洲是數一數二的。

    • @jackhuang4926
      @jackhuang4926 ปีที่แล้ว

      th-cam.com/video/TKS0HtJji58/w-d-xo.html

  • @j0945701115
    @j0945701115 ปีที่แล้ว +11

    在台灣讀書的孩子擁有最棒的東西就是"創造力",現在的老師會將許多課程設計得非常有創意,可以激發孩子更多的想像與創造力,台灣許許多多的產業就是因為"創造力"這樣無法被取代的軟實力而獨步全球 👍

  • @狗狗汪汪是隻貓克莉絲
    @狗狗汪汪是隻貓克莉絲 ปีที่แล้ว +21

    你不孤單呢
    我父母也是從小讓我們快樂成長
    沒有要求功課跟才藝
    唯一對我們只有品德上的要求
    跟做事前要思考這件事做下去有什麼後果
    我弟弟也成家立業有兩個小孩
    也都是孩子過得開心就好

  • @emmychang5341
    @emmychang5341 ปีที่แล้ว +15

    快被你老公笑死!你們夫妻很可愛很幽默,相信你們的孩子一定可以在台灣快樂成長

  • @趙雲塵
    @趙雲塵 ปีที่แล้ว +15

    15年後再來印證這句對話❤❤❤台灣兒女👍👍👍

  • @linsencounty1748
    @linsencounty1748 ปีที่แล้ว +1

    臺灣國小老師如何培養自己小孩成長教育,放學後不會選擇1對1補習。從小學暑假讓小朋友選擇5天團體生活成長營活動、參加佛教、天主教舉辦挑戰訓練活動。小學5年級起會烹飪、烘培餅干蛋糕土司三明治、跳繩、參加登山活動;觀摩書法家揮毫後在家裡寫毛筆字、做手工皂等能勝任挑戰性嘗試。讀高中時候、母親帶著兒子拜會天主教越南修女(物理治療系)、大學就讀職能治療系。

  • @周明輝-r9e
    @周明輝-r9e ปีที่แล้ว +13

    讓小朋友自由選擇。有一個快樂無憂的童年。時間到了自然就有目標。所以,麥麥你是對的。加油

  • @國欽陳-u3v
    @國欽陳-u3v ปีที่แล้ว +310

    給孩子一個沒有政治洗腦而自由的教育空間。

    • @russdes51
      @russdes51 ปีที่แล้ว +3

    • @趙雲塵
      @趙雲塵 ปีที่แล้ว +36

      在大陸讀書太競爭了,從小學政治舞蹈,唱歌,思想灌輸(外甥女就是如此)中學的無日無夜學習,大學更是競爭競爭再競爭,出社會呢???能ㄧ定出類拔萃嗎?還是失業的開始😢😢

    • @LIANGTSUI
      @LIANGTSUI ปีที่แล้ว +1

      習皇帝教育的小朋友可能會永遠成為小學博士

    • @talancewong1358
      @talancewong1358 ปีที่แล้ว +18

      小孩順性發展就好,不喜歡鋼琴,長大喜歡化工,就自然的一直讀下去,這樣能持久

    • @台灣尚勇8964
      @台灣尚勇8964 ปีที่แล้ว +21

      在大陸那種環境念書,念的再多再好也不見得將來會比別人有更多工作的機會,人太多是一個問題,研究所畢業之後送外賣多的是,每個月賺個5000元人民幣比比皆是,所以腦袋清楚的人應該懂得

  • @漢城吳-i8k
    @漢城吳-i8k ปีที่แล้ว +52

    在台灣唸書啊也不是說成績不重要!但是個人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學習的內容要懂,知識吸收了考出來的成績是真成績,而背出來的成績就是假出績,真成績也分數是重要的,假成績的分數就真的沒有那麼重要了!個人認知哦!

    • @hackhazc2179
      @hackhazc2179 ปีที่แล้ว

      10萬考生VS1000萬考生,學業壓力差太多了。
      不過中國大學生的整體實力確實比台灣大學生強很多

  • @rexcho9553
    @rexcho9553 ปีที่แล้ว +1

    緊弦易斷, 鬆則無調, 太鬆太緊對生活都不是一件好事.

  • @張先生-w2c8p
    @張先生-w2c8p ปีที่แล้ว +5

    長期以來美國學校都有這樣調查,亞洲國家(日,韓,台,中)在高中以前的學生,表現通常比歐美國家要優秀,但大學之後普遍不如歐美國家,這種情況就是因為教育型態的差異,亞洲國家補習文化充斥,填鴨式教育讓學生一直在限定範圍之內反覆練習,所以會表現較優,到了大學需要思考創造時,這些亞洲學生反而因為以前接觸面有限,缺乏思考創新機會而陷入迷茫。

  • @Jane-m3y-f9
    @Jane-m3y-f9 ปีที่แล้ว +9

    其實台灣的小孩補習的也很多、只是您沒深入周圍的朋友去了解罷了。
    尊重小孩的興趣比什麼都重要、您的想法非常正確。小孩的童年只有一次、不希望童年的生活由父母決定一切。
    行行出壯元、臺灣的羽球女單選手戴資穎博士就是最佳代表❤️👍🥰

  • @皇翔-b8k
    @皇翔-b8k ปีที่แล้ว +11

    想法跟做法很正確!👍👍👍👍👍只要小孩平安長大,不變壞就是最好的禮物

  • @linLay-sk4fn
    @linLay-sk4fn ปีที่แล้ว +7

    父母教育子女的責任,個人看法應該是培養他們「善良」「樂觀」有同理心有正確的價值觀,有正確的人生觀對子女的未來幫助才大,書讀很好並不保證未來在社會或職場有多大影響,一昧攀比只滿足虛榮心,對子女的將來反而造成不良影響更大!淺見!

  • @holgerlin
    @holgerlin ปีที่แล้ว +21

    當我的孩子還很小時,一直想著"不要輸在起跑點"。一輩子從事幼稚教育的姨媽,告訴我"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
    當我的孩子在德國上幼稚園時,發現在畫圖課時還有其他小朋友在玩積木,老師也不強制來畫圖,只會不斷邀請。老師的回答是"只有孩子想學時再教,他才會學到。"
    很值得我們去深思。

    • @仁仁仁-w3i
      @仁仁仁-w3i ปีที่แล้ว +3

      以前小時候都是被"不要輸在起跑點"洗腦 讀書真的有點痛苦
      長大後覺得"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 小朋友又長大很快
      年紀小的時候多陪他到處玩真的比較有回憶
      不然長大回憶只有讀書和補習班真的會覺得很鬱悶

  • @jasontseng8432
    @jasontseng8432 ปีที่แล้ว +3

    11:11 你看到的孫明寺是起乩的8+9...😱🤣🤣🤣

  • @蔡榮松
    @蔡榮松 ปีที่แล้ว +3

    我大學有位同學,從小到大從未補習,父親是嘉義火車站前人力三輪車夫,家境清寒,而他一向都是全校第一名,大學考試狀元,台大電機系,台大電機研究所,畢業後到英業達上班,由於天資聰明,十項全能,深得英業達老闆賞識,擔任另一家企業叫英華達公司董事長,分公司遍布全球,他的大名叫:張景嵩,一個人成就,不是用揠苗助長就可以達成,完全是靠著天資跟努力,台灣還有一個天才兒童,叫江璟亮,YT上可以看到,不但智慧早成,音樂、運動均屬舉世頂尖,13歲就申請上美國紐約大學,由於家境普通,到美國念書生活費用還是社會救助基金協助,別怪孩子駑鈍,只怪父母基因太差,讓孩子快樂成長才是最美好。

  • @宗明周-j4h
    @宗明周-j4h ปีที่แล้ว +1

    麥麥你觀念很好.小兒時光很短.不是在補習班過.對小孩心理引起不好的童年往事.快樂成長是正確.小孩潛能家長在陪伴中去發覺.現代的家長也要進步小朋友不是高壓壓出來.加油

  • @黃奕-e5w
    @黃奕-e5w ปีที่แล้ว +49

    跟麥麥小姐講一個20年前 醫學院教授的笑話. 教授說" 你要跟成績好的同學 一同合作學習因為他們以後會是你的同事. 更要跟成績差點的同學 打好關係. 因為他們以後會成為你的老闆." 20年後確實發生了. 成績好的同學成主治教授 成績差點的成院長或老闆. 所以別聽 中國內地人甚麼競爭. 重要的是 小孩是不是能堅持.

    • @MachineLearninger
      @MachineLearninger ปีที่แล้ว +1

      一個是教學中心主治教授,院長是私立地區或區域醫院等級吧,老闆是自行開業的醫師吧,等級還是差很多!且金錢收入教學醫院教授級醫生,因為外科系科別很多需手術自費,月入百萬,還是比那些自行創業內科醫生高。至少我以前的同學在你講的這種情況是這種情況。而且同學間父母生病還是找醫學中心主治教授級醫生介紹適合的醫生看病!再補充一點教授級醫師還有公務員退休金,70歲可被再聘私立醫院院長。

    • @sourplum5215
      @sourplum5215 ปีที่แล้ว

      說醫學系是笑話,說電機等理工科系就很貼切

    • @MachineLearninger
      @MachineLearninger ปีที่แล้ว +1

      @@sourplum5215 如果是文法商更貼切!

    • @kikichin4660
      @kikichin4660 ปีที่แล้ว +5

      @@MachineLearninger 真的,曾在補習班聽數學老師說,這些難題會解很好,不會解,也不要氣餒,當了老闆可以聘用會解的同學來幫忙。

  • @leo_0715
    @leo_0715 ปีที่แล้ว +11

    內捲台灣以前也經歷過,只是現在情況已經沒有這麼嚴重,這是社會進步的過程~~

  • @tw1895
    @tw1895 ปีที่แล้ว +12

    很認同麥麥的教養觀念,麥麥是個好媽媽!

  • @charming-po4wm
    @charming-po4wm ปีที่แล้ว +49

    關於小朋友教育這件事,我倒可以提供一個小建議給麥麥參考
    就是「再補考」的概念。當小朋友課業成績考80分,還有20分是不對的,除了粗心以外,還有就是對課業不熟不了解,這時,麥麥就可以針對20分的課業,詢問小朋友為什麼不了解,等孩子知道錯誤的問題在哪裡後,隔天再問20分的問題,並且讓小朋友用理解的方式回答,這樣就是「再補考」的概念~
    孩子除了玩遊戲之外,也讓他們培養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個性,慢慢養成自己獨立思考的方式,這對他們長大後,會有意想不到的幫助喔❤

    • @maimai168
      @maimai168  ปีที่แล้ว +3

      這個建議不錯

    • @charming-po4wm
      @charming-po4wm ปีที่แล้ว +1

      @@maimai168 謝謝😄

  • @張先生-i9b
    @張先生-i9b ปีที่แล้ว +3

    您的觀念是正確的!跟您分享一下!我兒子在國中一年級的時候,我告訴他,(不要用功讀書.不必認真工作.生涯規劃,不要聽父母的話,也不要聽朋友的話。)兒子問我為什麼?!我告訴他:是讀對書.讀你喜歡的書,而不是用功讀書。做對工作.做自己喜歡,才不會邊做邊埋怨。你未來的生活.是你要過?還是我要過呢?所以你未來的生涯規劃!不用問我。)現在我的小孩是台大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畢業.目前的年薪很高,明年初要結婚。先租房!過幾年再買房。

  • @林金頂-q5w
    @林金頂-q5w ปีที่แล้ว +1

    就輕鬆自由快樂嘞。

  • @tsaipifong
    @tsaipifong ปีที่แล้ว +4

    麥麥正確一百分! 大人站在輔助善誘的角度就行了!
    養成孩子樂觀進取的內心重要多了
    外力施壓強塞的教育方式反而容易有不健康的人格發展

  • @陳宏釧
    @陳宏釧 ปีที่แล้ว +2

    麥麥不用懷疑自己的感受,妳已在地球,無須跟火星人對話。火星一片荒蕪居民無法想像地球的活力和創新。台灣引領世界的高科技產業鍊,傲視全球的健保制度,就是由一群從小愛玩又愛鑽研自己興趣的學生所建立的,人類的文明進步,科技發達,絕對不是靠” 捲”能到達的。😌

  • @黃溫泉
    @黃溫泉 ปีที่แล้ว +16

    讀書就是一個過程而已,台灣的教育人品比讀書重要,人品好人緣就會好以後做什麼事也會相對順利這就是台灣的教育。

  • @ericluka-u3r
    @ericluka-u3r ปีที่แล้ว +1

    以前我也沒想過我那不喜歡讀書,成績吊車尾的表弟,高中起遇到適合的老師,成績開始突飛猛進,長大後還跑去美國工作,未來的事誰知道?😂
    我們老師比喻未來可能有 100種職業是現在沒有的,除了學習,要培養好個性、創造力。
    開心健康也很重要♡

  • @微生沂
    @微生沂 ปีที่แล้ว +4

    11:10 有這種陪小孩瘋的爸爸 真是太羨幕了

  • @jack620124
    @jack620124 ปีที่แล้ว +1

    想法接近支持麥麥的想法,扼殺孩童的玩樂童年將來必定後悔。興趣由小孩子自己去選擇家長從旁支持鼓勵,而不是大人挖個坑叫他跳下去。

  • @老頑童-z9t
    @老頑童-z9t ปีที่แล้ว +10

    書讀的好不代表將來成就一定高,我是外省二代,從小我就是在父母的安排下決定了我的“興趣嗜好”,甚至讀書也安排我要讀哪個科系,就算是從小培養,我也一點興趣也沒有,以至於我當了爸爸有了小孩後,我告訴自己,不要自以為是的培養孩子的興趣嗜好,主要在培養孩子的品性為主,不會刻意幫孩子補習這個補習那個,若是他沒興趣,只是浪費時間浪費錢,還不如讓他有個快樂自由自在的童年,如今孩子都大學畢業了,一個甚至已經在讀研究所了,二個孩子都乖巧也沒有不良嗜好,沒補習沒學鋼琴小提琴舞蹈之類的,一樣還不是養大了,兒童就是應該有童年,長大了就要為自己的未來努力負責,而不是結婚還要靠爸媽買房買車或是聘金該要多少,我們的責任就是生養教陪到成年,剩餘的日子該是養老退休過自己的生活,不是人到中年老年還在操心兒女

    • @王潔希
      @王潔希 ปีที่แล้ว +4

      剛好對岸完全不重視「品行」,🤣🤣🤣

  • @山中幸福
    @山中幸福 ปีที่แล้ว

    您说的很對,小孩自然發展很重要,我們同學群也是這樣邊玩邊長大,成就也在世界有競爭力的,以在台灣讀理工過來人,小朋友如對理工科技有興趣可建議選擇,必竟台灣科技股上市公司就近千家,同學們年薪數百以上,生活很可以比比皆是,也許我們資深年紀大了些,哈哈!!老了~~~祝福麥麥一家人及線上朋友大家健康快樂。

  • @散漫人生
    @散漫人生 ปีที่แล้ว +17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另外依照現在來看,台灣人出國或是去大陸競爭力有比較差嗎?學歷不代表一切,當然是一種資本😊國外讀書更輕鬆競爭力也沒有比較低😂反而更多高端是從這種自由教育出來的😂

  • @陳梧川
    @陳梧川 ปีที่แล้ว

    妳的觀念非常正確我們家也有兩個小朋友,一個是二年級一個五年級每天也跟你們兩個小朋友一樣沒有什麼功課壓力,而且我們沒有逼小朋友唸書,在台灣高中以下很少人上補習班,行行出狀元唸書成績好跟將來的成就沒有直接關係台灣很多大企業的老闆,很多人都是苦讀出身。

  • @占士邦-m3l
    @占士邦-m3l ปีที่แล้ว +7

    我是80後我的孩子從小先學會做人才讀書,如果要盯學業那我只要盯好她的功課就好但是做人就不一樣,是否有正確的價值觀,獨立的人格等等,從小學開始我也常常被老師叫去學校跟我說這孩子這不行那不行問我要不要給她補習我都一口回絕了我都跟老師說我給我的孩子來這上課是要跟同學搞好關係的來跟同學玩的不是來這補那補老師我不為難你,你也別為難我的孩子成績我只要求及格就好其他不重要,那老師應該會覺得我是全世界最不負責任的家長,老實說我也不喜歡台灣填鴨式教育,後來老師說我孩子這不行那不行的我孩子考上加州理工學院現在就讀。
    我們只能盡我們所能把工具交到孩子手上、讓他們創造未來這樣就夠了、因為他們的工作是未來式?就是未知數?四十年前有手機?有電腦?就是要靠他們的創造力、想像力了
    我覺得這樣子也很好、只要過程中、我可以陪他探索、這樣就夠了、左腦控制右邊身體、右腦控制左邊身體、很粗略的來說、左腦是控制語言、數學、邏輯、學校在教的東西、右腦就是掌管、音樂、視覺、藝術、創造力直覺、這樣子的東西、亞洲學校很注重學業這點我能理解、但我會同時告訴我女兒、世界上還有很多學校沒有教的事情、上一輩的人可能會跟你說、去學這個藝術或是創造力的東西幹嘛、又沒有要當藝術家、如果要很實際的講、多接觸ㄧ些可以刺激右腦的東西、多看多做就可以得到很多視覺上跟行為上的刺激跟反饋、可以讓小孩從小訓練自己、還有相信自己是有創造能力的、創造力從來都不是、只有工作藝術者才需要的能力、新的商業模式、對新科技的想像、新的醫療技術、都需要有非常多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我們不知道30年後、我們會不會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也不知道30年後的世界需要什麼東西、我只能盡我們所能把工具交到孩子手上、讓他們創造未來。

  • @KK-ig7ms
    @KK-ig7ms ปีที่แล้ว +2

    台灣世界競爭力排名今年好像第6名,真的不用擔心,自由的環境才會有無限的創意,對小孩才是好的。

  • @karenchen1810
    @karenchen1810 ปีที่แล้ว +15

    國外的專家曾經說過,小孩從小玩得越多越聰明,因為在玩的過程中會引發創造力和思考能力
    填鴨式的學習,最後長大也只是當頂級的社畜,但會玩的人除了當社畜還懂得應變和懂得生活
    還有誰說台灣唸完書只能去大陸工作?世界那麼大,要去哪裡選擇多得很
    他們花那麼多錢逼著去學語言,最後只在大陸裡混,幹嘛呀
    再一個,台灣人一輩子都在學習,並不是正規教育結束後,進社會就只能賺錢賺錢賺錢
    小時候沒興趣的東西,長大了有興趣,都有機會可以去學,甚至再去進修
    或是畢業幾年後再去修個雙學位的人,多的是中年人去上EMBA
    中年轉業的人也比比皆是,六七十歲甚至八十歲上大學,學各種才藝,還學出名堂的人
    在台灣從來都不缺

    • @毒菇雞湯
      @毒菇雞湯 ปีที่แล้ว

      老闆和員工的差別....
      當老闆不是會念書就行....創造力才是主要

  • @星空喵姐
    @星空喵姐 ปีที่แล้ว +1

    耶 ? 所以是染了香檳粉 ? 這顏色讓妳膚色整個亮起來耶 ! 真神奇 ! 😊
    3:11 女兒再長大點16歲. 看起來會像妳妹. 不會像妳女兒. 因為女主看起來很年輕 😊

  • @k197580
    @k197580 ปีที่แล้ว +4

    從小就是亞歷山大,大學畢業,你能保證人生絕對就是人生勝利組嗎?
    別把壓力變成小孩人生的痛苦回憶,每個人都有與生俱有的天賦,因材施教才是王道!

  • @鄺任翔
    @鄺任翔 ปีที่แล้ว

    7:12 觀於出國旅遊有一個很深刻的體驗與觀察
    就是... 你四處出國 點到為止
    但是你聯擬自己國內各地風土民情你了解多少
    這是最近看很多外來客拍履拍片的感受與反省
    相信很多 旅外的同胞應該都有這一份感慨
    除非醫開始就決定要在外發展 沒話講 否則 鄉親相吐都認識不全 又是帶著什麼去認識世界

  • @ducornellian5583
    @ducornellian5583 ปีที่แล้ว +3

    「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IMSS)評比台灣的數學教育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新加坡。

  • @JohnsonLu-q7r
    @JohnsonLu-q7r ปีที่แล้ว +1

    父母親辛苦了,陪我小孩一起遊玩成長!讚啦!

  • @張文宗-w4k
    @張文宗-w4k ปีที่แล้ว +9

    不一定,大陸的教育是要求個人,同學間攀比,朋友間攀比,同事間攀比,所以要贏人必須各方面都要強。台灣則是講求團隊所以只要專精和合作。

    • @茂焱黃
      @茂焱黃 ปีที่แล้ว +2

      是鬥爭😂
      這是黨的宗旨

    • @張文宗-w4k
      @張文宗-w4k ปีที่แล้ว

      @@茂焱黃 還沒有到鬥爭。鬥爭是最上層的使用,刀光劍影,下層不會知道的。

  • @sunflowereveryday8974
    @sunflowereveryday8974 ปีที่แล้ว

    父母的責任是引導孩子和鼓勵孩子往自己的興趣與愛好發展 培養孩子對學習的熱情與對生活的熱愛 感覺大陸家長普遍都有種焦慮感 父母想要控制孩子 我很慶幸自己生活在台灣 這裡的育兒跟教育環境跟氛圍真是友善太多

  • @天空藍-homesweethome
    @天空藍-homesweethome ปีที่แล้ว +4

    小孩只要成績不太糟糕,應該給他們該有的童年,很認同麥麥的想法及做法👍👍👍

    • @jackhuang4926
      @jackhuang4926 ปีที่แล้ว

      大陸真好 th-cam.com/video/ceBFW-WSClE/w-d-xo.html

  • @康國雄
    @康國雄 ปีที่แล้ว +2

    有快樂的童年,會養成一個愛社會愛生活有樂觀的人。不會成為一個愛鑽牛角尖,急功好利,憤世的不正常人!

    • @jackhuang4926
      @jackhuang4926 ปีที่แล้ว

      th-cam.com/video/TKS0HtJji58/w-d-xo.html

  • @gktspnxcrvz
    @gktspnxcrvz ปีที่แล้ว +15

    到中國讀書還可以讀習思想,學到入腦、入心、入魂。

    • @jackhuang4926
      @jackhuang4926 ปีที่แล้ว

      th-cam.com/video/TKS0HtJji58/w-d-xo.html

  • @chris9034277
    @chris9034277 ปีที่แล้ว

    恭喜你!! 小孩子 就是玩跟禮貌 還有基本課業顧好
    想學就學 但是開始之後就不要輕易放棄
    用他喜歡的方式對他好 才叫好
    剩下的都只是大人自己的期待而已

  • @loanwang5975
    @loanwang5975 ปีที่แล้ว +4

    麥麥沒有同年嗎?一進學習玩的比孩子瘋 😂
    沒錯,不想讓孩子過恐懼同年,不想讓孩子哭喊 咒罵 千萬別讓孩子受中國教育。
    補這 補那,都是為滿足家長的虛榮。

  • @chiane9690
    @chiane9690 ปีที่แล้ว +1

    😢妳的視頻每集我多没错过,個人認為 , 小孩求学依自己喜願去學比較好,做父母的多給小孩空间❤

  • @smchan9756
    @smchan9756 ปีที่แล้ว +7

    我覺得小孩在臺灣讀書更好,因為有自由的教育空間。

  • @harrisonlincc
    @harrisonlincc ปีที่แล้ว +2

    我目前在大陸工作,身邊一堆985,211畢業的,但....工作能力上有點....落差。
    未來的世界,AI會是很重要的工具,有想像力,能專注,能使用工具,比學習已知的知識可能還來的有用。
    說現實點,台灣的薪資比較高,特定產業競爭力比較強,有台灣相關工作經驗,來大陸工作的薪資比當地人要高。

  • @馬瑜文
    @馬瑜文 ปีที่แล้ว +4

    彈性學習的歐美學生,學歷、能力、薪資,也沒比內卷的亞洲學生差呀```
    讀個書像煉蠱的亞洲學生真的太苦了😭

  • @user-simonlee
    @user-simonlee ปีที่แล้ว +2

    麥麥的粉紅妹妹頭真是太搶眼了!夢幻少女心啊😂妳應該常讓孫明寺配合影片的口白,實在是太搞笑了😂

  • @王學聯
    @王學聯 ปีที่แล้ว +3

    麥麥的想法很健康,小朋友就是要快樂學習,還要保有童年,臺灣的科技也不會輸給中國呀!

    • @huangjacqueline9581
      @huangjacqueline9581 ปีที่แล้ว

      台灣的科技比中國還要厲害很多吧!我真不知道這個中國媽媽的自信哪裡來?被牆洗腦來的吧

  • @samkuokuo309
    @samkuokuo309 ปีที่แล้ว +2

    個人認為,為什麼在台受教可以比較輕鬆,有一個重點是孩子長大後能有工作機會,因此,如何確保台灣有競爭力,持續創造就業機會,是讓孩子現在能快樂學習,又不必擔心孩子較無競爭力將來找不工作的基本原因。

  • @心情-h9c
    @心情-h9c ปีที่แล้ว +7

    孫明寺 口白 真幽默 😂

    • @maimai168
      @maimai168  ปีที่แล้ว +1

      少爺粉嗎😂

  • @star6813
    @star6813 ปีที่แล้ว +1

    快樂的童年對人生很重要,壓抑高壓成長的學生年代台灣也經歷過,也是經過10多年的教育改革才變成現在這樣,所以台灣的創造力跟創意普遍比中國學生好,這是教育歷程的結果,也是台灣對教育的堅持。

  • @凱能張
    @凱能張 ปีที่แล้ว +4

    麥麥對小孩的教育觀念正確。

  • @李慧珍-b4e
    @李慧珍-b4e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關念很好小朋友喜歡就好活在當下棒麥麥

  • @沈勝忠
    @沈勝忠 ปีที่แล้ว +61

    給小孩一個沒有洗腦教育.沒有壓力的課程.

    • @jackhuang4926
      @jackhuang4926 ปีที่แล้ว

      th-cam.com/video/PKRhPtvjLL4/w-d-xo.html

    • @abinchen8131
      @abinchen8131 ปีที่แล้ว +1

      有些智慧是玩出來的

  • @jiahsieh4252
    @jiahsieh4252 ปีที่แล้ว

    我的朋友孩子沒補習,課外報名學習打網球、還有參加荒野協會的活動,讓他們儘量讓自己五育均衡,而不是只側重成績,這不,昨天才剛從蘭嶼玩了一週回來,曬黑了一圈😂,但是很有活力、很開心,這樣就夠了

  • @綺綺-c5x
    @綺綺-c5x ปีที่แล้ว +6

    真幽默,去大陸讀書🤣🤣🤣

  • @highlightspot
    @highlightspot ปีที่แล้ว

    孫明寺皮越來越癢了!該教訓就要教訓,麥麥記得去跟水果行要一些榴槤殼回家備用🎉🎉
    我沒有逼小孩功課的習慣。老大是在高二時自覺有些科目不足,就自己去找補習班補單科了;老二則是得過且過,沒興趣的科目就擺給他爛。我告訴他們,唸哪間學校只影響第一份工作的選擇範圍,你們自己決定要花多少力氣。還好兩個都肯唸,也有足夠的學習能力,都上了不錯的學校😊。

  • @gktspnxcrvz
    @gktspnxcrvz ปีที่แล้ว +3

    台灣人到中國工作平均薪資比中國當地人還高,尤其理工科系畢業的,更受歡迎,這就是為何中國企業總是想方設法到台灣挖角。不要聽信妳那位大陸朋友鬼扯,他根本是想害妳的。

  • @KuoyunLiu
    @KuoyunLiu ปีที่แล้ว

    其實你說的非常正確。大陸思維脫離正常軌道綁架小孩興趣,從未替小孩著想。在台灣受教育思想非常著勁。,非常贊同你的說法。

  • @WE_H_JXV00D
    @WE_H_JXV00D ปีที่แล้ว +2

    歐洲的小孩上學時間更短,功課更少,也沒有競爭力問題。

  • @menglung616
    @menglung616 ปีที่แล้ว +1

    麥麥這種家長是老師最喜歡的那種😊

  • @chi-tingtsai6713
    @chi-tingtsai6713 ปีที่แล้ว +7

    孫明寺今天不狗腿了😂一直在噹欸😂 「看這個小腿肌,好強壯,一看就是在練舉重的」 笑死

  • @lucasshen5839
    @lucasshen5839 ปีที่แล้ว +2

    學校平時早晚都開放給民眾運動 遊戲😊 麥麥的教育理念跟一般人差不多 只要願意我們都可以從 仍何一個起跑點開始學習😊 不需攀比 不然你們家孫董可能要賣血😂😂 兩個小孩的補習費可不便宜呢😂

  • @軟豆李
    @軟豆李 ปีที่แล้ว +5

    台灣大學畢業生會去美國留學,我們不到大陸工作,我們都會到美國賺美金喔。

  • @adelae.7768
    @adelae.7768 ปีที่แล้ว +1

    支持麥麥的教育理念! 小孩的童年(幼年), 只有一次,孩子平安快樂成長就好.其他的, 就順其自然吧.

  • @林湧輝-l1d
    @林湧輝-l1d ปีที่แล้ว +3

    當年的父母好像也沒替我們這代規劃的這麼遠,我們這代為什麼就要替下一代規劃這麼遠?大陸的父母難倒都不知道「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的道理嗎?

  • @falconyuan6188
    @falconyuan6188 ปีที่แล้ว

    哈哈哈哈⋯⋯⋯,聽到孫明寺的旁白了!當場剛喝的咖啡直接噴出來(還嗆到!)😂😂😂
    真為妳腦公的安危捏把冷汗!😂😂😂

  • @風見武人
    @風見武人 ปีที่แล้ว +3

    兒子很帥!是像爸爸嗎XD

    • @maimai168
      @maimai168  ปีที่แล้ว

      應該不是😂

  • @巴拉布布巴拉布
    @巴拉布布巴拉布 ปีที่แล้ว +1

    小孩子不要給他太多的壓力,有一個有愛的快樂童年很重要。所以有一句話說:
    有人用童年治癒一生,有人卻用一生來治癒童年。

  • @園仔花
    @園仔花 ปีที่แล้ว +6

    我覺得小孩子,如國小,國中在台灣還是對的,生活才是小孩子最該學的東西,至於妳說大陸人競爭力很強,到大陸後讀大學還是工作會沒有競爭力,我自己看到的,至少我很少在新聞裡還是一些側面的報導,很少聽到有大陸人在哪個領域多強,數學比賽,一些專業性,甚至電玩…等等,他們還輸台灣呢!還有娛樂,如作詞作曲,他們不是很多人會去學音樂嗎?可是也沒有啊!還有文學圈…等等,我真的很少有聽到他們有誰有什麼偉大的貢獻,也許是我孤陋寡文,反正真的很少聽到他們的名字出現,所以我一直認為小孩子還是以生活為主比較好。

    • @Dhsu4321
      @Dhsu4321 ปีที่แล้ว

      Taiwan Number One.🤣🤣🤣

  • @Ken-S-i3p
    @Ken-S-i3p ปีที่แล้ว

    和老公的互動很有趣😅😅😅,尊重小孩的興趣選擇沒錯,童年開心最重要。孩子童年太抑鬱。長大容易有不健全的人格

  • @凱能張
    @凱能張 ปีที่แล้ว +3

    孫明寺是位好爸爸。

  • @lgelge9775
    @lgelge9775 ปีที่แล้ว +1

    中國及美國是典型兩個不同的教育體制,中國著重應試教育,要不斷的背誦及重複練習才能有好成績,造就只會依樣畫葫蘆的思考模式;美國著重興趣培養,鼓勵自主學習,造就近代科學及工業產品原創性大多來自美國;台灣近30年的教育改革,就是要把早期著重應試教育,改變成著重興趣培養,因為不是每個人適合當科學家,或醫師音樂家......,所以找出適合自己最重要.

  • @申三三
    @申三三 ปีที่แล้ว +4

    台灣小孩如果去大陸唸書,唸回來保證一點台灣人的味道也沒有。馬列毛共產主義入腦入髓,完全沒有民主思想,匪氣十足,腦筋會很死。在國際上台灣學生完全在競爭力不輸中國的學生。所以我們在大陸二十多年,看太多了。堂弟從台中鄉下到台北市教書,現在正是大同高中校長。

  • @古德寬
    @古德寬 ปีที่แล้ว

    非常支持與認同妳的教育理念喔!

  • @jhndvds
    @jhndvds ปีที่แล้ว +4

    妳的口音簡直……一開始聽妳講話時,還以為妳是在地台灣人……😄😄😄
    我們在國外的觀察結果供妳參考:在美國,亞裔家庭的孩子們因為家長們的緊盯功課,所以在小學的時候就表現得比美國本土學童出色,而美國家長們似乎也不太在意,還是任孩子們在快樂中成長,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到高中、大學以後,亞裔學生就開始出現疲乏的現象,這時反而是美國本土的學生心智能力爆發的時候,各方面的學習成績普遍表現優於亞裔學生。所以揠苗助長不是正確的教育態度。

  • @鄺任翔
    @鄺任翔 ปีที่แล้ว

    2:30 大學就更open了...
    從早到晚都可以看到附近鄉親
    包含學餐都可以有需要的鄉親近來使用
    怎麼說
    這就是 有笑利用資源
    很多東西 你閒蕩在那邊 限制誰可以庸誰不可以用 也沒什麼意義
    但是有些就是有維護的問題
    像是 你沒辦法去旁聽實驗客依樣.....

  • @古拉斯尼哈尤
    @古拉斯尼哈尤 ปีที่แล้ว +4

    我們家是考60分就好了,多考1分獎勵金10元。😂😂😂

    • @russdes51
      @russdes51 ปีที่แล้ว +1

    • @GEVIL123456
      @GEVIL123456 ปีที่แล้ว +2

      好贊喔, 金錢就是力量

    • @maimai168
      @maimai168  ปีที่แล้ว

      這個不錯😂

  • @奕郎奕郎
    @奕郎奕郎 ปีที่แล้ว

    論述很好!我就是這樣教小孩的。小孩就是要快樂的學習。

  • @江飛宇
    @江飛宇 ปีที่แล้ว +3

    孫明寺居然還活著...麥麥太善良了啦

    • @maimai168
      @maimai168  ปีที่แล้ว +1

      我真的太善良

  • @stsaitsai8000
    @stsaitsai8000 ปีที่แล้ว

    學習是小孩子自己的事,沒有人能幫她學習,強迫塞進去的最後都是無法吸收的雜物。
    你真正能教他的是尊重、合作、同理心、耐心、毅力、學習、專注、情緒控制,這類的東西,這些東西他一輩子受益,而且一旦錯過時間這輩子都再也學不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