ขนาดวิดีโอ: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แสดงแผงควบคุม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ล่น
เล่นอัตโนมัติ
เล่นใหม่
我曾經在國際物流倉庫待過,倉庫存放的都是高單價的奢侈精品,一件小小嬰兒的衣服,只要貼上牌子就定價一萬元,大人的衣服也是很貴的,後來倉庫一次大盤點,把過季的衣服全部先用刀子割破,用專門運輸車送去特定地點燒毀。
貴的是那個品牌,成本非常低廉,原廠寧願銷毀庫存也不要造成商品氾濫而導致品牌價值降低
哪個產業不是這樣?牛奶過產不也倒掉? 寧願毀也不願捐…想到除了鑽石業…它們就存放在地下庫存…一堆垃圾碳物當寶
@@野夜-z4s 你舉食品來比其實蠻沒邏輯的,況且還有人在收即期品的食品在出清賣,牛奶快過期也會打折賣,所以我就不花時間跟你說你為什麼沒邏輯了,你先好好想想再來跟我討論吧…..
@@野夜-z4s以前也是,但现在真不是过期的,还可以做成饲料,根本不会浪费。
@@野夜-z4s只有奢侈品最没有价值,除了满足别人的虚荣心。
牛奶過期不是再製成調味乳嗎?
很喜歡這一集。非常符合頻道的內容,而且底下大部分人的留言也是。窮奢極欲釋 義形容極端奢侈貪欲。《漢書.卷八五.谷永傳》:「失道妄行,逆天暴物,窮奢極欲,湛湎荒淫。」《封神演義》第七回:「荒淫酒色,徵歌逐妓,窮奢極欲,聽讒信佞,殘害忠良。」也作「窮奢極侈」。
10年前我在南京有個朋友他在恒X利當任非常高階的主管,他們公司就是幫很多名牌服飾代工,代工價格跟市價的差異可以高達10-20倍。你在百貨公司買的一件2萬台幣的外套,代工成本可能只要1000台幣。有時會有部分瑕疵品要處理,我們就可以用非常便宜的價格取得。但不得不說這些高級服飾品牌對品質的要求幾乎可以用變態來形容,車針多打一針少打一針都可能導致整批被退貨。
日本最龜毛,
高溢价可以有很多钱对工厂进行高投入
聽說超A貨品質能更正品比...?
@@user-gn7fn4vz4t 恒X利做的是正品代工,這是一家在港股上市的公司
@@user-gn7fn4vz4t 某些你所謂的超A貨就是品牌代工廠自己拿出來賣的(不打標就沒事)賣給其他工廠再打上標販售
最環保的方式就是不要買。我們精品時購買的是對自我價值的自我肯定而非商品本身,他們銷毀商品時銷毀的是物質商品,以嚐試保存精品能夠讓人肯定自我價值的幻象。它們不被銷毀你還不會想買呢!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活在幻象中。
很難,慕強擇偶的天性不會消失
@@毛大濕 但如果一個人很有錢,就算穿夾腳拖還是很有魅力😗
@@lalalulu272 YES 有錢就是強,有錢有閒更是強,女性擇偶繁殖就哈這味。
@@毛大濕 ㄟ我是說不管男女,打破你的幻想很抱歉誒
@@lalalulu272 加油,不知道你預設了對方什麼幻想。你沒有打破什麼,因為那邊沒有東西可以打破
小弟算是個鐘錶愛好者,近年我見有些「微品牌(micro brand)」是採取這種策略的:他們推出新品,但不是預先大量生產,而是先開放一段時日公開預購,消費者要全數支付,預購期結束後再按實際的預購數量來生產,這樣可讓有消費能力的買家購買,毋須承受甚麼配貨之類的(就是你勞力士呀!)、或甚麼資格審查(說你 Patak Philippe 呀、還有Audemars Piguet 呀),又很大程度上保有稀缺性,而且又可以精確生產,減少浪費。似乎是一種可取的方式。
不會啊 精品限量生產也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 精品的稀缺性 或是 特殊性 也是他的價值之一 頂尖品牌 要是公開預售 會失去這部分的價值
PP 和 AP跟本沒有想要控制成本,反正一定有人願意配貨😂。我覺得像FM , Baltic 那些新興小眾品牌,pre order 是更大部分在於行銷手段,當然附帶好處是成本控制。
Patek* 😂 thank you thank you
其實這些微品牌這樣搞 主要是要降低庫存問題而已而這種商業模式只適合小量的產品 大量的商業商品這樣搞會很麻煩
勞力士很堅固耐用,是工藝品,而且售後服務RSC非常優秀
好多人在努力推廣二手衣的再循環使用,以保護僅有唯一的地球環境,而這些財富幾輩子也花不完的大財團只想到維持自己精品價值,寧可銷毀也絕不讓它們流入尋常百姓家
當然, 因為品牌毀掉那公司也就完了.因此他們不但要銷毀庫存, 也會花錢買二手商店內的來銷毀. 務求自家品牌只在「高端人口」身上出現.
沒什麼好意外的
因為精品業賣的不是衣服跟皮包而是品牌跟形象買它們的人並不希望自己身上的衣服跟包包跟普通人穿的一樣所以問題其實不在財團而是財團的客群
歡迎來到資本主義世界
快時尚才是真正問題,量大又便宜材質又差連進二手都沒可能,相比之下,奢侈品行業銷毀真的是九牛一毛
這些大人物整天要求我們平民要落實環保,結果他們自己才是最浪費的一群人
這些大人物整天要求我們平民要落實環保,因為他們自己才是最浪費的一群人。
這樣才能平衡碳排啊 你們負責減少我負責增加
你們這些人一直繁衍到現在,也不是被消費的大眾。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所以他們是大人物
其實各行各業都有這種自行銷毀滯銷商品的做法 不只是奢侈品業....
但絕大部分都是洋人,洋鬼子應先徹查自身行為,而不是說其他國家不環保自己不整改
其實飲食業也一樣,像過期食品
@@eddisonwny 過期食品導致食物中毒,可能會被告
@@eddisonwny 食品合理 精品存粹是为盈利。损人不利己
過季電子產品也是阿,寧可銷毀也不要低價賣掉;不過台灣就是先超高訂價,過季後再高價售出
燒掉宣稱價值10億的庫存 , 其實成本只有100萬 , 精品全靠宣傳
應該是全靠人的虛榮心~!
@賴ck0556網站選妃無欺賴 你就是物化女性要不然就是叫人看婊子擺了。
跟販毒一樣
世界首富會缺幾顆糖果ㄇ
日片《生存家族》劇情中因為缺電引發的逃難,跑車、品牌還比不上一瓶水。精品業銷毀商品的作法,證實電影說的是真的,他們賣的是「垃圾」。
電影瘋狂富作用 也有類似的劇情安排 30+幾歲左右追求過精品 但後來看清本質最重要 現在一個帆布包也背得很開心😊
不只精品,平民服飾店H&M都曾經因為銷毀未售商品遭到口誅筆伐。其實也就是一塊布而已,價值都是附加的。
奢侈品穿的就是身份和面子,寧可燒掉也不讓窮人來撿便宜,因為你不配。對他們來說,窮人就去買優衣庫,穿什麼Burberry。
窮人連優衣庫也買不起
窮人就給我全裸
這樣講對窮人情何以堪?但也是有大老闆寧願低調到去二手市集挑古着穿上身,不想花錢也能看祖父母老家有沒有他們年輕時期的好看衣服。
窮人可笑, 窮就要認命, 別想愛慕虛榮, 沒錢還想要有錢人送名牌,
@@南郭羽羊 誰在乎窮人, 窮人沒錢就認命,
不只是高端精品,很多快時尚的庫存,最後也是銷毀,而且廉價品牌的數量可能還更多,難不成成衣產業製出的衣服,賣不掉會轉送給落後國家的人民穿,我想這可能性也不大。
台灣很多地方,把舊衣回收箱裡衣服拿出來,打折賣。
笑死
@@yutsangbiz 說真的,我寧可有人這麼做,也不要好好的衣服直接毀棄。反正放到回收箱的就是我不穿的,如果有人能給它第二春那當然好啊!
看完只覺得人類真的是很浪費資源的動物...這類庫存銷毀的情況在所有量產商品上應該都曾發生過
天生万物以养人 人无一物以报天 杀杀杀杀杀杀杀
很簡單!客戶下訂單買鱷魚皮包,然後再開始養鱷魚,10年後取貨。說不定剛好流行復古風格😂
可以😂😂😂😂😂
哈哈哈哈而且那個鱷魚包動輒台幣上百萬存10年剛好可以買🤣🤣
Outlet很多不是off season,根本是專門為其生產的產品
對啊,不少品牌都有專門for outlet的產線,品質和做工不如櫃上貨,所以才不會把櫃上貨丟到outlet賣
@@arytonchang5679 蠻好奇像是什麼品牌會這樣
@@谹䈣譀 絕大多數在outlet有店的精品品牌都有專門為outlet生產的產品
@@谹䈣譀 coach、michael kors、prada、gucci、tory bruch
居然是這樣!!
金錢的價值對不同階層的人都有不同的意義,常聽到一些人會說"金錢限制了我的想像",這句話在名牌商品的世界更是經典,商品本身的物理價值遠不及心理價值,商品的價值是慾望的價值,對不追求物值生活的人而言,奢侈品並不具有擁有的慾望,反而是被視為銅臭味的代表,但在追求慾的人族群而言,擁有他人沒有的奢侈品,是他生命的一切。
不就是要稀缺性嗎,那解決方法就是,從一開始就不要造那麼多庫存啊😂
那些銷毀的應該不是什麼貴貨啦,因為成本低賣家高,只要賣出小部分就已經賺錢了。作多點多坑人買啊。
很痛心,但是這個在美國真是全部商家都在做的事情,相比起捐贈之類的事情,直接毀掉然後在報稅單上寫商品損壞更划算。之前就有一個超商員工就給了因為疫情關係買不起奶粉的媽媽一罐奶粉「瓶身有瑕疵店裏本來要丟」),最後被解僱的新聞。都不知道這樣的社會問題要什麼時候才能解決。
我之前在超商打過工,如果是統O集團,確實會很在乎品牌形象,受訓的時候,基本上都會一再強調不要把瑕疵品或過期食品給顧客吃,如果出現食安問題,反而會導致企業和員工對顧客的身心損失進行賠償。我當下感覺一定是企業有出過事,才會這麼教導。🤔
自保阿,社會上好心被反咬的例子很多
阿如果那罐奶粉有問題是誰要負責?
你想買, 哈買不到,
這算合理,畢竟公司一開始有講清楚,如果那罐奶粉吃出問題,整個公司不知道要賠多少,而且還會有負面新聞。他們是在善良之前發現自己承受不起。
銷毀又不只是時尚產業才有😂
供過於求的時候 為了保護產業 只好弄成供需相同甚至少一點的狀況了
確實便利商店每天丟不少還不能捐只能自己偷吃
@@gogocoolboy 過期食品本來就不能捐啊吃了出事誰負責食品跟奢侈品不能比吧
@@青爭魚-b6h 其實汽車也有 其他生產用品也有 有時生產商考量儲存成本太高 銷毀物件也是有可能的
最常見的應該就是農產了😵💫
要知道,精品本就是在賣稀缺性保證的商品,一般商品都有一定的銷毀機制了,需要保證稀缺的商品當然更需要。這就是正常的商業活動。
稀缺那生產那麼多幹嘛 ? 我認為更貼近於質押, 因為每個人都質押進來保證了貨物的價值, 比如說Iphone, 它並不稀缺甚至爛大街, 但它有一部份品牌價值
@@mikekaku4637 iPhone的存在比較不一樣,客群定位是不同的⋯⋯
@@asayangkish Yep 我的意思是精品廠商因為過量生產所以他們的首要目的不是保障稀缺性, 而為什麼賣不掉寧願燒掉也其實是為了保障質押者的權益.嘛! 當然我有點主觀的想法, 有錢還真沒什麼是多難買的到, 是嘛? 因此我認為現在的廠商其實都是走質押路線.
Canada Goose不會銷毀自家產品,會有特賣會(3折)賣庫存品,這樣不會浪費資源也是不錯的做法!LV在介紹自家產品也明白指出,產品的成本只佔訂價1/10, 他們維持品牌的努力花費更多錢,消費者就是愛這種高價品顯現自己,能想像LV若訂價降低,可能就沒有那麼多人想買了. 😂😂
ㄏㄏ
信一定信 🤣
所以Canada goose只是貴 不是奢侈品
@@arandomcat5551 你這樣說也對啦,打完稅外套要2000多加幣還不算太奢侈的. 這個加拿大公司還是比較有良心的,不會浪費資源.
從商業經營角度來講這是很合理的試想...名牌商品如果定期以"促銷"的方式拋售庫存品,那一定會有很多消費不起當季產品的人選擇等到促銷時再買而有錢人也一定會有很多不那麼在乎流不流行的人也選擇等降價再買綜合起來願意購買最貴當季產品的人只會愈來愈少,然後滯銷品愈來愈多,只好更常進行促銷活動...惡性循環最後奢侈品就變成地攤貨了
消費行為願打願挨但各行各業都寧可過量製造這一點真的是難以避免
不銷毀而選擇降價處理的品牌也有,比如Adidas經常選擇骨折價格埋庫存,導致了現在基本沒人願意原價買Adidas的球鞋,七折都嫌貴。相比之下,Nike就矜持得多,消費者也對高價格更加買賬。
Adidas只是大眾品牌,跟Burberry精品不是一個等次的啊。
給弱勢會被再賣出去 絕對的。因為有人
有人?
弱勢還會桃三檢四, 現在弱勢早就不是弱勢了,
@@nora9812freelove 有人就會這樣做啊,我之前在孟加拉上班,市場裡都可以買到台灣捐贈的二手衣。今天要是把賣不完的奢侈品捐給弱勢,他們一定會轉賣,飯都沒得吃了不可能還拿高級包包。久而久之就不會有人想去買原價了,反正等過時了再去跟弱勢團體買就好
商業行為這樣蠻正常的
🐽🐷🐖🦒🦙最佳做法就唯有捐錢......比第三世界
@@jenniferlovechan350 無腦捐錢沒用 錢只會流入第三世界的統治集團 然後繼續貪腐
我覺得既然是精品,那銷毀也必須用昂貴的方式,才能符合品牌形象,比如用星艦拋射到太空之中,利用大氣層燒毀。
如果把庫存送給會員呢?
殘酷的事實就是昂貴精品就是這麼多人有錢買,而名牌也抱著只服務頂級VIP的態度把商品銷毀。但是精品業還是不忘回頭去割中產階級的韭菜,開發其他生產線再度製造更多商品出來,矛盾的是如果沒有更多商品,失業的人會更多。
🤔所以有時我在想,這樣個世界,全人類就是一起玩這種金錢遊戲的嗎?
不要買就是王道
過去的精品是堆料,是真的可以用來當傳家寶的,現在的精品感覺都是一次性商品,沒有那個價值啊!
价值体现在给人带来的装叉感!反正很多的有钱人的钱也不是辛苦赚来的,没有那么值得心疼!
@@albertwang5974 真正的有錢人應該也用不著靠買精品裝逼,那只是最敷淺的比法。
既然定義為稀有商品,為什麼不乾脆再縮限生產數量。讓每季的產品確實達到供不應求的標準
真達到供不應求=少賣=少賺=虧爛影片跟留言也跟你講過其實這些成本都極低做太多頂多是損失一點點沒得賣虧了好幾棟樓
要以接受全世界定單後在製造!才不會有滯銷品!
我唯一买过奢侈品是给我妈买,她一再开口说她想要。我说过一次我觉得这是智商税,她很不开心,我也就不说了,买就是了。但是我反正是搞不懂买奢侈品这种行为的,更不懂我妈这种省吃俭用的老一代,我平时冰箱里东西坏了想扔掉都会被她骂,她会愣是热了硬吃下去怕浪费的人,怎么就喜欢经常一掷千金买奢侈品😂不懂不懂,她高兴就好
😂😂
就是愛慕虛榮
心理有问题是这样的,通常这么做没有任何收益,只是单纯的让当事人觉得心里很爽,当然爽也算一种收益
大概就是买来撑面子这种理由…在我看来完全是一种心理负担。我穿什么背什么关他人屁事,自己干净整洁舒服就行。如果有人在意我是不是名牌傍身,我是不会和那种人深交的。不过国内都是圈子文化,我也不懂。虽然是哄老人开心,但是每次买都感觉自己像个冤大头,辛辛苦苦一点工资,平白无故打肿脸充胖子送人钱,不如好吃好喝自己享受一下?莫名其妙。又不能说,说了我妈会动怒,只能在这里发泄一下😂
有一說法是集體主義的展現:因為我要顧及他人對我的看法,不然要是其他人有而我沒有,抑或是因為我與他人不一樣而成為話題,自己就會覺得「怪怪的」就舉我家為例子吧:我家家境在社會上收入算是中間那一層,卻僅因為自家爸爸在獅子會新年的聚會發現全部獅子會會員裡只有他沒開bmw,4個月後直接簽了一台最新款的回家,(不能是二手,獅子會裡臥虎藏龍,甚麼商品哪年的款型及價格他們都能默背出來買二手大家絕對知道,然後他就毀了)倒也不是為了硬撐場面,家裡有閒錢,買了之後家裡生活一樣,但就覺得【這樣真的有必要嗎?】而自我反思
如果人們開始推崇的是慈善工作來滿足自己的心靈滿足,替代精品的心靈優越感,世界會變得更好(純空談理想)。
感謝發表,我要拿給我老婆看XDDD
😂😂😂😂
要跟他說『買太多我也可以幫你銷毀』嗎
站在打造品牌的角度,應該要完全支持這樣的行為,而且非常值得不擅於打造品牌且「節儉」的台灣企業學習!但若站在節省+環保的立場,則最好是不要買任何奢侈品,因為奢侈就是浪費😅
前幾天才在討論A貨帶來的衝擊 裡面提到設計師和工匠的心血 還有設計費什麼的 結果賣不掉一樣還是銷毀 然而這些人有獲得合理的酬勞嗎 看了也是笑笑
真的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服飾類的奢侈品牌有過季的疑慮要銷毀,那珠寶類有沒有?Cartier、Tiffany & Co.、Montblanc的珠寶鑽戒是要拆開來重製,還是擺在架上繼續賣呢?
珠寶類我記得可以重鑄(不在乎品牌的話 銀樓就可以幫你重鑄了)衣服跟包包不會重製的最大原因是成本布料本身的成本並不高,重製的成本會比材料本身還高但是珠寶類就不一樣了而且首飾這種東西結構並不複雜通常就是寶石+貴金屬框架(例如黃金白銀)這兩者價格都比重製過程的成本還高
應該不會,這類產品根本沒有嚴重的季度問題,除非設計太醜
滿足所謂的虛榮心,所付出的代價,值不值得就看個人。商品本身的實用性,和適合自己的穿搭,我覺得更重要。
看完整個視頻,感覺真正的問題是環保和垃圾。 因為買奢侈品的人買得起,而同樣的商品並不是針對那些想花最少的錢獲得最大價值的人。因此,奢侈品品牌與公眾唯一交集在環保和垃圾處理方面。 一旦這個問題解決了,雙方就可以愉快地分道揚鑣了。 (直到專制政權到來並決定人們允許或不被允許花錢。)
沒辦法,精品業,尤其是高級奢侈品,常常有一些黑歷史那種真的是設計師自負到了極點才會產生的可怕產品當季就滯銷嚴重的,還是趕緊銷毀,比較不傷眼睛
解套方法有沒有可能把logo拿掉,因為貴都貴在logo代表的品牌,一件Burberry風衣拿掉logo後,就只是一件風衣而已
現在台灣的雙B比以前便宜太多了,很多8+9都在開,從而降低雙B在台灣的品牌形象XD。以前看到雙B可能認為是一個有錢人,現在看到雙B又是8+9就覺得只是一個貸款仔。
哈哈哈哈哈,其實在德國開雙b的也很多是土耳其阿拉伯移民背景的貸款仔,雙b休旅車超大台在開,城市的路小停車位也不一定好找; 一般真正有經濟能力的德國人其實很低調,很多騎腳踏車,搭捷運公車或開小車。
這樣我都懷疑我買過的某些高仿品包包是真的還假的XD。(不便宜、看不出來真假,但沒有序號不能轉賣、不能帶出國XD),畢竟對名牌包,我"不是"錯誤的人XD,但訂價台幣10萬、20萬的包正常人都買不下去。鞋子、衣服我都買得到打折的真品(也買真的)。包包買不到,過季就消失了,我確定他們一定賣不完!我又不喜歡經典款,通常都是買設計款。然後網站客服還會建議我加錢換照片沒有的包款QQ(真品有但過季了,但網站不是每一款都有)
其實你買的全都是真品!! 哈哈!!
原物料高仿也是真,就是差在官方認證而已😌以前是用動物皮,現在大部份都是合成皮,但還是貴,我買過原物料高仿長皮夾,做工也好就這樣耐用了好幾年,跟官方價差一個零,三萬變三千的意思🤭
假的就假的,不過這種阿q勝利法也不是什麼壞事就是了。
其實精品業用料真的很不錯,多數(只是多數)是高於一般品牌用料沒錯,也因為如此,銷毀後造成的成本浪費更加巨大。好比說頂級的羊毛,或者高檔的皮革。這些所耗的資源更廣、更深。這些援比甚麼化纖造成的汙染來得高上許多。而且我們機能布料類的大多都已經在開發回收料的應用了。而機能性品牌雖然一開始還很難接受有點瑕疵的東西,但也漸漸為了環保而退讓點品質上的考量,但精品業不一樣阿,光是開發就耗盡資源了,因為是精品,講求完美阿....
不可能會有最佳解吧?而且有購買能力的真的會在意那些嗎?奢侈品牌的價值本來就是這樣維持的,除非打掉整個精品產業層
浪費金錢數字是小事,但在環境與環保議題上的確是種惡。時代改變,生產方也要改變思維~不如考量減量與適量的問題,及申請焚燒時的污染稅或焚燒產品的天然材質比例等...
目前想到也許可行的方法:1.預約制:開放一定名額的預約,時間內額滿截止,沒有額滿則只做訂單數量。(可以做少量實品供人觀賞試背,或是建立3D模組)2.與其他公司簽約,把庫存品賣給他們,但他們必須摘除品牌標誌後重新製作成新的商品。
3. 做為照顧各國公職已退休人員75歲以上無涉及不法以及無國界醫師眷屬,或是長期直接現金流存底有信用標準或是國家各企業中無重大不法情事長期誠實納稅做為獎勵的福利品或公關品。4. 發起各國慈善機構公開藝術展覽與拍賣。5. 再者就是各國相關得獎的演藝影視從業人員,反正他們穿得好,也能代表各國的民眾多多少少都能有眼福,還順便打個廣告而已。上述方法都是可行,而且還變相增加企業形象維持品牌永續。
聰明
或是也可以預購
或許立法禁止
現在去精品店幾乎就是預購制啊,根本沒有貨可以看,拿著iPad 型錄就叫你排隊但買東西需要衝動,沒東西可以看,預購時間太久根本就很難成交
現在高價單車也都開始改為接單製. 收單收訂金後 排隊排個半年一年..才能拿到車.雖然有拿到車後不久.新款車又發表的冏境.但是以往的過季車折扣幾乎都沒看到了以往過季單車會在國外網站已非常低價格販售...而單車又是"每年"一個季度.周期很短..導致很大一部分的人都在等過季車.非過季不買. 無形間影響了品牌方新車的販售
別買知名精品。現在反而要找好用且符合自己的設計商品❤
很多餐廳也是這樣,寧可丟廚餘桶也不會進行捐贈或是給員工/低價賣出。
對於餐廳來說,捐贈的食材大多是不新鮮的,從餐廳到受贈者手中,很可能經過長時間的物流,容易受到細菌感染出現食物中毒現象,風險太高。把材料製作成菜品也同樣有這個問題,還增加了製造成本。給員工拿走的話也很容易會出現員工以次充好,損公肥私。打折售賣的話就很容易在過渡時段出現排隊等時間的人潮。
很合理啊 畢竟假設你拿去捐助或給員工怎麼能保證不出現轉賣或者食物中毒現象,那些更加損害企業形象
那是您沒被狗咬過所以不知道痛,無人商店自由捐助物資的商店為什麼無法營運?人性有夠麻煩跟複雜,只要有一個人來找麻煩就完蛋了,丟廚餘是最能降低風險的方式。
@@Fan__Fan 我知道也些社區或是餐廳會在關店前打掃的那段時間發放,或是App也有這種模式。若有新鮮度問題可能比較適合的品項是麵包或是可以放隔夜的。
@@domingo2057 我其實只想表達吃飯的領域也是以銷毀為主,更何況精品水很深,我也相信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為了這些奢侈品,而造成很嚴重的環境問題與後續汙染,不論火燒掩埋都是非常糟糕的方法,這些作法只會讓人覺得這些奢侈品很噁心。
奢侈品應該改用限量訂單制 這樣應該可以保護品牌價值又可以降低成本避免浪費
這是高端私人定制市場,和高端精品市場的客群並不同。而且高端私人定制比高端精品更早,製作的過程中,浪費無數的材料,只為了最後那一件;其他的樣衣、打板,一切的一切都得要銷毀,因為私人定制的市場賣的信仰就是獨一無二,而不是少數人擁有的群體意識。
沒錯,只有不夠有錢的才會買名牌自我標榜
最終的問題還是人性本身,"我要擁有別人無法擁有的東西“,不會有解決方案,最多治標不治本。
先不論市價,比起那些快時尚,精品業造成的污染根本是不值一提
why
這個問題很簡單 因為這個世界本來就不是只有你一個人 就算你做得再好 再優秀 除了你以外的人依然在破壞你處在的世界 想要脫離可能就真的只能遠離人群 因為只要人在 你就會不斷的被他們的所作所為影響
但你還得先找到無主地然後買下來 然後完全自給自足才能遠離人群但即使遠離人群 人造成的破壞依舊能間接影響到你所以來破壞人群吧
這類問題的答案一直都只有一個其實你並不好
在百貨公司工作見過不少消毀產品的事了
降低首批出貨量,拉長首批貨和下批貨的時間,這樣就能大幅減少滯銷貨的備貨
真正聰明有錢的人會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 根本不會一直買這些東西 頂多買個夠用而已 😅
怎樣才算夠用,睡路邊的一天50塊就夠用了。你要睡路邊還是睡床,你要不要冷氣,你要不要治安,你要不要便利,你要不要娛樂,你要不要身份。這些要不要都是要錢的,接下來就是你的夠用是到什麼層級。
曾在大牌运动服的代工厂工作过,每季都会有不少A、B品剩余,堆满仓库。除了品牌方少量回购,其余的一直堆在仓库里,也不让工场自行处理。最后实在堆不下了,只能全部剪掉或烧掉,真的看着心疼
不要追求名牌~~~很多沒有品牌的東西質量其實很好~~也很精美~~一個包包根本不值的用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去購買~~~不是你買不買得起~~而是你買的只是品牌~~只是虛榮~~~
衣料的回收難度很高,主要是因為材料不是單一的,聚酯可以進入塑膠回收鏈,但是棉沒辦法。 加上衣料的纖維回收使用的品質也低。
好玩的是不少奢侈品品牌旗下產品即使有經濟實力也不願意建設廠房和自家的生產線大多都靠著代工廠以及經營品牌形象在做著數十倍甚至數百倍利潤的生意精品產業只是把品管和用料追求到吹毛求疵的境界,但品質用料並不是不可複製的難題在無法阻止代工廠高層或技術人員帶著經驗和技術跳出來做高仿,抑或是杜絕內部操作原單流出的前提下正品與仿品之間的距離就純粹只是一張發票而已所以銷毀庫存維持品牌價值純粹只是浪費地球資源的行為無誤
品牌價值就是奢侈品的命脈 設計產品很便宜 生產產品更便宜 但請大咖明星帶貨 廣告 各種賽事贊助等等的是好幾十年甚至百年花費無數資本建立起來的品牌形象是極高昂的所以你花的錢基本就是在買他的品牌價值 東西成本根本就能忽略不計
因為他們賣的不是服飾與包包,是稀缺與保值,任何破壞品牌價值的都要處理掉。
就像我寧可單身也不要跟豬頭再一起
将衣物拆开,剪掉关键部分和商标,再把材料卖给需要的顾客包包什么的可以拆开后当真皮材料卖,卖给那些要做刀套或者手机套之类产品的生产商虽然这些程序可能比销毁的成本高,但回收原材料能减少污染
很多都不是真皮⋯😂
因為二手市場關係, 很多人都是買奢侈品保值本來流動性就低就自然好控價值, 有人脫手就有人接手不影響價格, 你減價是在賬面上直接影響客戶本來一直買, 一旦玩了這手就以後都不會再買了至於送, 不怕你拿去退貨換錢嗎? 還是要因為一些沒付錢的人而要去立更多規則甚至影響他們客戶的體驗呢?
唯一解決的方法,就是每一款商品生產極少量,並且在所有的國家都限制極少數量,例如這款包包台灣只有五個,這件外套就五件,然後售價直接提高十倍來貼補少賺的,讓買的人的優越感更上層樓。直接翻十倍,這樣消費者虛榮的心態也滿足了,環保團體也沒話說了,品牌也賺錢了,奢華形象又更高級了…😅
最佳解不就是當初不要產這麼多就好了:還同時兼顧了稀缺性承諾。
說穿了環保團體本來就不是客戶,抗議造成的後果就是精品以後更少量製作,然後價格炒更高,超爽的只要工作一點點就收穫更多
反正富人才会买 奢侈品越贵越好
這些品牌 需要tim cook這樣的庫存大師
精品是給有錢人互相攀比的,比誰的精品更稀少更貴。或是看誰能第一時間拿到最新出品的精品。所以除了什麼經典不敗款(就是過許多年還是受歡迎的。)有可能降價或是折扣。或是在outlet販賣。其他什麼專門for今年設計潮流的精品,賣不出去。下場就是影片說的那樣。奢侈品本來就不是必需的,而是專門給有錢人的。(有的人是會打腫臉充胖子,沒錢吃飯也要買。)那只是顯示自己地位的物品而已。就跟什麼名錶一樣。實際價值跟官方價格差了好幾倍甚至達到十倍以上。跟一般的衣服或是商品的庫存處理方式,本來就不一樣。
品牌不過就是為了滿足少數人的虛榮心而已
就像一些高價的麵包店 甜點店寧願賣不出去丟棄銷毀也不願意低價促銷就是為了保持高單價的品牌價值而奢侈品上市品牌銷毀的目的則更多黑暗面就像影片中說公司公佈銷毀的是零售價實際的虧損成本卻低廉的多變成認列成本虧損有虛報浮高的問題
就算搞到後面你讓他達到0銷毀庫存好了,連我都已經想好可以怎麼解決的,想買最新一季?可以啊~先把這些多的庫存「配貨」配到飽買到夠資格就讓你買新品😂最後也只是名目從企業銷毀變成個人銷毀而已環保本來就不是企業最先考量的選項,會考慮也只是稍微礙於形象而已,最終考量的依舊是利潤和成本,有實力才有本事做環保,能先吃飽才可能考慮其他問題,於個人不外食就是最大的垃圾減量更環保,又有多少人可以完全做到😂
即當年二十年前 西班牙番茄太多大豐收……跌晒價……D批發或 種植場 把大量番茄倒落海😱😭😱😱😱😱😱😀
需要奢侈品其實是自卑,自身沒有足夠的才能可以在别人面前囂張,必須掛點名貴的東西才能獲得尊重。
所以蔡依林跟周杰倫很自卑囉?
井蛙就別出來丟臉了,富人圈是用精品當入圈識別證的
@@wsx199197 廠商🆓送他們的
一部份為了獲得他人目光、一部份不是、網友別糾結了
@@botan1516 它們也有買名牌,
之前看某個專題報導,糧食也有類似的問題.寧願食物爛掉,也不會免費發放, 避免大家都吃免錢的.
很正常, 很多百姓窮人很貪婪, 只要有免費, 一定不要臉搶, 很多窮人也很現實, 還會挑三檢四嫌東嫌西, 你真以為免費給窮人, 它們會感謝啊,
芭樂也是啊不知道某些地方的農會在幹嘛一堆人種芭樂也沒去勸導改種別的作物結果過量生產一大堆都銷毀以控制價格有的好一點可以做成加工食品比如芒果做成芒果乾
早在多年前就知道這種精品的成本根本沒多少,這就是為何我都不買那些東西,有人特地穿出來我心裡還得暗笑一下。
所謂的精品 說穿了就是騙蠢人用的!!
而且你看看那些拿LV包卻坐捷運的😂😂非常違和
@@sophisticatedgrace7519 這叫內心貧窮
Outlet的精品賣的不僅僅只是過季商品很大一部分程度的都是至少是「特定商品」這些特定商品本身,存在outlet的用意其實本身也是存吧「區分市場機制」的用途而非所有精品品牌過季商品當你看上當季精品的商品時不要期待他過季後會出現在outlet因為很多熱銷的精品商品甚至是跨國調貨的至於誰在跨國調貨,除了主要是精品品牌自己調動很多都是水貨商直接買下該國特定的當地限定款例如你想買日本LV在當地出的日本限定款透過台灣水貨商去調貨購買
包括这是一种洗钱手段,所以定价和具体总额是迷
滯銷品必需銷毀 不能打折出售 因爲沒穿 沒用都會壞掉 這是很嚴重的問題即使打折賣出也ㄧ樣會出現這問題
真是破壞地球.......原來那些環保團體不是沒由來的去抗議,真的有原因的
他们环保活动大多是胡闹。比如,往名画上泼脏物。名画是人类文化遗产,挂在墙上,没有制造污染浪费。与环保不搭界。
從二手市場回購呢招高喎😮
价格是你的付出,价值才是你的收获。品牌的价值在于满足虚荣,让他人觉得你很酷。花钱让自己开心地活在他人庸俗的价值观里。
為什麼不能把它剪破縫個補丁.logo弄壞,在當成三線子品牌賣出去?這樣也會影響到稀缺性嗎
我相信精品公司也不想銷毀庫存,但為了維持公司的產品競爭力與品牌價值,確實不能賤賣商品,但庫存成本與新品的庫存壓力下,我相信公司上層也無奈做出下下策,畢竟他們要為買過該產品的消費者負責,精品之所以是精品除了貴之外,就是要保值,最好還能增值,成為藝術品的存在,舉例:PS5剛開始短缺時,價格被炒到了幾倍,但供應鏈改善後,價格也就穩定下來,甚至出現二級市場新品便宜賣的現象
你这一整个分析,都是建立在库存的东西价值高的前提下。事实上就生产成本不到售价的10%,买不掉销毁根本不心痛。如果心痛,也不是痛的成本,而是痛的没有销量。
銷毀是唯一的方式,很多行業都是這樣,因為你買了一個很貴奢侈品牌包包,不會希望哪天變成打折清倉大拍賣的包包,對於奢侈品牌來說,忠實顧客才是唯一,得罪了真正會消費的客群,會讓品牌價值整個大降。
如果把品牌的標示弄掉然後做成筆袋之類的呢?
@@chloehsieh2007 影片裡面有說吧,再製的成本不一定划算
说得好,这种东西卖的就是虚荣心。它全部价值并不在这个东西本身,而在于“我能买得起你买不起”这个点上。一旦降价,很多人都买得起了,这东西立马一文不值。
聽到價格遠超出實際的價值,腦中直接浮現「台灣的房價」
其實平價品牌也是差不多 7折5折然後銷毀 不可能賤價出售, 後面的影響很大會斥責的除了少數真正愛地球的 有一部分還不是想買 但買不下手的人不然的話 一家公司想做甚麼 路人怎麼會在乎
不會再燒,並不代表不會叫人代燒😂
主要在有錢人太多,這些有錢人應該被限制金錢或是消費同時捐出相應的金額做公益。如此可以降低需求,品牌也會降低生產數量,庫存自然也就降低了。
真假都是在滿足自虛榮心, 跟慾望, 現實裡只會越來越空虛 , 真正快樂跟幸福 是行善為樂, 自足常樂, 最後才會自得其樂
对于奢侈品牌来说:买得起的不在乎,在乎的人大部分买不起。所谓的道歉也就做做样子。品牌价值才是他们在乎的。
估計要被環保團體強烈的針對,才會改善接著就會有人推估製造"碳排放"等等的議題去弄死這些精品品牌
環保團體對窮人的不環保都很有影響力但是對富人的不環保則當作沒看到
自心是最重要的,看得起自己,知道自己有能力,“我能够成功”,这就是信念。*不针对任何人和事,仅分享 善言 ,感恩宽容!
買不出去的高單價水果商品也會銷毀以維持稀缺性比如說 “王的釋迦”
還有: 神的芭蕉
想滿足虛榮心,想撿便宜就說嘛?扯什麼環保啊?物以稀為貴,精品為何為精品?就是因為量少啊,過季大量售出人手一個"品牌"包 那就是路邊攤了,因為滿街都是,當然捐就更不可能捐了設這種消費主義陷阱的資本家們怎麼可能不懂這個道理?
認同, 很多窮人就想貪心檢免費, 裝清高扯環保, 真噁心,
過季便宜賣, 反而新貨時大家都不買等過季再買,
寧願砸掉也不要降價賣,這就跟台灣房東,與其降價求租,倒不如放著養蚊子的心態一樣,保護行情,標準的資本主義心態
Good info 👍👍
要知道,投資那些以後能升值的產品,如名畫、名車等,有些奢侈品時尚服裝也在內。你要那些精品業從此再也不銷毀? 別傻了.....不銷毀,換來的是那些收藏大佬們的財產貶值,不論是財產上還是地位上。這已不是環保問題,而是動到有錢有權人的蛋糕,除非環保能造就更多錢,權或虛榮,不然他們寧願與世界同歸於盡。
我曾經在國際物流倉庫待過,倉庫存放的都是高單價的奢侈精品,一件小小嬰兒的衣服,只要貼上牌子就定價一萬元,大人的衣服也是很貴的,後來倉庫一次大盤點,把過季的衣服全部先用刀子割破,用專門運輸車送去特定地點燒毀。
貴的是那個品牌,成本非常低廉,原廠寧願銷毀庫存也不要造成商品氾濫而導致品牌價值降低
哪個產業不是這樣?牛奶過產不也倒掉? 寧願毀也不願捐…想到除了鑽石業…它們就存放在地下庫存…一堆垃圾碳物當寶
@@野夜-z4s 你舉食品來比其實蠻沒邏輯的,況且還有人在收即期品的食品在出清賣,牛奶快過期也會打折賣,所以我就不花時間跟你說你為什麼沒邏輯了,你先好好想想再來跟我討論吧…..
@@野夜-z4s以前也是,但现在真不是过期的,还可以做成饲料,根本不会浪费。
@@野夜-z4s只有奢侈品最没有价值,除了满足别人的虚荣心。
牛奶過期不是再製成調味乳嗎?
很喜歡這一集。非常符合頻道的內容,而且底下大部分人的留言也是。
窮奢極欲
釋 義
形容極端奢侈貪欲。《漢書.卷八五.谷永傳》:「失道妄行,逆天暴物,窮奢極欲,湛湎荒淫。」
《封神演義》第七回:「荒淫酒色,徵歌逐妓,窮奢極欲,聽讒信佞,殘害忠良。」也作「窮奢極侈」。
10年前我在南京有個朋友他在恒X利當任非常高階的主管,他們公司就是幫很多名牌服飾代工,代工價格跟市價的差異可以高達10-20倍。你在百貨公司買的一件2萬台幣的外套,代工成本可能只要1000台幣。有時會有部分瑕疵品要處理,我們就可以用非常便宜的價格取得。但不得不說這些高級服飾品牌對品質的要求幾乎可以用變態來形容,車針多打一針少打一針都可能導致整批被退貨。
日本最龜毛,
高溢价可以有很多钱对工厂进行高投入
聽說超A貨品質能更正品比...?
@@user-gn7fn4vz4t 恒X利做的是正品代工,這是一家在港股上市的公司
@@user-gn7fn4vz4t 某些你所謂的超A貨就是品牌代工廠自己拿出來賣的(不打標就沒事)賣給其他工廠再打上標販售
最環保的方式就是不要買。我們精品時購買的是對自我價值的自我肯定而非商品本身,他們銷毀商品時銷毀的是物質商品,以嚐試保存精品能夠讓人肯定自我價值的幻象。它們不被銷毀你還不會想買呢!
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活在幻象中。
很難,慕強擇偶的天性不會消失
@@毛大濕 但如果一個人很有錢,就算穿夾腳拖還是很有魅力😗
@@lalalulu272 YES 有錢就是強,有錢有閒更是強,女性擇偶繁殖就哈這味。
@@毛大濕 ㄟ我是說不管男女,打破你的幻想很抱歉誒
@@lalalulu272 加油,不知道你預設了對方什麼幻想。
你沒有打破什麼,因為那邊沒有東西可以打破
小弟算是個鐘錶愛好者,近年我見有些「微品牌(micro brand)」是採取這種策略的:他們推出新品,但不是預先大量生產,而是先開放一段時日公開預購,消費者要全數支付,預購期結束後再按實際的預購數量來生產,這樣可讓有消費能力的買家購買,毋須承受甚麼配貨之類的(就是你勞力士呀!)、或甚麼資格審查(說你 Patak Philippe 呀、還有Audemars Piguet 呀),又很大程度上保有稀缺性,而且又可以精確生產,減少浪費。似乎是一種可取的方式。
不會啊 精品限量生產也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 精品的稀缺性 或是 特殊性 也是他的價值之一 頂尖品牌 要是公開預售 會失去這部分的價值
PP 和 AP跟本沒有想要控制成本,反正一定有人願意配貨😂。我覺得像FM , Baltic 那些新興小眾品牌,pre order 是更大部分在於行銷手段,當然附帶好處是成本控制。
Patek* 😂 thank you thank you
其實這些微品牌這樣搞 主要是要降低庫存問題而已
而這種商業模式只適合小量的產品 大量的商業商品這樣搞會很麻煩
勞力士很堅固耐用,是工藝品,而且售後服務RSC非常優秀
好多人在努力推廣二手衣的再循環使用,以保護僅有唯一的地球環境,而這些財富幾輩子也花不完的大財團只想到維持自己精品價值,寧可銷毀也絕不讓它們流入尋常百姓家
當然, 因為品牌毀掉那公司也就完了.
因此他們不但要銷毀庫存, 也會花錢買二手商店內的來銷毀. 務求自家品牌只在「高端人口」身上出現.
沒什麼好意外的
因為精品業賣的不是衣服跟皮包而是品牌跟形象
買它們的人並不希望自己身上的衣服跟包包跟普通人穿的一樣
所以問題其實不在財團而是財團的客群
歡迎來到資本主義世界
快時尚才是真正問題,量大又便宜材質又差連進二手都沒可能,相比之下,奢侈品行業銷毀真的是九牛一毛
這些大人物整天要求我們平民要落實環保,結果他們自己才是最浪費的一群人
這些大人物整天要求我們平民要落實環保,因為他們自己才是最浪費的一群人。
這樣才能平衡碳排啊 你們負責減少我負責增加
你們這些人一直繁衍到現在,也不是被消費的大眾。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所以他們是大人物
其實各行各業都有這種自行銷毀滯銷商品的做法 不只是奢侈品業....
但絕大部分都是洋人,洋鬼子應先徹查自身行為,而不是說其他國家不環保自己不整改
其實飲食業也一樣,像過期食品
@@eddisonwny 過期食品導致食物中毒,可能會被告
@@eddisonwny 食品合理 精品存粹是为盈利。损人不利己
過季電子產品也是阿,寧可銷毀也不要低價賣掉;不過台灣就是先超高訂價,過季後再高價售出
燒掉宣稱價值10億的庫存 , 其實成本只有100萬 , 精品全靠宣傳
應該是全靠人的虛榮心~!
@賴ck0556網站選妃無欺賴 你就是物化女性要不然就是叫人看婊子擺了。
跟販毒一樣
世界首富會缺幾顆糖果ㄇ
日片《生存家族》劇情中因為缺電引發的逃難,跑車、品牌還比不上一瓶水。
精品業銷毀商品的作法,證實電影說的是真的,他們賣的是「垃圾」。
電影瘋狂富作用 也有類似的劇情安排
30+幾歲左右追求過精品 但後來看清本質最重要 現在一個帆布包也背得很開心😊
不只精品,平民服飾店H&M都曾經因為銷毀未售商品遭到口誅筆伐。
其實也就是一塊布而已,價值都是附加的。
奢侈品穿的就是身份和面子,寧可燒掉也不讓窮人來撿便宜,因為你不配。
對他們來說,窮人就去買優衣庫,穿什麼Burberry。
窮人連優衣庫也買不起
窮人就給我全裸
這樣講對窮人情何以堪?但也是有大老闆寧願低調到去二手市集挑古着穿上身,不想花錢也能看祖父母老家有沒有他們年輕時期的好看衣服。
窮人可笑, 窮就要認命, 別想愛慕虛榮, 沒錢還想要有錢人送名牌,
@@南郭羽羊 誰在乎窮人, 窮人沒錢就認命,
不只是高端精品,很多快時尚的庫存,最後也是銷毀,而且廉價品牌的數量可能還更多,
難不成成衣產業製出的衣服,賣不掉會轉送給落後國家的人民穿,我想這可能性也不大。
台灣很多地方,把舊衣回收箱裡衣服拿出來,打折賣。
笑死
@@yutsangbiz 說真的,我寧可有人這麼做,也不要好好的衣服直接毀棄。反正放到回收箱的就是我不穿的,如果有人能給它第二春那當然好啊!
看完只覺得人類真的是很浪費資源的動物...
這類庫存銷毀的情況在所有量產商品上應該都曾發生過
天生万物以养人 人无一物以报天 杀杀杀杀杀杀杀
很簡單!
客戶下訂單買鱷魚皮包,然後再開始養鱷魚,10年後取貨。
說不定剛好流行復古風格😂
可以😂😂😂😂😂
哈哈哈哈
而且那個鱷魚包動輒
台幣上百萬
存10年剛好可以買🤣🤣
Outlet很多不是off season,根本是專門為其生產的產品
對啊,不少品牌都有專門for outlet的產線,品質和做工不如櫃上貨,所以才不會把櫃上貨丟到outlet賣
@@arytonchang5679 蠻好奇像是什麼品牌會這樣
@@谹䈣譀 絕大多數在outlet有店的精品品牌都有專門為outlet生產的產品
@@谹䈣譀 coach、michael kors、prada、gucci、tory bruch
居然是這樣!!
金錢的價值對不同階層的人都有不同的意義,常聽到一些人會說"金錢限制了我的想像",這句話在名牌商品的世界更是經典,商品本身的物理價值遠不及心理價值,商品的價值是慾望的價值,對不追求物值生活的人而言,奢侈品並不具有擁有的慾望,反而是被視為銅臭味的代表,但在追求慾的人族群而言,擁有他人沒有的奢侈品,是他生命的一切。
不就是要稀缺性嗎,那解決方法就是,從一開始就不要造那麼多庫存啊😂
那些銷毀的應該不是什麼貴貨啦,因為成本低賣家高,只要賣出小部分就已經賺錢了。作多點多坑人買啊。
很痛心,但是這個在美國真是全部商家都在做的事情,相比起捐贈之類的事情,直接毀掉然後在報稅單上寫商品損壞更划算。之前就有一個超商員工就給了因為疫情關係買不起奶粉的媽媽一罐奶粉「瓶身有瑕疵店裏本來要丟」),最後被解僱的新聞。都不知道這樣的社會問題要什麼時候才能解決。
我之前在超商打過工,如果是統O集團,確實會很在乎品牌形象,
受訓的時候,基本上都會一再強調不要把瑕疵品或過期食品給顧客吃,
如果出現食安問題,反而會導致企業和員工對顧客的身心損失進行賠償。
我當下感覺一定是企業有出過事,才會這麼教導。🤔
自保阿,社會上好心被反咬的例子很多
阿如果那罐奶粉有問題是誰要負責?
你想買, 哈買不到,
這算合理,畢竟公司一開始有講清楚,如果那罐奶粉吃出問題,整個公司不知道要賠多少,而且還會有負面新聞。
他們是在善良之前發現自己承受不起。
銷毀又不只是時尚產業才有😂
供過於求的時候 為了保護產業 只好弄成供需相同甚至少一點的狀況了
確實便利商店每天丟不少還不能捐只能自己偷吃
@@gogocoolboy 過期食品本來就不能捐啊
吃了出事誰負責
食品跟奢侈品不能比吧
@@青爭魚-b6h 其實汽車也有 其他生產用品也有 有時生產商考量儲存成本太高 銷毀物件也是有可能的
最常見的應該就是農產了😵💫
要知道,精品本就是在賣稀缺性保證的商品,一般商品都有一定的銷毀機制了,需要保證稀缺的商品當然更需要。這就是正常的商業活動。
稀缺那生產那麼多幹嘛 ? 我認為更貼近於質押, 因為每個人都質押進來保證了貨物的價值, 比如說Iphone, 它並不稀缺甚至爛大街, 但它有一部份品牌價值
@@mikekaku4637 iPhone的存在比較不一樣,客群定位是不同的⋯⋯
@@asayangkish Yep 我的意思是精品廠商因為過量生產所以他們的首要目的不是保障稀缺性, 而為什麼賣不掉寧願燒掉也其實是為了保障質押者的權益.
嘛! 當然我有點主觀的想法, 有錢還真沒什麼是多難買的到, 是嘛? 因此我認為現在的廠商其實都是走質押路線.
Canada Goose不會銷毀自家產品,會有特賣會(3折)賣庫存品,這樣不會浪費資源也是不錯的做法!
LV在介紹自家產品也明白指出,產品的成本只佔訂價1/10, 他們維持品牌的努力花費更多錢,消費者就是愛這種高價品顯現自己,能想像LV若訂價降低,可能就沒有那麼多人想買了. 😂😂
ㄏㄏ
信一定信 🤣
所以Canada goose只是貴 不是奢侈品
@@arandomcat5551 你這樣說也對啦,打完稅外套要2000多加幣還不算太奢侈的. 這個加拿大公司還是比較有良心的,不會浪費資源.
從商業經營角度來講這是很合理的
試想...名牌商品如果定期以"促銷"的方式拋售庫存品,那一定會有很多消費不起當季產品的人選擇等到促銷時再買
而有錢人也一定會有很多不那麼在乎流不流行的人也選擇等降價再買
綜合起來願意購買最貴當季產品的人只會愈來愈少,然後滯銷品愈來愈多,只好更常進行促銷活動...惡性循環最後奢侈品就變成地攤貨了
消費行為願打願挨
但各行各業都寧可過量製造這一點真的是難以避免
不銷毀而選擇降價處理的品牌也有,比如Adidas經常選擇骨折價格埋庫存,導致了現在基本沒人願意原價買Adidas的球鞋,七折都嫌貴。相比之下,Nike就矜持得多,消費者也對高價格更加買賬。
Adidas只是大眾品牌,跟Burberry精品不是一個等次的啊。
給弱勢會被再賣出去 絕對的。因為有人
有人?
弱勢還會桃三檢四, 現在弱勢早就不是弱勢了,
@@nora9812freelove 有人就會這樣做啊,我之前在孟加拉上班,市場裡都可以買到台灣捐贈的二手衣。今天要是把賣不完的奢侈品捐給弱勢,他們一定會轉賣,飯都沒得吃了不可能還拿高級包包。久而久之就不會有人想去買原價了,反正等過時了再去跟弱勢團體買就好
商業行為這樣蠻正常的
🐽🐷🐖🦒🦙最佳做法就唯有捐錢......比第三世界
@@jenniferlovechan350 無腦捐錢沒用 錢只會流入第三世界的統治集團 然後繼續貪腐
我覺得既然是精品,那銷毀也必須用昂貴的方式,才能符合品牌形象,比如用星艦拋射到太空之中,利用大氣層燒毀。
如果把庫存送給會員呢?
殘酷的事實就是昂貴精品就是這麼多人有錢買,而名牌也抱著只服務頂級VIP的態度把商品銷毀。但是精品業還是不忘回頭去割中產階級的韭菜,開發其他生產線再度製造更多商品出來,矛盾的是如果沒有更多商品,失業的人會更多。
🤔所以有時我在想,這樣個世界,全人類就是一起玩這種金錢遊戲的嗎?
不要買就是王道
過去的精品是堆料,是真的可以用來當傳家寶的,
現在的精品感覺都是一次性商品,沒有那個價值啊!
价值体现在给人带来的装叉感!反正很多的有钱人的钱也不是辛苦赚来的,没有那么值得心疼!
@@albertwang5974 真正的有錢人應該也用不著靠買精品裝逼,那只是最敷淺的比法。
既然定義為稀有商品,為什麼不乾脆再縮限生產數量。
讓每季的產品確實達到供不應求的標準
真達到供不應求=少賣=少賺=虧爛
影片跟留言也跟你講過其實這些成本都極低
做太多頂多是損失一點點
沒得賣虧了好幾棟樓
要以接受全世界定單後在製造!才不會有滯銷品!
我唯一买过奢侈品是给我妈买,她一再开口说她想要。我说过一次我觉得这是智商税,她很不开心,我也就不说了,买就是了。但是我反正是搞不懂买奢侈品这种行为的,更不懂我妈这种省吃俭用的老一代,我平时冰箱里东西坏了想扔掉都会被她骂,她会愣是热了硬吃下去怕浪费的人,怎么就喜欢经常一掷千金买奢侈品😂不懂不懂,她高兴就好
😂😂
就是愛慕虛榮
心理有问题是这样的,通常这么做没有任何收益,只是单纯的让当事人觉得心里很爽,当然爽也算一种收益
大概就是买来撑面子这种理由…在我看来完全是一种心理负担。我穿什么背什么关他人屁事,自己干净整洁舒服就行。如果有人在意我是不是名牌傍身,我是不会和那种人深交的。不过国内都是圈子文化,我也不懂。虽然是哄老人开心,但是每次买都感觉自己像个冤大头,辛辛苦苦一点工资,平白无故打肿脸充胖子送人钱,不如好吃好喝自己享受一下?莫名其妙。又不能说,说了我妈会动怒,只能在这里发泄一下😂
有一說法是集體主義的展現:
因為我要顧及他人對我的看法,
不然要是其他人有而我沒有,
抑或是因為我與他人不一樣而成為話題,
自己就會覺得「怪怪的」
就舉我家為例子吧:
我家家境在社會上收入算是中間那一層,
卻僅因為自家爸爸在獅子會新年的聚會發現全部獅子會會員裡只有他沒開bmw,
4個月後直接簽了一台最新款的回家,
(不能是二手,獅子會裡臥虎藏龍,甚麼商品哪年的款型及價格他們都能默背出來
買二手大家絕對知道,然後他就毀了)
倒也不是為了硬撐場面,家裡有閒錢,買了之後家裡生活一樣,
但就覺得【這樣真的有必要嗎?】而自我反思
如果人們開始推崇的是慈善工作來滿足自己的心靈滿足,替代精品的心靈優越感,世界會變得更好(純空談理想)。
感謝發表,我要拿給我老婆看XDDD
😂😂😂😂
要跟他說『買太多我也可以幫你銷毀』嗎
站在打造品牌的角度,應該要完全支持這樣的行為,而且非常值得不擅於打造品牌且「節儉」的台灣企業學習!但若站在節省+環保的立場,則最好是不要買任何奢侈品,因為奢侈就是浪費😅
前幾天才在討論A貨帶來的衝擊 裡面提到設計師和工匠的心血 還有設計費什麼的 結果賣不掉一樣還是銷毀 然而這些人有獲得合理的酬勞嗎 看了也是笑笑
真的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服飾類的奢侈品牌有過季的疑慮要銷毀,那珠寶類有沒有?
Cartier、Tiffany & Co.、Montblanc的珠寶鑽戒是要拆開來重製,還是擺在架上繼續賣呢?
珠寶類我記得可以重鑄(不在乎品牌的話 銀樓就可以幫你重鑄了)
衣服跟包包不會重製的最大原因是成本
布料本身的成本並不高,重製的成本會比材料本身還高
但是珠寶類就不一樣了而且首飾這種東西結構並不複雜
通常就是寶石+貴金屬框架(例如黃金白銀)
這兩者價格都比重製過程的成本還高
應該不會,這類產品根本沒有嚴重的季度問題,除非設計太醜
滿足所謂的虛榮心,所付出的代價,值不值得就看個人。商品本身的實用性,和適合自己的穿搭,我覺得更重要。
看完整個視頻,感覺真正的問題是環保和垃圾。 因為買奢侈品的人買得起,而同樣的商品並不是針對那些想花最少的錢獲得最大價值的人。
因此,奢侈品品牌與公眾唯一交集在環保和垃圾處理方面。 一旦這個問題解決了,雙方就可以愉快地分道揚鑣了。 (直到專制政權到來並決定人們允許或不被允許花錢。)
沒辦法,精品業,尤其是高級奢侈品,常常有一些黑歷史
那種真的是設計師自負到了極點才會產生的可怕產品
當季就滯銷嚴重的,還是趕緊銷毀,比較不傷眼睛
解套方法有沒有可能把logo拿掉,因為貴都貴在logo代表的品牌,一件Burberry風衣拿掉logo後,就只是一件風衣而已
現在台灣的雙B比以前便宜太多了,很多8+9都在開,從而降低雙B在台灣的品牌形象XD。以前看到雙B可能認為是一個有錢人,現在看到雙B又是8+9就覺得只是一個貸款仔。
哈哈哈哈哈,其實在德國開雙b的也很多是土耳其阿拉伯移民背景的貸款仔,雙b休旅車超大台在開,城市的路小停車位也不一定好找; 一般真正有經濟能力的德國人其實很低調,很多騎腳踏車,搭捷運公車或開小車。
這樣我都懷疑我買過的某些高仿品包包是真的還假的XD。(不便宜、看不出來真假,但沒有序號不能轉賣、不能帶出國XD),畢竟對名牌包,我"不是"錯誤的人XD,但訂價台幣10萬、20萬的包正常人都買不下去。鞋子、衣服我都買得到打折的真品(也買真的)。包包買不到,過季就消失了,我確定他們一定賣不完!我又不喜歡經典款,通常都是買設計款。然後網站客服還會建議我加錢換照片沒有的包款QQ(真品有但過季了,但網站不是每一款都有)
其實你買的全都是真品!! 哈哈!!
原物料高仿也是真,就是差在官方認證而已😌以前是用動物皮,現在大部份都是合成皮,但還是貴,我買過原物料高仿長皮夾,做工也好就這樣耐用了好幾年,跟官方價差一個零,三萬變三千的意思🤭
假的就假的,不過這種阿q勝利法也不是什麼壞事就是了。
其實精品業用料真的很不錯,多數(只是多數)是高於一般品牌用料沒錯,也因為如此,銷毀後造成的成本浪費更加巨大。好比說頂級的羊毛,或者高檔的皮革。這些所耗的資源更廣、更深。這些援比甚麼化纖造成的汙染來得高上許多。而且我們機能布料類的大多都已經在開發回收料的應用了。而機能性品牌雖然一開始還很難接受有點瑕疵的東西,但也漸漸為了環保而退讓點品質上的考量,但精品業不一樣阿,光是開發就耗盡資源了,因為是精品,講求完美阿....
不可能會有最佳解吧?而且有購買能力的真的會在意那些嗎?
奢侈品牌的價值本來就是這樣維持的,除非打掉整個精品產業層
浪費金錢數字是小事,但在環境與環保議題上的確是種惡。
時代改變,生產方也要改變思維~
不如考量減量與適量的問題,及申請焚燒時的污染稅或焚燒產品的天然材質比例等...
目前想到也許可行的方法:
1.預約制:開放一定名額的預約,時間內額滿截止,沒有額滿則只做訂單數量。(可以做少量實品供人觀賞試背,或是建立3D模組)
2.與其他公司簽約,把庫存品賣給他們,但他們必須摘除品牌標誌後重新製作成新的商品。
3. 做為照顧各國公職已退休人員75歲以上無涉及不法以及無國界醫師眷屬,或是長期直接現金流存底有信用標準或是國家各企業中無重大不法情事長期誠實納稅做為獎勵的福利品或公關品。
4. 發起各國慈善機構公開藝術展覽與拍賣。
5. 再者就是各國相關得獎的演藝影視從業人員,反正他們穿得好,也能代表各國的民眾多多少少都能有眼福,還順便打個廣告而已。
上述方法都是可行,而且還變相增加企業形象維持品牌永續。
聰明
或是也可以預購
或許立法禁止
現在去精品店幾乎就是預購制啊,根本沒有貨可以看,拿著iPad 型錄就叫你排隊
但買東西需要衝動,沒東西可以看,預購時間太久根本就很難成交
現在高價單車也都開始改為接單製. 收單收訂金後 排隊排個半年一年..才能拿到車.雖然有拿到車後不久.新款車又發表的冏境.但是以往的過季車折扣幾乎都沒看到了
以往過季單車會在國外網站已非常低價格販售...而單車又是"每年"一個季度.周期很短..導致很大一部分的人都在等過季車.非過季不買. 無形間影響了品牌方新車的販售
別買知名精品。現在反而要找好用且符合自己的設計商品❤
很多餐廳也是這樣,寧可丟廚餘桶也不會進行捐贈或是給員工/低價賣出。
對於餐廳來說,捐贈的食材大多是不新鮮的,從餐廳到受贈者手中,很可能經過長時間的物流,容易受到細菌感染出現食物中毒現象,風險太高。把材料製作成菜品也同樣有這個問題,還增加了製造成本。
給員工拿走的話也很容易會出現員工以次充好,損公肥私。
打折售賣的話就很容易在過渡時段出現排隊等時間的人潮。
很合理啊 畢竟假設你拿去捐助或給員工怎麼能保證不出現轉賣或者食物中毒現象,那些更加損害企業形象
那是您沒被狗咬過所以不知道痛,
無人商店自由捐助物資的商店為什麼無法營運?
人性有夠麻煩跟複雜,
只要有一個人來找麻煩就完蛋了,
丟廚餘是最能降低風險的方式。
@@Fan__Fan 我知道也些社區或是餐廳會在關店前打掃的那段時間發放,或是App也有這種模式。
若有新鮮度問題可能比較適合的品項是麵包或是可以放隔夜的。
@@domingo2057 我其實只想表達吃飯的領域也是以銷毀為主,更何況精品水很深,我也相信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為了這些奢侈品,而造成很嚴重的環境問題與後續汙染,不論火燒掩埋都是非常糟糕的方法,這些作法只會讓人覺得這些奢侈品很噁心。
奢侈品應該改用限量訂單制
這樣應該可以保護品牌價值又可以降低成本避免浪費
這是高端私人定制市場,和高端精品市場的客群並不同。
而且高端私人定制比高端精品更早,製作的過程中,浪費無數的材料,只為了最後那一件;其他的樣衣、打板,一切的一切都得要銷毀,因為私人定制的市場賣的信仰就是獨一無二,而不是少數人擁有的群體意識。
沒錯,只有不夠有錢的才會買名牌自我標榜
最終的問題還是人性本身,"我要擁有別人無法擁有的東西“,不會有解決方案,最多治標不治本。
先不論市價,比起那些快時尚,精品業造成的污染根本是不值一提
why
這個問題很簡單 因為這個世界本來就不是只有你一個人 就算你做得再好 再優秀 除了你以外的人依然在破壞你處在的世界 想要脫離可能就真的只能遠離人群 因為只要人在 你就會不斷的被他們的所作所為影響
但你還得先找到無主地然後買下來 然後完全自給自足才能遠離人群
但即使遠離人群 人造成的破壞依舊能間接影響到你
所以來破壞人群吧
這類問題的答案一直都只有一個
其實你並不好
在百貨公司工作見過不少消毀產品的事了
降低首批出貨量,拉長首批貨和下批貨的時間,這樣就能大幅減少滯銷貨的備貨
真正聰明有錢的人會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 根本不會一直買這些東西 頂多買個夠用而已 😅
怎樣才算夠用,睡路邊的一天50塊就夠用了。你要睡路邊還是睡床,你要不要冷氣,你要不要治安,你要不要便利,你要不要娛樂,你要不要身份。這些要不要都是要錢的,接下來就是你的夠用是到什麼層級。
曾在大牌运动服的代工厂工作过,每季都会有不少A、B品剩余,堆满仓库。除了品牌方少量回购,其余的一直堆在仓库里,也不让工场自行处理。最后实在堆不下了,只能全部剪掉或烧掉,真的看着心疼
不要追求名牌~~~很多沒有品牌的東西質量其實很好~~也很精美~~
一個包包根本不值的用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去購買~~~
不是你買不買得起~~而是你買的只是品牌~~只是虛榮~~~
衣料的回收難度很高,主要是因為材料不是單一的,聚酯可以進入塑膠回收鏈,但是棉沒辦法。 加上衣料的纖維回收使用的品質也低。
好玩的是不少奢侈品品牌旗下產品即使有經濟實力也不願意建設廠房和自家的生產線
大多都靠著代工廠以及經營品牌形象在做著數十倍甚至數百倍利潤的生意
精品產業只是把品管和用料追求到吹毛求疵的境界,但品質用料並不是不可複製的難題
在無法阻止代工廠高層或技術人員帶著經驗和技術跳出來做高仿,抑或是杜絕內部操作原單流出的前提下
正品與仿品之間的距離就純粹只是一張發票而已
所以銷毀庫存維持品牌價值純粹只是浪費地球資源的行為無誤
品牌價值就是奢侈品的命脈 設計產品很便宜 生產產品更便宜 但請大咖明星帶貨 廣告 各種賽事贊助等等的是好幾十年甚至百年花費無數資本建立起來的品牌形象是極高昂的
所以你花的錢基本就是在買他的品牌價值 東西成本根本就能忽略不計
因為他們賣的不是服飾與包包,是稀缺與保值,任何破壞品牌價值的都要處理掉。
就像我寧可單身也不要跟豬頭再一起
将衣物拆开,剪掉关键部分和商标,再把材料卖给需要的顾客
包包什么的可以拆开后当真皮材料卖,卖给那些要做刀套或者手机套之类产品的生产商
虽然这些程序可能比销毁的成本高,但回收原材料能减少污染
很多都不是真皮⋯😂
因為二手市場關係, 很多人都是買奢侈品保值
本來流動性就低就自然好控價值, 有人脫手就有人接手不影響價格, 你減價是在賬面上直接影響客戶
本來一直買, 一旦玩了這手就以後都不會再買了
至於送, 不怕你拿去退貨換錢嗎? 還是要因為一些沒付錢的人而要去立更多規則甚至影響他們客戶的體驗呢?
唯一解決的方法,就是每一款商品生產極少量,並且在所有的國家都限制極少數量,例如這款包包台灣只有五個,這件外套就五件,然後售價直接提高十倍來貼補少賺的,讓買的人的優越感更上層樓。
直接翻十倍,這樣消費者虛榮的心態也滿足了,環保團體也沒話說了,品牌也賺錢了,奢華形象又更高級了…😅
最佳解不就是當初不要產這麼多就好了:還同時兼顧了稀缺性承諾。
說穿了環保團體本來就不是客戶,抗議造成的後果就是精品以後更少量製作,然後價格炒更高,超爽的只要工作一點點就收穫更多
反正富人才会买 奢侈品越贵越好
這些品牌 需要tim cook這樣的庫存大師
精品是給有錢人互相攀比的,比誰的精品更稀少更貴。或是看誰能第一時間拿到最新出品的精品。
所以除了什麼經典不敗款(就是過許多年還是受歡迎的。)有可能降價或是折扣。
或是在outlet販賣。
其他什麼專門for今年設計潮流的精品,賣不出去。下場就是影片說的那樣。
奢侈品本來就不是必需的,而是專門給有錢人的。(有的人是會打腫臉充胖子,沒錢吃飯也要買。)
那只是顯示自己地位的物品而已。
就跟什麼名錶一樣。
實際價值跟官方價格差了好幾倍甚至達到十倍以上。
跟一般的衣服或是商品的庫存處理方式,本來就不一樣。
品牌不過就是為了滿足少數人的虛榮心而已
就像一些高價的麵包店 甜點店
寧願賣不出去丟棄
銷毀
也不願意低價促銷
就是為了保持高單價的品牌價值
而奢侈品上市品牌
銷毀的目的則更多黑暗面
就像影片中說公司公佈銷毀的是零售價
實際的虧損成本卻低廉的多
變成認列成本虧損
有虛報浮高的問題
就算搞到後面你讓他達到0銷毀庫存好了,連我都已經想好可以怎麼解決的,想買最新一季?可以啊~先把這些多的庫存「配貨」配到飽買到夠資格就讓你買新品😂最後也只是名目從企業銷毀變成個人銷毀而已
環保本來就不是企業最先考量的選項,會考慮也只是稍微礙於形象而已,最終考量的依舊是利潤和成本,有實力才有本事做環保,能先吃飽才可能考慮其他問題,於個人不外食就是最大的垃圾減量更環保,又有多少人可以完全做到😂
即當年二十年前 西班牙番茄太多大豐收……跌晒價……D批發或 種植場 把大量番茄倒落海😱😭😱😱😱😱😱😀
需要奢侈品其實是自卑,自身沒有足夠的才能可以在别人面前囂張,必須掛點名貴的東西才能獲得尊重。
所以蔡依林跟周杰倫很自卑囉?
井蛙就別出來丟臉了,富人圈是用精品當入圈識別證的
@@wsx199197 廠商🆓送他們的
一部份為了獲得他人目光、
一部份不是、
網友別糾結了
@@botan1516 它們也有買名牌,
之前看某個專題報導,糧食也有類似的問題.
寧願食物爛掉,也不會免費發放, 避免大家都吃免錢的.
很正常, 很多百姓窮人很貪婪, 只要有免費, 一定不要臉搶, 很多窮人也很現實, 還會挑三檢四嫌東嫌西, 你真以為免費給窮人, 它們會感謝啊,
芭樂也是啊
不知道某些地方的農會在幹嘛
一堆人種芭樂也沒去勸導
改種別的作物
結果過量生產
一大堆都銷毀
以控制價格
有的好一點可以做成加工食品
比如芒果做成芒果乾
早在多年前就知道這種精品的成本根本沒多少,這就是為何我都不買那些東西,有人特地穿出來我心裡還得暗笑一下。
所謂的精品 說穿了就是騙蠢人用的!!
而且你看看那些拿LV包
卻坐捷運的😂😂
非常違和
@@sophisticatedgrace7519 這叫內心貧窮
Outlet的精品賣的不僅僅只是過季商品
很大一部分程度的都是至少是「特定商品」
這些特定商品本身,存在outlet的用意
其實本身也是存吧「區分市場機制」的用途
而非所有精品品牌過季商品
當你看上當季精品的商品時
不要期待他過季後會出現在outlet
因為很多熱銷的精品商品甚至是跨國調貨的
至於誰在跨國調貨,除了主要是精品品牌自己調動
很多都是水貨商直接買下該國特定的當地限定款
例如你想買日本LV在當地出的日本限定款
透過台灣水貨商去調貨購買
包括这是一种洗钱手段,所以定价和具体总额是迷
滯銷品必需銷毀 不能打折出售 因爲沒穿 沒用都會壞掉 這是很嚴重的問題
即使打折賣出也ㄧ樣會出現這問題
真是破壞地球.......原來那些環保團體不是沒由來的去抗議,真的有原因的
他们环保活动大多是胡闹。比如,往名画上泼脏物。名画是人类文化遗产,挂在墙上,没有制造污染浪费。与环保不搭界。
從二手市場回購呢招高喎😮
价格是你的付出,价值才是你的收获。品牌的价值在于满足虚荣,让他人觉得你很酷。花钱让自己开心地活在他人庸俗的价值观里。
為什麼不能把它剪破縫個補丁.logo弄壞,在當成三線子品牌賣出去?這樣也會影響到稀缺性嗎
我相信精品公司也不想銷毀庫存,但為了維持公司的產品競爭力與品牌價值,確實不能賤賣商品,但庫存成本與新品的庫存壓力下,我相信公司上層也無奈做出下下策,畢竟他們要為買過該產品的消費者負責,精品之所以是精品除了貴之外,就是要保值,最好還能增值,成為藝術品的存在,舉例:PS5剛開始短缺時,價格被炒到了幾倍,但供應鏈改善後,價格也就穩定下來,甚至出現二級市場新品便宜賣的現象
你这一整个分析,都是建立在库存的东西价值高的前提下。事实上就生产成本不到售价的10%,买不掉销毁根本不心痛。
如果心痛,也不是痛的成本,而是痛的没有销量。
銷毀是唯一的方式,很多行業都是這樣,因為你買了一個很貴奢侈品牌包包,不會希望哪天變成打折清倉大拍賣的包包,對於奢侈品牌來說,忠實顧客才是唯一,得罪了真正會消費的客群,會讓品牌價值整個大降。
如果把品牌的標示弄掉然後做成筆袋之類的呢?
@@chloehsieh2007 影片裡面有說吧,再製的成本不一定划算
说得好,这种东西卖的就是虚荣心。它全部价值并不在这个东西本身,而在于“我能买得起你买不起”这个点上。
一旦降价,很多人都买得起了,这东西立马一文不值。
聽到價格遠超出實際的價值,腦中直接浮現「台灣的房價」
其實平價品牌也是差不多 7折5折然後銷毀 不可能賤價出售, 後面的影響很大
會斥責的除了少數真正愛地球的 有一部分還不是想買 但買不下手的人
不然的話 一家公司想做甚麼 路人怎麼會在乎
不會再燒,並不代表不會叫人代燒😂
主要在有錢人太多,這些有錢人應該被限制金錢或是消費同時捐出相應的金額做公益。如此可以降低需求,品牌也會降低生產數量,庫存自然也就降低了。
真假都是在滿足自虛榮心, 跟慾望, 現實裡只會越來越空虛 , 真正快樂跟幸福 是行善為樂, 自足常樂, 最後才會自得其樂
对于奢侈品牌来说:买得起的不在乎,在乎的人大部分买不起。所谓的道歉也就做做样子。品牌价值才是他们在乎的。
估計要被環保團體強烈的針對,才會改善
接著就會有人推估製造"碳排放"等等的議題去弄死這些精品品牌
環保團體對窮人的不環保都很有影響力
但是對富人的不環保則當作沒看到
自心是最重要的,看得起自己,知道自己有能力,“我能够成功”,这就是信念。
*不针对任何人和事,仅分享 善言 ,感恩宽容!
買不出去的高單價水果商品
也會銷毀
以維持稀缺性
比如說 “王的釋迦”
還有: 神的芭蕉
想滿足虛榮心,想撿便宜就說嘛?
扯什麼環保啊?物以稀為貴,精品為何為精品?
就是因為量少啊,過季大量售出人手一個"品牌"包 那就是路邊攤了,因為滿街都是,當然捐就更不可能捐了
設這種消費主義陷阱的資本家們怎麼可能不懂這個道理?
認同, 很多窮人就想貪心檢免費, 裝清高扯環保, 真噁心,
過季便宜賣, 反而新貨時大家都不買等過季再買,
寧願砸掉也不要降價賣,這就跟台灣房東,與其降價求租,倒不如放著養蚊子的心態一樣,保護行情,標準的資本主義心態
Good info 👍👍
要知道,投資那些以後能升值的產品,如名畫、名車等,有些奢侈品時尚服裝也在內。
你要那些精品業從此再也不銷毀? 別傻了.....不銷毀,換來的是那些收藏大佬們的財產貶值,不論是財產上還是地位上。
這已不是環保問題,而是動到有錢有權人的蛋糕,除非環保能造就更多錢,權或虛榮,不然他們寧願與世界同歸於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