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道教的區別原來這麼大,為何台灣人還總分不清楚?一個視頻幫你全部搞懂!丨禪語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2 ธ.ค. 2023
  • 精彩視頻:
    夫妻緣分是三世因果,你今生的丈夫,前世是你的什麼人?看一次哭一次
    • 夫妻緣分是三世因果,你今生的丈夫,前世是你的...
    91歲老僧說:當你累了、煩了、痛了、委屈了,就默念心經這3句話,一切自然變好!
    • 91歲老僧說:當你累了、煩了、痛了、委屈了,...
    老人身上這3處「發癢」,說明壽命不長了!如果你一個都不占,活到100歲沒問題!
    • 老人身上這3處「發癢」,說明壽命不長了!如果...
    常說:「眉毛一根長,勝過萬擔糧」,眉毛越來越長代表了什麼?是長壽特徵還是身體出問題,高僧說出真相,很多人遺憾看晚了!
    • 常說:「眉毛一根長,勝過萬擔糧」,眉毛越來越...
    今生投胎來報仇的子女,身上都有這4個特徵,父母一定要用心償還!否則要遭三世報應!
    • 今生投胎來報仇的子女,身上都有這4個特徵,父...
    故事來源於民間和佛友分享!
    #禪語
    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靜心體味生活的悲與喜,笑看起起落落。禪語陪你聆聽佛音,平息煩惱,安頓身心。大家好,這裡是禪語,如果你喜歡的話歡迎點個訂閱或者留言噢,你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免費訂閱:
    / @user-yt8vr6dd2h
    謝謝大家的支持,也歡迎大家提供各種素材給我們,我們的郵箱是:zenbasiclanguage@gmail.com
    內容均爲本人制作,嚴禁搬運,版權侵權追究一切權利!!!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18

  • @user-kk2bg3jp4g
    @user-kk2bg3jp4g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

    天地慈悲,我佛慈悲,佛道本同根,莫生分別謗他門,佛法無邊,道法亦無邊。

  • @lxanxus3853
    @lxanxus3853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8

    佛教、道教本不同,都是人自己搞的寺廟行銷,外道。

  • @user-tf8vt4gs1i
    @user-tf8vt4gs1i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很好

  • @timphung4431
    @timphung4431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主要区别在于佛教是人生哲学,而不是宗教

  • @user-ej3cz8zl6s
    @user-ej3cz8zl6s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佛說 十善般若 道說四維八徳也是因果 儒說 五倫八徳

  • @user-bi5ez7bz6r
    @user-bi5ez7bz6r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簡單的說菩薩就像是醫生.老師地理師文的。而佛就像警察.隨護.鎮暴。武的這是真的。

  • @user-ey4jb5zv2r
    @user-ey4jb5zv2r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兩個完全不同的宗教!
    佛教講心~以慈悲為懷。
    道教講術~以勝者為王。
    所以你會看到;
    溫文儒雅的和尚!
    卻會有打架鬧事的8+9!
    一個講實,講道理。
    一個講虛,沒道理可講。

    •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佛陀有五眼: 佛眼,法眼,慧眼,天眼,肉眼。
      菩薩有四眼: 法眼,慧眼,天眼,肉眼。
      羅漢有三眼: 慧眼,天眼,肉眼。
      天神有兩眼: 天眼,肉眼。
      凡夫只有肉眼,一張紙遮住眼睛就看不見了。
      對於神明降乩是否能夠相信,那只有擲筊請示菩薩了,「千處祈求千處應,十方諸佛土無刹不現身,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菩薩決定會告訴你。
      諸佛菩薩會用各種方法度眾生,所謂「應以何身得度者.菩薩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南無常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金剛心陀羅尼經》
      「文殊菩薩問佛:云何四生?造何等業,受形稟命,種種不同?世尊曰:一切眾生,無始劫來,種種顛倒,念念不善,深迷自性,久戀塵緣。縱貪瞋癡,行殺盜淫,造諸罪業無量無邊,輪迴相遇,受形非一。
      略說四生,顛倒業本:
      一者卵生~是人先世,貪心機謀,計較為活,故墮卵生,魚鳥之類。貪高為鳥,見人高飛;謀深為魚,逢人潛沉。
      二者胎生~是人先世,貪戀淫慾,故墮胎生,人與畜類。本份貪淫,為人豎立;横心貪慾,作畜橫行。
      三者濕生~是人先世,貪食酒肉,打鬧作樂,故墮濕生,爛蛆廁蟲,蠛蠓之類。
      四者化生~是人先世,心多變異,念念改常,面是背非,故作故犯,故墮化生,蛻殼飛行,蛾蟲之類。
      佛告文殊師利:六道四生,為人最貴,惟人最靈。佛從人中修成,業從人中造就。人能修福,決生天上;人能造惡,必墮地獄。有德為神,有道成聖人。一切罪福因緣,皆由自心造出。」

    • @user-ey4jb5zv2r
      @user-ey4jb5zv2r 2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user-ig8fn5pn4m 為什麼學佛,總是要想“神通”呢?
      凡夫俗子不好嗎?凡夫俗子學佛~很簡單!只要做到真善美就能自然而然的進五維•••不好嗎?
      為什麼佛法高深的釋迦牟尼佛都要面臨法滅呢?是不是大家都不學佛,只想學神通???學佛不是要推廣善良的大眾環境嗎?幹嘛一直標榜“神通”!?卻不願身體力行去修善?!

    •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3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user-ey4jb5zv2r
      念法身佛非僅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一法,尚有多法亦屬念法身佛,如《佛藏經》:
      「舍利弗,云何名為念佛?見無所有,名為念佛。舍利弗,諸佛無量(無質量也)不可思議,不可稱量,以是義故,見無所有,名為念佛,實名無分別。諸佛無分別,以是故言:念無分別即是念佛。」
      「復次,見諸法實相,名為見佛。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以是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復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
      「舍利弗,是念佛法,斷語言道,過出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諸念皆寂滅相,隨順是法,此則名為修習念佛。」
      「不可以色念佛。何以故?念色取相,貪味為識。無形無色,無緣無性,是名念佛。是故當知:無有分別,無取無捨,是真念佛。」
      「念佛名為破善不善一切覺觀,無覺無觀,寂然無想,名為念佛。何以故?不應以覺觀憶念諸佛,無覺無觀名為清淨念佛。」
      「汝念佛時莫取小想,莫生戲論,莫有分別。何以故?是法皆空,無有體性,不可念一相。所謂無相,是名真實念佛。」
      以上所錄皆是實相念佛的境界。若佛子悟明心性後,見佛無身根相貌,無一相可得,而隨順眾生持名念佛者,便可道:「一句佛號概括事理。」若未見性,動輒便道:「一句佛號概括事理。」便是妄語。何以故?念佛之事與理,二俱未明故。
      所述念佛法門則以權宜善巧之方法幫助行者從有相到實相;乃至部份行者隨其善根慧根因緣,有朝一日得入實相念佛境界,非無可能。

    •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1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user-ey4jb5zv2r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賢首國師疏 憨山大師解
      「若人聞是法已。不生怯弱。當知此人定紹佛種。必為諸佛之所授記。假使有人能化三干大千世界滿中眾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於一食頃正念此法。過前功德不可為喻。復次若人受持此論。觀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無量無邊。不可得說。假令十方一切諸佛。各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歎其功德亦不能盡。何以故。謂法性功德無有盡故。此人功德亦復如是無有邊際。」
      因為這部論所說明的一心真如,乃是成佛的根本,若是能信受這個道理而不退怯的話,這樣的人必然一定會紹繼佛種。
      因為十善還是有漏,而這個法只要一念信心,就成就了佛種,所以難以比喻。
      這是聞、思、修的利益,意思是說依循這部論而修,因為稱性的緣故,雖然只有一日夜,也已經是功德無邊。由於無盡的關係,所以要讚說也不能盡,因此總結讚嘆說其功德也不能盡。
      【降魔品】
      「何為易行著相見魔。無力沙門。於我所說諸教經中。為化愚痴無根之人。任於過去諸佛方便。亦不得止。設方便教。或歸一佛。或一菩薩。或持一咒。持一經句。歸之信之。不依難行。滅罪解毒。方便成路。或有破戒劣根沙門。倦修眾聖真人正道。如渡得船。見之歡喜。悉捨諸佛戒慧道。一向著住此方便道。不知諸佛不得止設纔時方便權假之道。還以此權假方便。為最上法。謂無上路。或作邪思。為我能得一切道人。未見未得最上妙法殊勝妙路。招諸愚人。為彼愚人。設講設會。廣說敷演。而謂此道最勝極妙。唯限此路。眾生成佛。諸餘經道皆是難行。一切凡夫皆是下根。若下根人依難行道。百千萬人中。雖一人。不可有得成佛道。於茲一切魔魅。得便加勢加利。冥成助故。日日長其信心氣。亦日日弘長其邪法流。亦復一切愚人迷俗於功兹得幸大作歸伏。所以者何。一切愚人好惡。惡事。懶於善行。雖如是一切賢聖一切諸佛。已說今說。作惡人者。非是人間。非是佛徒。今過罪害。後生惡趣。生生世世得惡果報。永絕成佛得脫大路。是故捨好忍懶。勤修依戒。依定。依慧。修度。忍難。忍苦。依聖學教。恐罪捨惡。趣向聖道。然今逢此大易行說。不依賢跡。不依聖道。永離惡趣。直得成佛。大慶大喜。皆人此教。於茲即廢諸佛正法。豈唯廢我成佛法。也即廢王法仁義聖道。所以者何。令諸人心深著易行。不知道理。以是理故。親罪親過。親迷親妄。親惡親邪。疏父疏母。疏君疏臣。疏聖疏賢。疏天疏命。
      豈唯是自然廢聖道也。彼邪沙門。見此經知見道人。甚大惡之誹謗。而謂此修行人不知直路。遠迷久惑。留難行道。知見道者難解難入。濁惡世中絕不相應下愚人民。千萬億人於中無迷其一。成就此道。誠可咍之。此邪言流布於世。大遮入於知見道人。悲哉此人不知諸佛設方便旨。諸佛設此方便路意。欲先教之。因是為緣。起信近佛。漸漸增益一切佛種。引入佛道。開示悟入佛知見道。令得成佛。阿難當知。念三寶者。是為至於知見寶處中路舟筏。執此舟筏。還遮寶處。誠可悲之。名非遮此佛知見道。還遮自己念三寶道者。所以者何。或是念佛。或是念法。或是念僧。雖是皆實諸佛說法。是愚沙門所念之心。即邪念故。念三寶法即成邪法。修邪法故即墮魔道。自墮魔道故令他墮魔。自墮他墮皆破佛法。破佛法故破念三寶。豈唯墮魔邪類中也。終墮無間大火坑中。無量無邊大劫數間。受無量苦。永絕佛種。如是愚人誠難治之。三世諸佛。一切菩薩。無有一佛亦一菩薩。不依此經。佛知見道。如是愚人非我弟子。即是魔徒。
      白佛言。世尊如是愚人云何得脫魔法魔徒。應還信佛。佛言阿難。如是愚人即止慢心。迴心還思。應當思念。我是愚人。我是惡人。當墮三途火坑之中。但有諸佛。以大慈悲。能設方便。為我等故說此易行念三寶道。令我愚人永離三塗。是尚慶餘應如是我往淨土者。誠不思議我法方便。更不應對他人勝道。如是思求。依我劣根。無由勝道。唯歸如來方便之道。於自他相。無是無非。不遮他道。唯向自身。拂心垢。欲專念誦。則眾魔退去。其三寶現。自無罪亦他無罪。故即成我教。念三寶法。若一念生自勝他劣等者。還作魔行。亦離佛行。諸佛真實知見道。尚謂自勝他劣生慢心者。即為魔道。何以故。此佛知見者。為得作佛耳。非為見自勝他劣生慢心故。何況於為修佛方便劣行尚爾。以自劣為勝於他勝道也。」

  • @jsl9293
    @jsl929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又見有人把道教與道家搞混啦!前者是宗教,後者是哲學思想

    • @banfu100
      @banfu10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兩者本一體硬要把它分開解釋說不同

    • @shetbuzhou2143
      @shetbuzhou214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哈哈哈哈哈哈哈。。那(儒教)與(儒家)又有何不同~???

  • @shetbuzhou2143
    @shetbuzhou214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所謂(道姑),就跟(尼姑)一樣,都是(貶低)的意思。。也就說(未婚嫁而出家之姑娘)再加上佛教裡的出家女眾叫(比丘尼)。。在中國心數不正的市井小人調戲(女出家眾)時,就叫(尼姑)~!!這是非常不道德的~!!!要嘛就叫(比丘尼),要嘛就叫(出家女眾)再不然就叫(法師)~!!而(法師)。。道教跟佛教裡的稱呼又不同~!!道教裡的(法師),是指(開壇作法)之人。。。而佛教裡的(法師),是指(講經說法)之人~!!!

    • @banfu100
      @banfu10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地方稱呼不同是人為故意破壞扁低它.達到佛教原稱呼比丘尼之稱呼居心可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