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救下4只小紅隼,結果賴著不走了,人隼的日常對話太搞笑了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11 มิ.ย. 2022
  • 大姐救下4只小紅隼,結果賴著不走了,人隼的日常對話太搞笑了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39

  • @user-tk7fd3iv3v
    @user-tk7fd3iv3v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好美的風景🙏

  • @user-hr8zo2cc7p
    @user-hr8zo2cc7p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真的是姨姨我不想努力了🤣🤣

  • @owlsviewer389
    @owlsviewer389 ปีที่แล้ว +4

    好可愛喔 !!!
    💖💖💖

  • @henrywong6566
    @henrywong6566 ปีที่แล้ว +2

    抓一舊肉就可以野放😅

  • @jackdr2008
    @jackdr2008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24 在想之後就賴著大哥大姊了

  • @user-sk4wg8lo6e
    @user-sk4wg8lo6e ปีที่แล้ว +5

    老三很胖😂

  • @citymetro7812
    @citymetro7812 ปีที่แล้ว

    😊😊👍💗

  • @user-cv3ju7nd3y
    @user-cv3ju7nd3y ปีที่แล้ว

    所以吉祥的人,因為他的 ♥️語善♥️視善♥️行善 ♥️一天有三種善事,積滿三年,上天必定會降福於他。
    老子說:「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譏議人者也。」(意即:「其人有聰明才智,又能夠深入觀察,卻使自己陷入死地的,這種人大多是喜歡譏笑批評他人。)
    宋朝鎮江太守葛繁,每天都做幾件善事,四十年不曾間斷。有人向他請教,葛繁說:「我沒有其他方法,只是每天做一兩件利益他人的事情而已。」因而指著座位間的踏板說:「如果這個踏板放得不正,就會妨礙人走路,我就隨手將它擺正;又如別人口渴,就請他喝水。這些都是利人之事,從公卿將相到乞丐都可做到,只要持之以恆地去做,自然就會得利益。」
    後漢的管寧,遇到窮困的親戚或鄰居,家中米糧不夠,管寧必會分送食物救濟他們。遇到為人子女的,必定跟他說孝道;遇到為人弟兄的,必定跟他說悌道;遇到為人臣子的,必定跟他說忠道。他的容貌謙恭言語柔順,能夠藉事勸導人向善,有慚愧心的人,無不受其感化。
    人的性情各有不同,有人柔順,有人剛強;有人謹慎保守,有人豪放縱情;有人喜歡安靜,有人喜歡興風作浪。在遇到事情時,對是非判斷各有不同,總要看情況來圓滿其事。勿因自以為是,要對方必合我意,豈不又起爭執?即使有不合情理之處,讓人不忍旁觀,也只能心平氣和婉轉勸導,能做到如此地步,哪有不和睦的道理?
    現在有許多親兄弟相互失歡,有些事情本是微不足道,最後卻弄到無法化解;只因失歡之後,各自負氣不肯相讓。如果其中有位較賢明的,甘願自己吃虧,能先低下心氣,先侍奉應承對方,主動與對方說話;則彼此就會開始應答,漸漸地恢復和好,像以前平時一樣。
    王陽明先生曾說:「舜能夠感化同父異母的弟弟-象的關鍵,就是不去看象的不對。我認為骨肉至親之間,只應講情不應講理;如果一味地執著於理,必然會傷到感情,而傷到感情就不合理了。」
    有人問宋朝的程子說:「事奉兄長已盡到情理,卻還得不到兄長歡心,那該怎麼辦?」程子回答:「只要以至誠心盡到孝敬,並不需刻意表明自己心意就可以了。」又問:「應要如何對待弟弟?」程子說:「只要誠心盡到友愛就可以了。」
    宋朝的法昭禪師有一首偈子說:(意思是說:同一血氣的兄弟,就像樹木枝葉一樣各自發展,不要為了一些言語意見不同而傷感情。每次再相見時,人就老了一回,世上還有多少時間能夠再當兄弟?兄弟同住一起只要能忍就平安,不要因為一點小事而起爭端,目前自己生了兒子又是稱為兄弟,自己要做好榜樣給兒孫們看齊。)
    ♥️友悌♥️哥哥友愛弟弟,弟弟尊敬哥哥。
    古人說:「薄待兄弟便是薄待了父母,薄待堂兄弟便是薄待了祖宗。因為樹木的根若有虧損,它的枝葉必會敗壞。」
    隋朝時有位僧人,年紀已有一百多歲,曾告訴大眾說:「貧僧尊敬老人,就和尊敬自己父母一樣,事奉他們,就如同事奉菩薩一樣;凡是可以讓我盡力時,我沒有不盡心去做。貧僧今生能通達佛法真義,又能活得長壽,這都是因為尊敬老人所得的福報。所以希望大家不可欺侮老人,以致損福折壽。」
    文昌帝君說:「讀書人隸屬於我薄冊管轄的人,都從「敬重文字」中得來。」
    明朝的陳薦夫先生說:「仁慈的人捐出未用的多餘錢財,有智慧的人施捨不望回報的厚德,使將被殺害命在旦夕的生物,能在利刀宰割下脫困延命;使其驚駭無望的魂魄,能在瀕臨滾燙的鍋鑊上得救。這種功德,有三種是不固定放生,有的是對生物放生,有的是對人的放生,有的是自我放生。
    凡像這些放生事情,隨著機緣及個人能力,選定適當時機去做,千萬不可以為殺害小動物就不是傷害,也勿以為放生小動物就沒利益。不要因怕勞煩而阻絕放生善念,不要因價錢談不攏而放棄放生善緣。
    所以只要放下殺生,必定就能長生。
    對人也應關懷。有些人受連累情況值得憐憫,有些人受冤枉或困窮未能受到救助;有些人遇到盜賊水火等災厄,有些人受疾病侵害生命垂危;有些人因經商失敗無法生活,有些人積欠賦稅無法償還想自殺。這些人如能以財貨幫他們打開生路,設法幫他們處理事情就能夠使他們脫困。這種人我來給他們放生,這比對動物的放生,更應去關心。所以回想我過去窮困時,希望別人救助的心態,自會感同身受盡力去關照;推想他人救護我時那種感恩心,自然心中就有功德歸屬感。」
    漢朝的楊寶在九歲時,見到一隻黃雀被凶猛的大鴟鴞撲擊,掉落到地面;黃雀受傷跌落地後,又被群蟻圍困。楊寶趕快救起黃雀,放在箱裡保護,並用黃花餵食。等黃雀羽毛恢復後,立即將牠放走 有一天晚上,一位黃衣童子來向楊寶拜謝說:「我是西王母(又稱王母娘娘、瑤池金母)的使者,在我前往蓬萊仙島途中,經過此地遇到災難,幸而被你所救。為了感謝救命之恩,我要把這四個玉環送給你,它能讓你子孫將來作官都作到三公的高位,而且操守就跟玉環一樣潔白。」黃衣童子講完就不見了。後來楊寶生楊震,楊震生楊秉,楊秉生楊賜,楊賜生楊彪;祖孫四代全都官居三公,操守非常清白,當時確時沒人能跟他們相比。
    李士謙,字子約,隋朝趙郡平棘(今河北趙縣)人,從小父親過世,事奉母親非常孝順。十二歲時,就被魏廣平王徵召為督撫的軍事參謀。家中富有,曾經出幾千石粟米借給鄉人濟困;剛好又碰到荒年歉收,就召集欠他粟糧的人家,把借據全都燒燬,並說:「債務都沒欠了。」來年春天,他又拿出粟糧種子分給窮人,因而救活許多人。有人死亡無錢埋葬,就幫他們埋葬。當地農民對他感恩載德,有人就稱讚他的陰德,李公說:「陰德就像耳鳴一樣,只有自己能夠知道,別人並不知道;現在你已知道,怎可說是陰德?」有一天,士謙夢到一位穿紫衣的神明告訴他說:「上帝嘉許你所積的陰德,要使你的後代昌盛無比。」
    玄天上帝說:「遇到他人患難顛沛時,如能善用一句善言解救,這種功德,上可資薦祖先,下可福蔭兒孫。」又說:「推陷人和扶持人,一樣都是用手;陷害人與讚歎人,一樣都是用口。寧可用扶人的手,不要開害人的口;如能依照這話做,前程自然會長久。」
    關夫子(即關公)的訓文說:「願上天常生好人,願世人常行好事,願嘴巴常說好話。」
    《易經》說:「聖人能以委曲的方式來成就萬物而不遺漏。」
    《道德經》說:「聖人常善於救人,所以沒有放棄不救的人;也常善於救物,所以沒被廢棄的東西。」
    東嶽大帝說:「行善就像春天時田園裡的草一樣,雖然看不出它在生長,其實每天都有增長;作惡有如磨刀的石頭一般,雖然看不出它在減損,其實天天都在虧蝕。所以禍福都在暗中移轉,而迷惘的人則無法察覺。」
    清朝崇明島(在長江入海口)的黃永爵,有位相士曾替他算命,斷定他一生都沒孩子,只能活到六十歲。後來南洋有一條船在海上遇到大風快翻了,黃永爵就急忙拿出十兩銀子,雇買漁船去搭救,共救活十三條人命。後來又遇到那位相士,他驚訝地說:「你滿臉陰騭紋(相術家稱眼眶下的紋是積陰德而來),一定是累積很大陰德,不但會有兒子,且會考上狀元,你自己也能得到長壽。」後來果然生了一個兒子名叫振鳳,考中康熙己未年的狀元,自己活到九十幾歲才善終。
    慈為萬善的根本,也就是仁心。慈有兩種意義,一是救濟貧窮拔除痛苦。二是戒除殺生釋放生靈。積德累功的君子,不但要親愛自己親友,對人們也要仁慈,而對慈心所到之處,又應要擴及到萬物。
    《楞嚴經》說:「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意即:想要大地平坦,首先要平心地,眾生心平,大地就平)。」
    有位鄭鄰暴斃,到了冥府因為冥吏捉錯人,就放他回陽間,閻羅王向他說:「你回到陽間以後,要認真積德行善,看見有人殺生,你就為牠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聖號,被殺者即可仰仗佛力超生,你也可以得到福報。」
    從前江陰(江蘇無錫市之北),有兩位讀書人奉命修訂縣志,見到兩位守節婦人的事蹟,就將她們刪除。當地城隍廟的道士,夜晚聽到兩位婦女向神明哭泣說:「我們兩人一生苦守貞節,死後被載入縣志,現在卻無故被人刪除。」神明說:「這兩位讀書人本可考上甲科進士,既然掩蓋別人節義事蹟,理當削除他們官祿。」二位婦人聽後,就哭著拜謝離去。到了隔年應試時,兩人果然成績太差,而被削除廩生俸祿,因此氣憤憂鬱而死。
    書名:集福消災之道
    選錄插圖本
    歡迎翻印
    宋代朱熹曾述:「善為傳家寶,忍是積德門。」

  • @aa86070330
    @aa86070330 ปีที่แล้ว +1

    好想養哦

  • @user-et9lg2ry9t
    @user-et9lg2ry9t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有個問題,就是紅隼不怕人,野外可能會被獵人k掉

  • @user-cv3ju7nd3y
    @user-cv3ju7nd3y ปีที่แล้ว

    1盲者得視
    後周時有人叫張元,字孝始,十六歲的時候,他的祖父眼睛失明。在三年中,元晝夜禮佛,祈禱康復。有一天,他讀《藥師經》時,看見盲者得視的語句,就請來七位僧人,燃起七盞明燈,七天七夜念誦《藥師經》,邊拜邊哭說:「佛陀啊!元為孫不孝,使祖父失明,現在點起明燈,普施法界,願元代暗,使祖父復明。」這樣殷勤禮拜,過了七天,夜裡夢見一位老翁,用金 刮祖父的眼睛,對元說:「不要憂慮, 三天後就會康復了。」元在夢中歡喜跳躍,驚醒後把夢境告訴全家人,過三天,祖父果然復明。
    2.樹德資親
    福建的林承美,幼年就死了父親,他的母親守節不嫁,撫養幾子(後來母親死了)承美日夜哭泣,深感母恩難以報答。一位禪師很受感動,就勸告他說:「孝子思親,光是痛哭,親人並不會得到什麼好處,應當想一個報答的好辦法。名言道,作好事,親人就會得益;作壞事,親人就會受害。你想要報親恩,只有戒殺放生,廣積陰德,才能使親人真正得益。」承美一聽,醒悟過來,發誓戒殺放生,多做好事。後來享受高壽九十六歲,科第為閩中第一。
    3.優婆塞戒經說:「如果用衣服布施,就會獲得上等妙身的果報,如果用飲食布施,就會獲得無上大力的果報;如果用燈光布施;就會獲得淨妙眼睛的果報;如果用車馬布施,就會獲得身受安樂的果報;如果用住房布施,就會獲得所需無缺的果報。」又說:「如果給妻子奴婢衣食,並生憐憫歡喜心,未來將獲得無量福德。如果看見田倉中有鼠雀吃穀米,生憐憫歡喜心,也將獲得無量福報。」
    4.慰友重泉
    帝君說:「師氏韋仲將,與我是同事,在一起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好朋友。他死後沒有兒子,只有女兒五人,孤苦無依。我就幫助三個大女備禮出嫁,另兩個小的,寄養在司諫高之量的家裡,長大後嫁給然明、楙陽為妻。
    5.救物同登
    會稽人陶石梁和張芝亭,路過大善寺,放了幾萬條鱔魚。這年秋天,陶夢見一位神對他說:「你本來不能考中,因為放生的功德,所以就能考中了。」榜發後果然報得中,陶說:「事情是和芝亭一起完成的,怎麼能把功勞歸結於我一個人呢?」幾天後,南京錄取的通知來了,張也考中了。
    明朝末年,四川讀書人劉道貞,曾經寫了一篇戒殺文勸世。辛酉七月,他的朋友夢見到文昌殿,帝君揭開一張紙給他看,並說:「這是劉生的戒殺文,他能考中了。」醒來後告訴劉,劉不相信。榜發以後,果然應驗朋友所說的話。
    6.誘子傾家
    有一個富人叫徐池,與徐八住址接近。徐池看見徐八的房子壯觀漂亮,就千方百計的想圖為己有。當初徐八並沒有賣房的打算。徐池就設法引誘徐八的兒子去賭博。最後徐八因此破產,只好把房子賣給徐池。徐八為此與兒子不和,憤悶而亡。
    徐池去向邑神廟祈禱。正當進廟時,有一個乞丐看見他,就面露震驚的樣子。有人問他是什麼緣故,乞丐說:「昨夜偶然睡在殿裡,看見有人拿狀詞,控訴徐池引誘他兒子傾家蕩產。沒有想到今天就碰上徐池來祭祀,所以感到非常的奇怪。」徐池聽到後,心中更加害怕起來。不到一年,徐池就卧病不起。
    7.邑神示罰
    嘉定張某兄弟,分家產時,兄應還弟十幾兩銀子,但兄以其他事項開支為由,想要賴帳。弟弟貧窮,沒有辦法討得,就去向經手的叔叔質問。他的叔叔看哥哥富裕能幹,反而袒護哥哥。弟弟憤怒不平,就在康熙丁丑年夏天,寫了一封狀子,到邑神廟裡燒了。過了五天,沒有消息,就再寫一封燒了。第二天,叔叔、哥哥和弟弟三人死了。三人魂魄一起被抓到城隍廟那裡去審問。
    神說:「你們三人本來還不該死,把你們抓來,是因為一封狀子要審明白。」接著,他對哥哥說:「你應該還弟弟銀子十五兩七錢,怎麼想賴帳?罰三十大板。」又對弟弟說:「這種事應該向陽間官府告狀,怎麼能冒犯陰府?罰二十五板。」再對叔叔說:「你身為叔父,為什麼不從公處理?巴結富貴,欺負貧,使你的侄兒告狀到這裡,也應該罰十板。」
    審完發回,三人已經死去大半天了, 三個人都醒來。醒來後都喊腿上很痛,看自己坐著的地方,皮膚變成青紫色,各人躺了十多天才能起床活動。
    8.崑山人張虛江,嘉靖年間為浙江寧紹道台。剛上任就謝絕一切禮品和紅包,為官正直清廉。他曾經向人道:「我只喝浙江一勺水,或許能留後福,使子孫也能在浙江為官。」
    後來果然他的孫子泰符,也做紹興的知府。
    9.不欺窮困
    麻城縣一個官員,積累了千金資產,準備贖回二十年前所賣的田產。
    他的兒子才十二歲,知道後,就問父親:「爹,得到我家田產的人共有幾家?」父說:「大約二十多家。」子說:「賣出田產後,得了多少錢?」父親把其他額外的數目加起來告訴兒子。兒子說:「這樣說來,贖回田產,別人就吃大虧了,真要贖回,一定會損傷陰德。我家有銀錢,還擔心沒有田嗎?一定要去爭回那二十多家的養命田嗎?小家得到一點家業很艱難,即使他們用我們贖回的錢去買田地,就要減少一半畝數了,何況銀錢到手中,花費就很快啊!」父親沈默了很久。父說:「我兒說得很有有道理。但祖墳旁的一十八畝田,必須贖回,方便祭掃,其他的就沒有必要了。」子說:「要這樣做的話,就應當以現在的價格買回,不應向人家說要贖回。」父親依從了他的話。
    因為此鄉人們都非常感激他,常常在猛將小祠為他們祈福。
    兒子十八歲那年,考試以部司提升為嚴州守。有一天,兒子騎馬過河,馬兒跳起渡河時。忽然看見猛將現身用手扶住他坐到橋旁坐下來,這時他才明白自己任途順利。說:「原來我仕途順利,是鄉人們祈禱的感應啊!」後來享壽八十多歲。
    9.愛敬其兄,一片真情
    明朝趙彥霄和他的哥哥同吃同住十二年。哥哥游手好閒,揮霍浪費,不務正業,要求與弟弟分家。才過五年,哥哥就把家產蕩盡了。
    有一天,弟弟給哥哥安排酒菜,對他說:「小弟本來沒有分家的意思,因為哥哥不太節約,就代替守住祖輩一半家產,到現在還可以維持每天的生活。」就把哥哥請回家中,仍然讓他當家,把分家的契約燒毀了,把鑰匙交給他,並且代替哥哥償還了所有欠賬。哥哥很受感動,非常慚愧,下決心改變了舊習。第二年,彥霄和他的兒子都考上了進士。
    10.以田布施,大考高中
    明朝饒裳,預章人,路途中看見有人賣妻到遠方,正在哭別。饒詢問了他們的困難後,就賣掉自己的田給他們用,當年大考,主考官夢見金甲神說:「你為什麼不選中捨田的人呢?」於是就撿起一份淘汰的考卷,其中第三名,這個人就是饒公。三個兒子景暉、景曜、景暐都相繼考上功名。
    11.免租贖子,考試高中
    華亭地方的貧儒李登瀛,家裡很窮只有田產二畝。佃戶因病荒廢了種田,賣子還租。李知道後,心中不忍,說:「你因為有病,不能種田,不是你的過錯。我雖然貧困,但還能活下來,怎麼能夠使你父子離散?快取錢,贖回你的兒子。」佃戶擔心兒子的賣主不肯而憂慮。李說:「我一個貧儒,尚且都能讓你的租,富家大室也知道積德,我為你去說話。」就與佃戶一同前往,因此使他們父子團圓。佃戶日夜為李祈禱。康熙甲子,李登賢書,乙丑連傳捷報。
    (賢書:即是說舉賢薦能者的名籍。後因稱鄉試中式為登賢書)
    壽長:憐憫一切,戒殺放生,寧靜惜福
    少病:禮拜三寶,惠施醫藥
    端正:忍辱柔和,修造佛像,以食施人
    有威德:不懷嫉妒,誠信不欺
    尊貴:信奉三寶,力行善事,處己謙和
    富饒:性喜惠施,不負他財
    善智:修習智慧,親近沙門,受持正法
    《愣嚴經》中佛告阿難:十方虛空,存到你的心中,就如同一片雲飄在太空裡。
    第571頁:勿破人婚姻:上天最痛恨破壞別人的婚姻。已經結婚以後,不能輕易說離婚;沒有結婚以前,如果名義已定,也不能變更。
    第524頁:三代不食牛,必定得大福。
    12.鱔救回祿
    蘭溪人童際飛,在崇明縣開藥店。康熙癸丑年,買一些鱔魚放生。幾天後,夢見鱔魚噴水救火,旁邊有一位神說:「這是報答救命的恩德!」醒來不知其中是什麼意思。沒有多久,鄰家失火,就要燒到童家了,正在這時,突然轉了風向,童家就免除了火災,到這時,童才知夢所預告的是鱔魚報恩。
    書名:安士全書_文昌帝君陰騭文白話解
    歡迎翻印

  • @kenken2915
    @kenken2915 ปีที่แล้ว +6

    已喪失補食能力

    • @a69320ify
      @a69320ify ปีที่แล้ว +8

      並不會,放養是不會喪失野外生存能力。

    • @user-ki5xc1ib5f
      @user-ki5xc1ib5f ปีที่แล้ว +6

      我養的貓三不五時叼死老鼠 麻雀 甚至松鼠到我門口 不要小看他們

    • @MrB8306271
      @MrB8306271 ปีที่แล้ว

      不懂可以去查或者安靜看,用自己半桶水的觀念來評論只會讓人看笑話

  • @GloomySunday9527
    @GloomySunday9527 ปีที่แล้ว +11

    至少要餵活著的生物這樣才可以訓練他們

    • @MrB8306271
      @MrB8306271 ปีที่แล้ว +8

      你是不是忽略了「天性」這個詞,很多紅隼父母把獵物抓到巢裡的時候獵物大多都已經死了

    • @user-mc9iq1qn7l
      @user-mc9iq1qn7l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MrB8306271

    • @fantalee1208
      @fantalee1208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這個回覆真的會笑死人

    • @fantalee1208
      @fantalee1208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想要當聖母卻不知道知識

  • @user-rr3ug4hl8y
    @user-rr3ug4hl8y ปีที่แล้ว +1

    888

  • @user-ck6gx7ih5p
    @user-ck6gx7ih5p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666

  • @user-cv3ju7nd3y
    @user-cv3ju7nd3y ปีที่แล้ว

    給在看這留言的你🥰♥️😊♥️💯是帥哥美女💯🥰♥️😊♥️💯漂亮佛菩薩你好💯😊尊敬佩服 ♥️鞠躬♥️祝福你萬事如意 ♥️😊♥️心想事成😊♥️事事順利 😊♥️多福多壽 😊♥️幸福圓滿😊♥️榮華富貴♥️😊♥️學識淵博 ♥️😊♥️健康平安😊♥️天天快樂♥️🥰♥️🧧💯平安快樂💯🧧 ♥️🥰♥️😊♥️福壽祿善德圓滿😊♥️財源廣進♥️ 😊♥️年年有餘♥️多子多孫♥️😊♥️💯子孫定成聖賢 💯♥️♥️♥️

  • @kiddyzheng
    @kiddyzheng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野生的猛禽喜欢人。我真的信了。我就是秦始皇本人。

  • @chichi8773
    @chichi8773 ปีที่แล้ว +27

    偷韓國人的影片

    • @bi-hoo
      @bi-hoo ปีที่แล้ว +3

      原來如此😅

    • @PPP-qt5sh
      @PPP-qt5sh ปีที่แล้ว +2

      強國人的習慣!

    • @arvin_k7253
      @arvin_k7253 ปีที่แล้ว

      不想努力了

    • @H-GHN
      @H-GHN ปีที่แล้ว

      @@PPP-qt5sh 我們島國也沒少幹

  • @maylinyen5257
    @maylinyen5257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救下四隻小紅隼?????你是偷人家小孩吧.這種業力很可怕.痛苦異常

  • @cdc641108
    @cdc641108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真慶幸這些紅隼不是在中國,否則下場肯定淒慘

  • @user-mi2tk8ce6d
    @user-mi2tk8ce6d ปีที่แล้ว

    888

  • @user-qh2kh1jr1g
    @user-qh2kh1jr1g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888

  • @user-bm2zk5nc9e
    @user-bm2zk5nc9e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888

  • @user-bm2zk5nc9e
    @user-bm2zk5nc9e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888

  • @user-we5sj3qr5k
    @user-we5sj3qr5k ปีที่แล้ว +2

    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