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大师张君秋唱腔精选 -1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8 ก.พ. 2025
- 張君秋
祖籍江蘇,1920年10月14日出生于北京,從小跟李凌楓學京劇表演藝術,后來又拜師尚小雲和梅蘭芳。和李世芳、毛世來、宋德珠有四小名旦的稱號。長期與馬連良合作,在英屬香港巡迴期間,與馬合拍彩色京劇電影《梅龍鎮》、《漁夫恨》,與俞振飛合拍彩色京劇電影《玉堂春》。回到中國后,歷任北京京劇三團團長、北京京劇團(現在的北京京劇院)總副團長,獲評中國國家文藝一級。
他開創了張派京劇表演藝術,他的琴師(京劇胡琴;京胡)是何順信;鼓師是金瑞林;京劇二胡(京二胡)是張似雲;京劇月琴是尚長貴。他的演唱風格被人稱為張腔。顧正秋等多人是他的學生,1990年,張顧師徒2人同時在美國紐約得到亞洲傑出藝人終身藝術成就金獎。代表作《望江亭》和《秦香蓮》被拍成彩色京劇電影。
1997年5月27日在北京去世,享年77岁。
四小名旦🎉🎉🎉好聽
好嗓子 大贊❤
閒暇之餘就會聽👪老一輩:少一輩:小一輩:雖說很多京劇後起之秀:但我還是喜歡張君秋爺爺的京腔京調👍可說是百聽不厭
敬仰🙏崇拜🙏懷念🙏向老藝術家致敬🙏🌻🌻
唱的如此精彩,比女人唱的都好!太棒了!以后再也不可能超越了。
張大師是超級天王巨」…他的歌聲繞梁三日不絕,聽醉了愛好京劇的人。
絕唱,再無張腔了!
Amazing and wonderful ❤❤❤🎉🎉🎉🎉
这嗓子是真好!而且发声自然一点刻意的成分没有,才是真正国宝级的嗓子👍
大师呀,以后再也没有了
👍👍👍🙏🙏🙏
张先生的演唱水平可能超过了梅先生?!
同意此說,青出於藍,後出轉精。猶如梅先生演唱水平超越王瑤卿,陳德霖等清末民初的老一輩旦角。
就是好听!甩梅先生八条街。哈哈哈!
但张先生的演唱风格似出自梅派。本人对京剧了解甚少,望高人指点!现谢了。
張君秋的唱腔是在梅派的基礎上吸收了程、荀、尚唱腔的優點,並發揮自己天賦嗓音高寬亮脆潤剛柔並濟等特點,再加上琴師何信順新編的各種華麗新腔,從而創造出了在唱腔上超越四大名旦的張派。
現在學唱京劇旦角的票友,只要嗓子夠好的,基本上都學張派,或兼學梅派張派。
以上只是個人理解,難免孤陋之失,尚祈方家不吝指正。
@@davidmjl4824 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