ขนาดวิดีโอ: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แสดงแผงควบคุม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ล่น
เล่นอัตโนมัติ
เล่นใหม่
极度赞成“光圈优先加曝光补偿”的理论
哟,大马老师也来了。
好家伙,这不本猫马大嘛!
貓本老師❤️巫師老師
兩位大師✨
因为图便宜,买的手动对焦镜头,木有自动对焦功能啊。一些玩老镜头的玩家只能手动对焦,然后转接在最新的相机上,哈哈哈。我最看不惯的就是玩胶片的自认为比拍数码的高级,用胶片一通乱拍,感觉就变成艺术了一样,看不起人用数码的,真是不可理喻。
金叔,很多拍膠片的人就是街頭亂拍,照片無什麼構圖和內容,但靠着膠片特別的色彩和味道,去裝「好照片」。還有一些把照片轉黑白的,什麼內容沒有,對比高,暗部死黑,看不清楚,就可以裝高深了。真的笑死。
高不高级这两说,但胶片拍出来的照片,在观感上确实更有味道,它不一定很锐利,色彩不一定还原准确甚至有色偏,还有很多噪点。它是一种风格化的东西。君不见现在很多教程还教你怎么把数码照片模拟成胶片的味道。
哈哈,金老师也来了
以普通用戶來說日常攝影 紀錄真的拍的開心就好光圈優先+曝光補償再玩一玩富士各種的膠片模擬,濾鏡~開心時把顏色調濃,不開心時就把顏色調淡直出Jpg~後期只做裁剪~是真的開心又不是要去參加比賽還是做什麼偉大的攝影家
我非常認同老師的觀念,真的不要用自己的堅持去鄙視他人或初學👍
可是... 這不是相對的嗎 你真的有看懂嗎
看了老師的正確科學理論,我才知道我的觀念錯誤了好幾年,被那些登徒子洗腦了錯誤觀念..還好有遇到老師糾正了我的正確觀念,謝謝巫師老師
插一句啊:来自理科生的愤怒本身就是艺术😄
大马老师好~
大馬老師好 😂😇
理科生jpg的j不读g,得读钩儿。
什么事儿啊,就删了。
老師您好,我曾經有段長時間是直出無後期,但會講究機身setting與白平衡,目的是為了讓老鏡同好能更直觀的看出它的各種特點,後來覺得這樣當記錄的意義不大,拍得好修的好的照片比那個鏡頭來拍更有意義更實在,謝謝老師的好分享。
老師講的太透徹了訴出太多無知封閉的攝者的心態讚!
博士水平就是高,有理有据。
通篇逻辑严谨、语法得当,听着真舒服!得再来一遍:)
翻墙很少留言,老师这一期听的我不停微笑,太有生活了.关注不久,相恨见晚啊,此类聊天类节目可以多来点,还有上次烧烤那期,口水都流出来了.我有一个特别讨厌的摄影圈陋习,和技术无关就是老法师互吹捧.
哈哈,说得好心酸,翻墙出来🤣🤣咱们这是浏览大千世界来了,促进文化交流来了。哈哈哈
哈哈哈看內行來電網路上這些槓精就是爽,雖然說認真就是輸了,但看到還是有人認真地跳出來懟這些人就覺得這世界還是有公理正義的,給個讚!
哈哈哈 的确很多摄影师是通过经验而不是图像处理相关专业进行学习的。巫师毕竟是图像信号领域的博士,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等等知识储备丰富。我也是相关专业的博士,热爱摄影,也从事相关职业,感觉很对味。
hi 巫师您好,您的内容我都很喜欢!可不可以出一起如何正确的-打印照片-的视频? 希望重点讲解一下如何能让照片打印出来的颜色与显示器上看到的颜色匹配。 谢谢
怎麼每一句話都說到心坎裡了!難怪我會追蹤訂閱巫師!
别的不说,我就喜欢看专业的老师公开diss 那些无脑人士。给您点赞👍。虽然我不是很懂摄影和信号学,但我感觉互联网给了太多傻逼发言的权利。感谢巫师拨乱反正!
我本身也是《巫师后期》的粉丝,我觉得这个栏目给我很多启发,也让我有一种比较倾向科学和数学的方式去运作后期,而不是以往的干脆“凭感觉”。至于这个曝光向左还是向右的说法,作为国际摄影赛事的重度参与者来说,反而我比较中立一些。无可否认,巫师的右派观念是科学的,有数据支持的,确实能大幅度降低照片的信噪比,特别是棚拍,黑白摄影我本身也有类似尝试。当是向右曝光最大的缺陷,容易出现小部位死白,而这些小部位死白,在艺术美感上就不是很顺眼,而且很多国际摄影赛事评判的眼中还是有避讳的。而且很多国际摄影赛事又不允许你用填补的方式补救这些小部位死白。所以,我个人就变得倾向左派,信噪比是差了一点,以现在的感应器技术来说,但还可以接受。还是巫师在未来的节目中可以给我们一些技术分享,如何解决死白的问题?那就感激不尽了
謝謝老師的講解,對於用全手動模式(M模式)除了教學跟特殊情況下有需要,其他時候還是用相機的自動(光圈/快門優先)的模式去拍攝。這點非常認同,也謝謝老師的講解
以前初學攝影時也是個直出黨,覺得P過的都不真實,直到後來學到直出也是被相機廠商預設參數調色過的,而且相機不可能拍出眼睛看到的樣子,P圖、後製可以只是還原眼睛看到的,所以現在相機拍的任何一張覺得值得留下的照片一律進LR處理一下不過這就產生另一個問題了,那就是拍照一時爽,調色火葬場😂
我现在几乎看不到没修过的图,反倒是脸修不白不敢拿出来,和网红脸的风气是一样的。另外,计算机图形算法,和PS照片是两回事。
我一開始也是,後來開始學後期了
👍 把注意力放在创作上,没必要和相机及科技进步所提供的功能对着干。
完全同意巫師後期的觀點!我雖然不贊同過分的後期,如瘦身、變臉形、拉長腿,或者移花接木、無中生有的PS,但適當和正確的後期還是應該要做的。另外,有些“直出黨”不是因為他們不喜歡或不想做後期而讓他們的照片更有藝術感,而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懂得怎麼做後期或不想花時間去學。不管怎樣,就算你不想做,數碼時代的相機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給你做了,尤其JPEG直出。就算回到Film時代,在Darkroom 裡也會對片子作一些處理,只是數碼時代換成Lightroom或Photoshop等“暗房”技巧而已。
可惜很多妹子就认这种p图,人家是甲方,没办法。。。
后期处理中只要不是凭空增加或减少像素,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user-zw2zq4ks4s 确实,而且她们看图都用手机,也不怎么放大看,所以p过头了也还行。 但是那种图如果要在大屏幕上或者打印出来看效果很差,没有材质感。
我怀疑你在骂我,我就是直出党。🤣🤣自从在网上认识巫师老师之后,我就开始认真学习后期了,哈哈哈。现在拍完处理下自己都觉得完美
"他們根本就不懂得做後期" 這一句是重中之重。
赞,免费学习知识理论。其实都是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解,不愿意去学习的人当然固执己见,不只摄影。
说得太好了!还有一种恶习,那就是强调取景构图只能一次性完成,不容许做任何·后期裁剪。
Expose to the right, "to"知道吗?哈哈,博士说🉐️太好太有趣了,赞!
资深手动党表示:手动是基本功。干活儿,我选择自动~🤣
出差路上看到老师出视频,没来得及看,回家赶紧补课,赞!说的太对了!
認同老師的說法,照片的前期就如同食材,後期就像廚藝,再新鮮的食材如生魚片也得沾點芥末😂
基本上认同的,就是手动对焦这事吧,值得唠嗑唠嗑, 这问题我感觉放在好点的全画幅上都不是事。但放在入门点的相机,我曽有不好的体验,就是明明显示对好了,结果跑焦了。 再进一步说,尤其是拍人像的时候,没有人眼追焦功能的相机太不友好了。于是养成了坏毛病,半按对焦再微手动,这事适马得背锅。
每个问题都说到了点子上,这视频太好了。
畅快淋漓。我试着回答下着三种恶习的原因:直出党,后期技术不行或者人比较懒;M档用户,学会了光圈快门iso关系之后不想继续精进,靠着这些糊弄小白;手动对焦,原因同M档用户,但也有可能是Leica M用户:)
片尾深叹了一口气,完全能感受巫师心有多累😂,我也深有体会。在科学面前我们都应该谦卑,态度决定了自己的高度。
關於直出黨的問題,簡單說不論所謂的後期還是直出,畫面都必須經過某些數位調整才會變為照片。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後期的調整是在拍照之後才做出決定,而直出是利用預先設定好的方式來進行自動調整。但這樣的事實並不能說明直出黨的追求就是錯誤的。畢竟就算同樣有經過數位調整,能光靠直出就拍出好作品,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事先調整相機、取景、器材應用等等功力。即使靠後期能做出更貼近真實畫面且更優秀的作品,也不會讓追求直出變得無意義。如同不會因為有人發明了腳踏車就讓馬拉松比賽變得沒有意義。
哥们儿 别偷换概念, 先知道别人想表达什么, 再输出 你观点
@@jiujiang4518 我知道他想表達什麼,的確有很多人追求直出是由於他所謂的無知,但也有很多人不是。
@@jiujiang4518 这里有多少人掉入了这个把后期和图像处理故意混淆的概念陷阱。图像处理是大概念,后期是其子集,约定俗成的意思是脱离相机后的图像处理过程,如果把后期的定义泛化为图像处理,那么岂不是对相机镜头的选择和调整对图像的处理也沦为后期了,不是要滑天下之大稽。所以故意把后期与图像处理的概念混为一谈,无非是诡辩术的小把戏。国人对后期处理的普遍反感,源于历史与现实中对图像处理无底线无原则的美化甚至删改特别是对历史照片刻意抹去一些历史人物的行为的反感。这些反后期心态并非真正反科学的后期,而是对那些滥用后期手段的反动。
视频作者反对的是 马拉松运动员去鄙视骑脚踏车上班的人
感謝老師!! 講的深入淺出 初學者也很容易了解的!!
让我想起几年前看过的一个帖子,北美打猎鄙视链,记得大体是用步枪的鄙视用狙击枪的,用猎枪的鄙视用步枪的,用手枪的鄙视用步枪的......最后是用弩的鄙视用枪的,用弓箭的鄙视用弩的,用自己做的弓和箭鄙视用专业弓箭的......我合计着最最后估计是用弹弓的说你们全是废柴,直接捡块石头上去砸的说你们这帮蝼蚁......
用石头那太低级了,真正的猎手都是扑上去直接用牙齿咬的。
最后叹了一口气,把我笑死了。哈哈哈
怼人也能这么涨知识!这期收获了关于照片成像里的很多知识
非常赞同巫师的观点,说的太好了,大家为什么要升级设备,就是要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捷。希望摄影圈的朋友,不要故步自封,要敞开心胸,理解并应用科技进步带来的快乐。
相当同意,摄影是艺术创作,不是技术活。在这个时代有机会接触到性能如此强大的器材,还要自我阉割一遍,不就纯属找罪受么。估计是有些人创造力不足,只能用些熟能生巧的玩意去打压新人。另外,视频最后三分钟对焦怎么有两次拉风箱啊……
應該是百分之18%的灰吧。
好久没见了巫师,还是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讓我想起許多人對手排車和自排車的既定想法
至于向右曝光,真正懂曝光的人其实是不会去教条的记什么向右,向左的。一旦你说了“向右”/“向左”那也就是你默认了相机自动测光的测光值是原始值,然后你再向右“加曝光”或者向左“减曝光”,但其实相机的测光很可能是根本不准的,或者跟你拍摄意图相反的。所以真正的应该是系统的学习分区曝光法,在此基础上,对于CMOS图像传感器,认真的研究自己手中相机的曝光特性曲线,然后在拍摄的时候,根据拍摄意图,把整个图像的各个曝光区间安排恰当。另外说一句,现在的CMOS图像传感器设计,已经没给你留多少向右的空间了,为了极限的追求高感,以及对自动测光的过度自信,基本上就是按18%灰来设计的曝光值,+3EV就过曝变白了,所以其实基本上现在的相机都是趋于“过曝”的,相机厂商早就榨干了CMOS传感器的高光宽容度了。不信做个最简单的实验,拿一张灰卡,先默认测光拍一张,然后从+5EV一直拍到-10EV,看看+EV和-EV有多少档是可以后期拉回来的,高光真的没留多少了,大概就3EV左右,暗部有6-7EV,所以为什么有的人说大光比的时候保护高光,“向左”曝光,因为默认的自动测光已经让高光过曝了,所以必须减曝光,也就是向左曝光。其实概念上都是一样的,但因为教条的使用“向左“,”向右“,这样的词,导致了很多误解和争执。
向右曝光是利用raw格式的宽容度更多的捕获暗部的细节,说了一大堆,也没说到正题上😢
老哥別裝了 你沒設計過CIS, 也沒用過也不懂CIS,你也欠缺EE最基礎的通訊理論背景 你應該問專業人士 例如我。一般說的 SNR 的 noise 稱為 On-Chip-Variation noise 基本不隨進光亮度而增加。 targeted 影像細節若在低中亮度,則加大進光增加暗部 ADC 效率, 後期透過raw 給于的大動態補償過曝。如果影像細節高亮度 (你的例子), 可以減少進光增加中高𠅙度動態範圍減少 ADC 轉換的"量化"損失,代價是較差的低光 OCV noise ratio,這是專業攝影師針對DSP 主要兩種noise 採取的不同進光策略, 取決攝影師意圖與拍照物形態。你的問題在於對相關專業科目一知半解看了一些文章給你錯誤的認知。
太中肯了...無法同意老師更多了!
这个家伙是真专业。 加油。
This is exactly what I need to face my confusion
理解原理,了解工具,懂得利用工具的優勢才能事半功倍
每次看到p出無中生有的東西就很無言(超大的月亮、城市中居然還有銀河和滿天星斗等等)
城市中居然還有銀河和滿天星斗,这个不一定是P出来的,也可能是用了渐变滤镜,把城市部分遮黑,然后再长曝。
低通濾鏡的取捨主要是考慮摩爾紋/高頻細節而不是信噪比
13:36 說到我心坎裡!!哈哈
巫师这种烤肉、坐谈类的视频能成为一种可以经常期待的视频吗。以前一直看的都是巫师的技术讲解,最近这几期视频看完感觉就像和一个跟了很久的老师更亲近了一样 😆😆
講解很好,我35使用手動對焦,因為35是手動鏡🤣,喜歡手動鏡拍出來的感覺,雖然現在也有天工環輔助相機變成自動對焦但不便宜,峰值對焦+放大還不錯用,就繼續用,長焦對焦很麻煩直接買自動鏡,補一下不同焦段。適度的後製可以讓作品加分,就跟買一樣的牛肉7分熟,有人灑鹽有人加醬弄出不同風味,跟後期調色一樣顏色,自己不喜歡也別干涉誤導他人+1
訂閱還未上萬的時候看到該頻道並且關注.往期大部分都很贊同,且有很大受益.但本期內容多處觀點並不完全認同,而且覺得您在指出討厭"原片自傲黨"的同時自己的立場也是有偏移並不中立,當然我的立場也不喜歡原片絕對論,例如錯誤的白平衡判斷手動修正為當時場景更接近的色溫,過爆曝欠曝做曝光的後期修正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而您舉例的"直出原片"我並不覺得這句話有任何問題.因為在一些相機和鏡頭新品的開箱評論裡,關注產品的用戶瀏覽這類文章非常想看到的就是相機默認設置支出的原片,這類原片才有準確的參考價值.重塑過整體亮度的照片會增加對設備寬容度等重要參數的誤讀或者增加判斷成本.且在"原片自傲黨"的對立面還有一群"數字化重塑黨"這類人可以用PhotoShop複製工具增加畫面內並不存在的護欄,台階,人物等,這類照片有特殊需要我們並不排斥,但是不做特別描述會誤導觀眾對於場景建築有錯誤結構性誤讀.例如根據某歷史建築我們需要重構3D模型,在拿到尺寸數據以後,我們拿到的建築各面必須為未經過數字化修改的照片.這裡的修改指結構性,例如本來2個窗戶複製成3個.不排斥對於環境光白平衡等修改.還例如我們在給照片做後期的時候常見操作是複製背面,在背景上加濾鏡調色等.不會直接破壞原始照片.其目的就是保護原始數據,避免造成不可逆的破壞性操作.您在描述標題為"直出原片"的就是"xxxxx"雷同於您討厭對象的描述方式.以上這番話的目的就是希望不要被一些極端討厭的人影響到我們,變成對立方的另外一個極端.如果以上言論有冒犯非常抱歉.本意是想說明事情除了黑白還有灰色,不僅如此還有五彩斑斕的彩色.
这可能是他的商业目的。但其实更本质的反映了他打着科学和技术的旗号,展现自己的片面和不客观,不讲逻辑,偷换概念,诡辩狡辩。所以没法跟他讲道理。打的讲道理的旗帜,干着不讲道理的活。
你說的是小眾的需求或狀況(例如供別人比較相機⋯),巫師說的是正常的一般自我或日常拍照或創作狀況,劃錯重點了。
自由表达在于自我创新感觉。当然人的意为也可以为结帮。
哈哈,深挖一下基本上所有人活着的最终动机就是确认自己的人生有价值,鄙视别人抬高自己是最容易的办法:-)
八个字总结:文人相轻,色友互鄙
反正我喜欢你,干货讲的太透彻了。
巫师老师说的太对了!深有同感
巫师是个老实人,这是怎么被逼成这样了?!当看吐槽“宽容度和动态范围是不一样的!”我看的这个差点被茶水呛到了!哦,对了,我是学计算机视觉和数字图像处理的,已经工作20年了,也是个摄影爱好者。我真是觉的这个吐槽合集太爽了!!!通常,我看到这种人都是无力吐槽的!😜
是啊他们听不懂也不愿意听
我之前也觉得宽容度和动态范围是不大一样的,但又说不出哪里不一样,为什么会造出两个词来表述同一个东西呢?
我用手動對焦是因為我窮!(手動鏡)不開玩笑相信廠商的預設調色(直出黨)和不相信廠商的自動對焦可以是同一個人某方面來說還挺神奇的......順帶一提我直出的話是因為我懶
点测配合光圈优先+曝光补偿用是相当实用的组合
其實老師說的東西,在色彩學上叫做色外貌模型,例如一幅畫的顏色和牆壁的顏色,因為人眼使用的FOV不一樣,導致使用不同的視神經,同一個顏色,還是有色差異取同工。
我比较幸运,周围的摄影朋友都没有巫师老师说的这些恶习,就算他们有也没有讲出来强加他们的习惯在别人身上,而且对新手都还挺友好的。
我用手动对焦纯粹是因为个别老镜头没有自动对焦,拍拍静物有闲心玩乐是可以的,周末出去拍朋友不着急的那种也是可以手动老镜头。换了自动对焦的镜头咔咔咔,直接按快门就完事儿了。
自动曝光这点不敢苟同,博士归博士,实拍还是少了…
自动曝光说的太对了,你要是说你用M档不用看曝光标尺我还能认可。一堆人用手动曝光,然后说看着曝光标尺调到平衡,excuse me???你不就是做的自动测光的事情么,迷之操作。10年前我唯一认为需要手动曝光的就是超大的ND滤镜,棚拍打灯,星野摄影,这种情况自动测光失效,被迫手动测光。科技进步,10年后的今天,星野摄影我也不需要手动测光了,F1.8大光圈下,无月亮拍银河,ISO-less机型调整到到第二个ISO gate,光圈档位优先自动就能计算出来,根本不会失效。
直出养眼说明机内PS功夫好
P圖如果不違反真、善、美的真 ,我都讚同 ,但如無中生有 、偷天換日, 畫蛇添足……那就不…………
巫师老师好!光圈/快门优先优于全手动曝光的活法会不会太绝对了一些?单反上我同意,但因为无反相机有了实时取景,使用全手动曝光是不是会更方便些呢?甚至可以以此省去了测光的步骤。
無反有實時取景,設定光圈/快門優先,只需要調節曝光補償就能輕鬆調整畫面明暗,豈不快哉?
全手动光线经常变化的地方光圈优先还是比较好用的。 影棚这种搭配闪光灯用的地方手动更好。
适马与松下哭晕在厕所里.. 已经对了半小时焦了
一直订阅老师的课程,真的受益良多
專業! 最後講的 衝擊面過大,很可能被下架 ... XD我想, 鄙視自動設定的人,其心態無非是想凸顯自己手動的專業罷了....我想提的一種惡習,是攝影師為了拍攝好照片,不惜踩入花園或田園中, 甚至移動鳥巢...等脫序行為!
脱序这个词用得太好了!外拍摄影师应该尽量不要去干涉你的拍摄对象,除非你是有意的摆拍,棚拍那些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哈哈,这期就叫痛批老法师吧。个人看法,关于向右曝光,在拍摄时有条件的情况下都可以,特殊情况没法进行,例如暗光照环境里拍鸟,ISO和光圈都用到极限,快门又不能太低,这时你想向右都没法;关于手动对焦,有些非常好的手动镜头,只好用了,还有不拍别的风光摄影者。
赞赏巫师!现在的确还有很多留着清朝辫子的摄影者在奋力抵挡电子数码的滚滚洪潮。
说得太好了,对于某些老法师,真的是太无语了。
我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驳斥那些所谓“直出党”了!常听老师的课真长学问、长见识!
千万别,类似这种歪理邪说从来就没停过,真的没必要和无知的人争论。
直出是太幼稚,你就原諒傻子吧
这个频道讨论后期技术,非常好。但用后期来指挥一切,混淆、狡辩一些观念,随意的说别人是恶习,这很弱。哪怕人家戳到你的痛点,也不能这么说!这很不好!其实后期本来并不可耻。仅就这个视频的第1条进行反驳。预设的、恒定的、通用的、不事后更改的、大家都知道的、主要是说机器的 Profile,也就是说预先设定,哪怕就是用物理滤镜,这个其实是更接近于客观,这个不能戴上后期的帽子,故意说这些过程是后期,那是狡辩;相反,事后的、人为的、按自己喜好去做的,无论是修改瑕疵,还是表现艺术效果,就不那么客观和写实了,有的是虚构,有的是虚假,有的是虚伪,移花接木,偷天换日,方法多到不行,这就是通常所谓的后期,是比较主观。我想直出者主要强调的是反对人为编造,同时也反对人工事后美化!造成的后果是满世界不P图不成图片,极大的恶化了真实性和客观性。强调直出者,一方面是强调拍摄者的功力,第二就是更接近于自然而然,不想有过多的添加剂,更厌恶,胡编乱造,总之是反对假的。而楼主混淆或狡辩客观解释和人为修改,来定义后期,只是为了不让人家反感后期,这没道理。更进一步,这两派观念不是技术问题。事先是技术,事后也是技术。或者说事后世技术,事先也是技术。不要容不得别人,说别人是恶习,谁也没资格在这点上这样说!其实大多数直出者明确坚定说后期是恶习,应该更有道理。不扯多了,本来很愿意学习探讨技术,但这期视频让人感觉得退订。他的思想和说法让人很不舒服,有点自以为是。其实并不是说我不喜欢后期。后期有各种各样的概念。谷歌把小图拼大了,把时间轴融合,是为了更加接近于真实,没有人讨厌他这个后期。而摄影艺术创作,如果形成一种做法,照片后面括弧,明写直出和后期,各看各的门道,这就好了,谁都没话说。就像网络搜索器,出来的客观结果和掺杂了私货的广告,后者应该标明,不是简单的说谁对谁错,各取所需就行。但是,小说就是小说,论文就是论文,混在一起一定出事,真的和假的一定要分开。其实不在乎前期和后期。一个以客观真实为主。一个是以主观和美化为主,这个是更重要的核心,无论他发生在形成报告(照片)的什么时候。1把研究的事情和做的事情弄好,跟同行多交流多分享,就事论事,讨论技术,这就很好。而不要卖馒头的去说做包子的是恶习,太低级,得改。2就拿数字信号处理来说,信号增强,噪声抑制,各种修补、还原都是有益的。但男声变女声,声纹采样以后去合成新的不存在的东西,这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数字信号处理了。这是造假,这是在欺骗。不是说这种技术一定是不好的或没用的技术,但一定要声明,这是假的。而且不能得意地说以假乱真就比真的但有缺陷的高明,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原则问题一定要说清楚。我们买菜还要吃有虫子咬过的呢。使用化学杀虫剂和化肥的东西,看是好看,但多吃无益。
你这个说法也是极端了,直出最初就来自胶片时代,化学生成的色彩,现在其实像富士,松下,还有RED,阿莱,本身的色彩科学非常优秀,机内稍加调整就可以达到使用者需要的效果,能极大的减少在比较赶时间的项目上调色,或者后期的时间,同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需要有预算调色的,钱都没给够搞那么复杂纯粹是爱好者瞎搞,你去业内干两天就知道了。像阿莱这种电影机基本上都是前期布光色彩都尽可能趋于完美,机器本身标志性的电影色彩备受好莱坞青睐,基本上直出的镜头也很多。前期和后期的关系就像是食材和烹饪方式,食材好了生吃也比过期的食材加重料要好,就像不是所有的视频都需要一堆ae特效一样,前期后期都注重很好,也有不同的使用者用物理或者机内色彩科学达到想要的效果,也是合理的方式,怎么能说是恶习呢,这个话你可以问问那些好莱坞的导演或者一些全球得奖的富士人文摄影师
@@frankhu8692 直出来自胶片时代。。。没经过后期的胶片哪来的图像,富士柯达爱克发那么多品牌,那么多型号的胶卷哪个叫颜色真实?同型号的胶片不同批次颜色可能都不一样。更何况冲洗还要看经验,显影定影时间长短,溶液浓度,温度,一切都对最终结果有影响。亚当斯著名的《月升》也是经过几次重新后期局部调整才达到最后满意的效果。胶片时代暗房的剪裁拼接更常规操作。诚然时代在进步,东西都向简单化低门槛发展。就像开车越来越简单一样,相机也可以不经过系统学习随随便便就拍出一张颜色不错的照片。不过这所谓的“直出”也只是给raw套了一层厂家的预设而已,跟用电脑套预设或者自己精细去调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喜欢相机默认颜色的照片当然可以,巫师也没去否定。人家吐槽的只是认为相机默认颜色比用电脑后期的颜色高端“直出党”,或者觉得摄影师精心调教的照片就”不是直出,就“是“假”的这种人。
常在看巫师的视频也学了一些Ps技巧,至于巫师的说法也无对错。。。在这只想说:巫师是巫师,其他人是其他人。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谁也管不着谁要怎么用相机。我爱怎么拍就怎么拍谁管得着。我也不评论他人,也不管他人怎么评论。
老师讲的到位真实
老師說得太好了!
终于看到巫师有态度的视频了😂
說得太棒了
赞同你的观点。确实是这样。我佳能,尼康和索尼的相机全都有。佳能是从5D一直升级(5D2和5D4)到现在使用的R5。每次升级都感觉性能有不少提升,不过R5是提升最大的。R5表现非常令人满意,在大约20张/秒,电子快门高速拍摄时,都会瞬间切换对焦点,对焦非常准确。以前使用5D4时,拍摄高速移动的飞鸟等很难得到对焦精确的照片,一直想是不是自己的技术有问题。用了R5后,才发现是5D4自身技术局限所致。
這就是買机送技术,没有技术科技補救。
其實后期在我認知中=還原場景,當然有大師可以無P也能拍出一個完美的作品,但不是無P就是大師。
之前专门讲过一期有关色彩的视频,内容上和老师不谋而合。直出没有问题,但作为摄影人,如果自欺欺人就没有前进的空间了。
向右曝光在底片時代是因為過曝的底片在沖片後反而會充滿的粒子,這樣在放相時可以透過加長時間照射來顯像在相紙上,但欠曝的話在底片冲過之後是沒粒子的,那就是完全沒細節了,這也是負片建議向右曝光的原因。有錯請指教,謝謝
一如既往的优秀
我打算用我的Canon相机给我家的小猫拍视频,请问您在哪一集中有讲到这方面的技巧?谢谢!
大陸攝影群 攝影圈確實如此
未来摄影:超高像素,超高感光度,全景深侦测。后期随意裁切,随意对焦,随意曝光😂
玩摄影一年半,我才知道相机预览时候的照片是相机内部预处理过的,才知道那其实不是raw格式的预览,才知道原来相机预览时候的轻微过曝情况并不直接代表raw格式也是同样过曝(raw宽容度更高一点)。硬知识,希望油管多给我推送老师的视频!
富士直出jpeg真好看(逃
终于可以理直气壮的全自动牌照了
比起繪畫,攝影按快門=直出太容易了!但背後的理論和技術基礎卻要花大量時間學習,有心人才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謝謝巫師製作這些優質視頻。另外鴨蛋黃太好笑了!🤣
因為手動曝光比較有成就感 而且也比較有操作感
To the right ! To ! 哈哈哈哈哈。
有呀,我刚刚被某摄影师的youtube频道分类成新手。我也是用着a7m2许久了对焦不出一个好东西,选择用手动M,用这完全用的不上错失很多机会,选择进去AUTO,却被说是新手。唉不是我在乎,而是那种人总是骑着自己知道一点就快点跟新手划分区别。
11:25 「如果有个哥们儿跑去跟火箭专家说你发射火箭的时候你劈柴应该这么点,那火箭专家正眼看他一眼,就算输了」
--郭德纲
友情提示:一定要看到最后 保证你笑趴了了 LOL
“把无知当个性”, 说得好!
学到了很多,也听得我好欢乐,哈哈哈!
实际是沙龙竞奖欲;是武林竟斗汉斗强。
很喜歡看的這期 老師帶頭聊這期內容。 下次聊一下leica raw 和leica 鏡頭
极度赞成“光圈优先加曝光补偿”的理论
哟,大马老师也来了。
好家伙,这不本猫马大嘛!
貓本老師❤️巫師老師
兩位大師✨
因为图便宜,买的手动对焦镜头,木有自动对焦功能啊。一些玩老镜头的玩家只能手动对焦,然后转接在最新的相机上,哈哈哈。我最看不惯的就是玩胶片的自认为比拍数码的高级,用胶片一通乱拍,感觉就变成艺术了一样,看不起人用数码的,真是不可理喻。
金叔,很多拍膠片的人就是街頭亂拍,照片無什麼構圖和內容,但靠着膠片特別的色彩和味道,去裝「好照片」。還有一些把照片轉黑白的,什麼內容沒有,對比高,暗部死黑,看不清楚,就可以裝高深了。真的笑死。
高不高级这两说,但胶片拍出来的照片,在观感上确实更有味道,它不一定很锐利,色彩不一定还原准确甚至有色偏,还有很多噪点。它是一种风格化的东西。君不见现在很多教程还教你怎么把数码照片模拟成胶片的味道。
哈哈,金老师也来了
以普通用戶來說
日常攝影 紀錄真的拍的開心就好
光圈優先+曝光補償
再玩一玩富士各種的膠片模擬,濾鏡~
開心時把顏色調濃,不開心時就把顏色調淡
直出Jpg~後期只做裁剪~是真的開心
又不是要去參加比賽還是做什麼偉大的攝影家
我非常認同老師的觀念,真的不要用自己的堅持去鄙視他人或初學👍
可是... 這不是相對的嗎 你真的有看懂嗎
看了老師的正確科學理論,我才知道我的觀念錯誤了好幾年,被那些登徒子洗腦了錯誤觀念..還好有遇到老師糾正了我的正確觀念,謝謝巫師老師
插一句啊:来自理科生的愤怒本身就是艺术😄
大马老师好~
大馬老師好 😂😇
理科生jpg的j不读g,得读钩儿。
什么事儿啊,就删了。
老師您好,我曾經有段長時間是直出無後期,但會講究機身setting與白平衡,目的是為了讓老鏡同好能更直觀的看出它的各種特點,後來覺得這樣當記錄的意義不大,拍得好修的好的照片比那個鏡頭來拍更有意義更實在,謝謝老師的好分享。
老師講的太透徹了
訴出太多無知封閉的攝者的心態
讚!
博士水平就是高,有理有据。
通篇逻辑严谨、语法得当,听着真舒服!得再来一遍:)
翻墙很少留言,老师这一期听的我不停微笑,太有生活了.关注不久,相恨见晚啊,此类聊天类节目可以多来点,还有上次烧烤那期,口水都流出来了.我有一个特别讨厌的摄影圈陋习,和技术无关就是老法师互吹捧.
哈哈,说得好心酸,翻墙出来🤣🤣咱们这是浏览大千世界来了,促进文化交流来了。哈哈哈
哈哈哈看內行來電網路上這些槓精就是爽,雖然說認真就是輸了,但看到還是有人認真地跳出來懟這些人就覺得這世界還是有公理正義的,給個讚!
哈哈哈 的确很多摄影师是通过经验而不是图像处理相关专业进行学习的。巫师毕竟是图像信号领域的博士,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等等知识储备丰富。我也是相关专业的博士,热爱摄影,也从事相关职业,感觉很对味。
hi 巫师您好,您的内容我都很喜欢!可不可以出一起如何正确的-打印照片-的视频? 希望重点讲解一下如何能让照片打印出来的颜色与显示器上看到的颜色匹配。 谢谢
怎麼每一句話都說到心坎裡了!難怪我會追蹤訂閱巫師!
别的不说,我就喜欢看专业的老师公开diss 那些无脑人士。给您点赞👍。虽然我不是很懂摄影和信号学,但我感觉互联网给了太多傻逼发言的权利。感谢巫师拨乱反正!
我本身也是《巫师后期》的粉丝,我觉得这个栏目给我很多启发,也让我有一种比较倾向科学和数学的方式去运作后期,而不是以往的干脆“凭感觉”。
至于这个曝光向左还是向右的说法,作为国际摄影赛事的重度参与者来说,反而我比较中立一些。无可否认,巫师的右派观念是科学的,有数据支持的,确实能大幅度降低照片的信噪比,特别是棚拍,黑白摄影我本身也有类似尝试。当是向右曝光最大的缺陷,容易出现小部位死白,而这些小部位死白,在艺术美感上就不是很顺眼,而且很多国际摄影赛事评判的眼中还是有避讳的。而且很多国际摄影赛事又不允许你用填补的方式补救这些小部位死白。所以,我个人就变得倾向左派,信噪比是差了一点,以现在的感应器技术来说,但还可以接受。
还是巫师在未来的节目中可以给我们一些技术分享,如何解决死白的问题?那就感激不尽了
謝謝老師的講解,對於用全手動模式(M模式)除了教學跟特殊情況下有需要,其他時候還是用相機的自動(光圈/快門優先)的模式去拍攝。這點非常認同,也謝謝老師的講解
以前初學攝影時也是個直出黨,覺得P過的都不真實,直到後來學到直出也是被相機廠商預設參數調色過的,而且相機不可能拍出眼睛看到的樣子,P圖、後製可以只是還原眼睛看到的,所以現在相機拍的任何一張覺得值得留下的照片一律進LR處理一下
不過這就產生另一個問題了,那就是拍照一時爽,調色火葬場😂
我现在几乎看不到没修过的图,反倒是脸修不白不敢拿出来,和网红脸的风气是一样的。另外,计算机图形算法,和PS照片是两回事。
我一開始也是,後來開始學後期了
👍 把注意力放在创作上,没必要和相机及科技进步所提供的功能对着干。
完全同意巫師後期的觀點!我雖然不贊同過分的後期,如瘦身、變臉形、拉長腿,或者移花接木、無中生有的PS,但適當和正確的後期還是應該要做的。另外,有些“直出黨”不是因為他們不喜歡或不想做後期而讓他們的照片更有藝術感,而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懂得怎麼做後期或不想花時間去學。不管怎樣,就算你不想做,數碼時代的相機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給你做了,尤其JPEG直出。就算回到Film時代,在Darkroom 裡也會對片子作一些處理,只是數碼時代換成Lightroom或Photoshop等“暗房”技巧而已。
可惜很多妹子就认这种p图,人家是甲方,没办法。。。
后期处理中只要不是凭空增加或减少像素,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user-zw2zq4ks4s 确实,而且她们看图都用手机,也不怎么放大看,所以p过头了也还行。 但是那种图如果要在大屏幕上或者打印出来看效果很差,没有材质感。
我怀疑你在骂我,我就是直出党。🤣🤣自从在网上认识巫师老师之后,我就开始认真学习后期了,哈哈哈。现在拍完处理下自己都觉得完美
"他們根本就不懂得做後期" 這一句是重中之重。
赞,免费学习知识理论。其实都是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解,不愿意去学习的人当然固执己见,不只摄影。
说得太好了!还有一种恶习,那就是强调取景构图只能一次性完成,不容许做任何·后期裁剪。
Expose to the right, "to"知道吗?哈哈,博士说🉐️太好太有趣了,赞!
资深手动党表示:手动是基本功。干活儿,我选择自动~🤣
出差路上看到老师出视频,没来得及看,回家赶紧补课,赞!说的太对了!
認同老師的說法,照片的前期就如同食材,後期就像廚藝,再新鮮的食材如生魚片也得沾點芥末😂
基本上认同的,就是手动对焦这事吧,值得唠嗑唠嗑, 这问题我感觉放在好点的全画幅上都不是事。但放在入门点的相机,我曽有不好的体验,就是明明显示对好了,结果跑焦了。 再进一步说,尤其是拍人像的时候,没有人眼追焦功能的相机太不友好了。于是养成了坏毛病,半按对焦再微手动,这事适马得背锅。
每个问题都说到了点子上,这视频太好了。
畅快淋漓。我试着回答下着三种恶习的原因:直出党,后期技术不行或者人比较懒;M档用户,学会了光圈快门iso关系之后不想继续精进,靠着这些糊弄小白;手动对焦,原因同M档用户,但也有可能是Leica M用户:)
片尾深叹了一口气,完全能感受巫师心有多累😂,我也深有体会。在科学面前我们都应该谦卑,态度决定了自己的高度。
關於直出黨的問題,簡單說不論所謂的後期還是直出,畫面都必須經過某些數位調整才會變為照片。
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後期的調整是在拍照之後才做出決定,而直出是利用預先設定好的方式來進行自動調整。
但這樣的事實並不能說明直出黨的追求就是錯誤的。
畢竟就算同樣有經過數位調整,能光靠直出就拍出好作品,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事先調整相機、取景、器材應用等等功力。
即使靠後期能做出更貼近真實畫面且更優秀的作品,也不會讓追求直出變得無意義。
如同不會因為有人發明了腳踏車就讓馬拉松比賽變得沒有意義。
哥们儿 别偷换概念, 先知道别人想表达什么, 再输出 你观点
@@jiujiang4518 我知道他想表達什麼,的確有很多人追求直出是由於他所謂的無知,但也有很多人不是。
@@jiujiang4518 这里有多少人掉入了这个把后期和图像处理故意混淆的概念陷阱。图像处理是大概念,后期是其子集,约定俗成的意思是脱离相机后的图像处理过程,如果把后期的定义泛化为图像处理,那么岂不是对相机镜头的选择和调整对图像的处理也沦为后期了,不是要滑天下之大稽。所以故意把后期与图像处理的概念混为一谈,无非是诡辩术的小把戏。国人对后期处理的普遍反感,源于历史与现实中对图像处理无底线无原则的美化甚至删改特别是对历史照片刻意抹去一些历史人物的行为的反感。这些反后期心态并非真正反科学的后期,而是对那些滥用后期手段的反动。
视频作者反对的是 马拉松运动员去鄙视骑脚踏车上班的人
感謝老師!! 講的深入淺出 初學者也很容易了解的!!
让我想起几年前看过的一个帖子,北美打猎鄙视链,记得大体是用步枪的鄙视用狙击枪的,用猎枪的鄙视用步枪的,用手枪的鄙视用步枪的......最后是用弩的鄙视用枪的,用弓箭的鄙视用弩的,用自己做的弓和箭鄙视用专业弓箭的......我合计着最最后估计是用弹弓的说你们全是废柴,直接捡块石头上去砸的说你们这帮蝼蚁......
用石头那太低级了,真正的猎手都是扑上去直接用牙齿咬的。
用石头那太低级了,真正的猎手都是扑上去直接用牙齿咬的。
最后叹了一口气,把我笑死了。哈哈哈
怼人也能这么涨知识!这期收获了关于照片成像里的很多知识
非常赞同巫师的观点,说的太好了,大家为什么要升级设备,就是要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捷。希望摄影圈的朋友,不要故步自封,要敞开心胸,理解并应用科技进步带来的快乐。
相当同意,摄影是艺术创作,不是技术活。在这个时代有机会接触到性能如此强大的器材,还要自我阉割一遍,不就纯属找罪受么。估计是有些人创造力不足,只能用些熟能生巧的玩意去打压新人。
另外,视频最后三分钟对焦怎么有两次拉风箱啊……
應該是百分之18%的灰吧。
好久没见了巫师,还是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讓我想起許多人對手排車和自排車的既定想法
至于向右曝光,真正懂曝光的人其实是不会去教条的记什么向右,向左的。一旦你说了“向右”/“向左”那也就是你默认了相机自动测光的测光值是原始值,然后你再向右“加曝光”或者向左“减曝光”,但其实相机的测光很可能是根本不准的,或者跟你拍摄意图相反的。所以真正的应该是系统的学习分区曝光法,在此基础上,对于CMOS图像传感器,认真的研究自己手中相机的曝光特性曲线,然后在拍摄的时候,根据拍摄意图,把整个图像的各个曝光区间安排恰当。另外说一句,现在的CMOS图像传感器设计,已经没给你留多少向右的空间了,为了极限的追求高感,以及对自动测光的过度自信,基本上就是按18%灰来设计的曝光值,+3EV就过曝变白了,所以其实基本上现在的相机都是趋于“过曝”的,相机厂商早就榨干了CMOS传感器的高光宽容度了。不信做个最简单的实验,拿一张灰卡,先默认测光拍一张,然后从+5EV一直拍到-10EV,看看+EV和-EV有多少档是可以后期拉回来的,高光真的没留多少了,大概就3EV左右,暗部有6-7EV,所以为什么有的人说大光比的时候保护高光,“向左”曝光,因为默认的自动测光已经让高光过曝了,所以必须减曝光,也就是向左曝光。其实概念上都是一样的,但因为教条的使用“向左“,”向右“,这样的词,导致了很多误解和争执。
向右曝光是利用raw格式的宽容度更多的捕获暗部的细节,说了一大堆,也没说到正题上😢
老哥別裝了 你沒設計過CIS, 也沒用過也不懂CIS,你也欠缺EE最基礎的通訊理論背景 你應該問專業人士 例如我。一般說的 SNR 的 noise 稱為 On-Chip-Variation noise 基本不隨進光亮度而增加。 targeted 影像細節若在低中亮度,則加大進光增加暗部 ADC 效率, 後期透過raw 給于的大動態補償過曝。如果影像細節高亮度 (你的例子), 可以減少進光增加中高𠅙度動態範圍減少 ADC 轉換的"量化"損失,代價是較差的低光 OCV noise ratio,這是專業攝影師針對DSP 主要兩種noise 採取的不同進光策略, 取決攝影師意圖與拍照物形態。你的問題在於對相關專業科目一知半解看了一些文章給你錯誤的認知。
太中肯了...無法同意老師更多了!
这个家伙是真专业。 加油。
This is exactly what I need to face my confusion
理解原理,了解工具,懂得利用工具的優勢才能事半功倍
每次看到p出無中生有的東西就很無言(超大的月亮、城市中居然還有銀河和滿天星斗等等)
城市中居然還有銀河和滿天星斗,这个不一定是P出来的,也可能是用了渐变滤镜,把城市部分遮黑,然后再长曝。
低通濾鏡的取捨主要是考慮摩爾紋/高頻細節而不是信噪比
13:36 說到我心坎裡!!哈哈
巫师这种烤肉、坐谈类的视频能成为一种可以经常期待的视频吗。以前一直看的都是巫师的技术讲解,最近这几期视频看完感觉就像和一个跟了很久的老师更亲近了一样 😆😆
講解很好,我35使用手動對焦,因為35是手動鏡🤣,喜歡手動鏡拍出來的感覺,雖然現在也有天工環輔助相機變成自動對焦但不便宜,峰值對焦+放大還不錯用,就繼續用,長焦對焦很麻煩直接買自動鏡,補一下不同焦段。
適度的後製可以讓作品加分,就跟買一樣的牛肉7分熟,有人灑鹽有人加醬弄出不同風味,跟後期調色一樣顏色,自己不喜歡也別干涉誤導他人+1
訂閱還未上萬的時候看到該頻道並且關注.往期大部分都很贊同,且有很大受益.
但本期內容多處觀點並不完全認同,而且覺得您在指出討厭"原片自傲黨"的同時自己的立場也是有偏移並不中立,當然我的立場也不喜歡原片絕對論,例如錯誤的白平衡判斷手動修正為當時場景更接近的色溫,過爆曝欠曝做曝光的後期修正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
而您舉例的"直出原片"我並不覺得這句話有任何問題.因為在一些相機和鏡頭新品的開箱評論裡,關注產品的用戶瀏覽這類文章非常想看到的就是相機默認設置支出的原片,這類原片才有準確的參考價值.重塑過整體亮度的照片會增加對設備寬容度等重要參數的誤讀或者增加判斷成本.
且在"原片自傲黨"的對立面還有一群"數字化重塑黨"這類人可以用PhotoShop複製工具增加畫面內並不存在的護欄,台階,人物等,這類照片有特殊需要我們並不排斥,但是不做特別描述會誤導觀眾對於場景建築有錯誤結構性誤讀.例如根據某歷史建築我們需要重構3D模型,在拿到尺寸數據以後,我們拿到的建築各面必須為未經過數字化修改的照片.這裡的修改指結構性,例如本來2個窗戶複製成3個.不排斥對於環境光白平衡等修改.
還例如我們在給照片做後期的時候常見操作是複製背面,在背景上加濾鏡調色等.不會直接破壞原始照片.其目的就是保護原始數據,避免造成不可逆的破壞性操作.
您在描述標題為"直出原片"的就是"xxxxx"雷同於您討厭對象的描述方式.
以上這番話的目的就是希望不要被一些極端討厭的人影響到我們,變成對立方的另外一個極端.
如果以上言論有冒犯非常抱歉.本意是想說明事情除了黑白還有灰色,不僅如此還有五彩斑斕的彩色.
这可能是他的商业目的。但其实更本质的反映了他打着科学和技术的旗号,展现自己的片面和不客观,不讲逻辑,偷换概念,诡辩狡辩。所以没法跟他讲道理。打的讲道理的旗帜,干着不讲道理的活。
你說的是小眾的需求或狀況(例如供別人比較相機⋯),巫師說的是正常的一般自我或日常拍照或創作狀況,劃錯重點了。
自由表达在于自我创新感觉。
当然人的意为也可以为结帮。
哈哈,深挖一下基本上所有人活着的最终动机就是确认自己的人生有价值,鄙视别人抬高自己是最容易的办法:-)
八个字总结:文人相轻,色友互鄙
反正我喜欢你,干货讲的太透彻了。
巫师老师说的太对了!深有同感
巫师是个老实人,这是怎么被逼成这样了?!
当看吐槽“宽容度和动态范围是不一样的!”我看的这个差点被茶水呛到了!
哦,对了,我是学计算机视觉和数字图像处理的,已经工作20年了,也是个摄影爱好者。
我真是觉的这个吐槽合集太爽了!!!通常,我看到这种人都是无力吐槽的!😜
是啊他们听不懂也不愿意听
我之前也觉得宽容度和动态范围是不大一样的,但又说不出哪里不一样,为什么会造出两个词来表述同一个东西呢?
我用手動對焦是因為我窮!(手動鏡)
不開玩笑
相信廠商的預設調色(直出黨)
和不相信廠商的自動對焦
可以是同一個人
某方面來說還挺神奇的......
順帶一提我直出的話是因為我懶
点测配合光圈优先+曝光补偿用是相当实用的组合
其實老師說的東西,在色彩學上叫做色外貌模型,例如一幅畫的顏色和牆壁的顏色,因為人眼使用的FOV不一樣,導致使用不同的視神經,同一個顏色,還是有色差異取同工。
我比较幸运,周围的摄影朋友都没有巫师老师说的这些恶习,就算他们有也没有讲出来强加他们的习惯在别人身上,而且对新手都还挺友好的。
我用手动对焦纯粹是因为个别老镜头没有自动对焦,拍拍静物有闲心玩乐是可以的,周末出去拍朋友不着急的那种也是可以手动老镜头。换了自动对焦的镜头咔咔咔,直接按快门就完事儿了。
自动曝光这点不敢苟同,博士归博士,实拍还是少了…
自动曝光说的太对了,你要是说你用M档不用看曝光标尺我还能认可。一堆人用手动曝光,然后说看着曝光标尺调到平衡,excuse me???你不就是做的自动测光的事情么,迷之操作。10年前我唯一认为需要手动曝光的就是超大的ND滤镜,棚拍打灯,星野摄影,这种情况自动测光失效,被迫手动测光。科技进步,10年后的今天,星野摄影我也不需要手动测光了,F1.8大光圈下,无月亮拍银河,ISO-less机型调整到到第二个ISO gate,光圈档位优先自动就能计算出来,根本不会失效。
直出养眼说明机内PS功夫好
P圖如果不違反真、善、美的真 ,我都讚同 ,但如無中生有 、偷天換日, 畫蛇添足……那就不…………
巫师老师好!光圈/快门优先优于全手动曝光的活法会不会太绝对了一些?单反上我同意,但因为无反相机有了实时取景,使用全手动曝光是不是会更方便些呢?甚至可以以此省去了测光的步骤。
無反有實時取景,設定光圈/快門優先,只需要調節曝光補償就能輕鬆調整畫面明暗,豈不快哉?
全手动光线经常变化的地方光圈优先还是比较好用的。 影棚这种搭配闪光灯用的地方手动更好。
适马与松下哭晕在厕所里.. 已经对了半小时焦了
一直订阅老师的课程,真的受益良多
專業! 最後講的 衝擊面過大,很可能被下架 ... XD
我想, 鄙視自動設定的人,其心態無非是想凸顯自己手動的專業罷了....
我想提的一種惡習,是攝影師為了拍攝好照片,不惜踩入花園或田園中, 甚至移動鳥巢...等脫序行為!
脱序这个词用得太好了!外拍摄影师应该尽量不要去干涉你的拍摄对象,除非你是有意的摆拍,棚拍那些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哈哈,这期就叫痛批老法师吧。个人看法,关于向右曝光,在拍摄时有条件的情况下都可以,特殊情况没法进行,例如暗光照环境里拍鸟,ISO和光圈都用到极限,快门又不能太低,这时你想向右都没法;关于手动对焦,有些非常好的手动镜头,只好用了,还有不拍别的风光摄影者。
赞赏巫师!现在的确还有很多留着清朝辫子的摄影者在奋力抵挡电子数码的滚滚洪潮。
说得太好了,对于某些老法师,真的是太无语了。
我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驳斥那些所谓“直出党”了!常听老师的课真长学问、长见识!
千万别,类似这种歪理邪说从来就没停过,真的没必要和无知的人争论。
直出是太幼稚,你就原諒傻子吧
这个频道讨论后期技术,非常好。但用后期来指挥一切,混淆、狡辩一些观念,随意的说别人是恶习,这很弱。哪怕人家戳到你的痛点,也不能这么说!这很不好!
其实后期本来并不可耻。
仅就这个视频的第1条进行反驳。
预设的、恒定的、通用的、不事后更改的、大家都知道的、主要是说机器的 Profile,也就是说预先设定,哪怕就是用物理滤镜,这个其实是更接近于客观,这个不能戴上后期的帽子,故意说这些过程是后期,那是狡辩;
相反,事后的、人为的、按自己喜好去做的,无论是修改瑕疵,还是表现艺术效果,就不那么客观和写实了,有的是虚构,有的是虚假,有的是虚伪,移花接木,偷天换日,方法多到不行,这就是通常所谓的后期,是比较主观。
我想直出者主要强调的是反对人为编造,同时也反对人工事后美化!
造成的后果是满世界不P图不成图片,极大的恶化了真实性和客观性。
强调直出者,一方面是强调拍摄者的功力,第二就是更接近于自然而然,不想有过多的添加剂,更厌恶,胡编乱造,总之是反对假的。
而楼主混淆或狡辩客观解释和人为修改,来定义后期,只是为了不让人家反感后期,这没道理。
更进一步,这两派观念不是技术问题。
事先是技术,事后也是技术。或者说事后世技术,事先也是技术。
不要容不得别人,说别人是恶习,谁也没资格在这点上这样说!
其实大多数直出者明确坚定说后期是恶习,应该更有道理。
不扯多了,本来很愿意学习探讨技术,但这期视频让人感觉得退订。他的思想和说法让人很不舒服,有点自以为是。
其实并不是说我不喜欢后期。
后期有各种各样的概念。
谷歌把小图拼大了,把时间轴融合,是为了更加接近于真实,没有人讨厌他这个后期。
而摄影艺术创作,如果形成一种做法,照片后面括弧,明写直出和后期,各看各的门道,这就好了,谁都没话说。
就像网络搜索器,出来的客观结果和掺杂了私货的广告,后者应该标明,不是简单的说谁对谁错,各取所需就行。
但是,小说就是小说,论文就是论文,混在一起一定出事,真的和假的一定要分开。
其实不在乎前期和后期。一个以客观真实为主。一个是以主观和美化为主,这个是更重要的核心,无论他发生在形成报告(照片)的什么时候。
1
把研究的事情和做的事情弄好,跟同行多交流多分享,就事论事,讨论技术,这就很好。
而不要卖馒头的去说做包子的是恶习,太低级,得改。
2
就拿数字信号处理来说,信号增强,噪声抑制,各种修补、还原都是有益的。
但男声变女声,声纹采样以后去合成新的不存在的东西,这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数字信号处理了。
这是造假,这是在欺骗。
不是说这种技术一定是不好的或没用的技术,但一定要声明,这是假的。而且不能得意地说以假乱真就比真的但有缺陷的高明,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原则问题一定要说清楚。
我们买菜还要吃有虫子咬过的呢。使用化学杀虫剂和化肥的东西,看是好看,但多吃无益。
你这个说法也是极端了,直出最初就来自胶片时代,化学生成的色彩,现在其实像富士,松下,还有RED,阿莱,本身的色彩科学非常优秀,机内稍加调整就可以达到使用者需要的效果,能极大的减少在比较赶时间的项目上调色,或者后期的时间,同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需要有预算调色的,钱都没给够搞那么复杂纯粹是爱好者瞎搞,你去业内干两天就知道了。像阿莱这种电影机基本上都是前期布光色彩都尽可能趋于完美,机器本身标志性的电影色彩备受好莱坞青睐,基本上直出的镜头也很多。前期和后期的关系就像是食材和烹饪方式,食材好了生吃也比过期的食材加重料要好,就像不是所有的视频都需要一堆ae特效一样,前期后期都注重很好,也有不同的使用者用物理或者机内色彩科学达到想要的效果,也是合理的方式,怎么能说是恶习呢,这个话你可以问问那些好莱坞的导演或者一些全球得奖的富士人文摄影师
@@frankhu8692 直出来自胶片时代。。。没经过后期的胶片哪来的图像,富士柯达爱克发那么多品牌,那么多型号的胶卷哪个叫颜色真实?同型号的胶片不同批次颜色可能都不一样。更何况冲洗还要看经验,显影定影时间长短,溶液浓度,温度,一切都对最终结果有影响。亚当斯著名的《月升》也是经过几次重新后期局部调整才达到最后满意的效果。胶片时代暗房的剪裁拼接更常规操作。
诚然时代在进步,东西都向简单化低门槛发展。就像开车越来越简单一样,相机也可以不经过系统学习随随便便就拍出一张颜色不错的照片。不过这所谓的“直出”也只是给raw套了一层厂家的预设而已,跟用电脑套预设或者自己精细去调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喜欢相机默认颜色的照片当然可以,巫师也没去否定。人家吐槽的只是认为相机默认颜色比用电脑后期的颜色高端“直出党”,或者觉得摄影师精心调教的照片就”不是直出,就“是“假”的这种人。
常在看巫师的视频也学了一些Ps技巧,至于巫师的说法也无对错。。。在这只想说:巫师是巫师,其他人是其他人。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谁也管不着谁要怎么用相机。我爱怎么拍就怎么拍谁管得着。我也不评论他人,也不管他人怎么评论。
老师讲的到位真实
老師說得太好了!
终于看到巫师有态度的视频了😂
說得太棒了
赞同你的观点。确实是这样。我佳能,尼康和索尼的相机全都有。佳能是从5D一直升级(5D2和5D4)到现在使用的R5。每次升级都感觉性能有不少提升,不过R5是提升最大的。R5表现非常令人满意,在大约20张/秒,电子快门高速拍摄时,都会瞬间切换对焦点,对焦非常准确。以前使用5D4时,拍摄高速移动的飞鸟等很难得到对焦精确的照片,一直想是不是自己的技术有问题。用了R5后,才发现是5D4自身技术局限所致。
這就是買机送技术,没有技术科技補救。
其實后期在我認知中=還原場景,當然有大師可以無P也能拍出一個完美的作品,但不是無P就是大師。
之前专门讲过一期有关色彩的视频,内容上和老师不谋而合。直出没有问题,但作为摄影人,如果自欺欺人就没有前进的空间了。
向右曝光在底片時代是因為過曝的底片在沖片後反而會充滿的粒子,這樣在放相時可以透過加長時間照射來顯像在相紙上,但欠曝的話在底片冲過之後是沒粒子的,那就是完全沒細節了,這也是負片建議向右曝光的原因。有錯請指教,謝謝
一如既往的优秀
我打算用我的Canon相机给我家的小猫拍视频,请问您在哪一集中有讲到这方面的技巧?谢谢!
大陸攝影群 攝影圈確實如此
未来摄影:超高像素,超高感光度,全景深侦测。后期随意裁切,随意对焦,随意曝光😂
玩摄影一年半,我才知道相机预览时候的照片是相机内部预处理过的,才知道那其实不是raw格式的预览,才知道原来相机预览时候的轻微过曝情况并不直接代表raw格式也是同样过曝(raw宽容度更高一点)。硬知识,希望油管多给我推送老师的视频!
富士直出jpeg真好看(逃
终于可以理直气壮的全自动牌照了
比起繪畫,攝影按快門=直出太容易了!但背後的理論和技術基礎卻要花大量時間學習,有心人才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謝謝巫師製作這些優質視頻。另外鴨蛋黃太好笑了!🤣
因為手動曝光比較有成就感 而且也比較有操作感
To the right ! To ! 哈哈哈哈哈。
有呀,我刚刚被某摄影师的youtube频道分类成新手。
我也是用着a7m2许久了对焦不出一个好东西,选择用手动M,
用这完全用的不上错失很多机会,选择进去AUTO,
却被说是新手。唉
不是我在乎,而是那种人总是骑着自己知道一点就快点跟新手划分区别。
11:25 「如果有个哥们儿跑去跟火箭专家说你发射火箭的时候你劈柴应该这么点,那火箭专家正眼看他一眼,就算输了」
--郭德纲
友情提示:一定要看到最后 保证你笑趴了了 LOL
“把无知当个性”, 说得好!
学到了很多,也听得我好欢乐,哈哈哈!
实际是沙龙竞奖欲;
是武林竟斗汉斗强。
很喜歡看的這期 老師帶頭聊這期內容。 下次聊一下leica raw 和leica 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