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薛定諤方程到狄拉克公式:幽靈般的電子自旋

แชร์
ฝัง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170

  • @rob84713
    @rob84713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感恩!

  • @wayway4592
    @wayway4592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9

    說的極為精確,比一般人都好。

    • @pwc3717
      @pwc3717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看看媽咪說,以前的科普也很精彩。

  • @xiaolian1000
    @xiaolian1000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8

    所有量子力学节目中,最靠谱的解释

  • @kcwu0316
    @kcwu0316 ปีที่แล้ว +12

    優質的科普節目

  • @seanzhao9419
    @seanzhao9419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2

    感谢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和我一样的灵魂,我们对世界的求知欲是发自内心的,都是善良的灵魂❤

  • @Jesu0040
    @Jesu0040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非常好,本來女朋友是沒有態度的,只有在男朋友要求下,他才會被迫的表態,說她喜歡A男友是1/2,喜歡B男友也是1/2,如果你是A男友,你只會聽到她喜歡或不喜歡,B男友也是,但其實他都喜歡1/2而已,你若再問他為何喜歡或不喜歡,她會告訴你不知道,我本來就是這樣,既喜歡也不喜歡,是你逼我我才不得不說的,是你自己找死而已

    • @seanzhao9419
      @seanzhao9419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胡说,上床这个波函数是退相干的😂

  • @oasischiu
    @oasischiu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謝謝這麼詳細的解說🙏

  • @user-nt7wi9cy2o
    @user-nt7wi9cy2o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弄懂量子力学有个最重要的关键,就是不要想弄懂,记住结论就行了。

  • @user-fb9yd8wo8j
    @user-fb9yd8wo8j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谢谢您啊!你的讲解也太好了!我喜欢你的视频哦!

  • @zoo0602
    @zoo0602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5

    多年來,我一直在想遠距離糾纏光子(電子)的行為與更高維度的現象有關,我們觀察到的只是它在我們生活的3維宇宙中如何表現的“3D切片”
    (類似於我們的宇宙中的引力很弱的理論,因為引力從其他維度洩漏)。如果我們能以某種方式設想這種更高維度的思考或許可能有所突破。
    想像一下一個紅蘋果落在二維平地上,它可能首先表現為4個獨立的扁平圓圈“切片”,然後這些圓圈似乎可以合併成一個連續的更大的圓圈(當蘋果掉下來時)
    ,然後它最終塌縮成為一個小圓圈,從它們存在的時空中消失穿過且離開他們的宇宙。
    因此最初觀察者看到四個圓圈漂浮在周圍,這些圓圈顯然是分開的,沒有任何連接。然而如果我們的3維宇宙中的某個人在那一刻轉動蘋果,觀察者會認為這是神秘地一致旋轉的圓圈卻不知道這些圓圈實際上是單個物體的一部分他們看不到連接,觀察者觀察到這現象就會看起來很“詭異”。
    同樣,如果一種更高維度的能量或物質在我們的宇宙中顯現出來,我們可能會將其視為一個或多個三維物體(能量)。這些高維物體的“3D切片”可能看起來可以移動並且行為非常怪異,特別是如果我們試圖僅使用3D視角來理解它們。如果我們能以某種方式看到或理解即使在很遠的距離上將光子聯繫在一起的高維結構,我們就會開始理解它們之間的聯繫,並且行為將會看起來不會那麼詭異。
    這種維度觀點現在在美國各大科研前沿大學正在努力研究中這是一個非常瘋狂的想法甚至可能比弦和膜理論更瘋狂,但唯一問題是我們目前儀器無法造出更高維度的儀器來觀察我們3維宇宙
    更不要說是做實驗,但我認為以場域論來看已是很大的突破場域和激發態不就類似是維度上的問題嗎?甚至波粒二象性也能以此推導,要用數學來表達這種想法並推導是可行的但我能力不足
    我定不出來這恐怕需要千年一遇的人類天才但不是我。

    • @KT04118
      @KT04118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我也有类似想法。可能量子的世界是4维以上的,速度,位置、时间是其中的几个维度。而我们在某一个时间能观测到的维度有限,所以不能同时观测到量子的所有维度。并且当观测的时间点不同,所能观测到的维度上体现出来的结果也会有变化。也许想要观测到量子的位置和速度的话,必须是一个所有时间点的观测结果的叠加。

    • @user-lh2pp6sd4i
      @user-lh2pp6sd4i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其实用4D就能解释纠缠态的行为,他们不需要更高的维度,因为他们在过去就是一个,只要他们的状态不被干扰,他们一直是一个物体,只是连接的部分在过去,这和单电子宇宙假说的思想类似。你必须从所有的维度切开一个物体,才能让他独立,纠缠的量子可以看做在时间维度上没有切开的两个粒子。可以确定的是一个量子系统在不被观察干扰的情况下是处在一种模糊的一团的不能理解的状态的,合理怀疑这种诡异的状态也适用于时间维度,类似光子的延迟选择。只是我们难以理解时间。

    • @fxfy7723
      @fxfy7723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要突破三维空间的思维定势,跳到多维空间的方法论是对的。然而,我不得不很遗憾地提醒你或者你们,认为自己是物理学大拿的科学界人士:不要再在往高维“突破”了!物质世界的三维是最高的维。请记住这一点,不然,再费劲,都是无用功,方向错了。

    • @fxfy7723
      @fxfy7723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那么你会问:超越三维空间的多维在哪里?狄拉克也早就说了,蜷缩在微观里。所以你们对于狄拉克的方程一知半解,知其一不知其二。为什么你们会忽略了他如此重要的一句话呢?请回答。

    • @fxfy7723
      @fxfy7723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播主和大量的物理学博士们觉得电子和光子的行为诡异,无法接受,那是因为被宏观物质的行为束缚住了,明明知道电子是量子,还非要用物质粒子的规范去看待它,非要认为它必须有一个确定的态。如果没有,或者测不准,那么就是叠加态。其实人家电子自由自在,除了不得不满足和外界环境平衡的边界条件以外,什么态都无所谓。干嘛非要叠加态啊?因此死活还是黑白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它的周围环境要求它变成啥样就啥样,如果没有要求,那么就是一团孤独的能量,直到遇到外界的作用力(原子核的引力、 质子的电磁力、中子的撞击力、电场、磁场和人类为了观测需要而给予它的各种扰动和折磨等等),它才会因为在合适条件下,表现出确定的状态。记住,必须是合适的条件下。

  • @user-gx1rr6st1q
    @user-gx1rr6st1q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要用一颗纯洁的心,凌驾于欲望和自己的习性之上。欲望来了怎么办?纯洁的心能够抵制它。比方说,我非常想买这个东西,纯洁的心就说:“我们做人应该检点,应该俭朴,我们不要有这个欲望。我有三十寸的电视机看看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买六十寸的电视机呢?”
    *不针对任何人和事,仅分享善言, 感 恩 宽 容!

  • @oviliatam7540
    @oviliatam7540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奇妙無窮~無量無盡♡♡♡❤🎉🎉

  • @KC-jo9cm
    @KC-jo9cm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讲得棒极了!

  • @ztan5
    @ztan5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太精彩了🎉🎉🎉😂😂😂😂🎉

  • @sojournsins22
    @sojournsins22 ปีที่แล้ว +1

    我是这样子理解的,假设我是电子我既活在2020年也活在2023年,但是我只能看到现在的自己看不到未来和过去的自己

  • @skylinezhp5866
    @skylinezhp5866 ปีที่แล้ว +2

    这才是正常的,要不然你看一眼星空,整个宇宙就😁都被你确定了。

  • @leolee5435
    @leolee5435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FANTASTIC INTRODUCTION. GREAT ILLUSTRATIONS.

  • @xunfeng9761
    @xunfeng9761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佛家讲的一念不生全体现,全体现就是叠加态。

  • @user-ut6dj2kx4k
    @user-ut6dj2kx4k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版主 讚啊

  • @liben9814
    @liben9814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这是我见过的做得最好的科普视频。

  • @fxfy7723
    @fxfy7723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你的思维方式是正确的,也借鉴了目前各大科技前沿的主流观点。大家都在寻求突破,谁是那个大拿或者幸运儿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界定这种突破。就让我们看看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使人类获得一个正确的界定。如果你不是突破者,希望你是鉴定者。

  • @zzhang11790
    @zzhang11790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最好的科普量子力学的节目

  • @jiahf
    @jiahf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我覺得波函數坍縮這個這個描述導致太多的問題。應該描述為電子被捕獲後波函數轉化。
    電子在原子中時,波函數集中在原子內,用能級或電子雲等描述。當電子被打出原子成為自由電子後,成為自由電子的波函數,分布在廣闊的宏觀空間得以用實驗觀察。在實驗設計的電場磁場雙縫中,波函數會隨之改變,最後依照概率被屏幕上的某原子捕獲,再次‘坍縮’成原子中的波函數。純純的物理過程,根本不需要意識觀測導致坍縮等解釋。

    • @softwater0101
      @softwater0101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感觉你最靠谱,我也感觉电子就是一个概率云,同时在上下自旋,在某些情况会变成固定自旋,跟人类观测无关。

  • @jihualiu25
    @jihualiu25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就是如果比喻成一個球體劇場。量子在中心舞蹈,每個觀眾畫出他們同時看見的量子舞蹈的方式都是不一樣的。這證明了量子世界空間時間歸零,人的分辨率到達了極限,人類對物質的分辨達到極限。人類使用的空間時間尺度達到極限

  • @user-sc1yn7zx5v
    @user-sc1yn7zx5v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維斯,帶我走吧!我覺得地球這個世界,不配擁有。

  • @ca574nc
    @ca574nc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设想,万物是四维属性,当测量一个量子时,会将其时间维度的属性分离出来,就像拍照的时候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这一瞬间,虽然这张照片还在时间流里面,但是性质变了,不再是随机的。
    宇宙大爆炸会不会就是突然发生了一个最初的量子测量,从而时空快速的链式反应而滩缩凝固,从而诞生了我们的宇宙,并且再膨胀界面上不断的发生时空凝固,一直到所有的时空全部“凝固”即”热寂“?

  • @congyanyang6130
    @congyanyang6130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一切法为心想成😂

  • @user-xl1mb8bs7y
    @user-xl1mb8bs7y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珍惜生命,遠離物理系

  • @rswaremember4208
    @rswaremember4208 ปีที่แล้ว +1

    但泡利不相容證明當兩個電子相遇成反方向運作 d s f 層有著˙鈉離子 鉀離子也算是電子軌域

  • @zzihao
    @zzihao ปีที่แล้ว +1

    我觉得是电子的显电性,也是不连续的。自旋到180° 或者 -180° 都是显电,而且自旋又是非连续的,出现的位置是概率。那么显示出180°旋转也是随机的。

    • @zzihao
      @zzihao ปีที่แล้ว

      电子在电磁力的能量和速度质量动量之间交替

    • @fxfy7723
      @fxfy7723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对,电子的自旋角度是不连续的。但不是随机的,所以实验表明第一次在Z方向上打出了轨迹,第三次仍旧在Z轴上,而不是任意方向。

  • @user-mg2zy6oz3y
    @user-mg2zy6oz3y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說起雙狹縫實驗,人們都把待測粒子(光子和電子)當成死的,把也雙狹縫當成死的,但實情不是這樣的。電子會感應周遭環境的電場變化,對電子來說,雙狹縫跟單狹縫(雙狹縫的其中一個狹縫被遮蔽)的電場分佈是不同的,當然會影響到它的路徑。對光子來說,則受身周介電常數與磁導率的影響,狹縫被遮蔽與否,當然影響這二個參數,進而影響光子的行走方式。
    並不是因為人的觀測,而影響了粒子的行為。未免太把自己當一回事了。

  • @cocobj8116
    @cocobj8116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 @chenjerfong
    @chenjerfong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可能是因為電子只是依需要被投影出來讓我們觀測,即是投影燈的結果,也是跑馬燈的結果。

  • @dunwuwu1407
    @dunwuwu1407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所謂「波」理應為「物質之量態」或其「能量」的位移「動態」況~因此不應有所謂「波粒雙相性」的存在。 興大老吳. 責任編輯於NCHU ,2023,08,11編輯。

  • @johnchen8645
    @johnchen8645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這不就代表只要一觀測就會觸發電子自旋表態 而表態的正負號是被觀測方向影響分裂的

  • @kwongfatchan955
    @kwongfatchan955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在銀離子實驗中,先後外加不同方向的磁場會把離子向不同方向偏轉,但如果先後兩個磁場是相同方向的,會不會仍會向兩個方向偏轉?即是先施加X向磁場,令離子左右分開。然後又用另一個X向磁場施加於已偏飛左/右的離子,這時它們會不會再向左/右偏轉?

    • @user-gs3sm5hu3n
      @user-gs3sm5hu3n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影片中說過了,不會分開。先用 Z 方向,選擇正向,然後再用 Z 方向, 100% 是正向

  • @ay-mx1vi
    @ay-mx1vi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

  • @user-xu4we2mu1q
    @user-xu4we2mu1q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非常喜欢听,可是听一段时间就会睡着😂

  • @jihualiu25
    @jihualiu25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其實,在量子這個層面而言,就沒有時間和空間的概念。也就是我們必須接受在量子的字典裡,沒有時間空間這個詞

  • @hayama2363
    @hayama2363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這種量子自旋,應該就是4維超球體的在三維空間上各個方向都可以旋轉的自由旋轉軸吧

  • @xyl42
    @xyl42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5

    其實薛丁格的貓從一開始就忽略了一個事實
    那就是量子態的變化大到要影響經典物理世界
    本身就是一個極低概率的事情
    然而任何經典物理的世界運作都必須互相接觸或者說觀測才會被觸發
    也就是說就算有量子進入了疊加態,也並不能讓任何裝置啟動或者被反應
    這代表不可能有處於量子態的任何量子能夠觸發黑箱內的機器
    進而讓經典物理世界的任何事情處於疊加態
    除非我們有辦法直接讓任何東西進入疊加態的能力
    不然不可能讓任何只處於疊加態的東西具現化到經典物理的層級
    因為疊加態就是一個限定在極小尺度下才會成立的現象
    那你說一群疊加態的東西聚載一起代表甚麼
    我想很可能沒辦法用現在任何既定的物質描述來定義
    又或者說我們所為的定義本身就足夠讓這些物質變回本來的樣子

    • @anoedai3547
      @anoedai3547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那你要怎麼解釋巴克球的雙狹縫實驗?

    • @xyl42
      @xyl42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anoedai3547
      應該說每一件事件的“意義”都是以概率波的形式運作
      只是光子或者一些足夠小的“東西”小到事件的“事實”直接以概率波的形式運作
      跟是什麼東西可能沒有太大關係
      畢竟“看到”這一科學驗證的方法
      已經遠大於影響客觀事實的最大極限
      所以過去以看到跟認識得到的科學經驗
      有可能在這個尺度下並沒有對應的答案

    • @anoedai3547
      @anoedai3547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xyl42 照你這麼說不就可以無中生有創造物質?只要概率足夠大?

    • @xyl42
      @xyl42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anoedai3547
      好像這個世界還真的是無中生有的
      只是“有”在這個世界的定義並沒有想像中的嚴格
      在什麼都沒有的地方確實可以一瞬間出現粒子然後馬上消失

    • @ftft117
      @ftft117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xyl42 但是會消失阿 時間跟能量的乘積

  • @Nayutaisii
    @Nayutaisii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見鬼了
    鬼都直呼見鬼了

  • @brendanfan3245
    @brendanfan3245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电子是粒子还是波,这句话是不合适的。因为波不是一个物件,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严格来说,应该说:电子是以粒子的方式存在,还是以像波一样,其概率数值不断变化的 方式存在..

  • @easymao1334
    @easymao1334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只要注意 我們能測量的
    忽略我們不能測量的
    所以 定律成立 就是機率

  • @jackqin9699
    @jackqin9699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想知道如何检测电子自旋?

  • @sojournsins22
    @sojournsins22 ปีที่แล้ว

    也就是说观测者和我(电子)彼此是不同的个体,那在观测者没有对我进行录影时除非观测者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否则其无法预测我在如何运动,除了镜像世界的我知道我此时和过去的运动轨迹,观测者是无从得知的

  • @ZellLi
    @ZellLi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当银原子连续通过x方向磁场两次,第二次只会偏转一个方向这个实验是真实的还是思想实验呢?现实中我们如何确保两次通过的磁场在方向上做到100%一致而不是在角度上有一个极小误差呢?如果这个误差不是x方向到z方向那么大而是某个中间值,那么第二次实验的结果又会如何呢?

  • @user-pt2qf3yc5w
    @user-pt2qf3yc5w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真正了解都知道,每個人都只是在為量子議題做附註而已,最根本問題就只是目前科技還未到可以觀測那麼小尺度範圍而已。

  • @glendale3070
    @glendale3070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关于测量电子自旋实验的一个问题:经过Z方向磁场之后,再经过XZ方向的磁场(即处于X和Z方向的中间方向的磁场,与X方向和Z方向都成45°夹角),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 @wenyulu6004
      @wenyulu6004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在新磁场方向继续分为两束

  • @thetigergod
    @thetigergod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月球不自轉

  • @jihualiu25
    @jihualiu25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當我們理解在量子面前空間時間為零,就好理解量子不確定,量子糾纏,自旋,躍遷,糾纏無空間無時間隔離反應了

  • @user-hk7fg9py3x
    @user-hk7fg9py3x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個點存在於1維,也同時存在於2維、3維、4維、5維...,其移動時當然測不準,哈哈哈!

  • @user-bm8oy5pb2d
    @user-bm8oy5pb2d ปีที่แล้ว

    偏微分講的很平易親人

    • @user-bm8oy5pb2d
      @user-bm8oy5pb2d ปีที่แล้ว

      後面銀離子的實驗如果有圖能更讓人理解

  • @sojournsins22
    @sojournsins22 ปีที่แล้ว

    那假设我是电子的话 ,没有被记录的时候就只有我自己知道自己在干嘛,而观测的人不知道我在干嘛

  • @jjlee3
    @jjlee3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的問題是如果電子也會發出引力波
    如果我們去測量這個引力波
    這樣也會影響位置及動量的不確定性嗎
    測量引力波如何影響位置
    測量引力波如何影響動量

    • @ftft117
      @ftft117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老實說這引力波會弱到你根本測不到 長度變化小於普朗克長度 原理上否定了資訊洩密

  • @user-di3op7fw1p
    @user-di3op7fw1p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能左旋又能右璇的話,我猜電子不是閉合的圓球

  • @user-hk7fg9py3x
    @user-hk7fg9py3x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如同1張紙在3維中被風吹動,也不知道飄到那裏?哈哈哈!

  • @zogodo
    @zogodo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9:00

  • @user-lh2pp6sd4i
    @user-lh2pp6sd4i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有个疑问,在同一方向上测量两次自旋的实验似乎是没法实施的,首先你无法对个电子进行测量而不扰动他,于是就无法同时明确第一次和第二次测量的结果,如果不进行第一次测量,整个实验装置只能看成一个整体,也就无非是一个更长的磁场罢了,只是让两束粒子分的更开而已。

    • @fxfy7723
      @fxfy7723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让我试图就你的思路去猜想这个实验。首先,整个实验是经过多次调整后的一个完整的一气呵成的实验装置,而不是做完第一次磁场偏转,歇口气再进入第二个磁场;第二,这些磁场都是在密闭的空间里进行测量的,前一个磁场不会干扰有一个磁场的作用力。你指出的测量对于电子自身状态的扰动,是问题的关键。目前为止,实验物理学家还是不习惯于理解自己的观测行为干扰了量子的状态和行为。于是就认为量子的状态测不准就是因为它本身的状态是不确定,这是对了一半。但是认为量子的状态是叠加态的,就是个笑话;认为量子甚至物质的状态是由观察决定的,就完全错了。量子在一个孤立环境中可以是任何状态,但是这种孤立环境是基本上不存在的。那么任意一个量子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必须满足各种守衡量的边界条件。于是银原子中的其他电子的状态,即使人不观察也已经塌缩了。最后一个电子因为没有配对而相对游离,有更多的自由度,没有被完全束缚。那么当人为的磁场对其进行作用时,当然会在其角动量上有所反应。为了保证整体的角动量守恒,实验中所有的银原子的那个最外层其自旋方向必须是一半正一半负的。至于为什么是1/2,而不是1,那就是费米子和玻色子的区别了。为什么玻色子是整数而费米子不是,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回复请教了,我再说。

  • @user-godrebm
    @user-godrebm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生有位子,死有位子嗎?在我的認知中,死是有位置的,即死是有空間的!電子有自旋亦同時無向性。當要描述時,當下它有两個方向,同時两種解釋。量子崩縮給你两個面,一個生面,即正數.,一個死面,即負數,它同時存在。端看那一個面向的觀查。正數位多時,即粒性顯真,波性顯微。但從另一面看,則波性顯真,粒性顯微。两向面皆在。
    道它時,即→道可道,非常道。明可明,非常明!佛它時,即→生即是死,死即是生!僅做如是觀!
    人性無論是道或佛,即→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只有你當下,立定成佛時,方知"生死皆然″。故佛常說:不可說、不可說啊!(即說了,即等於不全,仍有另一個面没說)。在物理學在量子學的数學實驗上,亦在證明其不可說、不可說啊的存在!即波粒二向性!😊😊

  • @zogodo
    @zogodo ปีที่แล้ว

    26:00

  • @victorpeter222
    @victorpeter222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博主有交流群吗

  • @gary7448
    @gary7448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微觀世界有其不可控。為何。。。

  • @zrjsor
    @zrjsor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这很可能代表我们的世界只是高维世界的三维投影,不同投影角度交织成我们的三维世界,这个高维世界可能大于五维

  • @alexashi9344
    @alexashi9344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很容易听懂了,我已经准备改行当物理学家了,也许我能解开爱因斯坦的疑惑

  • @dgungtseng3796
    @dgungtseng3796 ปีที่แล้ว +1

    电子在z方向塌缩,那在偏转一个角度的方向,它会怎样表现呢?
    同样表现的最小角度差是多少呢?

    • @wendazhu4880
      @wendazhu4880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实验结果是没有最小角度差,实验观测角度决定表现出的角度

    • @fxfy7723
      @fxfy7723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只能在Z方向才会打出痕迹,这是由电子的内在偏振角度决定的。其他磁场方向不会打出来,实验就没有结果。大多数时候都是没有结果的,就不提了。

    • @wendazhu4880
      @wendazhu4880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fxfy7723 偏振光实验,跟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上任意改变角度,连续测量都有偏振。偏振方向0度,90度测,各占50%;接着又在45度,135度偏振方向测0度透过的光,又是各占90%

    • @fxfy7723
      @fxfy7723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wendazhu4880 有意思。虽然光子和电子不可同日而语,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基本粒子。但是它们也有相似之处。你说的是半透玻片做的偏振光实验吗?光子半透半反的效果本身已经改变了光子本身的偏振性质了。所以会出现更多折射和反射效应。这和本题所说的银原子最外层电子在磁场中的偏转轨迹联系不大。

    • @wendazhu4880
      @wendazhu4880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fxfy7723 李永乐视频讲的光偏振实验,我理解是这个意思。。想象着量子力学光波粒二象性表现应该和电子差不多。自己瞎猜的。。

  • @user-lh2pp6sd4i
    @user-lh2pp6sd4i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在不同方向上测量两次自旋,粒子会在第二次测量自旋时重新分配自旋。但在实际中没有绝对的一致,任何一个实验都可看做在不同的方向上测量,相差90°会导致自旋的重新分配,那相差1°会怎样,没有看到任何科普讲过这个结果。

    • @user-lh2pp6sd4i
      @user-lh2pp6sd4i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实际上如果粒子没有一个内禀的自旋方向,而是在每次磁场测量的时候现场决定自旋方向的话,他会在屏幕上打成一大片,而不是两条带,因为一个大的磁场可以被分割为无数个有微小方向差异的小磁场。这会导致比延迟选择实验更严重的悖论。只能说,这玩意和双缝干涉实验一样是因果倒置的,你在哪里放荧光屏才是最重要的,到达荧光屏之前粒子和荧光屏的波函数没有叠加之前,整个粒子的路径都是叠加态。

    • @fxfy7723
      @fxfy7723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以上的两个思考有价值。虽然说银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会因为受到外界磁场的作用而在垂直的角度上分为两束,但不是任何角度都会满足边界条件的,在其他角度上不是打出一大片痕迹来,而是什么都打不出来。因此只会在某个角度上打出相差180度的两道痕迹。即使是让其中上一半或者下一半的银原子继续进入磁场,其外层电子仍旧会分成两半。

    • @fxfy7723
      @fxfy7723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这个实验结果非常有意义。这就表明,所谓的叠加态由于观测/测量才发生了塌缩的解释是错的。既然已经塌缩过一次了,怎么会再塌缩呢?

    • @fxfy7723
      @fxfy7723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那么如果不是塌缩,如何解释呢?银原子的外层电子由于没有配对,仍旧有自由度。即便是已经在屏幕上打过一次痕迹了,因为没有配对,其自由度还在,因此再经过一次角度适合的磁场,还是会因为磁场的作用而分为两队。这可以看作一个纠缠。对于出自同源的一大堆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们,其中一部分偏向上了,那么另外一半就不得不偏向下。以保持平衡。而角度是由电子内部的偏振角度决定的。

  • @user-lh2pp6sd4i
    @user-lh2pp6sd4i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用垂直的两个角度测量一个物体的自旋得出两个方向上的自旋并不是独特的现象,实际上在几乎所有的方向上测量一个滚动的小球的滚动方向均可以获得一个值,除了精确的垂直于滚动方向的那个方向,实际上测量和小球旋转方向完全一致的概率就是0。通过两次垂直测量粒子的动量并不能说明粒子是重新分配了自旋方向,还是只是根据固定的自旋进行了对应的输出。

    • @fxfy7723
      @fxfy7723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你的思维还是太注重物质测量,而不是量子测量的。对于量子测量,只能是间接的,必须彻底抛开位置、动能这些物质的维度概念。因为量子的状态根本就测不准,而且还不确定。但是这个不确定,并非对于所有的量子来说的。只是对于自由度较高的自由电子来说的。比如银原子里的其他电子,或者氢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状态,都是相当稳定的。回到角度问题,我也有过同样的疑问。但是我不同意电子在实验的磁场中的会出现任何角度的自旋对。它之所以会和磁场方向一致,虽然不象自由电子在电场中那么确定,但其自旋不是和磁场无关的。因此会跟着磁场方向转,非常好玩儿。

  • @easymao1334
    @easymao1334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所有成功的定律 只是剛剛好 機率

  • @user-ut6dj2kx4k
    @user-ut6dj2kx4k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量子好似人的自我意識 我這東西是選擇後的量子坍塌

  • @paulwu2318
    @paulwu2318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跟老子的道一樣

  • @chunheikwok6738
    @chunheikwok6738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電子不能引誘嗎?

  • @sojournsins22
    @sojournsins22 ปีที่แล้ว

    假设用录影记录我的一生,把无数个现在叠加在了一起,那么在未来我可以看见过去的我,甚至可以说现在的我是在按着未来的录影去行动,那换句话说假如我没有录影那谁也不知道此时此刻我在干嘛

    • @kor-pl3by
      @kor-pl3by ปีที่แล้ว

      你这叫信息丢失了,不过只是局部层面。整体层面还是会有信息传续。还有,未来不可能的录过去,录了就是穿越时间--把过去完全还原--这不可能,信息有局部丢失,或者说时间段不能确定--过去一分钟的起始怎么确定,得有绝对坐标,才能确定的了。

  • @ever-sd9iz
    @ever-sd9iz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電子只是一個2維平面

  • @yisun7834
    @yisun7834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感谢精彩的讲解 从科学角度证明了佛学的大意 既一即是一切 众生本自自性足具 简单说就是善恶本是一体 人的分别心让其显现而已

  • @liuyun257
    @liuyun257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那么只发射一个电子,它该如何偏转?

    • @fxfy7723
      @fxfy7723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问得好!应该符合概率分布,或者就什么都打不出来。因为为了满足边界条件,保持系统的能量守恒,如果没有第二个电子产生反向路径,那么第一个电子就只能什么都打不出来。

  • @frankhong6313
    @frankhong6313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量子力学很难通俗解释,因为几乎无法拿现实世界的东西来类比。

  • @kanji-kc8bw
    @kanji-kc8bw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听到现在 我都觉得要疯了,难以想象物理学家们会疯成咋样。

  • @FUCK_JCR
    @FUCK_JCR 7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月球围着地球转,但他不自转,潮汐锁定,这个比喻错了。

  • @lcc6236
    @lcc6236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人們難理解的原因 其實是因為被"自旋"這個名稱誤導 如果不考慮物理上的旋轉 X方向的自旋量子態和Z方向的自旋量子態是完全獨立的 沒有甚麼詭異

    • @myyou769
      @myyou769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电子在经过了z磁场之后,如果把磁场的方向设在x-z方向之间,电子的自旋态会是怎样?

    • @lcc6236
      @lcc6236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myyou769 經過z磁場後,如果沒過濾, 之後設任何方向的磁場, 都只會將電子束分成對應這個方向的上下自旋兩部分(Spin-up /Spin-down),上下自旋的電子數目各兩分之一。 你應該是想問, 電子在經過z磁場後,分成z方向上下自旋兩部分。然後用金屬阻擋上半部, 下半部經過x-z方向的磁場,之後再量度z方向的自旋態。

    • @lcc6236
      @lcc6236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答案是你仍然會測量到z方向上下的自旋態的電子, 但電子數量在上下自旋的比例, 不再是二分之一,是取決於磁場對應於z方向的角度。

  • @WayneHamilton15
    @WayneHamilton15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在地球上(不同於太空中)到處都佈滿著粒子,不是空氣就是實體,這兩者都是由最小粒子組成,他們的電子當然也就無處不在,這些物理學家應該是說好一起來編故事,既有薪水又有地位的騙局🤣🤣🥹

  • @zoo0602
    @zoo0602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補充說明一下維度觀點的量子糾纏更有可能“在我們的3維之下”。在M理論中,有11個維度:空間的9個維度,時間的1個維度和多元宇宙的1個維度。
    空間的9個維度如下:我們在三維世界中熟悉的3個維度,這些維度中的3個維度,以及這三個維度中的3個維度。
    量子糾纏將存在於最低和最基本的水準上,其中振動能量束構成希格斯場。不難想像,這些基本的能量單位都是相連的,即在量子水平上糾纏在一起,使得單極子monopoles連接到單極子,偶極子dipoles連接到偶極子。
    而且由於這些基本單元都非常接近地連接,因此您可以進行即時通信。換句話說,您不是通過受光速限制的電磁波發送信號,因為這些信號必須通過希格斯場,而是將信號直接連接到鏈本身。
    例如,想想看,你站在地球上,有一根桿子一直延伸到火星。如果你順時針旋轉極點(假設彈性為零),你在火星上握著桿子的朋友(面對你)會收到一個暫態逆時針信號。那是因為有直接的聯繫。不需要電磁信號來犁過希格斯場,按光速傳遞這可能需要至少13分鐘。
    換句話說,你在希格斯能級上使用直接/糾纏連接,而不是像海洋上的波浪那樣穿過它,這是電磁波的特徵。波遇到阻力,但直接連接是暫態的。
    結論:量子糾纏處於物質/能量的最基本水準,即希格斯場水準。並且有直接連接,一個偶極子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偶極子,導致數據的暫態傳輸。

    • @ftft117
      @ftft117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完全亂講 應力傳遞最快就機械波速度 慢光速不知道差比倍 根本不存在地球直推火星瞬間抵達

    • @zoo0602
      @zoo0602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ftft117 我覺得你最好不要用基本的教育程度去判斷然後說出"完全亂講",然而我說的是研究生以上的程度。
      暫態逆時針信號屬於量子力學中希格斯場中的重力和電磁力的交互作用的距離,作用距離幾乎接近無限也就是無窮遠。
      有了上面的基礎概念後再了解光速的本質我找了好久有個影片可以讓你知道什麼是光速建議你耐心地看完這影片。th-cam.com/video/pTn6Ewhb27k/w-d-xo.html

    • @ftft117
      @ftft117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zoo0602 事實上就通篇臆測阿 不要看幾部科普就覺得自己全部都會 量子力學談重力目前就全唬爛 連重力子都找不到 運算沒有一個自洽的 你拿這種比喻就像是用牛頓重力來推算恆星重力場一樣

    • @zoo0602
      @zoo0602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ftft117 我說的在美國乃至於歐洲等名校都有相關的論文以及研究就看你會不會英文去查證並且能讓自己獲得知識,而不是畫地自限以一般的大眾程度直接排斥。

  • @ma-ty8vb
    @ma-ty8vb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帮我cpu都干废了。还是不懂

  • @user-zs7ni7gn6i
    @user-zs7ni7gn6i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關注量子力學二年來,對薛定諤的貓的問題一直無法得到滿意的解答,今天這一集的視頻說明終於得到完整的答案。

  • @user-fx5gm5vi2b
    @user-fx5gm5vi2b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为什么说话老是啊啊啊的呢,不是很理解

  • @mengmeng3256
    @mengmeng3256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跟大乘佛法的里面的很多思想不默而合。

  • @lirenwu8109
    @lirenwu8109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这种延伸定义得到人家海森伯的同意了吗。呵呵。我大学学的时候还是测不准就是测不准。几十年后一听,变味了。电子云和能级跃迁还是能确定的。从此能解释发光频率和物理化学里极化作用的原理。

  • @Edisonpan
    @Edisonpan ปีที่แล้ว +2

    有能量(溫度)就一定是量子意識自旋糾纏引力態所表現出來der,因為它是時空基本組成單元,這麼easy的道理不需要說太多

  • @asd-gc2kq
    @asd-gc2kq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該視頻為Postcast「科學星球」的創作作品,已檢舉該頻道,盜用他人素材還把每一集原作的開頭台詞「思維留聲機,腦洞實驗室,這裡是科學星球」拿掉,偷竊行為十分可恥,大家協力檢舉,並可以去Podcast支持原作,也有更多的原作者的內容可以聽閱

  • @user-im5qt9ts5x
    @user-im5qt9ts5x 27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物理學家的中文 太悽慘還隱約誤導,耽誤了物理知識的傳承 @@~ 讓後面無數的教授 老師 要特別解釋自旋啊 不是想像中的那個旋轉..................

  • @user-ku4rc1yw7b
    @user-ku4rc1yw7b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8个量子比特纠缠是什么?李永乐老师讲量子的纠缠态与叠加态(量子力学被推翻了?并没有!量子跃迁需要时间吗?•2019年6月17日)
    (耶鲁科学家验证量子跃迁确属连续过程,并成功开发量子跃迁 ...@t › ...Translate this page Jun 15, 2019 -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特制的高速监测系统,成功捕捉到了量子跃迁将要发生的起始时间,并以此在量子跃迁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人为逆转量子态 ...)李辉林注:这是我的论文“动力学基础理论的提出及应用原理示意”发表9年后;“宇宙物质结构动力学”网络公开(国内7年、国外5年)后,看到的第一篇国际论证“物质非能量转化”地足以推翻杨振宁“量子伪科学”为封建专制服务,及抢劫、剽窃“宇宙客观真理”否定欧美文明地权威佐证报道。
    李辉林评论:接着美国总统家人喊出“要支持发展量子科学”后,中国总书记接着高呼“要发展量子科学”。就像《水浒传》开篇将所有的封建文化狗奴和伪科学骗子、牛鬼蛇神、妖魔鬼怪全都放出。几年前被我驳斥藏匿无影无踪的陈词滥调又都删除我的客观科学评论后重新放于网上。看来都是被那些科学巨骗们忽悠的(大陆伪科学的癞蛤蟆们一叫,台湾与欧美的伪科学癞蛤蟆们也都跟着一起一波高于一波地叫。当然首要的不是为了某个政治人物。而是借政治权势,只有维护人类伪科学地总代表杨振宁代表全人类有史以来的最高文化精神领袖,才能巩固不劳而获靠嘴巴成就精英生存“真理”的伪科学、文化、知识,垃圾精英的荣誉、地位、利益。)!想用“电子光”物理作用,人为地设计一个“量子”伪物理概念替代 [本来想用“电子跃迁存在不连续的突变”来解释存在“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量子过度现象”。被耶鲁大学的科学实验证明“电子跃迁是连续的”而破碎:薛定谔的“猫”从来就是鲜活的“电子”,是被人类所谓的科学精英们自己始终坚持近百年装死制造出地幻觉“量子”彻底死了。就想干脆用“量子跃迁”混淆、取代占有“电子跃迁”回避掉其“物质变能量地不连续性”。]。设计出“量子”的原始定义是“物质与能量地相互转化”。那么它不论作为物质还是作为能量都应该是可以实际收集储存(存在)的。可它与“光”一样只是在电子的“得”或“失”时地物质结构力地一种反应现象,电子平衡时“光”就没有了踪影(此时的元素没有电子成对地一入一出,而“量子兔成对出现就纠缠无踪影”了?),所以是不可收集储存与直接使用的臆造物质与盗窃物理现象,仅仅只是将“控制储存的基本物质电子运动,引起物质结构能量反应出的光现象及利用其物理特性,进行比特(状态)再分解(光的路径、偏振、角速度还可以做若干地分劈)获取更多的计算机运算、存储的开关单元。但是最终必须还是要还原成电子物质才能进行有效的存放。”。如“有光”(1)与“无光”(0)的计算机存储,只能靠电子的“得电”(1)与“失电”(0)来实现的。其讲解中除了将“量子”当做佛祖的名号供奉于神坛,就没有介绍出任何其具体有地实际作为。所以其“量子”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盗取、占有了“电子与光的物质结构与能量变化反应”的关系地“伪科学概念”。如果没有电子运动,“光”就不可能存在,“量子”更完全是垃圾科学家们脑袋里多余的“狗屎”。以你们的这种“科学理论思维”:高锟先生的“光纤技术理论”,还有“光碟信息技术理论”就都应该脱离“以电子为基础技术理论”而归依你们臆造的“正统”,作为“量子计算机的辅助材料理论”叫“量子科学技术理论体系”了?如果再对计算机追根寻源,其人类发明的第一台计算机就是使用“电子管”靠其发光运行计算、存储的,不就已经是你们这种欺骗逻辑的“量子计算机”了吗?其原子弹也应该改叫“量子弹”!恒星当然应该正名为“量子星”?行星、卫星就是暗量子星?黑矮星、黑洞就是反量子星?逻辑理论上就是“挂伪真理的狗头,卖科学的羊肉。”地一套创新诡辩术,盗用一些成功或现实科学手段,去“证明伪真理”主观意志。将自然科学主观复杂诡异化,成为被主观封建专治说教控制地典型教义,就可继续高高在上地享受欺骗人类一个世纪!(国内外都统一地封杀我的个人网页上的科学论文、评论、《证据》,只允许我做些时事评论,不允许做揭露伪科学的评论与论述。预示着“人类社会的专制与“民主”都从意识形态上正在接受、效仿伪基础科学欺骗性地思想认识方法,用主观搞乱客观而趋于统一去专制、奴役人类!”。他们都知道“国家”说是废物并不重要,只做忠诚总书记的标准废物才是重要的?或仅仅只是对国内老百姓地这么一个表演就足够了?)
    牛顿第二定律,当加速度等于0时,物体要保持原来的运动不变,就必须要克服其物体继续运动的阻力反加速度,平衡这个反加速度的一个相等的加速度存在。爱因斯坦的“能量”也只是抄袭了工程动力学缺失了阻力能量、极不准确的:“E(能量)等于m(质量)乘以c(速度)的平方”地物体做功公式,以为这个物体运动公式产生出的不等E=MC²式(速度越高质量就会越小),是因为“能量与质量存在互相转化”!所以就假设其中间存在一个转化媒介“量子”使其能够“被平衡”?完整的能量公式应该是“E等于M平方乘以C平方”。质量可以影响速度,速度改变不了质量。能量“消耗”(改变)的只是物质地结构(如改变了分子结构、原子结构),没有消耗任何基本物质(电子、质子、中子,“能量”只是在改变这三种基本物质的排列组合时“结构动态反应”地动力变化现象。)。自然中不存在量子,宇宙不是产生于大爆炸。这不是质疑大师们的数学能力,而是其眼界和思想广度与深度的客观逻辑性地积累没有达到能够包罗宇宙所有事物。
    F=ma 、 0=m0 ? (加速度等于零时,物体运动不需要动力?)
    F=m(dv/dt)=-a''m=-F'” (物体做匀速运动时,加速度等于阻力加速度。)
    E=-F''P=-a''M²c=M²C² (校正爱因斯坦缺失了阻力能量的动力不平衡公式:E=MC² 。完整的动力平衡公式:能量等于阻力加速度乘上动量,也等于质量的平方乘上速度的平方。动量为动力加速度对时间的积分。)
    注:这几个连理工科中专生都能判断区分是非的最基本的力物理科学关系的公式,是中外人类所谓的科学家、学者们所都不能理解的?所以共同比政治家更加害怕,竭尽全力也要封杀的!
    我在国内(包括网络上)如此讲了十多年,又在国际网络上讲了五年。没有一个专业科技人员肯公开出来讨论,甚至辩论。其一些被我点名的中国国家权威们面对他们的虚伪、欺骗、抢劫,也全都始终选择保持静默?而不是被诽谤?名誉受到攻击?却只能动用权势,在国际网络上对我提出的“国家伪统治体制事实”进行全面封杀!认为我在此种情况下(得罪了东西方文明,遭国内外共同封杀。)不敢回国去。可是我还是于2019年9月至12月回国呆了3个月,有惊无险地回来了。因为我说的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与客观经历、无党无派独往独来,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并不会是害怕李辉林,而是害怕其潜规则强盗科学与真理在全世界曝光?或者在欧美的态度与其一致的情况下,他们仍然还不坦然地害怕?
    【爱因斯坦晚年信精神,怀疑物质!】那是因为爱因斯坦只知道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是在“相对性”地不断变化,由存在到“消失”的。却不知道他们全都是由“绝对性、客观真理似的”不可被消灭或创造的基本物质:电子、质子、中子地相互关系(只存在万有引力与万有斥力地物质结构能量关系。)与排列组合(能量只是改变物质分子结构或者原子结构所产生出的,并没有消耗任何基本物质。)而成的。以至于整个宇宙地不断变化却又永恒地存在。如果爱因斯坦还健在,他看了我的“论证”,他还能如此为自己提出的“能量与物质相互转化(并引起人类基础科学界半个多世纪虚假地猜想、臆造、欺骗。)!”而迷茫吗?或者也会像整个中国的科学、文化、知识分子们及那几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那样地不敢面对,却又觊觎将其中拆零分散而获得一个个“重大科学突破”立可见成效的客观事实?如此还硬要继续坚持主观臆造、偷梁换柱的“量子”,只是要圆他们的一个梦:他们真正的父亲肯定是他们妈妈地梦中的白马王子。而现实中的父亲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傀儡。以证明他们先天就具有高贵、神圣、不同于凡人的血统!
    邓共的文明是:“有权的实践‘真理’、无权的被'真理'实践“!欧美伪科学的价值观是:不允许公开客观科学真理,却允许掌握了权势的可以“自由民主”地欺骗人民?

    • @user-ku4rc1yw7b
      @user-ku4rc1yw7b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物理學已出現最大禁區,導致物理學發展停滯不前!
      科学认识论
      李辉林评论:(一个专治科学的“伪科学认识论”节目;一个被整个人类伪科学统治体制保护地伪科学的小奶狗,反反复复地将我的科学真理评论封杀、控制、删除后,再放于网上。是人类伪科学家们确实山穷水尽,只有“量子伪科学”这唯一的救命稻草了!)
      杨振宁为啥会得诺贝尔奖?镜子里外的世界一样吗?李永乐老师讲宇称不守恒
      668,230次观看•2019年7月19日
      李辉林评论:你照镜子,里面那个左右换了位置的东西,你认为那还是与你完全一样的吗?你能够说那个东西不是你吗?借这么一个魔术手段就能生出这么个巨大的(科学)幺蛾子来!这就是个吹牛拍马的科学人渣炫耀地封建奴才才华,将我四年前的评论删除后又重新上网来卖狗皮膏药。(这次更胆怯了,连美国的网络都根本就不让上网。)
      下面是2016年在国际网络上向杨振宁地科学发问(开始还不服气地向我要证据。当我指出放在网络上好几年的剽窃真理的《证据》时,就将其吓得逃回了中国,还被封了个“副国级”!可见比“有奶就是娘”有品位,知道再选择“奶大的才是娘”!并抢劫剽窃我的“宇宙客观真理”评论上网理论甚至公式,用于攻击“牛顿与爱因斯坦都错得离谱”及美国的文化教育落后中国。):
      宇称守恒与宇称不守恒地肯定与否定[认识这两个片面、再相加,仅仅可能是个较完整的局部,相对“宇宙物质结构动力学”(演变论)来说。因为对网上对“宇称不守恒”不是不让“评论”,就是被立即删除。只能置于在一些非专业的话题中“评论”。科学能够触动谁的利益?杨振宁与李政道因为一个科学发现而世界成名,又因争夺科学利益分配而反目为仇。当年知道想出道,就要出国利用文明社会讲科学、民主、客观、公正的洋伯乐,成道后还是知道在中国才能享受,封建文人数千年鼓吹的:封建强盗永远地至高无上。中国式文人无论到那、接受过什么文明教育,都还是需要靠享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个人名利重于知识、人格、科学及一切。我说过:我与他们的理论是可以相互解释论证的。我公开做到了,他们对自己的理论有自信,也对我的理论做一个解释与论证吗?这是在国际上讨论具体的科学问题,请拿出真才实学、不讲情面、只讲科学,不要只会摆出“中国院士”的空架子,就想压倒别人。人类文明也需要普及儒教求发展,都得到了什么真传吗?从封建行政专制创新为网络文化信息封建专制?宇宙从此就看你们想“守恒”还是“不守恒”而“存在”?!?世界上号称最大、最具权威影响力的网络档案文库更是唯我为是,并领导这种人类未来潮流!
      不论是微观宇宙原子、还是宏观宇宙地构成,都是人类已知的基本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的电子、质子、中子)排列组合形成的(至于能否继续分割,要待人类拿出“元素再分割周期表”。)。不同物理层级的结构与运动。其物质的运动就是物质结构在发生变化。物质守恒、就是永远平衡凝固,不运动、不变化的?显然这只是以人类的时空观,以短暂、古老、局限地观察认识大自然存在“守恒”现象的思想遗存。那么这样说、宇称就是不守恒的?当然也不是。宇宙物质是同时存在守恒与不守恒的,认为其“守恒”或者“不守恒”都是片面的。[如果有兴趣、需要深入了解本理论论述及依据,可上Google网键入“李辉林”搜索后,在条目的内容中注意发现“宇宙物质结构动力学”(演变论)的论文。为了节省文字篇幅、不浪费读者的时间,本文只切入主题而论。(2020年1月网页解封,但原有内容被全部删除,限制只能发评论性数字的文章,不能上传图片、影相、影印、证件等。六月又被国际网络封网了。)
      因为人类现在科技十分发达、知识能力又无比非凡,却还是无能彻底地消灭任何一个微小粒子,也无力将任何一个元素挤压成一个奇点(所谓最普遍并永存的,乃是当然的自然真理。)。除了任其自然界中的元素间相互影响、转化、改变,人类是毫无办法的(这里必要提出:人类的一些靠少数几个人控制,他人无法了解、检验的特别试验器械手段,是存在天大的空子和疑问的。就“宇称不守恒”的试验证明方法,是用顺旋与逆旋、用差异对比试验出的“差异”?人类的常识:两个运动物体,在分别做同向运动与做反向运动的情况下就是一种相加与相减间的差异。如果代入“重力加速度”,其出现的差异就是指数级的了。另外还要强调“科学”必须具备普遍性、惟一性、重复可证性,地“三性”。人们用特殊手段“发现”的一些还达不到人类竭尽手段一瞬间“存在”的更基本的“粒子”!它是一种物质?还仅仅是物质结构与能量在运动变化中地一种反应?或者就是一种机构出现地错乱?就如燃烧、光线、电磁感应,它们地出现也没有消耗任何元素物质,消耗的只是那些元素组成的物体结构。如分子化学能量消耗的只是改变了分子结构,原子能消耗的只是改变了原子结构。)。也就是组成宇宙的所有物质是不可消灭与再造的,无疑就是守恒的(如果是绝对守恒,就应该是其停止一切运动、结构永远是对称固定平衡不变的。)。这样说、宇宙还有没有不守恒存在?答案也是肯定的--物质的结构永远在运动并发生变化、物质在相互转化,同时将物质原结构的能量转移到了新结构,既为能量守恒(所以对于那个试验,当时的泡利教授就十分怀疑、又无力推翻,无可奈何地说出:“我不相信上帝是个弱左撇子”。其实上帝与普通人一样,有着十分健全的左手与右手,但也同样存在着那些十分微小而明显的差异。)。所以宇宙物质总量与能量是永远守恒的,而其结构、状态、运动、变化是永远不守恒的(“物质不灭”“能量守恒”从有限无穷多的微观宇宙-元素,组成了一个真实完整的宏观宇宙。同时那些微观宇宙在不断用改变自己的结构,而影响改变着宏观宇宙的结构。而又不可能动摇改变宇宙的基本对称、平衡与稳定。)。片面地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是无知、无益、主观地走向极端混乱的。
      发现宇称不守恒,应该是人类对自然世界由不变到变化的科学认识地一种进步。对于人类是前进了一大步,对于客观自然来说,人类如果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自然成员中的极其少数,而可能会忽略了组成自然的基本大多数。(宣杨反动的“主观纯粹微弱精英论”。通过若干万年的人类错综复杂地杂交改良,早已经没有一个原始基因占多数的人存在了。却还是要试图在自己的大粪中用高科技分离出百分之零点零壹的水分子,作为全盘肯定自己的“真理依据”!在别人的黄金也要中寻找出万分之一的杂质来,作为全盘否定别人的“科学依据”?现代人类科学论证客观上人人从来都是基本一致平等的。却被如杨振宁等伪科学强盗骗子用了近百年功夫将“能量变质量、质量变能量,始终捉摸不定的神奇量子,伪造出整个客观自然地存在”基本价值颠覆!就像是为了实现提升他们与众不同所拥有的高贵遗传基因,而伪造出他们真实共同的父亲是他们妈妈梦中的白马王子,而与现实中人类大多数地不同的是他们徒有虚名的父亲只是一个虚假的傀儡!从而也将美国总统的“政治正确”和中国总书记的“正能量”都统一纳入了“反科学真理、反人类大多数地量子伪科学少数决定多数的价值观体系”!)客观准确的讲:微观宇宙与宏观宇宙都是以物质结构地基本相对平衡稳定而存在的,同时也存在绝对不稳定平衡的微小因子、时刻在试图改变原有结构的平衡稳定(而且少数不稳定的变量,不一定都是有利于整体的,其变化往往是破坏,需要去认识、区分的。)。所以人类客观正确认识自然规律的哲学认识论,应该是“肯定之否定”(肯定宇宙是由三种永恒不变的基本物质组成的;否定宇宙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由三种基本物质结构永远不断地排列组合变化。)地法则。只有诚实地肯定客观存在基本价值,才可能真实地认识客观变化的条件与作用。宇宙任何物理层级都存在万有引力与万有斥力的平衡,所有物质才不会被完全压缩成一个奇点,也没有被排斥解体成满太空全是空虚的尘埃,而是一个现实、充满逻辑变化生机地不同物理层级的宇宙。不论是物质的质量(“质量”不具备科学术语特性,但是社会普遍对事物价值的定性概念用语。)、数量、结构、运动上,都是不对称平衡地对称平衡的。如所有原子核与外层电子地不对称平衡的质量与基本对称平衡地存在,就基本决定了由它们共同组成的整个宏观宇宙都是“不对称平衡地基本对称平衡”。

    • @user-ku4rc1yw7b
      @user-ku4rc1yw7b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張首晟是“千人计划创始人”?那么其恩师杨振宁是什么?
      李辉林评论:美国立国的基本价值观,如今可能被美国科学、文化、知识、媒体炒作控制下成了一个形式,或者就剩下一个“民选”(被虚假信息操控下)的空壳了。
      今天在网上点开“量子力学”,想在几十个条目的“意见评论栏”加上自己的见解,却没有一家肯允许“评论成功”的。
      李辉林 2016年11月19日 下午9:04
      (包括多数大陆的条目、有几家台湾的条目、有几家日本的条目、还有美国的几家条目。号称是诞生美国总统摇蓝的斯坦福大学地“量子力学”也会不许新的认识出现!?维基百科的几个条目拒绝我的理由只有一个:维基百科不是发表论文的地方。你维基百科已经公开宣布、只承认在其“评论”栏出现的文字只是“评论”意见,不是发表“论文”。不就足以表明了自己中立的立场和态度了?而禁止用客观事实、科学证据地“评论”,不是将其立场与态度完全明确地、要站在封建专制与伪科学联盟那一边?其实我在国内开始就始终说明:客观知识是人类的,将谋求“发表”当作目的的文章,其主要动因就不会是科学(当然这不是认为“发表”不重要、没有必要。是针对被伪科学、伪权威、伪真理地联合封杀地客观态度。)。同样、不管真理在谁那里,害怕不同论证意见出现、连申辩、辩论地能力与勇气都不具备,不允许、经不起科学、公平、公开地敲打,就更谈不上能够用科学知识确立社会影响力、号召力了,这还是搞“科学”、为科学吗?是从中国学习、受其影响的?还是影响了中国的?表现怎么如此地相似?美国在二战时及之后能够吸收人类先进知识、容纳世界人才、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领袖地自信精神与价值态度都怎么了?也像中国将“知识”全部“先进”地局限在书本上,成为知识分子、科学家们只会将其当积木玩,拼凑虚构、幻想地理想文明世界?同样地要靠封杀客观真理,来维持主观伪真理地永恒?!)
      【張首晟自殺?被自殺?下毒手的恐是自己人?- 汪潔民 陳一新 王兆立《夢想街之全能事務所》精華篇 網路獨播版
      45,848 次观看
      2018年12月10日发布
      订阅 6.5万
      米粒般微小的「間諜晶片」滲透美企 成壓垮美中關係最後稻草?孟晚舟掀真正貿易戰序幕!? 美國若出重手制裁華為…誰最慘?】
      李辉林评论:台湾人也全都轻易地被这种低级科学智商的骗术、所谓的“量子”科学给深深地欺骗。人类发现真实存在的最小物质只有“电子”、“质子”、“中子”。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科学家都没有在其相互关系以及如何组成整个宇宙,获得什么进展,却全都热心于对宇宙物质“存在”地各种“猜想、假设、神话臆造”。就举其最新神秘的“量子波理论”做个剖析。说在人类已知的物质间是一个叫“量子”的“更基本的物质将宇宙中的所有物质与物质既紧密地连系又适当地隔离”?!?那么1、宇宙中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的实际物质,只是些应该忽略不计的“真东西”?而充填其间的全部只是“量子”,才是“真实宇宙的一切”?这是人类顶级的科学巨骗们在编制空洞虚伪的“科学理论”,将宇宙存在“真”与“假”彻底地颠倒!2、“量子”是作用力(一个物体)?反作用力(或是另一个物体)?还是合力(既是作用力、又是反作用力的同一个物体!)?我的“宇宙演变论”已经向人类清楚证明:一个原子由质子、中子组成的“核”为物质基本“万有引力”,由电子组成的原子外层为物质基本“万有斥力”,并与其万有引力对抗平衡。成为一个牢固的宇宙最小物质单元。那么所谓的“量子单元结构”是什么?只是人类顶级科学家们半个多世纪耗费人类巨资打扮装饰出来,最新欺骗全人类只是仅仅依靠的一条封建文化奴才狗腿子般的舌头。都愿意效仿刘友梅、杨振宁院士地成功经验那样?以为创新一个伪科学理论,而仍然使用地是原有的科学技术,还是“折扣性”(如电子计算机理论上的开关技术应该是能够达到:“对光速进行极限切割、并能对每一个电子进行开关定位转换”,才是达到了“电子计算机极限速度”。)地解决了、或者倒退性糊弄出一些科技应用实际(像中国工程院上世纪90年代,将“脉流动力调压技术”的电压地二分之一调“丢失”,造成系统内无功回流消耗损失掉。还无知、无耻地代表国家鼓吹“中国铁道动力科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就能依靠伪科学理论像老佛爷那样成为永恒的真理、永远霸占人类知识颠峰?就像5G网络技术分明还是使用的电子技术原理,而却非要说成是“量子原理”(几十年来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每年都在升级换代,每年都将计算机“速度”提升几十上百倍。怎么一套用上一个“量子新概念”就敢于吹“量子动力原理技术”可以实现“光速飞行器的几十上百倍”?稍微有点计算机概念知识的都应该知道,计算机的“速度”不是通常概念的“单位时间运行位移距离”,而只是“单位时间运行开关速度”或者“开关频次”。如此人类顶级前沿科学家们都是还不具备我这么个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所具备的计算机专业基本知识?还是有意在行欺骗?而且全人类学搞、从事计算机专业及相关的高级人才总不下数千万吧?为什么统一地害怕科学?而如此维护、不肯触动伪科学?因为像杨振宁这样的封建文化伪科学家已经被人类现实科学界公认、树立成为唯一能够获得最高成功的代表。)。如同用漏勺舀水,说是:等空虚的水漏光了,剩下的才是“诚实、有知识、有智慧、有造化”的人才能看得见“真实的宇宙”!用中国文人积累了几千年文化骗术技能与西方现代科学理论的不完善,中西合璧地创造了一个欺骗全人类、现代伪科学版的“上帝的新衣”!将人类对真理的追求重新以“科学”的外衣宗教迷信化。难怪连《世界百科全书》的维基百科的有关“量子学”的文章,在我的科学评论上去后,仅仅一个晚上就被删除(2015年对刘友梅院士创新的“准永动机”的驳斥。2017年对号称是产生美国总统文化摇篮的斯坦福大学、同样需要依靠杨振宁的高足“终身教授張首晟”虚伪,不值一驳的“量子科学世界领先”?而都不准不同见解评论,来保证继续“欺骗世界领先”。甚至不让我注册发表独立科学认识。)。可见其虚假的“科学含金量”在“宇宙客观真理”面前,全都原形毕露、见不得光与人。却都能用把持着的宣传、教育、媒体地话语权,用虚假“科学”、“文化”、“知识”、“自由”、“民主”地幌子,实现“没有对立声音出现”(实际是用虚假科学、文化、知识伪装,创新一种“民选总统制”的形式,实质是“专业分封独裁专制真理理论与实践、地宗教性文化欺骗主导分裂社会意识行为制”。)的一统天下!杨振宁才能用虚伪科学赚得人类不可能得到的更多,在我国内国际用客观科学论证直接点其名地震慑下,知道虚伪科学随时都会败露,无知虚伪的国际同僚们(其所谓的“科学、文化、知识体制”已经与政客、官僚、仕人体制一样,因为科学、文化、知识地凝固、枯竭、没有真才实学,只有依靠封建宗教迷信、等级、门生、裙带关系化,组成骑驾于社会的邪恶政治权势、各种帮派。)为了自保,迟早会抛弃自己,而最终选择逃回封建文明社会得到保护。而張首晟因为还没有骗得“诺贝尔奖”或“人类顶级精英”,只能使用杨振宁等导师成功的经验,继续在文明世界冒险、欺骗、将真假技术“调包”为封建统治文化制度而奋斗。这是在我成功的揭露伪科学:“光速飞行器”与“宇宙大爆炸论”、“反物质、反能量”、“暗物质、暗能量”、、、后。再对更虚伪、欺骗性更强的“量子理论”伪装地揭露。
      我的“宇宙三永恒基本物质结构组成”说,在国际上先后揭露了霍金(光速飞行器、宇宙大爆炸论,他都承认自己认识不对并宣布自己逝世。)、紧接着杨振宁(逃离美国用抢劫我的“真理理论”否定欧美文明)和而后張首晟(只是在其自杀后才对上号的)的伪科学,就将其一个认错了!一个吓跑了?一个吓死了(一个被世界公认代表人类未来科学之星,除了伪科学败露、伟大光辉前途希望全破灭、在任何国家制度中都会奉为座上宾,怎么会自杀的?是被我16年针对斯坦福有关“量子伪科学”的评论而被盯上了吗?)?至此代表人类最近半个多世纪来及未来地最高(欺骗)文明智慧的三个人,就只有杨振宁一人在中美共同保护下逍遥在世了!难道这些也都能够解释为:仅仅全是巧合吗?

    • @user-ku4rc1yw7b
      @user-ku4rc1yw7b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哲学基本问题:物质怎么就决定意识了?
      大问题Dialectic
      李辉林评论:你将“物质的二元论”(正物质与负物质的客观相互作用存在)主观地套用在“物质与精神二元论”(思想与物质共同决定存在)上?所以“电子计算机与其程序有关,与其原子、分子无关”?是脱离了电子开关电路的正基本物质(质子和中子)和负基本物质(电子)地万有引力与万有斥力相互作用力关系的吗?你认为机械计算机理论能力上是与电子计算机是一样的?却又刻意地要排斥原子与分子(整个宇宙都是由正负基本物质地排列组合成的原子、分子、、、、、、并不断变化中形成的。)而臆造出一个莫须有、无处不在、又捉摸不定、空虚万能的“量子”来“证明: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包括石头)都存在意识”?你敢于对下面的几个基础科学理论问题(20年来整个中共国家伪科学体制,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及欧美伪科学体制面对,全都只能一起装文盲、装白痴、装孙子!多你不多、少你也不少。)作公开回答吗?你只是想蹩脚地剽窃我的科学真理嫁接激活你们的伪科学!
      用我的“客观真理理论”解释这些所谓人类一个世纪来创建的“人类现代伪基础科学理论体系及那些最高伪科学难题”,不是如讲解违反了客观、普遍、永恒存在地科学常识一样地轻易的被推翻否定?
      据报道:【科学家发现最遥远的星系,在宇宙中旅行了134亿年的星球被科学界捕获。】
      评论:此报道带给人类的真的是惊喜?还是更多更大地疑惑?
      首先、说宇宙是无中生有、由“能量变物质”大爆炸地产生了138亿年,人类已经看到了134亿年前的情况。这么说、人类就应该能够看到的是134亿年以来宇宙地连续不断地变化情况?除非宇宙发展是片段、而非连续的,起码应该能够拿出局部连续变化的宇宙时空证据吧?
      其次、说宇宙从大爆炸以来都是呈膨胀发展的,这符合爆炸的现象。但是一个大爆炸持续膨胀了138亿年,其所产生的物质就算是有先后,总不会都是瞬间由能量变物质、又由物质还原成什么都找不着的能量地吧?起码人类所生存的地球就不是瞬间那样变化的。那么宇宙中所有物质的运动变化轨迹,就应该是呈放射性的,不管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地几何变化规律,人类看到的就都应该是一条条数以亿万年呈放射性、连续地星光,所有的光线都应该统一地指向宇宙爆炸的核心。
      再次、人们所看到天空中的繁星点点,既然是若干亿年地连续暴光,这就说明:那些星球的光体是实体地若干倍,而且那些星球从来都只是在那个光体中运动、变化的。宇宙的真实时空并不是人们靠一种常人无法看到的超级“仪器”、才能“看到”认为的那个样子,没有宇宙大爆炸的痕迹、是被人类膨胀的。更不可能是由那些“智慧人类”自创一个“量子”将:能量与物质相互转化,“无中生有、有中生无”地魔术出一个宇宙!
      仅此三条评论,足以提供人类对宇宙观地重新思考。
      据某科学报道:发现了宇宙中有两块星云发生了相碰撞?那么其星云中拥有上亿的星球怎么都没有发生碰撞?这也证明了我的“宇宙客观真理理论”:组成这些星球的同样是由原子三基本物质组成放大的物理层级及其万有引力与万有斥力结构关系,所以在星云发生碰撞(交会)时,两块星云的星球彼此都是在其万有引力与万有斥力同时作用下,保持着相互地距离而安全地通过,却没有发生碰撞爆炸的。
      近半个世纪,一个全身残疾,却头脑绝顶聪明的人,让全人类四支健全的科学家们一个个都头脑残缺(面对我对:光速只是电及所反应出的光、磁物质结构运动的专利,人体不可能乘上“电、光、磁去做光速飞行。“光速飞行器”及“宇宙大爆炸”都是违反自然科学地反证,他能够承认他的主观猜想不科学,并宣布自己的生命结束。而那些靠猜想欺骗人类获得了一切的精英们却仍然还是念念不舍,仍然想依靠杨振宁等用伪科学骗取获得的“人类最文明代表头衔”,投靠与政权邪恶统治相互勾兑继续伪科学、伪政治制度共同欺骗人类。)?
      我用宇宙(完全是由不可消灭也不可创造出,有限的量及具有无限地排列组合变化。)的三基本物质:电子、中子、质子永恒地存在普遍性,特性,运动,相互关系解释了所组成地原子、分子、、、直至整个宇宙。你伟大科学家丁肇中认为这只是些过时的“基本物质”概念?取而代之的是“量子”“夸克”和“胶子”(据说是半个多世纪来,已经又创造、发现了两百来个更基本的“粒子”。甚至“发明”出篡改自然规律的“暗物质”“暗能量”“反物质”“反能量”?是将他们用睛眼怎么都看不明白的事物,就智慧地指导人类用屁眼去观察,只要有权有势一切不就想怎么解释就能怎么解释了?要永远地用若干个猜想去“证明”那个提出的原始猜想!)。那么你能够将其消灭或创造出吗?用你的“物质”来解释其在宇宙中的普遍存在及共同作用组成了宇宙地物理关系吗?就像劳动者用一些基本材料组织修建成了紫禁城,你们中国文化传人却一口咬定:那只是没有文化的人地低级作为。你们自己在紫禁城里随手弄来一些粉尘,就有文化地宣布:这才是组成紫禁城最基本的东西!想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引向中国式的炼丹术?想再让全人类比你们更脑残?有没有“量子”“夸克”和“胶子”都已经能够解释客观大自然(靠分子、原子都不能解释整个大自然的存在,只有组成他们的基本物质与结构原理才能解释宇宙的存在地共同法则。),有了只是更进一步深入了解,并不是要颠覆·推翻。中国文人的存在意识,都是皇权强盗意识。所以中国的统治历史文化才是颠覆轮回地周期律。
      知青大叔二
      +李辉林 对科技东西。我真是看不懂
      李辉林
      +知青大叔二 其实最科学的就是最客观普遍存在的。
      1、汽车运动理论,是在固定动力能量范围内,靠调整其驱动力与驱动速度地相互转换关系、来适应客观环境条件地行驶。可中国伪动力科学理论却是:靠增加动力(如同更换不同的发动机)的能量大小(倍量差),去完成实现比别人高百分之几的“国际领先”地速度。
      2、不要被“宇宙物质结构动力能量学”(演变论)的无穷大理论给搞蒙了,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正(质子、中子)负(电子)物质及能量、结构、运动、变化所组成的(就像电子计算机仅仅只是地球人依靠利用了自然界中,最微小一部分的电子地得失:“1”与“0”这宇宙最简单普遍的物质关系及变化规律,就可以计算、记录、模仿、设计出最为复杂的事物与客观自然世界现象。)。现实科学理论认为:物质具有“万有引力”,所以电子围绕质子中子转、月亮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动、、、、、、!那么物质如果只存在万有引力,电子就会被原子核吸引在一起、月亮就会被地球吸引在引起、地球当然也要被太阳吸引在一起,整个宇宙中所有的物质不都会被吸引成一个没有任何空间运动的奇点?所以这个“万有引力理论”是不客观完善的,必须存在一个与之抗衡、互补、共存的“万有斥力”,才会将宇宙物质激活、运动、展开成现实的样子。
      我的创新动力学理论就是这样从发现、现实的应用动力学理论的“力不平衡”现象中,发现了人类基础物理理论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了可以包罗整个宇宙更为客观、普遍、可证地理论基础。是不论有无所谓专业科学知识的都能了解认识的,就像当年人们了解认识牛顿提出的“苹果落地”一样,只是在他的认识上更客观完善了。当然对于搞更专业深入的分枝,是必须要有专业知识才能进行的,就像轮船、飞机、火箭同属于动力学分枝,需要不同的专业人员,但是他们一定是在同一个共同地动力学理论基础上展开发展的。即使《相对论》提出了“不同参照系”的认识论,但是在对动力物理的认识上,是继续了其“物质运动能量不平衡”地不足的。
      希望能够像“苹果落地”样能够被认识接受。只是苹果落地时、怎么没有出现“万有斥力”(与两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两物体间的距离成反比,方向相反、呈离心力。)?那是因为与地球的万有引力比,苹果的万有斥力太小太弱,它不是月亮,完全被忽略不计。同理、如果在月亮的位置上只是一只苹果,因为其质量太小、与地球的距离又太远,地球对它地“万有引力”(与两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两物体间的距离成反比,方向相同、呈向心力。)也就弱小得忽略不计,只能认其在太空自由中翱游。(2016年2月26日)

    • @seanzhao9419
      @seanzhao9419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李永乐一个中学老师就免了吧

  • @zmeta8
    @zmeta8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认为不应该把这些诠释讲给普通人,just shut up and calculate

  • @kor-pl3by
    @kor-pl3by ปีที่แล้ว

    这个说法太自欺欺人了。前面说自旋只是个名称。后面又类比为地球自转。不确定性,按一般人的物理理解,就是东西太小,易受干扰。超出一般认知的是,不只是易受干扰,碰撞还会产出新东西,破坏初始状况。把自旋,当成波就是几个半波,一点都不奇怪,无非就是能量聚合的问题。奇怪的是非要当成粒,又解释不清,又大惊小怪的。大量实验表明量子世界更偏向波的情况,非要从粒的方面解释,原来的人受时代局限,可以理解。而现在人还维持这种说法就极其可笑了。

    • @fxfy7723
      @fxfy7723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量子世界多为波动特征,这没错儿。但是量子之所以为量子,而不是量子场的随机涨落,就是因为其能量的聚集而产生了“粒子”、也就是量子的子的特征。所以不能简单地抛弃“粒子”特征,而只谈波动。那么如何区分波动和粒子这两种同时兼而有之的特征呢?你问我,我才会解答。

    • @kor-pl3by
      @kor-pl3by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fxfy7723 首先,为什么要区分呢?简单接受不就行了。可以,把“粒”作为特殊的“波”。也可以,把“粒”作为信息传递的结果。最主要的是,用“粒”解释不了啊。与其解释不了而胡说八道,不如抛弃这个概念。

    • @fxfy7723
      @fxfy7723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kor-pl3by 说得好,有头脑。如果这世界上多几个有头脑的,就不会停滞一百年没个长进。我来跟你切磋,但是都必须基于理性为前提。先回答你的问题:为什么要区分呢?因为大家都知道“粒”不是“波”,两者的性质完全不同。如果你想把粒看成是特殊的波,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要仔细看,看进去,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说:看不清楚就别看了呗?反正看不看都一样。不一样,只有一直钻进去,刨根问底,才能最后发现真理。

    • @fxfy7723
      @fxfy7723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kor-pl3by其次。你说得好,把粒子看成看成是载有信息的波。这是需要一点无线电通信的功底的。普通的光波,只是基波、谐波,甚至就是白噪声,可以作为信息载体,但是没有调制,就没有信息。那么如何才能形成调制后带有信息的波以便传递和扩散呢?那就需要两个条件:稳定的基波和加载在基波上的稳定的信号。好,现在的问题变成如何获得稳定的可以传递的波了,这样就能形成“粒子”。你回答这个问题。

    • @kor-pl3by
      @kor-pl3by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fxfy7723 你这还是从粒的角度思考的啊。从波的角度考虑,只要有“区别”也可以实现。比如“频率”、“相位”都可以产生出“区别”啊。基波只是从能效考虑,才需要。不是必须项。而且现实只要含能不同,自然就产生出区别。之所以承认粒是因为现在公理认为空间有最小值。再就是,一谈到波,都潜意识联系成水波的结构--波必须有介质。

  • @piggy2018
    @piggy2018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讲解不专业

  • @kanewang8052
    @kanewang8052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实际上我听您的解释我倒有点明白了,电子拥有的只是概率,所以你观察的时候你只是得到你观察时候的某现象概率的出现

  • @flashflexpro
    @flashflexpro 11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虚数代表的可能就是另一个维度?宇宙?世界?

  • @0988655808
    @0988655808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感謝你 非常清楚,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