ขนาดวิดีโอ: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แสดงแผงควบคุม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ล่น
เล่นอัตโนมัติ
เล่นใหม่
謝賢+嘉玲,當時真有型有格,十足星味。🙏
絕對認同
当年像谢贤如此英俊潇洒的真的不多。嘉玲放到今天来看还是这么时尚优雅。
年輕時坐過佛山號去澳門, 為省一晚酒店錢, 寧願四,五點到,俱往矣,感謝老朋友。
你年輕時的這些經歷,令人懷念坐佛山號去澳門,雖然那些日子已經成為過去,但這回憶依然在你心中閃耀。因為我也有相同遭遇呢,心同感受多謝你。
謝謝老朋友從光藝公司名片「情賊」中,剪輯出昔日港澳碼頭的風貌👍👍!
多謝支持
嘉玲真心靚到飛起高貴大方有氣質,到而家老左都一樣靚。
同意
嘉玲好美好有气质!
我都係鍾意以前嘅香港!🇬🇧
@@wujoe5168 問自己一句, 如有時光機, 想願意回去以前香港嗎? 再者, 不要迷信西方一定是''好''。
剛在前幾天才看完這套粵語長片,好看。當年的香港清純很多,沒多處填海。這艘算是當年的大郵輪。
舊香港的生活片段總是能帶給人無限的懷念與溫暖。謝謝你的支持和分享。
為何以前的一定是''好''?
你覺现在好?或你年纪輕,不知(未預過),怎樣是叫好(没有比較)?
@@cheng1007810078 ''以前好啲'', 是一種迷信表現。
感謝
👍👍👍謝賢,嘉玲,靚靚靚!
真是型到不得了
謝賢是粤語片最有型的男明星,不作他選!
我只記當年美女明星嘉玲👍🏻😅😅😅
I remembered this two ship our parents brought us to Macau for holiday. It is overnight trip. We sleep in bunker bed got there early in the morning.
Nice music.
嘉玲好靚女
那時去澳門的「大船」,外型很美,郵輪般。當年去澳門,已算是出埠,去遊埠了,梳打埠。😅😂
小時候,.去澳門喜歡坐盧山輪,夜晚12點開船,大概3點到,當時快到澳門碼頭,遠望非常靚,落船後去舊街飲早茶
徹夜不眠!坐盧山輪,夜晚12點開船,大概3點到,當時快到澳門碼頭,遠望非常靚,落船後去舊街飲早茶。回憶返晒來,謝謝你!
好懷念呀🥰記得唔米即刻落船😂等到差唔多天光才去飲早茶🤠
一大班老嘢在懷舊, 好温馨啊.😀❤
你最好不要老,每年清明都同一年龄!那時你比我哋班老嘢更温馨啊😅
犯賤! 心高氣傲,撩事鬥非,口舌招尤! 😲😠😡
感謝分享!
終於明白四哥為何咁受女人歡迎,碼頭送船幾個站姿多帥,以當年咁多老乜土嘅年代,四哥有多殺食?
还有更古老的時光,我們成家親戚成十多人最愛排坐露台閒話家常,吃白糖糕。門不用関因夜香婦耒收垃圾。百人家庭做雞鴨舖,每年在鳳城擺幾次酒慶祝各房老人家生日。外公最愛聽大戏,我三歲就在下隔床聽鳳閣恩仇未了情。😂😂😂温馨
你的回憶真是溫馨又美好!大家庭的親密關係和那種簡單的生活方式,確實讓人懷念。露台上的閒話家常、白糖蛋糕的甜美味道、夜香婦的勤勞身影,這些都是那個年代獨特的記憶。
四哥真係有型。
55年我媽揹住我搭大來,由澳門來香港,上岸第一眼就係上環街市,當時未使過海關,碼頭未填海,只靠泊干諾道,60年代填海有港澳碼頭,大笪地夜市,考車同攞牌都在東側邊,水翼船碼頭就在上環街市前面,有船員摇鈴鈴招客,搭水翼船送叉燒飯,當時係用紙飯盒,臨開船可趕上,未使辦過境手續,隨上隨落.
化得,依稀記得,沉船事,好似佛山仍在服役,,,記得有大笪地,約在6O年代左右常往來港澳,大笪地很热鬧,有田螺食,媽媽帶着我去夜遊大笪地,之後回姨母处住,她住在大笪地上环街市左隣,,,
55年當然不用過海関,我57年由澳門乘佛山輪來港,上岸時大人只要高舉身份証就可通過,毋須蓋印,我等小童根本不用証件,家父為穩陣起見,還帶備我的出世紙。
大船送义燒飯,沒聽說水翼船送义燒飯?
但我在五七年時搭佛山輪來香港,小童要在大艙未上岸時要種牛痘,種後在手臂被綁上一个銅制的網罩防止搲損。
冇錯呀!正確的,我第一次攞臨時駕駛執照就是在冧士街港澳碼頭側的平房(交通部牌照科)取,一本紅色硬皮簿,連排期筆試共廿蚊。
同文有人提及泰山輪,同年代同款亦有南山及盧山輪,其航速,裝修都比佛山佳,香港到澳門新口岸約3.5小時左右.與佛山同期有澳門號,特色為一離開大嶼山香港海域舞場便會有脫衣舞睇
Those were the good old days😃 I still remember taking these boat depart at midnight. Arrived in Macau early in the morning. The food in Macau is 👍👍😎
very precious, I remember 1964 I went with parents to Macau the first time. We took this ferry and slept overnight on board.
I have the same experience! Time flies!
How long was the journey? Slept over night 😮
The ferry set sailed around 00:00 and arrived Macau around 04-05:00 in the morning. This helped to save money to stay in hotel.
On the contrary, I was living in Macau in 60’s, so my parents and I took the ferry from Macau to Hong Kong instead. One of trips was for applying HKID card.
原來50年代香港和澳門是差不多樣子
佛山輪在七一年無載客時沉沒,多名船員死亡。記得七四年左右乘泰山輪由澳門往港,在往上環前船特意蹺道住佛山輪沉沒處散溪錢拜祭(週年紀念)並請乘客默哀。😢
佛山輪我也曾坐過數次的。
载什麼客,打大風打沉的,當時佛山輪早已退役。
@@hungtailo7337 佛山輪往陰澳避風被風吹翻死亡人大約六七拾人
@@kapinghui2342 但我記得佛山輪是在维多利亞港内沉没的?
@@kapinghui2342 我的記憶不大準確,但佛山輪不是往陰澳避風時打沉的。事實是原本泊在维多利亞港内,大風將錨鍊打断,漂浮至竹蒿湾附近沉没。陰澳根本是在大嶼山的另一邊。
德星、佛山、大來 ……回憶
記得八十年代初單車游行團,係舊港澳碼頭推單車上大船到澳門再過珠海再踩單車珠海去中山。
我記得我們舉家在五七年乘坐佛山輪移居香港,晚上在十六浦碼頭上船,坐大艙,翌晨埋岸,我衹記得佛山輪是高黑烟囱,德星,大來,利航是黄色烟囱,佛山輪結局悲惨,因輪值避颱風,船員約朋友們上船打牌,(輪颱風更,船要抛錨碇但要開車頂風),船上共六十八人葬身大海,利航就較細,噸位僅千噸,航速慢,反之後來有快達輪,乘過一次,標傍快,一个半鐘航程除水翼船外最快的大輪。
十六浦碼頭即十六號碼頭, 停泊是--大來--, 而--佛山--停泊應是二十號碼頭, 德星是十號!
我當時年紀較细依稀記得上佛山輪去香港那晚是在新馬路尾的碼頭上船,斜對面是國際酒店,那時還没有賊船吧!我在七三年時过大海就上去賊船,賭中國象棋贏咗一百元。
第一隻水翼船是(路环号)
水翼船(hydro foil)名我記不起了,但对噴射船jet foil船名依稀記得是用五行,金木,水,火,土星命名的。
@@thomaslung609 七三年贏咗一百元 very good
八零年初港澳碼頭外有新填地,晚上是大排檔,熱閙!後來港澳碼頭搬上信德中心,直到現時。
新填地,六幾年已存在。
@@hungtailo7337 我在80年代初也去坐過大船去澳門。
@@waihungtang3932 我都有去,找何鸿燊,水腳都輸埋!😆
多謝老朋友!😄
圖片看到上環街市 現今西港城 希望你哋報導多啲現在西港城 即係前身上環街市
嘉玲星味沒法擋.
天生高贵人!😂
佛山輪當年未退役,船上是有乘客的駛往大嶼山扒龍鼓北灣 避風,即現時迪士尼樂園附近海面,不幸翻船
當年是昻船洲避風因断鍿.被吹至大嶼山沉没.無乘客.只有92船員.獲救只得四人..風暴名稱為露絲!
我記得以前大船來往澳門有松山號及南山號。
松山號和南山號是當年來往香港和澳門之間的大船客輪。還有佛山輪在1951年投入港澳航運服務呢。
They used the old time music melody The Wave as background music.
‘当年港澳码头来往澳门,我坐过佛山轮,德星轮。。。。我还记得码头对面有一家京菜饭馆叫“海景楼”,坐船去澳门玩之前先去食一餐再上船。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萬物在更新,而我們在成長。歲月是那麼的公平,從不多給人一秒!
佛山輪搭過,記得大艙排排瞓位唔係最平,最平係甲板上帆布椅。半夜四点開船,但夜晚八九点已俾人上船。
甲板上帆布椅有限,遲上船無帆布椅!
自由象征繁榮就这个道理。
記得小時候一家人去澳門玩就係坐佛山輪,印象係晚上開船嘅,仲記得坐三輪車遊澳門街,買猪油糕杏仁饼同蛋卷做手信带返香港。
你回憶小時候真是温馨而美好!讓你難以忘懷吧。猪油糕、杏仁饼和蛋卷也讓人垂涎三尺,带回香港的手信想必都充满了家的味道。
I travelled on Fat Shan as a small baby in 1961 from Macau to Hong Kong alone with a stranger lady accompanied by many other small babies !
什麼情況?你是孤兒?
你講嘅嘢咁深奧嘅!
他講的是女蛇頭帶小孩偷渡去香港。當時帶一個小孩收費大約一百元左右。小孩是充當女蛇頭親生子女
聽落好似俾人拐帶。
那@@glory51golfer那時港澳出入境查驗不嚴格,可以行賄人民入境事務處官員正當途徑偷渡入境!
記憶中 除了利航 還有金城,泊深水埗碼頭。
今天面目全非,找不到片刻留下來的痕迹。
Great🎉🎉🎉🎉🎉
憑記憶片中利航號亦在70年代在港內避風時沉沒,亦有傷亡
1971年8月10日颱風羅絲在香港90公里掠過,掛十號風球。「利航號」渡輪亦被吹沉,9名船員喪生。
仲有松山輪
冇記錯的話,佛山輪後來因颱風沉沒⋯⋯
朋友仔死响佛山輪沉船。永遠壞念。👍
若嘉玲放在如今也是大明星
樣子高貴,說話得體,在50年代粵語片裡,同類型不多?與林鳳、南紅、不同風格。
林鳳也很可爱美丽時尚!
好珍貴呀!能夠看到上一輩時代的香港。可惜TVB唔再播放😡
已前小學返下午。日日睇完粵語片才返學。好懷舊。
TVB 係幾時唔再播粵語片?
條女好掂呀,she is my cup of coffee.
搭過兩次, 夜晚訓教有曱甴爬上床.
仲有木蚤!
這是什麼片
黃栢文係嘉玲個仔,真係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黃栢文係嘉玲個仔,令人意外。嘉玲的第一部電影是1955年拍攝,嘉玲入行前有過一段婚姻,兒子黃栢文1953年出生。
現在名叫西港城有布匹公司,幾年未上過,記得飲完茶直落可跳舞
謝謝你的支持和分享。
當年,佛山郵輪去澳門時候遇到風暴死咗好多人沉左。。
I only remember the strong smell of fume when I got on board the ship.
唐餐樓 $10,當年從澳門來香港經常乘搭的等級,因為有牀可以睡覺。
在七0年代初我坐華山輪的唐餐樓大約是 $20元多.
@@老朋友-z3d 華山輪已是較後期的輪船,還有南山、泰山。最早是佛山、德星、大來三艘,後來還有較大型的澳門號。
本片謝賢和嘉玲有埸接吻戲,在粵語片時代甚少見。
That's why 佢兩位係'5/60年代充滿摩登氣色,摩登得來又優雅,而且係自然流露個種。
😘😘
I rode on the Ferry boat Macau just once, right before the typhoon took her in 1971.
1950年竟然有船上電話,直通港澳。
記憶中(大來)後來改名(松山),(德星)改名(東山),片中見到這艘船船身寫著(利航),船尾英文名字就是(佛山),那是否(利航)就是(佛山)的前身,請各位仁兄仁姐賜教,謝謝!
似是剪接時看漏眼。佛山和利航是兩艘不同的船,利航的舒適程度比佛山還差一些。
@@hudsonch 感謝仁兄的解答,因為小時候差不多每年都會去澳門一兩次,澳門號,松山,東山都乘搭過多次,所以知道(松山)前名(大來),(東山)前名(德星),唯獨從沒乘搭過(佛山),所以一直覺得(佛山)也會有前名!
利航和佛山兩艘不同船。利航在六十年代已退出。
您的記憶真好!
利航輪於60年代停航,拋錨於深水涉碼头對開海面。即往中環小輪碼头。 隱约記得佛山輪沉沒那場風暴中,就不見利航了。因每次乘小輪到中環都缅懷一番。聽說断錨沉没。 又另一澳門號輪也因這場颱風而擱浅棄用。
最快嗰隻叫澳門號
可能記错,我係坐泰山輪!😂,
謝謝上傳,不知這套電影是什麼名字
光藝公司名片「情賊」,光藝製片公司,是何啟榮家族於1955年8月成立,即羅致謝賢及嘉玲兩名新人,再陸續簽入南紅、姜中平、麗明、江雪、周驄、王偉、陳齊頌等。「光藝」與「中聯」、「華僑」、「新聯」並稱「粵語片四大公司」。
@@老朋友-z3d 謝謝你的回覆,原來是情賊,印象中小時候看過,年長後才覺得這些景物很珍貴,有時間會重溫這齣電影。
👍🙏
果個四哥?
@傑駒明華Fans無錯,片段中車內坐係嘉玲右手邊個位年輕英俊男士就係四哥謝賢。
嘉玲,謝賢?
@beedee7663無燙傷,兩位俊男美女就係年輕時嘅謝賢嘉玲。
。謝賢真係瀟洒入戲太自然
嘉玲 = polish mirror.
嘉玲,樣靓,够高,有胸,有腰,過路溪錢!
嘉玲姐個種省鏡真係擸擸炩,謝老四亦的確英俊不凡,兩人襯到極。
司馬华龙,嘉玲以至谢贤都曾被姜中平扮蟹,塞住把咀(当然在同一齣戲)。他們扮蟹的樣子十分趣怪。
有吳桐
謝賢丶司馬華龍所上的是利航,不是佛山。
多謝你的改錯。
好似謝霆峰
1958年冇彩色電影嘅咩
彩色電影技術在三十年代已經出現,到了五十年代,彩色電影拍攝成本昂貴且不普及。香港的粤語片絕大多數是黑白片。
公石
大來停靠在喼卑利街及干諾道中143号前,電車由干諾道向東轉入喼卑利再左轉回德輔道中,碼頭後面是重二酒家,145是陸海通酒店,後來6O年後前面填海,成為新填地,前面是巴士站,後面是新港澳碼頭,前面有空地,晚上变成夜市,最右面高高的是新光酒店,下面是新光酒樓,向著的碼頭後來变成泊水翼船,電車路由德輔道西北上/沿:西營盤街市左轉入干諾道西,去西環,55年出生後,我一直在143号四樓前座,看著它在一直轉變。
謝賢+嘉玲,當時真有型有格,十足星味。🙏
絕對認同
当年像谢贤如此英俊潇洒的真的不多。嘉玲放到今天来看还是这么时尚优雅。
年輕時坐過佛山號去澳門, 為省一晚酒店錢, 寧願四,五點到,俱往矣,感謝老朋友。
你年輕時的這些經歷,令人懷念坐佛山號去澳門,雖然那些日子已經成為過去,但這回憶依然在你心中閃耀。因為我也有相同遭遇呢,心同感受多謝你。
謝謝老朋友從光藝公司名片「情賊」中,剪輯出昔日港澳碼頭的風貌👍👍!
多謝支持
嘉玲真心靚到飛起高貴大方有氣質,到而家老左都一樣靚。
同意
嘉玲好美好有气质!
我都係鍾意以前嘅香港!🇬🇧
@@wujoe5168 問自己一句, 如有時光機, 想願意回去以前香港嗎? 再者, 不要迷信西方一定是''好''。
剛在前幾天才看完這套粵語長片,好看。當年的香港清純很多,沒多處填海。這艘算是當年的大郵輪。
舊香港的生活片段總是能帶給人無限的懷念與溫暖。謝謝你的支持和分享。
為何以前的一定是''好''?
你覺现在好?或你年纪輕,不知(未預過),怎樣是叫好(没有比較)?
@@cheng1007810078 ''以前好啲'', 是一種迷信表現。
感謝
👍👍👍謝賢,嘉玲,靚靚靚!
真是型到不得了
謝賢是粤語片最有型的男明星,不作他選!
我只記當年美女明星嘉玲👍🏻😅😅😅
I remembered this two ship our parents brought us to Macau for holiday. It is overnight trip. We sleep in bunker bed got there early in the morning.
Nice music.
嘉玲好靚女
那時去澳門的「大船」,外型很美,郵輪般。
當年去澳門,已算是出埠,去遊埠了,梳打埠。😅😂
小時候,.去澳門喜歡坐盧山輪,夜晚12點開船,大概3點到,當時快到澳門碼頭,遠望非常靚,落船後去舊街飲早茶
徹夜不眠!坐盧山輪,夜晚12點開船,大概3點到,當時快到澳門碼頭,遠望非常靚,落船後去舊街飲早茶。回憶返晒來,謝謝你!
好懷念呀🥰記得唔米即刻落船😂等到差唔多天光才去飲早茶🤠
一大班老嘢在懷舊, 好温馨啊.😀❤
你最好不要老,每年清明都同一年龄!那時你比我哋班老嘢更温馨啊😅
犯賤! 心高氣傲,撩事鬥非,口舌招尤! 😲😠😡
感謝分享!
終於明白四哥為何咁受女人歡迎,碼頭送船幾個站姿多帥,以當年咁多老乜土嘅年代,四哥有多殺食?
还有更古老的時光,我們成家親戚成十多人最愛排坐露台閒話家常,吃白糖糕。門不用関因夜香婦耒收垃圾。百人家庭做雞鴨舖,每年在鳳城擺幾次酒慶祝各房老人家生日。外公最愛聽大戏,我三歲就在下隔床聽鳳閣恩仇未了情。😂😂😂温馨
你的回憶真是溫馨又美好!大家庭的親密關係和那種簡單的生活方式,確實讓人懷念。露台上的閒話家常、白糖蛋糕的甜美味道、夜香婦的勤勞身影,這些都是那個年代獨特的記憶。
四哥真係有型。
55年我媽揹住我搭大來,由澳門來香港,上岸第一眼就係上環街市,當時未使過海關,碼頭未填海,只靠泊干諾道,60年代填海有港澳碼頭,大笪地夜市,考車同攞牌都在東側邊,水翼船碼頭就在上環街市前面,有船員摇鈴鈴招客,搭水翼船送叉燒飯,當時係用紙飯盒,臨開船可趕上,未使辦過境手續,隨上隨落.
化得,依稀記得,沉船事,好似佛山仍在服役,,,
記得有大笪地,約在6O年代左右常往來港澳,大笪地很热鬧,有田螺食,媽媽帶着我去夜遊大笪地,之後回姨母处住,她住在大笪地上环街市左隣,,,
55年當然不用過海関,我57年由澳門乘佛山輪來港,上岸時大人只要高舉身份証就可通過,毋須蓋印,我等小童根本不用証件,家父為穩陣起見,還帶備我的出世紙。
大船送义燒飯,沒聽說水翼船送义燒飯?
但我在五七年時搭佛山輪來香港,小童要在大艙未上岸時要種牛痘,種後在手臂被綁上一个銅制的網罩防止搲損。
冇錯呀!正確的,我第一次攞臨時駕駛執照就是在冧士街港澳碼頭側的平房(交通部牌照科)取,一本紅色硬皮簿,連排期筆試共廿蚊。
同文有人提及泰山輪,同年代同款亦有南山及盧山輪,其航速,裝修都比佛山佳,香港到澳門新口岸約3.5小時左右.
與佛山同期有澳門號,特色為一離開大嶼山香港海域舞場便會有脫衣舞睇
Those were the good old days😃 I still remember taking these boat depart at midnight. Arrived in Macau early in the morning. The food in Macau is 👍👍😎
very precious, I remember 1964 I went with parents to Macau the first time. We took this ferry and slept overnight on board.
I have the same experience! Time flies!
How long was the journey? Slept over night 😮
The ferry set sailed around 00:00 and arrived Macau around 04-05:00 in the morning. This helped to save money to stay in hotel.
On the contrary, I was living in Macau in 60’s, so my parents and I took the ferry from Macau to Hong Kong instead. One of trips was for applying HKID card.
原來50年代香港和澳門是差不多樣子
佛山輪在七一年無載客時沉沒,多名船員死亡。記得七四年左右乘泰山輪由澳門往港,在往上環前船特意蹺道住佛山輪沉沒處散溪錢拜祭(週年紀念)並請乘客默哀。😢
佛山輪我也曾坐過數次的。
载什麼客,打大風打沉的,當時佛山輪早已退役。
@@hungtailo7337 佛山輪往陰澳避風被風吹翻死亡人大約六七拾人
@@kapinghui2342 但我記得佛山輪是在维多利亞港内沉没的?
@@kapinghui2342 我的記憶不大準確,但佛山輪不是往陰澳避風時打沉的。事實是原本泊在维多利亞港内,大風將錨鍊打断,漂浮至竹蒿湾附近沉没。陰澳根本是在大嶼山的另一邊。
德星、佛山、大來 ……回憶
記得八十年代初單車游行團,係舊港澳碼頭推單車上大船到澳門再過珠海再踩單車珠海去中山。
我記得我們舉家在五七年乘坐佛山輪移居香港,晚上在十六浦碼頭上船,坐大艙,翌晨埋岸,我衹記得佛山輪是高黑烟囱,德星,大來,利航是黄色烟囱,佛山輪結局悲惨,因輪值避颱風,船員約朋友們上船打牌,(輪颱風更,船要抛錨碇但要開車頂風),船上共六十八人葬身大海,利航就較細,噸位僅千噸,航速慢,反之後來有快達輪,乘過一次,標傍快,一个半鐘航程除水翼船外最快的大輪。
十六浦碼頭即十六號碼頭, 停泊是--大來--, 而--佛山--停泊應是二十號碼頭, 德星是十號!
我當時年紀較细依稀記得上佛山輪去香港那晚是在新馬路尾的碼頭上船,斜對面是國際酒店,那時還没有賊船吧!
我在七三年時过大海就上去賊船,賭中國象棋贏咗一百元。
第一隻水翼船是(路环号)
水翼船(hydro foil)名我記不起了,但对噴射船jet foil船名依稀記得是用五行,金木,水,火,土星命名的。
@@thomaslung609 七三年贏咗一百元 very good
八零年初港澳碼頭外有新填地,晚上是大排檔,熱閙!後來港澳碼頭搬上信德中心,直到現時。
新填地,六幾年已存在。
@@hungtailo7337 我在80年代初也去坐過大船去澳門。
@@waihungtang3932 我都有去,找何鸿燊,水腳都輸埋!😆
多謝老朋友!😄
多謝支持
圖片看到上環街市 現今西港城 希望你哋報導多啲現在西港城 即係前身上環街市
嘉玲星味沒法擋.
天生高贵人!😂
佛山輪當年未退役,船上是有乘客的
駛往大嶼山扒龍鼓北灣 避風,即現時迪士尼樂園附近海面,不幸翻船
當年是昻船洲避風因断鍿.被吹至大嶼山沉没.無乘客.只有92船員.獲救只得四人..風暴名稱為露絲!
我記得以前大船來往澳門有松山號及南山號。
松山號和南山號是當年來往香港和澳門之間的大船客輪。還有佛山輪在1951年投入港澳航運服務呢。
They used the old time music melody The Wave as background music.
‘当年港澳码头来往澳门,我坐过佛山轮,德星轮。。。。我还记得码头对面有一家京菜饭馆叫“海景楼”,坐船去澳门玩之前先去食一餐再上船。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萬物在更新,而我們在成長。歲月是那麼的公平,從不多給人一秒!
佛山輪搭過,記得大艙排排瞓位唔係最平,最平係甲板上帆布椅。半夜四点開船,但夜晚八九点已俾人上船。
甲板上帆布椅有限,遲上船無帆布椅!
自由象征繁榮就这个道理。
記得小時候一家人去澳門玩就係坐佛山輪,印象係晚上開船嘅,仲記得坐三輪車遊澳門街,買猪油糕杏仁饼同蛋卷做手信带返香港。
你回憶小時候真是温馨而美好!讓你難以忘懷吧。猪油糕、杏仁饼和蛋卷也讓人垂涎三尺,带回香港的手信想必都充满了家的味道。
I travelled on Fat Shan as a small baby in 1961 from Macau to Hong Kong alone with a stranger lady accompanied by many other small babies !
什麼情況?你是孤兒?
你講嘅嘢咁深奧嘅!
他講的是女蛇頭帶小孩偷渡去香港。當時帶一個小孩收費大約一百元左右。小孩是充當女蛇頭親生子女
聽落好似俾人拐帶。
那@@glory51golfer那時港澳出入境查驗不嚴格,可以行賄人民入境事務處官員正當途徑偷渡入境!
記憶中 除了利航 還有金城,泊深水埗碼頭。
今天面目全非,找不到片刻留下來的痕迹。
Great🎉🎉🎉🎉🎉
憑記憶片中利航號亦在70年代在港內避風時沉沒,亦有傷亡
1971年8月10日颱風羅絲在香港90公里掠過,掛十號風球。「利航號」渡輪亦被吹沉,9名船員喪生。
仲有松山輪
冇記錯的話,佛山輪後來因颱風沉沒⋯⋯
朋友仔死响佛山輪沉船。永遠壞念。👍
若嘉玲放在如今也是大明星
樣子高貴,說話得體,在50年代粵語片裡,同類型不多?與林鳳、南紅、不同風格。
林鳳也很可爱美丽時尚!
好珍貴呀!能夠看到上一輩時代的香港。可惜TVB唔再播放😡
已前小學返下午。日日睇完粵語片才返學。好懷舊。
TVB 係幾時唔再播粵語片?
第一隻水翼船是(路环号)
條女好掂呀,she is my cup of coffee.
搭過兩次, 夜晚訓教有曱甴爬上床.
仲有木蚤!
這是什麼片
黃栢文係嘉玲個仔,真係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黃栢文係嘉玲個仔,令人意外。嘉玲的第一部電影是1955年拍攝,嘉玲入行前有過一段婚姻,兒子黃栢文1953年出生。
現在名叫西港城有布匹公司,幾年未上過,記得飲完茶直落可跳舞
謝謝你的支持和分享。
當年,佛山郵輪去澳門時候遇到風暴死咗好多人沉左。。
I only remember the strong smell of fume when I got on board the ship.
唐餐樓 $10,當年從澳門來香港經常乘搭的等級,因為有牀可以睡覺。
在七0年代初我坐華山輪的唐餐樓大約是 $20元多.
@@老朋友-z3d 華山輪已是較後期的輪船,還有南山、泰山。最早是佛山、德星、大來三艘,後來還有較大型的澳門號。
本片謝賢和嘉玲有埸接吻戲,在粵語片時代甚少見。
That's why 佢兩位係'5/60年代充滿摩登氣色,摩登得來又優雅,而且係自然流露個種。
😘😘
I rode on the Ferry boat Macau just once, right before the typhoon took her in 1971.
1950年竟然有船上電話,直通港澳。
記憶中(大來)後來改名(松山),(德星)改名(東山),片中見到這艘船船身寫著(利航),船尾英文名字就是(佛山),那是否(利航)就是(佛山)的前身,請各位仁兄仁姐賜教,謝謝!
似是剪接時看漏眼。佛山和利航是兩艘不同的船,利航的舒適程度比佛山還差一些。
@@hudsonch 感謝仁兄的解答,因為小時候差不多每年都會去澳門一兩次,澳門號,松山,東山都乘搭過多次,所以知道(松山)前名(大來),(東山)前名(德星),唯獨從沒乘搭過(佛山),所以一直覺得(佛山)也會有前名!
利航和佛山兩艘不同船。利航在六十年代已退出。
您的記憶真好!
利航輪於60年代停航,拋錨於深水涉碼头對開海面。即往中環小輪碼头。 隱约記得佛山輪沉沒那場風暴中,就不見利航了。因每次乘小輪到中環都缅懷一番。聽說断錨沉没。 又另一澳門號輪也因這場颱風而擱浅棄用。
最快嗰隻叫澳門號
可能記错,我係坐泰山輪!😂,
謝謝上傳,不知這套電影是什麼名字
光藝公司名片「情賊」,光藝製片公司,是何啟榮家族於1955年8月成立,即羅致謝賢及嘉玲兩名新人,再陸續簽入南紅、姜中平、麗明、江雪、周驄、王偉、陳齊頌等。「光藝」與「中聯」、「華僑」、「新聯」並稱「粵語片四大公司」。
@@老朋友-z3d 謝謝你的回覆,原來是情賊,印象中小時候看過,年長後才覺得這些景物很珍貴,有時間會重溫這齣電影。
👍🙏
多謝支持
果個四哥?
@傑駒明華Fans
無錯,片段中車內坐係嘉玲右手邊個位年輕英俊男士就係四哥謝賢。
嘉玲,謝賢?
@beedee7663
無燙傷,兩位俊男美女就係年輕時嘅謝賢嘉玲。
。謝賢真係瀟洒入戲太自然
嘉玲 = polish mirror.
嘉玲,樣靓,够高,有胸,有腰,過路溪錢!
嘉玲姐個種省鏡真係擸擸炩,謝老四亦的確英俊不凡,兩人襯到極。
司馬华龙,嘉玲以至谢贤都曾被姜中平扮蟹,塞住把咀(当然在同一齣戲)。
他們扮蟹的樣子十分趣怪。
有吳桐
謝賢丶司馬華龍所上的是利航,不是佛山。
多謝你的改錯。
好似謝霆峰
1958年冇彩色電影嘅咩
彩色電影技術在三十年代已經出現,到了五十年代,彩色電影拍攝成本昂貴且不普及。香港的粤語片絕大多數是黑白片。
公石
大來停靠在喼卑利街及干諾道中143号前,電車由干諾道向東轉入喼卑利再左轉回德輔道中,碼頭後面是重二酒家,145是陸海通酒店,後來6O年後前面填海,成為新填地,前面是巴士站,後面是新港澳碼頭,前面有空地,晚上变成夜市,最右面高高的是新光酒店,下面是新光酒樓,向著的碼頭後來变成泊水翼船,電車路由德輔道西北上/沿:西營盤街市左轉入干諾道西,去西環,55年出生後,我一直在143号四樓前座,看著它在一直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