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集:莊子的道法自然【第07模塊:先秦諸子百家輯要】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7 ก.พ. 2025
  • 🔴注意:勿添加任何微信!!🔴🔴注意:勿添加任何微信!!🔴
    【先秦諸子百家輯要】
    ▷本集導讀
    既然“道論”是莊子學說的核心
    那麼 對於“道法自然”這一脈思緒
    莊子有着自己什麼樣的精彩見地?
    背後又折射了什麼樣的哲學世界觀?
    先秦諸子百家,它不僅包括文人學者,它還包括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衆橫家)。
    它的人數很多,留下的文學著作大約有三十几子。
    有學者認爲,諸子實際有三百多人,更有學者認爲竟達上千人之多。
    在公元前六世紀到公元前三世紀這段時期之間,也就是春秋戰國時代,是先秦諸子百家的煥發期。
    這個時期基本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或者叫國學的根基。
    此後幾乎沒有任何重大突破或建樹。
    中國先秦時代迎合着世界的軸心時代表現爲三大特徵:
    第一,中國社會的第一次社會大轉型。
    第二,全人類的第一茬文明的成熟定型期。
    第三,古希臘工商業異端萌芽的耀眼顯露期。
    這三者共同匯集成“軸心時代”。
    中國的先秦時代,就是這個軸心時代在東亞的分支和顯現。
    他們當時是人類思想最高度的調動。
    先秦諸子百家與古希臘哲學,這兩者在只能調動上略有差別。
    一個是散點式社會問題的討論,一個是抽象的精密邏輯的假設證明體系。
    #王東岳 #國學 #哲學 #文化 #文明 #諸子百家 #墨子 #荀子 #楊子 #莊子 #先秦諸子百家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93

  • @user-vj7bv1fl2m
    @user-vj7bv1fl2m ปีที่แล้ว +3

    个别细节上我倒并不觉得老师多么厉害,但是以一己之力,方方面面能够达到这样的深度,真是非常非常厉害的人。老师讲的庄子,老子,让我受益匪浅,非常感谢!

    • @lovetalkbistroengels
      @lovetalkbistroengels 10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先生这么博学者实在罕见,广大的议题讲解的质量应该也不错,让人很方便的拓展了视野,心怀感恩。
      不过细节上可能有些不确切的地方,昨天听到他说四川地名来自四条河流,就感到警觉。
      先生是好的引子,让我们自己可以下决心去进一步研究😊

  • @martinus8403
    @martinus8403 ปีที่แล้ว +3

    感謝王老師,真正的大師。

  • @yeungkc5847
    @yeungkc5847 2 ปีที่แล้ว +2

    听王老師之言論,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 @水英石
    @水英石 2 ปีที่แล้ว +2

    认同

  • @yingzhu7143
    @yingzhu7143 3 ปีที่แล้ว +10

    谢谢老师:神只是一种信仰、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尊神,信仰、人本善是来自万物大自然。

  • @yapcellphone
    @yapcellphone 2 ปีที่แล้ว +3

    說得真好,感謝。

  • @pingli1708
    @pingli1708 ปีที่แล้ว +1

    此人不可多得,观点独特,深刻,力压国内学术界“群雄”!

  • @JKKL123
    @JKKL123 2 ปีที่แล้ว +2

    上帝创造了自然。

    • @福成-d6w
      @福成-d6w ปีที่แล้ว +1

      蒼天是大自然之主。

  • @福成-d6w
    @福成-d6w ปีที่แล้ว +1

    先天宇宙天地形成萬物,來自於大自然。

  • @mon_zoo
    @mon_zoo 2 ปีที่แล้ว +2

    社會結構,決定老祖先智慧的發展。

  • @richmanwithgoodbrains1100
    @richmanwithgoodbrains1100 2 ปีที่แล้ว +2

    好評

  • @鄭忠政-k9i
    @鄭忠政-k9i 2 ปีที่แล้ว +1

    法佈施 南無阿彌陀佛

  • @長江之子
    @長江之子 2 ปีที่แล้ว +1

    老先生讲的很好

  • @teslachan6370
    @teslachan6370 3 ปีที่แล้ว +8

    莊子一直講的是出世間法,悟道,需要入定見道,非從世間邏輯/推理這些世間法而獲得,相反,它需要脫離世間一切認知。

    • @黃添福-y2k
      @黃添福-y2k 2 ปีที่แล้ว +1

      目前世上還有人能教導(帶領)我們進入(禪定嗎?)
      人定必須跳脫頭腦的思維模式,請問這是什麼狀態泥?

    • @Stardust_Studio
      @Stardust_Studio 2 ปีที่แล้ว +1

      其实和佛陀是一体的

    • @s533978
      @s533978 2 ปีที่แล้ว +1

      入什麼定,出什麼世la🤣 都講成預言故事的方式了 …

  • @alexwoochaotieng8224
    @alexwoochaotieng8224 3 ปีที่แล้ว +4

    王东岳老师和易中天老师讲的诸子百家,既有一样,也有很大的不同和差别
    可是却各自各有的精彩

    • @frankzhang8894
      @frankzhang8894 3 ปีที่แล้ว +1

      易中天怎么和王东岳老师比,完全不是一个境界好吧

    • @无思想
      @无思想 3 ปีที่แล้ว +4

      易中天信的是西方法治民主一套。王东岳是说:什么样的土地长什么样的果子

    • @lihe3499
      @lihe3499 3 ปีที่แล้ว +1

      齐物也

  • @chaojungkuo5377
    @chaojungkuo5377 2 ปีที่แล้ว +1

    高論,

  • @行吾
    @行吾 3 ปีที่แล้ว +7

    盗亦有道,文明也是盗,太精辟了

  • @djintotjandra247
    @djintotjandra247 2 ปีที่แล้ว +1

    hE IS AWESOME...🙂

  • @JasonLew
    @JasonLew 2 ปีที่แล้ว +3

    齐物的另类解读很牵强,道跟神拉到一块也是牵强。

    • @kalaang
      @kalaang ปีที่แล้ว

      这就是民哲的通病。主观臆想,不讲逻辑,牵强附会。

  • @polam2595
    @polam2595 3 ปีที่แล้ว +1

  • @KARASUTENGU-w6q
    @KARASUTENGU-w6q ปีที่แล้ว

    用繁體漢字就完美了

  • @蒼椛澪
    @蒼椛澪 2 ปีที่แล้ว +3

    泛神论在哲学中是有2个词汇的,一个是万物有神论pantheism和万有在神论Panentheism。两个在中国都翻译成泛神论,斯宾诺莎和老庄都是万有在神论。既老庄说的造物者。没名字就是万物之始,有名字就是万物之母。

  • @hsianghsienwang2542
    @hsianghsienwang2542 2 ปีที่แล้ว +1

    莊子專詞說明(52)
    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詞意】
    莊周夢想變成蝴蝶,或者蝴蝶想變成莊周,
    造成兩者想法差異,可說是事物變化所致。
    這是莊子齊物論的最後用詞,代表莊子最後的感想,或者是最後的補充。
    然而, 這最後的用詞, 卻是很難理解的。
    因為, 莊子所說的"則必有分", 是在說明什麼樣的有分呢?
    然後, 先要知道這種有分, 才會知道什麼是"物化"嗎?
    現在一般哲學的解讀, 莊子所說的"物化",指的是莊子的一種泯除事物差別、彼我同化的精神境界。
    但是, 從字意上的解釋卻不通。
    物化, 原意是指事物在形態或本質上的改變。
    《漢書·揚雄傳》曾提到, "於是事變物化,目駭耳回"。
    意思是, 事物變化的劇烈,讓人嚇呆了眼睛,讓人耳朵震鳴。
    比如, 台灣在戒嚴前認為「反共抗俄」是國家目標, 隨後兩岸開放後, 就沒有人再談了。
    隨著現今世界局勢的變化, 「反共抗俄」又變回真理了, 而且現在是由當初反對黨所執政, 也呼應蔣經國的反共保台。
    另外, 唐朝杜甫〈天育驃騎歌〉提到:「年多物化空形影,嗚呼健步無由騁。」。
    意思是, 時間過去了, 事物改變了, 人如同影隨, 一切奮鬥努力, 都像無頭蒼蠅的可悲啊!
    杜甫應該是經過滄海桑田, 而深刻體會莊子所說的,「忘年忘義, 振於無竟, 故寓諸無竟。」。
    綜上所述,世人是誤認為「物化」, 就是所謂的「齊物」。
    反而, 莊子這是在感歎事物變化(物化), 是造成莊周與蝴蝶夢境變化的原因。
    正如莊子所不懂的是, 或者是分不清的是
    是莊周想做夢變成蝴蝶的呢?(周之夢為胡蝶與)
    還是蝴蝶想做夢變成莊周呢?(胡蝶之夢為周與)
    這種心態夢想的轉變, 不就是環境事物變化所造成的嗎?
    換句話說, 不論莊周夢蝶,或者是蝶夢莊周, 都只是夢境在轉場, 都是在作夢, 沒有所謂的覺醒。
    因此, 針對這種情況改變, 所造成的夢想改變, 莊子才會說是一種「物化」。
    比如, 許多人都想當皇帝, 殊不知有朝真當上皇帝, 可能又想回歸當平民, 就像清朝順治皇帝一樣。
    因為每個人所處的環境, 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
    從莊子夢蝶的寓言可知, 莊子與蝴蝶的最大分別, 就是莊子有思想(有知), 而蝴蝶是昆蟲沒有思想(無知)。
    所以, 從莊子的角度來看蝴蝶, 蝴蝶可以自在的飛舞, 是不是蝴蝶從來不想太多, 所以能到處飛翔呢?
    (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 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莊子應該是一個頂級天才, 可以看到一般人所看不到, 可以想到一般人所想不到。
    而且, 當天才發現世間事就像在作夢, 未來理想都是虛幻的, 而且環境四周都充滿著危險, 天才一定整天緊張熙熙地。( 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
    平凡人都想成為天才, 卻不知道天才是痛苦的。
    由此可知, 從天才的視覺發現, 因為世界一直在變化, 所謂真相事實也會跟著變化, 所以根本不存在不變真理, 所謂的覺悟也只是進入另一個夢鄉。
    難怪佛祖也有這樣的體認。
    所以, 有人自以為是覺悟, 其實不過是換個夢境吧了。
    我想也只有天才, 才能體會這些天才們的苦悶與壓力吧!
    這就是為何許多人讀莊子, 還是體悟不出莊子, 甚而認為莊子在胡言亂語的原因, 可能資質或歷煉還不夠吧!
    不過, 這都不是莊周寫莊子的目的。
    莊子認為天才是一種枷鎖, 搞得自己緊張熙熙, 是不容易逍遙遊。反而一般人不會想太多, 比較能夠逍遙遊。
    另外, 亦可依此理解到禪宗的三境界,
    看山是山, 是在無知階段。
    看山不是山, 是有知階段。
    看山還是山, 是去知階段。
    第一階段如果不要進入第二階段, 似乎就與第三階段沒有不同了。
    由此可知, 莊子夢蝶在說明第二階段的人, 想要進入禪宗第三境界, 惟有真正放下智慧語言, 才能像蝴蝶一樣有快樂人生。( 這也是個人65歲以後努力的方向)
    另外, 補充「則必有分」的意思。
    則, 有畫分區別的意思。《說文解字·刀部》:「則,等畫物也。」。
    意思是, 莊子認為
    為什麼萬事萬物, 不能被劃分而定形呢?
    都是因為環境變化, 造成事物變化, 造成滄海桑田, 造成人事全非的分化原因。( 此之謂物化 )

  • @hsianghsienwang2542
    @hsianghsienwang2542 2 ปีที่แล้ว +1

    莊子專詞說明(51)
    罔兩問景
    ( 景, 古可同影, 是指影子。)
    【詞意】
    主人靈魂問隨從的影子,
    為什麼不能自主獨立呢?
    莊子齊物論在最後, 以「罔兩問景」與「莊周夢蝶」兩個寓言, 作為齊物論的總結, 或者是莊子抒發內心的感想。
    然而, 因為齊物論本身艱澀難懂, 不但影響這兩個寓言的正確解讀, 也令人無法理解莊子寓言的意涵。
    另外, 問題也出在"罔兩"乙詞的誤解。
    對於現在"罔兩"的注釋, 是來自西晉郭象的注釋。
    依郭象的注釋, 是指依附在影子邊緣的淡薄陰影。
    但是, 這與莊子所處年代, 對於"罔兩"的認知, 是完全不同, 而且風馬牛不相及。
    依據《左傳.宣公三年》所提到, 「螭魅罔兩,莫能逢之。」, 可知「罔兩」也作「罔閬」、「魍魎」, 是指古靈精怪的東西。
    再依據《楚辭.東方朔.七諫.哀命》曾提到, 「哀形體之離解兮,神罔兩而無舍。」。
    意思是說, 可悲的身體消失解體後, 靈魂就無所寄居了。
    由此可知, 古代「神罔兩」的意思, 正是指現代人所說的「靈魂」或「精神」。
    概分一個人的組成, 主要是精神與肉體。
    在一般的認知中, 精神或靈魂是主人, 身體是靈魂的寄託體, 受到精神或靈魂的操控。
    至於莊子所提到的景(影), 根本排不上號, 是附屬於身體外的影像。
    所以, 莊子取用靈魂與影子作寓言, 強烈突顯出兩者的巨大差異。
    一個是可主宰身體的精神, 一個是被身體主宰的影子, 兩者身份地位差兩級。
    如莊子所說的,
    罔兩問景曰:
    曩子行,今子止,
    曩子坐,今子起,
    何其無特操與?
    意思是,
    靈魂笑問影子, 為何當身體起立坐下, 或者是走動停止時, 影子是如影隨行, 完全沒有自己的動作或想法呢?
    其實, 莊子在影射自己, 如同被嘲笑的影子。
    莊子在前面齊物論曾提到,
    旁日月,
    挾宇宙,
    為其脗合,
    置其滑涽,
    以隸相尊。
    意思是, 日月宇宙有如主人, 莊子有如影子, 沒有自己的想法與動作, 把自己當作僕人, 完全聽著主人指揮。
    難道聰明如莊子的人, 願意作賤自己, 甘心為奴嗎?
    於是如同影子的反駁, 莊子說,
    我是有期待才會如此嗎?
    ( 吾有待而然者邪?)
    我是有所期望或是真心甘願才會如此嗎?
    ( 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
    難道我不想要擺脫, 像蟬脫殼蛇脫皮一樣嗎?
    ( 吾待蛇蚹、蜩翼邪?)
    另外, 莊子也回問人們或讀者,
    誰能知道影子是明白的, 才會如此甘心做呢?
    ( 惡識所以然?)
    誰又能知道罔兩不明白, 所以才會如此問呢?
    ( 惡識所以不然?)
    能夠回答莊子最後的提問, 表示上課沒有睡覺, 真的懂得莊子齊物論。
    對的。這是莊子齊物論的隨堂考試。
    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人類有了智能後, 自以為萬物之靈。
    然而, 人再怎麼聰明, 都是造物者的作品, 與萬物一樣, 都會受到造物者的主宰。
    什麼是這個造物者呢?
    基督教認為, 造物者是上帝。
    這是主觀上的認知, 我們予以尊重, 也無從論證真假。
    但是, 在客觀的自然世界中, 這個上帝是自然綜合體, 利用綿密的因果關係網, 像一隻看不到的手在操控人們。
    我們人類所處的世界, 是由四大環境所組成, 包含宇宙(天).地(地球).道(自然道理).以及人群社會。
    除非是死掉上天堂, 否則永遠擺脫不了這四大環境的操控。
    而這些環境的操控, 就像天網一樣, 沒有一絲空間時間可跳脫。
    比如, 以開車安全來理解。
    在靠右行駛的國家中, 即使我們習慣靠左開車, 我們能夠安全快暢地逆向行駛嗎?
    雖然在沒人的公路上, 我們可以偷偷逆向行駛, 甚而可以飆車, 可以暫時違反人的規則。
    但是, 也還要注意車子狀況好壞, 或者是地形天候狀況, 或者是動物突然出現等等因素, 都會影響開車安全。
    所以, 影響開車安全因素太多了, 隨時都會出現狀況, 能不隨時留意嗎?
    至於, 精神或靈魂雖然表面可操控身體, 但就是真正的主人嗎?
    不論人類智力多高, 沒有經過環境學習, 都只是一張白紙。
    然後, 在學習的過程中, 所輸入的資料, 以及所彙整的資訊, 不都是環境所給的嗎?
    難道高明的巧婦, 沒有米菜食材, 就可燒出一頓飯嗎?
    我們常常提醒自己, 要有獨立思考, 不要被別人洗腦。
    但是, 我們沒發現的是, 從一出生開始, 我們所謂的學習, 就一直在被環境洗腦。
    所以, 佛說相由心生, 卻忘了心亦由相生。
    由此可知, 罔兩自以為是主人, 其實也是受環境所制約而不自知。而影子的以隸相尊, 難道不是大覺悟後的真知嗎?
    尤其, 我們所處的這個宇宙, 是一個動態失衡的宇宙。
    因為, 只會有不斷地變動或演進, 卻永遠找不到永恆與靜止。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至少在這一點上, 就不符合宇宙的基本狀態,永遠找不到變的對立面。
    換句話說, 當下所認為的事實或真相, 隨著時間過去, 又會換成另一個事實與真相。
    如此一來, 人生就像一場夢, 其實都是一場空。
    正如莊子齊物論最後的建議,
    忘年忘義,振於無竟,故寓諸無竟。
    振, 是指振奮努力。
    無竟, 是指目標永遠無邊, 努力永遠達不到邊。
    意思是, 當時間改變, 義理也會改變, 真理永遠追求不到。
    與其如此, 為何不把我們的心解放, 不就可以逍遙遊於無邊的世界嗎?
    能夠通過莊子這個隨堂考試,
    往人生逍遙遊就更進一步了。

  • @寶印張
    @寶印張 2 ปีที่แล้ว

    練功主要修心地
    放空自己無心意
    病毒壓力全離去
    修好身體不生氣
    大多人難知其意
    認為會是不可以
    我已研練三十年
    肯定好練必受益
    動力氣功健身體
    增加智慧與精力

  • @davidnhc
    @davidnhc ปีที่แล้ว +1

    上帝创造了自然,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这是上帝的创造。自然不是上帝。道非自然。老子说道创造万物,他不能理解道,他称之为大。

  • @无思想
    @无思想 3 ปีที่แล้ว +3

    有时候深思熟虑巧琢精雕,思考几年的观点,上来被人想也不想的说是邪说,我不知谁对

  • @sendcomewho7157
    @sendcomewho7157 2 ปีที่แล้ว +3

    一句"道法自然"搞得人人去修道,反离自然越来越远。

    • @kellypeng1283
      @kellypeng1283 ปีที่แล้ว +1

      是人的問題,不是說者的問題呀~

  • @limcheetuck2725
    @limcheetuck2725 2 ปีที่แล้ว +1

    要流传

  • @hlglobal5323
    @hlglobal5323 2 ปีที่แล้ว +2

    讲的真好。打繁体字的嘲讽的居多,可悲可叹。

    • @paulyang9401
      @paulyang9401 ปีที่แล้ว +1

      道跟神不是一回事,這不是嘲諷,你跟繁體字有仇吧?!

  • @peterw.3510
    @peterw.3510 3 ปีที่แล้ว +5

    莊子已經把天地自然萬物的根本說盡了,何言其不深究?再“深究”,其不若“駢拇枝指”也?

  • @hsianghsienwang2542
    @hsianghsienwang2542 2 ปีที่แล้ว +1

    有興趣者,可参考臉書的老莊思想漫談。

  • @a82308a
    @a82308a ปีที่แล้ว +1

    耶穌說過:我就是道。
    因為宇宙萬物就是通過他創造的。

  • @egalite4
    @egalite4 2 ปีที่แล้ว +2

    我在听的时候学到很多,比如今天学到其是非,因为我也很讨厌那些不解决问题的是非争论,所以学到了。另外一个关于曲木和不叫的鹅🦢,允许我也说一下我的看法:对于人类来说,曲木之所以不被伐,是因为没有利用价值,而留着却有观赏作用(观赏作用也是被人类利用了);不叫的鹅之所以被杀,也是因为没有利用的价值,杀了却有食用价值(食用也是被人类利用了)而会叫的鹅还可以利用,会看门,可暂且不杀。我这样理解可能是断章取义,我就听到的这些是我认为的人类社会对曲木和鹅的很简单的对待态度,没有什么人生诡谲。
    当然能上台讲课总是会有不同看法的听众的,

  • @茜语薇光
    @茜语薇光 2 ปีที่แล้ว +1

    那个时代真是让人神往,现在的社会再也不会有思想家了。可悲啊!

    • @user-ld2jj7jq3i
      @user-ld2jj7jq3i 2 ปีที่แล้ว +1

      你也向往战争年代吗?

  • @maxsheng8215
    @maxsheng8215 2 ปีที่แล้ว +4

    原子和原子不一样。 夸克和咵克也不一样。 非要说万物是一回事有些简单化。 不能用宗教来解释自然界。 生拉硬套

  • @chinsengyong8325
    @chinsengyong8325 2 ปีที่แล้ว

    《无知能者高.有智能者低》 《如言天人地.道教德传育》 《低传能教有.地者天知如》 《育者德智道.高人能言无》

  • @SeanLin374
    @SeanLin374 ปีที่แล้ว +2

    莊子諷刺文明社會,但沒有這文明社會莊子有時間思考著些,想東想西嗎?誰不想逍遙,砲彈打到他家再講這些有的沒的吧,中國文化跟西方文化最大的差異就是,西方人很講究實際面的東西而且不會自爽,看看傳統武術和中國功夫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

  • @dezhang5383
    @dezhang5383 2 ปีที่แล้ว +2

    老庄绝对不是泛神论,庄子说的是道无处不在而不是无处不是,无处不是才是泛神论,需要分清楚

  • @許唐嘉
    @許唐嘉 ปีที่แล้ว

    莊子無素真悲哀

  • @掌中之叶
    @掌中之叶 2 ปีที่แล้ว +5

    很遺憾,這位學者理解還是有偏頗。齊物指的並不是萬物一體,重點是得出齊物結論背後的思想内涵和實際操作,真實的生存或者說面對種種境遇的態度。另外之所以老莊一脈沒有走向對自然科學的探索,也是有直接原因的。也是和我前面說的關聯,領悟道法自然,空空大道,才能虛己以游世,才能逍遙游,于大道相應,是無需做多餘的無用功的

    • @茜语薇光
      @茜语薇光 2 ปีที่แล้ว +1

      没看懂你想说啥

  • @lilili7798
    @lilili7798 2 ปีที่แล้ว +1

    大师在中外强弱上端水了啊😅

  • @永永生
    @永永生 2 ปีที่แล้ว +1

    舞蹈老师讲音乐,说的很对,自己却做不到。讲一堂课处处违背道家理论。严重违背“无为”,设立那么多对立面。

  • @劉維建
    @劉維建 3 ปีที่แล้ว +3

    重點是孔子比莊子紅啦,孔子搞政治搞教育是要考試的,莊子搞反文明請問怎麼考試?選擇題都很難出。

    • @kellypeng1283
      @kellypeng1283 ปีที่แล้ว

      申論題比選擇題難多了...

  • @jeffli833
    @jeffli833 2 ปีที่แล้ว +1

    有没有想过“自然法道”?

    • @莱奥梅西
      @莱奥梅西 ปีที่แล้ว +1

      如果道是本源 自然是规律,那么本源生了规律 生完之后也按规律运行,所以讲道法自然 自然法道 都没有本质问题 只不过道法自然这个说法更出名而已

  • @元元-q3i
    @元元-q3i 2 ปีที่แล้ว

    孔釋老莊之學 還是須有實證打底 才好講的

  • @陈成文-f7c
    @陈成文-f7c 2 ปีที่แล้ว

    悖论。

  • @梅川伊芙13
    @梅川伊芙13 2 ปีที่แล้ว +1

    先生乃今之贤者,结语振聋发聩

  • @gujason1929
    @gujason1929 4 ปีที่แล้ว +2

    老子的图片是孔子啊。。。。

  • @s533978
    @s533978 2 ปีที่แล้ว

    可惜了

  • @peterw.3510
    @peterw.3510 3 ปีที่แล้ว +4

    開頭還以為此“哲學家”真讀懂了莊子,結尾處卻大跌眼鏡!

    • @yangwu928
      @yangwu928 3 ปีที่แล้ว

      core is ZB

  • @徐義德-i8k
    @徐義德-i8k ปีที่แล้ว

    書究子……

  • @haiweima9111
    @haiweima9111 2 ปีที่แล้ว

    Ziranshibeizaode

  • @茜语薇光
    @茜语薇光 2 ปีที่แล้ว +1

    是的,文明社会就是一种退化

    • @莱奥梅西
      @莱奥梅西 ปีที่แล้ว

      阴阳从来是相辅相成的,你讲退化和进化都是不对的,这是规律的必然

  • @user-yuyinjie
    @user-yuyinjie ปีที่แล้ว

    这个对文明的解读太能扯了😮

  • @seniormc6336
    @seniormc6336 2 ปีที่แล้ว +5

    老是自以為是的扯上反文明,太牽強附會啦,可以不要再誤人子弟嗎?

  • @叶苗-g5k
    @叶苗-g5k 2 ปีที่แล้ว +1

    文明和影子是不当类比。

  • @茜语薇光
    @茜语薇光 2 ปีที่แล้ว +1

    认同。我也不认同孔子。不喜欢他。尤其他说的德行,违背道的原理。

    • @lam9956
      @lam9956 2 ปีที่แล้ว

      說說道理

  • @davidkeylin5776
    @davidkeylin5776 ปีที่แล้ว

    这不是圣经里神的创造?

  • @thomasmaan1610
    @thomasmaan1610 4 ปีที่แล้ว +3

    不同意原子論等同於齊物論。沒有邏輯證明過程,直接寫答案?這什麼都能往上套呀。

    • @ouchfunnyy6310
      @ouchfunnyy6310 4 ปีที่แล้ว +3

      视频意思不是说齐物论等于原子论,而是说万物本源是一样的,这就是齐物,然后用原子论来论证,至于具体什么物我们永远也不知道。庄子说的本源在上一个视频有。

  • @kamakaze7163
    @kamakaze7163 ปีที่แล้ว

    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還是胡說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