ขนาดวิดีโอ: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แสดงแผงควบคุม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ล่น
เล่นอัตโนมัติ
เล่นใหม่
其實解決F1可觀性好簡單(但不容易), 就係專注於工程師流動性, FIA可以設立一個「獎金池」, 鼓勵工程師跳槽, 而且根據去年車隊排名, 你越跳槽去下游車隊, 獎金越高, 不過呢個idea 啲大廠一定同你搏命反對, 因為佢地清楚, 工程人員先至係最大資產
我有一個諗法,就是將全個賽季分做車隊賽及車手賽。先假設全賽季有22場分站,單數分站是車隊賽,雙數分站是車手賽。車隊賽:以各車隊自家車手+自家研發賽車參賽,得分只計入車隊榜;車手賽:賽季第二場(即是車手賽第一場)由上季榜尾車隊,用去到第二場的spec來造多18部一樣的賽車,各車手揸同一款車來比賽,分數會計入車手榜及車隊榜,賽季餘下賽程,這車隊可用這18部賽車的零件任換;去到賽季第四場(即是車手賽第二場)由上季車隊榜尾二車隊,用去到第四場的spec來造多18部一樣的賽車,各車手揸同一款車來比賽,分數會計入車手榜及車隊榜,賽季餘下賽程,這車隊可用這18部賽車的零件任換;⋯⋯這樣既可保留現時車隊自己研發的元素,又可讓車手更公平地比賽,下游車隊亦有可能在車手賽中追到些分數。(唔好問我成本問題,或者由賽會另覓讚助吧)(但車隊的研發秘密就沒有了)
F1既賣點係科技頂點 限得太多就會失去呢樣 可以做既係每年都相同規矩 再限一個tough既budget
我覺得而家個問題係,就係因為budget cap,令到優勢車隊好容易滾雪球首先,F1每次改例唔會令所有車隊返去起跑線,總會有車隊工程師係某部份技術新例下有有巨大優勢,就講2022既例,大部份車隊搞個海豚搞到季尾先搞得掂,有車隊係賽季開頭已經解決左,每次改例既第一季,係唔會有所謂既絕對公平當其他車隊仲搞緊最開頭既問題,原本優勢既車隊已經向其他方向發展,比如馬力,更複雜既Floor去增加下壓力,我好記得當時吊起架RB19,睇到個車底同其他隊比較,複雜程度根本係唔同級數既設計唔誇張咁講,真係領先成個世代,因為其他車隊連睇得明你個設計都有困難,點追!?
所以都係個句,紅牛贏起資金,你見紅牛啲贊助比起其他車隊,感覺堅好多
我覺得要先接受就是會分成上中下集團,目標是442,預算帽採取排名越低,預算越高,風洞時間越高,這樣可以讓大車隊願意冒著成績下降的風險開發,而不是現在全部都變紅牛。現在很像HAAS不讀書,大廠認真讀書,然後老師決定要訂規則讓他們考同分。
可唔可以咁講,如果所有車手地都用同一部車,咁就唔需要有車隊的存在,F1就變成網球運動咁車手單獨參賽,所以F1為佐利益著想吸收各大車隊投資從而產生利益。
想同我一齊玩Karting 嗎?呢次我都會出現呀!LightsOUT 小型賽車基礎技術研究日日期:2024年2月24日地點:沙井賽車場報名連結:forms.gle/X6MvUoiB769h414z5
個人感覺都係上世紀F1有驚喜同刺激感
睇到最後的,我覺得比賽優勝劣敗,係天經地義,正常不過,Verstappen加Red Bull係現時最優秀的組合,連勝正常不過,只可以希望其他對手更加努力。
我會建議在排位下手腳,分數上排位賽加大頭10名積分,之後在正賽將頭10名倒敘式排位,排位賽第一名排到中間第10名起步,第10名排第一起步,分數照舊,不過追加一樣就是排第10名每上2名加多1分,最多5分。而排第1名起步守到最後都是第一位就以第10位起步最後衝到第幾嚟計分,每多2位加1分。即是正賽排第10名追不到上去反而DQ,那麼正賽第一名就加5分,下邊如此類推。
同意! 我是 100% 文科生,对 数学物理是白痴。现在 f1 的 技术用语已经让我一头雾水,太太深奥了!! 😢😅 但是我学是因为不想和很多新粉丝一样只当 casual fan , 想真正深入了解 f1
好耐之前呂米高講過,車輕剎車距離短D、加速好D...所以我係支持快車加磅!加到咁上下車都車慢、被追上。或者車隊見勢力唔妥!輸下、留下力令部車可减下磅鬥下場...。就好似以前,西德隊打世界盃,計好數走條靚線一樣,因為之前留左力!若真係要硬碰時又有得同對手搏鬥。
我覺得吾應該操之過急,有咗Budget Cap之後係得紅牛一隊洗突咗嘅贏到開巷,馬田M記係彈起咗,拉利平治都鬥到最尾一站。。我唔明點解當初只係罰佢哋風洞時數而無罰佢哋未來幾年降低Budget Cap。。睇下紅牛連續幾年洗嘅錢都係好HAAS咁少會點🤣🤣要從硬件入手都唔係無辦法,小弟對引擎熟啲就淨係講引擎啦。可以實施一個長時間但係無咁嚴厲嘅Engine Freeze,例如以五年內頭盤只可以研發Valve Train相關嘅,中缸只可以搞啲遮,油泵,direct injection泵同水泵淨係比搞一個etc,反正啲車廠都會識得借啲椅話可靠性偷雞研發其他嘢,咁做應該可以做到好似而家咁平治拉利本田引擎實力相約又有一定嘅研發比拼。另呆我個人係Cast Block/Head忠實支持者嚟,如果F1唔搞Billet Block改用Cast Block,由F1提供Casting Base Block,車廠只搞Maching部分,可吾可能減少啲車廠獲獲洗大錢無日無夜CNC個中缸出嚟進而減少金錢對研發帶來嘅影響呢?反正Billet Block呢啲技術係無可能用起量產引擎上面嘅不如唔好研發呢啲嘢🤣🤣
自由内燃机引擎规则几好,v6v8v10v12柴油转子水平对置同场大斗法霖霖就兴奋
全面開放電子系統,active suspension, ABS, TCS再用fuel cell氫能引擎。再拉長賽道,規定一定要有最少純1.5直路畀爆power。🤣
可唔可以拍一集講下每一架f1賽車嘅設計同特色
修改得分方式 & 縮短比賽時間:超其它車隊車+2分,穩定沒意外賽季+1,正賽圈速突破+1,排位賽Q1、Q2……不同分,冠軍3,亞2,季1,其它沒分。
16:59 唔通用番套Tipo053配hybrid咁得人驚?😂喂…係就好啊…🤭🤤
我觉得sprint race 可以考虑用统一车款来比。预算会爆炸就是了
F1歷史上咁多經典賽車/技術都係因為自主開發先有,好多技術亦會帶落街車,所以真係冇必要統一規格
好似Formula E 咁,一潭死水
就係要各自研發技術先會進步😂,細隊搞唔掂就應該去搵新大廠加入,唔好係度死撐
GT3仲好睇過F1😂
卡仔仲好睇
恭喜十萬訂閱!等睇銀牌👀
另外 我建議一類新獎項同獎金 係比車隊既車零件係用少過 規則既係應該有獎
一直被後面的模型車吸引,不知道有沒有機會介紹一下
分析得好好,Good Job❤
我又有問題,想知現時F1其實係用乜嘢波箱?
除咗長闊呎寸,全面開放,唔要個F字,改成U(unlimited)字
Very good! 唔講唔知,F1的1600 cc 可以發揮到有如飛機引擎級動力!
好似super gt咁上埸第一 下場就加磅 咁會唔會好d
其实这也是BoP的一种,只是每一场都会有变动。
我睇曬每一秒
15:00 睇到15分鐘,唔覺得悶,仲講得好好,大眾未必係專業車迷,只係想要娛樂,而且用低門檻(technical terms)去開發更多市場先係皇道。情況就好似演唱會入面既黃牛炒起d飛、早幾年樓市直升引咗好多人買樓一樣,商業價值先行
不如每個分站冠亞軍各扣2%、1%風洞測試時間,好似紅牛上年咁統治左21場分站咪唔會出現,赢夠拎總冠軍就算啦,其他分站俾其他隊赢下,咁觀眾咪冇咁悶囉 😅
這主題很有趣啊
F1 作為汽車科技嘅殿堂,本身唔好過Spec Race 連budget gap 都唔應該set , 大家有錢就想投入幾多就幾多,本身資源唔多嘅做衛星車隊,本身好似Haas 咁咩都外購,外判就應該預左
呢集好正
早幾年benz咪又係咁😂唔係咁,咸都唔會有咁多冠
觀眾最想睇係架車識變形,有雷神系統😂😂
10:57 中游?😱作為一個williams fans 回到中遊是一個夢想
haha
仲有Haas🤣
喂 我睇到尾喎!
個人覺得限budget就OK啦
F1是工程師+車手的比賽
其實都係假定咗V6一定比V10,V12好, 話唔定開放引擎限, 4缸3缸都有可能, 以前量產車邊有人用3缸, 依家越出越多, 越來越大匹數都唔係冇可能, 仲有轉子都有可能重出江湖, 話唔定26年轉頭話可以直接加隻麾打落轆添
限左燃料種類,kW同budget值得考慮下。但如果獲左就收得工,比2026用返V6仲慘。
Good information thx for your share 🎉
或者啲車廠造千六直四T鬥F1呢😂
直六好似都得😂
賽車手也可以用同一個人阿! 複製人~
預算帽很搞笑,超出預算的車隊竟然是罰錢,他們就是錢太多你還罰錢超出預算帽更要減少預算上限啊
睇哂👍
好睇還好睇,但rb舊年完美表現,歷史上又有幾多隊做到?人哋唔屈錢屈技術無得講,畀夠錢其他車隊都未必做到咁嘅效果
我!我仲睇緊
下季叫韋生蒙住左眼,讓一眼参賽
大家都用同一款電動車作賽 (不計車架) 😊
我靜係聽到L佬覺得F1啲新限制係拉法記落神壇既兇手😂
咁威廉士表示😭
TURBO,ABS,CVT都唔係由F1做先的
A1就是用用同一部賽車呀還是中東油王舉辦的結果咧?有多快死多快
你睇下moto3幾好睇,隻隻彎都大洗牌
世界邊有平等,你越干預咪越唔公平~ 好似舊年,又點估到平治突然「死火」,至讓其他隊伍追上,大家競爭至有進步~
多謝你,完全解答咗我咁多年嘅疑問!!又清楚又夠晒說服力,L is the best
贏一場加10公斤
既然无法对车队研发自由下手,我个人的点子就是不如向车手市场下手(做出限制),以下是我个人想出的几个个规则:1. 车手合约只可以季后和年尾之前之间续约,一次只可以续约一年2. 若车手赢了当季的车手总冠军,下年就不可以与当季车队续约,只能与其他的车队签约(也就是必须转队啦),直到下一个大改列才可以与该车队续约这样一来,车手就可以靠在不同车队和不同改列的情况下赢车手总冠军以证明自己实力,我个人认为挺理想的毕竟f1的现况就是世界冠军车手都是靠单一车队的赛车来赢冠军,这样显然没说服力,令人觉得只是靠最强赛车赢。
難!很多時連續合約的車隊是圍繞車手來開發賽車,就如賓士都會以咸美頓駕駛習慣來開發,而不是先有車後有人。如果一年換一隊的那麼下游隊伍年年都不同車手很難開發賽車
@@chingfaiwong5634 应对你的最后一句,我的意思是只是影响最强车队而已,不会影响下游 应对第一句,无法围绕固定车手开发,加强开发方面挑战性,就无法容许一人独大既然F1坚持nonspec series,就应该有应对的规则让其真正具有挑战性,可笑的是FIA从未想过这一点
What a nice topics...
其實點解啲人會咁討厭紅牛嘅皇朝?都只係兩年咋喎,人哋平治大大話話都統治咗八年😪
等睇紅牛離開宇宙😂
其實F1就係要燒錢,唔係要環保
車隊實力差距太遠,觀賞性吾係太好睇😢
如果好似賽馬咁得唔得,唔限制你做車方法,用上一場賽果,首三名加負重
咁車隊仲有咩動力去開發
即係BOP, 車隊會玩策略唔係場場去盡, 適當地留力以免加太多磅
也許,可以嘗試..😁上半賽季結束後,車手積分榜最高的人,下半賽季必須從上半賽季積分倒數三名的車隊中挑選其中一隊效力,並其擁有優先挑選車隊的權力,另外,該車手於下半賽季每場賽事終了後,其取得的車手積分有倍數加成。例如,下半季加入最後一名的車隊,取得一分,可加成三至五倍。積分榜第二~十名的人則依次選擇剩下來的倒數過來的幾個車隊席次,下半季 車手每場得分一樣有相對應的加成。另外,車手不得選擇效力於使用同樣動力單元的車隊。且上半賽季同隊的兩位車手,下半賽季換車隊後也不可以選擇再次同隊。在車隊方面,上半賽季車隊積分榜首的車隊,得以優先選擇車手積分倒數三名的其中一位車手。同樣的,該車手在下班賽季每場比賽終了後所得到的的車隊積分,同樣有倍數加成。車隊積分第二與其之後的其他車隊,則依次類推。如此, 上班賽季積分處於中遊的車手與車隊,整體看來,是否最佔有優勢呢?
每場加秒比車隊榜帶頭車隊/車手,例如加廿秒比max,stroll減廿秒,最後max贏多過廿秒就奬多幾分比佢,或者stroll只係輸兩秒就奬佢幾分,若果贏埋max就再奬多幾分。(咁樣賭走地會好好玩)
但係減幾多秒數就會點都拗唔完,個standard點定一定拗到沒完沒了
咁會變左綜藝, 唔係賽車
限制上游車隊測試時間同輪軚數量 加budget cap 已經係F1同MotoGP唯一可以做嘅嘢🥱
禁紐維
成本上限這個東西感覺更像考驗和供應商談判能力
F1統一車架的話,我就無興趣再睇了不如睇電競F1好過啦
Jgtc rules race top 3 winner weight handicap
我都係認為f1 領先既隊伍要有 加磅既考驗 第1要加8公斤 第2加6 第3加4, 位置係對軑 同螺絲到 目標影響埋 pin stop 個少少時間
Hi
好多運動都係皇朝壟斷如果車隊/車手真係做得好連續稱霸其實好應該
l佬加油
❤❤
用同款車一點也不好睇,各自硏發才是王道
从6:20开始,也就是对为什么F1不应该是统一规格做出解释的片段,尤其是以帮助汽车研发的这种理由我觉得某些程度上还是感觉有点虚伪。毕竟F1这几十年里有无数次ban车队的一些innovation(比如说Mercedes在2020年的DAS)
Senna贏
“仲有一個月就開季?“明明應該係“仲有一個月先至開季……”
F1又番炒呢班人, 已唔睇好
汽車工業發展,最應該就廢除電車😂俾舊摩打去侮辱工程師精心鑽研一個世紀既精密內燃機真係可悲
我有一个小小建议!个个车手只能向同一个车认呆一个赛季,你哋话可不可以吗?
其實解決F1可觀性好簡單(但不容易), 就係專注於工程師流動性, FIA可以設立一個「獎金池」, 鼓勵工程師跳槽, 而且根據去年車隊排名, 你越跳槽去下游車隊, 獎金越高, 不過呢個idea 啲大廠一定同你搏命反對, 因為佢地清楚, 工程人員先至係最大資產
我有一個諗法,就是將全個賽季分做車隊賽及車手賽。
先假設全賽季有22場分站,單數分站是車隊賽,雙數分站是車手賽。
車隊賽:以各車隊自家車手+自家研發賽車參賽,得分只計入車隊榜;
車手賽:賽季第二場(即是車手賽第一場)由上季榜尾車隊,用去到第二場的spec來造多18部一樣的賽車,各車手揸同一款車來比賽,分數會計入車手榜及車隊榜,賽季餘下賽程,這車隊可用這18部賽車的零件任換;
去到賽季第四場(即是車手賽第二場)由上季車隊榜尾二車隊,用去到第四場的spec來造多18部一樣的賽車,各車手揸同一款車來比賽,分數會計入車手榜及車隊榜,賽季餘下賽程,這車隊可用這18部賽車的零件任換;⋯⋯
這樣既可保留現時車隊自己研發的元素,又可讓車手更公平地比賽,下游車隊亦有可能在車手賽中追到些分數。
(唔好問我成本問題,或者由賽會另覓讚助吧)
(但車隊的研發秘密就沒有了)
F1既賣點係科技頂點 限得太多就會失去呢樣 可以做既係每年都相同規矩 再限一個tough既budget
我覺得而家個問題係,就係因為budget cap,令到優勢車隊好容易滾雪球
首先,F1每次改例唔會令所有車隊返去起跑線,總會有車隊工程師係某部份技術新例下有有巨大優勢,
就講2022既例,大部份車隊搞個海豚搞到季尾先搞得掂,有車隊係賽季開頭已經解決左,每次改例既第一季,係唔會有所謂既絕對公平
當其他車隊仲搞緊最開頭既問題,原本優勢既車隊已經向其他方向發展,比如馬力,更複雜既Floor去增加下壓力,
我好記得當時吊起架RB19,睇到個車底同其他隊比較,複雜程度根本係唔同級數既設計
唔誇張咁講,真係領先成個世代,因為其他車隊連睇得明你個設計都有困難,點追!?
所以都係個句,紅牛贏起資金,你見紅牛啲贊助比起其他車隊,感覺堅好多
我覺得要先接受就是會分成上中下集團,目標是442,預算帽採取排名越低,預算越高,風洞時間越高,這樣可以讓大車隊願意冒著成績下降的風險開發,而不是現在全部都變紅牛。
現在很像HAAS不讀書,大廠認真讀書,然後老師決定要訂規則讓他們考同分。
可唔可以咁講,如果所有車手地都用同一部車,咁就唔需要有車隊的存在,F1就變成網球運動咁車手單獨參賽,所以F1為佐利益著想吸收各大車隊投資從而產生利益。
想同我一齊玩Karting 嗎?呢次我都會出現呀!
LightsOUT 小型賽車基礎技術研究日
日期:2024年2月24日
地點:沙井賽車場
報名連結:
forms.gle/X6MvUoiB769h414z5
個人感覺都係上世紀F1有驚喜同刺激感
睇到最後的,我覺得比賽優勝劣敗,係天經地義,正常不過,Verstappen加Red Bull係現時最優秀的組合,連勝正常不過,只可以希望其他對手更加努力。
我會建議在排位下手腳,分數上排位賽加大頭10名積分,之後在正賽將頭10名倒敘式排位,排位賽第一名排到中間第10名起步,第10名排第一起步,分數照舊,不過追加一樣就是排第10名每上2名加多1分,最多5分。而排第1名起步守到最後都是第一位就以第10位起步最後衝到第幾嚟計分,每多2位加1分。即是正賽排第10名追不到上去反而DQ,那麼正賽第一名就加5分,下邊如此類推。
同意! 我是 100% 文科生,对 数学物理是白痴。现在 f1 的 技术用语已经让我一头雾水,太太深奥了!! 😢😅 但是我学是因为不想和很多新粉丝一样只当 casual fan , 想真正深入了解 f1
好耐之前呂米高講過,車輕剎車距離短D、加速好D...
所以我係支持快車加磅!加到咁上下車都車慢、被追上。
或者車隊見勢力唔妥!輸下、留下力令部車可减下磅鬥下場...。
就好似以前,西德隊打世界盃,計好數走條靚線一樣,因為之前留左力!若真係要硬碰時又有得同對手搏鬥。
我覺得吾應該操之過急,有咗Budget Cap之後係得紅牛一隊洗突咗嘅贏到開巷,馬田M記係彈起咗,拉利平治都鬥到最尾一站。。我唔明點解當初只係罰佢哋風洞時數而無罰佢哋未來幾年降低Budget Cap。。睇下紅牛連續幾年洗嘅錢都係好HAAS咁少會點🤣🤣
要從硬件入手都唔係無辦法,小弟對引擎熟啲就淨係講引擎啦。可以實施一個長時間但係無咁嚴厲嘅Engine Freeze,例如以五年內頭盤只可以研發Valve Train相關嘅,中缸只可以搞啲遮,油泵,direct injection泵同水泵淨係比搞一個etc,反正啲車廠都會識得借啲椅話可靠性偷雞研發其他嘢,咁做應該可以做到好似而家咁平治拉利本田引擎實力相約又有一定嘅研發比拼。
另呆我個人係Cast Block/Head忠實支持者嚟,如果F1唔搞Billet Block改用Cast Block,由F1提供Casting Base Block,車廠只搞Maching部分,可吾可能減少啲車廠獲獲洗大錢無日無夜CNC個中缸出嚟進而減少金錢對研發帶來嘅影響呢?反正Billet Block呢啲技術係無可能用起量產引擎上面嘅不如唔好研發呢啲嘢🤣🤣
自由内燃机引擎规则几好,v6v8v10v12柴油转子水平对置同场大斗法霖霖就兴奋
全面開放電子系統,active suspension, ABS, TCS再用fuel cell氫能引擎。再拉長賽道,規定一定要有最少純1.5直路畀爆power。🤣
可唔可以拍一集講下每一架f1賽車嘅設計同特色
修改得分方式 & 縮短比賽時間:
超其它車隊車+2分,穩定沒意外賽季+1,正賽圈速突破+1,
排位賽Q1、Q2……不同分,冠軍3,亞2,季1,其它沒分。
16:59 唔通用番套Tipo053配hybrid咁得人驚?😂喂…係就好啊…🤭🤤
我觉得sprint race 可以考虑用统一车款来比。预算会爆炸就是了
F1歷史上咁多經典賽車/技術都係因為自主開發先有,好多技術亦會帶落街車,所以真係冇必要統一規格
好似Formula E 咁,一潭死水
就係要各自研發技術先會進步😂,細隊搞唔掂就應該去搵新大廠加入,唔好係度死撐
GT3仲好睇過F1😂
卡仔仲好睇
恭喜十萬訂閱!等睇銀牌👀
另外 我建議一類新獎項同獎金 係比車隊既車零件係用少過 規則既係應該有獎
一直被後面的模型車吸引,不知道有沒有機會介紹一下
分析得好好,Good Job❤
我又有問題,想知現時F1其實係用乜嘢波箱?
除咗長闊呎寸,全面開放,唔要個F字,改成U(unlimited)字
Very good! 唔講唔知,F1的1600 cc 可以發揮到有如飛機引擎級動力!
好似super gt咁上埸第一 下場就加磅 咁會唔會好d
其实这也是BoP的一种,只是每一场都会有变动。
我睇曬每一秒
15:00 睇到15分鐘,唔覺得悶,仲講得好好,大眾未必係專業車迷,只係想要娛樂,而且用低門檻(technical terms)去開發更多市場先係皇道。
情況就好似演唱會入面既黃牛炒起d飛、早幾年樓市直升引咗好多人買樓一樣,商業價值先行
不如每個分站冠亞軍各扣2%、1%風洞測試時間,好似紅牛上年咁統治左21場分站咪唔會出現,赢夠拎總冠軍就算啦,其他分站俾其他隊赢下,咁觀眾咪冇咁悶囉 😅
這主題很有趣啊
F1 作為汽車科技嘅殿堂,本身唔好過Spec Race 連budget gap 都唔應該set , 大家有錢就想投入幾多就幾多,本身資源唔多嘅做衛星車隊,本身好似Haas 咁咩都外購,外判就應該預左
呢集好正
早幾年benz咪又係咁😂唔係咁,咸都唔會有咁多冠
觀眾最想睇係架車識變形,有雷神系統😂😂
10:57 中游?😱作為一個williams fans 回到中遊是一個夢想
haha
仲有Haas🤣
喂 我睇到尾喎!
個人覺得限budget就OK啦
F1是工程師+車手的比賽
其實都係假定咗V6一定比V10,V12好, 話唔定開放引擎限, 4缸3缸都有可能, 以前量產車邊有人用3缸, 依家越出越多, 越來越大匹數都唔係冇可能, 仲有轉子都有可能重出江湖, 話唔定26年轉頭話可以直接加隻麾打落轆添
限左燃料種類,kW同budget值得考慮下。但如果獲左就收得工,比2026用返V6仲慘。
Good information thx for your share 🎉
或者啲車廠造千六直四T鬥F1呢😂
直六好似都得😂
賽車手也可以用同一個人阿! 複製人~
預算帽很搞笑,超出預算的車隊竟然是罰錢,他們就是錢太多你還罰錢
超出預算帽更要減少預算上限啊
睇哂👍
好睇還好睇,但rb舊年完美表現,歷史上又有幾多隊做到?人哋唔屈錢屈技術無得講,畀夠錢其他車隊都未必做到咁嘅效果
我!我仲睇緊
下季叫韋生蒙住左眼,讓一眼参賽
大家都用同一款電動車作賽 (不計車架) 😊
我靜係聽到L佬覺得F1啲新限制係拉法記落神壇既兇手😂
咁威廉士表示😭
TURBO,ABS,CVT都唔係由F1做先的
A1就是用用同一部賽車呀
還是中東油王舉辦的
結果咧?有多快死多快
你睇下moto3幾好睇,隻隻彎都大洗牌
世界邊有平等,你越干預咪越唔公平~ 好似舊年,又點估到平治突然「死火」,至讓其他隊伍追上,大家競爭至有進步~
多謝你,完全解答咗我咁多年嘅疑問!!又清楚又夠晒說服力,L is the best
贏一場加10公斤
既然无法对车队研发自由下手,我个人的点子就是不如向车手市场下手(做出限制),以下是我个人想出的几个个规则:
1. 车手合约只可以季后和年尾之前之间续约,一次只可以续约一年
2. 若车手赢了当季的车手总冠军,下年就不可以与当季车队续约,只能与其他的车队签约(也就是必须转队啦),直到下一个大改列才可以与该车队续约
这样一来,车手就可以靠在不同车队和不同改列的情况下赢车手总冠军以证明自己实力,我个人认为挺理想的
毕竟f1的现况就是世界冠军车手都是靠单一车队的赛车来赢冠军,这样显然没说服力,令人觉得只是靠最强赛车赢。
難!很多時連續合約的車隊是圍繞車手來開發賽車,就如賓士都會以咸美頓駕駛習慣來開發,而不是先有車後有人。如果一年換一隊的那麼下游隊伍年年都不同車手很難開發賽車
@@chingfaiwong5634 应对你的最后一句,我的意思是只是影响最强车队而已,不会影响下游
应对第一句,无法围绕固定车手开发,加强开发方面挑战性,就无法容许一人独大
既然F1坚持nonspec series,就应该有应对的规则让其真正具有挑战性,可笑的是FIA从未想过这一点
What a nice topics...
其實點解啲人會咁討厭紅牛嘅皇朝?都只係兩年咋喎,人哋平治大大話話都統治咗八年😪
等睇紅牛離開宇宙😂
其實F1就係要燒錢,唔係要環保
車隊實力差距太遠,觀賞性吾係太好睇😢
如果好似賽馬咁得唔得,唔限制你做車方法,用上一場賽果,首三名加負重
咁車隊仲有咩動力去開發
即係BOP, 車隊會玩策略唔係場場去盡, 適當地留力以免加太多磅
也許,可以嘗試..😁
上半賽季結束後,車手積分榜最高的人,下半賽季必須從上半賽季積分倒數三名的車隊中挑選其中一隊效力,並其擁有優先挑選車隊的權力,另外,該車手於下半賽季每場賽事終了後,其取得的車手積分有倍數加成。
例如,下半季加入最後一名的車隊,取得一分,可加成三至五倍。
積分榜第二~十名的人則依次選擇剩下來的倒數過來的幾個車隊席次,下半季 車手每場得分一樣有相對應的加成。
另外,車手不得選擇效力於使用同樣動力單元的車隊。
且上半賽季同隊的兩位車手,下半賽季換車隊後也不可以選擇再次同隊。
在車隊方面,上半賽季車隊積分榜首的車隊,得以優先選擇車手積分倒數三名的其中一位車手。
同樣的,該車手在下班賽季每場比賽終了後所得到的的車隊積分,同樣有倍數加成。
車隊積分第二與其之後的其他車隊,則依次類推。
如此, 上班賽季積分處於中遊的車手與車隊,整體看來,是否最佔有優勢呢?
每場加秒比車隊榜帶頭車隊/車手,例如加廿秒比max,stroll減廿秒,最後max贏多過廿秒就奬多幾分比佢,或者stroll只係輸兩秒就奬佢幾分,若果贏埋max就再奬多幾分。
(咁樣賭走地會好好玩)
但係減幾多秒數就會點都拗唔完,個standard點定一定拗到沒完沒了
咁會變左綜藝, 唔係賽車
限制上游車隊測試時間同輪軚數量 加budget cap 已經係F1同MotoGP唯一可以做嘅嘢🥱
禁紐維
成本上限這個東西感覺更像考驗和供應商談判能力
F1統一車架的話,我就無興趣再睇了
不如睇電競F1好過啦
Jgtc rules race top 3 winner weight handicap
我都係認為f1 領先既隊伍要有 加磅既考驗 第1要加8公斤 第2加6 第3加4, 位置係對軑 同螺絲到 目標影響埋 pin stop 個少少時間
Hi
好多運動都係皇朝壟斷
如果車隊/車手真係做得好
連續稱霸其實好應該
l佬加油
❤❤
用同款車一點也不好睇,各自硏發才是王道
从6:20开始,也就是对为什么F1不应该是统一规格做出解释的片段,尤其是以帮助汽车研发的这种理由我觉得某些程度上还是感觉有点虚伪。毕竟F1这几十年里有无数次ban车队的一些innovation(比如说Mercedes在2020年的DAS)
Senna贏
“仲有一個月就開季?“明明應該係“仲有一個月先至開季……”
F1又番炒呢班人, 已唔睇好
汽車工業發展,最應該就廢除電車😂
俾舊摩打去侮辱工程師精心鑽研一個世紀既精密內燃機真係可悲
我有一个小小建议!个个车手只能向同一个车认呆一个赛季,你哋话可不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