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能否回流美国🇺🇸?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9 ก.พ. 2025
- 就算贸易壁垒建起来了,制造业能否回流美国🇺🇸?
#移民 #加拿大 #加拿大移民 #加拿大生活 #温哥华生活 #toronto #移民加拿大 #移民澳洲 #移民美國 #移民海外 #美国 #美国移民 #澳洲生活 #澳洲移民 #澳洲 #新西兰 #香港 #日本 #日本移民 #英国生活 #英国移民指南 #移民攻略 #移民日本 #移民海外 #移民政策 #中年 #中年人 #中年危机 #自我成長 #自我提升 #自我療癒 #自我成長 #文化 #传统文化 #心理学 #社会学 #家庭 #精神分析 #回流 #子女不孝 #子女孝顺 #子女養老 #子女孝順 #青春期 #夫妻 #亲密关系 #夫妻生活 #心理咨询 #原生家庭 #疗愈 #认知 #认知提升 #觉醒 #家庭矛盾 #家庭教育 #人格 #送礼 #贸易战 #制造业
何先生谈到家庭让我想到过去写的文章《家庭观念的变化》,发在此供参考:
家庭观念的变化
有一个国内的老同事在加拿大一个小城市学习、生活了一年,离开加拿大之前对我说:以前一直以为中国人是最看重家庭孩子的,没想到加拿大人这么看重家庭、看重孩子。我的另一个朋友也说:以前以为加拿大人对父母不如中国人对父母好,是因为加拿大的父母对孩子不如中国人,来加拿大后才知道原来加拿大人对孩子并不比中国人差,甚至更好,而且不需要回报。是啊!来加拿大之后我才知道加拿大人讲究陪伴孩子成长,他们认为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间只有十二三年,青春期后就不那么需要父母了,所以他们会在孩子青春期之前尽量多陪孩子,而后慢慢放手直到孩子独立。孩子独立后特别是结婚后和父母的关系是各自独立的家庭,家庭的概念只是夫妻和未成年孩子,每个人对自己和未成年子女负责,所以是自己存养老金、存丧葬费,由社会承担养老的责任,不管是生是死都不给孩子造成负担。
现在我很认同这种家庭观念,因为我自己和大儿子的成长过程都说明了这种家庭观念更符合人性的需要、更先进。在大儿子小的时候我总是忙着自己的工作、应酬,有时甚至还会因为自己的情绪不好而迁怒于他。我习惯了他总是依赖我等着我,习惯了他像个跟屁虫似的跟着我,从来没想过这样的日子会很快结束。所以当突然有一天我叫他和我一起外出游玩而遭到他拒绝时,我感到震惊、失落,原来儿子已经长大了,已经不那么需要我了。此时此刻我感到有那么多的遗憾,有那么多的事情还没来得及做他就已经不再需要了,他已经不再是Baby,不再需要我陪伴,我的关心爱护成了多余的啰嗦。
我开始反思,觉得加拿大人的家庭观念、对孩子的态度更理性,我们给予孩子的爱应该符合孩子年龄的需要,是理性的爱。所以我对大儿子更多的是尊重,凡是他自己的事都尊重他的选择、决定,我只是给予一些建议供他参考。每年我们都会安排全家外出度假,一家四口轻松愉快地单独相处几天,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而小儿子现在正是需要Baby似的爱护的时候,我每天都会抱抱他、亲亲他,为他准备好洗漱用具、为他穿衣,甚至为他拉上外套的拉链,虽然这些他自己都会做,先生也责怪我太娇他,但我就是喜欢做、愿意做,因为不定哪一天儿子就会拒绝我为他做这些了。我很珍惜与儿子单独相处的时间,每次看到他很享受妈咪照顾的那副表情,我的内心就充满着感动。我希望5年后他进入青春期不再需要我这样的关心照顾时,我不再有什么遗憾而是感到欣慰。
很多中国人喜欢父母与子女(不管是否成家)住在一起,过去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出国前我也是和父母住在一起。但在加拿大这个环境里,小家庭单独生活8年后,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也许我没有办法摆脱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和束缚,但我绝对不会给儿子在这方面制造困扰。我没有传宗接代的思想,所以我不在乎儿子是否结婚、是否生孩子,如果他想结婚就结,夫妇俩都想要孩子,并且有能力承担做父母的责任就生孩子。成家前住在家里我不会赶,成家后则必须单独住。总之我觉得孩子成年后我给予他的爱就是给予他自由,不干涉他的生活。
我常常会想:我们该给孩子一个怎样的家庭?在家庭里怎样表达自己的爱最合适?怎样做才不会让被爱的人不觉得累?对孩子、对丈夫都有这样的问题,仅仅有爱是不够的,对不同年龄的孩子爱的表达方式应该是不同的,对丈夫的关心爱护也应该是理性的,否则爱也会泛滥成灾。
加拿大教会了我平和、包容、尊重,教会了我对自己有要求,对家人也有要求。所以在家庭里我对孩子未成年时感情和生活上都给予悉心的呵护和照顾,青春期时给予理解和帮助,高中大学期间给予指导和尊重,工作和成家后我想给予的是尊重和自由。而我对孩子的要求是做一个各方面都能够独立的人,因此他们生活上都会自己照顾自己甚至有时还照顾我,学习虽然谈不上优异但也不差,个性都很随和开朗。在培养他们的过程中,我也会糊涂迷茫犯错误,也有不耐烦的时候,但当我明白后我会勇于承认和改正弥补,把儿子培养成人独立后我作为母亲的责任就结束了。
家庭里最重要的关系是夫妻关系,一个家庭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夫妻关系。我觉得夫妻关系是很复杂的:朋友、情人、母子、父女、姐弟、兄妹,这种种关系的复合体就是夫妻,很幸运我们给予孩子的是一个温馨的家庭。
在这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家庭和睦尤其重要,而和睦幸福的家庭是需要经营的,如果每一个人都有正确的家庭观念,正确处理好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我相信每一个家庭都会很幸福。
谢谢您的分享,让我看得非常有共鸣,也非常感动。是的,华人往往把养育小孩的顺序搞反,该亲近的时候疏离,该疏离的时候亲近。也会常常把优先级搞错,该逐渐放手的亲子关系紧紧抓在手里,该多多投入精力的夫妻关系弃之敝履。殊不知很多不幸,或者牵连纠结的总根源都来于此。
推荐一个美国拍的纪录片“美国工厂”(American Factory). 记录的是福耀玻璃厂在美国开厂的故事。很多制造业在美国的问题都有很深入和生动的反映。 片子在网飞Netflix上可以找到。
谢谢您的推荐。我在这个纪录片刚出来的时候就仔细看了,我个人的感受是最后福耀还是没有完成“美国本地化”的改造,最后实行的是管理层加技术骨干中式管理,基层美式,虽然行得通,但我觉得隐患也不少。话说回来,如同我视频中表达的观点,关税和贸易战不是重回美国制造的灵丹妙药,甚至是毒药,最终有效的一定是科技加持下的生产模式革命。🤝🤝
@hedaoyou 是的。 在纪录片的结尾,福耀一直是亏本的,直到实行了大规模的自动化,工厂才转亏为营。
🤝🤝谢谢回复。福耀作为影响力、市场地位和管理能力的天花板尚且如此,其他企业应该更难“嫁接”,换言之也就不太可能形成接近东方企业的竞争力。还有一个案例是特斯拉,也是各地生产力的天花板,基本也能看出来差异。所以我觉得让传统制造业重回美国是有点过于理想化。
@@hedaoyou现在凤凰城的台积电则是另一个例子。
内循环可能对现今社会不合适。有些产品可以。但中低端制造业包括一部分高端在欧美成本过高,这些产业自然会流向成本低的国家,企业才有利润。我想没有人会在美国设厂生产中低端服装,成本高,没有利润,企业亏损,无法生存。不是政府强制产业回流就能回流的。也不知道我想的额对不对。
对!👍
@@hedaoyou 问题是现在是中国既能低端又能高端,真正的工作没有好玩的,这么多毛病解决不了美国高端制造业的时日也不多矣
所以老川要加关税呀,老川虽然是个混蛋,但关税导致美国重新完全内循环的思路,我觉得可以。目前欧美的工人是在和中国996竞争,当然失业,只要把关税加到好比中国工人也965了,甚至964了,不就行了么?
至于中国的产品留在中国,是否能内循环起来,还是循环不起来导致通缩,那就是一尊的任务了。
@@jameschen2081 这个才是要命的地方. 中国制造低端中端高端通吃, 加上价格便宜, 质量也不差了现在
加了关税,成本上升导致消费能力下降,也是个显而易见的结果呀。
在美找工作会被告知此公司是否加入了工会。
主要還是關稅,如果所有產品關稅1000%,結果如何?你說的法規也容易,有法不依就行,譬如今天EPA一千多人同時被解僱,沒人執法,法律就是一紙空文。
好频道!!!
好眼光!!!😁
OSHA 的嚴格要求,其實也是在保護雇主。美國工傷賠償很嚴苛的,一條人命甚至比一家工廠要貴……
是。我出来之前不觉得,出来之后越来越认为中国确实在低人权优势上获益不少,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前几天我在看到一位号称本地(加拿大某城市)华人女首富的访谈,她说只需要引进中国人力,一个人给5000加币再配宿舍,让他/她加班就会加班。我笑而不语,这可能也是很多华人移民企业家的死穴,总想着去复制在中国国内的所谓成功经验,而不屑于学习和理解当地法律文化,基本上会一路大坑。😂
@@hedaoyou 說實話,一個半世紀以前的排華法案,背景就是華人勞工要錢不要命……
哈哈,还真是,一百多年过去啦,还那样哈😂😂
能形成产业链级别的回归才是真正的回归,个别企业的回归意味着它还要依靠外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因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归。但是如果美国真的能在现有的经济要素条件下实现产业链的回归,那么不仅需要闭关自守,严厉打击走私,还要大幅度提高人民收入数倍以抵消物价的大幅上涨才能让回流的产业维持下去,这现实吗?
👍👍
这世上杀头的生意有人做,赔本的买卖没人做。 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要靠关税靠制裁靠围追堵截来把资本利润和贸易限制在一国之内是做不到的。 不要用中国的思维来理解美国,除非你希望美国向中国看齐。 传统制造业的工作很快会被机器代替,现在真正应该考虑的是应对AI的挑战,白领很快会失去工作,而川普还在一心和别人抢流水线上的工作。
Wendy说得好👍👍
你们觉得欧和美各自完全内循环行不行?从前不也这么过过?低人权问题的确很严肃,和专制制度互为鸡蛋负循环。严格说欧和美的人权状况还有差异,我觉得内循环挺好,过去几十年全球化的底层理论是欧美那套“帮第三世界发展经济进而和平演变制度”,目前已经完全破产,见伟大祖国或印度。既然底层理论都破产了,其实应该回头了不是吗?
各自内循环也没啥必要,大家制度移植,信仰底色也基本一致,就一起合作一起玩吗,有钱一起挣,都有钱也会世界安定很多,也可以互相旅游。
@Dududududu-q4q 至少有老川就不行。我说话的重点是:相对第三世界,欧美能不能完全内循环,反正都AI时代了。
@@latontagrande265 我对川普也是一头问好。我投的是川普,但是我真的是没有选择了,只要不是拜登,是坨屎我都投。过去的四年,学校要给我家四岁小孩读同性恋的书,我真的是忍无可忍,同性恋是个人自由,但是,不要碰我的孩子。川普这次赢,并不是美国人的人心,他赢在“不要拜登”,拜登的白左碰到美国人的孩子了,美国人忍不了。
全球化的底层理论不是西方出于理想牺牲了自身的利益去帮助第三世界。。。它是在科技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寻求利润最大化的自然趋势。 资本往成本低的地方流,货物往利润高的地方走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是胎里带来的毛病😂。 要限制资本和生产在一个固定的范围是违反经济规律的。可以做,很多国家出于对国内产业的保护,比如日本对农产品,但那不是整个宏观经济的主流。在一个开放的自由市场经济里,要截断资本和货物的流动都是事倍功半的事。
你有没有听完分析?哈哈,自闭自言自语有意思吗?英国当年工业革命还要搞个圈地运动,你现在搞一个试试看。在非洲你都搞不了,还一厢情愿宏大叙事,有什么意思,不切实际的臆断
欧美负责金融和高端研发,中国负责生产,其他国家负责原材料,美国负责用武力维持这个秩序。
这是历史上的三角贸易的变种,并不公平,不是真正的“自由贸易”。
中国只是这种不公平的规则的颠覆者。
说的真好,言简意赅。美国想用武力维持这个秩序,就必须让制造业回到美国。
哈哈 过分了兄弟 我刚订阅你就做期节目针对我
哈哈,误伤友军?😂🤝
石棉光靠口罩和逆風的防護不夠,還要帶護目鏡甚至穿防護服。美國人命貴,製造業真回到美國只能通過自動化或半自動化。即人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操作計算機,然後機械設備在工作現場進行生產建設。用人機交互替代人直接與危險環境交互。
是的,其他的不夸张,但是负压/逆风环境有点夸张,尤其只是打一两个孔时。另外认同您的看法,即美国应该在智能制造上下功夫--我认为美国人的强项是相对高端的创新和标准化上,而不是在低端的苦力领域。🤝🤝
@hedaoyou 本身負壓環境搭建的成本不高,真正貴的是搭建完要驗收和認證。如果有自動化和模塊化的負壓與過濾方案,效率會快很多,成本也會低很多。
呦,行家啊👍😁
@@hedaoyou 這個東西在學校都搭過,三四個學工科的大學生就能搞定。但是沒法直接用在商用場景,因為需要過認證。
所以说欧美的制度才会推进整个世界的文明进程,当四个人抬轿,便宜又好用,就没有人会琢磨汽车了。
一个半立方压缩空气罐,国内5000元、但是如果你想买一个满足ASME的压力罐,,3万人民币没人干!
是的,其实欧美很多产品里面都有很大比例的合规成本,这一块中国天然占优势。
何先生好!
您好!🤝😁
美国的用工上与加拿大还是有点区别的。如果说中国企业是血汗工厂,加拿大企业是乡村俱乐部,美国企业应该介于两者之间吧
是那么个意思,加拿大人确实更闲云野鹤一点。
不是所有制造业都回流,是拉一些盟友,把中国的一部分制造业分流到这些盟友中。
这个拜登的战略,不是川普的,川普眼里盟友打起来更容易
谁软欺负谁
@ 墨西哥和加拿大都服软了😅,双方已经暂停加关税
美国解决的不是让制造业回到美国的问题, 他要解决的是制造业为什么离开的问题。。。
苏联倒台是制造业离开美国的根本原因。
没有外部威胁,就没有大军工,没有大军工,就不需要安全完整的,扎根美国国内的全产业链。和对应的天文数字的投资。
资本取利,制造业再美国不赚钱,自然就走了。全球化就此开端。
工会的利益要求是源于和冷战时期比较产生的落差。
如果只算账面,美国可以不要制造业回美国,把工人全饿死就好了。
但美国发现,他的全球利益就是建立在强大美军的基础上,强大的美军又是建立在美国有完整制造产业链的基础上的。
所以美国必须让制造业回到美国,很可惜美国再苏联倒台之后,出现了明显的军力过剩期,打了几个第三世界小国更让美军觉得自己可以再硬50年,等发现问题的时候已经有点来不及了。
美吹害死美国。
目的是让资本家发财?打工能发财,你要能把加拿大人骗了,我服你!
你对美国制造业完全不了解,很多美国工厂两班倒是日常,订单急的时候三班倒也有过,就在美国红脖地带,当地的政府土地和税收优惠也是一直在持续。
美国人很实际的,我很少见过美国人和钱过不去。美国人绝对是家庭第一位,但是在可以平衡的情况下,那都是拼命挣钱的。毕竟老婆的新衣,孩子的玩具那在美国人的心上也是顶顶重要的。
美国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工会,工厂完全可以搬到没有工会的地区,这就是各州各自为政的好处。
工会不是什么地方有或者没有的地方。建厂的时候可能没有工会。一旦运行起来工会组织就开始来工厂找工人鼓励加入工会以维护工人权利。这个时候就是利益博弈。印象中Walmart就没有工会。
@ 这跟各州立法有关,有的州立法有利于建立工会,有的不利,而且工会的权限和影响力也完全不一样。南方红州工会比例非常低,低于5%,而兰州都在15%左右。这在建厂时就应该考虑到的问题,这也是很多北方大厂南迁的原因。
美国只需要把高科技制造业拿回来就可以了,特别是加拿大、欧洲、日韩台这些发达地区的高端制造业。仅仅把加拿大汽车产业链迁回铁锈带,铁锈带就复兴了,这也是川普首先给加拿大加关税的原因。
@@Topgun2023_v 企业家不想。
又貪又扣=勤奮節儉😂😂😂
😂🤝
能, 如果美元大幅贬值, 因为不贬值人工太贵, 产品没有竞争力; 不能, 美元大幅贬值会导致美债的崩盘, 从而美国跌落世界第一的宝座.
明白人👍
这你就在用以前美国的视角在看美国,现在的美国已不是过去的美国,美国人也需要工作,产量不一定干的过,但质量一定干的过。
你在美国当过企业主吗?
你确定made in usa质量一定比made in china好吗?
@@AlexYu-nm3dg只说跑鞋,因为我只买过美国制造的鞋,质量没问题,同品类的鞋,越南制造$120,美国制造$200。我觉得没问题,那就从两年买三双改成一年一双呗。
@@Dududududu-q4q 若干年前买了双美制的NB跑鞋, 以为一分钱一分货, 结果没穿多久掉色严重, 从此不再迷信外国货的质量.
我认为你的讨论少考虑了一项内容: Trump 正在 de-regulation.
他所代表的大资产阶级们,那些巨富们, 是不喜欢这些规则、制度的,他们也不喜欢 工会。 他们现在找到了 trump 这样一个混不吝的代理人,正好用来实现他们多年的夙愿: 打破民主制度对他们的束缚, 正大光明的减少规则、降低标准,阻止工会成立,提高商品价格,从而压榨人民,攫取财富。
我本来是很尊敬如 Facebook, Amazon 等大公司的, 现在却发现, 我还是太天真了。 资本是如此的贪得无厌, 一有机会, 就会张开大口,吞噬人民的财富。
Trump 为什么想要加拿大? 当然是加拿大的资源! Trump 为什么要加沙地带? 当然是因为那里富有,他要占领了以后开发那里,嫌钱!
Amazon 为什么要关闭在魁北克的物流中心? 因为那里的工人马上就要成立公会!
我们这些人,在一路向上的环境中浸染太久,已经失去了警惕心,忘记了怎么和资本斗争。 只有大家一起站出来,反对他们,才能保住我们这些普通民众的基本生活!
这个确实是我没想到的,我不在乎钱,但是有人只在乎钱。😂🤝
川普想要产业回流,不再对全球贸易顺差,代价就是必须放弃美元的国际结算地位,没有顺差了为啥不能用各国自己的本币结算?现在离岸美元的规模是美联储手里的数十倍,通过贸易把产油国手里的美元返回给美国,那美元的贬值的比例,美国和华尔街绝对承受不了的。 失去美元霸权,美国基本就废掉了,而且所有的国家都想要反抗美元霸权,难道美军有能力对抗所有国家吗?
我同意您的看法,主要问题是一半美国人不同意您的看法。😂👍
机器人了解一下
這個辦法好,可是哪裡來機器人呢,日本,歐洲
控制在十五分钟左右,可以做两集。视频数量上去了。广告收入也会上去。
谢谢您的建议。我话有点多,没收住,以后不行分两期或者多期讲。🤝🤝👍👍
你看我多忠粉。睡前听你絮叨😂
😂👍那下次我再说慢点,给您助助眠😁
你非洲去吧?😅
美國去全球化的一個,一直被大家忽視,或者說迴避的問題就是國土安全問題。美軍進軍阿富汗的背景是 911,實際上美軍在中亞和中東的軍事行動,將戰場阻擋在了美國本土之外。如果美國在全球採取收縮態度,那必然會有大量中小軍事組織浸潤這些空隙。相對應的,這些地方會變成威脅美國本土的大後方。因為這些混亂的地方想要維持統治,必須樹立一個共同的敵人,同時講好一個共同仇恨的故事。
从经济的角度上说,内循环绝对的利于本国。资金就是血液,如果可以把所有的资金都聚集在国内的经济体系,国内的经济会蓬勃发展,五脏俱全。同时,由于工作稳定,整个社会的稳定维稳费用下降。房地产业会因为就业工作机会而产生提高。其次,你所说的美国人不愿加班这个事儿,是分年龄段的,30-50岁,有孩子不愿加班,那20-30岁呢,50-70岁呢,都在工作啊,要不干嘛,谁不喜欢度假和好东西啊。周末工这种,美国大量的护士都在干,就为了周一到周五在家陪孩子,而且护士周末工,在美国这两天就是全职了,没有加班费。这种shift很多,选择余地大的工作,在婚恋上都很受追捧的,因为都知道,这种工作能顾家。科技在发展,中国又在老龄化,全球化的廉价劳动力最终会失去意义,早转移早好,至于美国自循环,倒是没什么必要,北美自贸区就挺好。有钱大家一起挣,邻居有钱我也放心嘛。
资金会流动啊。再说关起门来,资金会流出去不说,效率也不一定提的上去啊。
所以,我们能说英语,谁会跟中国老板干?
说对了,我遇到的很多华人老板基本上就是盘剥移民中的华人,或者欺负英文说不好的新移民。英文和身份都搞定了的话,远离华人企业。😂
美国人过好日子太久了!
很多东西靠人工智能了
小心人工智障变多 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