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凱族舊好茶石板屋文化之旅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12 มิ.ย. 2024
  • 這是第一部接案影片,山上路況崎嶇,了解有些人要回家的路並不容易,透過嚮導的介紹,了解石板屋的歷史文化,聽著獵爸回憶小時候的時光,堅持著在山上過著簡單的生活,自給自足,令人羨慕,也了解石板屋建造及維護並不容易,希望到訪的人都能尊重原住民的文化。
    引用南大幫說明
    國立臺南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與臺南學研究中心於2月28日至3月1日共同辦理「多元文化研習─Kucapungane舊好茶部落走讀」活動,協同地方嚮導─深活共構有限公司,帶領師生前往獲選為WMF世界文化遺產之舊好茶部落,認識魯凱族人舊時生活的痕跡與智慧。
    此次前往地點海拔高度約900~1000公尺,乘坐小貨車途經隘寮南溪、新好茶教會遺跡直至山腳下登山口後,再徒步六小時攀登才能抵達舊好茶部落,沿路經過石板工寮、採石場及大崩壁,皆能感受到族人們回家的不易。
    地方嚮導陳濬哲提到,舊好茶部落族人於民國67年前後,配合政府開發計畫,被迫向下遷移至隘寮南溪北側的河階地(新好茶部落),在部落長輩口中新好茶部落的地名為Tulalegele,意思是大水會回來的地方。而歷經三十年的時間後,在莫拉克風災時,新好茶部落被土石流所掩埋,僅剩教堂位置略微可見。
    地方嚮導帶領著師生走訪舊好茶的每個角落,沿路講述部落地形與從前族人們生活模式間的關係,學校、教會、警察局,即使只剩下殘垣,卻能想像從前族人們在此地生活的圖像,緊密的社會組織與階層制度,每個族人都像齒輪般各司其職,推動著舊好茶部落前進。晚上,大家圍坐在石板屋外聽獵爸杜義雄說故事,他指著山頂上高掛的月亮說:「月亮太陽,我們一起看,一起sabou(魯凱族問候語)」,提醒與山林共生的我們,要帶著尊重與謙卑對待宇宙萬物。
    參與活動的同學表示:「站在登山口眺望看不見的目的地時,通常感受到的是緊張與不確定性,一想到這是族人回家的路,卻又充滿信心與溫暖。腳底踏的石階、手緊抓住的攀繩都是長輩們用心闢出的路。經由此次活動也發現火堆在生活中的重要,牽引每個回家的族人,溫暖在外所受的風霜,而在舊好茶的獵爸,就像那顧火的人,照顧著火堆、點亮著回家的路,等待著Kochapongane(雲豹的傳人)回來。」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12

  • @user-wr5fw1oe5j
    @user-wr5fw1oe5j 6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1

    很棒的拍攝 也祝福您們平安

  • @hugocheng6243
    @hugocheng6243 7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4

    真的很喜歡原住民的藝術,我覺得台灣建築也可以多運用這些元素,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找不到的獨特美感

    • @hunterwen2023
      @hunterwen2023  7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1

      真的,在生活中創造美感

  • @user-yf1tv5vq2i
    @user-yf1tv5vq2i 10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2

    真的是臺灣的瑰寶❤
    我也好喜歡那位爺爺的說法,道盡對祖先智慧的敬畏與石板屋文化的愛

    • @hunterwen2023
      @hunterwen2023  8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1

      台灣各類寶藏真的多

  • @andyliu6602
    @andyliu6602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40幾年前曾3天2夜縱走過霧台~阿禮~好茶(舊) , 今天看這影片中的好茶(舊)村與地貌跟當初完完全全不一樣 , 除了風災的破壞外 , 好茶(舊)村也好像被開墾過 , 在山坡上村落也顯現出來 !

    • @hunterwen2023
      @hunterwen2023  21 ชั่วโมงที่ผ่านมา

      可以想像以前的舊好茶部落一定很美,大自然的破壞力驚人,在人力維護不足下,許多的石板屋已毀壞,還好還有一些族人願意去居住並新建,讓這舊部落可以繼續被看見,傳統可延續下去。

  • @user-iu6pg8lg8n
    @user-iu6pg8lg8n 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1

    至少日治前 是室內葬吧
    是否有祖靈埋在屋內

    • @hunterwen2023
      @hunterwen2023  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據他們的說法是這樣的

  • @user-gj8rg8rk1l
    @user-gj8rg8rk1l 9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1

    讚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