ขนาดวิดีโอ: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แสดงแผงควบคุม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ล่น
เล่นอัตโนมัติ
เล่นใหม่
忆阻器最大的问题在于endurance,即耐久性。 晶体管是控制电子的移动,而忆阻器是控制离子的移动。 离子的重量比电子大4-5个数量级(取决与离子的种类,如锂离子,氧空位,活性金属离子等)。耐久性的长期表现为离子无法移动,即无论正负电压,电阻值都不变化。所以,学术界研究很火热,但是产业界举步维艰。惠普公司是首次提出忆阻器的概念的,现在他们研究忆阻器的小组已经解散了。
有个加密货币也在炒作这个概念
有料~你應該開頻道
你这说出来他们还怎么high?讨厌
谢谢那我就不看了
@@xiakexu829 他们是谁
常常听老师的讲座,长了好多知识。谢谢老师有一个物理概念电流相加是通过并联都到的相反电压是串联得到的
在忆阻器方面现在还有很多技术难题,尤其是忆阻器本身对周边的环境变化很敏感,就温度的变化都会带来本身数值的变化,现在只能说未来可期,要是能克服这些困难,那ai的发展就真的更进一步了。
所以,雖然憶阻器會更像大腦的運作機制,但也有可能會像人腦一樣,當發高燒時,便可能發生神識不清,甚至出現幻覺的情況,是嗎?
会有这些问题,总之忆阻器是很好的元件,但是还有许多的困难需要克服,不然的话早就开始商业化了,现在的硅基芯片已经到了瓶颈了,尺度不能更小了,再小就会出现量子隧穿效应了。@@Dksfu
@@xiaomuhan629 目前半導體尖端製程仍在突破中,以 Intel 的規劃,至少未來十年仍會繼續向前進,及不斷縮小,而三星的 2nm 也宣稱不久便要問世,若說量子穿隧效應,其實到了 3nm 以下便已經開始有影響了。且除了尖端製程之外,還有各種 3D 封裝技術,以及新的材料可能性等等不同的發展方向,估計還會熱鬧好一陣子。
要用時你只要通電叫出此電阻,例如5v電壓加在電阻上有多少電流流出就可知道電阻,再經電流x電阻=電壓,再經過數位類比轉換器轉換成數位(dac),再讓數位式cpu處理即可,其過程應該類似聲音被切成n段成數位儲存,要用時再轉換成波形輸出!!
如果用在智能驾驶,会不会干翻fsd呢?
完全同意大刘的评论,有了这新技术可以模拟人脑运作,真正的AGI将会很快就铺天盖地出现!
你的每期视频都值得三连,虽然我也听不懂
想起了大学时候用的硬编程矩阵电路
IBM做類似的晶片 都超過十年了也還沒量產...
存内计算和类脑计算是有区别的。目前有商业潜力的是存内计算,可以用忆阻器实现,也可以用其它技术实现,基本上就是mvm。类脑计算还在摸索应用方向,忆阻器是最明显的实现技术,但数字实现是最可能成功的,看看intel的loihi,etc
該技術有點類似返古了,早期數位電腦還不夠快時,就是用類比電路來輔助處理,稱為類比計算電路。
人的大脑结构碳基生物发展演变的,具有很多局限性,例如功率和规模,不一定就是最好的。
請問大師,氧化鈦等憶阻芯片所需材料,在晶圓廠以矽為主的環境,不會造成污染嗎?目前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已經可以量產了嗎?
不会的,主流的忆阻材料是氧化铪或者氧化钽(HfO2, TaO2),都是CMOS工艺兼容的材料。
@@shuaida7700 謝謝您
理解的是这种芯片的物理结构应该也会影响计算效率,虽然可能很微小,但是处理的任务复杂到一定程度的话会有明显区别
CGRA 或者 可编程RC 电路才更骚 更接近 gpu
Great info.
thanks a lot for the info.
什么时候投产是个问题
也算是十几年前学术界就开始的话题了吧。即使现在看也感觉离工业界还有点遥远。
要達到類比的功能必需要有精準的電流和電壓產生,也就是要在電流或電壓做量化工作,例如0.1~0.2v都併入0.1v,0.2~0.3v併入0.3v,這一方面應該可用數位類比轉換晶片(dac)來做到,就,如此這個用電阻變化做成的類比運算器就能實用化!!
大劉身後的那盞燈,我覺得挺有品味的。
皮克斯😂
跟我家的落地懶人平板支架蠻像的 XD
餐厅偷的?用来引诱苍蝇。
模拟计算精度是个问题,因为ADC的精度不够
所以每個迴路只能負擔一小部分的範圍,把一個電阻變成4-6個Bit左右就....很多了😅整套下來,不可能獲得上千倍的算力提升,但想要募集資金,廣告總是美好的未來😛
ADC在模拟计算的领域里面是不是相当于皇帝家的锄头?
所以你人肉能分辨出0.0045V和0.0046V之间的区别?@@alexyoung6418
忆阻器估计还要好些年才能商业化吧
忆阻器是什么?
我看的第二个讲忆阻器的视频
第一个在哪里
@@taibeilong2754 博主叫新石器公园
期待强人工智能的出现!
遙遙領先.遙遙領先.遙遙領先
算力焦慮是不可能解決的安迪-比爾定律 去了解一下
原来强人工智能的突破在这里
忆阻器和光电模拟芯片的跟踪慢了。
不能只讲功耗,还要讲做到了多少bit位的计算。视频中只讲了一个手写体识别的例子,还有什么?
等成功商用再说吧。整天一堆实验室产品。 当然,有大刘介绍这种技术还是很有必要的,了解前沿可以启发别的。
那到底说还是不说?
沃靠!
自旋电子 磁性半导体
这种实验室产品,作者只强调某一方面功能,对苛刻的外部条件和高昂的成本避而不谈。除了猎奇,没什么实际意义
那必须是华为遥遥领先
真是高科技..不甚理解..
大刘,看看回形针以前的作品,学习学习,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再過幾十年後就不得了了
我們天生就會對周遭事物賦予"價值感", 一種與生俱來對周遭事物與"我"的關係認定. 這或許就是自我意識建構的根本成分, 其上層才是認知的神經網絡. 如果這樣的假設符合生物(如我們人類)的情感慾望源頭, 那麼即使採用類神經網路(SNN), 電腦也難以產生自我意識吧....
听了个寂寞。云里来雾里去。
这个博主的评论区真是人才济济!我感觉自己落伍了。
憶阻器 邏輯是 行不通的!
国内就清华做出来了目前
本质就是个石头,或者说是硅,你给它整一个复杂的结构,再赋予复杂的算法,他就能产生意识?就像你给一块石头一个复杂的程序,不管多复杂,它就突然会饿了,困了,想要飞,还会抑郁,还会生病感冒患癌症?然后还有意识!可能吗?!搞生物的那些家伙,你给它一些生命体必须的元素,他们能合成出一个生命体吗?或者退一步是卵子,或者是精子,可能吗?
为什么不可能,生命本身就是来自于简单的有机结构。
生命的本质是有机物加电信号,石头加电信号为什么不能有意识呢
都已经用电脑模拟出一种脑神经比较简单的虫子了。而且在数字环境,饿,倦想飞等等都是你非常有限的思维对生命的理解,有没有实体也可能会成为生命。而且就算退一万步,有些生物压根就不会感觉到饿,想飞也能成为生命的定义....我也醉了😂😂😂😂😂😂 什么跟什么..... 一个10岁的孩子搞不好知识和思路都比你清晰
我们人脑本质是啥?不就是一堆肉吗
@@Edwin66666 好的,你以后就用你的肉思考问题,不要用大脑。反正你的大脑和你胳膊上的肉是一样的。
忆阻器最大的问题在于endurance,即耐久性。 晶体管是控制电子的移动,而忆阻器是控制离子的移动。 离子的重量比电子大4-5个数量级(取决与离子的种类,如锂离子,氧空位,活性金属离子等)。耐久性的长期表现为离子无法移动,即无论正负电压,电阻值都不变化。所以,学术界研究很火热,但是产业界举步维艰。惠普公司是首次提出忆阻器的概念的,现在他们研究忆阻器的小组已经解散了。
有个加密货币也在炒作这个概念
有料~你應該開頻道
你这说出来他们还怎么high?讨厌
谢谢那我就不看了
@@xiakexu829 他们是谁
常常听老师的讲座,长了好多知识。谢谢老师
有一个物理概念
电流相加是通过并联都到的
相反电压是串联得到的
在忆阻器方面现在还有很多技术难题,尤其是忆阻器本身对周边的环境变化很敏感,就温度的变化都会带来本身数值的变化,现在只能说未来可期,要是能克服这些困难,那ai的发展就真的更进一步了。
所以,雖然憶阻器會更像大腦的運作機制,但也有可能會像人腦一樣,當發高燒時,便可能發生神識不清,甚至出現幻覺的情況,是嗎?
会有这些问题,总之忆阻器是很好的元件,但是还有许多的困难需要克服,不然的话早就开始商业化了,现在的硅基芯片已经到了瓶颈了,尺度不能更小了,再小就会出现量子隧穿效应了。@@Dksfu
@@xiaomuhan629 目前半導體尖端製程仍在突破中,以 Intel 的規劃,至少未來十年仍會繼續向前進,及不斷縮小,而三星的 2nm 也宣稱不久便要問世,若說量子穿隧效應,其實到了 3nm 以下便已經開始有影響了。
且除了尖端製程之外,還有各種 3D 封裝技術,以及新的材料可能性等等不同的發展方向,估計還會熱鬧好一陣子。
要用時你只要通電叫出此電阻,例如5v電壓加在電阻上有多少電流流出就可知道電阻,再經電流x電阻=電壓,再經過數位類比轉換器轉換成數位(dac),再讓數位式cpu處理即可,其過程應該類似聲音被切成n段成數位儲存,要用時再轉換成波形輸出!!
如果用在智能驾驶,会不会干翻fsd呢?
完全同意大刘的评论,有了这新技术可以模拟人脑运作,真正的AGI将会很快就铺天盖地出现!
你的每期视频都值得三连,虽然我也听不懂
想起了大学时候用的硬编程矩阵电路
IBM做類似的晶片 都超過十年了
也還沒量產...
存内计算和类脑计算是有区别的。目前有商业潜力的是存内计算,可以用忆阻器实现,也可以用其它技术实现,基本上就是mvm。类脑计算还在摸索应用方向,忆阻器是最明显的实现技术,但数字实现是最可能成功的,看看intel的loihi,etc
該技術有點類似返古了,早期數位電腦還不夠快時,就是用類比電路來輔助處理,稱為類比計算電路。
人的大脑结构碳基生物发展演变的,具有很多局限性,例如功率和规模,不一定就是最好的。
請問大師,氧化鈦等憶阻芯片所需材料,在晶圓廠以矽為主的環境,不會造成污染嗎?目前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已經可以量產了嗎?
不会的,主流的忆阻材料是氧化铪或者氧化钽(HfO2, TaO2),都是CMOS工艺兼容的材料。
@@shuaida7700 謝謝您
理解的是这种芯片的物理结构应该也会影响计算效率,虽然可能很微小,但是处理的任务复杂到一定程度的话会有明显区别
CGRA 或者 可编程RC 电路才更骚 更接近 gpu
Great info.
thanks a lot for the info.
什么时候投产是个问题
也算是十几年前学术界就开始的话题了吧。即使现在看也感觉离工业界还有点遥远。
要達到類比的功能必需要有精準的電流和電壓產生,也就是要在電流或電壓做量化工作,例如0.1~0.2v都併入0.1v,0.2~0.3v併入0.3v,這一方面應該可用數位類比轉換晶片(dac)來做到,就,如此這個用電阻變化做成的類比運算器就能實用化!!
大劉身後的那盞燈,我覺得挺有品味的。
皮克斯😂
跟我家的落地懶人平板支架蠻像的 XD
餐厅偷的?用来引诱苍蝇。
模拟计算精度是个问题,因为ADC的精度不够
所以每個迴路只能負擔一小部分的範圍,把一個電阻變成4-6個Bit左右就....很多了😅
整套下來,不可能獲得上千倍的算力提升,但想要募集資金,廣告總是美好的未來😛
ADC在模拟计算的领域里面是不是相当于皇帝家的锄头?
所以你人肉能分辨出0.0045V和0.0046V之间的区别?@@alexyoung6418
忆阻器估计还要好些年才能商业化吧
忆阻器是什么?
我看的第二个讲忆阻器的视频
第一个在哪里
@@taibeilong2754 博主叫新石器公园
期待强人工智能的出现!
遙遙領先.遙遙領先.遙遙領先
算力焦慮是不可能解決的
安迪-比爾定律 去了解一下
原来强人工智能的突破在这里
忆阻器和光电模拟芯片的跟踪慢了。
不能只讲功耗,还要讲做到了多少bit位的计算。视频中只讲了一个手写体识别的例子,还有什么?
等成功商用再说吧。整天一堆实验室产品。 当然,有大刘介绍这种技术还是很有必要的,了解前沿可以启发别的。
那到底说还是不说?
沃靠!
自旋电子 磁性半导体
这种实验室产品,作者只强调某一方面功能,对苛刻的外部条件和高昂的成本避而不谈。除了猎奇,没什么实际意义
那必须是华为遥遥领先
真是高科技..不甚理解..
大刘,看看回形针以前的作品,学习学习,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再過幾十年後就不得了了
我們天生就會對周遭事物賦予"價值感", 一種與生俱來對周遭事物與"我"的關係認定. 這或許就是自我意識建構的根本成分, 其上層才是認知的神經網絡. 如果這樣的假設符合生物(如我們人類)的情感慾望源頭, 那麼即使採用類神經網路(SNN), 電腦也難以產生自我意識吧....
听了个寂寞。云里来雾里去。
这个博主的评论区真是人才济济!我感觉自己落伍了。
憶阻器 邏輯是 行不通的!
国内就清华做出来了目前
本质就是个石头,或者说是硅,你给它整一个复杂的结构,再赋予复杂的算法,他就能产生意识?就像你给一块石头一个复杂的程序,不管多复杂,它就突然会饿了,困了,想要飞,还会抑郁,还会生病感冒患癌症?然后还有意识!可能吗?!
搞生物的那些家伙,你给它一些生命体必须的元素,他们能合成出一个生命体吗?或者退一步是卵子,或者是精子,可能吗?
为什么不可能,生命本身就是来自于简单的有机结构。
生命的本质是有机物加电信号,石头加电信号为什么不能有意识呢
都已经用电脑模拟出一种脑神经比较简单的虫子了。而且在数字环境,饿,倦想飞等等都是你非常有限的思维对生命的理解,有没有实体也可能会成为生命。而且就算退一万步,有些生物压根就不会感觉到饿,想飞也能成为生命的定义....我也醉了😂😂😂😂😂😂 什么跟什么..... 一个10岁的孩子搞不好知识和思路都比你清晰
我们人脑本质是啥?不就是一堆肉吗
@@Edwin66666 好的,你以后就用你的肉思考问题,不要用大脑。反正你的大脑和你胳膊上的肉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