ขนาดวิดีโอ: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แสดงแผงควบคุม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ล่น
เล่นอัตโนมัติ
เล่นใหม่
每次都很期待韋伯望遠鏡的新數據公布 特別是那些超深空場 能知道宇宙的早期歷史 以及我們到底是多渺小 心存敬意從訂閱追蹤到現在應該有2年了 不管是量子科普 還是宇宙雜談都是每期必看的內容 一點心意聊表感謝~(前幾期的宇稱不守恆、量子理論談大爆炸之初 這種艱深題目還請繼續製作 可以刺激思考 擴充自己的知識庫~)
感谢支持!目前三个系列会穿插更新,最近杂谈会多一些:)
天哪,不错啊 油管原来也可以这样
@@泽泽-n6q 大陆没这功能
@@我是讲真话 这个up在这边上传的是哔哩哩比的一个视频网站,有个充电按键就是用来打赏的,只是没办法这样公开而已,不过up可以打广告赚钱
@@泽泽-n6q b战起码有300多万粉丝,每个视频至少有二十万人看,所以不至于饿死
非常感谢关于深场照片的知识, 之前看只觉得好多星系在里面, 经您解释后, 发现了更多的信息, 太感谢了!
感謝你的解說,讓我們這些門外漢能夠稍微了解宇宙的偉大和奧秘。
对,太可怕了翻墙出来十年了发现各种香港人台湾人发的东西能学到的好少,真就市场全被白种人给占领了?你们是不是只看白人的东西?永远没有太多自己的市场?
黄种人 亚裔 华裔 拍出来的东西好多都跟不上白人的大部队,吐了
太精彩了学微分几何和GR的时候接触过宇宙学,但那只是一点点,隐约觉得通过GR推导出的宇宙学结论会特别的精彩,有了Linvo的精彩解读,太赏心悦目了,开心,过瘾😊
請問 現在所說的「可觀測宇宙」直徑900億光年既然有直徑 那應該就有中心位置請問 目前的可觀測宇宙 大致上的中心點在哪裡呢?我們的銀河系又離這個中心點 的哪個方位?感謝
可觀察宇宙嘅中心點就係觀察者本身,如果你喺地球觀察咁中心點就係地球
@@kivatak1235 了解 感謝
夏天去日内瓦天文台参观。看了他们日常工作。我觉得真是一种孤独的工作方式。在数以万计星空无限大的范围里找东西,可能找一辈子没收获。对我来说干久了真是容易抑郁。
每份工作都是需要热情才能坚持下去
其实无论什么工作都是孤独寂寞的,外人可能觉得很精彩热闹,只有当事人才明白其中的甘苦
@@davisliz159 我觉得人类一般生产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看到结果的。农民种地工人生产。我是汉语老师,只要我认真工作就能看到学生的进步。天文工作就好像有人告诉我汉语教一辈子也不一定把学生教会。这我干不了。
也许即使学术方面无法有突破,但能面对浩瀚星空就是一种享受。就好像教学生也许一辈子不一定能教出诺贝尔文学奖,但每天看学生成长就是一种愉快的享受。
@@yangao8935 话虽如此,但是你教一辈子的语文也可能教不出一个莎士比亚或曹雪芹出来,这样想想是不是还是有点绝望?
سبحان الله 观看繁星让人感觉很美好,感谢linvo的视频。
懶神包: 引力=GMm/r^2 引力場=2個球面面積 x 引力 =2 (4兀r^2) GMm/r^2 =8兀GMm能量引力場=引力場 代入 M=E/c^2 =8兀GMm =8兀G(E/c^2)(e/c^2) =8兀G(Ee)/c^4引力場方程=8兀G(Tuv)/c^4備註:c^4 是牛頓公式中,兩相乘 質量 改為 能量 後的產物,與4維空間沒任何关係。
你懶得打π 打pi就好,兀是哪來的創意
终于又等到Linvo讲韦伯的节目了!!!!
在b站看不是更快吗
@@泽泽-n6q 速度取决于你在哪个地方
哦哦 你在国外
谢谢Linvo 视频解说😘
说明大爆炸2-3亿年之后,可观察宇宙边缘星系的退行速度每秒10光年+,甚至更多(大爆炸第一秒,本人根据当时宇宙的密度计算,宇宙以每秒200万光年左右膨胀),而根据哈勃-勒梅特定律,目前可观察宇宙边缘星系的退行速度是100万公里左右,实际宇宙边缘星系的退行速度是5光年。
每次看到这样的视频都感觉自己活不活都无所谓了
我每次看了,就觉得我活好我这100年就好了😂
所以盡情做自己 其它都是浮雲
谢谢你的科普
有一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到底如何区分一个星系发出的光是红移了还是本身就在发红光?远处的星系发出的更短的电磁波应该也会被红移拉长变成可视光呈蓝色才对,如何明白这些“蓝色”的星系是在远处?
您可以先了解一下光谱
在可见光波段,如光谱的谱线朝红端移动了一段距离,即波长变长、频率降低。以前實驗課有拍特征譜線,測量與標準譜線的位置偏離,就知道是紅移還是藍移
宇宙中恆星大部分物質都是氫氣,而光經過氫氣時會被吸收掉某些頻段的電磁波,同時氫氣所釋放的電磁波也是固定那些頻率,這就是氫氣的光譜,每種元素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譜就如同身分證,我們則可利用光譜分析不同恆星的元素與含量,同時我們能利用氫氣,也就是恆星中佔比最多的物質,遙遠的恆星發出的光也會有氫的光譜,但會被紅移,根據這些元素原本的頻段,與我們觀測到的光蒲紅移了多少做比較,得到紅移值,而非單純看到甚麼顏色決定有誤拜託幫補充
我記得是氫原子會吸收某些波段之後光譜會有明顯被遮蔽的特徵(類似條碼)氫又是這個宇宙普遍存在的只要拿遠方的光譜裡被氫吸收過的光譜跟地球上可見光的光譜裡面的條碼比對就知道有沒有紅移藍移有錯的地方還請各位糾正
我們可以根據這些新數據估計宇宙中心的位置嗎?
請問一下紅移大於1.67的天體大約距離地球多少光年?
大约一百亿光年以上
@@Linvo 那想再問一個問題 距離地球五十億光年的光到達地球的需要的時間是五十億年還是要考量宇宙膨脹所以會超過五十億年?
@@b9602091 要看你说的这个50亿光年指的是50亿光年外的地方“此刻”发出的光,还是以前发出的光“此刻”我们看到时它的起点现在已经离我们50亿光年。。。通常来说此刻50亿光年外的光将来到达我们需要花费超过50亿年的时间,因为中间空间在不断膨胀。
2:45 话说韦伯的拍照原理什么?它是如何捕捉到超过光速以外的星系?还有光速不是宇宙第一速度吗?
我们看到的是很久以前发出的光,那时候它们离我们还很近
@@Linvo 是喔,一时之间没想到这个。谢谢解答
如果Artemis 1順利完成,未來30~50年順利在月球建造太空設施,就有可能在月球背面建造超過韋伯鏡面尺寸的大型地面望遠鏡來觀測更遠的超深空影像。
很难 月球背面也有阳光
月背有高能輻射,敵國也不敢派人登陸,人類還是躲在向地面比較安全。
坐等下回
終於可以知道宇宙的起源了,這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暗能量是何時出現的,暗能量到底是不是人造的
期待下一期
即观无慧,定当精进;常观心定,定能生慧。常观慧,会得到“苦空无常”的境界;常观慧,会修成“心中无相”常空性。--仅分享善言,不针对任何人和事,感恩宽容!
其實宇宙中的紅移現象會不會有機會由其他因素產生呢? 比方說時間膨脹、引力紅移、氣泡構成等等...
引力红移,气泡只会是局域性的,不可能表现出各向同性。
之前确实有其他假说,比如“光子疲劳”假说,不过这些早已被证伪了,下回就会说到。
爆炸有它的方向性,選取固定角度拍攝,再比較各角度的紅移值可確定爆炸有沒有發生,有的話爆炸的中心點在哪裡應該都可以分析出來。
最後的結論看不太懂,如何能夠用引力透鏡來補償韋伯的紅外波段能力不足呢?感覺這兩個之間沒什麼關係。
确实,引力透镜不能改变光谱红移,它只是把比较暗的光放大了。
依照相對論 沒東西能超越光速,為什麼接近宇宙誕生初的行星,紅移速度都大於光速幾十倍?
宇宙膨脹了解一下移動速度超越光速是因為宇宙的空間膨脹讓它們越來越遠而不是它們的移動速度超過了光速所以並不會令相對論不成立
請問偉伯理論上的極限可以看到多遠古的星體呢?
没有遮挡,并且逃逸速度没超过光速的星系都可以拍摄到 超过光速逃逸速度的,那没办法拍到……
linvo, ,上次你说过理论的发展远超过验证的科技,比如需要建造环太阳系的对撞机才能进一步验证微观的原子现象与猜测。实验的上限就在那。那么韦伯这种红外探测器的上限又在哪,建造一个可以比韦伯看的更古远的 (比如大爆炸开始一年)的·探测器 的难度也是指数级别的工程(比如太阳系对碰机)吗?
难度肯定是越来越大。不过靠电磁波的探测方式极限也就是38万年的时候,再早光子还出不来,目前只能靠引力波方式。
非常喜欢你的视频
請問一下目前可觀測 的宇宙範圍有930億年,為什麼遠大於大爆炸的130億年?是因為宇宙膨脹的速度比光速更快嗎?謝謝
是的
谢谢Linvo。有个问题想请教下,如果天体红移的速度超过光速,那么韦伯望远镜怎么能接收到来自这个天体的光呢?还是说这些天体曾经有一段时间的红移速度是小于光速的,所以那个时候的光才能传递到我们这里。对于那些在一开始相对于我们的红移速度超过光速的天体,我们是不是就永远都观测不到了吧?谢谢!
应该是这样的:某个星系当时距离现在地球的位置136亿以下光年,而正在以超过光速的若干倍退行,这一星系发出的光经过了136以下亿年时间的旅行刚到达地球,所以地球接受到的这道光当然保留了当时的红移值。
嗯,韦伯观测到的光是它很久以前发出的,当时距离我们还没这么远。对于从微波背景时期就已经超光速的地方来说,相当于在我们的可观测宇宙之外了。
@@Linvo 所有人类能观察到的星系照理都在可观察宇宙之内,不论目前有多远。但本人有两点想不通:1. 可观察宇宙的半径目前被认为是465亿光年,但如果136亿年(最早的星系大约形成于大爆炸之后的2-3亿年)前距离目前地球位置136亿光年的某星系以10倍于光速退行,那么目前明显远在465亿光年范围之外,那么可观察宇宙的半径不是需要修正为1360亿左右光年了?2. 按照固斯的宇宙膨胀定律,目前的不可观察宇宙比可观察宇宙大150×10的21次方倍,直径大约是可观察宇宙的五千万倍,如果可观察宇宙边缘的星系在当时退行是每秒若干光年,那么不可观察宇宙的退行速度在当时不是每秒至少要上亿光年,远大于宇宙爆炸第1秒的速度?
上面第1点本人刚相通,当时退行速度是每秒10+光年的速度,后来逐渐减低,130多亿年以来平均就是每秒3-4光年了。只不过本人估计当时最边缘的星系退行速度应该远大于10光年。
@@Linvo 谢谢您的解答!
宇宙膨胀会不会把红外线拉成微波,而韦伯望远镜永远都看不呢?
经常看科普,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也变得更有格局,不再被那是小事羁绊
真心喜欢听你的节目,虽然一句也听不懂....
好奇,比如linvo举例的这颗星,怎么测量他红移值得啊?
@@xong8254 我是问光谱仪原理😂
@@xong8254 哦哦哦,您这么一解释还挺直觉得,想象起来,感谢
基本上,宇宙內所有生命體,是沒有法子確定,我們的宇宙,是大爆炸嘭脹生成的,定還是宇宙本身正在旋轉運動的!不過,如果是後者的話,那就證明宇宙之外,還存在其他東西的!只不過,和我們的物理守則是否相同也不可知的!
你的天文知识,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不知不觉我翻看了你的全部视频,受益匪浅,多谢了。不过我最大的收获是“心大了”,看淡了很多事,生死,财富,人际关系,都变得不像以前那么影响我的心情了。还有一个小小的好奇,请问你是用了变声器了吗?😂
当然不是, 笨蛋
有问题。之所以能看到过去的光,是因为宇宙的扩张快于光。那么,红移的上限是多少呢?感觉,红移到头就是没有频率--波长无限大,成了一条直线。但还是有光啊,那只能说宇宙的扩张也有上限。还有,宇宙的扩张对光影响的机理是啥?从理性上看,受空间扩张影响,有点扯,只光受,而其他粒子不受影响啦?受时间影响应该更合理些。不过,还是这个问题--其他粒子不受影响啦?
嗯,上限就是波长无限长,就像黑洞的无限红移面。没太明白你说其他粒子的影响指的什么。
@@Linvo 不只有光子一种粒子吧,其他同类型或近类型的粒子也受这种影响吗?也就是只观察到光受其影响,而别的不受吗?波长无限长,不就是没光了--已经是别的东西了。
為什麼大爆炸不存在?? 敲碗敲碗~~~~
超過光速,要怎樣才能觀察?
为什么会有天球的概念,不是宇宙的形状还没有确定吗?假如宇宙的形状不是球形,按照天球计算的距离不会错吗?
天球和宇宙形状是两回事,天球其实就是一个可视区域,所以当然是球形了
@@Linvo 我是觉得如果整个时空比如说是闭合的,那么光一直沿着一个方向跑下去最终会回到起点的话,在光开始越来越接近起点的时候这种依靠红移来判断星系形成时间的早晚不就不成立了?即便时空不是闭合的,但是各个方向不是均匀的,依靠红移也就不准确了?不过通过你的视频了解了非常多的宇宙的知识,非常感谢!也祝你的频道越办越好!
6:29 神秘感爆棚
有个疑问,退行速度超过光速的星系,它的光是怎么到达地球的?
哈哈,它射出的光在朝我们过来啊
個人於地球如同地球於宇宙
期待“反大爆炸”議題。
我也是不信有一個大爆炸!
引力透镜现象影响了挖掘机的扭矩 导致大量高能蛋白的产生 啊
太短了。期待讲讲反大爆炸理论,历史看来真理往往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民科除外。
自己搜big bang didn’t happen 就有
我在思考,望遠鏡既然可以看到過去,宇宙大爆炸發生不久的星體,那也可以看到未來的星體不是嗎?對於一個時空來說,現在的地球理論上是宇宙中的某個階段,不是宇宙的結尾。為什麼科學家從來不通過望遠鏡看未來的宇宙是什麼樣?
請問未來的宇宙在那個方向可以望到?
好酷
谢谢老师…
想再多欣賞欣賞請問那些照片來源為何?
官网,比如这里 webbtelescope.org/resource-gallery/images
@@Linvo 非常感謝~
👍👍👍
阿哩.... 沒有等一下?!
這樣的天文望遠鏡不提,但就手機拍照,我發現蘋果手機捕捉的就是肉眼可見光,而華為長波短波都可以拍到,是不是說照相來說還是華為好用?
华为可以拍到 invisible光?666
说明华为辣鸡,因为好点的摄像头为了降低干扰,都会过滤掉不可见光
@@henry-sun 不是,就算拍到了不可见光,那也总要转换成某种颜色从而让它可见啊。但这不就失真了🤔😂
妳的長波短波指的是啥,非可見光波段?,拍到這些波段只能說偏離了民用拍照用途,拍到全是失真而且圖像都是數位相機傅立葉合成,真要拍可見光以外頻段蘋果完全有能力,且同時也完全沒必要
有些鏡頭濾鏡沒弄好才會那樣非夜視WEBCAM把紅外濾鏡片拿掉再加個 IR led打光就可以當夜視攝影機是一樣的原理
开门见山,一句废话没有,赞👍
感谢linvo 感谢美帝
👍 👍 👍 👍
红移14远超光速的话,光是怎么到达地球的呢?
我们看到的是很久很久以前发出的光(那时候距离我们还很近)
👍
第三星族恒星是什么?有第一第二吗
第一批恒星,所以缺乏金属元素。有第一第二,金属元素丰度不同。
韋伯就是加了美顏唄,拍的沒有皺紋沒有斑點,就是有點扭曲😅
韦伯到底有没有瑕疵啊 还是一切都完美
瑕疵肯定有~我們二十年後再發一個~科技水平又能更上升有個比較明顯的缺點就是不耐撞韋柏發射上去已經被宇宙塵埃撞了數次了有一次比較嚴重~一部分鏡面變形現在是經過調整讓變形影響變低
等我们做的TMT望远镜在夏威夷上线,人类会有更多视野。
哈哈哈 你国内b站更新的视频比油管快,可以可以
一样的,目前B站和TH-cam是同步更新
远离地球的速度超过光速🤔🤔
沒有"等一下"叫我起床 我多睡了好爽
空间的信息 等于 时间的信息
不是宇宙速度无法超越光速吗?
應該是說 無法以超光速形式傳遞"有效"訊息 像是量子糾纏、宇宙退行速度都可超光速,但實質上無法靠這些來應用
点赞
新片
華夏文明有一字,解得開宇宙奧秘就開了,那就是這字⋯神。有誰能解得開呢?
说说中国的火星探测器好吗?上去之后怎么没动静了呢?看人家韦伯频频发布最新进展。
祝融号现在正在冬季休眠中,预计12月前后复工。PS:怎么会上去后没动静呢,之前有很多相关新闻呀,可能你没关注吧。
感觉这一百多亿美元花得值呢
宇宙是「片」狀,不是「球」狀
真2
看得我手脚僵硬,人类太渺小了
如果大爆炸是真,那麼爆炸時各星體的速度是多少倍光速才能在幾百億光年後地球上的人還能看到爆炸最初的光?
美国这个妹子好厉害,利用红外数据合成图像
千万不要被外星人发现了!!
哈哈,登月都是假的,还看星星✨呢,智商要充值了😄
呵呵,红,蓝色都有,就是没发绿光的星星,看来连星星都不喜欢带绿。😄😄😄
您好,「韋」發音同「維」,不唸「偉」,台灣用的注音是「ㄨㄟˊ」只有此音,非破音字。大多數人都念錯,有名的「韋(音維)」小寶,非常多人念錯成了「偉」小寶。由於韋伯太空望遠鏡最近越來越火紅,「韋伯」此名稱出現頻繁,個人覺得有須將錯誤發音糾正,尤其您的是知識頻道,有教育、探討的功能,更須正確發音,才不至於往後民眾變為以訛傳訛唸錯音,謝謝!
什么宇宙大爆炸跟本没那回事片子看多了。
似乎感觉能力有点低于预期
最大問題望得越遠並不代表能望到越早期的宇宙!
微博牛逼 中掴牛逼 厉害啦我的掴
有病?
@@WEIHONGDU 你不爱国
一直有个问题油管上讲宇宙的播主都不敢回答,宇宙诞生之前是一团火球温度无限高那时候宇宙空间是无限小,为什么无限高的温度没有把空间“烧”大?而非要等到爆炸的时候才能把空间“炸”大。宇宙诞生前处于一个空间无限小密度无限高温度无限高的“火球状态”,这个状态空间无限小把“火球”压缩住,是空间无限小的状态来压缩这团“火球”,假设这个时候把“空间”换成让你来压缩这个“火球”你会被烧成灰,在你被火球烧成灰之后空间不就变大了吗?而这个温度无限高的“火球”没把压缩火球的空间“烧”大,而要等到火球爆炸后空间才会被”炸“大,Linvo敢不敢挑战一下这个问题?
我去你咋又来了,典型的牛顿时空思维
你從根本上就搞錯了, 宇宙誕生前時空根本不存在/無法定義何來無限小之說而且LINVO也說過好幾次大爆炸是對[宇宙誕生後] [宇宙的演化]的一種理論不是[宇宙誕生]本身老實點說就是麻煩你先去把[俗說宇宙]這個系列的第一集先看了最好是整個系列看一次再去找點科普研究研究把基本功打好再說
【为什么无限高的温度没有把空间“烧”大?】只要宣泄降温就可以烧出空间来。只要有高温必然会宣泄(热力学定律)空间的定义,闵氏认为:无物质不空间;物质膨胀到哪里,空间拓展到哪里。
不是不敢回答 而是蠢到不需要回答例如隨便說一個好了 你怎麼會覺得高溫能夠把空間燒掉 這個就很愚蠢是什麼原理? 根據誰的理論? 哪ˋ一份研究? 讓你覺得空間是能夠燒出來的?如果你想要說的是燒掉空間裡的東西 那在大爆炸之前你想燒的東西是什麼?你怎麼會覺得那些東西是可以燒掉的? 根據什麼?更別提其他那些你陷在牛頓經典時空觀的部分了你這一整大段都存在著一堆看太多民科 把空想當科學的謬誤了
温度的本质从根本来说是分子之间运动的快慢
人类发射了n多望远镜,最后发现我们看到的是外星人张开的幕布。。。。
我第四
每次都很期待韋伯望遠鏡的新數據公布 特別是那些超深空場 能知道宇宙的早期歷史 以及我們到底是多渺小 心存敬意
從訂閱追蹤到現在應該有2年了 不管是量子科普 還是宇宙雜談都是每期必看的內容
一點心意聊表感謝~
(前幾期的宇稱不守恆、量子理論談大爆炸之初 這種艱深題目還請繼續製作 可以刺激思考 擴充自己的知識庫~)
感谢支持!目前三个系列会穿插更新,最近杂谈会多一些:)
天哪,不错啊 油管原来也可以这样
@@泽泽-n6q 大陆没这功能
@@我是讲真话 这个up在这边上传的是哔哩哩比的一个视频网站,有个充电按键就是用来打赏的,只是没办法这样公开而已,不过up可以打广告赚钱
@@泽泽-n6q b战起码有300多万粉丝,每个视频至少有二十万人看,所以不至于饿死
非常感谢关于深场照片的知识, 之前看只觉得好多星系在里面, 经您解释后, 发现了更多的信息, 太感谢了!
感謝你的解說,讓我們這些門外漢能夠稍微了解宇宙的偉大和奧秘。
对,太可怕了翻墙出来十年了发现各种香港人台湾人发的东西能学到的好少,真就市场全被白种人给占领了?你们是不是只看白人的东西?永远没有太多自己的市场?
黄种人 亚裔 华裔 拍出来的东西好多都跟不上白人的大部队,吐了
太精彩了学微分几何和GR的时候接触过宇宙学,但那只是一点点,隐约觉得通过GR推导出的宇宙学结论会特别的精彩,有了Linvo的精彩解读,太赏心悦目了,开心,过瘾😊
請問 現在所說的「可觀測宇宙」直徑900億光年
既然有直徑 那應該就有中心位置
請問 目前的可觀測宇宙 大致上的中心點在哪裡呢?
我們的銀河系又離這個中心點 的哪個方位?
感謝
可觀察宇宙嘅中心點就係觀察者本身,如果你喺地球觀察咁中心點就係地球
@@kivatak1235 了解 感謝
夏天去日内瓦天文台参观。看了他们日常工作。我觉得真是一种孤独的工作方式。在数以万计星空无限大的范围里找东西,可能找一辈子没收获。对我来说干久了真是容易抑郁。
每份工作都是需要热情才能坚持下去
其实无论什么工作都是孤独寂寞的,外人可能觉得很精彩热闹,只有当事人才明白其中的甘苦
@@davisliz159 我觉得人类一般生产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看到结果的。农民种地工人生产。我是汉语老师,只要我认真工作就能看到学生的进步。天文工作就好像有人告诉我汉语教一辈子也不一定把学生教会。这我干不了。
也许即使学术方面无法有突破,但能面对浩瀚星空就是一种享受。就好像教学生也许一辈子不一定能教出诺贝尔文学奖,但每天看学生成长就是一种愉快的享受。
@@yangao8935 话虽如此,但是你教一辈子的语文也可能教不出一个莎士比亚或曹雪芹出来,这样想想是不是还是有点绝望?
سبحان الله
观看繁星让人感觉很美好,感谢linvo的视频。
懶神包:
引力=GMm/r^2
引力場=2個球面面積 x 引力
=2 (4兀r^2) GMm/r^2
=8兀GMm
能量引力場=引力場 代入 M=E/c^2
=8兀GMm
=8兀G(E/c^2)(e/c^2)
=8兀G(Ee)/c^4
引力場方程=8兀G(Tuv)/c^4
備註:c^4 是牛頓公式中,兩相乘 質量 改為 能量 後的產物,與4維空間沒任何关係。
你懶得打π 打pi就好,兀是哪來的創意
终于又等到Linvo讲韦伯的节目了!!!!
在b站看不是更快吗
@@泽泽-n6q 速度取决于你在哪个地方
哦哦 你在国外
谢谢Linvo 视频解说😘
说明大爆炸2-3亿年之后,可观察宇宙边缘星系的退行速度每秒10光年+,甚至更多(大爆炸第一秒,本人根据当时宇宙的密度计算,宇宙以每秒200万光年左右膨胀),而根据哈勃-勒梅特定律,目前可观察宇宙边缘星系的退行速度是100万公里左右,实际宇宙边缘星系的退行速度是5光年。
每次看到这样的视频都感觉自己活不活都无所谓了
我每次看了,就觉得我活好我这100年就好了😂
所以盡情做自己 其它都是浮雲
谢谢你的科普
有一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到底如何区分一个星系发出的光是红移了还是本身就在发红光?
远处的星系发出的更短的电磁波应该也会被红移拉长变成可视光呈蓝色才对,如何明白这些“蓝色”的星系是在远处?
您可以先了解一下光谱
在可见光波段,如光谱的谱线朝红端移动了一段距离,即波长变长、频率降低。以前實驗課有拍特征譜線,測量與標準譜線的位置偏離,就知道是紅移還是藍移
宇宙中恆星大部分物質都是氫氣,而光經過氫氣時會被吸收掉某些頻段的電磁波,同時氫氣所釋放的電磁波也是固定那些頻率,這就是氫氣的光譜,每種元素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譜就如同身分證,我們則可利用光譜分析不同恆星的元素與含量,同時我們能利用氫氣,也就是恆星中佔比最多的物質,遙遠的恆星發出的光也會有氫的光譜,但會被紅移,根據這些元素原本的頻段,與我們觀測到的光蒲紅移了多少做比較,得到紅移值,而非單純看到甚麼顏色決定
有誤拜託幫補充
我記得是氫原子會吸收某些波段之後光譜會有明顯被遮蔽的特徵(類似條碼)
氫又是這個宇宙普遍存在的
只要拿遠方的光譜裡被氫吸收過的光譜跟地球上可見光的光譜裡面的條碼比對就知道有沒有紅移藍移
有錯的地方還請各位糾正
我們可以根據這些新數據估計宇宙中心的位置嗎?
請問一下紅移大於1.67的天體大約距離地球多少光年?
大约一百亿光年以上
@@Linvo 那想再問一個問題 距離地球五十億光年的光到達地球的需要的時間是五十億年還是要考量宇宙膨脹所以會超過五十億年?
@@b9602091 要看你说的这个50亿光年指的是50亿光年外的地方“此刻”发出的光,还是以前发出的光“此刻”我们看到时它的起点现在已经离我们50亿光年。。。通常来说此刻50亿光年外的光将来到达我们需要花费超过50亿年的时间,因为中间空间在不断膨胀。
2:45 话说韦伯的拍照原理什么?它是如何捕捉到超过光速以外的星系?还有光速不是宇宙第一速度吗?
我们看到的是很久以前发出的光,那时候它们离我们还很近
@@Linvo 是喔,一时之间没想到这个。谢谢解答
如果Artemis 1順利完成,未來30~50年順利在月球建造太空設施,就有可能在月球背面建造超過韋伯鏡面尺寸的大型地面望遠鏡來觀測更遠的超深空影像。
很难 月球背面也有阳光
月背有高能輻射,敵國也不敢派人登陸,人類還是躲在向地面比較安全。
坐等下回
終於可以知道宇宙的起源了,這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暗能量是何時出現的,暗能量到底是不是人造的
期待下一期
即观无慧,定当精进;常观心定,定能生慧。
常观慧,会得到“苦空无常”的境界;
常观慧,会修成“心中无相”常空性。
--仅分享善言,不针对任何人和事,感恩宽容!
其實宇宙中的紅移現象會不會有機會由其他因素產生呢? 比方說時間膨脹、引力紅移、氣泡構成等等...
引力红移,气泡只会是局域性的,不可能表现出各向同性。
之前确实有其他假说,比如“光子疲劳”假说,不过这些早已被证伪了,下回就会说到。
爆炸有它的方向性,選取固定角度拍攝,再比較各角度的紅移值可確定爆炸有沒有發生,有的話爆炸的中心點在哪裡應該都可以分析出來。
最後的結論看不太懂,如何能夠用引力透鏡來補償韋伯的紅外波段能力不足呢?感覺這兩個之間沒什麼關係。
确实,引力透镜不能改变光谱红移,它只是把比较暗的光放大了。
依照相對論 沒東西能超越光速,為什麼接近宇宙誕生初的行星,紅移速度都大於光速幾十倍?
宇宙膨脹了解一下
移動速度超越光速是因為宇宙的空間膨脹讓它們越來越遠
而不是它們的移動速度超過了光速
所以並不會令相對論不成立
請問偉伯理論上的極限可以看到多遠古的星體呢?
没有遮挡,并且逃逸速度没超过光速的星系都可以拍摄到 超过光速逃逸速度的,那没办法拍到……
linvo, ,上次你说过理论的发展远超过验证的科技,比如需要建造环太阳系的对撞机才能进一步验证微观的原子现象与猜测。实验的上限就在那。
那么韦伯这种红外探测器的上限又在哪,建造一个可以比韦伯看的更古远的 (比如大爆炸开始一年)的·探测器 的难度也是指数级别的工程(比如太阳系对碰机)吗?
难度肯定是越来越大。不过靠电磁波的探测方式极限也就是38万年的时候,再早光子还出不来,目前只能靠引力波方式。
非常喜欢你的视频
請問一下目前可觀測 的宇宙範圍有930億年,為什麼遠大於大爆炸的130億年?是因為宇宙膨脹的速度比光速更快嗎?謝謝
是的
谢谢Linvo。有个问题想请教下,如果天体红移的速度超过光速,那么韦伯望远镜怎么能接收到来自这个天体的光呢?还是说这些天体曾经有一段时间的红移速度是小于光速的,所以那个时候的光才能传递到我们这里。对于那些在一开始相对于我们的红移速度超过光速的天体,我们是不是就永远都观测不到了吧?谢谢!
应该是这样的:某个星系当时距离现在地球的位置136亿以下光年,而正在以超过光速的若干倍退行,这一星系发出的光经过了136以下亿年时间的旅行刚到达地球,所以地球接受到的这道光当然保留了当时的红移值。
嗯,韦伯观测到的光是它很久以前发出的,当时距离我们还没这么远。对于从微波背景时期就已经超光速的地方来说,相当于在我们的可观测宇宙之外了。
@@Linvo 所有人类能观察到的星系照理都在可观察宇宙之内,不论目前有多远。但本人有两点想不通:1. 可观察宇宙的半径目前被认为是465亿光年,但如果136亿年(最早的星系大约形成于大爆炸之后的2-3亿年)前距离目前地球位置136亿光年的某星系以10倍于光速退行,那么目前明显远在465亿光年范围之外,那么可观察宇宙的半径不是需要修正为1360亿左右光年了?2. 按照固斯的宇宙膨胀定律,目前的不可观察宇宙比可观察宇宙大150×10的21次方倍,直径大约是可观察宇宙的五千万倍,如果可观察宇宙边缘的星系在当时退行是每秒若干光年,那么不可观察宇宙的退行速度在当时不是每秒至少要上亿光年,远大于宇宙爆炸第1秒的速度?
上面第1点本人刚相通,当时退行速度是每秒10+光年的速度,后来逐渐减低,130多亿年以来平均就是每秒3-4光年了。只不过本人估计当时最边缘的星系退行速度应该远大于10光年。
@@Linvo 谢谢您的解答!
宇宙膨胀会不会把红外线拉成微波,而韦伯望远镜永远都看不呢?
经常看科普,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也变得更有格局,不再被那是小事羁绊
真心喜欢听你的节目,虽然一句也听不懂....
好奇,比如linvo举例的这颗星,怎么测量他红移值得啊?
@@xong8254 我是问光谱仪原理😂
@@xong8254 哦哦哦,您这么一解释还挺直觉得,想象起来,感谢
基本上,宇宙內所有生命體,是沒有法子確定,我們的宇宙,是大爆炸嘭脹生成的,定還是宇宙本身正在旋轉運動的!不過,如果是後者的話,那就證明宇宙之外,還存在其他東西的!只不過,和我們的物理守則是否相同也不可知的!
你的天文知识,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不知不觉我翻看了你的全部视频,受益匪浅,多谢了。不过我最大的收获是“心大了”,看淡了很多事,生死,财富,人际关系,都变得不像以前那么影响我的心情了。还有一个小小的好奇,请问你是用了变声器了吗?😂
当然不是, 笨蛋
有问题。之所以能看到过去的光,是因为宇宙的扩张快于光。那么,红移的上限是多少呢?感觉,红移到头就是没有频率--波长无限大,成了一条直线。但还是有光啊,那只能说宇宙的扩张也有上限。还有,宇宙的扩张对光影响的机理是啥?从理性上看,受空间扩张影响,有点扯,只光受,而其他粒子不受影响啦?受时间影响应该更合理些。不过,还是这个问题--其他粒子不受影响啦?
嗯,上限就是波长无限长,就像黑洞的无限红移面。没太明白你说其他粒子的影响指的什么。
@@Linvo 不只有光子一种粒子吧,其他同类型或近类型的粒子也受这种影响吗?也就是只观察到光受其影响,而别的不受吗?波长无限长,不就是没光了--已经是别的东西了。
為什麼大爆炸不存在?? 敲碗敲碗~~~~
超過光速,要怎樣才能觀察?
为什么会有天球的概念,不是宇宙的形状还没有确定吗?假如宇宙的形状不是球形,按照天球计算的距离不会错吗?
天球和宇宙形状是两回事,天球其实就是一个可视区域,所以当然是球形了
@@Linvo 我是觉得如果整个时空比如说是闭合的,那么光一直沿着一个方向跑下去最终会回到起点的话,在光开始越来越接近起点的时候这种依靠红移来判断星系形成时间的早晚不就不成立了?即便时空不是闭合的,但是各个方向不是均匀的,依靠红移也就不准确了?不过通过你的视频了解了非常多的宇宙的知识,非常感谢!也祝你的频道越办越好!
6:29 神秘感爆棚
有个疑问,退行速度超过光速的星系,它的光是怎么到达地球的?
哈哈,它射出的光在朝我们过来啊
個人於地球如同地球於宇宙
期待“反大爆炸”議題。
我也是不信有一個大爆炸!
引力透镜现象影响了挖掘机的扭矩 导致大量高能蛋白的产生 啊
太短了。期待讲讲反大爆炸理论,历史看来真理往往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民科除外。
自己搜big bang didn’t happen 就有
我在思考,望遠鏡既然可以看到過去,宇宙大爆炸發生不久的星體,那也可以看到未來的星體不是嗎?對於一個時空來說,現在的地球理論上是宇宙中的某個階段,不是宇宙的結尾。為什麼科學家從來不通過望遠鏡看未來的宇宙是什麼樣?
請問未來的宇宙在那個方向可以望到?
好酷
谢谢老师…
想再多欣賞欣賞
請問那些照片來源為何?
官网,比如这里 webbtelescope.org/resource-gallery/images
@@Linvo 非常感謝~
👍👍👍
阿哩.... 沒有等一下?!
這樣的天文望遠鏡不提,但就手機拍照,我發現蘋果手機捕捉的就是肉眼可見光,而華為長波短波都可以拍到,是不是說照相來說還是華為好用?
华为可以拍到 invisible光?666
说明华为辣鸡,因为好点的摄像头为了降低干扰,都会过滤掉不可见光
@@henry-sun 不是,就算拍到了不可见光,那也总要转换成某种颜色从而让它可见啊。但这不就失真了🤔😂
妳的長波短波指的是啥,非可見光波段?,拍到這些波段只能說偏離了民用拍照用途,拍到全是失真
而且圖像都是數位相機傅立葉合成,真要拍可見光以外頻段蘋果完全有能力,且同時也完全沒必要
有些鏡頭濾鏡沒弄好才會那樣
非夜視WEBCAM把紅外濾鏡片拿掉再加個 IR led打光就可以當夜視攝影機是一樣的原理
开门见山,一句废话没有,赞👍
感谢linvo 感谢美帝
👍 👍 👍 👍
红移14远超光速的话,光是怎么到达地球的呢?
我们看到的是很久很久以前发出的光(那时候距离我们还很近)
👍
第三星族恒星是什么?有第一第二吗
第一批恒星,所以缺乏金属元素。有第一第二,金属元素丰度不同。
韋伯就是加了美顏唄,拍的沒有皺紋沒有斑點,就是有點扭曲😅
韦伯到底有没有瑕疵啊 还是一切都完美
瑕疵肯定有~
我們二十年後再發一個~科技水平又能更上升
有個比較明顯的缺點就是不耐撞
韋柏發射上去已經被宇宙塵埃撞了數次了
有一次比較嚴重~一部分鏡面變形
現在是經過調整讓變形影響變低
等我们做的TMT望远镜在夏威夷上线,人类会有更多视野。
哈哈哈 你国内b站更新的视频比油管快,可以可以
一样的,目前B站和TH-cam是同步更新
远离地球的速度超过光速🤔🤔
沒有"等一下"叫我起床 我多睡了好爽
空间的信息 等于 时间的信息
不是宇宙速度无法超越光速吗?
應該是說 無法以超光速形式傳遞"有效"訊息 像是量子糾纏、宇宙退行速度都可超光速,但實質上無法靠這些來應用
点赞
新片
華夏文明有一字,解得開宇宙奧秘就開了,那就是這字⋯神。有誰能解得開呢?
说说中国的火星探测器好吗?上去之后怎么没动静了呢?看人家韦伯频频发布最新进展。
祝融号现在正在冬季休眠中,预计12月前后复工。PS:怎么会上去后没动静呢,之前有很多相关新闻呀,可能你没关注吧。
感觉这一百多亿美元花得值呢
宇宙是「片」狀,不是「球」狀
真2
看得我手脚僵硬,人类太渺小了
如果大爆炸是真,那麼爆炸時各星體的速度是多少倍光速才能在幾百億光年後地球上的人還能看到爆炸最初的光?
美国这个妹子好厉害,利用红外数据合成图像
千万不要被外星人发现了!!
哈哈,登月都是假的,还看星星✨呢,智商要充值了😄
呵呵,红,蓝色都有,就是没发绿光的星星,看来连星星都不喜欢带绿。😄😄😄
您好,「韋」發音同「維」,不唸「偉」,台灣用的注音是「ㄨㄟˊ」只有此音,非破音字。大多數人都念錯,有名的「韋(音維)」小寶,非常多人念錯成了「偉」小寶。由於韋伯太空望遠鏡最近越來越火紅,「韋伯」此名稱出現頻繁,個人覺得有須將錯誤發音糾正,尤其您的是知識頻道,有教育、探討的功能,更須正確發音,才不至於往後民眾變為以訛傳訛唸錯音,謝謝!
什么宇宙大爆炸跟本没那回事片子看多了。
似乎感觉能力有点低于预期
最大問題望得越遠並不代表能望到越早期的宇宙!
微博牛逼 中掴牛逼 厉害啦我的掴
有病?
@@WEIHONGDU 你不爱国
一直有个问题油管上讲宇宙的播主都不敢回答,宇宙诞生之前是一团火球温度无限高那时候宇宙空间是无限小,为什么无限高的温度没有把空间“烧”大?而非要等到爆炸的时候才能把空间“炸”大。宇宙诞生前处于一个空间无限小密度无限高温度无限高的“火球状态”,这个状态空间无限小把“火球”压缩住,是空间无限小的状态来压缩这团“火球”,假设这个时候把“空间”换成让你来压缩这个“火球”你会被烧成灰,在你被火球烧成灰之后空间不就变大了吗?而这个温度无限高的“火球”没把压缩火球的空间“烧”大,而要等到火球爆炸后空间才会被”炸“大,Linvo敢不敢挑战一下这个问题?
我去你咋又来了,典型的牛顿时空思维
你從根本上就搞錯了, 宇宙誕生前
時空根本不存在/無法定義
何來無限小之說
而且LINVO也說過好幾次
大爆炸是對[宇宙誕生後] [宇宙的演化]的一種理論
不是[宇宙誕生]本身
老實點說就是
麻煩你先去把[俗說宇宙]這個系列的第一集先看了
最好是整個系列看一次
再去找點科普研究研究
把基本功打好再說
【为什么无限高的温度没有把空间“烧”大?】只要宣泄降温就可以烧出空间来。只要有高温必然会宣泄(热力学定律)空间的定义,闵氏认为:无物质不空间;物质膨胀到哪里,空间拓展到哪里。
不是不敢回答 而是蠢到不需要回答
例如隨便說一個好了 你怎麼會覺得高溫能夠把空間燒掉 這個就很愚蠢
是什麼原理? 根據誰的理論? 哪ˋ一份研究? 讓你覺得空間是能夠燒出來的?
如果你想要說的是燒掉空間裡的東西 那在大爆炸之前你想燒的東西是什麼?
你怎麼會覺得那些東西是可以燒掉的? 根據什麼?
更別提其他那些你陷在牛頓經典時空觀的部分了
你這一整大段都存在著一堆看太多民科 把空想當科學的謬誤了
温度的本质从根本来说是分子之间运动的快慢
人类发射了n多望远镜,最后发现我们看到的是外星人张开的幕布。。。。
我第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