ขนาดวิดีโอ: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แสดงแผงควบคุม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ล่น
เล่นอัตโนมัติ
เล่นใหม่
我覺得如今大陸的流行語氾濫,和高壓的網絡審查也有很大關係。這種審查讓互聯網用戶愈來愈無法使用正常詞彙表達自己的思想,只能不斷造詞,結果就是中文網路上的中文已經不像中文,而且這些詞彙還會從網路上蔓延到網路下,進一步污染口語。
正確的用語是中國,不是大陸,大陸是一整塊廣範圍陸地的稱呼,比如非洲大陸、南極大陸。
@@Oscar-kv6qm 你誤解了 該用戶為其本地政治區域的人文習慣故因大陸之分別 大陸在台灣非地理範疇的語境下且描述代取其某政治範疇之實體通常為中國
@@Oscar-kv6qm一開始大家是說中國大陸,但在台灣只有中國會說大陸,其他地方只會說非洲之類的,慢慢的就變成大陸代指中國大陸
@@Oscar-kv6qm 我覺得產生這樣的差異是因為我們在講其他國家時默認講的不只是那片大陸,而是包含在上面的國體,對中國是因為早期的反攻大陸情緒,把中國大陸視為我們應有的領土,所以就說那是大陸
@@ShiShen_Huang對呀大家習慣用什麼就都可以用然後如果用法不一樣就其中一個人可以跟他說一樣的😂🎉
這讓我聯想到1984這本書,統治者利用簡化詞彙以及模糊語義來愚民化,從這角度來看梗文化,不難理解有心者是如何使用網路來控制思想。
但大部分的人都意識不到,他們甚至反過來覺得你跟不上。
黨製造的新話,讓現在所謂的中國人,連中文都用不好了.
@@陳彥伯-b7p 控制在無形中,很多人意識不到問題,他們被控制了思想,還以為那是自己的(選擇)。
@@osaka17512其實講認真的 不一定是統治者愚民 而是以前沒機會受教育的不會寫字 現在人人都會寫字了 我們對聰明人的要求就變高了 想想看以前文字獄禁的是聰明人 現在文字獄禁的是所有人
@@葡萄-z8l 不對,無知跟教育無關,你還是沒懂。文字獄只是最小的問題,人們依然可以製造新詞彙成為次語音,流通在世間,彼此仍可心神領會。而我說的是思想剝奪,你再思考看看什麼是思想,什麼是身為人真正的自由。
說到娛樂致死,我認為當一個社會處在缺乏一個可以嚴肅討論公眾議題的環境中時,娛樂化的表達可能是唯一的表達途徑了,例如,996 背後反映的是中國大陸的勞動者對無法保障自身權益的不滿,如果他們在抖音或者微博上發表,可能會遭到限流甚至封號,更甚,如果大家嚴肅的看待,大家其實可以上街遊行示威,要求政府進行改革。公眾力量的凝聚是中共最害怕的事情,所有娛樂化的自嘲或許是唯一被允許在公共空間表達不滿的方法了。
真正压制普通中国人表达的不是流行语,而是言论控制,现在墙内网络上有多少字和词是不能直接说的直接打的?全部都只能用拼音英文字母或者别的词去代替。搞得很多中国人自己都不明白同为中国人的对方说的是什么鬼!
正常的中國人能聽懂牲口說的話?
@@習仲勛-i6c 訴諸人身
我講我玩陸服英雄聯盟的經歷吧。有一件裝備叫『爆破』快速拆塔用的,我跟路人隊友溝通時說:「我帶了爆破,快來一起拆塔。」爆破被「我帶了**,…..」裝備能取這名字,為啥我連叫它都不行?另,我說:『中路一波吧』變成「中路一**」波吧為什麼也不行!…但直接打廢物卻可以,難道廢物是公認?覺得諷刺。
@@osaka17512剛想說我就看到你這個!我們傳說也是,射手的「射」打不出來,角色的「色」打不出來,以前說「幹嘛」還會變「*嘛」,「死」這個字有時候也打不出來
😂😂你说的太对了@@osaka17512
因为有课,刚开始是开着 1.75 倍速看的。 后来才察觉是自己的忍耐力下降了。所以改回去了正常的速度。回去学习了!谢谢这个让我的思维休息了一下且焕然一新的视频。第一次看你的频道,很高兴认识。
我的感受是,流行語是某一時間點特徵的表述和情緒的載體,在輕鬆的語境中,比如就平時和朋友聊天,流行語可以快速的雙方產生情緒共鳴,從而拉近距離,這是它的好處所以沒關係,但是說到影響到人的思維模式,在我有限的想法中,語言其實是一套系統,承載了文化和思想,所以如果希望不要退化掉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改善和持續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或許是更好的方法。同時,我相信對語言感興趣的人也能理解準確用詞,表達方式的重要性,說到底,語言只是工具,depends on用的人。
「只有善才擁有深度:善可以是根本性的,而惡從來不是。惡只能是極端的,因為它既不具備深度,也不具備魔性維度ーー而這正是它的恐怖之處,它可以像真菌一樣散佈在地球表面,把整個世界變成一片荒蕪。惡來源於思維的缺失。當思維墜落於惡的深淵,試圖檢驗其根源的前提和原則時,總會一無所獲。惡泯滅了思維。這就是惡的平庸性。」ーー漢娜.鄂蘭『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我也很不喜欢流行语,感觉满满的自恋和自以为是,博主那么一分析,才想到,确实是这样,标签化,且污染,抹去了、隐藏了本来应该思考的事情
所谓的流行语,如果没有敏感词的存在,95%将压根不会出现,看问题没看到本质
可能它也是被控制的一個,所以只能找一堆借口來說,不能直接說出本質
很多跟敏感词没关系
你說的我都沒聽過我的流行語:-是又怎樣?-現在正是復權的時刻-那傢伙竟敢無視燈-歐內蓋, 瓦打西...
一......一輩子
@@Jasper-m2e😂
還真是高高在上呢
滿腦子只有mygo呢?😂
是又怎樣? 你是指「那咋了」吧
认同宇文的观点,up主表达能力真的很强,用词精准、逻辑缜密、内容深入、架构清晰,非常厉害。梗文化几乎全部起源于相对年轻的群体,年轻有些共性特点,比如快速、抗拒复杂、追求流行、酷和潮、喜欢别人的崇拜和认同,这些特性直接被带入到梗文化的DNA中。而各个群体加入梗的狂欢,潜意识里追求的重心不同,年轻人讲梗是快速表达复杂感受、追求网络共情、显得酷和潮流;中年人讲梗很多时候是为了表现自己追跟得上时代,年轻化自己,而立之年,生活错综复杂,别人又能知道多少呢,不如简单几个梗,表现自己年轻的同时,大家一起哈哈即可;老年人一般都形成个性化且固化的表达方式,不会也没兴趣了解梗了。
流行語的本質跟成語一樣喔。只是差別在於使用者不同而已。
梗文化就像成语一样让人厌恶,成语,尤其是生僻成语,很影响交流,这种乱加超级链接的方式,把一段顺畅完整的沟通变得疙疙瘩瘩、支离破碎。很喜欢英文段落里的那种简洁、清晰、富有逻辑性的表述方式。
沒錯,更討厭的是當某個小眾,專業詞彙被媒體,自媒體自行演繹引用後,完全喪失的原來的意思。
在自我审查面前,什么都是弟弟
牢中人的本质就是一复读机,自建国之后,那时候的人们聊天对话,动辄就是甩出来几句毛选、马列语录,来当作开场白,至文革时期这种聊天模式更是成为了主流,你觉得流行语是零几年开始流行,实则牢中人自建国以来,就一直在说这些毫无思想和意义的“流行语”。以古论今,现在的大批年轻人已经丧失了自主思想和语言能力,就好比“就这”和“急了”无论你跟他说什么,他就说这两个词,这其实是牢中这个国家一直都在潜移默化做的事情:那就是将国民认知变成低幼稚化,这样的做法最好的事情就是好操控,易指挥,上面人说的是对是错,你底下的人连你反驳的点都说不明白,你怎么去争取自己的权益?所以流行语的本质就是为了改变牢中人的思维和思想以及退化语言能力。
很好的一期視頻,受教了.觀點邏輯都表達得很清晰.讓我得以從你的視頻之中學到一些東西.謝謝.
大部分中国人都不知道什么叫讲道理
我跟博主持不同的看法,我認為可能這是一個趨勢,隨著信息傳播媒介的一次次更新和娛樂手段的豐富,再加上各種壓力,娛樂化的表達方式變得越來越普遍,但是我認為這並不是代表公眾喪失了嚴肅探討社會議題的能力。不過這個跟是否擁有言論自由有很大的關係,但是我又不是很了解台灣或者美國的情況。以香港來說,在國安法通過之前,公眾對社會議題的討論是充滿熱情的,但自此之後,嗯娛樂化的風潮就愈發興盛,就像姜濤,我認為就是特殊社會背景下的產物。
视频里有一点我非常认同,就是现在很多人会在十句话里有九句流行语和梗,这样一来我完全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这种表达让很多人进退自如,我不知道他说的到底是认真的,还是在开玩笑,这样就显得对话非常不真诚。这也可能也和现代人自我防御心理太强有关,不愿意轻易开放自己的内心,所以就用梗和流行语来保护自己和隐藏自己。
人以群分吧,把梗文化换成其他的娱乐载体都是一样的,不管是短视频是电子游戏还是烟酒,万恶之源还是人本身。有较高的觉知力和自律能力基本上就是跟风玩了沾染了也不会丢掉他本身向有深度的方向继续探求,他的精神世界本来就需要丰富的滋养与运转;换做本身就认知肤浅的思想难以深造的啥都能成为他的奶头乐,这类人也是最爱也最容易受标签化影响的群体。
就像农村人喜欢在村头树底下聊天,流行語都是没多少文化的人在用
恩...玩梗是玩梗,聽久了確實很煩,而把簡單詞彙亂貼標籤、濫用和將議題簡單化確實無助於認真的探討。不過也要看這個訊息傳輸本身職能是什麼,比方新聞或議題討論版就希望嚴肅認真探討。諷刺某些議題,帶點幽默配上一些能瞬間理解的迷因,似乎也沒這麼嚴重。娛樂導向的東西就是大家圖個樂。而留言區的梗圖或常見用語...就當大家只是想說些幹話吧。反過來說,所有東西嚴肅化,全盤認真看待也不是好事,我可不希望推出什麼語句豐富審查體系,然後還奉行某個價值觀主體的言語標準。而且怎麼知道說這些話時這些人心態如何?我不認為所有迷因都具備這種偏見價值觀賦予,我的朋友也會偶爾說些這類情緒發洩的幹話,但我們都知道這只是抱怨而已。我覺得說說迷因是一回事,重點還是接續下去的溝通,當我朋友說了這些話後,我也會追問細節。重要的還是網路訊息的教育,區分意圖與自我思考,還有溝通與理性,不用全面性認為迷因全都不可取,那是人性的一部分,簡單得表達感受的方式。我猜你的意思是,盡可能明確表達自己感受與見解,而不是隨意借用流行短句來表達,因為那可能會導致誤解與爭議。不過有意思的是,你說梗文化或流行語被賦予某種偏見價值,而你的視頻,也對梗文化貼上了「語言污染|群體標籤化|忽視嚴肅問題|毀滅創造力|網暴工具|娛樂致死」標籤,恩...我能明白這是你的見解,我只是單純覺得很有意思而已。提個別的東西,我在chatgpt上之前曾敘述句中包含有「忠誠」這個詞,結果跳出敏感用語提醒,我認為這個提醒敏感詞彙的模式,本身就是試圖對某個詞彙進行「這不健全」的嘗試。恩,好吧,我說了一大堆,單純只是想說迷因不全然是什麼罪大惡極的東西,至少承載了當今時代不滿的一種情緒表現。我甚至還在想,這或許是言論審查的理論基礎呢,比方根據這個理論,可以用「網路充斥歧視與偏見,我們必須矯正風氣,刪除仇恨或不道德的內容,不要娛樂至死」,但問題是道不道德、仇不仇恨由誰說得算?自由與秩序總在拉扯對抗,我的自律性高,卻要配合不自律者為前題設置的審查被波及,我覺得這沒道理。更可以說是常見的規範言論手段。恩.總覺得一直扯遠,就當作是我的牢騷吧。
其實以香港來說,以前就有潮語潮潮文,舊一點有俗語,在古代也有成語。這些都沒有影響中文表達,反而豐富了文化。梗也只不過是新瓶舊酒而已。
很同意,不同場合就應該用不同類別的語言,只是網絡上特別是社交媒體很難把應該認真的討論的議題和單純說說笑的話題和人分開,因為不同的人都帶著不同的心態、背景及知識去留言。這樣的環境導致某人想認真討論時幾乎無可避免會有人進來玩梗,嚴重時更會讓留言都變成玩梗而討論不了。但如果把這個現象全部歸咎於梗和memes身上我認為太偏頗了,畢竟我覺得這是網絡的副作用,也是我覺得社交媒體不是一個作嚴肅公共討論的好地方。
最討厭的流行語,就是現在最常拿來講人個性的I人和E人,這就是二元論。太多人迷信天平論,不是對就是錯,不會用光譜來衡量。科學家現在都用光譜來講事情,因為光譜可以改變顏色,代表人是會改變的。把I人和E人擺在光譜的兩端去想像,你會發現,I人可以往E人方向移動,而E人也可以往I人方向移動,要移動或不移動,或移多移少,都可以講。另外,過去日劇"月薪嬌妻"裡有句很有名的台詞:逃避雖可恥,但有效。於是這句話就成了很多人逃避責任的藉口,忘記逃避的確有用,但要記得回來把事做完。最後,台灣今年有個網紅講了一句:科學的盡頭是玄學。這句話有兩個問題:1. 知識錯位,科學是一種概念,底下細分多種學科,玄學包含其中;2. 忘記人類的想像力,科學家的創造力都是基於想像力而來,個人的腦力有限,但想像力無限。因此,科學的盡頭是玄學,講了這句話,還有一批粉絲信了,這才是真的可笑!
你不喜欢没人逼你说,但是你要知道生活在没有流行语只有正经言论的世界有多可怕
@@wtsh4796 這是邏輯的問題他製造了假兩難的推理 ( false dilemm )/ 非黑即白(black-or-white)
@@wtsh4796 有禁止你說嗎?別忘了你是在網上,實體你愛怎麼說是你家的事。
科學的盡頭是玄學,玄學的盡頭也是科學,你說玄學是科學底下的一個,但其實科學也是玄學之下的一個,科學只是人類用來統整化解剖一切方向的框架而已,並非實際,實相是A等於B、A不一定等於B、A是B之一、B是A之一,它是交織的,而不是誰一定隸屬於誰,所以你這個說法也是一種二元論,只是藏的比較深。
即使許多受過科學訓練的工程師或研究人員,依然保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或某種形式的玄學信念。這種現象其實並不矛盾,因為即便科學提供了大量的客觀事實和工具,但人類對未知的探索仍有其極限,特別是在研究的最前端。當人們在面對不可預測或難以掌控的領域時,即使依賴科學方法,也可能會感到挫敗或迷茫。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宗教信仰或玄學便成為心理上的支撐或安慰。這並非完全是迷信,而是人類對於未知的一種本能反應,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對大自然或未知力量的敬畏。例如,許多科學家坦言,當面對宇宙的起源、生命的本質,或者量子力學中那些無法以直覺理解的現象時,他們會感受到人類知識的渺小與無知。在這樣的情境下,有些人會尋求科學之外的信仰來尋找意義,比如宗教、哲學甚至玄學。這也顯示了科學與信仰並非完全對立的關係。科學專注於解釋「事物如何運作」,而信仰則提供「存在的意義」這類更深層次的答案。對於那些在前沿探索未知的研究者而言,這兩者反而可能是一種相輔相成的存在。
请问,宇文老师除了youtube视频之外还有其他创作吗?很喜欢视频
宇文老师的分析太有深度了,反思了一下觉得自己很肤浅。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和你在巨富长附近面对面交流吗?
感谢博主,之前我就一直在思考所谓“抽象文化”到底是什么,曾经我也乐此不疲地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后来认知不断拓展后却自然而然逐渐脱离了,希望能在视频中找到答案。
第一是高压审查导致词语替代而造梗。第二是辛辛苦苦写作的长篇大论的论述,为了防止触发敏感词而被删除,迫不得已只能把想表达的观点用一两个流行语潦草的代替,导致流行语被进一步传播。第三是由于各方面的限制,中国人的精神生活远比自由的地区的少,年轻人普遍没有静下心钻研的爱好,大家几乎鲜有独立思考能力,导致流行元素的传播速度极快。除了流行语,还有比如大学生夜骑开封、淄博烧烤等的爆火,网红店、网红景点的打卡,都是精神世界匮乏而通过跟风网络浪潮满足自己群体认同的做法。
成語是最早的上層梗文化。如今媒體的氾濫使梗文化更加粗暴直接生動,如同生物的適者生存那樣。個人其實已經很厭倦了很多人在影片放入了很多迷因梗的素材表情包,把人的情緒給統一標準化很討厭,當你有特定情緒反應時腦袋浮現的竟然是迷因的畫面就讓我覺得很噁心,這也是一種變形的罐頭音效
流行語的更迭也有加速的趨勢。你今天說的,我有八成不認識。這一點對於想加入卻不熟的人是很辛苦的,他們可能追了很久,總算搞懂梗怎麼用了,然後一用就老梗,反而暴露了自己跟不上流行。流行語曾經是可以定義一個時代的東西,現在變成定義一年,甚至一個月。適度的梗還是很方便的,甚至有時候真的沒有比一句梗更精確的表達方式,這時候我覺得梗是創造了新詞,讓語言更好用了。但同時我也受不了過於碎片化的語言,甚至我真的有感受到很多人連正確理解一篇百字文章都有困難。他們習慣腦補(這兩字其實也是梗來著,但當年也屬於好用的新詞,就活下來了)文字,對於文字閱讀不求準確、對於文字書寫也不求準確,而語句的理解則是隨自己喜好解讀。我遇到的情況,最容易被忽略的是數詞和介詞、連詞。再說下去會是一篇長篇抱怨文,還是就此打住吧。
本片在許多不經意處還是用了大量流行語
「當一個環境禁止了嚴肅討論某項議題的時候,網路上就只剩下娛樂了」
没看,简单评论一下。我觉得这有点杞人忧天了。可能视频制作者还年轻。其实在我大学时候2002年,就开始有网络流行语,现在早就没有人用那些词了,这些流行语跟slang不是一个东西,它们只是年轻网民的一种叛逆文化,显得比较COOL,在泰国叫ภาษาวัยรุ่น(年轻人语言),我觉得这个定义就很准。过了那个青年叛逆期,进入社会,这些词就慢慢消失了,新的年轻人又会有一些新的词,这些词要说污染语言,我认为程度十分轻微,现在人不会深度思考的主要原因是短视频,没别的。😅
好深度 喜歡
只有沒有現實中實際去幫助過人的人,才會用自以為是的理論來幫助人因為你真心的幫助的人,你想幫助的人,他也是人,他有他的意志你的真的想要幫助他,而不是想要他活成你想要的樣子,你就會學會尊重
看看現代小學生的作文就知道這個問題有多嚴重了,好像除了梗文化的詞彙沒有其他詞彙可以用......一般生活常識的詞語也不再那麼常識了....
在理查德道金斯發明Meme一詞形容文化模仿學之前,好萊塢便有Mimic【模仿客】這部電影了,所以嚴格來說Meme這詞境並非道金斯所獨具發明的。
説得很好
如果這真的這麼糟糕,那麼人類文化早就玩完了...這種東西本來就一直存在於有語言的文明裡,不然各種字詞也不會有古今不同意,而歇後語、俗諺的就不復存在...
就如同《1984》里的“newspeak ”
語言就是不斷變化,無論管理者想控制你們還是平民自發改造,如果一直覺得因為管理者想控制你們而令語言有變化,只能說你已被洗腦
聶春玉:我的權力是上級給的,我肯定討好上級,想方設法讓上級滿意,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上級就是人民.老百姓沒給我權力,我憑甚麼為他們服務.換成任何人都會這樣做.
毀滅創造力?我倒覺得是激發,因為牆內很多事情不能說,那就換個方法說所以可以發現流行語的轉變是很快的,大概半年是一個更新週期
最後的觀點總結的很對,大家都忽略了或者說是不敢發表在流行語背後存在的社會問題
我最討厭的流行語「一切恐懼,皆來自火力不足」 - 會說這句話的代表他對恐懼一無所知「大炮射程之內,皆為真理」 - 代表此人對外交的理解還停留在一戰之前
我的母语是中文 在学术上也会用英语 日语 法语来交流与书写。 可能由于自身器质上的自闭加上从事的是作曲和数学方面的工作 我的日常口语化交流极少。不过有时我也会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like a monk而刻意地去说一些流行语 但每次我的朋友或学生们都会用诧异的眼光看着我……时间凝固……
時下流行語很多都是段子,要麼需要鋪陳營造相適應的語境,不然就是需要有對應的人設,否則產生不出什麼效果。其實認真看自媒體,能嫻熟運用流行語而不讓人感到突兀的,通常文案功力都不差,至於那種沒文案的,則是人設就擺在那,觀眾看到直接就有刻板印象,他後面不管怎麼口出狂言,人們也不覺得意外。所以從應用層面,現實生活中,流行語還是少用為妙,不然就是用那些被主流媒體用到甚至不認真想一下都不覺得是流行語的那一些--啊,那就只是日常用語了😂
也是一個封閉社會的副產品,出生率低,一孩政策,數碼化減小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詞窮,語言單一化,排外介語言,所引起的社會問題
就同質化,日本的動漫和畫風也有一樣的問題一樣,你只是用娛樂至死,嘲笑別人的困境而己這是自大的善意,乏缺尊重你有想要看到善意的需求,你就自己去作,整天去擔心別人不行為,還扣人娛樂至死帽子
不認同「副作用」以後的影片內容。流行語是一時的,是一種語言演變的過程;現在來看古老的詞彙在過去也是經過類似流行語的過程而被確定下來並流傳至今。別的不說,髒話一定是如此。搬磚、牛馬、內捲這些流行語在未來,都會變成暗示著這時代勞動條件差勁的遺跡,如同「奴隸」暗示著過去有這麼一群人。價值觀矛盾跟上面說的詞彙演化是一樣的普遍現象。流行語變成網暴、攻擊他人的工具?工具永遠是中立的,如同菜刀一樣,能切菜或傷害人,純看使用者的素質。倒數第二段說的,與其說是流行語讓人能輕易攻擊他人、製造對立,不如說這是一種集體意識,流行語就是這個集體意識所創造出來的載體。有需求的東西是不可能被禁止創造的。美國上世紀的嬉皮文化中的反戰、爭取人權、女性主義、平等主義,可是深遠的影響到這世紀。無法理解在為何能確定「在一片娛樂聲中人們不會批判或反抗」的這件事了呢?
这一期的观点就很庸俗,梗文化本质就是语言的浓缩,也是对权威的解构,让那些晦涩的概念具像化,提高表达的效率,本质上就和成语典故一样,没什么值得批判的。
庸俗比低俗好,梗過了就是低俗
你的觀點就好樣說短影音比長影音更有效率一樣,只是乍看下有點道理
大眾的本質就是俗,不會變的
我也覺得你的觀點很低俗啊
赞同群体标签化的部分(不过人本来就是会在社会找到自我位置的,这和口音背后代表的差不多),其他部分只能说除了表现出人类思维的惰性,列出个流行语的“毁灭性”表,还不如谈谈其带来的创造性
梗就是预制菜,有人创造出来,大家一通套用,很快就没了新鲜。可怕的是,整天吃预制菜,忘记了如何创造自己的菜式,如何自由地发挥
聽三分鐘,這個語言學專業了😂
突然覺得台灣這類的問題也挺嚴重
流行语是思潮的浪花。仔细分析一个国家的流行语,就能知道这个国家的思想道德智慧水平。
能分析一下辱包梗吗?在新闻上看到习近平没什么感觉,但看多了习近平的鬼畜后就更想了解这个人了
的确良不是解放初期的流行语。70年代才出现“的确良”这种料子。
我最討厭朋友傳廢片跟梗圖給我,然後附註:好笑必看。我壓根都不覺得好笑,甚至浪費我時間,於是到頭來我把一些明顯不同道的朋友都刪除了,跟這些人在一起我不知道我獲得了什麼,我並不想一直放鬆跟玩樂,我認同幽默,比如一些有涵養的段子,但我非常討厭低俗的搞笑,例如說扮醜擺拍吸引流量沒意義的內容。
但是就是因为改变不了什么才觉得梗好玩的,只要个人拥有自我审查和深度专研的精神,梗其实对他影响不大,是我们不想把严肃问题摆上明面讲吗?恰恰是迫于无奈才将其娱乐化
使用梗词没太大问题过度使用才是问题,这应该算是文科生的噩梦了
哎呀 駭死我哩 我埃及吧咋样咋样 我是冷靜哥🤣👉😡
网络流行语非常好!是文化民主!是摆脱党新话的文化自觉,是只有互联网才能培育的土壤。俗、快、不严肃就是力量
平台中心化太强了,导致都在抢舆论阵地
不不不,更可能是你本來就沒有創造性才會跟著芸芸眾生隨波逐流,而流行語正好是普信特質,並非流行語損壞創造性了,不知道這番見解您是否能了解。
對文言文來說你現在使用的語言 根本不倫不類
不喜欢用网络梗语言,那样会让我思维变得简单,跟着潮流走我也怕丢失自我
背景音一直“波波”好煩喔😂
大胆猜测,老师一定是为数不多的、能靠专业挣到钱的文科生
第一次第一🎉
希望你声音没有被采集过,否则做这个肉身不在墙外很危险。
他其他的影片都超危險的拉 沒事拉
為什麼這些所謂流行語,同樣是中文和英文。放在一起我怎麼完全看不懂。
感覺成段片都像讀ppt一樣,圖片+文字太多
我覺得很清楚豐富
@@els1156-f6n 我觉得这个视频风格更像b站视频,有一种b站特有的紧致
都是青虫叮咚玲珑冰崩
文字本來就是不斷變化了 你說到好像不用流行語就不能攻擊他人 那我們講猴語吧 呼呼哼哼
稱讚語中國朋友:牛逼
谢谢你公平地评价了杨笠
博主语速太快,理论性和概念化的东西多,而又语速快,让人听着头大!思考跟不上语速!
有沒有想過是您的思考速度太慢?
是的,非常非常快,输出的信息密度很高。不过没有关系的,能听清楚,多听几遍就可以了。
youtube 可以調整影片速度
從眾效應真的很膚淺,不明就裡的跟風嚷我反感
你说这个怎么不说诗歌,还有那些弱智古代成语呢
逃避問題的陷阱?ㄏㄏ
暗渡陈仓、走为上策,恩将仇报这类古词算不算古代的流行语
这些都是有文化内涵的,而网络大部分的是没文化的
有一个很重要的事实要请考虑到。成语这种梗文化,是有时代的物质基础的。那个年代的文字是靠文房四宝传播的,文字只能高度简化,甚至必须要有经过很多年学习的专业人士来破译和解释。
@@sieben322這還建立在“該語言本身就有強力壓縮語意”的功能上...
戏谑
简中的流行语更加粗鲁低级
然而中国很多网络词语还都是偷的人家韩国的😂
比如?
有哪些啊
说来听听
无敌了 要么是串子 要么是真乐子😋
我覺得如今大陸的流行語氾濫,和高壓的網絡審查也有很大關係。這種審查讓互聯網用戶愈來愈無法使用正常詞彙表達自己的思想,只能不斷造詞,結果就是中文網路上的中文已經不像中文,而且這些詞彙還會從網路上蔓延到網路下,進一步污染口語。
正確的用語是中國,不是大陸,大陸是一整塊廣範圍陸地的稱呼,比如非洲大陸、南極大陸。
@@Oscar-kv6qm 你誤解了 該用戶為其本地政治區域的人文習慣故因大陸之分別 大陸在台灣非地理範疇的語境下且描述代取其某政治範疇之實體通常為中國
@@Oscar-kv6qm一開始大家是說中國大陸,但在台灣只有中國會說大陸,其他地方只會說非洲之類的,慢慢的就變成大陸代指中國大陸
@@Oscar-kv6qm 我覺得產生這樣的差異是因為我們在講其他國家時默認講的不只是那片大陸,而是包含在上面的國體,對中國是因為早期的反攻大陸情緒,把中國大陸視為我們應有的領土,所以就說那是大陸
@@ShiShen_Huang對呀大家習慣用什麼就都可以用然後如果用法不一樣就其中一個人可以跟他說一樣的😂🎉
這讓我聯想到1984這本書,統治者利用簡化詞彙以及模糊語義來愚民化,從這角度來看梗文化,不難理解有心者是如何使用網路來控制思想。
但大部分的人都意識不到,他們甚至反過來覺得你跟不上。
黨製造的新話,讓現在所謂的中國人,連中文都用不好了.
@@陳彥伯-b7p 控制在無形中,很多人意識不到問題,他們被控制了思想,還以為那是自己的(選擇)。
@@osaka17512其實講認真的 不一定是統治者愚民 而是以前沒機會受教育的不會寫字 現在人人都會寫字了 我們對聰明人的要求就變高了 想想看以前文字獄禁的是聰明人 現在文字獄禁的是所有人
@@葡萄-z8l 不對,無知跟教育無關,你還是沒懂。文字獄只是最小的問題,人們依然可以製造新詞彙成為次語音,流通在世間,彼此仍可心神領會。而我說的是思想剝奪,你再思考看看什麼是思想,什麼是身為人真正的自由。
說到娛樂致死,我認為當一個社會處在缺乏一個可以嚴肅討論公眾議題的環境中時,娛樂化的表達可能是唯一的表達途徑了,例如,996 背後反映的是中國大陸的勞動者對無法保障自身權益的不滿,如果他們在抖音或者微博上發表,可能會遭到限流甚至封號,更甚,如果大家嚴肅的看待,大家其實可以上街遊行示威,要求政府進行改革。公眾力量的凝聚是中共最害怕的事情,所有娛樂化的自嘲或許是唯一被允許在公共空間表達不滿的方法了。
真正压制普通中国人表达的不是流行语,而是言论控制,现在墙内网络上有多少字和词是不能直接说的直接打的?全部都只能用拼音英文字母或者别的词去代替。搞得很多中国人自己都不明白同为中国人的对方说的是什么鬼!
正常的中國人能聽懂牲口說的話?
@@習仲勛-i6c 訴諸人身
我講我玩陸服英雄聯盟的經歷吧。有一件裝備叫『爆破』快速拆塔用的,我跟路人隊友溝通時說:「我帶了爆破,快來一起拆塔。」爆破被「我帶了**,…..」裝備能取這名字,為啥我連叫它都不行?
另,我說:『中路一波吧』變成「中路一**」波吧為什麼也不行!…但直接打廢物卻可以,難道廢物是公認?覺得諷刺。
@@osaka17512剛想說我就看到你這個!我們傳說也是,射手的「射」打不出來,角色的「色」打不出來,以前說「幹嘛」還會變「*嘛」,「死」這個字有時候也打不出來
😂😂你说的太对了@@osaka17512
因为有课,刚开始是开着 1.75 倍速看的。 后来才察觉是自己的忍耐力下降了。所以改回去了正常的速度。回去学习了!谢谢这个让我的思维休息了一下且焕然一新的视频。第一次看你的频道,很高兴认识。
我的感受是,流行語是某一時間點特徵的表述和情緒的載體,在輕鬆的語境中,比如就平時和朋友聊天,流行語可以快速的雙方產生情緒共鳴,從而拉近距離,這是它的好處所以沒關係,但是說到影響到人的思維模式,在我有限的想法中,語言其實是一套系統,承載了文化和思想,所以如果希望不要退化掉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改善和持續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或許是更好的方法。同時,我相信對語言感興趣的人也能理解準確用詞,表達方式的重要性,說到底,語言只是工具,depends on用的人。
「只有善才擁有深度:善可以是根本性的,而惡從來不是。惡只能是極端的,因為它既不具備深度,也不具備魔性維度ーー而這正是它的恐怖之處,它可以像真菌一樣散佈在地球表面,把整個世界變成一片荒蕪。惡來源於思維的缺失。當思維墜落於惡的深淵,試圖檢驗其根源的前提和原則時,總會一無所獲。惡泯滅了思維。這就是惡的平庸性。」ーー漢娜.鄂蘭『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我也很不喜欢流行语,感觉满满的自恋和自以为是,博主那么一分析,才想到,确实是这样,标签化,且污染,抹去了、隐藏了本来应该思考的事情
所谓的流行语,如果没有敏感词的存在,95%将压根不会出现,看问题没看到本质
可能它也是被控制的一個,所以只能找一堆借口來說,不能直接說出本質
很多跟敏感词没关系
你說的我都沒聽過
我的流行語:
-是又怎樣?
-現在正是復權的時刻
-那傢伙竟敢無視燈
-歐內蓋, 瓦打西...
一......一輩子
@@Jasper-m2e😂
還真是高高在上呢
滿腦子只有mygo呢?😂
是又怎樣? 你是指「那咋了」吧
认同宇文的观点,up主表达能力真的很强,用词精准、逻辑缜密、内容深入、架构清晰,非常厉害。梗文化几乎全部起源于相对年轻的群体,年轻有些共性特点,比如快速、抗拒复杂、追求流行、酷和潮、喜欢别人的崇拜和认同,这些特性直接被带入到梗文化的DNA中。而各个群体加入梗的狂欢,潜意识里追求的重心不同,年轻人讲梗是快速表达复杂感受、追求网络共情、显得酷和潮流;中年人讲梗很多时候是为了表现自己追跟得上时代,年轻化自己,而立之年,生活错综复杂,别人又能知道多少呢,不如简单几个梗,表现自己年轻的同时,大家一起哈哈即可;老年人一般都形成个性化且固化的表达方式,不会也没兴趣了解梗了。
流行語的本質跟成語一樣喔。只是差別在於使用者不同而已。
梗文化就像成语一样让人厌恶,成语,尤其是生僻成语,很影响交流,这种乱加超级链接的方式,把一段顺畅完整的沟通变得疙疙瘩瘩、支离破碎。很喜欢英文段落里的那种简洁、清晰、富有逻辑性的表述方式。
沒錯,更討厭的是當某個小眾,專業詞彙被媒體,自媒體自行演繹引用後,完全喪失的原來的意思。
在自我审查面前,什么都是弟弟
牢中人的本质就是一复读机,自建国之后,那时候的人们聊天对话,动辄就是甩出来几句毛选、马列语录,来当作开场白,至文革时期这种聊天模式更是成为了主流,你觉得流行语是零几年开始流行,实则牢中人自建国以来,就一直在说这些毫无思想和意义的“流行语”。以古论今,现在的大批年轻人已经丧失了自主思想和语言能力,就好比“就这”和“急了”无论你跟他说什么,他就说这两个词,这其实是牢中这个国家一直都在潜移默化做的事情:那就是将国民认知变成低幼稚化,这样的做法最好的事情就是好操控,易指挥,上面人说的是对是错,你底下的人连你反驳的点都说不明白,你怎么去争取自己的权益?所以流行语的本质就是为了改变牢中人的思维和思想以及退化语言能力。
很好的一期視頻,受教了.觀點邏輯都表達得很清晰.讓我得以從你的視頻之中學到一些東西.謝謝.
大部分中国人都不知道什么叫讲道理
我跟博主持不同的看法,我認為可能這是一個趨勢,隨著信息傳播媒介的一次次更新和娛樂手段的豐富,再加上各種壓力,娛樂化的表達方式變得越來越普遍,但是我認為這並不是代表公眾喪失了嚴肅探討社會議題的能力。不過這個跟是否擁有言論自由有很大的關係,但是我又不是很了解台灣或者美國的情況。以香港來說,在國安法通過之前,公眾對社會議題的討論是充滿熱情的,但自此之後,嗯娛樂化的風潮就愈發興盛,就像姜濤,我認為就是特殊社會背景下的產物。
视频里有一点我非常认同,就是现在很多人会在十句话里有九句流行语和梗,这样一来我完全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这种表达让很多人进退自如,我不知道他说的到底是认真的,还是在开玩笑,这样就显得对话非常不真诚。这也可能也和现代人自我防御心理太强有关,不愿意轻易开放自己的内心,所以就用梗和流行语来保护自己和隐藏自己。
人以群分吧,把梗文化换成其他的娱乐载体都是一样的,不管是短视频是电子游戏还是烟酒,万恶之源还是人本身。有较高的觉知力和自律能力基本上就是跟风玩了沾染了也不会丢掉他本身向有深度的方向继续探求,他的精神世界本来就需要丰富的滋养与运转;换做本身就认知肤浅的思想难以深造的啥都能成为他的奶头乐,这类人也是最爱也最容易受标签化影响的群体。
就像农村人喜欢在村头树底下聊天,流行語都是没多少文化的人在用
恩...玩梗是玩梗,聽久了確實很煩,而把簡單詞彙亂貼標籤、濫用和將議題簡單化確實無助於認真的探討。
不過也要看這個訊息傳輸本身職能是什麼,比方新聞或議題討論版就希望嚴肅認真探討。
諷刺某些議題,帶點幽默配上一些能瞬間理解的迷因,似乎也沒這麼嚴重。
娛樂導向的東西就是大家圖個樂。
而留言區的梗圖或常見用語...就當大家只是想說些幹話吧。
反過來說,所有東西嚴肅化,全盤認真看待也不是好事,我可不希望推出什麼語句豐富審查體系,然後還奉行某個價值觀主體的言語標準。
而且怎麼知道說這些話時這些人心態如何?我不認為所有迷因都具備這種偏見價值觀賦予,我的朋友也會偶爾說些這類情緒發洩的幹話,但我們都知道這只是抱怨而已。我覺得說說迷因是一回事,重點還是接續下去的溝通,當我朋友說了這些話後,我也會追問細節。
重要的還是網路訊息的教育,區分意圖與自我思考,還有溝通與理性,不用全面性認為迷因全都不可取,那是人性的一部分,簡單得表達感受的方式。
我猜你的意思是,盡可能明確表達自己感受與見解,而不是隨意借用流行短句來表達,因為那可能會導致誤解與爭議。
不過有意思的是,你說梗文化或流行語被賦予某種偏見價值,而你的視頻,也對梗文化貼上了「語言污染|群體標籤化|忽視嚴肅問題|毀滅創造力|網暴工具|娛樂致死」標籤,恩...我能明白這是你的見解,我只是單純覺得很有意思而已。
提個別的東西,我在chatgpt上之前曾敘述句中包含有「忠誠」這個詞,結果跳出敏感用語提醒,我認為這個提醒敏感詞彙的模式,本身就是試圖對某個詞彙進行「這不健全」的嘗試。
恩,好吧,我說了一大堆,單純只是想說迷因不全然是什麼罪大惡極的東西,至少承載了當今時代不滿的一種情緒表現。我甚至還在想,這或許是言論審查的理論基礎呢,比方根據這個理論,可以用「網路充斥歧視與偏見,我們必須矯正風氣,刪除仇恨或不道德的內容,不要娛樂至死」,但問題是道不道德、仇不仇恨由誰說得算?自由與秩序總在拉扯對抗,我的自律性高,卻要配合不自律者為前題設置的審查被波及,我覺得這沒道理。更可以說是常見的規範言論手段。
恩.總覺得一直扯遠,就當作是我的牢騷吧。
其實以香港來說,以前就有潮語潮潮文,舊一點有俗語,在古代也有成語。這些都沒有影響中文表達,反而豐富了文化。梗也只不過是新瓶舊酒而已。
很同意,不同場合就應該用不同類別的語言,只是網絡上特別是社交媒體很難把應該認真的討論的議題和單純說說笑的話題和人分開,因為不同的人都帶著不同的心態、背景及知識去留言。
這樣的環境導致某人想認真討論時幾乎無可避免會有人進來玩梗,嚴重時更會讓留言都變成玩梗而討論不了。
但如果把這個現象全部歸咎於梗和memes身上我認為太偏頗了,畢竟我覺得這是網絡的副作用,也是我覺得社交媒體不是一個作嚴肅公共討論的好地方。
最討厭的流行語,就是現在最常拿來講人個性的I人和E人,這就是二元論。太多人迷信天平論,不是對就是錯,不會用光譜來衡量。科學家現在都用光譜來講事情,因為光譜可以改變顏色,代表人是會改變的。把I人和E人擺在光譜的兩端去想像,你會發現,I人可以往E人方向移動,而E人也可以往I人方向移動,要移動或不移動,或移多移少,都可以講。
另外,過去日劇"月薪嬌妻"裡有句很有名的台詞:逃避雖可恥,但有效。於是這句話就成了很多人逃避責任的藉口,忘記逃避的確有用,但要記得回來把事做完。
最後,台灣今年有個網紅講了一句:科學的盡頭是玄學。這句話有兩個問題:1. 知識錯位,科學是一種概念,底下細分多種學科,玄學包含其中;2. 忘記人類的想像力,科學家的創造力都是基於想像力而來,個人的腦力有限,但想像力無限。因此,科學的盡頭是玄學,講了這句話,還有一批粉絲信了,這才是真的可笑!
你不喜欢没人逼你说,但是你要知道生活在没有流行语只有正经言论的世界有多可怕
@@wtsh4796 這是邏輯的問題
他製造了假兩難的推理 ( false dilemm )/ 非黑即白(black-or-white)
@@wtsh4796 有禁止你說嗎?別忘了你是在網上,實體你愛怎麼說是你家的事。
科學的盡頭是玄學,玄學的盡頭也是科學,你說玄學是科學底下的一個,但其實科學也是玄學之下的一個,科學只是人類用來統整化解剖一切方向的框架而已,並非實際,實相是A等於B、A不一定等於B、A是B之一、B是A之一,它是交織的,而不是誰一定隸屬於誰,所以你這個說法也是一種二元論,只是藏的比較深。
即使許多受過科學訓練的工程師或研究人員,依然保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或某種形式的玄學信念。這種現象其實並不矛盾,因為即便科學提供了大量的客觀事實和工具,但人類對未知的探索仍有其極限,特別是在研究的最前端。
當人們在面對不可預測或難以掌控的領域時,即使依賴科學方法,也可能會感到挫敗或迷茫。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宗教信仰或玄學便成為心理上的支撐或安慰。這並非完全是迷信,而是人類對於未知的一種本能反應,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對大自然或未知力量的敬畏。
例如,許多科學家坦言,當面對宇宙的起源、生命的本質,或者量子力學中那些無法以直覺理解的現象時,他們會感受到人類知識的渺小與無知。在這樣的情境下,有些人會尋求科學之外的信仰來尋找意義,比如宗教、哲學甚至玄學。
這也顯示了科學與信仰並非完全對立的關係。科學專注於解釋「事物如何運作」,而信仰則提供「存在的意義」這類更深層次的答案。對於那些在前沿探索未知的研究者而言,這兩者反而可能是一種相輔相成的存在。
请问,宇文老师除了youtube视频之外还有其他创作吗?很喜欢视频
宇文老师的分析太有深度了,反思了一下觉得自己很肤浅。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和你在巨富长附近面对面交流吗?
感谢博主,之前我就一直在思考所谓“抽象文化”到底是什么,曾经我也乐此不疲地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后来认知不断拓展后却自然而然逐渐脱离了,希望能在视频中找到答案。
第一是高压审查导致词语替代而造梗。第二是辛辛苦苦写作的长篇大论的论述,为了防止触发敏感词而被删除,迫不得已只能把想表达的观点用一两个流行语潦草的代替,导致流行语被进一步传播。第三是由于各方面的限制,中国人的精神生活远比自由的地区的少,年轻人普遍没有静下心钻研的爱好,大家几乎鲜有独立思考能力,导致流行元素的传播速度极快。除了流行语,还有比如大学生夜骑开封、淄博烧烤等的爆火,网红店、网红景点的打卡,都是精神世界匮乏而通过跟风网络浪潮满足自己群体认同的做法。
成語是最早的上層梗文化。如今媒體的氾濫使梗文化更加粗暴直接生動,如同生物的適者生存那樣。個人其實已經很厭倦了很多人在影片放入了很多迷因梗的素材表情包,把人的情緒給統一標準化很討厭,當你有特定情緒反應時腦袋浮現的竟然是迷因的畫面就讓我覺得很噁心,這也是一種變形的罐頭音效
流行語的更迭也有加速的趨勢。你今天說的,我有八成不認識。
這一點對於想加入卻不熟的人是很辛苦的,他們可能追了很久,總算搞懂梗怎麼用了,然後一用就老梗,反而暴露了自己跟不上流行。
流行語曾經是可以定義一個時代的東西,現在變成定義一年,甚至一個月。
適度的梗還是很方便的,甚至有時候真的沒有比一句梗更精確的表達方式,這時候我覺得梗是創造了新詞,讓語言更好用了。
但同時我也受不了過於碎片化的語言,甚至我真的有感受到很多人連正確理解一篇百字文章都有困難。
他們習慣腦補(這兩字其實也是梗來著,但當年也屬於好用的新詞,就活下來了)文字,對於文字閱讀不求準確、對於文字書寫也不求準確,
而語句的理解則是隨自己喜好解讀。我遇到的情況,最容易被忽略的是數詞和介詞、連詞。
再說下去會是一篇長篇抱怨文,還是就此打住吧。
本片在許多不經意處還是用了大量流行語
「當一個環境禁止了嚴肅討論某項議題的時候,網路上就只剩下娛樂了」
没看,简单评论一下。我觉得这有点杞人忧天了。可能视频制作者还年轻。其实在我大学时候2002年,就开始有网络流行语,现在早就没有人用那些词了,这些流行语跟slang不是一个东西,它们只是年轻网民的一种叛逆文化,显得比较COOL,在泰国叫ภาษาวัยรุ่น(年轻人语言),我觉得这个定义就很准。过了那个青年叛逆期,进入社会,这些词就慢慢消失了,新的年轻人又会有一些新的词,这些词要说污染语言,我认为程度十分轻微,现在人不会深度思考的主要原因是短视频,没别的。😅
好深度 喜歡
只有沒有現實中實際去幫助過人的人,才會用自以為是的理論來幫助人
因為你真心的幫助的人,你想幫助的人,他也是人,他有他的意志
你的真的想要幫助他,而不是想要他活成你想要的樣子,你就會學會尊重
看看現代小學生的作文就知道這個問題有多嚴重了,好像除了梗文化的詞彙沒有其他詞彙可以用......
一般生活常識的詞語也不再那麼常識了....
在理查德道金斯發明Meme一詞形容文化模仿學之前,
好萊塢便有Mimic【模仿客】這部電影了,
所以嚴格來說Meme這詞境並非道金斯所獨具發明的。
説得很好
如果這真的這麼糟糕,那麼人類文化早就玩完了...這種東西本來就一直存在於有語言的文明裡,不然各種字詞也不會有古今不同意,而歇後語、俗諺的就不復存在...
就如同《1984》里的“newspeak ”
語言就是不斷變化,無論管理者想控制你們還是平民自發改造,如果一直覺得因為管理者想控制你們而令語言有變化,只能說你已被洗腦
聶春玉:我的權力是上級給的,我肯定討好上級,想方設法讓上級滿意,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上級就是人民.老百姓沒給我權力,我憑甚麼為他們服務.換成任何人都會這樣做.
毀滅創造力?我倒覺得是激發,因為牆內很多事情不能說,那就換個方法說
所以可以發現流行語的轉變是很快的,大概半年是一個更新週期
最後的觀點總結的很對,大家都忽略了或者說是不敢發表在流行語背後存在的社會問題
我最討厭的流行語「一切恐懼,皆來自火力不足」 - 會說這句話的代表他對恐懼一無所知
「大炮射程之內,皆為真理」 - 代表此人對外交的理解還停留在一戰之前
我的母语是中文 在学术上也会用英语 日语 法语来交流与书写。 可能由于自身器质上的自闭加上从事的是作曲和数学方面的工作 我的日常口语化交流极少。不过有时我也会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like a monk而刻意地去说一些流行语 但每次我的朋友或学生们都会用诧异的眼光看着我……时间凝固……
時下流行語很多都是段子,要麼需要鋪陳營造相適應的語境,不然就是需要有對應的人設,否則產生不出什麼效果。其實認真看自媒體,能嫻熟運用流行語而不讓人感到突兀的,通常文案功力都不差,至於那種沒文案的,則是人設就擺在那,觀眾看到直接就有刻板印象,他後面不管怎麼口出狂言,人們也不覺得意外。
所以從應用層面,現實生活中,流行語還是少用為妙,不然就是用那些被主流媒體用到甚至不認真想一下都不覺得是流行語的那一些--啊,那就只是日常用語了😂
也是一個封閉社會的副產品,出生率低,一孩政策,數碼化減小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詞窮,語言單一化,排外介語言,所引起的社會問題
就同質化,日本的動漫和畫風也有一樣的問題
一樣,你只是用娛樂至死,嘲笑別人的困境而己
這是自大的善意,乏缺尊重
你有想要看到善意的需求,你就自己去作,整天去擔心別人不行為,還扣人娛樂至死帽子
不認同「副作用」以後的影片內容。
流行語是一時的,是一種語言演變的過程;
現在來看古老的詞彙在過去也是經過類似流行語的過程而被確定下來並流傳至今。
別的不說,髒話一定是如此。
搬磚、牛馬、內捲這些流行語在未來,都會變成暗示著這時代勞動條件差勁的遺跡,如同「奴隸」暗示著過去有這麼一群人。
價值觀矛盾跟上面說的詞彙演化是一樣的普遍現象。
流行語變成網暴、攻擊他人的工具?
工具永遠是中立的,如同菜刀一樣,能切菜或傷害人,純看使用者的素質。
倒數第二段說的,與其說是流行語讓人能輕易攻擊他人、製造對立,不如說這是一種集體意識,流行語就是這個集體意識所創造出來的載體。
有需求的東西是不可能被禁止創造的。
美國上世紀的嬉皮文化中的反戰、爭取人權、女性主義、平等主義,可是深遠的影響到這世紀。
無法理解在為何能確定「在一片娛樂聲中人們不會批判或反抗」的這件事了呢?
这一期的观点就很庸俗,梗文化本质就是语言的浓缩,也是对权威的解构,让那些晦涩的概念具像化,提高表达的效率,本质上就和成语典故一样,没什么值得批判的。
庸俗比低俗好,梗過了就是低俗
你的觀點就好樣說短影音比長影音更有效率一樣,只是乍看下有點道理
大眾的本質就是俗,不會變的
我也覺得你的觀點很低俗啊
赞同群体标签化的部分(不过人本来就是会在社会找到自我位置的,这和口音背后代表的差不多),其他部分只能说除了表现出人类思维的惰性,列出个流行语的“毁灭性”表,还不如谈谈其带来的创造性
梗就是预制菜,有人创造出来,大家一通套用,很快就没了新鲜。可怕的是,整天吃预制菜,忘记了如何创造自己的菜式,如何自由地发挥
聽三分鐘,這個語言學專業了😂
突然覺得台灣這類的問題也挺嚴重
流行语是思潮的浪花。
仔细分析一个国家的流行语,就能知道这个国家的思想道德智慧水平。
能分析一下辱包梗吗?在新闻上看到习近平没什么感觉,但看多了习近平的鬼畜后就更想了解这个人了
的确良不是解放初期的流行语。70年代才出现“的确良”这种料子。
我最討厭朋友傳廢片跟梗圖給我,然後附註:好笑必看。我壓根都不覺得好笑,甚至浪費我時間,於是到頭來我把一些明顯不同道的朋友都刪除了,跟這些人在一起我不知道我獲得了什麼,我並不想一直放鬆跟玩樂,我認同幽默,比如一些有涵養的段子,但我非常討厭低俗的搞笑,例如說扮醜擺拍吸引流量沒意義的內容。
但是就是因为改变不了什么才觉得梗好玩的,只要个人拥有自我审查和深度专研的精神,梗其实对他影响不大,是我们不想把严肃问题摆上明面讲吗?恰恰是迫于无奈才将其娱乐化
使用梗词没太大问题过度使用才是问题,这应该算是文科生的噩梦了
哎呀 駭死我哩 我埃及吧咋样咋样 我是冷靜哥🤣👉😡
网络流行语非常好!是文化民主!是摆脱党新话的文化自觉,是只有互联网才能培育的土壤。俗、快、不严肃就是力量
平台中心化太强了,导致都在抢舆论阵地
不不不,更可能是你本來就沒有創造性才會跟著芸芸眾生隨波逐流,而流行語正好是普信特質,
並非流行語損壞創造性了,不知道這番見解您是否能了解。
對文言文來說
你現在使用的語言 根本不倫不類
不喜欢用网络梗语言,那样会让我思维变得简单,跟着潮流走我也怕丢失自我
背景音一直“波波”好煩喔😂
大胆猜测,老师一定是为数不多的、能靠专业挣到钱的文科生
第一次第一🎉
希望你声音没有被采集过,否则做这个肉身不在墙外很危险。
他其他的影片都超危險的拉 沒事拉
為什麼這些所謂流行語,同樣是中文和英文。放在一起我怎麼完全看不懂。
感覺成段片都像讀ppt一樣,圖片+文字太多
我覺得很清楚豐富
@@els1156-f6n 我觉得这个视频风格更像b站视频,有一种b站特有的紧致
都是青虫叮咚玲珑冰崩
文字本來就是不斷變化了 你說到好像不用流行語就不能攻擊他人 那我們講猴語吧 呼呼哼哼
稱讚語
中國朋友:牛逼
谢谢你公平地评价了杨笠
博主语速太快,理论性和概念化的东西多,而又语速快,让人听着头大!思考跟不上语速!
有沒有想過是您的思考速度太慢?
是的,非常非常快,输出的信息密度很高。不过没有关系的,能听清楚,多听几遍就可以了。
youtube 可以調整影片速度
從眾效應真的很膚淺,不明就裡的跟風嚷我反感
你说这个怎么不说诗歌,还有那些弱智古代成语呢
逃避問題的陷阱?ㄏㄏ
暗渡陈仓、走为上策,恩将仇报
这类古词算不算古代的流行语
这些都是有文化内涵的,而网络大部分的是没文化的
有一个很重要的事实要请考虑到。成语这种梗文化,是有时代的物质基础的。那个年代的文字是靠文房四宝传播的,文字只能高度简化,甚至必须要有经过很多年学习的专业人士来破译和解释。
@@sieben322這還建立在“該語言本身就有強力壓縮語意”的功能上...
戏谑
简中的流行语更加粗鲁低级
然而中国很多网络词语还都是偷的人家韩国的😂
比如?
有哪些啊
说来听听
无敌了 要么是串子 要么是真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