ขนาดวิดีโอ: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แสดงแผงควบคุม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ล่น
เล่นอัตโนมัติ
เล่นใหม่
終於搞清楚這個問題了...這支影片好實用啊😬
是胡子XD
抓
野生的胡子 (丟網
但胡子哥,你要記得我們台灣其實也是NTSC喔,用錯可能會讓你拍日常傢俱燈閃頻避不掉
Shit居然是胡子!😂😂
太有意思了,能把這麼硬的乾貨弄得如此絲滑,佩服佩服
從大學到研究所,自己一直以來都是製作24FPS的3D電腦動畫,同時兼顧Render的效益最大化,每秒算24張圖的時間,如果再增加6張,時間會非常可觀!除非是電影院放映規格,幀數才會往上拉,提升至30或60,主要是指導教授都是美國留學回來的學者,在教學上,直接表示幀數設定值就是如此(也因此不意外是學NTSC的設定值)。感謝影視颶風的介紹NTSC與PAL的歷史淵源與流派差異,解開了我當年對於這些數字心中的困惑!
電影院的放映規格不是才是24FPS嗎?還是說3D動畫的放映規格會稍微不同?
😂又是一个大坑,你知道为什么电影都是24吗?因为节省特效的渲染时间!!! 60帧的特效想累死特效师吗?
@@AlexGuaikTV 24FPS是在有聲電影年代就訂定的行業標準,跟後來才出現的VFX和CGI沒什麼關係吧!況且好萊塢已經有推出48FPS的哈比人系列和120FPS的雙子殺手,這幾部片都有使用大量的特效。所以與其說24FPS是為了降低特效師的工作負擔和特效渲染時間,不如說是特效為了符合電影的標準才採用24FPS為基礎製作的吧
@@AlexGuaikTV 工作站处理性能越来越强大,特效的工作量应该也能得到很好的弥补吧
@chc4236 我並沒有否認可能也有包含節省渲染時間等等的因素,但你這種說法是倒果為因,畢竟是24FPS的行業標準先設立的(1930年代),後來才有VFX和CGI的誕生不然真的要節省渲染時間和成本的話大可以選擇12~16FPS的範圍,而這個範圍也是人眼能適應的最低標準(也是日本動畫業界的行業標準),所以我才更傾向特效的渲染採用24FPS是為了符合電影的行業標準當然這也只是我的看法,我沒有強迫你一定接受它,問我是不是業內人士也沒有意義,我是動畫相關科系出身但只是沒有在業界工作而已,出於個人興趣也有在研究電影相關的知識,難道不是業內人士就沒有資格發表看法嗎?
這個知識對影視工作者,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真的都不知道,還有interlace與Progressive,與電視台協同作業時,就要瞭解這背後轉換的技術。
影视工作还有不看影视飓风的啊?绝对是世界顶流的。
之前我看過一位紅酒的影片,有一期專門做影視的歷史回顧,29.97FPS真的以前的天坑,但是當時能想出錯開1/1000秒解決問題也是個非常厲害的想法,畢竟用現在眼光來看當時硬體功能,能解決這個問題讓影視快速普及已經是很厲害的做法了。
我没明白,错开为啥影响帧率?音频如果还是30帧,不会越来越错开吗?
錯開是因為早期電視的訊號 音頻跟影像頻率相同 錯開1/1000就不會互相干擾 同時也不影響影像的觀看@@leejsssss
@@leejsssss 應該說是相移的概念 整個波都相移1/1000 頻率不變
@@windnightofwind 应该是频移吧,相移的话频率不还是30吗,给的那条曲线应该是横轴应该是频率
@@そらと-z6g 這樣說好像也是,應該要從頻域下去看才對。
終於了解為什麼有時候 看某些影片會很微微的頓 但是其他的不會 還以為是自己的問題 感謝解惑 🙏
牛啊,当每个“所谓”摄影vlogger还在宣传24帧电影感的时候终于有人开始认真做实验了👏👏👏
這個問題我早在5-6年前就有發覺了,所以我早就都選擇30或60甚至120來拍攝,不然不同拍攝機器在後製時,都會讓自己自找麻煩這集真的讓很多人受用了,讚
大大感謝這影片圖說和白話文解說都超詳細~~後面一臉崩潰的樣子好好笑XDDDD
我在影音產品產業工作,對此特別有感觸。很多人,包括工程師,相當不求甚解。明明是 29.97 或是 59.94,他偏偏要寫成 30 或 60,跟真正的 30 和 60 混為一談。等你真正面對測試的時候才發現被挖了坑跳,不曉得要找誰算這筆帳。是多少,就寫多少,這很難嗎?
最恨的是剪映居然没有小数点帧率····搞得每次都要拉回达芬奇去掉开头一帧才匹配
@@AIKPOP.畢竟剪映是設計給抖音用的
@@MrBombzCherry 剪映是字节跳动旗下的产品,抖音、西瓜视频初创的初衷都是用户用手机拍摄分享生活视频的APP。没有想到自媒体作者会这么卷,纷纷用上了广播级的采编器材,这就是个无解的问题,PAL和NTSC从根本上就不兼容,这是个长达百年的历史遗留问题,但一直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带头解决。
SONY就很搞,相機設置寫整數,你真的上網找說明指南就會跟你說:「注意錄製幀率是以最接近的整數值來表示。實際對應的幀率如下:24p:23.98fps、30p:29.97fps、60p:59.94fps,以及120p:119.88fps。」不寫真實數字我想是因為消費者會腦袋爆炸而停止消費衝動
@@Cosmo_Chen 这是为了兼容性考虑,因为当初制定电视信号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会发明彩色电视机。以至于后来发明彩色电视机以后,带宽不够用,只能借用色度信号的带宽。全世界的电视台都是sony的采编系统,所以他们也不敢轻易改变参数,万一一个很小的兼容性问题,都有可能动摇索尼来之不易的广播电视系统统治地位。
現代開發相機的工程師,不見得知道這些幀率的由來,就導致了他想的是開發 30 幀的功能,但是用的是前人留下來的算法(29.97 幀),你們製作這期視頻普及這個知識,已經算是推進這個幀率的改革了,加油!好影片!
你觉得工程师是小学毕业升上去的?
如果你待過超級大的團隊就會知道,不用期待每個人的背景知識都相同,也不需要就能夠把事情完成,所以發生這樣的結果其實不算很意外。
因爲自己知道某個知識就假設整個團隊的每個人都知道,通常沒什麽團隊合作經驗或是比較自我中心,不太適合在大團隊裏面協作和領導。
@@ceahehehe 哈哈 你還真高看工程師了。類似的這種坑實在太多了,很多時候只有出問題了才會去仔細研究,一個產品要開發出來要照顧到的細節可為數不勝數,很多時候在沒有良好規畫的情況下,東西能用就已經算可以了。
以前翻译一个叫做dropframe的漫画的时候特意去查过29.97帧的来历,的确挺奇葩的
之前看到一些橫移的影片就覺得好卡 一直還以為是螢幕和電腦不兼容的問題 原來是影片制式的問題 好欣賞這種求知的影片, 讚!
遺漏畫格真的是歷史遺毒,連 25 FPS 都有 24.976 FPS 的版本,讓人很痛苦啊~
只有23.976,没有24.976哦,25FPS是后来欧洲的PAL制式,不存在黑白到彩色的时候需要处理声音的问题,所以倒是比较方便一点。
@@chennyye28 感謝指正~
你们真的太有心了,作为你们的观众感到非常的暖心
感謝 雖然很少用到相機,但是對全球9成以上的人都是提升知識的好影片,謝謝你們XD 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可以知道你們寫腳本的方式有沒有訣竅呢? 真的很簡單易懂
捕獲野生sky
日本人太守旧的,相机还是几十年前的东西,哎,难怪这个国家越来越没进步
@@沐卉-n2z 并不是,原因是因为Sony是全球唯一的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厂商霸主,维持这样的设置是为了兼容全球的广播电视网络。很多时候没有办法改变就是因为历史路径依赖,
感觉可以在b站看看 他们之前有说过工作流的相关内容的
@@沐卉-n2zwtf 相机和国家有什么差别
特意比較一下,這部影片真的比以前的影片絲滑,感謝分享如此有用的知識
大開眼界...🙏
野生的林辰
這支讓我了解影片頻率的緣由,解說淺顯易懂。現在用相機錄影的應該越來越少了,大都用手機錄影,所以頻率問題以後應該會越來越少吧!
最抽象的是这期视频也被TH-cam显示成60帧了
希望60帧视频早日普及,相比于20-30帧的视频提升很大,肉眼可见的流畅
真的!一直在糾結這個問題!!而且在現場直播、導播也會有這個問題!基本上解決不到!自動適應還會影響到工作時影片播放上出現速度產生變化的問題!!
这期视频真的很丝滑!!看完以后😂😅只能说,不愧是日本人…🎉
肉眼可见,终于没有明显的卡顿感了, 影视飓风频道的观影体验又上升了一个台阶!大赞,无限进步!
上了两步 退了一步。这视频 声音跟画面 有割裂感。 对嘴的割裂感
@@fantasytky28 你手机外放还是蓝牙耳机?
@@jamesz3075 直接外方。不知我发现。你看评论也有其他人说
标清电视的制式主要是三大制式,而以PAL和NTSC为多。前者是576i, 25格50场隔行扫描 后者是480i 29.97格59.94Hz隔行扫描。前者50场和后者几乎是60场都是和当地交流供电频率一致的。高清时代,原PAL格式地区也演进到720p,1080i和1080p,场频为25或50Hz,NTSC则是720p60,1080p30,1080i60, 1080p60,场频是30或60hz(实际也可以是29.97和59.94Hz)。而现在视频更广泛在互联网上使用,视频网站成为视频制作和播放的主要平台。这就带来一个问题,视频拍摄是选择25/30hz还是50/60hz呢? 现在拍摄阶段隔行扫描基本被放弃。所以实际的选择就是25p/30p还是50p/60p呢?35mm胶片有声电影是24p拍摄和制作的。播放时24p是不能满足人眼连贯性要求的,所以每一个帧被重复播放2次,中间还加一次黑屏。实际效果是48p播放。而使用25p/30p录制视频时,播放也是要在至少50/60Hz电视机或显示器上播放,目前液晶显示器通常主流刷新率是60hz(过去的CRT显示器则主流使用75Hz/85Hz刷新率,但CRT已被淘汰不用考虑了。)那么播放25p/30p节目,每帧仍然要播放2次。而在60Hz显示器上播放24p电影节目源时则是要采用3:2 pulldown技术,一帧播放3次,下一帧播放2次。50Hz设备上播放24p节目,则是使用50hz直接播放2倍24p画面,实际播放速度加快4%。在50hz设备上播放30/60hz节目,则要丢弃一些帧以匹配50hz的频率。在60Hz显示器上播放25/50hz节目,对于每一秒的视频,15 帧播放两次,10 帧播放 3 次。相当于 2:3:2:3:2 的重复模式。所以把这些情况过一遍后,会发现实际情况非常复杂,而我们多数都没有在意过。总结下来就是过去标清电视时代,事情要简单得多,电视视频使用50i/60i拍摄。电影使用24p拍摄(主要是成本原因)。而现在网络高清视频时代,4K和FHD(1920x1080)视频有最好的观赏性,而显示器多数是60Hz。那么视频拍摄如何选择帧率呢?实际上目前视频制作者多数选用25p和30p格式拍摄。是的,没错,虽然不再用隔行扫描了,但场频降低了。从标清时代的50/60Hz下降到25/30Hz。目前主流的高性能视频拍摄设备是支持60Hz甚至120Hz拍摄的。但视频制作者多数会拍摄25p/30p的视频。因为这还关系到快门速度,动态模糊效果,存储容量,视频流大小,后期处理负担等。总之,频率下降了,毫无疑问,25p/30p拍摄有快速动作的画面是没有50i/60i连贯的。你说这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而如果现在拍摄视频,我会建议你拍什么格式呢? 4K30p。为何不是29.97?其实没差别,29.97p拍摄的话在回放时按30p速度回放,视频速度会快1%,音频也会稍高一点点,但都是人的眼睛和耳朵听不出来的。如果不同帧率按原速度混剪,那在剪辑长视频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无论视频素材帧率如何,在视频软件里始终保持30p播放就没问题了。“影视飓风”统一到29.97p和59.94p也是没问题的。前面说过,它和30p/60p其实没差别。重点是要保持一致。这样29.97p和30p,59.94p和60p的差异就可以忽略。
第一次體會到禎數的神奇是換到144HZ螢幕的時候那個滑鼠移動也太絲滑了
不卡不卡,手动点赞❤
終於知道為什麼同時用兩台不同的相機錄影時,放到剪輯軟體裡畫面會不同步的原因了
说实在的,虽然我不看你们的视频,但我喜欢25帧(写错了30),因为不卡,且省流量😊
真的 在下之前遇到這個問題也是納悶 聽您解說 豁然開朗
虽然曾经是显示行业的从业者,但是这个视频解决了我多年的困惑。
謝謝這麼詳細的說明,原來禎率影響這麼大😮
真沒想到這影響會這麼巨大!這集長知識了!讚!
不會卡,也謝謝做這種教學科普的視頻
原來如此喔!!!!感謝分享!
專業硬核知識 讚 👍👍👍
我是24幀派的,60幀對我來說太流暢了看久了會想吐
一般拍影片來說 60幀跟120幀都是拿來後期放慢速度用的,整部片60幀來放輸出影片容量太大
不会吧,如果快门速度高的话24帧看起来会一卡一卡的
@@onesmilexv883 我這邊是預設大家都知道180度的快門角度是通用影視標準來討論,其他特殊的快門速度所產生出來的效果當然各有不同。
@@LopingRock 不是角度,是曝光时间,短的话会像游戏一样卡卡的。其实现在很多电影里在镜头横移时就已经很卡了,电影院里看到这种会头有点晕
好詳細呀 感謝分享!
小球的舉例太棒了 簡單易懂 推一個
好实用啊.... 昨天用AI软件换脸视频,默认设置25帧...我无意中还改成了30帧,哈
有趣,看這支影片長知識了,可能我是木眼從來沒發現過這問題。
太牛拉 想到主播和團隊研究這個背後的原理 又是個心路歷程~
听完这期TH-cam,又涨知识了。不过作为TH-cam的听众,我从没注意到过跳帧的问题😂
謝謝,不然我沒次開啟Pr及FCPX的新專案的時候都一頭模糊😂
挺有价值的知识,感谢分享。
很喜欢此类行干活节目,持续关注中
这个视频蛮丝滑的,不过感觉画面和声音不同步
沒有吧 可能是剛上傳的緣故 我現在看沒有音畫不同步
好像是語音和畫面的違和感當換到主持的畫面時聽到的還是旁白一樣的對白就好像是主持在和旁白在對口形一樣
感覺是因為收音太強了,沒有空間 聲音靠太近?
看了一下還真的是耶,又進入另一個無限循環,這個問題也困擾了我很久,每個平台真的都有不同的問題,最後只好放棄,顧好客戶要的那一個平台就好了,後來就演變成,一開始進量就用60p去拍攝,然後看平台的規格是那一種,就根據每一個平台的規格去出檔案就好。剛剛又看了一下,也有可能是另一個問題,就是收音設備,現在很多dji rode出的wifi收音器會leg幾毫秒,如果不是用傳統全走線的就會延遲,無線頻譜訊號傳輸延遲少一點,wifi的就比較嚴重,另一個還有外錄收音設備格率也要跟著調整
虽然听了,但是你让我向别人解释我还是解释不来
幀數轉換補幀很常見,就是會有卡的感覺。早期電影24幀轉成30幀在電視上看,大家已經習慣看電影那種卡的感覺。好幾年前補幀技術不再是重覆影格,而是用演算法猜出兩影格間的新影像。觀看起來更絲滑順暢,但是就是少了看電影那種卡卡的感覺。
影視颶風的影片,都是超高製作標準,讓我這種普通人一點都感受不出,30.60,29.97與59.94,這些幀率的差別🫡
视频保持16:9也是很重要的一点。16:9还是所有手机拍视频的默认比例。
60幀是一個很好整除的數值,他可以很方便的讓IC去對手機屏幕做一些優化,比方說駭人聽聞的FRC抖屏。
感谢Tim分享,真的是干货满满!这个操蛋的29.97让我想到了键盘的QWERTY而不是ABCDEF,工业惯性的力量太强大了
我遇到过ABCD排列的键盘,但完全不会打,半天才能找到一个字母。反而是QWER键盘可以盲打,根本不用看键盘,速度飞快。
那是因为你熟悉和练习的都是QWERTY,如果最早接触的就是ABCD那也能打得快,事实上学习QWERTY的过程是很长的,因为本来就是没有逻辑的排列,初衷是为了延长键盘的寿命
很認真 辛苦了不過我覺得那點小差別問題不大看影片而已觀眾不用那麼吹毛求疵
看完這部,馬上回去看其他影片流量:賺爛了
周杰倫新歌耶誕星,也是25fps,難怪我Apple TV上看起來有點卡。
超硬核,非常厲害的視頻!
横向移动的卡顿主要是stutter问题,而不是judder,不过这两个问题都可以通过提高刷新率得减少体感。
感谢科普
用电脑看油管上的视频,除了受机场网速影响会卡外,其它的还真没发现视频因帧数影响会卡的后果。。。我用的还是不规则的34寸带鱼屏,50赫兹的,3440*1440的,伪4K屏呢😂
看完馬上拿起相機打開menu...
這個題材好有趣又實用🎉🎉
這些由人所訂定的標準就是這樣,有太多東西要考量,就算科技進步了,又要顧慮使用習慣跟兼容舊設備。但其實追根究底都還是能一窺當初為何要這樣設計,就像閏年的設計、大小月的設計,看似亂七八糟,但其實都有背後的歷史因素。
實際上便是如此,這影片一直用什麼歷史遺毒來貶低NTSC、貶低美國、日本,但實際上他們也只是因為作為開拓者,在最早制定規格、開發普及設備後所必然面對的『先鋒者錯誤』,而PAL也不過就是基於較晚發展而較為完善罷了。然後已經看到很多中國人就在類似情況下,拍片說吹噓自己國家多麼先進、美國落後了之類的,就像幾天前看到的220V…諷刺的是這些規格也都不是中國制訂的,中國只是看別人制訂好後跟進罷了,這樣也可以覺得很了不起…?
@@soin7912 没人会吹这种东西,你难道没发现ntsc占了市场大部分份额吗?不仅仅是电视,还有手机和显示器,我甚至不知道你是怎么说出tim是在批判美日这种观点的,他重点批判的难道不是某些厂商不思进取不开放30跟60帧吗?
Mediastorm影视飒爽来点赞,更新频率逗趣韵未减。昔日帧数今成旧话题,新章开启,咱们先欢颜。二十五帧,我们不再见,二九点九七,映出新天边。五九点九四,流畅如云烟,告别卡顿,笑看风云变。镜头前后,历史页翻转,数码轨迹,留下时代痕。虽因标准,各抒己见,改变引争辩,背后却有因。看那旧素材,不舍映眼帘,新帧如流水,洗净尘世烦。大伙儿点赞,转发不需钱,这就是科技,改变的威仪展。画面不再卡,享受视觉宴,我行我素,自媒体新航线。若感觉此赞,尽请留言板,影视飓风,与你未来相见!
日系的产品对兼容性非常抗拒,总喜欢用一些蹩脚的规则
很好的解謎片子,終於明白,手機和相機同是以30幀拍攝,後期總是有一點點聲畫不同步的怪問題!謝謝!
bro 聲音畫面同步差異只有0.03誒 連一幀都不到你是會發現一樣
这个是丢帧时间码造成的,设置不对时间一长就不同步。
@@uppsmall 會,在剪輯軟體中半格之差聲音就會有撕裂感。而且在dropframe時間碼之下,每10分鐘就會差一格。
其实很多人以为,所谓电影感是一个伪命题,觉得只要大家适应了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了。其实不仅仅是这样的问题。电影产业之所以一直以来一直坚守24fps,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60fps及以上的帧率看起来都太真实了。但是电影不是真实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很容易看到电影拍摄中的瑕疵,比如爆破场面啊,打斗场面啊。毕竟在电影拍摄中,这些都是经过精心计算和设计以及排练过的,它们并不是真正的“反应”。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很多人都觉得如果用高帧率看指环王,感觉是在看舞台剧而不是电影,就有这样的问题。李安也在Billy Lynn和Gemini Man里都尝试了高帧率,但是市场明显就是不买账。说到底就是,电影不是真实的,所以不适合用真实的帧率。如果是TH-cam视频,当然就取决于自己喜欢的风格吧。
原來如此
雖然李安確實嘗試過高帧率拍攝電影,不過在台灣業界的小秘密是,李安導演選擇高帧率拍攝背後當然有一些商業角力,一部分是為替專業攝影設備大廠商背書(?)高幀率的攝影設備
这期真心舒服~
内容太棒了!!!
動畫好順滑,好療愈
「卡」⒈kǎ:音译外来词:卡片卡车卡通卡路里⒉qiǎ:会意字、本土读音:关卡哨卡
原來是這樣 厲害了
哇,感谢科普!!有些电视上有50hz 60hz的设置,总觉得奇怪,差个10hz能有啥区别。刚刚看到yachen liu说apple tv有match content frame的设置,回去我也打开一下
原來如此!又長知識了!慶幸自己生在使用NTSC的國家,一路以來都使用NTSC的29.97和59.94,就沒遇到這個問題~否則我應該也會很苦惱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但我應該沒辦法像影視劇風這麼深入了解問題,最終繼續將就使用25😅😅
樂
真的
是你沒發現,現代螢幕掃描率,與媒體播放器也不遵守NTSC。。。。
@@Elara-77 🎣🟥⭐⭐⭐⭐⭐🐒💩
感謝美國和日本讓台灣如此幸福
You should put English subtitles on TH-cam, after all, you are facing a global audience
真是辛苦創作者了
我的显示器就显示非整数帧率,03年的显示器,显示59多好几年了,还以为面板出了问题,新买的165刷新的也显示164多😂🤣🤣
默默發現也幾乎是這個時間點影視颶風放棄了原本堅持的2:1畫幅,換回到16:9的畫幅了
本期很符合影视飓风的追求,无限进步~
不是,😂我还在在哔哩哔哩看你❤❤❤
Tim你好,你们这样换帧率,怎么解决人造光源下闪烁的问题?还是说剪辑软件有办法消除?
原来如此。。。我一直不知道为啥要搞那么中二的帧率。。
我很早就已经知道一些国家的电频率 60hz / 50hz 的问题,所以导致国家不一样的帧率,只是很多时候下载的戏一直很懊恼23.93 / 59.93 fps ,你终于解开了我的多年谜团,原来是因为以前电视画面和声音的同步问题
所有使用欧标电源的国家都有这个问题,中国的电源标准也是欧标。
在PR里把29.97素材升格为30使用,0.03的插帧不会感受到,至少保证之后的所有素材都統一。日跟美标,中跟英标,一直就覺得为什么有30/60不用,25/50制式少了原始帧数,相对较落后,29.97在现在跟本没有存在必要錯位声频和视频。反正当时的技术哪些大聰明就挖了大坑,现在仍未能統一地填坑。我在考虑用于大LED演岀显示屏的视频素材就更要考虑不同品牌屏幕的刷新率和信号衰減,演岀用的显示屏是每颗led直接显示該点,不需要逐行扫描之类的,但信号衰減錯位再加上29.97不完整的帧数,就容易洐生很多问题
日本厂商采用29.97并不是因为所谓守旧,而是因为他们的电视广播采用了29.97。他们在数字化的过程中保留了ntsc格式留下的一个胎记。而美国、韩国移除了。
長知識了 謝謝
很高兴影视飓风终于发现了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实际上很早就有人发现了 不过对于非硬件技术的人士来说确实会很难理解
太牛逼了 就怕认真的 赞赞赞
做影片作了這麼多年終於知道為什麼是用29.97這種奇怪數字了
不知道有没有网友记得,最早我是听台湾的一个叫黑米奇的博主科普知道的这些
加拿大家中的电视是2007年买的,索尼,那时候也就是个720的分辨率吧,然后竟然直到2015年,老旧的机顶盒还能稳定的播放59针的24小时美剧,就很惊讶, 因为画质一般,但是特别的流畅,比看DVD都丝滑,现在终于知道了,原来还是影视标准不同啊!
難怪我三年前買沒有自適應幀率4k LG 60Hz電視,在youtube看IU 4k 24幀音樂錄影帶celebrity一直覺得很卡。感謝詳細分析解說,只能等以後有錢買120Hz電視或能自適應幀率的電視了。
换成24,快门角开大一些,动态模糊上来,电影感十足!
之前片其實已經有堅持快門180夾角了 不是動態模糊問題 還是有人會在意
懂了学到了🎉
b站没有大会员看不了59.96... 所以来这儿体验下丝滑感觉~~
谢谢大神们科普
赞 喜欢你们的发觉
很好的一次普及知识的视频
终于不卡了😊,不知道我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普及4k120的视频😊
2000年入行就知道的事情,只是媒體都是電視為主,現在媒體都是手機端,所以還是乖乖轉換成最佳適合手機的模式比較安心,半夜也不會失眠!
日本说好听点是太念旧了,说不好听点就是严重的路径依赖。可以看一下日本厂的笔记本,到现在包括上万的电脑,都在提供15针sub输出,理由只是很多投影机只有这种口,真的是太无语了
吃老本不思进取
办公室还在用软盘,你敢信?!😢
@@yudogcome5901 软盘。。。这个更魔幻
終於搞清楚這個問題了...這支影片好實用啊😬
是胡子XD
抓
野生的胡子 (丟網
但胡子哥,你要記得我們台灣其實也是NTSC喔,用錯可能會讓你拍日常傢俱燈閃頻避不掉
Shit居然是胡子!😂😂
太有意思了,能把這麼硬的乾貨弄得如此絲滑,佩服佩服
從大學到研究所,自己一直以來都是製作24FPS的3D電腦動畫,同時兼顧Render的效益最大化,每秒算24張圖的時間,如果再增加6張,時間會非常可觀!除非是電影院放映規格,幀數才會往上拉,提升至30或60,主要是指導教授都是美國留學回來的學者,在教學上,直接表示幀數設定值就是如此(也因此不意外是學NTSC的設定值)。感謝影視颶風的介紹NTSC與PAL的歷史淵源與流派差異,解開了我當年對於這些數字心中的困惑!
電影院的放映規格不是才是24FPS嗎?還是說3D動畫的放映規格會稍微不同?
😂又是一个大坑,你知道为什么电影都是24吗?因为节省特效的渲染时间!!! 60帧的特效想累死特效师吗?
@@AlexGuaikTV 24FPS是在有聲電影年代就訂定的行業標準,跟後來才出現的VFX和CGI沒什麼關係吧!況且好萊塢已經有推出48FPS的哈比人系列和120FPS的雙子殺手,這幾部片都有使用大量的特效。所以與其說24FPS是為了降低特效師的工作負擔和特效渲染時間,不如說是特效為了符合電影的標準才採用24FPS為基礎製作的吧
@@AlexGuaikTV 工作站处理性能越来越强大,特效的工作量应该也能得到很好的弥补吧
@chc4236 我並沒有否認可能也有包含節省渲染時間等等的因素,但你這種說法是倒果為因,畢竟是24FPS的行業標準先設立的(1930年代),後來才有VFX和CGI的誕生
不然真的要節省渲染時間和成本的話大可以選擇12~16FPS的範圍,而這個範圍也是人眼能適應的最低標準(也是日本動畫業界的行業標準),所以我才更傾向特效的渲染採用24FPS是為了符合電影的行業標準
當然這也只是我的看法,我沒有強迫你一定接受它,問我是不是業內人士也沒有意義,我是動畫相關科系出身但只是沒有在業界工作而已,出於個人興趣也有在研究電影相關的知識,難道不是業內人士就沒有資格發表看法嗎?
這個知識對影視工作者,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真的都不知道,還有interlace與Progressive,與電視台協同作業時,就要瞭解這背後轉換的技術。
影视工作还有不看影视飓风的啊?绝对是世界顶流的。
之前我看過一位紅酒的影片,有一期專門做影視的歷史回顧,29.97FPS真的以前的天坑,但是當時能想出錯開1/1000秒解決問題也是個非常厲害的想法,畢竟用現在眼光來看當時硬體功能,能解決這個問題讓影視快速普及已經是很厲害的做法了。
我没明白,错开为啥影响帧率?音频如果还是30帧,不会越来越错开吗?
錯開是因為早期電視的訊號 音頻跟影像頻率相同 錯開1/1000就不會互相干擾 同時也不影響影像的觀看@@leejsssss
@@leejsssss 應該說是相移的概念 整個波都相移1/1000 頻率不變
@@windnightofwind 应该是频移吧,相移的话频率不还是30吗,给的那条曲线应该是横轴应该是频率
@@そらと-z6g 這樣說好像也是,應該要從頻域下去看才對。
終於了解為什麼有時候
看某些影片會很微微的頓
但是其他的不會
還以為是自己的問題 感謝解惑 🙏
牛啊,当每个“所谓”摄影vlogger还在宣传24帧电影感的时候终于有人开始认真做实验了👏👏👏
這個問題我早在5-6年前就有發覺了,所以我早就都選擇30或60甚至120來拍攝,不然不同拍攝機器在後製時,都會讓自己自找麻煩
這集真的讓很多人受用了,讚
大大感謝這影片圖說和白話文解說都超詳細~~後面一臉崩潰的樣子好好笑XDDDD
我在影音產品產業工作,對此特別有感觸。
很多人,包括工程師,相當不求甚解。明明是 29.97 或是 59.94,他偏偏要寫成 30 或 60,跟真正的 30 和 60 混為一談。等你真正面對測試的時候才發現被挖了坑跳,不曉得要找誰算這筆帳。
是多少,就寫多少,這很難嗎?
最恨的是剪映居然没有小数点帧率····搞得每次都要拉回达芬奇去掉开头一帧才匹配
@@AIKPOP.畢竟剪映是設計給抖音用的
@@MrBombzCherry 剪映是字节跳动旗下的产品,抖音、西瓜视频初创的初衷都是用户用手机拍摄分享生活视频的APP。没有想到自媒体作者会这么卷,纷纷用上了广播级的采编器材,这就是个无解的问题,PAL和NTSC从根本上就不兼容,这是个长达百年的历史遗留问题,但一直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带头解决。
SONY就很搞,相機設置寫整數,你真的上網找說明指南就會跟你說:
「注意
錄製幀率是以最接近的整數值來表示。實際對應的幀率如下:
24p:23.98fps、30p:29.97fps、60p:59.94fps,以及120p:119.88fps。」
不寫真實數字我想是因為消費者會腦袋爆炸而停止消費衝動
@@Cosmo_Chen 这是为了兼容性考虑,因为当初制定电视信号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会发明彩色电视机。以至于后来发明彩色电视机以后,带宽不够用,只能借用色度信号的带宽。
全世界的电视台都是sony的采编系统,所以他们也不敢轻易改变参数,万一一个很小的兼容性问题,都有可能动摇索尼来之不易的广播电视系统统治地位。
現代開發相機的工程師,不見得知道這些幀率的由來,就導致了他想的是開發 30 幀的功能,但是用的是前人留下來的算法(29.97 幀),你們製作這期視頻普及這個知識,已經算是推進這個幀率的改革了,加油!好影片!
你觉得工程师是小学毕业升上去的?
如果你待過超級大的團隊就會知道,不用期待每個人的背景知識都相同,也不需要就能夠把事情完成,所以發生這樣的結果其實不算很意外。
因爲自己知道某個知識就假設整個團隊的每個人都知道,通常沒什麽團隊合作經驗或是比較自我中心,不太適合在大團隊裏面協作和領導。
@@ceahehehe 哈哈 你還真高看工程師了。類似的這種坑實在太多了,很多時候只有出問題了才會去仔細研究,一個產品要開發出來要照顧到的細節可為數不勝數,很多時候在沒有良好規畫的情況下,東西能用就已經算可以了。
以前翻译一个叫做dropframe的漫画的时候特意去查过29.97帧的来历,的确挺奇葩的
之前看到一些橫移的影片就覺得好卡 一直還以為是螢幕和電腦不兼容的問題 原來是影片制式的問題 好欣賞這種求知的影片, 讚!
遺漏畫格真的是歷史遺毒,連 25 FPS 都有 24.976 FPS 的版本,讓人很痛苦啊~
只有23.976,没有24.976哦,25FPS是后来欧洲的PAL制式,不存在黑白到彩色的时候需要处理声音的问题,所以倒是比较方便一点。
@@chennyye28 感謝指正~
你们真的太有心了,作为你们的观众感到非常的暖心
感謝 雖然很少用到相機,但是對全球9成以上的人都是提升知識的好影片,謝謝你們XD 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可以知道你們寫腳本的方式有沒有訣竅呢? 真的很簡單易懂
捕獲野生sky
日本人太守旧的,相机还是几十年前的东西,哎,难怪这个国家越来越没进步
@@沐卉-n2z 并不是,原因是因为Sony是全球唯一的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厂商霸主,维持这样的设置是为了兼容全球的广播电视网络。
很多时候没有办法改变就是因为历史路径依赖,
感觉可以在b站看看 他们之前有说过工作流的相关内容的
@@沐卉-n2zwtf 相机和国家有什么差别
特意比較一下,這部影片真的比以前的影片絲滑,感謝分享如此有用的知識
大開眼界...🙏
野生的林辰
這支讓我了解影片頻率的緣由,解說淺顯易懂。
現在用相機錄影的應該越來越少了,大都用手機錄影,所以頻率問題以後應該會越來越少吧!
最抽象的是这期视频也被TH-cam显示成60帧了
希望60帧视频早日普及,相比于20-30帧的视频提升很大,肉眼可见的流畅
真的!一直在糾結這個問題!!而且在現場直播、導播也會有這個問題!基本上解決不到!自動適應還會影響到工作時影片播放上出現速度產生變化的問題!!
这期视频真的很丝滑!!看完以后😂😅只能说,不愧是日本人…🎉
肉眼可见,终于没有明显的卡顿感了, 影视飓风频道的观影体验又上升了一个台阶!大赞,无限进步!
上了两步 退了一步。这视频 声音跟画面 有割裂感。 对嘴的割裂感
@@fantasytky28 你手机外放还是蓝牙耳机?
@@jamesz3075 直接外方。不知我发现。你看评论也有其他人说
标清电视的制式主要是三大制式,而以PAL和NTSC为多。前者是576i, 25格50场隔行扫描 后者是480i 29.97格59.94Hz隔行扫描。前者50场和后者几乎是60场都是和当地交流供电频率一致的。
高清时代,原PAL格式地区也演进到720p,1080i和1080p,场频为25或50Hz,NTSC则是720p60,1080p30,1080i60, 1080p60,场频是30或60hz(实际也可以是29.97和59.94Hz)。
而现在视频更广泛在互联网上使用,视频网站成为视频制作和播放的主要平台。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视频拍摄是选择25/30hz还是50/60hz呢? 现在拍摄阶段隔行扫描基本被放弃。所以实际的选择就是25p/30p还是50p/60p呢?
35mm胶片有声电影是24p拍摄和制作的。播放时24p是不能满足人眼连贯性要求的,所以每一个帧被重复播放2次,中间还加一次黑屏。实际效果是48p播放。
而使用25p/30p录制视频时,播放也是要在至少50/60Hz电视机或显示器上播放,目前液晶显示器通常主流刷新率是60hz(过去的CRT显示器则主流使用75Hz/85Hz刷新率,但CRT已被淘汰不用考虑了。)那么播放25p/30p节目,每帧仍然要播放2次。
而在60Hz显示器上播放24p电影节目源时则是要采用3:2 pulldown技术,一帧播放3次,下一帧播放2次。50Hz设备上播放24p节目,则是使用50hz直接播放2倍24p画面,实际播放速度加快4%。
在50hz设备上播放30/60hz节目,则要丢弃一些帧以匹配50hz的频率。
在60Hz显示器上播放25/50hz节目,对于每一秒的视频,15 帧播放两次,10 帧播放 3 次。相当于 2:3:2:3:2 的重复模式。
所以把这些情况过一遍后,会发现实际情况非常复杂,而我们多数都没有在意过。
总结下来就是过去标清电视时代,事情要简单得多,电视视频使用50i/60i拍摄。电影使用24p拍摄(主要是成本原因)。
而现在网络高清视频时代,4K和FHD(1920x1080)视频有最好的观赏性,而显示器多数是60Hz。那么视频拍摄如何选择帧率呢?
实际上目前视频制作者多数选用25p和30p格式拍摄。是的,没错,虽然不再用隔行扫描了,但场频降低了。从标清时代的50/60Hz下降到25/30Hz。目前主流的高性能视频拍摄设备是支持60Hz甚至120Hz拍摄的。但视频制作者多数会拍摄25p/30p的视频。因为这还关系到快门速度,动态模糊效果,存储容量,视频流大小,后期处理负担等。
总之,频率下降了,毫无疑问,25p/30p拍摄有快速动作的画面是没有50i/60i连贯的。你说这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而如果现在拍摄视频,我会建议你拍什么格式呢? 4K30p。为何不是29.97?其实没差别,29.97p拍摄的话在回放时按30p速度回放,视频速度会快1%,音频也会稍高一点点,但都是人的眼睛和耳朵听不出来的。如果不同帧率按原速度混剪,那在剪辑长视频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无论视频素材帧率如何,在视频软件里始终保持30p播放就没问题了。
“影视飓风”统一到29.97p和59.94p也是没问题的。前面说过,它和30p/60p其实没差别。重点是要保持一致。这样29.97p和30p,59.94p和60p的差异就可以忽略。
第一次體會到禎數的神奇
是換到144HZ螢幕的時候
那個滑鼠移動也太絲滑了
不卡不卡,手动点赞❤
終於知道為什麼同時用兩台不同的相機錄影時,放到剪輯軟體裡畫面會不同步的原因了
说实在的,虽然我不看你们的视频,但我喜欢25帧(写错了30),因为不卡,且省流量😊
真的 在下之前遇到這個問題也是納悶 聽您解說 豁然開朗
虽然曾经是显示行业的从业者,但是这个视频解决了我多年的困惑。
謝謝這麼詳細的說明,原來禎率影響這麼大😮
真沒想到這影響會這麼巨大!這集長知識了!讚!
不會卡,也謝謝做這種教學科普的視頻
原來如此喔!!!!感謝分享!
專業硬核知識 讚 👍👍👍
我是24幀派的,60幀對我來說太流暢了看久了會想吐
一般拍影片來說 60幀跟120幀都是拿來後期放慢速度用的,整部片60幀來放輸出影片容量太大
不会吧,如果快门速度高的话24帧看起来会一卡一卡的
@@onesmilexv883 我這邊是預設大家都知道180度的快門角度是通用影視標準來討論,其他特殊的快門速度所產生出來的效果當然各有不同。
@@LopingRock 不是角度,是曝光时间,短的话会像游戏一样卡卡的。其实现在很多电影里在镜头横移时就已经很卡了,电影院里看到这种会头有点晕
好詳細呀 感謝分享!
小球的舉例太棒了 簡單易懂 推一個
好实用啊.... 昨天用AI软件换脸视频,默认设置25帧...我无意中还改成了30帧,哈
有趣,看這支影片長知識了,可能我是木眼從來沒發現過這問題。
太牛拉 想到主播和團隊研究這個背後的原理 又是個心路歷程~
听完这期TH-cam,又涨知识了。不过作为TH-cam的听众,我从没注意到过跳帧的问题😂
謝謝,不然我沒次開啟Pr及FCPX的新專案的時候都一頭模糊😂
挺有价值的知识,感谢分享。
很喜欢此类行干活节目,持续关注中
这个视频蛮丝滑的,不过感觉画面和声音不同步
沒有吧 可能是剛上傳的緣故 我現在看沒有音畫不同步
好像是語音和畫面的違和感
當換到主持的畫面時
聽到的還是旁白一樣的對白
就好像是主持在和旁白在對口形一樣
感覺是因為收音太強了,沒有空間 聲音靠太近?
看了一下還真的是耶,又進入另一個無限循環,這個問題也困擾了我很久,每個平台真的都有不同的問題,最後只好放棄,顧好客戶要的那一個平台就好了,後來就演變成,一開始進量就用60p去拍攝,然後看平台的規格是那一種,就根據每一個平台的規格去出檔案就好。剛剛又看了一下,也有可能是另一個問題,就是收音設備,現在很多dji rode出的wifi收音器會leg幾毫秒,如果不是用傳統全走線的就會延遲,無線頻譜訊號傳輸延遲少一點,wifi的就比較嚴重,另一個還有外錄收音設備格率也要跟著調整
虽然听了,但是你让我向别人解释我还是解释不来
幀數轉換補幀很常見,就是會有卡的感覺。早期電影24幀轉成30幀在電視上看,大家已經習慣看電影那種卡的感覺。好幾年前補幀技術不再是重覆影格,而是用演算法猜出兩影格間的新影像。觀看起來更絲滑順暢,但是就是少了看電影那種卡卡的感覺。
影視颶風的影片,都是超高製作標準,讓我這種普通人一點都感受不出,30.60,29.97與59.94,這些幀率的差別🫡
视频保持16:9也是很重要的一点。16:9还是所有手机拍视频的默认比例。
60幀是一個很好整除的數值,他可以很方便的讓IC去對手機屏幕做一些優化,比方說駭人聽聞的FRC抖屏。
感谢Tim分享,真的是干货满满!这个操蛋的29.97让我想到了键盘的QWERTY而不是ABCDEF,工业惯性的力量太强大了
我遇到过ABCD排列的键盘,但完全不会打,半天才能找到一个字母。反而是QWER键盘可以盲打,根本不用看键盘,速度飞快。
那是因为你熟悉和练习的都是QWERTY,如果最早接触的就是ABCD那也能打得快,事实上学习QWERTY的过程是很长的,因为本来就是没有逻辑的排列,初衷是为了延长键盘的寿命
很認真 辛苦了
不過我覺得那點小差別
問題不大
看影片而已
觀眾不用那麼吹毛求疵
看完這部,馬上回去看其他影片
流量:賺爛了
周杰倫新歌耶誕星,也是25fps,難怪我Apple TV上看起來有點卡。
超硬核,非常厲害的視頻!
横向移动的卡顿主要是stutter问题,而不是judder,不过这两个问题都可以通过提高刷新率得减少体感。
感谢科普
用电脑看油管上的视频,除了受机场网速影响会卡外,其它的还真没发现视频因帧数影响会卡的后果。。。我用的还是不规则的34寸带鱼屏,50赫兹的,3440*1440的,伪4K屏呢😂
看完馬上拿起相機打開menu...
這個題材好有趣又實用🎉🎉
這些由人所訂定的標準就是這樣,有太多東西要考量,就算科技進步了,又要顧慮使用習慣跟兼容舊設備。但其實追根究底都還是能一窺當初為何要這樣設計,就像閏年的設計、大小月的設計,看似亂七八糟,但其實都有背後的歷史因素。
實際上便是如此,這影片一直用什麼歷史遺毒來貶低NTSC、貶低美國、日本,但實際上他們也只是因為作為開拓者,在最早制定規格、開發普及設備後所必然面對的『先鋒者錯誤』,而PAL也不過就是基於較晚發展而較為完善罷了。
然後已經看到很多中國人就在類似情況下,拍片說吹噓自己國家多麼先進、美國落後了之類的,就像幾天前看到的220V…
諷刺的是這些規格也都不是中國制訂的,中國只是看別人制訂好後跟進罷了,這樣也可以覺得很了不起…?
@@soin7912 没人会吹这种东西,你难道没发现ntsc占了市场大部分份额吗?不仅仅是电视,还有手机和显示器,我甚至不知道你是怎么说出tim是在批判美日这种观点的,他重点批判的难道不是某些厂商不思进取不开放30跟60帧吗?
Mediastorm影视飒爽来点赞,
更新频率逗趣韵未减。
昔日帧数今成旧话题,
新章开启,咱们先欢颜。
二十五帧,我们不再见,
二九点九七,映出新天边。
五九点九四,流畅如云烟,
告别卡顿,笑看风云变。
镜头前后,历史页翻转,
数码轨迹,留下时代痕。
虽因标准,各抒己见,
改变引争辩,背后却有因。
看那旧素材,不舍映眼帘,
新帧如流水,洗净尘世烦。
大伙儿点赞,转发不需钱,
这就是科技,改变的威仪展。
画面不再卡,享受视觉宴,
我行我素,自媒体新航线。
若感觉此赞,尽请留言板,
影视飓风,与你未来相见!
日系的产品对兼容性非常抗拒,总喜欢用一些蹩脚的规则
很好的解謎片子,終於明白,手機和相機同是以30幀拍攝,後期總是有一點點聲畫不同步的怪問題!謝謝!
bro 聲音畫面同步差異只有0.03誒 連一幀都不到你是會發現一樣
这个是丢帧时间码造成的,设置不对时间一长就不同步。
@@uppsmall 會,在剪輯軟體中半格之差聲音就會有撕裂感。而且在dropframe時間碼之下,每10分鐘就會差一格。
其实很多人以为,所谓电影感是一个伪命题,觉得只要大家适应了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了。其实不仅仅是这样的问题。电影产业之所以一直以来一直坚守24fps,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60fps及以上的帧率看起来都太真实了。但是电影不是真实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很容易看到电影拍摄中的瑕疵,比如爆破场面啊,打斗场面啊。毕竟在电影拍摄中,这些都是经过精心计算和设计以及排练过的,它们并不是真正的“反应”。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很多人都觉得如果用高帧率看指环王,感觉是在看舞台剧而不是电影,就有这样的问题。李安也在Billy Lynn和Gemini Man里都尝试了高帧率,但是市场明显就是不买账。说到底就是,电影不是真实的,所以不适合用真实的帧率。如果是TH-cam视频,当然就取决于自己喜欢的风格吧。
原來如此
雖然李安確實嘗試過高帧率拍攝電影,不過在台灣業界的小秘密是,李安導演選擇高帧率拍攝背後當然有一些商業角力,一部分是為替專業攝影設備大廠商背書(?)高幀率的攝影設備
这期真心舒服~
内容太棒了!!!
動畫好順滑,好療愈
「卡」
⒈kǎ:音译外来词:卡片卡车卡通卡路里
⒉qiǎ:会意字、本土读音:关卡哨卡
原來是這樣 厲害了
哇,感谢科普!!有些电视上有50hz 60hz的设置,总觉得奇怪,差个10hz能有啥区别。刚刚看到yachen liu说apple tv有match content frame的设置,回去我也打开一下
原來如此!又長知識了!
慶幸自己生在使用NTSC的國家,一路以來都使用NTSC的29.97和59.94,就沒遇到這個問題~
否則我應該也會很苦惱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但我應該沒辦法像影視劇風這麼深入了解問題,最終繼續將就使用25😅😅
樂
真的
是你沒發現,現代螢幕掃描率,與媒體播放器也不遵守NTSC。。。。
@@Elara-77 🎣🟥⭐⭐⭐⭐⭐🐒💩
感謝美國和日本讓台灣如此幸福
You should put English subtitles on TH-cam, after all, you are facing a global audience
真是辛苦創作者了
我的显示器就显示非整数帧率,03年的显示器,显示59多好几年了,还以为面板出了问题,新买的165刷新的也显示164多😂🤣🤣
默默發現也幾乎是這個時間點影視颶風放棄了原本堅持的2:1畫幅,換回到16:9的畫幅了
本期很符合影视飓风的追求,无限进步~
不是,😂我还在在哔哩哔哩看你❤❤❤
Tim你好,你们这样换帧率,怎么解决人造光源下闪烁的问题?还是说剪辑软件有办法消除?
原来如此。。。我一直不知道为啥要搞那么中二的帧率。。
我很早就已经知道一些国家的电频率 60hz / 50hz 的问题,所以导致国家不一样的帧率,只是很多时候下载的戏一直很懊恼23.93 / 59.93 fps ,你终于解开了我的多年谜团,原来是因为以前电视画面和声音的同步问题
所有使用欧标电源的国家都有这个问题,中国的电源标准也是欧标。
在PR里把29.97素材升格为30使用,0.03的插帧不会感受到,至少保证之后的所有素材都統一。日跟美标,中跟英标,一直就覺得为什么有30/60不用,25/50制式少了原始帧数,相对较落后,29.97在现在跟本没有存在必要錯位声频和视频。反正当时的技术哪些大聰明就挖了大坑,现在仍未能統一地填坑。我在考虑用于大LED演岀显示屏的视频素材就更要考虑不同品牌屏幕的刷新率和信号衰減,演岀用的显示屏是每颗led直接显示該点,不需要逐行扫描之类的,但信号衰減錯位再加上29.97不完整的帧数,就容易洐生很多问题
日本厂商采用29.97并不是因为所谓守旧,而是因为他们的电视广播采用了29.97。他们在数字化的过程中保留了ntsc格式留下的一个胎记。而美国、韩国移除了。
長知識了 謝謝
很高兴影视飓风终于发现了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实际上很早就有人发现了 不过对于非硬件技术的人士来说确实会很难理解
太牛逼了 就怕认真的 赞赞赞
做影片作了這麼多年終於知道為什麼是用29.97這種奇怪數字了
不知道有没有网友记得,最早我是听台湾的一个叫黑米奇的博主科普知道的这些
加拿大家中的电视是2007年买的,索尼,那时候也就是个720的分辨率吧,然后竟然直到2015年,老旧的机顶盒还能稳定的播放59针的24小时美剧,就很惊讶, 因为画质一般,但是特别的流畅,比看DVD都丝滑,现在终于知道了,原来还是影视标准不同啊!
難怪我三年前買沒有自適應幀率4k LG 60Hz電視,在youtube看IU 4k 24幀音樂錄影帶celebrity一直覺得很卡。感謝詳細分析解說,只能等以後有錢買120Hz電視或能自適應幀率的電視了。
换成24,快门角开大一些,动态模糊上来,电影感十足!
之前片其實已經有堅持快門180夾角了 不是動態模糊問題 還是有人會在意
懂了学到了🎉
b站没有大会员看不了59.96... 所以来这儿体验下丝滑感觉~~
谢谢大神们科普
赞 喜欢你们的发觉
很好的一次普及知识的视频
终于不卡了😊,不知道我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普及4k120的视频😊
2000年入行就知道的事情,只是媒體都是電視為主,現在媒體都是手機端,所以還是乖乖轉換成最佳適合手機的模式比較安心,半夜也不會失眠!
日本说好听点是太念旧了,说不好听点就是严重的路径依赖。可以看一下日本厂的笔记本,到现在包括上万的电脑,都在提供15针sub输出,理由只是很多投影机只有这种口,真的是太无语了
吃老本不思进取
办公室还在用软盘,你敢信?!😢
@@yudogcome5901 软盘。。。这个更魔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