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的淨土宗──淨宗法師專訪(三)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21 เม.ย. 2014
  • 位於安徽的弘願寺專弘淨土法門,其修學宗旨為「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廣度十方眾生」。該寺主持淨宗法師於1991年皈依三寶,三年後出家,初習禪宗,及後接觸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深為觸動,遂發心追隨致力弘揚善導流的慧淨法師,研讀善導流諸經典論疏,以傳播純粹的淨土宗為己任。佛門網是次邀得法師接受專訪,為我們詳細闡明善導流淨土思想的殊勝之處及修習方法。
    在專訪的第三部分,法師將焦點集中在修行法門上,例如念佛、持戒和修福修慧的關係等;此外,法師詳細解釋了「自淨其意」一語在善導流淨土宗的獨特涵義;而對於《佛說阿彌陀經》中所列出的往生極樂世界的三大關鍵條件,法師亦逐一為我們說明,並開示具體的修行要點。
    嘉賓:淨宗法師
    主持:林苑鶯
    製作:佛門網
    www.buddhistdoor.com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63

  • @user-be4wr8xt4t
    @user-be4wr8xt4t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頂禮净宗法师

  • @user-dl8yx2zh7u
    @user-dl8yx2zh7u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南无阿弥陀佛

  • @user-ye6py6qz4t
    @user-ye6py6qz4t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南無阿彌陀佛

  • @park-di4jx
    @park-di4jx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南無阿彌陀佛🙏🙏🙏感恩淨宗法師🙏🙏🙏

  • @mrburnz97
    @mrburnz97 8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南无阿弥陀佛 感恩法师与频道

  • @user-ep3ts5ln4c
    @user-ep3ts5ln4c 3 ปีที่แล้ว +9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
    南無阿彌陀佛🙏🙏

  • @shunde232
    @shunde232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主持人博學多材,所以問題設計很好好,法師答得更好,深入淺出,不愧辯才無礙。感恩兩位,南無阿彌陀佛

  • @weishengloh6003
    @weishengloh6003 3 ปีที่แล้ว +18

    淨宗法師很會謙虛啊!感恩淨宗法師慈悲勉懷開示。講得很透徹又細緻,很喜歡聽法師開示佛法,感謝分享,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amadoli8074
      @amadoli8074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Uuuoo😅😊

  • @love52783
    @love52783 10 ปีที่แล้ว +34

    無限感恩淨宗法師,因為您的精彩開示,讓我重返淨土法門,且正準備由雜修改為專修,是您重新點燃我的信心,讓我在今生不必再留級了,可以有信心和安心地往生淨土,向您致上最高的敬意!希望將來有機會,當面向您致上最敬禮!敬祝您法體安康,廣度眾生!

    • @K54443Y
      @K54443Y 3 ปีที่แล้ว

      👍🤩👍👍🤩👍
      🙇‍♀️🙇‍♀️🙇‍♀️🙇‍♀️🙇‍♀️🙇‍♀️
      🙏🙏🙏🙏🙏🙏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

  • @user-ub6xm4yo8b
    @user-ub6xm4yo8b 6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南無阿彌陀佛❤

  • @K54443Y
    @K54443Y 3 ปีที่แล้ว +1

    🙏南無阿彌陀佛⚘
    🙏感恩尊敬慈悲⚘
    🙏師父吉祥開示⚘
    🙏😍🙏😍🙏😍🙏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

  • @user-vq6rc6bm9z
    @user-vq6rc6bm9z 4 ปีที่แล้ว +9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憑六字出乾坤~南無阿彌陀佛→如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

  • @user-wq7eb2dw2n
    @user-wq7eb2dw2n 5 ปีที่แล้ว +12

    感謝師父讓人起了歡喜心,更加有信心

  • @user-fx5uc1lt6m
    @user-fx5uc1lt6m 6 ปีที่แล้ว +22

    感謝慧淨法師、淨宗法師宏揚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勿畏眾難、加油!!真是感恩能看到法然上人全集!!

  • @user-rb7dj9vd6e
    @user-rb7dj9vd6e 4 ปีที่แล้ว +4

    南無阿彌陀佛。

  • @user-ik9ww2xq6s
    @user-ik9ww2xq6s 9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感恩法師南無阿彌陀佛🙏🙏🙏

  • @leongtuckkeong4294
    @leongtuckkeong4294 ปีที่แล้ว +1

    南無阿彌陀佛🙏🏻🙏🏻🙏🏻

  • @user-uq4ik1jh7b
    @user-uq4ik1jh7b 2 ปีที่แล้ว +1

    🙇🙏南無阿彌陀佛🙏🙇

  • @weichen6451
    @weichen6451 5 ปีที่แล้ว +8

    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净宗大师!

  • @user-rw2gh6yy6y
    @user-rw2gh6yy6y 4 ปีที่แล้ว +4

    感恩法師開示 阿彌陀佛

  • @user-hb9qr8we4o
    @user-hb9qr8we4o 3 ปีที่แล้ว +2

    感恩🙏

  • @choua7410
    @choua7410 5 ปีที่แล้ว +7

    南無阿彌陀佛!感恩法師!祝頌法體康泰,常轉法輪.

  • @chiaotunggoh3976
    @chiaotunggoh3976 2 ปีที่แล้ว +1

    南无阿弥陀佛🙏

  • @lindatan3587
    @lindatan3587 4 ปีที่แล้ว +5

    感恩分享
    感恩浄宗法师详细的开示,获益甚深。
    南无阿弥陀佛

  • @user-wz2yo8tj8w
    @user-wz2yo8tj8w 6 ปีที่แล้ว +14

    感謝您!這樣我們就有信心了!南無阿彌陀佛

  • @user-np4ts7kn1r
    @user-np4ts7kn1r 3 ปีที่แล้ว +2

    南無阿彌陀佛
    感恩法師開示

  • @songheegoh3413
    @songheegoh3413 2 ปีที่แล้ว +1

    南無阿弥陀佛
    其意自净 是諸佛教

  • @user-fv4wr1bz4n
    @user-fv4wr1bz4n 5 ปีที่แล้ว +7

    這位問問題的主持真的不錯,有清晰的頭腦和嚴肅的態度,流連網絡太久真的會以為世界已經沒有這樣的人(名人除外)

    • @K54443Y
      @K54443Y 3 ปีที่แล้ว

      👍🙏🌷

  • @lfy6168
    @lfy6168 3 ปีที่แล้ว +3

    感恩法师开示 南無阿弥陀佛🙏

  • @Ezijuly-fq2ok
    @Ezijuly-fq2ok 3 ปีที่แล้ว +2

    南無阿弥陀佛🥰😍🤩👏👍🙏

  • @sauwanho815
    @sauwanho815 6 ปีที่แล้ว +4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 @johntan2536
    @johntan2536 4 ปีที่แล้ว +2

    南無阿弥陀佛、功德无量。

  • @Smoothh2o1
    @Smoothh2o1 9 ปีที่แล้ว +3

    Namo Amitabha.. Namo Amitabha.. Namo Amitabha...

  • @Ezijuly-fq2ok
    @Ezijuly-fq2ok 3 ปีที่แล้ว +1

    南無阿弥陀佛

  • @ourfamily9397
    @ourfamily9397 3 ปีที่แล้ว

    忏悔文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根皆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求忏悔菩萨摩诃萨!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Song of Repentance in English
    All the unwholesome karma created by me,
    Arising from beginningless greed, hatred and delusion;
    Expressed through my body, speech and mind,
    I hereby regret and repent them all.
    Dedication of Merit
    May the merit and virtue accrued from this work,
    adorn Amitabha Buddha's Pure Land,
    repay the four great kindnesses above,
    and relieve the suffering of those on the three paths below.
    May those who see or hear of these efforts generate Bodhi-mind,
    spend their lives devoted to the Buddha Dharma,
    and finally be reborn together in the Land of Ultimate Bliss,
    Homage to Amitabha Buddha
    感恩南無阿彌陀佛🙏🏻🙏🏻🙏🏻

  • @teyhoonboon5853
    @teyhoonboon5853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释迦如来说法八万四千法门是适合不同众生根机来学习。末法众生,习气烦恼妄念重,选择念佛法门,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到底,易修易成,万人修万人去。

  • @user-gb5hy1yw7v
    @user-gb5hy1yw7v 3 ปีที่แล้ว +1

    阿彌陀佛的48大願也不是各個往生佛國淨土,但肯定不墮三惡道,就算再為人也是富貴長者子,而且還會延續佛號的薰習!因為這是法藏尊者參考2百1拾1億的佛國淨土,而且不吃不喝不睡費時五大劫,所集結成獨一無二無與倫比的淨土,實在不應與其他法門淨土同論!法

  • @weishengloh6003
    @weishengloh6003 3 ปีที่แล้ว +2

    非常感恩淨土宗法師解答問題,法師淨修功徳很圓滿,解答得兢兢有味聞濤濤言行比大寶法王解答得細緻又好聽明白,[專復專]-心不亂,從最難的講到最簡易的六字弘名南無阿彌陀佛。我覺得什麼蜜宗大乘小乘任何一部經點包括心經總解經在於僧伽吒經和金綱經講到最後總題答案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很想聽法師開示講解僧伽吒經,感恩法師慈悲開示分享,南無阿彌陀佛,🙏🙏🙏

    • @user-yz6kd8gb4f
      @user-yz6kd8gb4f 3 ปีที่แล้ว +4

      仁者没有听到点子上。净宗法师讲的是纯粹的净土宗。净土宗 成佛 非常容易,口称佛号就可以, 南无阿弥陀佛,自己的口 发出这6个字,就叫口称。善导大师 和净宗法师一再强调,要专修,不要杂修。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意思是 您只跟着阿弥陀佛这一尊佛,念他的名号,不要一会修金刚经,一会修僧伽吒经。您心思一多,就无法去西方极乐世界了。FM频率一乱,就选不到要找的那个电台了。 释迦摩尼佛说,他知道的法像森林一样广博,但是成佛后几十年说出来的法 只有手中的树叶那么少。就是这么少的法,我们凡夫也无法吸收,接受,3藏12部,8万4000法门。对我们凡夫来说,已经如浩瀚的大海,广袤的星辰天空那样 无边无际了,穷我们一生,也无法真正弄懂。所以还是 老实念佛,哪怕只念过一声佛号,也一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想学什么经典,就学什么经典。来得及。说得更直白些,我们之所以 对僧伽吒经 金刚经 感兴趣,还是因为 听说这些经典消业 明显,福报大。未必是真正能求解脱。在咱们当下这个时代,除了阿弥陀佛 和 净土法门,尤其是净宗法师 宣说的纯正善导大师的 净土思想,我们很难安心,很难解脱,看了净宗法师 的无条件救度,等 视频后,内心的纠结一扫而空。原来念佛 这么简单,利益这么大。直接成佛,这还了得?

    • @K54443Y
      @K54443Y 3 ปีที่แล้ว +1

      @@user-yz6kd8gb4f
      👍👍👍👍
      🙏🙏🙏🙏
      🌷🌷🌷🌷

    • @K54443Y
      @K54443Y 3 ปีที่แล้ว

      🙏南無阿彌陀佛🙏

    • @K54443Y
      @K54443Y 3 ปีที่แล้ว

      👍👍👍👍👍👍
      🙏🙏🙏🙏🙏🙏
      🌷🌷🌷🌷🌷🌷
      🙏南無阿彌陀佛🙏

    • @K54443Y
      @K54443Y 3 ปีที่แล้ว

      🙏南無阿彌陀佛🙏

  • @a920763088
    @a920763088 9 ปีที่แล้ว +6

    南無阿彌陀佛,感恩法師開示

  • @xyboss168
    @xyboss168 10 ปีที่แล้ว +11

    一、念佛就不用持戒、修福、修慧了嗎?
    二、怎樣看待念佛外的其他行法?
    三、如何達到往生極樂世界的條件?
    一、念佛就不用持戒、修福、修慧了嗎?
    【記者】
    我們很感恩淨宗法師接受「佛門網」的訪問。第三個部分,我們有些問題要再請教法師。
    剛才已經提到了,淨土宗其實是一個非常容易修,有肯定、有保證的法門。如果說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不是往生之前,在現在的人生就不需要注重持戒,不需要修福、修慧了?
    還有,佛教常常說「自淨其意」,依善導大師傳承的純粹淨土宗來講,怎麼理解這句話呢?
    【淨宗法師】
    關於持戒和修福、修慧,首先講,這些還是需要的。
    不過,要分兩方面來說明,就是要看站在哪一個立場上,或者在哪一個範疇內來說需不需要。
    如果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來說,即使沒有清淨持戒,也沒有大修福慧、功德,只要念佛,也一定能夠往生。這是有經教證據的,比如說《觀經》下品往生,這三品人都沒有任何的福慧修持,也沒有持戒:下品上生是十惡罪人,下品中生是破戒罪人,下品下生是五逆罪人。這是經教的明證。在祖師的解釋當中,比如很有名的法照大師有一首偈子,這首偈子有這麼幾句話:
    彼佛因中立弘誓,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不簡下智與高才;
    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迴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
    這其中,「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就是說,阿彌陀佛對這些是沒有要求的,是沒有簡別的。因為能夠持戒的人畢竟很少,而不能持戒的人很多,如果一定要持戒才可以往生的話,這樣能往生的眾生就太少了,阿彌陀佛救度的本懷就不能圓滿達成。
    對於修福、修慧,也有兩句話,省庵大師所說的,他說: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將六字出乾坤。
    這些都是說明,只要念佛,決定可以往生,因為這句名號裏已經包含了持戒、福慧的功德,往生功德通通都在名號裏面。因為淨土法門是對那些無法按照聖道法門修行的人,對那些不能以戒、定、慧三學來斷煩惱、證菩提的人--能做到就已經解脫了,如果這些都做不到,還有辦法可以救度嗎?還有什麼辦法能夠成就呢?阿彌陀佛就把他因中所修行的一切--清淨持戒的功德,福慧的功德,都收在六字名號裏面,給我們這些不能做到清淨持戒、修福修慧解脫的人,說:「你念我名號就可以往生了。」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首先來講,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要專修念佛,即使沒有戒、定、慧的修持,也沒有任何障礙。
    第二句「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將六字出乾坤」,如果不解釋清楚,容易讓人誤解。對於佛教徒來說,還是應該盡我們的本分來持戒,以及修福、修慧。因為還活在這個世間,沒有離開的話,我們一直在一個因果鏈當中。如果你一定堅持說「我只要念佛,不用持戒」,往生決定不決定呢?也是決定的,但是你一定要承擔不持戒的後果。比如說,不持不殺生戒,你可能會多病,甚至會有冤家惱害;如果不持不偷盜戒,你也可能會犯王法,可能要吃官司,甚至坐牢。這些是保護你的,你不去做,一定有你的果報。所以,從自己的果報來說,也是要做的。
    另外,從佛法總的修持來講,持戒、修福慧也是大致的要求。
    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關於「自淨其意」,通常完整來講有四句,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兩句話,從佛教的立場來講,它的內涵是很深的,但是一般聽起來,是在強調世間的善惡。「自淨其意」就是超越善惡的,就是說,即使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但還要進一步達到意地清淨。所謂清淨,就是說超越了善和惡,就是所謂的「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生不滅」,這樣就是清淨,這樣的清淨才可以達到解脫。所以,「自淨其意」是一個結論性的,這是佛的教導。
    如果以淨土宗來講,這句話當然也是正確的,在修行當中也有這樣的要求。不過,關於「自淨其意」,可以由兩種不同的方式來達成:一種就是靠自己戒、定、慧三學的修行而達到「自淨其意」;第二種就是靠念佛,也就是靠這句名號。古德說,如果我們念佛的話,「如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這句名號像一顆清淨摩尼寶珠一樣,放到渾濁的水裏面,這個濁水自然就清淨了,摩尼寶珠就有這個功能。我們「自淨其意」不是靠戒、定、慧,我們這些下劣根機的眾生修不來;但是只要念佛,心自然就清淨了,就像「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這是這句名號的功能。
    另外,從根本來講,「自淨其意」也有地點的不同:聖道門的修行者,是在娑婆世界,在染污、濁惡的穢土,要達到「自淨其意」,這是很難的,非常困難;淨土門的修行者,是在淨土達成「自淨其意」。
    打比方說,現在空氣污染很嚴重,有些地方PM2.5(大氣中的細微顆粒)的濃度很高,整個環境都是不乾淨的。你想把自己的房間打掃乾淨,這是不容易的,因為大氣中的顆粒污染物只有直徑2.5微米,一點點小縫隙它就進得去,根本擋不住它。在這個娑婆世界,在整個濁染的環境當中,眾生也是濁染的,環境也是濁染的,一個人心中要保持「自淨其意」,你想想,這個難度多大!
    反過來說,如果你來到一個環境很好的地方,來到一個原始森林中,即使你穿的衣服不乾淨,上面有點味道,但是來到這個環境裏,風一吹就沒有了,自然就清淨了。所以修淨土法門的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心地自然清淨。
    所以,如果站在淨土宗的角度來講,我們也可以講四句話:「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其意自淨,是諸佛教。」到了淨土以後,是沒有苦的。眾生為什麼有苦?苦是因為有罪。可是極樂世界沒有苦,也就是說沒有罪。「但受諸樂」,樂是善的果報。在娑婆世界講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些在極樂世界是自然就享受到的。「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這是《阿彌陀經》的兩句話。在娑婆世界「自淨其意」,是我們要清淨自己的心。可是到極樂世界怎麼樣呢?「其意自淨」。你的心本來是不清淨的,一到極樂世界自然就清淨了,自動就清淨了。
    另外還有兩句話:如果以聖道法門來講,就是「心淨國土淨」,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維摩詰經》裏所說的;如果以淨土門來講,可以倒過來說,「國土淨則心淨」。國土是個環境,我們到了國土淨的環境之後,自然就清淨了,這是極樂世界阿彌陀如來功德住持的力量。而且這也符合我們凡夫日常的狀態。就如同剛才打的比喻:我們在一個城市,在濁染的環境當中,心神難以安定;一旦來到鳥語花香、風光秀麗的地方,你不就自然心清淨了嗎?這不是顯然的「國土淨則心淨」嗎?
    我們之所以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以阿彌陀佛清淨願力成就的淨土來改變我們。所以說,環境塑造一個人,環境改變一個人。我們凡夫想要改造環境,想讓依報隨著正報轉,太難了,那是法藏菩薩的境界、觀世音菩薩的境界,我們沒有這個力量。
    如果這樣來比較的話,也能顯示兩種法門的特色。
    二、怎樣看待念佛外的其他行法?
    【記者】
    謝謝法師非常精彩的開示,這個「其意自淨」很有意思。
    淨土宗常常說有淨土三經,就是《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還有《阿彌陀經》,加上《往生論》,就是三經一論。另外一個說法: 加上《華嚴經》的《普賢菩薩行願品》,還有《楞嚴經》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就成為淨土五部經,加上《往生論》,是五經一論。
    剛才說的依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其實很簡單,很純粹,主要把握的就是念佛,然後要有信心,要發願。但是淨土宗有三經一論或是五經一論,好像也很深奧的,比如《觀經》就提到十六觀等很多修行方法。一方面,只要一心念佛、仰靠他力,這麼簡單就能往生極樂世界;另一方面,念佛之外,又講了三經(五經)一論、十六觀等很多修行方法,對修行人來講,應該怎麼理解呢?是不是有不同的層次、不同的入手方便呢?
    【淨宗法師】
    是。這個問題非常好。這個問題,善導大師已經幫我們回答了。
    首先,佛教的經典確實特別多。即使淨土宗,剛才舉了三經、五經、一論,其實不只這麼多,據統計,大概有兩百多部經典都提到了阿彌陀佛的淨土。這對於初學者來講,確實是閱讀量夠大的。這些經典的內容,也講得很多:有的講懺悔,有的講修行六念,又比如《觀經》講了三福等等。所以我們會問到底應怎麼抉擇呢?
    善導大師就把這所有的行持分為兩大類:一類叫作「諸行」,或者叫作「定散二善」;一類就是「一向專念」,就是念佛。
    定散二善就是定善和散善的修行方法。定善的修行方法包括一切禪定的、止觀的,只要是修定的,通通屬於定善,這個要求比較高。而散善就未必要求有禪定的心,在散亂心當中也都可以的。比如持戒,比如孝養父母,也未必說要打坐孝養父母。這樣修行的善,稱為散善。
    修定散二善,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善導大師稱之為「要門」,這樣也是可以往生的。但是,它還是有某種要求,就是說,你還是要能夠做到某種程度。同時,《觀經》裏講,要有三心,就是至誠心、深心和迴向發願心,這樣才可以往生。
    但還有一些人連這些也做不到,那怎麼辦呢?佛陀就特別慈悲地開出了念佛名號的法門。
    我們來看《觀經》,善導大師以《觀經》開出淨土宗,以《觀經》來統攝佛所說的一切教典。因為佛所說的教典,再怎樣廣泛,修行內容不過是定善和散善。《觀經》的十三定觀就是定善,佛的開顯方法很有意思,就是「方便導入真實」。《觀經》的內容比較戲劇化。阿闍世發動了宮廷政變,製造了家庭悲劇,韋提希夫人被兒子關起來了,她就很苦惱,在牢房裏悲嘆:「釋迦牟尼佛呀,你看,現在我坐牢了,佛你有那麼高的德望,我也不能讓你來看我,你看能不能派個弟子來看我?」佛有他心通的,就知道了,就派阿難來看她,佛自己就用神通顯現在韋提希夫人被關的深宮當中。韋提希夫人說:「這個世界太苦了,太惡惱了,連兒子都要謀害我,真沒有意思。我當初也沒有修行,現在我願意到淨土去了,請佛告訴我到淨土去的方法。」然後她首先向佛問的是「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也就是說,問的是定善觀,因為她以前聽過佛講法,到一般的淨土去都要有定善修持,所以她才這麼問。其實,到西方極樂淨土並不要求一定要如此的,但是既然她這樣問了,釋迦牟尼佛還是順著她的提問,先開顯了十三定觀--怎麼觀想極樂世界。
    這就像打太極拳一樣,先順著對方的來路打。雖然釋迦牟尼佛的本懷是要講一向專念,但是眾生的根機是這樣,或者執著於自己的觀念,或者認為需要自力修持,釋迦牟尼佛就順勢牽引。問到觀想,就講了日想觀、水想觀……,一觀一觀地講,一直講到真身觀,這是最高最上的;然後再講觀音觀、勢至觀、普觀;到了第十三觀,叫雜觀。
    這第十三觀很有意義。按說一觀比一觀高才對,應該是越來越精彩,越來越複雜、艱深;但其實第九觀--觀阿彌陀佛的真身,是整個十三觀裏的最高峰。然後觀音觀、勢至觀是配合第九觀的。普觀是觀自己往生的,第十三觀是雜觀。第九觀中,觀阿彌陀佛的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第十三觀說,你觀不了這麼大,就觀一丈六尺佛像,在蓮花上面:這就是從難到易了。
    這就看出來釋迦牟尼佛講法的特點了,就開始轉彎了。「你想聽觀,我先順著你一觀一觀地講。」講到第六觀就說,「觀想到極樂世界,是因佛力成就的,韋提希夫人你不要錯誤地理解是因為你自己的能力,那是佛力加持的結果。」這樣就讓她由一開始自力的心,這時候就轉到佛力了。然後到第十三觀的時候,釋迦牟尼佛說「阿彌陀如來宿願力故」,阿彌陀佛過去世有這個願力,「有憶想者,皆得成就」。你觀佛身,大身若觀不成,可以觀小身,不管大身還是小身,你只要能觀成就,都有功德利益;能觀成就的本身在於,這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成就。這樣就把韋提希夫人從自力引導到佛力,又從佛力引導到願力。這裏已經牽引過來了,但是畢竟還在觀想當中。
    再往下繼續走,如果連一丈六尺的雜想觀也觀不了怎麼辦?好,那就不必觀想了,你就可以修散善。講散善,也是順這個路徑:先講大乘上善之人,然後一步一步往下退。所以釋迦牟尼佛講這個法是非常有戲劇性的,他是步步後退:大乘善如果你修不了,那就修小乘善;小乘善如果還修不了,那到中品下生,就是世間善,比如孝養父母等等;如果世間善還修不了呢,只有來到下品了。
    下品的人,十惡、破戒、五逆,這樣的人,世間善沒有,小乘善也沒有,大乘善也沒有,定善更沒有。這樣的人怎麼辦?好,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就順勢把阿彌陀佛的救度法門--專門念佛名號的法門,在下品當中顯示出來。從經典來看,這是就眾生的根機,逐漸牽引到這個地方,然後和盤托出,把要講的法門展示出來。
    之後,到整部《觀經》的流通分的時候,釋迦牟尼佛一錘定音:前面雖然講了這麼多,定善十三觀、散善三福九品等等,到最後佛要付囑的時候,阿難問佛:「釋迦牟尼佛,您講了這麼多,這部經的要點到底在哪裡?我應該怎麼受持呢?(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佛就告訴阿難說:「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好持是語」,你要好好記住我講的這部經。那要點在哪裡呢?持我這部經,「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就是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這就是下品下生所講的念佛,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意,就把這個抽出來了。
    所以,定善十三觀也好,散善三福九品也好,都沒有付囑,而是把這個念佛法門專門抽出來付囑。善導大師看出釋迦牟尼佛的本意和阿彌陀佛的本懷,就作了一個決定性、結論性的解釋,他說: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上面講了那麼多,十三定觀、三福九品,也包括其他講到極樂淨土的大乘經典等等,雖然說迴向都可以往生,都有利益,但是「望佛本願」,就是釋迦牟尼佛講的時候,他心中是想著阿彌陀佛的本願的,怎樣把你牽到彌陀的本願,這是他的意思、他的心意,「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為什麼在下品講呢?因為在下品當中,定善、散善,大乘、小乘、世間善,通通無效、無力,這個時候,最下等的根機,反而能顯出最上等的法。就好像一個病重的人,才能顯示神丹妙藥的作用、功效一樣。所以,在這個地方講念佛,能顯示阿彌陀佛救度的法門超越世間善,超越定善、散善,超越大乘、小乘善,它是有這麼一個意義在當中。
    如果以善導大師這種視野來看的話,就非常清晰。各種有關往生西方淨土的經典,都有它們的作用和價值存在;同時,它們和專修念佛之間,都有「方便導入真實」的次第關係。
    我們修學的人,瞭解這個框架之後,就可以對照自己。比如說,你現在在哪裡,你是在要門還是弘願?你是諸行迴向還是專修念佛?你應該怎麼過渡過來?
    這不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嗎?如果是修行禪的,或者修行天臺的,你迴向求生,一看,「哦,我現在還在要門的位置上。」如果你根機成熟了,瞭解了這個道理,就會來專修念佛了。
    有兩個成語,可以來說明釋迦牟尼佛開顯這麼多法門到最後再點出念佛法門的用意。
    第一個就是「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王,把匕首卷在地圖裏,打開給秦王看:「這是奉獻給您的城池。」一直打開,最後匕首出來了,這是他的真實目的。其實釋迦牟尼佛也和他一樣,他是奉獻了十三座城市,釋迦牟尼佛是奉獻了十三觀,一步一步把它們展開;到最後,啪,「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把最重要的拿出來了。念佛法門講起來很柔軟,很慈悲,但是從某種程度來講也是很猛利的,就是要你歸命,你的命都要拿來。
    第二個成語就是「畫龍點睛」。這個成語說起來要柔和好聽一點。釋迦牟尼佛講這麼多,講了十三定觀,講了三福,好像畫了一條龍,龍鱗啊,龍鬚啊,龍尾啊,雲啊,都非常生動,但是眼睛如果不點的話,這條龍還是盲的,好看但不中用;這個睛一點,龍就活了。整個一代佛法,可以概括為定散二善,《觀經》的十三觀、三福可以把這些收進來,它的點睛之筆在哪裡?這最後的點睛之筆,就是流通分的「持無量壽佛名」,就是一向專念。這個眼睛一點,好,整部《觀經》到底在說什麼,目的在哪裡,釋迦牟尼佛開顯的本意在哪裡,就特別明瞭。所以這最後的一筆,就是所謂的畫龍點睛。
    歷代解釋《觀經》的大德不少,但是能看出這個地方的人不多,一般都認為《觀經》就是講觀佛的。只有善導大師說,《觀經》是由觀佛三昧進入念佛三昧--雖說定散二善,意在一向專稱。這是點睛之筆,把它都點活了。
    我們現在學淨土法門,如果沒有善導大師的話,仍然是茫然的。好在有善導大師,我希望這個龍被大師點活之後,我們都可以乘龍騰空。
    三、如何達到往生極樂世界的條件?
    【記者】
    好,謝謝。
    點睛點到這個念佛的法門上。根據《阿彌陀經》,往生極樂世界說有三個關鍵條件,我想以此作為我們的最後一個問題,來總結這次訪問。
    三個條件,第一就是「一心不亂」,第二就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第三就是「是人終時,心不顛倒」。
    修行淨土法門的蓮友,應該怎麼去注意,怎麼修行,才能達到這三個最關鍵的條件呢?
    【淨宗法師】
    這些問題,阿彌陀佛也為我們解決了。如果沒有解決的話,這三個真是大難關啊!
    《阿彌陀經》是非常普及流行的,這三處也是經常受到誤解的。其實這三處是非常容易的,因為淨土法門是易行道。但是如果這個地方不能正確理解經義的話,就會翻易為難。所以很多人在這裏摔跟頭,包括我本人也一樣,曾經摔得皮開肉綻,暈頭轉向。後來瞭解了善導大師的思想,瞭解了阿彌陀佛的意願,這裏就非常清晰了。
    首先看《阿彌陀經》的經文次第。
    其實經文的銜接是非常流暢的,前面講到:「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就講到上善之人,就是你往生極樂世界,是和觀音、勢至這樣的上善之人在一起的。你想想看,到這樣的淨土,跟這樣的人在一起,少善根福德可以嗎?少善根福德是不行的!所以底下說,少善根福德因緣,是不能到這樣的淨土的,是不可能跟觀音、勢至這樣的大菩薩、上善之人在一起的。
    接著就必定有一個疑情:那到底怎樣才是「多善根福德因緣」?所以接著就說:「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這個名號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緣」。因為我們要去的地方不是一般的善根福德因緣,也不是跟一般人在一起,而是跟觀音、勢至這些等覺菩薩在一起;你就是修成阿羅漢的善根都不夠格,你修成初地菩薩,和那兒也不是一個級別的。可是,如果有六字名號的功德,就不一樣了,「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拿去跟觀音菩薩可以同起並坐,跟勢至菩薩也可以並肩而行了。因為這句名號是佛圓滿的功德,所以是佛的全體果覺。
    所以接下來經文就直接回答了:「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我們就這兩句話來講,「聞說阿彌陀佛」,就是聽聞善知識講解阿彌陀佛的誓願,他的功德,他的因緣果報、來龍去脈,你心中瞭解了,才能執持名號。如果沒有「聞說阿彌陀佛」,告訴你說「某某居士,你執持名號吧」,你念不下去,念一念就沒勁了,因為缺乏前面那一句。所以要「聞說阿彌陀佛」,正確地聽聞,具足地聽聞,有了信心,就可以執持名號了。
    「執持名號」後面,佛就用了兩句話:第一句是說時間的,就是「若一日」到「若七日」;第二句就是「一心不亂」。
    這個「若一日……若七日」,其實是「執持名號」的一個自然的過程。為什麼呢?因為這句名號,在前面釋迦牟尼佛解釋過,是無量壽命的功德以及無量光明的功德。那無量壽命的名號,經文說「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這句名號本身就有一種功能,它是無量壽的,是相續不斷的;我們一旦稱念這句名號,它會自然在我們心中產生作用,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一輩子地相續念佛下去,不然他就不能叫無量壽。而且「彼佛壽命及其人民」,他這樣的壽命會延續到稱念他名號的人身上,所以這是自然的延續過程。
    「一心不亂」四個字,其實是無量光的德用,就是阿彌陀佛的名號裏面,有無量光明的德用,這種光明「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救度一切眾生。我們這樣理解了彌陀的光明無所障礙地救度我們,我們心裏不就放心了嗎?不就坦然了嗎?不就完全靠倒阿彌陀佛了嗎?這樣的心就不會動亂,就會堅固、穩定,這就是「一心不亂」,「一心」就是沒有二心。
    所以經文是非常通貫的,中間沒有任何阻隔。這樣念佛的話,結論會是怎麼樣呢?「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就是說,這樣的狀態一直相續到臨命終時。同樣的,前面的「若一日……若七日」,後面其實要加個省略號,也是一直相續到臨命終的。打個比喻,比如一根無限壽的蠟燭,你一旦把它點著了,它的光就會相續地照耀我們。阿彌陀佛的名號,就像這根蠟燭一樣。我們一旦稱念他的名號,等於就是信心一旦發起,就點亮了這根蠟燭,這根蠟燭是永遠地相續往下照的,一直到臨終的時候,就是「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個時候,佛就顯現來迎接我們。接下來說,「是人終時,心不顛倒」。
    所以這個「心不顛倒」,在經文的次第上,是佛先現在前,佛現前之後,慈悲加佑--玄奘大師的譯本就說「慈悲加佑,令心不亂」。這個地方的「心不顛倒」,不是對我們提出的要求,而是佛現前給我們的利益。這在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裏也說得很清楚,他說,佛預先知道眾生臨終倒亂之苦,臨終一定會顛倒,一定會昏亂的,所以就把這個利益先說出來:「我保證你臨終不會顛倒!」只要專修念佛的人,臨終決定不會顛倒。所以,「心不顛倒」不是佛提的要求,而是佛施與念佛人的利益。從經文來看,就是:平常念佛為因,臨終佛現前為果;然後佛現前為因,眾生心不顛倒為果。
    可以想像的到,我們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現前了,不就心如禪定了嗎?不就皆大歡喜了嗎?不就心不顛倒、心住正念了嗎?所以,在這個狀況下,我們每一個念佛的人,都是歡歡喜喜、正念分明、如入禪定去往生的,決定沒有哭爹喊娘、要死不活的,沒有!你看《觀經》九品往生,都是佛的光明滿室,然後心大歡喜,都是在歡喜心中去往生的。所以,這一點也可作為我們的一個結論,這樣大家對往生就會非常法喜。
    善導大師有一首偈語,四句話,對這三個問題都解釋得很清楚,他是這樣說的: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極樂無為涅槃界」,是說整個極樂世界,前面所描述的「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皆是阿鞞跋致」等等,這是報土的境界,涅槃、無生無滅的境界。這麼高的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所謂「隨緣雜善」,就是念佛之外,隨著你的因緣--你遇到什麼樣的師父,你讀什麼經典,就靠這個法門迴向求往生,這樣恐怕功德還不夠,恐怕難以往生。那怎麼辦呢?「故使如來選要法」,釋迦牟尼佛就給你選一個最重要的法門。那麼多法門都是佛講的,但是選一個最重要、最關鍵、最保險的法門。什麼法門?「教念彌陀專復專」--教我們念阿彌陀佛,專還要再專。
    這個「隨緣雜善恐難生」,就是解釋「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教念彌陀專復專」,就是「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所以這「專復專」,第一個「專」,也就是專心,專心就是一心,就是一心一意念阿彌陀佛,沒有二心,不會有兩個信仰,也不會有兩個依靠,就依靠阿彌陀佛一佛;第二個「專」,就是行持上不雜亂。第一是信心上不動亂,第二是行持上不雜亂,所以「一心不亂」就是「專復專」的意思。善導大師的解釋,我們聽起來就非常直白,也非常容易做到。
    也有些大德,站在禪宗或者天臺宗的立場去解釋。尤其這「一心不亂」四個字,我本人當初學習《阿彌陀經》,說實在的,每天早上誦經誦到這個地方,我心臟病都要犯了,心驚肉跳,因為這四個字實在過不了關,解釋得非常難行。那我們是出家人,也有信眾問法,我最怕人家問這四個字,因為一問到這個地方,就要原形畢露了--「師父,你做到沒有?」自己沒做到,怎麼跟別人說?總不能說:「我還沒做到,你做吧。」他會說:「你出家都做不到,我們怎麼做得到?」
    如果看善導大師的解釋,這是非常容易的,「一心不亂」並不難,往生極樂世界並不難。
    【記者】
    非常感謝法師那麼有啟發性的答案和開示。這次訪問時間比較短,雖然已經問了很多問題,其實言猶未盡。希望法師再來香港,給我們再開示,多講一些關於淨土宗的思想,還有修行要注意的地方。
    非常感謝法師,謝謝。
    【淨宗法師】
    阿彌陀佛,謝謝。我是和大家共同學習,只是我稍微早一點。

    • @playgamecat
      @playgamecat 3 ปีที่แล้ว +2

      真用心!

    • @user-ep3ts5ln4c
      @user-ep3ts5ln4c 3 ปีที่แล้ว +3

      觀佛本願力 遇無空過者
      能令速滿足 功德大寶海
      南無阿彌陀佛🙏感恩🙇

    • @user-nr5ol8pg1m
      @user-nr5ol8pg1m 2 ปีที่แล้ว +2

      淨土法門也是有持戒
      持戒以佛為戒
      以阿彌陀佛為戒
      沒問題

  • @user-xm9tl4bt8g
    @user-xm9tl4bt8g 3 ปีที่แล้ว

    所謂-----------純粹的淨土宗?
    是善道大師所創 淨土宗--嗎?

  • @user-xc2ek8np2b
    @user-xc2ek8np2b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南無阿彌陀佛

  • @df6986na
    @df6986na 3 ปีที่แล้ว +2

    南無阿彌陀佛

  • @user-fl4jb7zf6b
    @user-fl4jb7zf6b 5 ปีที่แล้ว +4

    南無阿彌陀佛

  • @user-wq7eb2dw2n
    @user-wq7eb2dw2n 5 ปีที่แล้ว +3

    南無阿彌陀佛

  • @knowhow1105
    @knowhow1105 8 ปีที่แล้ว +6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