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esian Dualism: Are You a Mind or a Body? An Introduction to Descartes's Meditations

แชร์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29 ธ.ค. 2023
  • 📣留言加分享本貼文就有機會抽《沉思錄」》一本。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23.12.29 - 2024.1.5
    「如果你要做一個真正追求真理的人,那麼你一生中至少要有一次,盡你所能地懷疑過去所知道的一切。」- 笛卡兒 《沉思錄》
    本集重點:
    第四沈思:人間的錯誤源自由意志與理性的落差
    第五沈思:必須肯定上帝存在 ,數學真理才能得到擔保
    第六沈思:心物二元論,人類的心靈獨立於身體存在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113

  • @mingxiu1106
    @mingxiu1106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6

    講解非常精湛,謝謝超級Y總能把哲學觀念講的深入淺出!

  • @skydiary4718
    @skydiary4718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3

    这期的节目我已期待好久。
    内容是我今年最大的心灵礼物。感谢🙏祝频主新年快乐。

  • @jazzqueen940
    @jazzqueen940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簡單明暸,講的很棒! 期待下次分享!

  • @user-rr6sf2yg7r
    @user-rr6sf2yg7r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內容非常豐富完整,感謝

  • @Jayson0968
    @Jayson0968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超有趣,哲學系列必二刷三刷

  • @user-km9lm6ge4r
    @user-km9lm6ge4r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感謝解讀如此深度的思想,太強了👍

  • @chengyang1380
    @chengyang1380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感謝超級Y講哲學,每次都收穫滿滿 🙏🏼🙏🏼🙏🏼

  • @Lily_0831
    @Lily_0831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把很久以前讀時看不太懂的點整理得滿清楚,感謝

  • @user-mw4rr2di8u
    @user-mw4rr2di8u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非常清晰!

  • @user-ng1lr9dp7l
    @user-ng1lr9dp7l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7

    希望下次講解存在主義

  • @nicocatdai2804
    @nicocatdai2804 21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謝謝!

  • @user-ud9vb5lo6p
    @user-ud9vb5lo6p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感謝您推薦的書籍,❤

  • @hengyiliu993
    @hengyiliu993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8

    把深奧複雜的思想表達的淺顯易懂,真好!

  • @lushuoling
    @lushuoling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很硬,很享受,謝謝作者。

  • @user-bb2ic7kc2j
    @user-bb2ic7kc2j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很喜歡這系列

  • @user-pt3cm4hv3r
    @user-pt3cm4hv3r 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聽起來笛卡兒的哲學居然跟我經驗的一致,以前沒學過。感謝解說。

  • @saaf4027
    @saaf4027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這系列不錯
    期待看到更多如康德等的哲學家
    但我認為應該要避免夾帶私貨
    起碼以我來說,那一段(台灣教育)內容是生硬, 說的東西和笛卡爾的東西無關。

  • @slowlypleasebeny8406
    @slowlypleasebeny8406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年紀到了一個歲數對於宗教與哲學才慢慢有了興趣 對於理工出身的我能有這樣深處淺出的介紹有著莫大的幫助

  • @AB-jq9nz
    @AB-jq9nz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7

    期待史賓諾莎😂

  • @karta22713501
    @karta22713501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6

    笛卡爾的那種基礎主義思維本身就很多漏洞,然而現代還是一堆神創論者引用他的理論,連對他的一些反駁都不去閱讀。
    【黑格爾新釋】:
    1.笛卡兒認為「我思故我在」是唯一經得起普遍懷疑的思想,視之為最基礎和最可靠的知識。無論意識內容是什麼、是否對應於外在客觀世界,這些意識內容和意識主體的存在都是直接自明、不可懷疑的。然而,「我思故我在」到底是一個直接的判斷還是推論並不容易確定。但若由「我思」作為前提推論出「我在」,則它要麼並不對確,要麼隱含了「所有思想的東西都存在」這個大前提。若要補上這個大前提也會引發各種難題,包括這個大前提本身如何證立?即使它能被證立,這也會顯示「我思故我在」並非最基礎的知識,而是建基於更根本的前提,而這個前提又是否能經得起普遍的懷疑?
    2. 笛卡兒自己完全意識到這種「推論」解釋的問題,所以表示「我思故我在」並非三段論式的推論,也沒有假設大前提「所有思想的東西都存在」,反而是透過自身個別的經驗,體驗到自己思想時不可能並不存在。所以「我思故我在」似乎並非由普遍到個別的演繹推論,而是一種直觀,笛卡兒稱之為「簡單的心靈直覺」,透過這種毋須進一步基礎的直覺,證立「我思故我在」這個自明的判斷,因此才可視之為阿基米德基點,做為所有知識的基礎。為何「我思故我在」可成為直接知識?「我思故我在」似乎有一種邏輯特性,令它不可能錯和被懷疑,使它在被表述的過程本身,就能保證它自身的正確性,因為它完全「清楚和明晰」,沒有任何懷疑的空間。它更認為「我思故我在」不是唯一的特例,反而可以推而廣之,確立一條普遍的規則;所有我非常清楚和明晰認知到的東西都是真的」。換言之,笛卡兒把「清楚明晰性」視為真理的充分條件,並且相信這方法源則可以讓他在「我思故我在」這基點上建立可靠的理性知識,包括對於上帝和外在世界存在的論證。然而。「我思故我在」是否真的無可置疑、沒有任何預設?事實上,笛卡兒的哲學反省也無可避免要首先假定一些「運作概念」。
    3. 「當我說『我思故我在』是對所有正常地哲學思考的人而言,最基本和確定的的命題時,我並不否認我們必須首先知道什麼是思想、甚麼是存在和什麼是確定性,以及不可能有不存在的思想者等等。不過因為這些都是最簡單的概念,並且它們本身不足提供任何存在事物的知識,所以我不認為有必要枚舉它們。」――《哲學原理》。笛卡兒在這裡肯定「我思故我在」須假設「不可能有不存在的思想者」,但這與它並非三段論式(毋須假設大前提)相反。它一方面不能否認「我思故我在」預設某些基礎概念,否則「我思故我在」將失去其優先性,因為那些「最簡單的概念」將比「我思故我在」更根本,理論上亦應更不可懷疑。可是,「思想」、「存在」和「確定性」等可能真的是非常簡單的概念,但這顯然不是忽略它們的適當理由,況且越簡單的概念往往越難把握和界定,帶來最多的爭議和最難處理的問題。
    4. 「我思故我在」的確是獨特的命題,但它之所以顯得確定和不可懷疑背後無可避免地預設了了一系列的基礎概念、日常語言的種種規範。「普遍懷疑」成為笛卡兒的方法本身也假定特定的運作條件,包括基本的邏輯思維規則,這些不就是「我思故我在」的「預設」嗎?況且接受基礎主義的知識論本身也是一個預設,為什麼知識必須有終極而不可懷疑的基礎呢?沒有其他可能性嗎?事實上也真的有非基礎主義的知識論,認為人類的知識根本沒有,甚至不可能有終極的基礎。

    • @user-zy2rt1nn8o
      @user-zy2rt1nn8o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很好的詮釋,[我思故我在]一方面訂下了人類以不斷思考的自我辯證為生存本質的前提,但是卻忽略了[我思故我在]這句話本身也是需要被反思的,於是哲學就會陷入死循環:
      1.相信既有知識 > 懷疑 > 辯證 > 推翻 > 提出新知識 > 再次懷疑 >.....
      2.相信既有知識 > 懷疑 > 辯證 > 發現無法辯證 > 強行賦予解釋 > 再次懷疑 > .....
      最後的結果就是找不到真理,因為為了現有基礎知識論不斷往前論證,在目前看來沒有盡頭,也無法給現有基礎知識作出無懈可擊的論證.....
      比方說1+1=2這個題目如何證明? 這說道底也只是根據有形的眼睛、視神經、大腦、運動神經、手臂手指等計算出的結果,無法證明這不是物質世界帶給人的錯覺;就算能證明這不是錯覺,也無法提出更深入的終極論證基礎
      如果用神學來解釋,似乎一切都說得通了,但是也代表人類一切哲學論證都是屁,一切道理都用造物主來解釋就不用思考了;可是不用神學解釋,到頭來就是沒有真理、沒有完美、更沒有意義

    • @Omnipotent_God
      @Omnipotent_God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為什麼“我存在”不可懷疑?不是祂有什麼特別的特性,而是因為:"你就是祂,祂就是你。"
      面對這樣的直接性,就不要再用邏輯轉圈圈了。

  • @lily-ly6jg
    @lily-ly6jg 23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期待談3位一體

  • @xuejunchen2955
    @xuejunchen2955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祝新年快乐!

  • @hanleyteoh9653
    @hanleyteoh9653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8

    期待讲黑格尔

  • @leehuichun1414
    @leehuichun1414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希望期待能更淸楚的了解Willard van Orman Quine的哲學!

  • @jeffwang1738
    @jeffwang1738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結尾鬼切時事也太強了吧😂

  • @Koori-io9fy
    @Koori-io9fy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解釋得好好... 抽一個

  • @hahahahahahanoway50
    @hahahahahahanoway50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特别喜欢你的频道, 大学时读这些书基本都读的云里雾里的。

  • @tkho150
    @tkho150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nice

  • @karta22713501
    @karta22713501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自由意志」這回事無論是科學還是哲學都否定過。

  • @ylchiang4206
    @ylchiang4206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想請問大概在 2:00 左右的片段是出自哪裡呢?謝謝🙏

  • @beautydoom8272
    @beautydoom8272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谢谢精彩节目。请问其中第一个电影(母子对话)是什么电影?

  • @aslongas9999
    @aslongas9999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舒服

  • @ckfrank99
    @ckfrank99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蘇格拉底說"身體是靈魂的牢籠",感覺也是心、物二元論的概念

  • @user-dg8li9yt3e
    @user-dg8li9yt3e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公主還會跟笛卡兒辯論,好強阿

  • @Jason781202
    @Jason781202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歪歪怎麼做到讀這些哲學思想,還可以引用電影片段的...?有些都知道,但沒時間去看這些電影啊!

  • @cw0328
    @cw0328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請問,第一個被剪進來的電影片段,一個小男孩說著宇宙微調論的片段,是那部電影呢?謝謝

  • @user-lw2pd7pu8p
    @user-lw2pd7pu8p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我信我的神,我不信如何组织!我的人生经历让我坚信灵魂与肉体合成人的一生

  • @sorashiu210
    @sorashiu210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長哲學了

  • @chengjiahuang
    @chengjiahuang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33 笑話解釋 I ate some pie(i eight sum pi) 然後它很好吃

  • @foolishworldhaha
    @foolishworldhaha 11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物質的松果體放電到神經大腦產生電流就產生思考,到前額葉產邏輯

  • @paidypaidy8004
    @paidypaidy8004 13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講的非常好,但是影片中突然一些穿插突兀的片段詞彙或影片,
    會有點嚇到,比較不適合..
    其他都非常好,希望講得好影片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哲學…😊

  • @user-lc6ws8er7b
    @user-lc6ws8er7b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唯心造

  • @wunjun6668
    @wunjun6668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因為完美所以想體驗不完美
    上帝是個集合體,我們則是集合體的其中一部分
    格局的不同也會影響我們看的面向是不是完美的,如同盲人摸象一樣
    人、靈魂就是來體驗各式各樣的經驗,也幫助其中的完美

  • @Just_Baobab_Tree
    @Just_Baobab_Tree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必須推薦「大問題」的一系列他心物提探討!不過是簡體字,不喜歡者謹入。

    • @fishkg3397
      @fishkg3397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大問題的表現形式確實做得非常好,文字列點清晰且簡單明瞭

  • @kentleekentoli
    @kentleekentoli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笛卡尔的哲学有点接近佛法还有观音心经,因为灵魂的(不生不灭)😊

  • @ccsorpion
    @ccsorpion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不是很能認同 若要批判過往傳統 就得捨棄及否定傳統的說法。笛卡兒的思想也是源自於神學 最後也沒捨棄神學(雖說可能是迫於時代壓力)。所有的進步都起源於自我懷疑 但若一概使用他者的答案來否定過往的自我 最終也僅只是活成他者的形狀而己… 更別論自我與他者 是否真是二元 這最終命題了。

  • @karta22713501
    @karta22713501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德希達:「😏😏😏」

    • @Omnipotent_God
      @Omnipotent_God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好久不見w知道我是誰嗎?

    • @Omnipotent_God
      @Omnipotent_God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你還在和一神教徒“戰鬥”嗎~?

    • @karta22713501
      @karta22713501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Omnipotent_God 知道

  • @kiritoko532
    @kiritoko532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怎麼有巨人 感覺被劇透了😂

  • @xyxxyz2008
    @xyxxyz2008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放心,只要人死了而且世界的進程到了末世的話, 就能輕易看得到,有的人沒有靈魂,而有靈魂中的大多數人都是暗淡無光,所謂的"意識",多數人都沒有,只有動物式情感反射,而世界存在的意義就是讓樹能結出果子
    所以世界又亂又多事情發生是應該的,先保存好自己,遇事多自我反思

  • @moriesakurai
    @moriesakurai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

  • @abbylee2535
    @abbylee2535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請問一開始小男孩跟女人對談的電影是哪部電影? 謝謝

    • @lllllllllllllIII
      @lllllllllllllIII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我也想問!

    • @ernestofang5035
      @ernestofang5035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應該是 Young Sheldon

    • @pearcehu592
      @pearcehu592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小希尔顿》,《大爆炸理论》的前传😊

    • @user-cv9du5vq7v
      @user-cv9du5vq7v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少年謝爾頓 ,生活大爆炸的男主角 謝爾頓的少年期,建議看完生活大爆炸後再去看,感受會很不一樣😂

    • @abbylee2535
      @abbylee2535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感謝回覆,來去補一下 xD @@user-cv9du5vq7v

  • @Winwin-cl3ry
    @Winwin-cl3ry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如果上帝是一個惡靈呢?假設上帝一開始是設計我們出來去體驗為何有「上帝」呢?可能上帝也想知自己是從何來

  • @ChristyLaw-kris
    @ChristyLaw-kris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靈魂的激情》

  • @Weng-window
    @Weng-window 2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人和ai的區別是有沒有現實感,不是比模擬夢境/作業能力。
    為何自我懷疑?他想“進步”才預設有『閒魔』騙人的感覺……
    如揍他一拳說是幻覺,他會先--思考哲學還是本能反擊?
    有『權力&人格』觀念就是察覺到你我~無論認知偏差大小。
    能:修正=接觸=發現=存在=關聯=系統=哲學觀……
    數學是發現邏輯,不是發明邏輯;故事/宗教可發現也可發明。
    真的在martix中夢遊,他能怎樣?假設ai有人格能生產人權嗎?
    難道拜神就會有人權/會夢醒?不把活動回饋當提示怎麼修正?

  • @user-wo2ou3rh6d
    @user-wo2ou3rh6d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对于笛卡尔推导出心物二元论的怀疑论,其实很好反驳,那就是抓住“你怎么知道会不会是一个恶灵在掌控着环境故意引导梦境、故意欺骗自己”这一命题的假设,对这个假设本身进行怀疑和否定,“你怎么知道是有一个恶灵在掌握着环境、使得自己感官世界所感知到的是梦境和假象而不是真实”,感官当然有可能产生错觉、不一定真实反映实际状况,然而让感官产生错觉、对感官造成刺激的物质世界的信号,却依然是真实有效的,否定了这些信号不是真实存在而只是梦境、那么就连让“我思”产生反思和怀疑的不知道是否是梦境和幻觉的那些各种感官经验的来源都不会发生;
    又因为假如一切都可怀疑、唯有“我思”这个自己的主观过程哪怕正在进行的是幻觉的过程,正在进行着那个幻觉的这个主观过程的“我”依然存在,不依赖于自身的身体是否是一个幻觉,从而身心二元分离,那么“我思”可不可以选择停止自己那些不依赖真实外部刺激的幻觉,停止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是真实存在?如果停止不了,就说明“我思”所思考和感受到的不知道是否真实存在的事物的印象,其实来源于外界真实的信号刺激,这样一来,“我思”以外必然有什么东西是真实存在的、”除了‘我思’以外,还必须有什么东西是其必然真实存在的”是不能怀疑的😉;继而,那些影响着“我思”主观过程的内容的刺激信号因为是不能被怀疑其真实存在的,因这些刺激信号而产生的不知道是否是幻觉的主观感知觉过程、并不是这个主观感知觉过程“我思”本身可以自由操控的,哪怕是有一个恶灵在操控着整个环境、故意诱导着人们产生各种错觉,诱导人类产生错觉的那个刺激信号也是真实的。
    因此,要么“我思”可以万能地控制自己要不要产生任意的感知觉,要么“我思”的感知觉过程依赖于不管导致“我思”的思维活动产生正确的感知或者错觉、但必然是真实有效的真实存在的事物所谓刺激信号,因此导致“我思”的思维活动产生感知觉的那些信号,也必然代表着真实的世界;进而“我思”因此而产生了错觉或者幻觉,就不是因为这些信号事物可能是虚幻的是不可信的、恰好相反是“我思”自身认知能力有限从而面对真实世界的信号而思维加工产生了错觉和幻觉,“不可信”的恰好更倾向于是思维活动的自身主体,当然也包括释放真实的物质信号,但赋予其虚幻的意义解释、用这些虚幻的解释去影响“我思”的那些其他人他们自己的“我思”。

  • @Omnipotent_God
    @Omnipotent_God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為什麼“我存在”不可懷疑?不是祂有什麼特別的特性,而是因為:"你就是祂,祂就是你。"
    面對這樣的直接性,就不要再用邏輯轉圈圈了。

  • @davidwuize
    @davidwuize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文言文或許也沒那麼無用,端看切入點。如果文言文無用,那詩詞有用嗎?!現在誰會沒事吟詩作對。不過我大概理解SuperY在此處的感嘆

  • @user-fj8dz3vw6r
    @user-fj8dz3vw6r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人類的不完美要從亞當夏娃說起💖哲學爽歪歪 笛卡兒是正確的 ! 身體指的是肉體,心則是靈子體,魂稱作光子體。我思故我在,人如果不先承認自己,如何成認他人和自己一樣得存在?

    • @user-zy2rt1nn8o
      @user-zy2rt1nn8o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所以你要為了證明他人存在而直截了當地承認自己而不多論證思考?
      既然人是不完美的,你又怎麼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對的?
      笛卡兒輸了身心二元論的辯證會也是事實,既然無法完整證明身心靈之間的關係,怎麼能說他是對的?

  • @user-ch2lw6cr1b
    @user-ch2lw6cr1b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嗯!聽一聽想到的也是本能,而四大哲人有其道理,在群體社會、言語文字出現之後,從而來為何而生,又當何去何從!?也只有“人”!才需要找個說法說服自己,而堪稱有十多歲智力的動物只需作著本能的自己,擁有思考能力沒這麼大偉,反是被世俗觀念牽絆著...而!少了四維八德等那些四大哲人的悖論,哪都還繼續著搶錢搶糧搶女人的本能慾望...對!聞一聞直接就騎上去的貓狗看多了,人可不能!

  • @sjt5034
    @sjt5034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关键在于“思”如果独立存在,何必依托于“物质身体”呢?没有动机啊!应该反过来解理,“物质身体”为了生存,合拟出了一个“我”,控制大脑。结论是“我”是因缘聚合的,物质为了生存而投向大脑的幻观。而“思”则是关闭幻观之后,仍然可以继续存在的部分。“思”不属于“我”,而是与时空时界的本质共鸣。所以可以反过来说“我思”故“我不在”。

  • @thatsamuellu
    @thatsamuellu 25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我很好奇你是如何分配你的注意力的。你的影片中的知识储备以及你随时随地抓来的其他影视素材,让我不得不好奇你是如何管理你的时间和注意力的?

  • @user-ue5vv2pq5z
    @user-ue5vv2pq5z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有情生命皆有靈性,
    人類太主觀。

  • @endless_noob
    @endless_noob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不知火舞

  • @wei75631
    @wei75631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之前我時常看到中華文明是否為無神論的說法
    所以我在想,如果中華文明真的是無神論,那麼我們現代人享受用的東西卻與中華文明無緣?
    兒童權益、科幻小說、質疑傳統和權威、精神疾病治療等等都是源自於西方
    "中國的神話時代大概就是三皇五帝到周朝的那段時間"
    "從中國神話也能看出中國人那種與其他文化稍微不同的理性致上的民族性"
    請問一個時常擁護民族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國族風氣也能叫做理性至上?

  • @user-so3mm5fb8t
    @user-so3mm5fb8t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子百

  • @akaiwon6594
    @akaiwon6594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這個影片顯示出一種很糟糕的想法,就是:只需要辯倒對方,就很了不起,就是一種成就。這種想法早已經普遍的存在於我們生活周遭,比方前陣子的「無恥」事件,一堆人就是不斷開嘲諷,覺得只要讓對方啞口無言,自己就很了不起,但是幾乎沒有人去正面回答老師的問題,甚至從這些嘲諷的語言來看,根本沒多少人理解老師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只是一直繞著封建思想打轉。這個影片也一樣,不斷強調公主很厲害問出了笛卡兒理論中的不足,然後呢?沒有然後,但是影片顯然認為只要問倒對方就很厲害了,完全不理解一個理論或說一個模型如何建造和價值。用對岸的話來說,這種想法看起來好像叫做獨立思考批判,但是實際上只是一群槓精,專門在抬槓、為了反對而反對,跟什麼思考的完全無關。
    歷史上批評笛卡兒的人何其多,不差公主一個,影片怎麼不去稱讚他們好蚌蚌,偏偏要把公主挑出來,為什麼他們的理論終究無法掩蓋笛卡兒?一方面是這些人可能根本提不出相同份量的理論,另一方面是這些批評的理論沒有笛卡兒的完善。沒有完美的理論或模型,但是總是有一些比另一些好用,比較好用的就會繼續使用,直到有其他更好的出現。當然笛卡兒真正的成就不只是現代哲學,他主要是個數學家,整合了幾何與代數,之後幾何問題可以轉換成代數問題,透過代數運算來發現幾何的性質,是座標幾何的奠基者。影片的另一個更嚴重的扭曲,就是笛卡兒的宗教理念,影片一直試圖把笛卡兒扭曲成對神提出質疑的異端思想,但是笛卡兒根本不是這樣,他更多的是面對別人的指控堅定自己的信仰,而且從其學說來看,也的確如此,他的身心二元論,認為人類有先驗的知識,也就是與生俱來的能力或本能,這跟經驗主義不同,經驗主義否定人類有先天的能力,認為一切知識都可以後天的從理性中推導得到。因此前者更傾向於神的存在,因為神給予了人先天的知識,後者更傾向於神而不干涉世界。影片這種刻意扭曲的作法,會讓人們將來接觸到這些思想,感到更加困惑,且信仰根本是可以完全從這段討論中被移除的,卻因為影片的私心,被扭曲的使用,真是很糟糕的作法。另外,現代科學也越來越多證據,發現人和動物都有所謂的本能,所以這些本能又是哪裡來的,這已經否定了經驗主義和無神論的講法,這個無神論的影片一直想要扭曲有信仰的笛卡兒作為無神論的發言人,心態可議。
    最後還是要講講,為什麼這些思想家、哲學家、數學家有成就、了不起、影響力大,另一些沒有,這絕對不是性別的問題,槓精跟獨立思考的不同,就在於後者可以提出新的模型,或是補足原有模型的不足,而不是批評嘲諷就飄走。人類到底是如何在世界上生存,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感覺,我們其實並不是直接接觸到世界,我們都是住在小黑屋中透過一個個的模型來感知、判斷、應對外界種種,在數學中的理論、公式,可以幫助很快的計算出需要的數字,在對話中,我們有語言的模型,很快跟人對話,寫作的模型,可以幫我們快速的架構出文章,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模型,有一些是很複雜、但是很有用的,比方說量子力學、相對論,這樣的模型,模型不是世界本身,但是幫助我們瞭解世界,也幫助我們如何在世界中生存下去。而模型表現於實體,就是一堆特定組合的光波和頻率,也就是一堆資料,我們唯一能傳達、保留的,就是這些特定組合的光波和頻率,所以任何知識幾乎都需要有辦法流傳、累積,否則一旦消失就是消失,因為這些模型並不會自行存在於虛空之中,這樣講希望可以有更清楚的認知,這些偉人、發明家、文學家......花了很多很多很多時間,去打磨模型、作品、理論,讓它們變得更好更有用,所以才被使用、保存至今,所以形式本身就是很重要的。而形式如何才能更好更完美,沒有其他的辦法,就是投注時間去修造,花越多時間思考修改的特定形式,就是越好越好用的模型,這是功夫活,一個理論如果沒有足夠多的人投注足夠多的時間去打造,是不可能成熟的。當大家在過著家庭生活時,有另一群心理怪怪的人,他們無視家庭,投入到這些研究之中,還得不到諒解,甚至被講成渣,但是他們打造了很多直到現在仍在使用的有用模型,藉由這些模型不斷運作,才誕生了這個富足到可以揮霍的世紀,請不要把這一切當成理所應當,更不要去任意剝奪應有的評價,該知道那是把別人棺木的金箔拿來貼在你的臉上。

    • @safichia
      @safichia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假如你有看到影片16分開始的總結評論,應該就不會紮這麼大的稻草人了。

  • @siouq
    @siouq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笛卡兒的惡魔

  • @user-xn8qp7tl6u
    @user-xn8qp7tl6u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對於文言文,起碼要知道,才有得批判....

  • @storylist
    @storylist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超級歪提到一段:「教育體制還在爭論國學、文言文是中華文化的千年傳統,學習封建時代的價值尊君、孝道,沒辦法像笛卡兒一樣,批判思考自己文化裡的千年傳統。」
    請問超級歪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這個中華文化的千年傳統,是經過千年來的批判思考,還得以留存,表示其傳統內涵是歷久彌新,無法超越之善。因為,超級歪這樣的論述是假設了歷代讀書人對於所謂的「千年傳統」墨守成規、從不批判。事實上恰恰相反,儒家是統整了周代以來的人文教化制度,提煉出儒家思想,可謂是中華文化的主體。順道一提,周代的人文精神則是對商代過度迷信占卜的批判與反思;而道家則是批判儒家,從反面切入,是對中華文化的補充。雖然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施行「外儒內法」的統治手段,意指表面講儒家思想,骨子是法家思想,讓儒家思想沾染諸多的誤解。然而,到了唐宋則有「唐宋八大家古文運動」,實為「儒學復興運動」,還原儒家本來的面目。一直到民國初年有方東美、牟宗三等人的「新儒學運動」,更是提煉出儒家精神,如何適應於現代社會。也因此,中華文化憑藉著自身的文化底蘊,才得以度五千年歷史長河而不衰,成為四大古文明當中唯一僅存。試問若這個文化本身沒有自我批判、反省、精進的機制,如何保留至今?
    與其說中華文化千年來沒有改變,倒不如說從春秋百家爭鳴時代以來,在思想方面已達到顛峰,後進只能對其延伸闡發,而無法另闢蹊徑了。至於課綱爭議,已經牽涉到意識形態鬥爭,則是有理說不清,故不在討論範圍內。

    • @morrish.6784
      @morrish.6784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那為甚麼大眾沒有意識到思想巔峰的存在?或是說大眾應該怎麼做,才能理解中華文化即是思想的巔峰?

    • @storylist
      @storylist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morrish.6784理論上,應該是要靠教育體制來傳播這樣的內涵,但受限於以下四點:
      一、古代教育屬於菁英教育,尤其專攻國學,以培養知識份子為主,作為之後能經世致用,自然能深刻理解中華文化即思想顛峰;現代教育屬於通才教育,源自工業革命後,為了培養勞工為目的,重廣度而不重深度。
      二、由於升學主義掛帥,現今國文教學方式多以應付考試切入,比如字形字音的比較、跟文學史有關的知識、閱讀測驗等,旨在讓學生在國文考試能獲取高分,而疏於闡述古文背後對於生命的啟發,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學生想到古文就排斥,覺得無聊又沒有共鳴,是為可惜之處。但這也無可厚非,因為國文教學時數不斷被限縮,國文老師也只能照本宣科式的教學帶過去。
      三、很多人認為國文教育應該回歸到語言的本質,不應摻雜意識形態、道德教育。會這麼說的人沒有體認到中文的特殊性質,那就是文史哲不分。西方學問的研究方式是分門別類,文學是文學、歷史是歷史、哲學是哲學,而中文則是全部涵蓋在內,這個很好理解,因為不論是文學、歷史、哲學,都是用文言文寫的,而文學家本身也都具備文史哲的基礎,因為當時教育的基礎就是文史哲不分。簡單來說,如果中文教育只著重在文學或者語言功能的話,僅得其皮不得其骨肉。文史哲恰好代表了三個面向:一、文學培養我們如何將語言應用在生活當中,並領略文字之美;二、歷史培養我們的國族認同、文化認同,並且透過歷史的種種教訓作為往後決策的方向;三、哲學培養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我們能勇於面對生命的困頓,而不沉淪。
      四、因此課綱就變得非常重要,國文教育的目標若能參照以上的原則下去規劃,雖不中亦不遠矣,不可能要求人人滿分,但起碼有個六十分也夠滿足這個社會的需求,孔子有言:「取乎其上,得乎其中。」而現今由於政治鬥爭,對於國文的地位一直曖昧不清,甚至刻意打壓,主事者肯定知道國文的特殊性質,因此不斷地有意無意抽離史哲的部分,意在斷絕台灣與中國文化之間的臍帶,遂行政治目的。然而,這樣的作法會使整個社會陷於文化真空,明明我們祖先來自中國,過的是舊曆年,放的是中國傳統假日,卻對這些背後意涵極其陌生。也難怪這幾十年來,光是吵國家認同,就足以讓社會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看看最近的新聞,政客的無恥、詐騙犯罪橫行、校園治安的敗壞,已經默默應驗了文化真空的惡果。

    • @capsulecat1032
      @capsulecat1032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8:18 如果笛卡兒出生在daicing gurun,會有什麼樣的下場(在中國的知識份子如果模仿他會有什麼下場),而且文字獄之類的也不只daicing玩過吧,很多朝代可能都玩過

    • @morrish.6784
      @morrish.6784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storylist 也就是說,通才教育無法讓學生理解中華文化的思想,而經濟結構與政治鬥爭使教育課綱停滯不前。
      但所謂的政治家,不應該是接觸那些精英教育的人嗎?當然就現在的制度來看可能並非如此,但如果那些接受精英教育的人並不能在當前的社會結構下獲得優勢,那在社會轉形之前(或當時),為甚麼他們並沒有取得優勢呢?
      還是說所謂思想的巔峰,指的是過去所有文化中的巔峰,並不包含未來,而這些問題則應該在中華文化的基礎上進行調整?

    • @storylist
      @storylist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4

      @@morrish.6784 你觀察到的問題非常實際。事實上自從打破封建制度,採取中央集權制度以來,真正創造盛世的例子是屈指可數,比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雍乾盛世,其餘的宦官亂政、外戚干政、士人黨爭這類事件層出不窮,本質上就是政治鬥爭。雖說表面上是帝制,但真正的權力未必在皇帝手上,還是考驗皇帝自身的能力,有知人善任者,亦有力圖中興者,而更多情況則是大權旁落。我要表達的是,其實我所呼籲的觀點,自古從讀書人階層就在呼籲了,因此才會留下諸多帶有道德勸說意味的文章,不正好反映了這些正是當時最欠缺的部分。比如顧炎武的廉恥,不正是批判當時氛圍下的文章嗎?請記住,讀書人也是有君子與小人之分,有人以天下大認為己任,更多人是汲汲營營於滿足私欲。很遺憾的,我們面對的現況,以宏觀歷史角度來看,恐怕是常態。自古以來,有志之士本來就少能在政壇上得到發展,大多時候都是小人當道。才會有句成語這麼說:「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然而,中國歷經朝代更迭,有興盛有衰亡,也曾經被外族統治,被西方列強入侵,但最終還是屹立不搖,這是為何?這就是中華文化的堅韌之處,也是我上一篇所提到的種種。有志之士從來是少數,但是從不斷絕,堅定維護中華文化。所以孔子才被說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只要這股力量還在,中華文化就會得以存續,不管是盛世或亂世都有其生存之道。如果衰亂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會有股力量由下往上的撥亂反正,如此循環往復。從康雍乾之後,中國外部面對列強入侵,內部歷經五四運動、文化大革命這類自我文化刨根的行為,最終還是回歸中華文化,建立民族與文化自信,這就是為什麼習近平之所以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原因。很遺憾的,如今中國大陸在擁抱中華文化,台灣卻棄如敝屣。再相較過去,當中國大陸在文化大革命時,台灣可是以中華文化捍衛者自居,這就是中華文化總會(慣例由總統、副總統擔任會長、副會長)誕生的背景。隨著時間的推移,兩邊力量一消一長,其中根本原因已經不言可喻,只能說是此一時,彼一時也。
      我知道我講這些無助於現況,甚至在現今社會很容易被貼上「政治不正確」的標籤。但我還是要盡我所能的發聲,因為這是我讀聖賢書的良知使然,孟子說:「雖千萬人吾往矣!」倘若有千萬人讀到了能有一個認同,那我的文章就有價值了。共勉之。

  • @ddho12911
    @ddho12911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1687年才有重力理論 結果你說迪卡兒已經懂重力 文組就不要丟人現眼

    • @superycinema
      @superycinema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2

      笛卡兒在牛頓之間就已經提出過一套重力理論囉,而且在牛頓以前是歐洲的主流理論。可參考www.cambridge.org/core/books/abs/cambridge-descartes-lexicon/gravity/9A9C8C99E501EEF61BEA75CFC166954C

    • @user-lw6bv4gp4f
      @user-lw6bv4gp4f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你好厲害哦,這麼博學多聞,給你一個讚👍

  • @user-kp5hy4bo9m
    @user-kp5hy4bo9m 9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笛卡尔要是学过现代有机化学和脑科学的话就不会胡言乱语了

  • @user-uj2ir4vb1m
    @user-uj2ir4vb1m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是不是因為我不信上帝所以我數學才那麼爛

  • @philipodonnell494
    @philipodonnell494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Promo'SM 😕

  • @user-sb6cn5dh7s
    @user-sb6cn5dh7s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要不要說說馬克思的資本論

  • @user-fr9zh9jv1n
    @user-fr9zh9jv1n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馬太福音24章、路加福音21章關於基督再臨的預兆正以現在進行式逐漸成就中!能間接證實上帝的存在! 歸榮耀給神 阿門🤗

  • @moxiw8379
    @moxiw8379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上帝沒有實體。 一個人的世界沒有善惡,組合後產生善惡。意識就是靈魂,可以與宇宙產生共掁,生成超自然現象。 哲學最終目的是身體死亡後,意識靈魂是否存在,還能參與改造這個世界。

  • @adrianchiu5771
    @adrianchiu5771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把學習文言文等同尊君,好幼稚。

  • @user-fh6uv8nj4h
    @user-fh6uv8nj4h 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本片懶人包:懷疑一切以前信以為真的真理。
    片尾把區老師的新聞片段拿出來講,我的理解是,現代人要抱著懷疑的角度就審視古人的思想,而不是一概全部照單全收。 不過這廉恥的話題已經歪向-- 不讀古文不讀廉恥 導致人類就會無恥的結論😢😢,重點已經失焦了

  • @lilin1921
    @lilin1921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1

    上帝本來就不是完美的
    根本沒上帝那種東西

    • @fwf246
      @fwf246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3

      你怎麼證明

    • @wumasnang-afulan7228
      @wumasnang-afulan7228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是嗎??

    • @user-hv2lp3zp9v
      @user-hv2lp3zp9v 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提出你的論證。

  • @user-gm3rc2wo4s
    @user-gm3rc2wo4s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就是有人不喜歡 廉恥!

  • @willaim340120
    @willaim340120 4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