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皮寮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9 ก.พ. 2025
- 「剝皮寮」,在清朝時期是艋舺與其他街庄的聯絡主道。日據時代時被劃定為老松國小的預定地,且禁止增建,因此至今尚保留有許多清代街廓的歷史建築原貌。民國77年時隨著台北市政府進行土地徵收作業,繼而進行老街修復及再利用工程,才形成今日的歷史街區。由於剝皮寮歷史街區徹底地展現出老街的風貌,裡頭充滿著濃厚的傳統人文氣息,其獨特台味濃厚的歷史建築,成為台灣國片「艋舺」最佳的取景拍攝之處。伴隨著電影「艋舺」的宣傳推出效應,將其走向國際化,不僅讓國人對於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有著更深入的了解與認知,也讓外國人見識台灣早期文化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