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H電動車大未來!獨家專訪鴻海董事長劉揚偉《
ฝัง
- เผยแพร่เมื่อ 10 ก.พ. 2025
- 字幕更正啟示
6:23 他說「Young」
8:32 我們把它『divide and conquer』
9:31 第二個是它的『CAGR』(指年複合成長率)
17:16 所以在過去的『ICT』產業
19:33 以『電動車』為主體
以上特此更正
不受疫情影響,2020鴻海營收創新高,股價重回百元以上。被郭董欽點接班的劉揚偉,如何為鴻海集團找到新定位?
電動車百兆商機噴發,MIH電動車大未來,鴻海要如何把台灣EV產業帶向全世界?
當「造車」成了未來產業顯學,從生態系著手,台灣政府與企業是否能聯手補足電動車產業拼圖?
擺脫代工業毛3到4!鴻海毛利率要跨過雙位數,董事長劉揚偉說明最重要核心關鍵!
===================================================
#謝金河 #老謝看世界 #美國 #科技 #台積電 #大立光 #半導體 #英特爾 #石油 #台達電 #借殼 #美股 #力晶 #股市 #貿易戰 #台幣升 #力晶 #DRAM #晶圓代工 #力積電 #台股 #經濟 #AppleCar #Tesla #電動車 #鴻海 #疫情 #測試座 #5G晶片 #航運股 #貨櫃 #缺櫃 #劉揚偉 #工業 #董事長 #運價 #Fisker #鴻華先進 #拜騰 #裕隆 #納智捷 #法拉第未來 #FaradayFuture
東森財經新聞台 57頻道
節目首播時間:每週六 晚間19:00-20:00
劉董有工程師的特質,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有效率的解決問題。郭董事生意人,霸氣的梟雄。兩個人特質差很大。
MIH 能否在 EV市場成功是未知數,但依目前鴻海的股價值得賭一賭,看他3~5年。
台灣有這麼好的公司
我們好驕傲喔
鴻海加油
鴻海股票我持續買進,鴻海加油,劉董事長加油
謝謝主持人再一次推出這麼重量級的訪談
台灣真的必須走自己的路,絕對得跳脫傳統代工
否則,低薪會持續之外,還很容易被競爭者給取代
加油,全體國民一起努力
好有智慧,台灣有您們真好。
我把所有身家都買鴻海了,我人生第一張股票是鴻海,我希望抱最久的也是鴻海,鴻海的確跨出新的一步,希望毛利率能達到10%
非常期待劉董事長能夠把鴻海帶領成一個世界級的大企業,讓外國人一講到台灣就想到鴻海。這集受教了,感謝。
這個劉董人看起來很棒的一個人
沒有看出哪裏很棒,說的都是常規套路,而且講的比較虛
@@鄰居家的大黃貓 cc.
真的看不出來哪裡厲害?很像標準的學校老師
人家一步一腳印 你說人家常規套路 看不出他上節目的意義和目的就回去乖乖洗洗睡
有清晰的理念才有明確的目標,贊同。
劉董深入淺出講解鴻海富士康集團未來的前景擘劃與EV電動車新型態的生產整合模式真的太棒了,受益匪淺🥰👍👍
With such an excellent leadership I felt strongly optimistic and hopeful for the industries of Taiwan💪💪💪🥰🥰🥰👍👍👍‼
我對鴻海有信心加油
還是老謝厲害,把劉董事長都請來了
劉董很有想法,會成功的。當鴻海車出來漸漸成本降低,那些高價車就沒空間了!讚
是啊台灣一些傻B寫文章的跟一些分析師還在Apple car這個點鑽 以後電動車是百家爭鳴的
大家在意的是價格跟實用性而不是品牌
"當鴻海車出來漸漸成本降低,那些高價車就沒空間了" 你知道你到底在說什麼嗎?
@@like_psyduck現在來看,比亞迪正在壓縮高價車空間。
市場決定技術需求,中美歐都已經這種模式操作了,願鴻海再次成功。
劉董加油,一定可以做到的!
貴節目太神了 ..感謝🙏
至少把台灣產業未來的夢想規劃出來了。我們產官學都缺乏夢想規劃的人。希望會成功。
老謝厲害!懂鴻海股東的心!
特斯拉一直降價,鴻海的車還看不到一個影子,到時造出來完全不夠競爭優勢是要賣給誰? 前有特斯拉後有比亞迪,鴻海的車有生存的機會嗎?
這個局玩很大,很難判斷會不會成功,希望鴻海能做起來
做不一定成功畢竟競爭很激烈,但是不做鴻海未來的殞落就是可以預見的了.
很謙遜的董事長👍👍值得信賴。
很有遠見的董事長 希望鴻海加油!
😄電動車讓台灣再旺30年~!🍍🍍🍍👍👍👍💪💪💪
劉董真的很有遠見
後引擎時代,
傳統車廠品牌優勢不再,
純電動車底盤,
是一部行走電腦的作業系統,cpu,主機板及不斷電系統,
鴻海舉台灣及對他友善世界大廠之力,
組成一個以台灣資通訊產業為主
電動車作業系統平台,
對全世界銷售,
鴻海有他的優勢,
台灣可一拼,
連大陸最大車廠吉利都加入,
可見不可小覷,
台灣政府要舉力支持,
比作風電這些台灣沒優勢產業,
鴻海這兆元產業成功率很高
只是看不到政府有什麼大魄力搞電動車產業。
像法國政府就花了大筆經費建立超過十萬個充電樁,
而且已經做了好幾年了!
希望以後變成台灣的護國神山
祝電動車大賣
這集專訪很精彩,與其看網路一些半吊子的分析,還不如直接聽劉董親上火線說明更直接些。
台灣的驕傲!!
產業決定了就勇往直前,鴻海加油....
台灣不能只有一座護國神山,政府一定要出來扶持電動車產業,最少也要有第二座、第三座
台灣會因為國防國造, 有參與的鋼鐵廠就能出貨強度高的鋼材, 作為EBus車體架構, 國防自主可以協助產業升級。
台灣需要一群群的護國神山~
對! 国家要有多個護国神山
團结不分族群就是力量
對國家经濟好
對台湾年輕人多工作机會
增加國家国際的競爭力
把台灣人民的納稅錢拿去製造汽車。再高價賣給台灣是嗎?
我又來唱衰了,持有股票或想買的都要認真看,鴻華去找美國小廠簽約,有人竟然把它當利多,從鴻海的日線圖都看得出來,頭部以悄然成形,當媒體上拋出與APPLE CAR 可能合作而進去買的都套在裡面;以汽車來說,它是屬於炫耀財,尤其是現在的市場上,開TESLA 更是吸引人的眼光,令人稱羨、未來10年內,EV能成功的,必然是高知名度、高產量、高價格,MIH能踏入這個門檻嗎?以目前來看機會極小,媒體常常是大股東出貨的工具,股友們需要謹慎~~
郭董找劉揚偉接班是找對人了
私底下還是在聽果凍的話吧
@@DUKE-ib3lj不會吧
劉董加油❤️
MIH: 完成王永慶的夢想。 台灣可以做到的。 現在是個大良機。大大支持 !
鴻海手機就近在中國大陸生產發揚光大。電動車製造組裝也會就近當地市場,鴻海這方面經驗豐富,一定會成功!
台灣會因為國防國造, 有參與的鋼鐵廠就能出貨強度高的鋼材, 作為EBus車體架構, 國防自主可以協助產業升級。
有机会成功 但不一定成功。鸿海做的品牌手机至今沒有一个推成功的 因为没有獨家功能专利没有强大特色來与其它手机做明显区隔。必要做出独特性並根留台湾在台湾研發车控大腦 才有机会否则大陸车厂一下就抄走了你告都告不成功的。
敢在中共地上开厂?胆子这么大吗?
鴻海太重視毛利率的財務solid 反而殺了創新能力,這由當年裕隆集團發展電動車的過程看到了這個結局!不缺錢,缺乏的是passion
不看好鴻海,NB 失敗, TV 失敗,創新 失敗。電動車需要創新,請問鴻海創新過什麼東西?
鴻海跟裕隆有相同的影子
創新創意在哪裡?
特斯拉老闆直接斷言台灣不會成功~因為沒有創新創意的人
是的台灣無創新創意人的容身之處
有一点同意
要加強宣導,鼓勵.
希望台灣能走出一條新的道路
電動車只是去引擎初階的第一步,更高階是要朝自動駕駛的方向去發展,所以將來能爭取授權使用馬舒克發射萬個人造衛星形成星鏈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項目。更高階則是可用手機Call汽車自駕到主人所在的街道位置搭載主人。
台灣會因為國防國造, 有參與的鋼鐵廠就能出貨強度高的鋼材, 作為EBus車體架構, 國防自主可以協助產業升級。
大陸的蔚來汽車,利用5g,已經可以達到你說的,電動車自動載主人了。
@@shannlee3050 大陸的5g是在地面密集設立基地台,這在城市人口密集處沒有問題,但是在荒郊野外就沒有密集的基地台,只有馬斯克一萬二千個衛星所組成的星鏈是在低層太空看地球沒有死角,這是地面基地台無法相比的。而且大陸是5g,馬斯克的星鏈是6g,比起5g傳輸速度快了n倍,這個落差很大,只有馬斯克的星鏈才可巨細靡遺,絲毫不差的演算及傳輸。
@@caesar048 你說的沒錯,蔚來汽車只能在人口密集區自駕。不過你所說的馬斯克衛星計劃,是未來的6g,其實中國大陸也在發展了。
@@shannlee3050 因為5g的規範已經大部分由大陸制定,美國是不跟進玩5g的,美國要直接進入6g,這一點一定要先說明清楚。
EV、機器人、大健康是未來高成長產業,但是問題來了,如果沒有也是高市占率的話,只能淪落到BCG Matrix的Question Marks,而不是Stars。業界都知道汽車行業與醫療行業“水很深”,不只是新進入者難進入,就連整個產業要整合都是問題。而無論是工業機器人與無人機產業,鴻海還是無法看到業界的後尾燈。如果你不是ICT的Apple以及EV的Tesla,真的難以撼動整個產業的槓桿。
台灣會因為國防國造, 有參與的鋼鐵廠就能出貨強度高的鋼材, 作為EBus車體架構, 國防自主可以協助產業升級。
以底盤為平台的MIH能成功與否在於它是否有足夠的差異化以吸引目前車廠、例如Tesla GM Toyota, 若只能吸引到新創車廠以降低成本 那這平台的商業模式就無法擴散 PC、手機可以每兩年內更換 汽車有安全性問題而且一部車可用上七、八年 品牌很重要 沒有白牌的空間
是的,用手機和PC來想像汽車業,是非常不妥的,我個人不看好鴻海能成功。
鴻海定位非常清楚,不與一線車廠競爭,供給是小廠與新創車廠甚至可以接二三線車廠的單,鴻海的目標是總電動車市場的10%,如果是最大我認為沒有機會,如果是總市佔,我認為非常有機會。
鴻海超難成功, 整出做出來的價格可能還輸一線大廠
高階客戶一定選品牌
只能吃些低階客戶, 但不覺得鴻海價格會比國產TOYOTA,HONDA電動車便宜...
建議鴻海可以和英國電動bus and van的初創公司Arrival合作。這家公司的設計和製造具有創新和顛覆性,我覺得這家公司非常有潛力。
主持人今天表現最好
台湾电动车必要双軌前进才能赚到钱(一)做公板套件式的电动车 供国外车厂进口半套件/小套件接续在地组成整车。如同桌上型电腦可供自行DIY也如同聯發科大陸手机的發展模式。(二)裕隆必要發展自己品牌车及半成品套件与国外达成自己系统的供应合作。同時車用控制系统大脑必要在台湾开發完成基本板随车出口也必要能供随時升级更新这样才能靈活适用。在大陸各省民間小厂开發出的各形各色小型电动车一大堆,台湾車必要有特色有品質來区隔才不会变成納致捷/HT C的情况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下場这失败台廠必要記取教訓。
你所指的就是材料
恭喜劉董,利基方向與核心技術很清楚!但要有晶片設計或先進封裝技術的研發,才會有效整合三電系統,建立出完善EV平台
非常期待無人駕駛車隊成功,很實用
如果台灣的電動車產業順利的達成預期目標 , 台灣人均GDP將在2028年達到五萬美元
台灣會因為國防國造, 有參與的鋼鐵廠就能出貨強度高的鋼材, 作為EBus車體架構, 國防自主可以協助產業升級。
對! 国家要有多個護国神山
團结不分族群就是力量
對國家经濟好
對台湾年輕人多工作机會
增加國家国際的競爭力
對岸的代工公司應該也有可能用這種模式與鴻海競爭喔
目前沒有,對岸都是自已做品牌,要賺高毛利。
群創1年後上30....等待驗證
尋求價值產業,與價值實現放大
星期一加倉鴻海股票,然後長期持有!加油💪
老謝畢業於政大東亞所, 精通二岸政治,政府大內宣主力, 受政府網軍保護。
任何科技涉及技術層次,電動車不論平台或生產,並沒有看到高科技,最後還是在晶片多元控制,或電池新科技開發。
因為電動車科技無法壟斷,還有如果全面電動車,電從那裡來?還是煤礦,電費多少?如果電費漲價,還有優勢嗎?
能做電動巴士,就能做電動貨車、電動貨櫃車、電動沙石車、電動怪手、電動大型吊車。
能做大型車,就能做電動船,比如電動貨櫃船,貨櫃船動不動就十萬噸以上比美國航母還大。
我台灣我驕傲
網路公司收購有潛力的小網路公司,同樣的,鴻海要有志向當MIH大哥且收購有潛力的小廠。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 一定要堅持在台灣。
鴻海還有一個讓台灣人擔心的事就是與中國的牽連,要發展台灣電動車產業絕對不能拿到中國生產,這是鴻海想在這一塊發展
必須要避免的 否則你變成 中國在台辦事處 終究要臭名的。 切記,切記 !
ICT: 守成,3+3: 發展。
鴻海的強項, 是否能在EV等三大新領域, 形成core confidence ? 決定了鴻海的未來,建議聘請專業的企管顧問公司做評估,可以預估未來成功的機率。
鴻海和旗下關係企業把公司產品和製程和技術和未來產業趨勢寫好中英美要給鴻海發展機會
我比較想問的是鴻海在大陸紮根這麼多年,為什麼沒有掌握先機呢? 早點開始幹如果能抓住比如充電裝置的規格制訂這個樣子會更好吧?
要是能和政府一起推動,應該不要做充電式的應該做換電式的價值更高,而且也更有系統壁壘
電動車的(里程)焦慮和爆炸自燃是人民最大疑慮!
得電池效能者得天下
陽程股票代號3498,鴻海鴻家軍後勢看好。創惟股票代號6104,最夯的ic設計後勢看好。。。。
加油
我被鴻海劉老闆圈粉了
加油鴻海!好好發揮MIH!
Made In Hon Hai
Make the Impossible Happen
鴻海能否成功,要先看納智捷電動車推出,是否能得到消費者買單。同時,目前台灣政府並沒有在電動車產業下重力,對岸已經修法,強制在新建大樓及小區設充電樁,我所住的縣市只有一個充電站,台灣真旳要再加把勁了。
所以劉董才說需要國家的支持和投資
油車都沒人買了還電車咧...
你是不是不知道納智捷早出過電動車了...只是沒人買....放給同集團的格上出租..
那這平台跟Apple CAR沒有關係嗎?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特斯拉最近發表了一種新的電池 4680 感覺解決了許多在 電池上所遇到的問題 也一準備導入到新一代的 特斯拉電動車上
另外日本現在 已經開發出全樹脂電池 目前已在蓋大型工廠中 預計今年量產
護國神海
量產前半年到前三個月再進場
可憐一堆散戶還以為鴻海喊電動車是喊假的,跑去追670的台積
你也是散戶呀!
不知道會不會影響鴻準的股票跟著上漲
鴻海若能結合氫能的趨勢 就能掌握未來 日本早已規劃氫能車 廣設加氣站 TOYOTA製造生產 加氣只需十分鐘續航超過600公里 台灣也有廠商在做氫能加氣站 鴻海平台若能再加上一個氫能那真的就是一個完美 有現在式也有未來式 台灣若能如同日本一樣推廣氫能 那將會比他國進步百年
正確立論!
燃料電池優勢跟劣勢都很明确,成本以及安全問題在技術沒突破前很難普及,
氫能車沒有未來
氫能車早在二十年前就出來了,現在為何無法大量?因為太危險了。
看看中日韓跟美國加州在路上跑了 去看德國美國歐盟韓國中國日本的國家氫能政策 好嗎? 不要再用台灣的眼光去看世界 去看TOYOTA看BMW看HONDA看賓士看現代人家已經作出實品在上路了 其實鴻海平台日後也能作氫能車的 因為氫能車只是把鋰電拿掉換成氫氣 不是每個地方都能設充電樁讓電動車在那裏充48分鐘到五小時的 而且現今技術氫氣根本早已不危險 人家早已不知開了幾年了 台灣也早就有把氫氣灌入天然氣設立加氣站的技術 餐廳瓦斯桶直接放在爐子旁靠一條塑膠管在那炒菜更危險 全世界卻沒人感覺這樣做很危險 你們去路邊小吃店餐廳夜市吃飯瓦斯桶就火爐旁邊靠一條塑膠管在那燒 沒人感覺到危險嗎? 一直在說氫氣危險 你們座在瓦斯桶旁吃飯都沒感覺到危險嗎? 在台北社區大樓有多少車位能設充電樁?有多少社區大樓準你們設充電樁 台灣現在有多少充電樁?能讓全台灣的車在那充48分鐘~5小時??全世界的汽車業者都知道只有氫能是最終解決方案 因為氫只需要加氣十分鐘 而且只需要跟加油一樣去加氣站
3 年過去了......
比較想知道鴻海電動車的電池🔋效率如何?
MIH 跟 7-11 一樣,在台灣能搞好 7-11,拿到很大市場的中國 就搞不起來了。 一定要堅持在台灣才能發展成第二個護國神山。
供應商交貨鴻海後何時可拿到貨款?
台灣最專業的財經節目🥇
鴻海300。拭目以待
但是台灣能源產業是處於一個落後態勢
是一個很大的隱憂
鴻海組 MIH
電動車最大缺點,電池貴幾十萬 壽命短 充電不方便,如果電池壽命三年,換個電池幾十萬誰要買電動車
請問鴻海創新過什麼東西?代 工,代 工 ,代 工
沒代工你有iphone拿嗎
爲何現在的高鐵,火車和捷運上,
還需要駕駛員?
民主台灣就是有人才,
而中共因制度產生的是工作者。
以後可能奢華或運動品牌都推電動車
對女人來說LV電動車比賓士車來的更吸引人
尤其是內裝
劉董修養很好。
但劉董的說明我聽來聽去,想到的都是「哇~台積電未來市場很大...」的另一層思考...
產能跟不上阿...
他講的平台到底是什麼
如果做得到,2025時鴻海股價大概可以到多少?
至少200看得到
發現野生文伶大,哈哈!
從來沒有露面媒體專訪
現在出來為了什麼?
不缺錢不缺權,世界最大代工廠董事長上節目什麼原因?
好問題
增加曝光度?
Young。
是成为wintel还是成为蓝天磨具这种呢
鴻海現在唯一的優勢就是控制成本
還有台灣地獄般的交通
我覺得要在找一些特點
例如太陽能能夠延長里程之類的
講了一堆屁話 沒有甚麼大重點 都是找新聞就看的到的東西 何必浪費時間
300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