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喜
法喜
  • 1 492
  • 2 740 880
什麼是別業妄見?什麼是同分妄見? #淨界法師 #楞嚴經
楞嚴經027 經文025
阿難!一切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當處發生,當業輪轉。云 何二見?一者眾生別業妄見;二者眾生同分妄見。
我先把這一段的大意講一下。佛陀在講這一念心性的時候是分成兩部分的:一個是體,一個是用。「體」,我們講過,是不變的部分。那麼「用」呢,我們 這一念心性一動的時候,它會受你業力的影響,受你煩惱的影響,所以這個「用」, 它就是會有變化。有變化就有差別,你的用跟我的用就不一樣,就有所不同了。 有所不同就產生了所謂的「妄見」的問題。
我們看。佛陀說:阿難啊!一切的眾生......這個「眾生」,從當機來說是六道的眾生,但是蕅益大師說,從廣義來說這個地方也包括了九法界眾生。我 們姑且以當機來說。一切六道的眾生,之所以會輪迴於整個世間--這個「世」 指的是一個時間相,「間」是空間相。我們這一念心性,本來是超越時空的, 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但是我們現在的生命體是有時間相的。你看,你會出生, 會死亡。你生在台灣,你就不可能同時到美國去。我們這個生命體從一念心性 而變成一個受時空限制的個體,那是怎麼來的呢?由兩種顛倒分別見妄,主要 是有兩種的顛倒之心而產生了兩種的妄見。這個顛倒的意思,就是一種錯誤的 認知。比如說,它是白的,你把它說成黑的,那這就顛倒了;它本來是沒有, 你把它當做有,這個也是顛倒,錯誤的認識。那麼由錯誤的認知,就產生兩種 妄見。
這兩種妄見是怎麼來的呢?「當處發生,當業輪轉。」這兩句話非常重要! 後面的經文都是在發明這兩句話。我們解釋一下。
從本體來說,我們眾生跟諸佛是沒有差別的,十法界同一念心性,清淨本 然、周遍法界。但是我們這一念心,在清淨當中我們眾生會產生什麼?產生一 念的妄動。那麼從一念心開始,真如不守自性、妄動的時候,這個生命就產生 差別了,因為每一個人動的方向不同。你看,有些人往善法的地方動,往五戒 十善的地方動,所以就出現了善業的力量;有些人是往殺盜婬妄的因緣動,就 創造了罪業。所以「當處發生」。
「當處」這個「處」指的什麼?就是我們一念 心性裡面產生了妄動。為什麼有生命?不是上帝創造的。因為怎麼樣?「不是 風動,不是旛動。」為什麼有生命?因為「仁者心動」。因為我們過去開始動,動了以後就產生了一種迷惑。當然,這個迷惑的動可能往善的地方走。也可能 往惡的地方走,總而言之我們心開始動,就「當處發生」了。就是心中開始啟 動了很多很多的想法,可能是善念,也可能是惡念。動久了以後就「當業輪轉」。 我們剛開始是心動,到最後變成行動,付諸行動。行動的時候就產生業力了, 可能是造善,也可能造惡,這個業力就創造了安樂的果報跟痛苦的果報。
這兩種的妄動跟業力、跟果報,都是在一念心性當中產生的。也就是說, 當我們開始動了以後,生命從無差別當中就產生了很多的差別,無差成差,就 是「當處發生,當業輪轉」。
#什麼是別業妄見?什麼是同分妄見?
這種妄動跟業力的流轉,大致上分成兩種:一種是眾生的別業妄見,第二種是眾生的同分妄見。這個別業妄見就是我們講的所謂的別業,同分妄見就是 一般我們說的共業。
我們先解釋別業妄見。當我們的心開始一念妄動以後,我們清淨本然的心 性就開始造業了。造業以後就會產生不同的果報出來。因為每一個人所造的業 不同,就有所謂的個別的業力的差別。比如說,你現在放一盆水,我們人看到 的是水;餓鬼道看到水,是看到火;魚看到水,就像牠的清涼的房子;天人看 到水,他看到的是一個莊嚴的琉璃大地。同樣都是一個水,四種眾生看到的為 什麼不同呢?因為「仁者心動」。我們心的動不太一樣,所以就產生了所謂的 別業的問題。這個業是這樣產生的。
第二個,眾生的同分妄見,這個是共業。雖然我們心中不斷地動,但是在動當中,有些人動的大方向還有一種是共同的。比如說,我們每一個人都看到 了講堂,我們看到了佛像、看到了蓮華燈、看到了講桌。你也看到,我也看到, 我們看到的大致差別不大,這個就是共業。就是我們過去生心念在動的時候, 大家在方向上有點相同,所以我們會招感這個業力,叫共業。
這個地方就講到「當處發生,當業輪轉」,我們在動的時候,有共同的活 動跟個別的活動,就產生了差別的果報出來。總而言之,就是眾生的顛倒,所 以就產生了很多的生死的輪迴出現。這一段是總標。這以下就各別地解釋。
這個地方後面還會講到,其實共業中有別業,別業中有共業,到時候是把 這兩個混在一起。比如說,我們今天佛學院二十幾個人,怎麼大家都會在一起 用功呢?相逢就是有緣,就是我們過去在某一生當中,你可能看到佛像很高興,我也看那個佛像很高興,我們過去一定造了某種程度的共業,所以大家在生命 當中會產生交集,就在一起了。可能在一起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十年, 不一定,這個就是共業了。就是我們過去的心「仁者心動」,我們過去在動的時候有共同的方向,所以大家在一起。我們過去要是沒有共同的業,今天不可 能在一起,不可能!你這個時候應該到天上去或者到三惡道去。但是在相同中有不同。
比如說,現在大家同樣吃飯,我們去看飯菜的時候,每一個人看到飯 菜不完全一樣。福報大的人他看到,誒,今天飯菜怎麼這麼好吃啊;業障重的 人,他看到飯菜,菜色就比較差。你相不相信,我們同樣看佛像,其實每一個 人看到的佛像不完全一樣。善根強的人,看到佛像是放大光明的;有業障的人 看到佛像是比較昏暗的。所以共業中有別業的,別業中有共業的,它這個業是共中有別。
總而言之,為什麼生命會出現?簡單地講就是「仁者心動」。你要不動, 就沒有生命的。這兩種的妄動以後就產生了一種業力,就產生了輪迴的果報。 這個果報跟業力,分成別業跟共業兩種差別。這是總標。這以下佛陀詳細地說 明。
มุมมอง: 30

วีดีโอ

要依教起觀,把所明白的道理會歸到你的身心世界 #淨界法師 #楞嚴經
มุมมอง 1242 ชั่วโมงที่ผ่านมา
楞嚴經027 經文025 我們看第一段,卯一、訶誡許宣。 這一段,如來先用訶責的口吻來告誡阿難尊者,希望他能夠產生一個觀照 的力量;然後如來以慈悲心來宣說不變跟隨緣這兩種道理。這地方有兩段:第 一個,經家敘意;第二個,如來誡許。我們先看「經家敘意」。看經文: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大眾,將欲敷演大陀羅尼諸三摩提妙修行路。 這一段是結集經典的人來敘說法會當時的情況,不是佛陀的開示。阿難尊 者啟請以后,這個時候世尊的內心生起了一念憐愍的心,憐愍阿難跟法會當中 這些有學之眾 他們心中感到迷悶,悲傷流淚,所以內心當中將欲開演這個大陀羅尼的法門。 這個「大陀羅尼」就是法界總相的自體,以本經來說就是我們眾生本具的 現前一念心性。依止現前一念心性為根本而稱性起修,來修習整個大乘的三摩 地。三摩地就是大乘止觀,就是二十五圓通。而能夠成就五十五位的菩薩階位, 這就叫妙修行路。陀羅尼是整個修學的根本,所...
阿難尊者的問題在於 :他搞不清楚什麼是不變、什麼是隨緣。 #淨界法師 #楞嚴經
มุมมอง 1594 ชั่วโมงที่ผ่านมา
楞嚴經027 經文025 我們這一科先講到安住的問題,就是怎麼能夠遠離妄想、安住真如。當然,安住真如,我們要先了解真如的相貌。 好,我們看講義,「騰疑細釋」。這個「騰」就是騰起的意思,就像燒滾的 熱水沸騰了。阿難尊者聽到前面佛陀的開示,這個時候他騰起了兩種疑惑,叫 「騰疑」。第二個,「細釋」。佛陀大悲,加以詳細地解釋。所以,這一科主要內容,一個是疑惑,一個是解釋,「騰疑細釋」。 好,我們看第一段的「阿難騰疑」。我們看經文: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為我等輩宣說因緣及與自然,諸和合相與不 和合,心猶未開。而今更聞見見非見,重增迷悶。伏願弘慈,施大慧目,開示 我等覺心明淨。作是語已,悲淚頂禮,承受聖旨。 首先,阿難尊者就把他聽了佛陀開示以後的心得表達出來。阿難尊者白告 佛陀說:世尊!正如佛陀您為我等凡夫宣說因緣跟自然的道理,從心性的本體 來說,它是隨緣不變的,所以它不是因緣法;從心性的...
★如果你感覺最近躁動不安,那表示你安住錯了,又跟過去的妄想結合在一起了。 #淨界法師 #楞嚴經
มุมมอง 1767 ชั่วโมงที่ผ่านมา
楞嚴經027 經文025 本經的修學重點,就是修學首楞嚴王三昧。它的整個重點,其實就是一個 心地法門。我們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慢慢會發覺,我們在斷惡修善度眾生的時候,其實外在的事相並不困難,最麻煩的就是「菩薩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這個內心的安住跟調伏是比較麻煩的一個工作。從本經的開示,佛陀是要我們 先安住,然後再調伏。所以佛陀在前三卷半,講到七處破妄、十番顯見,就是 告訴我們菩薩云何應住,處理這個安住的問題。 在本經當中,講到我們的心有兩個住處: 第一個,以妄想為住,就是我們內心當中跟我執法執相應的妄想。這個妄 想是怎麼來的呢?就是過去無始劫來,我們接觸了很多的人,接觸很多的事情, 遇到很多的環境,產生很多很多的感受想法,整個受想行識都累積在這個妄想 當中。所以,當我們住在妄想的時候,我們變成非常的敏感、非常的脆弱、非 常躁動不安。因為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刺激到我們的妄想,帶動...
★ 開顯心性的三個次第 : 脫離外境;離生滅心;回歸本性,從空出假 #淨界法師 #楞嚴經
มุมมอง 2419 ชั่วโมงที่ผ่านมา
楞嚴經 026 經文024 我們看下一段很清楚了,「正示見性」。其實脫離妄想,「直示真性」這一 段經文很重要。修行,它是先脫離外境。我們在修不生滅心的時候有三個次第:第一個,先脫離外境,不隨境轉;第二個,再脫離你的妄想,不隨妄轉,脫離生滅心;第三個,回歸本性。 我們看經文: 32 卷二十六 是故阿難,汝今當知,見明之時,見非是明;見暗之時,見非是暗;見空 之時,見非是空;見塞之時,見非是塞。四義成就。 身為一個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它非明、非暗、非通、非塞。一個人 要能夠依止現前一念心性,要知道一個觀念:當我們心性遇到光明的因緣,我 們見到了光明,但是你不要被光明所轉,因為這個見性它不是光明;見暗之時, 這個見也不是黑暗、黑暗相;乃至於虛空現前的時候,我們隨時看到虛空,但 是見性也不是虛空;見塞之時,我們隨緣看到阻塞的相狀,但是見性也不是屬 於這個阻塞。 所以我們修不生滅心的人,第...
★ 其實煩惱並不可怕,問題是你不能被它轉 #淨界法師 #楞嚴經
มุมมอง 16312 ชั่วโมงที่ผ่านมา
楞嚴經026 經文024 我們再看第二段,正顯見性非因緣。我們這一念心性是不假借因緣而生的。 我們看第一段。 阿難!吾復問汝,諸世間人說我能見,云何名見,云何不見?阿難言:世人因於日月燈光,見種種相,名之為見。若復無此三種光明,則不能見。 佛陀為了把凡夫所謂的生滅心跟不生滅心作一個對比,舉出一個譬喻說:阿難!我再一次地問你一個問題。一般的世俗人說,我現在能夠見到一切萬物, 那到底在什麼情況才叫做「見」,什麼情況叫做「不見」?就是我們這一念心 能夠見聞嗅嚐覺知,我們姑且對色法來說這個見的功能,到底在什麼情況叫做見的現前?什麼情況是見不現前?阿難回答說,世間人要能夠看到東西,要假 借太陽、月亮、燈光三種的光明,才能夠使令這個見的功能現前而照了萬物萬象,這個叫做見。假設沒有這三種的光明,就不能見到東西了。 好,我們把這個生滅心要假借光明的引導才能夠現前先說出來,這以下再 把這個生滅心跟不生...
唯識的心與《楞嚴經》所說的心是一個意思嗎? #淨界法師 #楞嚴經
มุมมอง 20814 ชั่วโมงที่ผ่านมา
楞嚴經026 經文024 我們看癸九,約二妄合明顯見性非見。這是「十番顯見」的第九科。 「二妄」,是約著別業的妄見跟同分的妄見這兩種妄見,來相互發明,來開顯 這個見性不是一種見分。在前面的八科,佛陀開顯見性的方法都是借用顯體。 因為見性是離一切相,你沒辦法講話,你一講話就不對,就不是見性的本質了,我們只能夠從作用 你能夠看得到光明、能夠看得到黑暗入手,所以我們知 道見性的存在,是從作用當中我們可以推理見性是存在的。 但是到第九科的時候,佛陀開始否定見分了。見分不能代表見性,因為見 分是依他起。身為一個作用,它畢竟有業力的因素、環境的因素 有因緣的 因素。但是身為見性,它是圓成實性,它沒有因緣的因素。所以到這一段的時 候,佛陀的口氣跟前面不太一樣。前面是假借見分來開顯見性,這個地方就開 始說明,其實見分還不是見性,它還是因緣法,開始把見分攝用歸體了。 好,我們分三段。一,引昔致疑;二,...
★修行要產生重大的突破,我們講脫胎換骨,是在什麼時候? #淨界法師 #楞嚴經
มุมมอง 22816 ชั่วโมงที่ผ่านมา
楞嚴經026 經文024 我們看丑二,結責滯著名相。這一段是結示,來訶責阿難尊者一向以來就 停滯、執著於佛法的名相,而不能隨文觀照,所以還是活在妄想當中。這是對 於阿難尊者的一個訶責。 我們看經文: 汝今云何於中措心,以諸世間戲論名相,而得分別?如以手掌撮摩虛空, 祗益自勞,虛空云何隨汝執捉! 先說出阿難尊者的一個毛病。說阿難尊者,你為什麼到現在對於一念心性還是以這個「措心」......這個「措心」的「措」就是,好像你拿繩子在手上這 樣搓來搓去,就跟這個「搓」一樣。也就是說,為什麼把心搓來搓去呢?說你 到現在還是用攀緣心來加以攀緣、推測這一念心性,而不加以迴光返照,用種 種世間的戲論、沒有真實義理的假名假相,什麼外道的自然、佛法的因緣來作 虛妄分別,不能夠產生一種微密的內心的觀照。只是向外分別,而沒有向內觀 照。這種情況就好像一個人以雙手來撮摩虛空。一個人分別名相而不觀心,就 像撮摩...
為什麼開口便錯,動念即乖? #淨界法師 #楞嚴經
มุมมอง 21319 ชั่วโมงที่ผ่านมา
楞嚴經026 經文024 這地方有兩段,第一段 是正示離過的真實心體。 佛陀前面在開顯我們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的時候,是從兩個角度來開 顯:從不變的體性來說明它不是因緣法,從隨緣的作用來說它不是自然。所以, 前面佛陀是從不變跟隨緣這兩種角度來作各別的開顯。 現在是把不變跟隨緣這兩種義理結合起來。我們前面是分開來說,現在把 它作一個結合,作一個總結,就形成所謂的「雙遮雙破」。其實「遮」跟「破」 意思差不多,都是一種否定,遮止跟破除都是用否定的方式。 佛陀告訴阿難說,「當知」 阿難你應該了解,「如是」的這種精純覺悟, 微妙的、光明的心性,它「非因非緣」,不是因緣生,也不是假借因緣而有。 為什麼呢?因為它有不變的體性。但它也不是外道的這種自然之體,因為它有 隨緣的作用,外道的自然沒有隨緣的作用。所以,從否定的角度,它非因緣,也非自然。這是從否定的角度,從非因緣當中開顯不變、從非自然當中來...
心性不是向別人借來的,是眾生本具! #淨界法師 #楞嚴經
มุมมอง 14621 ชั่วโมงที่ผ่านมา
楞嚴經025 經文023 好,我們看破「緣」。 復次,阿難!此見又復緣明有見,緣暗有見?緣空有見,緣塞有見?阿難!若緣空有,應不見塞;若緣塞有,應不見空;如是乃至緣明緣暗,同於空塞。 復次,阿難!我們這一念心性是依止光明的助緣才生起,有光明你才有心 性,還是依止黑暗的因緣,還是依止虛空,還是依止阻塞?假設因為空有,那 麼隨虛空而消失,你就見不到阻塞的相狀;若因為阻塞的相狀而有,你就見不 到虛空。乃至於因光明、因黑暗,都是同於因空、因塞的道理。 我們這一念心性,前面講它非自然,古德說因為它有「隨緣」,所以不是 自然。這個地方講非因緣,就開顯我們這一念心性有「不變」,它不能變。所 以它不能跟別人借東西,它不是借來的。 我們這一期的生命,什麼東西都是借來的。你看你的正報,你的色受想行 識,你所受用的環境,都是暫時借來的。什麼叫借?就是有借要有還。暫時借你用一用,你不能當真的。經過一百年以後...
現前一念心性是因緣所生嗎? #淨界法師 #楞嚴經
มุมมอง 272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楞嚴經025 經文023 我們看第二段,對世諦簡因緣。前面是簡別外道的自然的道理,這個地方 是簡別二乘的因緣觀。這當中有兩段,第一段是轉計,第二個破斥。 先看阿難尊者展轉的計度。我們看經文。 阿難言:必此妙見性非自然,我今發明是因緣生,心猶未明,咨詢如來, 是義云何,合因緣性? 阿難說,既然此一個微妙的心性不屬於外道的自然,因為它離一切相, 道的自然是有相,那麼我現在深入地思惟,來加以發明。我認為應該就是佛陀最初成道所宣說的因緣教法 所謂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應該是 這個道理。但是我內心當中尚且還不能完全地明白,我們這一念心是怎麼能夠 因緣生呢?他還是不能完全明白,也不能完全肯定,所以請示佛陀,如此心性 是「因緣所生」,這樣的一個道理到底是對呢,還是錯呢?心性怎麼能夠來合 乎因緣的體性呢?請佛陀慈悲開示。 佛陀初成道的時候,為了破除外道的邪執而宣說因緣的教法。外道的邪執 有兩...
★ 只念佛而未行菩薩道能往生嗎? #淨界法師
มุมมอง 230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觀無量壽經010
★ 家中有蟑螂蚊子,該怎麼辦? #淨界法師
มุมมอง 154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觀無量壽經010
「清淨本然」不是以乾淨為相,清淨只是一個代表,就是它是無相的,它是離一切相的。 #淨界法師 #楞嚴經
มุมมอง 228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楞嚴經025 經文023 佛告阿難:我今如是開示方便,真實告汝,汝猶未悟,惑為自然。阿難, 若必自然,自須甄明有自然體。 「佛告阿難」,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我現在依止種種的善巧方便,用前 面七種方便法門來開示、來破妄顯真、來顯現這一念心性,而且我是以一種大 乘了義的真實教法來告訴你,而你現今不但尚未開悟,還把它當做是一種自然的道理。這一段話,這個「汝猶未悟,惑為自然」,古德的註解說,這一段有 一點訶責之意。佛陀就說了,阿難,假若我們這一念心性是如同外道所說的自 然,那你應該要詳細地分明它是以什麼為體性。 這個地方我們先說明一下。外道提出了冥諦也好,真我也好,它一定有體 性,有它的相狀。比如蕅益大師說,冥諦是以昏暗跟虛空為體。他說冥諦是怎麼樣?以廣大的虛空,而且是一種昏暗不明的相狀來當做它的體相,一定有一 個相狀。那麼真我呢,蕅益大師說是以虛空跟光明為體。什麼叫真我呢?第一 個,它是廣...
宇宙間有一個真實不變的「我」嗎? #淨界法師 #楞嚴經
มุมมอง 2061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楞嚴經025 經文023 他對這句話產生了疑問。我們看經文。 與先梵志娑毗迦羅所談冥諦,及投灰等諸外道種,說有真我徧滿十方,有 何差別?世尊亦曾於楞伽山,為大慧等敷演斯義:彼外道等,常說自然,我說 因緣,非彼境界。 這個地方,阿難尊者引用兩種外道的思想:第一個是邪因緣的思想,第二 個是無因緣的思想。我們先看邪因緣。邪因緣有兩種思想,先看第一個。 佛陀您說我們這一念心性是徧十方界,是湛然常住、性非生滅的,那麼跟 這個「先梵志」 梵志的先祖,所謂的娑毗迦羅,這是六師外道的其中一個 自然外道,他提出一個觀念 冥諦的思想。這個娑毗迦羅得到了非想非非想 處的禪定,在禪定當中能夠觀察過去八萬大劫的整個生死流轉的過程,但是八 萬大劫以前他就看不到了。他只看到昏昧不明的一個相貌,就認為這個昏昧不明的相貌是我們整個生命的起點,因為他看到八萬大劫,八萬大劫前就沒有了, 他就認為在八萬大劫之前那個昏昧不明...
★修行的第一步,先瞭解什麼是真實的功德?什麼只是一時的想像、一時的情緒? #淨界法師 #楞嚴經
มุมมอง 2711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修行的第一步,先瞭解什麼是真實的功德?什麼只是一時的想像、一時的情緒? #淨界法師 #楞嚴經
你先明白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才有資格談修行! #淨界法師 #楞嚴經
มุมมอง 3401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你先明白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才有資格談修行! #淨界法師 #楞嚴經
★ 為什麼有些人造善可以改變命運? #淨界法師 #楞嚴經
มุมมอง 2761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 為什麼有些人造善可以改變命運? #淨界法師 #楞嚴經
當我們要悟入真如的時候,不能有對立的思考。 #淨界法師 #楞嚴經
มุมมอง 2591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當我們要悟入真如的時候,不能有對立的思考。 #淨界法師 #楞嚴經
佛陀的話跟外道的話不同在哪裡?
มุมมอง 2451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佛陀的話跟外道的話不同在哪裡?
★ 一念心性剛開始是怎麼惹塵埃的呢 ? #淨界法師 #楞嚴經
มุมมอง 1791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 一念心性剛開始是怎麼惹塵埃的呢 ? #淨界法師 #楞嚴經
★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淨界法師 #楞嚴經
มุมมอง 30221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淨界法師 #楞嚴經
★ 記住一個觀念:我們的生命離不開現前一念心性! #淨界法師 #楞嚴經
มุมมอง 26221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 記住一個觀念:我們的生命離不開現前一念心性! #淨界法師 #楞嚴經
見性它是離相清淨,但是它有隨緣的作用。 #淨界法師 #楞嚴經
มุมมอง 19521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見性它是離相清淨,但是它有隨緣的作用。 #淨界法師 #楞嚴經
★ 當你想找見性的時候,你永遠找不到。為什麼?因為你找它,你是攀緣心嘛。 #淨界法師 #楞嚴經
มุมมอง 23721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 當你想找見性的時候,你永遠找不到。為什麼?因為你找它,你是攀緣心嘛。 #淨界法師 #楞嚴經
在一切萬物當中有真實的見性可得嗎? #淨界法師 #楞嚴經
มุมมอง 15921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在一切萬物當中有真實的見性可得嗎? #淨界法師 #楞嚴經
阿難尊者把這一個靈靈覺覺、昭昭靈靈的見性,當做物質而現在他的前面。 #淨界法師 #楞嚴經
มุมมอง 14521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阿難尊者把這一個靈靈覺覺、昭昭靈靈的見性,當做物質而現在他的前面。 #淨界法師 #楞嚴經
★為什麼見性在生命當中是唯一真實的? #淨界法師 #楞嚴經
มุมมอง 23721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為什麼見性在生命當中是唯一真實的? #淨界法師 #楞嚴經
★首楞嚴王三昧的下手處到底在哪裡 ? #淨界法師 #楞嚴經
มุมมอง 37428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首楞嚴王三昧的下手處到底在哪裡 ? #淨界法師 #楞嚴經
★ 學吃虧以後你才能夠轉變那種已經物化的東西,把它全部都慢慢地消化掉,恢復你的清淨本性。 #淨界法師 #楞嚴經
มุมมอง 29828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 學吃虧以後你才能夠轉變那種已經物化的東西,把它全部都慢慢地消化掉,恢復你的清淨本性。 #淨界法師 #楞嚴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