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9
- 600 814
雲水天涯
Taiwan
เข้าร่วมเมื่อ 26 ธ.ค. 2011
關山路迢迢 乘風破浪濤 天地間任逍遙
拈花示眾 只換會心一笑
拈花示眾 只換會心一笑
南華經選讀 26
《南華經講座26 》
外篇 第十七篇 秋水 (3-1)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 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今爾出於崖涘,觀于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 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 吾在於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
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太倉乎?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穀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 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 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
河伯曰:「然則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
北海若曰:「否。夫物,量無窮,時無止,分無常,終始無故。是故大知觀於遠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無窮。證向今故,故遙而不悶,掇而不跂,知時無止。察乎盈虛,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知分之無常也。
明乎坦塗,故生而不說,死而不禍:知終始之不可故也。計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時,不若未生之時;以其至小,求窮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亂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觀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細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窮至大之域!」
河伯曰:「世之議者皆曰:『至精無形,至大不可圍。』是信情乎 ?」
北海若曰:「夫自細視大者不盡,自大視細者不明。夫精,小之微也;郛,大之殷也:故異便。此勢之有也。夫精粗者,期於有形者 也;無形者,數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圍者,數之所不能窮也。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
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動不為利,不賤門隸;貨財弗爭,不多辭讓;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賤貪污;行殊乎俗,不多辟異;為在從眾,不賤佞諂;世之爵祿不足以為勸,戮恥不足以為辱;知是非之不可為分,細大之不可為倪 。聞曰:『道人不聞,至德不得,大人無己。』約分之至也。」
外篇 第十七篇 秋水 (3-1)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 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今爾出於崖涘,觀于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 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 吾在於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
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太倉乎?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穀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 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 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
河伯曰:「然則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
北海若曰:「否。夫物,量無窮,時無止,分無常,終始無故。是故大知觀於遠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無窮。證向今故,故遙而不悶,掇而不跂,知時無止。察乎盈虛,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知分之無常也。
明乎坦塗,故生而不說,死而不禍:知終始之不可故也。計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時,不若未生之時;以其至小,求窮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亂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觀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細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窮至大之域!」
河伯曰:「世之議者皆曰:『至精無形,至大不可圍。』是信情乎 ?」
北海若曰:「夫自細視大者不盡,自大視細者不明。夫精,小之微也;郛,大之殷也:故異便。此勢之有也。夫精粗者,期於有形者 也;無形者,數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圍者,數之所不能窮也。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
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動不為利,不賤門隸;貨財弗爭,不多辭讓;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賤貪污;行殊乎俗,不多辟異;為在從眾,不賤佞諂;世之爵祿不足以為勸,戮恥不足以為辱;知是非之不可為分,細大之不可為倪 。聞曰:『道人不聞,至德不得,大人無己。』約分之至也。」
มุมมอง: 79
วีดีโอ
成佛的資格 (孤勇者)
มุมมอง 2619 ชั่วโมงที่ผ่านมา
濟公活佛慈訓 調寄:孤勇者 語寄:成佛的資格 成佛的資格 那條件是嚴苛 地獄未空 誓不成佛 發四大宏願 傳妙法迦葉得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將己身 化做方舟 尋遍那苦海迷儔 改毛病 去脾氣心性磨 為渡眾不曾休 有求必應 慈悲喜捨 菩薩心金剛志 永不退縮 歷經千磨萬考才成就聖果 修行路上多風波 誰也無法去預測 災劫來臨的時候 生死否看破 心情潮起又潮落 有如身陷在漩渦 酒色財氣心迷惑 易隨波逐流去嗎 戰嗎 舉慧劍斬群魔 衝啊 衝啊 吶喊聲震山河 白陽修士義無反顧向前走 縱然身死道消也史冊名留 佛堂中 千叩首萬叩 不忍眾生輪迴墮 所有苦 願承受救一個 是一個不放手 人生難得 豈能虛度 理參透 借假修 互相配合 誰説站在底層就不能出頭 修行路上多風波 誰也無法去預測 災劫來臨的時候 生死否看破 心情潮起又潮落 有如身陷在漩渦 酒色財氣心迷惑 易隨波逐流去嗎 戰嗎 舉慧劍斬群魔 衝啊 衝啊 吶...
南華經選讀 25
มุมมอง 58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南華經講座25 》 卷六上 第十五 刻意 刻意尚行,離世異俗,高論怨誹,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淵者之所好也。語仁義忠信,恭儉推讓,為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誨之人,遊居學者之所好也。語大功,立大名,禮君臣,正上下,為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彊國之人,致功并兼者之所好也。 就藪澤,處閒曠,釣魚閒處,無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閒暇者之所好也。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閒,不道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澹然無極而眾美從之。此天地之道,聖人之德也。 故曰:夫恬惔寂漠,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故曰:聖人休休焉則平易矣。平易則恬淡矣。平易恬惔,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 故曰,聖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
濟公活佛 台東人明德新民台、國卡
มุมมอง 1301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濟公活佛慈訓 調寄: 台東人 語寄: 明德新民 大道無形也無象 垂在人間致善良 皇母慈憫真道降 濟渡有緣返天上 (其一) 明德新民大同 同舟共濟化蓮邦 親戚朋友快渡上 十字路口莫徬徨 (其二) 慎終追遠莫忘本 止於至善天下兼 群策群力立奔前 鵬程萬里逍遙天 (其三)
南華經選讀 24
มุมมอง 1041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南華經講座24 》 外篇 卷四中 第九 馬蹄 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御風寒。齕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雖有義臺路寢,無所用之。 及至伯樂,曰:「我善治馬。」燒之,剔之,刻之,雒之。連之以羈馽,編之以皁棧,馬之死者十二三矣;飢之,渴之,馳之,驟之,整之,齊之,前有橛飾之患,而後有鞭筴之威,而馬之死者已過半矣! 陶者曰:「我善治埴。圓者中規,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鉤,直者應繩。夫埴木之性,豈欲中規矩鉤繩哉?然且世世稱之曰:「伯樂善治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過也。 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織而衣,耕而食,是謂同德;一而不黨,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視顛顛。 當是時也,山無蹊隧,澤無舟梁;萬物群生,連屬其鄉;禽獸成群,草木遂長。是故禽獸可係羈而游,鳥鵲之巢可攀援而闚。 夫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惡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無知,...
南華經選讀 23
มุมมอง 7921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南華經講座23 》 外篇 卷四上 第八 駢拇2-2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何以知其然邪?自虞氏招仁義以撓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於仁義。是非以仁義易其性與?故嘗試論之,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則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聖人則以身殉天下。故此數子者,事業不同,名聲異號,其於傷性以身為殉,一也。 臧與穀,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策讀書;問穀奚事,則博塞以游。二人者,事業不同,其於亡羊均也。 伯夷死名於首陽之下,盜跖死利於東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於殘生傷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盜跖之非乎?天下盡殉也。彼其所殉仁義也,則俗謂之君子;其所殉貨財也,則俗謂之小人。其殉一也,則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殘生損性,則盜跖亦伯夷已,又惡取君子小人於其間哉! 且夫屬其性乎仁義者,雖通如曾、史,非吾所謂臧也;屬其性於五味,雖通如俞兒,非吾所謂臧也;屬其性乎五...
南華經選讀 22
มุมมอง 110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南華經講座22 》 外篇 卷四上 第八 駢拇2-1 駢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於德。附贅縣疣,出乎形哉!而侈於性。多方乎仁義而用之者,列於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是故駢於足者,連無用之肉也;枝於手者,樹無用之指也;多方駢枝於五藏之情者,淫僻於仁義之行,而多方於聰明之用也。 是故駢於明者,亂五色,淫文章,青黃黼 之煌煌非乎?而離朱是已!多於聰者,亂五聲,淫六律,金石絲竹黃鐘大呂之聲非乎?而師曠是已!枝於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聲,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而曾、史是已。 駢於辯者,累瓦結繩竄句,游心於堅白同異之間,而敝跬譽無用之言非乎?而楊墨是已。故此皆多駢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 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為駢,而枝者不為跂;長者不為有餘,短者不為不足。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故性長非所斷,性短非所續,無所去憂也。意仁義其非人情乎!彼仁人何其多憂也? 且...
南華經選讀 21
มุมมอง 90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南華經講座21 》 卷三下 第七 應帝王 2-2 鄭有神巫曰季咸,知人之死生、存亡、禍福、壽夭,期以歲月旬日,若神。鄭人見之,皆奔而走。 列子見之而心醉,歸,以告壺子,曰:「始吾以夫子之道為至矣,則又有至焉者矣。」 壺子曰:「吾與汝既其文,未既其實。而固得道與?眾雌而無雄,而又奚卵焉!而以道與世亢,必信,夫故使人得而相汝。嘗試與來,以予示之。」 明日,列子與之見壺子。 出而謂列子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數矣!吾見怪焉,見濕灰焉。」 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壺子。 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是殆見吾杜德機也。嘗又與來。」 明日,又與之見壺子。 出而謂列子曰:「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全然有生矣!吾見其杜權矣!」 列子入,以告壺子。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天壤,名實不入,而機發於踵。是殆見吾善者機也。嘗又與來。」 明日,又與之見壺子。出而謂列子曰:「子之先生不...
南華經選讀 20
มุมมอง 123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南華經講座20 》 卷三下 第七 應帝王 2-1 齧缺問於王倪,四問而四不知。齧缺因躍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 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猶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於非人。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于;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於非人。」 肩吾見狂接輿。狂接輿曰:「日中始何以語女?」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經式義度,人孰敢不聽而化諸!」 狂接輿曰:「是欺德也;其於治天下也,猶涉海鑿河而使蚊負山也。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且鳥高飛以避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鑿之患,而曾二蟲之無知!」 天根游於殷陽,至蓼水之上,適遭無名人而問焉,曰:「請問為天下。」無名人曰:「去!汝鄙人也,何問之不豫也!予方將與造物者為人,厭,則又乘夫莽眇之鳥,以出六極之外,而遊無何有之鄉,以處壙埌之野。汝又何帠以治天下感予...
南華經選讀 19
มุมมอง 106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南華經講座19 》 卷三上 第六 大宗師 5-5 意而子見許由,許由曰:「堯何以資汝?」 意而子曰「堯謂我:汝必躬服仁義而明言是非。」 許由曰:「而奚為來軹?夫堯既已黥汝以仁義,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將何以游夫遙蕩恣睢轉徙之塗乎?」 意而子曰:「雖然,吾願游於其藩。」 許由曰:「不然。夫盲者無以與乎眉目顏色之好,瞽者無以與乎青黃黼 之觀。」 意而子曰:「夫無莊之失其美,據梁之失其力,黃帝之亡其知,皆在鑪捶之間耳。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 許由曰:「噫!未可知也。我為汝言其大略:吾師乎!吾師乎!𩐎萬物而不為義,澤及萬世而不為仁,長於上古而不為老,覆載天地、刻雕眾形而不為巧。此所遊已。」 顏回曰:「回益矣。」 仲尼曰:「何謂也?」 曰:「回忘仁義矣。」 曰:「可矣,猶未也。」 它日,復見,曰:「回益矣。」 曰:「何謂也?」 曰:「回忘禮樂矣!」 曰:「可矣...
南華經選讀 18
มุมมอง 137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南華經講座18 》 卷三上 第六 大宗師 5-4 子貢反,以告孔子,曰:「彼何人者邪?修行無有,而外其形骸,臨尸而歌,顏色不變,無以命之。彼何人者邪?」 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內者也。外內不相及,而丘使女往弔之,丘則陋矣!彼方且與造物者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氣。彼以生為附贅縣疣,以死為決痪(huàn ㄏㄨㄢˋ)潰癰。 夫若然者,又惡知死生先后之所在!假於異物,托於同體;忘其肝膽,遺其耳目;反覆終始,不知端倪;芒然仿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為之業。彼又惡能憒憒然為世俗之禮,以觀眾人之耳目哉!」 子貢曰:「然則夫子何方之依?」 孔子曰:「丘,天之戮民也。雖然,吾與汝共之。」 子貢曰:「敢問其方?」 孔子曰:「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養給;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故曰: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 子貢曰:「敢問畸人。」 曰:「畸人者,畸於人而侔於天。故...
南華經選讀 17
มุมมอง 93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南華經講座17 》 卷三上 第六 大宗師 5-3 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 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俄而子輿有病,子祀往問之。 曰:「偉哉,夫造物者將以予為此拘拘也。」 曲僂發背,上有五管,頤隱於齊,肩高於頂,句贅指天。」陰陽之氣有沴,其心閒而無事,跰𨇤而鑑於井,曰:「嗟乎!夫造物者又將以予為此拘拘也。」 子祀曰:「女惡之乎?」 曰:「亡,予何惡!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為雞,予因以求時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為彈,予因以求鴞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以神為馬,予因以乘之,豈更駕哉!且夫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謂縣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結之。且夫物不勝天久矣,吾又何惡焉!」 俄而子來有病,喘喘然將死。其妻子環而泣之。 子犁往問之,曰:「叱!避!無怛化!」 ...
南華經選讀 16
มุมมอง 89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南華經講座16 》 卷三上 第六 大宗師 5-2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為父,而身猶愛之,而況其卓乎!人特以有君為愈乎己,而身猶死之,而況其真乎!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猶有所遯。 若夫藏天下於天下而不得所遯,是恆物之大情也。特犯人之形而猶喜之。若人之形者,萬化而未始有極也,其為樂可勝計邪!故聖人將遊於物之所不得遯而皆存。善夭善老,善始善終,人猶效之,而況萬物之所係,而一化之所待乎! 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
南華經選讀 15
มุมมอง 134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南華經講座15 》 卷三上 第六 大宗師 5-1 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知天之所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雖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後當,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所謂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後有真知。 何謂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謀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之能登假於道者也若此。 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 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訢,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復之,是之謂不以心損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 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顙頯;淒然似秋,煖然似春,喜怒通四時,與...
2018千里單騎泰柬越行2
มุมมอง 141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第二天(2018年8月19日) 歷史的天空 沿途歡唱聖歌:道化一生 足跡留人間(調寄:約定)。 永保那初衷理明服膺拳 從率性進修起點來成全 開啟今生修辦殊勝因緣 皇 蓮前承接的誓言 ◎一路上風雨考驗志不變 用至誠感恩善解化甘甜 把真理應用在日常間 走向生命未完成的愿 師徒約定 在末後時刻把道宣 讓人間處處充滿歡笑愛蔓延 為渡化引導邁向前 無悔無怨 但願眾生皆能回理天 師徒約定 要堅守信念追金線 愿徒兒勇敢不怕困難與淬煉 讓生命成長智慧添 重道遠 道化一生足跡留人間 在這裡,遙想古高棉帝國的繁華興盛,彷彿看到了中南半島歷史的風雲變幻。不禁唱起了三國演義的片尾曲:『歷史的天空』 暗淡了刀光劍影 遠去了鼓角錚鳴 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 湮沒了黃塵古道 荒蕪了烽火邊城 歲月啊你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興亡誰人定 盛衰豈無憑 一頁風雲散 變幻了時空 聚散皆是緣 離合總關情 擔當生前事...
歌聲很棒!盼能多分享更多仙佛聖訓善歌
感恩分享
天命降世、一佛出世、諸佛共辦
加油、諸佛共辦、
大家都是学道路上的孤勇者,但有诸佛菩萨无穷的助力护佑,实不孤单。
後學有跟老師配過眼鏡,好久不見了
感谢陈兄,好久不见了!
感恩的心,
前賢詮釋完整清楚,後學受用無窮,感恩 另方便的話,可將p20及p23傳給後學参研,感恩
謝謝老師的講解 受益無窮🙏
謝謝張簡講師
❤❤❤❤❤❤❤❤❤❤❤❤❤❤❤❤
感恩老師分享古人的智慧,受益匪淺!
❤❤❤❤❤❤❤❤❤❤❤❤❤❤❤❤
❤❤❤❤❤❤❤❤
能有此緣分聽聞老師講解,實在非常感恩。 老師的講解點破了許多我固有的思維,真的需要時時刻刻反覆回味、咀嚼,用智慧調整做人處事的進退,以及修道的彈性,每天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阿!
老師講解得太好了,受益良多 ! 不禁感嘆人最大的敵人真的就是自己,也欽佩古人聖賢的誠心與願力,將如此智慧的見解廣傳天下,橫跨時空,再次感恩老師的解說。
6y4y4y 4yy4y46 is a great place 😂😂6❤😂😂😂😂y4u4u7y9oyo
🙏
👍🙏🙏🙏
🙏🙏🙏
謝謝張簡講師
活佛恩師慈語:(心念是一種能量) 常常抱著利益眾生之心,就可以永遠不離喜樂。生活中的行住坐臥,點點滴滴細微處都有功過,你的「一念正是天堂,一念邪是魔,一念歪便墜入地獄」,要上要下只在一念之間。可是徒兒們只知道,肉體的細胞天天在生死,卻忘了自己的心念,也時時在生死之中。 「聖人過多,賢人過少,小人無過」,這句話就是要你們念念警覺,以免過錯累累,生死不斷。人生本來就充滿了無數的喜、怒、哀、樂、煩惱雜念,徒啊,咱們不怕念起,只怕那顆執著的心,心一有了執著,就不易察覺煩惱妄想的出處,如今借由三寶心法的修持,便是要讓自己,時時保持明淨,不會輕易被外境所困擾。 修道人的心頭大患,莫過於不知足,那個不知足,便是起心動念,不能安分,也就是貪、嗔、癡的三毒在作亂,連名為修道人的你,都會亂了陣腳,又如何安定他人呢?先渡己,才有辦法渡人,上樑若不正,下樑必然歪,所以渡人的同時,也要渡渡自己,如果自己修持不好,對親戚朋友,甚至對最親近的人,都很刻薄,沒有一點愛心孝心了,那你去跟別人說道很好,會有人相信你嗎?所以修道要從心地修起,要渡人,就不要忘了渡渡自己,知行合一。 徒兒若能保持心境的平衡,那修行的功夫,就到家了。生命那麼短暫,徒兒更要好好善護,那顆易動的心念,你心誠念靜了,才能存養自身的慧命。修道辦道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徒兒們要腳踏實地,可別好高騖遠,因為佛魔只在一念之間,你成全人就是佛,你考倒人就是魔,僅僅這個不經意的心念,就可以造就聖賢,造就魔頭,所以徒啊,你自己的心性要把持得住,可別忽略了,自己的起心動念。 心就像個橐鈅(古時的風箱)一樣,如果沒有人去動它,它就虛靜無聲,如果有人去拉動它,就會發出美妙的聲音,心與境本是自然的應對,互相唱和著,有何心就有何境,只是人容易著境,一著了境,就無法常應常靜,唱和自如,徒兒是不是也這樣呢?人哪,不可能不動任何念頭,一動了念頭,就造下因果,所以要時時發正念。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發了正念,才能改變命運啊!這就是一心十法界的意思! 1 回覆
感謝講師慈悲
瞽瞍厎豫而天下化
👍👍🙏🙏🙏🙏🙏
您好,後學想請問您是屏山天元宮的前賢嗎🙏
道德經一開天無為作總结
長短相補人之有肉休心靈修功果 神明有高維靈魂沒有肉体可修 人幫神修果神高靈感應幫人
美之美唯美斯惡也 提醒修道人天掉下來的美 如美女或金錢用心問自己 如金剛經有違法掉下神壇
道生一生二生三、玄、玄之又玄 生一植物生二動物二魂三人三魂 太極生二儀有陰有陽三才是三魂
有人說玄牝之門是管理人間6道輪迴的天門
👍👍👏
👍👍🙏🙏🙏
非常紮實的學問,厲害👍
感謝講師慈悲
感謝講師慈悲分享
感謝講師慈悲
🙏🏻❤❤❤🙏🏻
感恩張簡講師,聽您講完之後才能懂老子的意思!❤
先生讲说醍醐灌顶,后学受益良多。感恩
🙏🙏🙏 💐💐💐 ❤️❤️❤️
感謝講師慈悲🙏
謝謝
感謝講師慈悲 功德無量🙏
是吃芒果乾嗎?
道家西派讲解物格即物化,知至其寥天一(《天乐集》)。跟儒家两派之朱熹穷究物理和陆之革除物欲皆不同。
張簡講師好 感恩您授課 聽了經典內容 內心感受良多 開啟後學以往不圓滿的思維 您像那指引 燈塔照亮 後學修行道路方向 更積極修心養性與實踐愿立 謝謝感恩 您的慈悲
好冷的感覺😊
大師講的很好 如有字幕更佳 因漢字同音異字者多 一字之差 意義恐不同 感恩
壹˙ 綱 要 一、 物有本末 → 事有終始 → 知所先後 → 道之總綱 二、 先知本末 → 後知終始 → 格物致知 → 智之順序 三、 本末因果 → 信則仁善 → 恕他不害 → 入善之門 四、 始終循環 → 智者無求 → 所欲則止 → 入定之門 五、 止而後定 → 定而後靜 → 靜而後安 → 自明明德 六、 謀劃思考 → 所慮如神 → 行有所獲 → 所作皆成 七、 誠意正心 → 修身齊家 → 治國平天下 → 親民愛人 八、 意誠心正 → 身修家齊 → 國治天下平 → 止於至善 貳˙ 文 意 學習大人之道,進而成為大人,總共有三階段。首先是親見自己的「明淨直心」,清楚明白並且深信不疑,從此不再迷迷糊糊的隨波逐流,這稱為「明明德」。其次,依照已有的角色、身分與地位,展開獨善其身的「自愛」,或者兼善天下的「愛人」,這就稱為「親民」。 最後,最困難的就是「止於至善」,因為「至善」就是「極善」,是由無數的「小善」與「大善」所累積而成。如果沒有小善或者不在乎小善,那麼「大善」尚不可得,何況是「至善」呢? 舉例來說,從「明明德」開始,就像船舶要先要脫離暴風圈的狂亂範圍,船身得到平安與穩定。其次,「親民」就是標定方位,確立航行的方向,然後出發到達目的地。最後的階段是船隻安全靠岸,全員順利登陸,接著開墾肥沃土地,建設共享共榮的幸福家園,這就是「止於至善」。 先要學會「無求」的知識、見解,才能漸漸不受「五感(外境)」的干擾,而能讓心慢慢穩定(止);穩定之後繼續保持,就能進一步達到平靜(安詳);平靜之後,更進向上,就能安然不動。這樣安然不動的「明淨直心」,用於知識學習,可以得到「舉一反三」,「聞一知十」的特殊效果;用於思慮謀劃,可以得到「首尾兼顧」、「面面俱到」的美好結果。 天地萬物,各自都有其「本末」與「因果」的法則背景;世間人事,並不能脫離「終始」和「生滅」的運作原理。搞通了「本末終始」的道理,弄清楚「先後次第」的順序,那麼「萬事萬物原理法則」的究竟通達也就不遠了! 在周朝以前,凡是聖明的「領導人」,都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偉大志向。 他們知道想要讓天下人都能「明明德」,就必須按照先後的順序,先把國家治理好; 想要把國家治理好,就必須先把家庭安頓好; 想要把家庭安頓好,就必須先端正自己的言行舉止; 想要端正自己的言行舉止,就必須先讓心念「光明正大」; 想要心念「光明正大」,就必須先「情願無悔」;想要「情願無悔」,就必須先「致知其所以然」; 想要「致知其所以然」,就必須先學習「正物之位(正名定義)」、「明事之理(疏清理路)」、「知其先後(順序不亂)」,這就稱為「格物致知」。 了解一切都是有本必有末、有因則有果的「物之定則」,有始必有終、有生則有滅的「事之定理」,以及上下不亂,前後井然的「先後定序」,這稱為「物格」。 「物格」之後,自然就能了解萬物的「本末因果」、「生滅始終」、「先後次第」。清楚明白了萬事萬物的「運作方式」,這樣才能稱為「知至」。 因為「知至(智者)」,所以心甘情願,自作自受,敢做敢當,無怨無悔,這就稱為「意誠」。 因為「意誠」,所以平心靜氣不遷怒,光明正大不苟且,這就稱為「心正」。 因為「心正」,所以行止端正有威儀,氣定神閒不急躁,這就稱為「身修」。 因為家長大人已完成「身修」,所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這就稱為「家齊」。 因為君王大人已完成「身修」,所以舉賢任能,國富民安,這就稱為「國治」。 因為天子大人已完成「身修」,所以博施濟眾,世界大同,這樣就稱為「天下平」。 從地位尊貴的天子,到鄉里貧賤的百姓,不管男女、老少,都應該學習「修身」,了解自愛自護、護人愛人的道理。 如果沒有學會「身修」這個本事,卻想要看到「家齊、國治、天下平」的結果,那又怎麼可能呢? 應該「重視」的,卻輕視、不在乎,甚至不聞不問;而應該「輕視」的,卻很重視、太在乎,甚至揠苗助長;像這樣的顛倒行事,卻妄想得到成功,恐怕是沒有這種事吧! ~隨緣分享~
叁˙ 釋 義 【大學之道】: 「大」,顧名思義,即是「大人」,並無他義。不學、不知者為「小人」,學而知之者為「大人」。所以,「大學」之義,在此釋為「大人之學」或「學做大人」。 因此,不知學做「大人」、「有道之人」,則不論身分貴賤、地位高低,福分大小,都是普通的凡人。大人之道,無欲正直,清淨光明,福慧雙全;凡人之行,昏愚邪僻,下流惡聚,苦不堪言。 「大學之道」非小人可學,更非畜生、禽獸之能學,而是已達「心安理得」的正人君子,繼續正向提升,追求完美的課程。小人來學,如受折磨,椎心刺骨,惱羞成怒;甚至藐視聖人,曲解聖意,褻瀆聖言,不昇反墮。 「道」就是路,代表方向和目標的意思,在此則引申為「目的」。以登樓為例,「明明德」代表自知自見「清淨光明、正直之心」,這是登上第二層樓。「親民」就是「自愛、愛人」,只有完成「身修」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人」,也是「自愛」的極致。 再由大人所處的身分地位,形成遠近、親疏,各種不同「愛人」的內容和方式,這就是登上第三層樓。最後,「至善」代表「大人所在、民心安定、和諧安樂、天下太平」,這是登上第四層樓。 【在明明德】: 「明」是「自知明見」、「鑒照無礙」、「明瞭通達」的意思。「明德」乃是人人皆有、生而本具、朗朗清明的覺知心。 不過,此心難免會隨著環境的汙染而日漸墮落,但是也能藉助學「道」的功夫,逆流上進,與日俱「淨」,終能恢復『明淨正直』之心!這也是為什麼在「大學之道」裏,會把「明明德」列為首要學習的原因。 是何緣故,此心受染?乃由不正直、委曲所造成!又何以故,此心復明?係由正直、不委曲所成就也!又何以故,此心委曲,不能正直?盡由純信感官,以致欲見欲得也!又何以故,此心正直、能不委曲?正由格物致知,所以無欲無求耳! 先學仁恕,次學不求。仁者不害,身心俱安;無欲無求,身心俱定。本末因果,信則不害;生滅終始,悟者不求。不害不求,入道之門。 《詩經˙邶風》:「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心能無求,「所欲」即止;「所欲」能止,而后能定,而后能靜,而后能安。「安」即是『明淨直心』,也就是「明明德」。 「大人之道」,第一首要目標在「自明明德」,所以必須先成就「不求不害」之心,然後依序漸次上達『明淨直心』。如若不然,倏爾昏愚,隨流而去,迷境染欲,如水下流,墮為小人矣! 豈不聞「不進則退」耶?遑論其餘二、三之目標乎?所以,君子「逆流而上」、「無求品自高」,願學大人之道也! 【在親民】: 人之所愛,無過至親;「親」之為摯愛,乃理所當然也!大人之道,也是「愛人」之道;由近至遠,從親至疏,依序而學,次第而進,擴散而至。 首先,消極的「愛人」稱為「善」,也就是「不害」,略有三等:一是「不傷害」,二是「不妨礙」,三是「不影響」。 一、寧自受苦、受辱,乃至死亡,也絕不傷害、報復他人,稱為「仁恕」! 二、不因堅持自己的主張而否定他人,也不為自己一時的方便而妨礙他人,稱為「尊重」。 三、行動舉止小心謹慎,輕柔和緩,譬如見他臥床安眠,不忍驚動,稱為「體貼」。 其次,積極的「愛人」稱為「德」,也就是「施恩」,亦有三等:一是「分享」,二是「奉獻」、三是「犧牲」。 一、自身所有之物,願與家人、同事、朋友,分而享之,而且不求等價酬謝、回報,如此稱為「分享」。 二、一家之主或單位主管,為家人、為事業,不計代價全力付出,完全不期待回報,如此稱為「奉獻」。 三、為國家或民眾服務,冒著極大危險,甚至遭受到流血、殘廢、死亡……等等的傷害,也不害怕,稱為「犧牲」。 此三等「愛人」之道,應當先學消極愛人的「寧死不害」,做到「人所不厭」;然後再學積極愛人的「量力施恩」,做到「為人所愛」。 如此循序而學,不宜躐等跨進,亦不可揠苗助長,否則欲速則不達,乃至「挫折打擊」,導致「自暴自棄」的反效果! 所以,「親民」就是自愛、愛人,也是「大人」所學的第二個目的。身修者,能「自護自愛」;有家者,愛其「家人」;有國者,愛其「國人」;有「天下」者,平等博愛一切人。 【在止於至善】: 「大人」之道的第三個目標,就是「止於至善」。 平凡人之「善」並非「至善」,而是心有欲求的「小善」,但能自我約束,不害他人。 大人之「善」是「至善」,是心無欲求,絕無害人之念,況乎害人之言行?大人不但不害人,還能自愛愛人、自護護人。 「身修」只是自身已是「善人」,「家齊」則是一家都是善人,「國治」是全國大多是善人,「天下平」更是全天下都沒有壞人了。 「止」字是完成、達到;「於」字是這或那的意思,而「至善」則是「無人不善」、「全體皆善」之意。 君子依次先學「知止而定」的『無欲直心』,然後昇入「定而後靜」的『光明直心』,最後進入「靜而後安」的『清淨直心』。 學習「大人」之道,由淺至深,拾級而進,下學上達,畢竟其功。 以無求之直心,自知無欲之崇最;其次,以光明之直心,體會無憂之美好;最後,以清淨之直心,感受喜悅之極致。 「直心」人人本有,染欲則無;「光明」則無憂惱,無所不樂;「清淨」猶如皓月,清涼喜悅;此事不假外求造作,惟自念念內省明察。 由「止定靜安」故 ,終能自知、自見、自明「明德」,然後以此『清淨直心』,能慮能得。所思所慮皆周密圓融,所作所為必真實有效,所得所成必圓滿無瑕。 須知,已「明明德」者即是具有大人之「體」,然而尚未完成「親民愛人」、「止於至善」之「用」。 不過,已「明明德」者不受各種的欲求染污,堪能自保「身心清淨」。已「明明德」者,才有能力和資格,慮其所見,行其所知,成其所得。要由「誠意正心」之後,才能完成「修身自愛」的大人之道。 已「明明德」大人者,必行「親民」,居家治事,愛護家人,言行端正,以身作則,稱為「家齊」。若治國事,秉公無私,任賢舉能,仁慈百姓,稱為「國治」。 若治天下,清靜無為,仁民愛物,垂拱而治,稱為「天下平」。 「明明德」大人之所有用心與處事待人,皆是「愛人不害人」、「施恩不求報」,稱為「光明正大」。 因此,欲求「天下平」,當學「天子大人」;欲求「國治」,當學「君王大人」;欲求「家齊」,當學「家長大人」;欲求「身修」,當學「明明德大人」。 反之,不學「有道大人」,或世間無「有道大人」可學,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只是「空中樓閣」、「無稽之談」而已!
【知止而后有定】: 此句的「知」,是「所知」之簡稱。「心」是「能知」,而能知的對象、內容則是稱為「所知」。此「心」不能得定,皆由「所知」不停造成。 譬如,風吹燭火,燈光搖曳、壁影亂舞,所見景物、模糊難辨;如果關閉門窗,則火光穩定不動,四壁明亮清楚,景物清晰可見。 「知止」亦如「風止」,風止而后光定,照明室內無所障礙,亦能自照,自見光明。若能自止而后有心定,則能自見『無欲直心』。 然而,「所知」如何關閉呢?簡單的說,「所知」就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五種感官不停的作用。因為這「美、妙、香、甜、爽」的五感,不斷地刺激干擾,如同電影畫面的聲光效果,迷幻而誘人。 對於深迷入戲、樂在其中者,幾乎沒有「息心忘慮」的可能!因此,所謂的「知止、自止」,真是「談何容易」啊! 所以,若非上根、大智之美材,則應當循序而學,先通妙理玄義,然後著手關閉味覺、嗅覺「二感」。 譬如,食而不知其「味」,心不在焉;於美食當前,能不動心,少欲知足,適可而止。乃至減食,知量而止,或一日一、二食;切不可在一日之中,多食乃至三、四、五餐。 倘若行有餘力,則可以再接再厲,繼續挑戰「二、三日一食」、「四、五日一食」,甚至最終入定所達「七日一食」的基本功夫。至於關閉其餘「三感」,則是「定而后能靜」的學習範圍。 【定而后能靜】: 「定」有何標準?「定」就是無欲無求,分為「見解」和「事證」二方面。 「見解」方面,應當建立與體驗「有欲有求」就是心亂、憂煩、辛苦、痛苦的根本,了解並相信「無欲無求」才是心定、喜悅、無憂、離苦的原因。 再由明白「終始生滅」、「冰消瓦解」的法則運作,所以對於一切的「欲求」,都抱持著是「辛苦(搞不完)」、都認定是「憂煩」、都是「不善」、都是「墮落」的正確觀點,而且深信不疑! 「事證」方面,對於所有「欲求」,採取「節制忍欲」、「保持距離」、「適可而止」、「少欲知足」的不斷實踐,直到「無欲無求」。 以「食」為例,隨意燕坐、靜坐,能三、五、乃至七日不言不語、不飲不食、不移不動。若嚴格來說,能靜坐七日七夜以上,而且既不在「睡」,也不是「醒」,這才能稱為「入定」。 譬如,在《了凡四訓》一書中,袁了凡先生與雲谷禪師對坐三日三夜,就是符合「不飲不食,不眠不覺,不移不動,靜默不語」的條件。 了凡先生對於人生,已經死心認份,別無他求,所以能坐定不動。不過,像這樣的功夫,也只是達到「欲界定」、「未到地定」而已! 「定」已不易,猶有「靜」界,在「定」之上。舉例說明「定」、「靜」二界:風吹起浪,風停浪緩,餘波盪漾,水面漣漪可見。「五感(欲)」喻狂風,吹拂生心浪,風止浪漸平,心平則得定,即是「定界」,稱為『無欲直心』。 如果無風無浪,持之不斷,則水面靜止,漣漪不生;平滑如鏡,能照天雲,靜極光生,照徹無礙,即是「靜界」,稱為『光明直心』。 在「靜」之上,還有「安」界,稱為『清淨直心』,亦名『明淨直心』。 【靜而后能安】: 定靜之上,還有體「安」;體是全體,也稱「全安」或「安全」。「靜」是平面的安,薄薄一片;「安」是立體的靜,上下四方。 譬如,水池不動,清澈見底,光射入水,無處不亮。此水清淨,遍於全體,此即「安全」,也就是『清淨直心』、『明淨直心』。凡能自見此心,則「明明德」矣! 【安而后能慮】: 了見「明明德」之後,心生大歡喜,再無猶豫,深信不疑。自此以後,以『明淨直心』為本,開始學習「親民」之道,也就是「自愛愛人」之道。「身修」者,能獨善其身,稱為「自愛」;有其位者,能兼善他人,稱為「愛人」。 『明淨直心』,即是明德,若只一時,或是一段,則無以致其用,除非念念不斷、不忘,才能起作用。作用之時,稱之為「慮」,亦名「精思」、或稱「禪思」。 須知,一般人所「慮」,無非妄想、猜想、亂想,而且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其結果只是一錯再錯,不斷製造問題而已;而大人所「慮」,首尾兼顧,面面俱到,皆是「法則原理」,既能解決問題,又能造福大眾。 【慮而后能得】: 「道」之理體,就是不可見的「法則原理」,呈現物的「本末因果」,事的「終始生滅」,以及「先後次第」的現象和作用。 大人所慮,悉依原理,故能舉一反三,聞一知十,見因知果,推果知因;大人所得,不違法則,見識深遠,如觀掌紋,無細不察,決疑無礙。 「無入而不自得」是大人所處的狀態,「無可無不可」是大人順逆的自在,「親民愛人」是大人的獨善其身,「止於至善」是大人的兼善天下。 大人之學,自愛愛人;大人如神,人中之聖;大人之道,光明正大。子曰:「朝聞道,夕死可也」。聞道則無憾,悟道則喜悅,修道則有智,得道則成聖。文化傳統,斯文在此,有志學者,何不奮起乎?
【物有本末】: 「物」是萬物、一切的意思,略說有三,一是說其「體」,空間、大小,輕重;二是說其「相」,顏色、相貌、形狀;三是說其「用」,相生、相剋、變化。 道家說「物」即「五行」,水木火土金,萬象不遺;佛家說「物」即「四大」,地水火風,法界大種。 物之有本,如樹有根;物之有末,枝葉花果。本末之理,即是因果;因果定律,至理法則。眼見不可為憑,要以法則驗之;耳聞不足為信,當符因果定理。 所謂「無風不起浪,事出必有因」,人事萬物,豈是偶然?《史記》太史公曰:「事有必至,理有固然」,誠哉斯言! 本末因果,即是法則運作;苦樂成敗,無非自作自受。純憑眼見耳聞,自陷井底之蛙!愚人管蠡窺測,可憐夏蟲語冰! 智者學以致知,信受本末因果;所有苦難詆毀,勇敢承擔無怨。愚者迷信見聞,不知本末因果;顛倒一錯再錯,不知咎由自作。 深信本末之道,禍殃之門旋閉;奉行因果定律,仁善之門自開。《中庸》:「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孟子》梁惠王〈下〉篇:「曾子曰:『戒之哉!戒之哉!出乎爾者,反乎爾者……』」,豈非然耶? 【事有終始】: 「事」是人為、製造的意思,細分有三,一是表為「想」,思考、推理、謀劃;二是表為「說」,言語、表情、書寫;三是表為「做」,行止、動作、往來。 一豎「│」穿過「一」、「口」、「手」三個字,就是「事」之本意。一豎「│」代表「有始有終」,「一」字代表「心想」,「口」字代表「說話」,「手」字代表「作為」。以「有始有終」串起「想法」、「說法」、「作法」,成就一切善惡、福禍的人為事業。 有始故有終,無始則無終,法則本如此,非天非人為。 愚者既不知「事」皆有「始」,亦不知始於何時?何處?當如之何「敬始」耶? 迷者既不知「事」必有「終」,亦不知終於何時?何處?將如之何「慎終」歟? 凡是由條件、組合、製造的「始生」,當然就有分解、離散、消失的「終滅」,有何奇怪? 見事之已生,敬慎而警懼;知生終有滅,無憂也無欲;智者順正理,撫掌如觀戲。 不見事已生,亦不知警懼;事終頻掙扎,頑強不肯棄;愚人逆正理,受苦常哭泣! 【知所先後】: 「先後」就是次第、順序;「知」是能知、已知、預知。能知先後,則有序不亂;已知先後,則心定無煩;預知先後,則謀定而動。「知所先後」,就會按步就班;「信有次第」,才肯事前準備。 《論語》孔子曰:「先事後得」,《禮記˙中庸》:「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凡事應該「先小後大」、「先易後難」、「先耘後收」。 由於按步就班,循序完成,所以營事有功,能成大業;因為事前準備,量力而為,所以輕鬆面對,迎刃而解。 譬如,理論思辯,前提為先;舉事營作,共識為先;做人處事,名分為先;角色扮演,定位為先。 若不知先後者,於立論溝通,將各執己見;於協調紛爭,必莫衷一是;於分配利益,就明爭暗鬥;於失職處罰,則推卸責任。 所以,規則先定,則事無爭論;前提不定,則紛擾無盡。主其事者,焉能不學乎?料事如神,就在「知其本末」;無事不成,緣以「敬始慎終」;好整以暇,只因「預知先後」。 勤學本末、因果、始終、先後之道,稱為「格物」;貫通本末、因果、始終、先後之道,稱為「致知」;學以致其用,意誠心正,身修自愛,稱為「有道大人」、「有道之士」。 【則近道矣】: 說「近道」而不說「入道」或「得道」,是真實語,並非謙虛。道之體即「心」,遍知而無礙;心動稱為「意」,往來任自由;意是「能知」,微妙如神;物是「所知」,遍在五感。 暫伏或抑制「所知(畫面)」不現,稱為「近道」;「能知」清淨無染,即為「入道」。能知所知,滅盡無餘,一念遍知,自在無礙,名為「得道」或「成道」。 所以,概以「近道」、「入道」、「得道」,皆可列為「有道」,但實則仍有程度高低之別。 道之廣大,無邊無際,無所不容;道之運用,玄妙變化,無所不包。 道之卑下,夫婦可知;道之玄妙,智者難了。 依道而修,能致神聖;循道而學,無所不至。 天下雖大,由道可知;事理雖繁,綱領在道! 小人學道,營利謀生;士人學道,理直氣壯; 君子學道,心安理得;仁者學道,心平氣和; 智者學道,自明明德;大人學道,自愛愛人。 道之體即「理」,道之用為「德」。 「理」者本末、因果、終始、先後。 「德」者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 格物致知,明道之理;親民愛人,即道之用。 身修自愛,施恩愛人;大人之道,止於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 依孔子所說,堯舜禹三代之前,稱為「古」、「上古」,文、武、周公稱為「今」。 三代以前,聖王世出,道德善士,不乏其人。周武王曰:「周有大賚,善人是富。」由此可知,國家是以「仁善」為寶,非以金玉、土地、財富為寶。 三代之聖王,都是從基層「苦幹實幹」而起,尤以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至今傳為美談。 舜王感化瞽叟,孝行之名聞於天子,若非自明明德,焉能化民如斯! 立志成為聖君、天子者,無不欲令天下之人,皆能「明明德」,正是所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惟其「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之志,故孔子曰:「何事(止)於仁,必也聖乎!」。 「國」即諸侯,王公貴冑。治國之道,貴在舉賢;用臣之道,專在其能。《論語》衛靈公篇,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善治國者,先知其能,不識人才,如何舉用?君臣同心,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則國治也。 國之本在家,治國在安家, 建設好安居,家安則人安。 大禹治水,十又三年;百川東歸,大河復流。 開墾大地,為民興利;民受其恩,共推為主。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子曰:「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生活輔導,財物救濟,是有形的「物質之愛」;教民以禮,名分規矩,是無形的「精神之愛」。 施民以土地、房舍、工作,種種所需;輔導以就學、才藝、工具、謀生技能;使民「安身立命」,即是「道之以德」。 教民以角色、定位、本分、人倫大義;齊之以自愛、愛家、守禮、本分規矩。使民「各安其位」,即是「齊之以禮」。 道之以德,則家富國強,民皆互勉; 齊之以禮,則上下皆安,一家和樂。 如此化民,則民皆「有恥且格」矣。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顏淵曰:「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自修身,先立志; 志不立,半途輟。 志氣高,鞭策強; 一時困,無所懼。 《中庸》:「誠於中,形於外」,修身自內而發,則真實不欺;若是模仿,裝模作樣,自欺欺人,孔子稱之為「色莊者」。須知,「色莊者」外強中乾,絕對經不起實際的考驗! 發自「誠意」,故無所悔恨; 稟持「正心」,則氣質端莊。 「誠意」則事無不肯,甘之如飴; 「正心」則行止有序,儀態有威。 誠意正心,修身之本;本固不移,修身必成。 不學修身,心無所依;心浮氣躁,行事莽撞。 修身不成,猶是君子;不知修身,十足小人。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正」就是平,平靜、不亂。 心定不亂,皆由正直; 正直而行,皆因無求; 無求之智,通達終始; 直心無求,稱之為正; 但得心正,修身事成! 事有開始,人有出生; 事必有終,如人老死。 榮華富貴,轉眼成空; 金玉滿堂,不可常保。 智者超然物外,不肯受縛其中; 愚人自投羅網,受苦不知所終。 心亂有因,貪欲多求; 對號入座,隨風起舞。 煩惱無址,住於貪求; 憂愁無底,止於無求。 不明終始,欲求不止; 欲求不停,心亂不止。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誠」就是實,真實、不虛。 意篤不虛,心甘情願; 真心誠意,皆由致知。 致知之道,學於本末; 情真意懇,名之為誠; 但能意誠,永無悔恨! 物皆有本,如樹有根; 物之有末,花開果成。 本末因果,鐵則定律; 耕耘自得,荒蕪無收。 智者循其本末,終得善果善報, 愚人不信因果,自食苦果惡報。 不誠有因,純信感官; 眼見耳聞,迷於所知。 惡行有據,切斷因果; 苦果有因,不知本末。 善惡苦樂,自作自受; 不作無得,有作必受。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猶言明白、了解、貫通。 明白本末、因果; 了解終始、生滅; 貫通先後、次第。 見因便知有果,見果便知有因; 終滅皆自始生,始生皆歸終滅; 先後若不亂,次第便有序。 不知而想,是為「猜想」; 不知而說,稱為「胡說」; 不知而作,就是「亂作」。 人若不學,無以致知; 猜想亂作,危若疊卵。 惡性循環,如影隨形; 怨天尤人,苦難無盡。 是故, 止亂之道無他,要由大學之路; 格物致知明理,能保平安無事。 學道則明理,能知所以然; 知理則情願,受苦不抱怨。 不學者常迷,顛倒所知見; 愚昧心不服,常悔常埋怨! 該做不該做,依理即誠意; 可為可不為,自知不後悔! 【致知在格物】: 不學而知者,是「生而能之」的感官能力(六種感知); 不學則不知,是「本末終始」的法則定律(運作原理)。 故應「格物以知理」,以補「感官所知」的不足。 格物必先「專心致志」,若是「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則功必唐捐,盡付流水矣! 「專心」之旨,止定靜安,明淨質直; 「致志」之門,攝心歸元,不起他求。 心有所求,如雲遮日; 心不外求,照理無礙。 一心而學,則能舉一反三,聞一知十; 格物致知,則是一通百通,一聞千悟; 乃至無所不遍,上下十方,及去來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