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 2 076
科學有媒有 (hosted by SMCTW)
Taiwan
เข้าร่วมเมื่อ 13 มี.ค. 2022
大家好,我們是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TW。
我們講科學,卻不只講科學。
SMC是獨立的非營利組織,我們的成立,是為了增加科學新聞的可見度與品質,藉此改善台灣的科學閱聽環境,並促進科學溝通。
訂閱我們,一起聊更多科學背後的故事。
我們講科學,卻不只講科學。
SMC是獨立的非營利組織,我們的成立,是為了增加科學新聞的可見度與品質,藉此改善台灣的科學閱聽環境,並促進科學溝通。
訂閱我們,一起聊更多科學背後的故事。
S2E10 路殺社(下)不止有路殺:從異常死亡標本,發現絕跡半世紀的狂犬病,看見台灣防疫破口(feat. 臺灣動物路死觀察網 林德恩老師)
自2011年起,路殺社推動公民參與路死動物記錄、回報與動物大體撿拾採集。並非只有保育類動物重要,任何動物的異常死亡,都有機會告訴我們生態圈正在發生的事。資料量足夠大,就可以開始歸納出有意義的訊息。
這一集,從帶有狂犬病病毒的鼬獾說起,我們可以看到路殺社如何透過公民參與記錄與採集野生動物檢體,與政府跨部門合作,看見台灣狂犬病防疫破口。
路殺社的成立與持續運作,是台灣公民科學的經典例子,這一集,我們還會與林德恩老師聊聊,對他來說,什麼是「公民科學」?這種科學的運作型態,還有什麼樣的可能性?
路殺社(下集)摘要:
· 路殺標本中找到絕跡50餘年的狂犬病
· 什麼是公民科學?
· 人人都有參與科學的可能性
· 參與路殺社,怎麼開始?
路殺社網站:roadkill.tw/about/about
------------
謝謝你收聽《科學有媒有》。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製作。你的支持,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
➕訂閱我們的podcast
💬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
🧡關注我們的社群,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
🙇小額捐款,支持台灣科學新聞的發展
------------
本集出場:Sinead,小童,林德恩老師
剪輯:小童
音樂製作:果葶
這一集,從帶有狂犬病病毒的鼬獾說起,我們可以看到路殺社如何透過公民參與記錄與採集野生動物檢體,與政府跨部門合作,看見台灣狂犬病防疫破口。
路殺社的成立與持續運作,是台灣公民科學的經典例子,這一集,我們還會與林德恩老師聊聊,對他來說,什麼是「公民科學」?這種科學的運作型態,還有什麼樣的可能性?
路殺社(下集)摘要:
· 路殺標本中找到絕跡50餘年的狂犬病
· 什麼是公民科學?
· 人人都有參與科學的可能性
· 參與路殺社,怎麼開始?
路殺社網站:roadkill.tw/about/about
------------
謝謝你收聽《科學有媒有》。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製作。你的支持,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
➕訂閱我們的podcast
💬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
🧡關注我們的社群,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
🙇小額捐款,支持台灣科學新聞的發展
------------
本集出場:Sinead,小童,林德恩老師
剪輯:小童
音樂製作:果葶
มุมมอง: 25
วีดีโอ
【有媒有鳥系列02】 台灣特有種紫嘯鶇的「方言」:鳥聲,怎麼研究怎麼聽?(feat. 中華鳥會秘書長呂翊維)
มุมมอง 37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這一集,同樣有中華鳥會秘書長呂翊維Allen 來和我們聊鳥(他甚至帶了鳥叫的音檔!)。紫嘯鶇,被認為是台灣的特有種,也是Allen在多年前求學時研究的鳥類。要研究鳥並不容易,特別是紫嘯鶇這種喜歡在凌晨活動的鳥。 以紫嘯鶇為主角,我們會一起聊到,探索牠獨特的聲音特徵的同時,我們其實也在研究鳥類社交行為。光是透過紫嘯鶇這一種鳥,我們收穫的也許不僅是對紫嘯鶇的了解,更是知道對鳥類如何透過聲音進行溝通、如何在環境中適應、學習與協作。 本集摘要: 紫嘯鶇,台灣哪裡有? 聽聲音就能聽出牠的領域性 紫嘯鶇有「方言」? 鳥有方言,有我們想不到的生存型態 如果你想做鳥研究,這集有一些經驗可參考 謝謝你收聽《科學有媒有》,你也可以串流平台收聽本節目: open.firstory.me/story/cm3y4ji7j030r01w49zim9mm6/platforms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台灣科技媒體中...
S2E09 路殺社(上)屍體比活體好找?路死數據的無數種使用方式: 看見入侵種 | 助全台抗蛇毒血清分配 | 「想知道牠們過得好不好」(feat. 臺灣動物路死觀察網 林德恩老師)
มุมมอง 37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如果你要建立一個野生動物資料庫: 要在野外找到一條活蛇,回報數據,你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累積、對爬蟲類的基本鑑別能力;要在野外看見一條蛇的屍體,回報數據,你只需要有一部能拍照的手機。 簡單的轉念,讓台灣野生動物的數據收集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集我們非常開心可以邀請到行政院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的副研究員林德恩老師,來到節目中和我們聊臺灣動物路死觀察網,也就是「路殺社」的點滴。 德恩老師說,建立野生動物的資料,是因為「我們想知道牠們過得好不好」,而這些「好不好」,不僅限道路建設如何影響野生動物的棲息,生態圈發生的一切 是否有入侵物種、新的疾病出現了嗎、人們對特定動物(例如蛇)的好惡,都有可能影響生態圈。 在智慧型手機和臉書使用量指數型飆升的那幾年,人們有了更好的工具,共同參與科學資訊的搜集,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因大家回報的「路殺動物」,數據搜集的效率得到了百倍的提升。這場全民都可以參...
S2E8 【COP29下集】差點談不攏的氣候峰會:結果是什麼?科學家的倡議信寫了什麼?如何影響台灣?
มุมมอง 4214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12/18,今年最後一場科學溝通講座,一起聽聽在台灣,「他們」怎麼做科學溝通,報名連結:smctw.neticrm.tw/civicrm/event/info?reset=1&id=22 記者夥伴曾和我們分享聽過,報導氣候變遷對他們來說,是「票房毒藥」一般的存在,上次錄製完COP29上集,我們略微體會到了這毒藥的滋味。(上集:open.firstory.me/story/cm3mta5g401hq01ygats731qu/platforms) 但我們依然在COP29結束後錄製了COP29的下集,理由是它確實對全球未來的氣候政策有深遠影響。更重要的是,觀察COP29各國領導人的談判過程,更是讓我們看見,會影響氣候行動方向的,除了複雜的科學科學研究實證,就連國與國之間的協商、溝通,也左右著所有人的氣候未來。 這一集,我們除了分享COP29場內的尷尬氣氛是怎麼一回事,也想和大家分享COP2...
【有媒有鳥系列】01 鳥界歲末盛事 ,數鳥🎉 在哪數?怎麼數?為何數?(feat. 中華鳥會秘書長呂翊維)
มุมมอง 12021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大家好,這是《科學有媒有》主持人Sinead有一天突發奇想,策劃出的一個子系列。我們希望藉由分享不同鳥類專家、愛好者、觀察者的分享,以「鳥」的視角,聊聊與鳥有關的科學趣事。 《科學有媒有》鳥系列的第一集,來聊聊新年數鳥! 每年冬天,許多候鳥會來到台灣栖息。對鳥類專家和賞鳥愛好者來說,這是一個了解鳥類、觀察牠們生活的好時機。這集節目,我們邀請到「用耳朵聽」就能數出幾隻鳥、擁有多年鳥類田野調查經歷的中華鳥會秘書長呂翊維,和我們一起分享關於台灣新年數鳥的點滴。 「新年數鳥」背後,有重要的生態意義與獨特的科學傳播教育意義。在這集節目中,翊維會和我們分享我們是誰在數鳥、為何數鳥、如何數鳥,在哪裡數鳥,數了之後,數據會怎麼樣處理。鳥類遷徙不僅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觀,更是環境變遷的指標。這不僅是關心鳥,也是關心生態、理解環境的好機會。 本集重點: 🐦鳥類遷徙跟新年數鳥的關係 🐦新年數鳥:一般公眾也可以...
S2E7 「如果一切都用科學看待,愛滋病會簡單很多」(feat. 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感染科 顧文瑋醫師 &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 黃柏堯老師)
มุมมอง 6221 วันที่ผ่านมา
這集節目,我們邀請到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黃柏堯老師,以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感染科主治醫師、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顧文瑋醫師 ,和我們一起聊愛滋病過去與現在。愛滋病是疾病,也是社會議題,這集,我們很感謝有柏堯老師和小顧醫師,幽默且不失專業地從醫學、公共衛生、社會學的角度,和我們一起爬梳這個複雜的議題,也看見目前台灣防治愛滋的困境。 本集重點: 🔘有藥可救,愛滋已開始「慢性病化」 🔘傳染性也可控,關於愛滋,你不能不知道的U=U 🔘病毒不會污名化 何人,但偏見與歧視卻會 🔘愛滋的污名與科學,有什麼關係? 🔘女性愛滋感染人數逐年上升,且易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醫師提醒:發生過性行為就應篩檢,要去哪裡篩檢? 醫學上,從四十年前被發現時的「不治之症」,到現在的「慢性病化」,愛滋病的預防與治療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台灣,愛滋病的防治也得到了很大的進展,感染人數...
S2E6 塑膠本是優等生!環保無唯一答案: 從物品的搖籃到墳墓,找到你要的環保(feat.台大機械系、《永續生活家》林心恬老師)
มุมมอง 94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這集我們邀請台大機械系的林心恬副教授 @hsintienlin 來節目,老師帶著他擅長的「生命週期評估」(LCA),向我們分享科學界評估環保的方式。 一個商品「從搖籃到墳墓」,需經歷漫長的過程,從取材到製造,從使用到丟棄處理,每一步都涉及人、企業與環境的互動。物品是否環保,時常需要我們依據社會與個人的需求做出評估,當中不只是簡單的對錯判斷,而是透過科學理解背後的複雜性,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實踐方式。 本集重點: 🛵電動機車 v.s 燃油機車,誰更環保? 🪣為塑膠正名!錯不在材質,而在使用方式 📏政策藏在細節中:垃圾袋的厚度說明什麼? 🛒實體購物,線上網購,老師選哪個? 💰企業也很想環保,需要科學的橋樑 🚲共享經濟:系統性的改變,讓環保成為自然 心恬老師除了教學研究,還時常與企業、環保團體合作,一起溝通、研究出能夠對環境更友善的解方,更是將科學溝通融入生活,製作了Podcast《永續生活家...
S2E5 【COP上集】氣候峰會開議,來聊今年焦點:《刺胳針》健康報告、財政分配、氣候調適
มุมมอง 85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上週一(11月11日)起,各締約國領導人將在亞塞拜然的氣候峰會(COP29)開啟長達兩週的全球氣候政策討論與協商。 今年,醫學期刊《刺胳針》在COP29舉辦前發佈一篇報告,揭示了全球、區域和國家層面健康與氣候變遷之間不斷變化的連結。這一集,我們會介紹《刺胳針》的氣候健康危害報告,看見氣候問題如何影響人們的健康,以及當中可能存在怎樣的社會不公平狀況。 說到「公平」,我們還會在這集和大家分享今年氣候峰會的焦點之一,財政分配,這同樣涉及淨零過程各國間的「公平」。我們還會講到氣候峰會的另一焦點,氣候調適,在目前已經造成、未來也將可能繼續發生的氣候災害面前,我們需要做什麼樣的事情,減少氣候對社會、個人的衝擊?來聽聽吧! 本集重要內容: COP29:國際為氣候議題做決策的機會 2024氣候峰會焦點:財政資源分配 《刺胳針》:從健康危害看氣候問題,全球已進入倒數計時階段 損失與損害基金:氣候變遷之...
S2E4 【美國大選特集】國會山莊騷亂、川普、氣候政策說起--選票背後的科學溝通與傳播
มุมมอง 23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美國大選上週已有結果,早早預約好錄音室要在選後第二天錄音的我們,在錄音前一天得知川普當選的消息五味雜陳。就在大選這週,一篇最新發布的研究,分析了2021年年初,川普落選後的國會暴動激烈程度,與川普貼文、#stopthesteal標籤貼文之間的關聯。以這篇研究作為起點,我們能看見選舉作為社會動員的契機,透過語言與資訊的傳播,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在這種時候,川普在面對自己的受眾時,似乎真的是一個「很會溝通」的發言人。然而他的當選,對科學溝通來說,也許是一個壞消息🥶於是,另外我們也從美國大選出發,思考川普這次當選將如何影響氣候政策,分享英國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的專家們怎麼看。 最後,我們把目光拉回到台灣的政策與科學溝通,和大家聊聊我們的社會需要什麼樣的科學溝通,才能讓大家在投下重要的票時,為自己想要的未來做決定。 本集精選 🔘從4年前的國會暴動談起:選舉、川普、推特、傳播效應 🔘川普對他的選民...
S2E3 果蠅,求偶失敗就「酗酒」--我們可以用動物研究推估人類行為嗎?尚未發布
มุมมอง 55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幾週前播出蟑螂後,我們發現大家對昆蟲有獨特的愛好,這週,我們來聊聊果蠅。 但我們要聊的,是實驗室內的果蠅。 我們會討論果蠅這一模式生物在科學研究中的多重應用,從基因變異、壓力應對機制到環境污染監測,理解果蠅如何成為現代科學實驗的重要工具。果蠅研究實在很有趣,因為有時實在太像人類。但這一集,我們也會討論,在這樣有趣的研究面前,科學傳播的挑戰是,如何兼顧有趣,又避免將動物行為過度與人類類比,讓科學信息在傳播過程中保持準確性。 本集精選: 🧐什麼是模式生物?科學家為何這麼愛研究果蠅? 🪰實驗室果蠅的飲食,節制又乾淨 🍺求偶失敗會攻擊、酗酒? ❤️偏好同性的雄性果蠅,告訴我們什麼故事? ❗️警惕:在科學溝通中將動物研究推估到人類行為 🔍果蠅可以幫助我們做環境、農業研究 謝謝你收聽《科學有媒有》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製作。你的支持,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
S2E2 從瑞典頒獎到台灣新聞:諾貝爾獎報導背後的隱形勞動
มุมมอง 74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其他串流平台收聽連結:open.firstory.me/story/cm2sv1hoj0dw301va598s2mqf/platforms 每年10月初,是諾貝爾獎項公布的時間。從瑞典頒獎到台灣報導,幾乎短短一小時內就可以看到完整的報導,對讀者來說,這看似理所當然。但科學類獎項的報導,對記者們來說,可準備時間短、理解門檻高, 務重要卻艱鉅。 從2021年開始,每年諾貝爾生醫獎、物理獎、化學獎公布的三晚,SMC都會邀請專家解析科學獎項的重要性,舉辦線上記者會,連結台灣科學家、記者朋友,一起將諾貝爾獎的重大發現分享給公眾。 這一集,我們不講諾貝爾獎背後偉大的科學研究,而是和大家分享,在我們看到的一篇篇諾貝爾科學解析報導背後,是誰、以什麼樣的方式,傳遞著這些科學研究的重要價值。科學傳播的研究學者,稱這些人做的這些事是「隱形的勞動」。希望透過這樣的分享,讓更多人看見科學新聞背後的隱形勞動與...
S2E1:(第二季來了!)科普資訊也可以是歷史,如何記錄、傳播、保存? feat. 中研院「研之有物」科學編輯克志
มุมมอง 148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科學有媒有》來到第二季,這一季,我們會嘗試訪談不同的科學溝通者,他們可能是記者、編輯或者研究者。謝謝各位第一季的支持,希望你會喜歡新一季。 本季第一集,我們邀請到中研院「研之有物」的文字編輯克志。 「研之有物」是中央研究院 2017 年成立的科普媒體。編輯部穿梭走訪中研院各個研究所、實驗室,採訪頂尖研究團隊,向公眾分享前沿研究的新資訊。 本集精彩主題: 🌝原本可以在科技業過得好好的克志,為何走上「科普」和「編輯」的不歸路? 📖「科普」是什麼意思?Sinead:我有點抵觸科「普」! 👩🏻💻科普文章其實可以變成資料庫,但為何有些網站悄悄關閉? 💻是否有其他可改善資料庫保存的方式? 除了與我們分享了從科技業離職,輾轉成為文字編輯的心路歷程,克志也分享了他在負責「研之有物」的科學研究編輯時的見聞。究竟做科普的人是如何思考科普的呢?在這集對談中,克志和Sinead討論了一些科普圈內很少思考...
Ep.12 聽自己的錄音怪怪的? 科技,可以改變我們對自己聲音的感知
มุมมอง 78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科學有媒有》已經播出12集,在節目製作過程中,前期最大困難,是大家抗拒聽見自己的聲音,總覺得怪怪的。不過十幾次的錄製播出後,大家漸漸適應自己的聲音出現在其他裝置,Sinead也找到了解釋「為何聽自己的聲音總是又奇怪又尷尬」的研究paper。 這集,我們就來聊Sinead找到的paper:我們聽見的自己的聲音,和錄音錄下的聲音,到底有什麼不同?我們還會分享其背後關於「骨傳導」的原理,可以被應用到AI、聽障者輔助以及軍事等領域。 我們發現,科學家之所以可以解答「為何我們聽自己的聲音不一樣」這個問題,依靠的是科學研究領域不斷進步的技術。這些科技的發展和普及(例如手機、骨傳導耳機)讓我們看見的,是科技如何成為我們人類理解、感知自己的工具。 第一季的最後一集,簡短輕鬆,希望大家喜歡。 本集精選: 🧐為何聽自己的聲音會覺得很怪? 👂聲音是怎麼傳到我們耳朵的? 🔊骨傳導與我們的自我聲音感知 🦴骨...
Ep.11 著名神經退化學者被疑造假:科學、媒體,如何面對錯/假學術成果
มุมมอง 99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上個月,著名的神經科學家Eliezer Masliah(艾利澤.馬斯利亞)發表的多篇阿茲海默症與帕金森氏症研究,被美國一位記者Charles Piller(查爾斯.皮勒)提出可能造假的疑慮。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發布的簡短聲明,NIH認為馬斯利亞涉及在兩份已發表的研究中,使用重複的圖片來代表不同實驗結果,有偽造或捏造的疑慮,NIH將向兩家期刊通報這個調查結果。目前尚未能確認馬斯利亞的研究究竟哪一篇、是否真的,有學術不端行為。 我們十分關心這題,不僅因為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這兩種疾病飽受關注,更因為這類事件可以探討的角度十分多樣。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一位記者在2年前報導指出阿茲海默學者Sylvain Lesné在研究中造假,那時廣受國內外媒體與公眾的關注。 這一集,我們藉著這兩個事件,和大家討論科學研究背後的運作邏輯,生物醫學研究做出來,如何被藥廠使用。從而看到,錯誤的、...
Ep 10 有嘉賓來!助眠產品有效嗎?(ft. 哇噻心理學蔡宇哲老師)
มุมมอง 972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假設一個人平均壽命是80年,人的一生大約會花26到27年的時間來睡覺。 睡眠在日常看似很自然,但這樣自然的事情,一旦出了差錯,影響巨大。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19年最新調查發現,全台慢性失眠症盛行率為10.7%,網上的助眠產品也越來越多。可見大家的需求不單大量,並且各有差異。 不過,各類助眠產品真的有效麽?科學的世界裡,怎麼判斷有效?如果真的有用,又是為何?這一集,有我們的好夥伴,哇噻心理學的創辦人蔡宇哲老師,和我們一起聊聊失眠和助眠產品。 本集精選: 🛏️改善睡眠效果最好的方法:認知行為療法 ⌚️躺在床上半小時睡不著,該起床嗎? 🥱很累,但腦子停不下來!這是什麼意思? 🌛褪黑激素可能幾乎沒有效果? 💊是藥物還是保健食品,背後意味著成效差別? 🔬科學中的「有效」,怎麼定義? 謝謝你收聽《科學有媒有》,你也可以在TH-cam收聽本節目:th-cam.com/video/TjbqJCpV0...
【06集】(就不要播到跌流量)蟑螂的遷移史與天敵:科學研究可以只憑好奇發起嗎?
มุมมอง 1153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06集】(就不要播到跌流量)蟑螂的遷移史與天敵:科學研究可以只憑好奇發起嗎?
【節目預告】00集:科學Podcast不好做,為什麼還要做?這次,我們想做點不一樣的
มุมมอง 985 หลายเดือนก่อน
【節目預告】00集:科學Podcast不好做,為什麼還要做?這次,我們想做點不一樣的
對於一個音響工作者而言,是很有意思的一集內容!👍
感謝你的收聽!有任何想聽的節目主題,都歡迎你留言告訴我們哦!
我曾在Apple Podcast留言,回應執行長在全球串連、早安新聞的提問:一次Podcast多長時間比較好?我說就十幾分鐘,二十分鐘還可以,不要太長。之前有集講睡眠,約35分鐘,第二季第一集,約36分鐘,這次第二集,約39分鐘。希望不會真地愈來愈長。 製作節目,有節目的需求、考量,這不是我們外人能了解的,但真地不要太長,這樣不容易好好聽完。前面提到的留言中,我說到泛科學。他之前介紹五項科學新知的TH-cam影片,都一個多小時,我實在看不了。某Podcast,現在都一個多小時,我衹有捨棄他最後閒聊部份,雖然有損失,但也沒辦法。而科學有媒有,不會有閒聊。 簡單結論就是:我喜歡這個節目(我通常都聽Podcast),但真地不要太長。
原來執行長也愛觀察野鳥。對物種瞭解的多少,的確大大的影響了執行生物多樣的能力。因為瞭解的太少,其實我們人類還一直在瞎子摸象。大家加油了。